延和元年 - 标记
长安客 豆瓣
7.4 (58 个评分) 作者: 北溟鱼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6
长安的大雨天,杜甫睡在青苔与积水里;李白困在翰林院的书堆里打瞌睡,金灿灿的宫殿仿佛近在咫尺,又远远相隔;小旅馆里王维正为少年时的诗作标注年龄,窗外慈恩寺里俗讲声嚣,他也许更渴望看一眼寺院墙上的丹青壁画;三十三岁的柳宗元在人生的顶点离开长安,走向崎岖;与他同时离开的朋友刘 禹锡江湖漂泊二十多年后独自归来,只有玄都观的一树桃花依然为他开得灿烂;白菊花盛开的九月九日,李商隐只能在反目成仇的昔日好友令狐綯家客厅屏风上题一首诗,怀念曾经的重阳节;白居易从梦中惊醒,慢慢想起来,这是挚友元稹去世的第八个秋天……
最伟大的唐代诗人们,“诗圣”、”诗仙“、“诗佛”、“诗魔”……各有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的作品已经是不朽的经典。于他们而言,诗句曾经是用来炫耀才华,交换功名,铺展开自己人生地位与财富的筹码。诗人们怀揣着梦想来到长安,要出名,做官,买房,甚至重振家国,成为时代的英雄。那时候他们都年轻,都拥有卓绝的诗才,光明的未来仿佛触手可及。然而命运最叛逆,从不轻易满足人的心意。
本书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等多重元素于一体,可以说是一本诗人版《人类群星闪耀时》。用八个故事,串联起大唐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一段历史,从诗人的眼里看见时代与命运,讲年轻人在大城市里的梦想、艰难和漂泊。那些不朽的诗篇来自他们无数欢欣和至暗的时刻。通过这些故事,你或许能重新认识这些诗人,看见和我们一样的人。在他们对自我和时代的追问里,看见尊严,信仰,爱与同情,生命的意义。
2021年2月7日 已读
( ๑´•ω•)۶戳不到我……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豆瓣
作者: 邹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本书全面整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明清小说研究发展的情况,在回顾这一专业领域发展过程的同时,及时反映其研究现状。重点考察它们在时代分布上的均衡、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的启发性、代表性,以及在选题和研究切入点上的可借鉴性。对于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详述其观点、方法以及研究特色,进行学术源流的梳理,考察和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语境、理论形态和文化心理,厘清美国明清小说研究的历史特点和发展方向。
2021年2月4日 已读
“但这些女性人物的结局不是消失于无名就是自杀殉夫,再没有表现出主动性或主体性,反而衬托出她们面临的道德困境”
黄庭坚诗文鉴赏辞典 豆瓣
作者: 缪钺[等]撰稿 2012 - 5
此书是我室名家鉴赏系列之一。该系列主要从原有鉴赏系列中选取名家名作及鉴赏文,在此基础上再酌情作适量增补,然后配以该名家生平著作年表等,编成名家名作鉴赏集,以使读者能在专家精彩的赏析文的引导下,较全面、深入地欣赏历代名家的名篇佳作,并对其生平有所了解。
黄庭坚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声名煊赫,于诗、词、小品文领域都卓然成家,名篇众多,本书收录了其最有代表性的名篇和诸多专家的精彩鉴赏文。所收名篇涵盖诗、词、文几大类,较全面地反映了黄庭坚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而鉴赏文则出自陈伯海、缪钺等当代名家之手,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既能深入剖析黄庭坚名作之佳处,又能使普通读者领略名作的音韵美、情感美。
总之,此书可说是古今名家联手为读者奉上的一道诗文佳肴、精神盛宴。
2021年2月4日 已读
其实我觉得他偶尔写的也没有那么晦涩,果然返璞归真吗?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黃庭堅詩集注(全五冊) 豆瓣
作者: 黄庭坚 中华书局 2017 - 9
黄庭坚(1045 - - 1105),字鲁直,号山谷通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北宋诗人、书法家。全书定名为《黄庭坚诗集注》,以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刊《山谷诗注》为底本。据杨守敬跋语可知,该本《山谷内集诗注》为日本古时翻雕宋刊;《山谷外集诗注》、《山谷别集诗注》则为朝鲜古活字本,亦源于宋刊。底本虽采自海外藏版,然而因为最接近宋刊本原貌,故其文字颇多优胜处。本书忠实地汇集了宋代任渊、史容、史季温分别为山谷内集、外集、别集所作诗注以及为山谷诗编年所作说明,全书分为五册。
2021年2月4日 已读
“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我对这句太熟了,以前玩语c,有个帝皮的小号就是这个id,谁不想和戏风温柔的男孩子谈一场风花雪月呢,虽然他对外始终不承认那个是小号,但我还是发现了……看破说不破,我们都是好朋友。
小说课 豆瓣
8.3 (116 个评分) 作者: 毕飞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2
►关于阅读,他们这样说:
通过认真阅读小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会了认真对待生活——[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不管多忙,生活多困苦,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都是不变的巨大喜悦。唯有那喜悦是任何人都无法夺走的。——[日本] 村上春树
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跟每一次经验一样,都会产生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毕飞宇这样说:
有时候我把小说看得很重,足可比拟生命。有时候我也会把小说看得非常轻,它就是玩具,一个手把件,我的重点不在看,而在摩挲,一遍又一遍。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集结万千读者的热情期待,网络阅读量超千万,2016腾讯书院文学奖获奖作品!
广受好评,最不一样的阅读范本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带你进入最妙不可言的小说世界
你,真的读懂小说了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渴望我的这本书可以抵达文学的千分之一。——毕飞宇
经典不仅仅是文学史上那些德高望重的作品,经典首要的意义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
别具一格的阅读体验,与众不同的毕氏解读
以小说家的眼光读小说!
以普通人的姿态读人性 !
经典,原来可以这样读!
本书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广为流传,特结集以飨读者。
2021年2月3日 已读
我不同意你,但是,我允许你的存在,我不会把你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留白 豆瓣 Goodreads
9.3 (10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收入了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十二篇关于文学阅读、文化批判的文章。
《神曲》中但丁的旅程,是对阅读的象征;但丁的向导,是前辈诗人维吉尔。在《留白》里,田晓菲教授亦开启了一场阅读之旅:从《红楼梦》《金瓶梅》《牡丹亭》《十日谈》等古典文学,到金庸的武侠小说、艾柯的历史小说,以及作为文本谛视的《大话西游》《弗里达》等电影作品。《留白》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阅读的产物,传达出作者对当下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和现实的关怀与思考。
《留白》里的这些文字,是一个真正的我,直接面对读者,讲我心里的话。——田晓菲
1.哈佛文学教授的阅读指南——从《红楼梦》《金瓶梅》《牡丹亭》,到金庸、艾柯、郁达夫,跟随田晓菲教授踏上一场阅读之旅。从对文学作品的本身的喜爱出发,进一步挖掘作品中所蕴藏的种种深意:《金瓶梅》的最大特色是“慈悲”,《鹿鼎记》展示了现代中国向国家主义的转变,艾柯的小说是真正的“游戏之作”……
2.专业读者、社会文化的观察者和思考者——文学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每一部作品都坚实地建筑在一系列文学传统和文化背景之上。作为一名专业读者,要有扎实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敏锐的判断力和拒绝人云亦云的独立精神;同时也要是社会文化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对当下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抱以热切的关怀。
3.新收入“再版后记”《权力的经济》——《留白》诸篇体现了田晓菲精确优美的语言风格。在“再版后记”《权力的经济》中,作者讨论了在二十载学术生涯中遭遇的性别偏见。封面装帧采用圆脊精装及烫金工艺,内文纸张特选用80g雅质纸,版式舒朗大方。
2021年2月2日 已读
确实有想法。《牡丹亭·务弄》那段简直说出了我长期以来的的心声,田和园,本不该混为一谈。杜父和杜丽娘眼里的完全是两片风光。一个是老实,一个是自由,起冲突必然的。可惜这样的想法只是个随笔,留了那么大一块空白。
拾读汪曾祺 豆瓣
作者: 杨早 / 凌云岚 未读·文艺家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 - 9
为什么汪曾祺无可替代?
.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追问下去,因为这不仅关乎对汪曾祺的阅读方式,关乎汪曾祺的文学史定位,还关乎中国文学在过去与未来的可能。本书挑选并细致解读了汪曾祺极具代表性的十篇“高邮系列”小说,涵盖《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等名篇,从历史氛围、生活环境、创作理念、叙事风格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阐释汪曾祺的文学创作秉持的独树一帜的美学标准。在书中我们不仅将感受到汪曾祺笔下中国故事的独特韵味,更能体会出那并存于汪曾祺身上的文人味与烟火气、世俗与诗意、平和与反叛。
2021年2月2日 已读
虽然我老家也是高邮的,但想到汪曾祺归属地就不是我这旮旯的,阿西吧,我越来越江苏er了。更有一点,蒌蒿一点都不好吃,芹菜+泥土,芳香是有了就是很呛,我信你个鬼。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豆瓣
2011 - 5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巍巍编著的《汤显祖与明代戏剧》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明代戏剧发展、明传奇代表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汤显祖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2021年2月2日 已读
“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遂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不再重读
2021年2月2日 已读
除了宝钗那段【第三者论】我不太认可,其他写的都很好,跟以往分析都不太同,女性人物分析,重在女性,果然很点题了。黛玉五美诗有戳到我,湘云换装联系到最近的教育部真的觉得讽刺无比。看一遍叹一遍,曹公千古。
品中国文人2 豆瓣
作者: 刘小川 2008 - 5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
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
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2021年2月2日 已读
作者对女权有什么误解。李清照跟张汝州打官司那段,已经是很女性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代表了。文中多次提到母性缺少,没孩子,空床寂寞,没儿女活不下去吗请问????你到底在yy什么啊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岳麓书社 2010 - 4
《从文自传》内容简介:1.神秘多彩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与湘西原风景。沈从文作品,以美丽神奇而充满神秘的湘西为背景,着墨于湘西故土的人、事和民俗风情,题材广泛,人物众多,人物个性复杂,语言的个性化、民族化、现代化特色鲜明,呈现一幅生动、写意的民国湘西画卷,“借湘西边地风情而对中国古典诗意的卓越再造”;以创作美的最高追求,集中的主题是表现人性、表现人性的神性和魔性;立意鲜明地用乡村世界的传统文化批判否定现代都市世界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文化,用文学作品实践着文化批判的任务。它们不仅成了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并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在西方,沈从文的忠实读者大多是学术界人士。他们都认为,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几位伟大作家之一,有些人还说鲁迅如果算主将,那么沈从文可以排在下面”(金介甫《沈从文传》),以至到了现在,“边城”“湘西”已成东西方文学、文化的共同语汇。
2.二十年风雨磨一剑-----卓雅湘西拍摄历时二十春秋。卓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常务理事、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台湾中国摄影学会硕学会士。曾获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国际妇女”称号,湖南省凤凰县委、县人民政府“荣誉市民”称号。举办过“卓雅摄影作品展”,摄影作品曾参加捷克及斯洛伐克国际摄影艺术展、亚太地区摄影艺术作品展、日本摄影教育交流展、上海第三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获日本尼康国际摄影艺术佳作奖、中国首届青年摄影团体对抗赛银牌奖。出版了《卓雅摄影作品集》、《沈从文和他的湘西》、《沈从文的湘西》、《黄永玉和他的湘西》、《月亮打湿了草帽》、《太阳起床我也起床》、《不老乡情九万年》等九部摄影作品集,是一位用“镜头里的湘西”走向世界的摄影家。
二十多年前,卓雅感动于沈从文的文字,激发了对湘西那片神秘美丽土地的浓厚兴趣,追寻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用二十年的美好时光和汗水在湘西拍摄了一万余幅关于湘西风景、风情、风俗、风物的照片,通过镜头与岁月对话,与沈从文先生对话,与湘西的山水人物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此基础上,卓雅节选沈从文作品文字片段,配上精心挑选的数百张照片,编辑出版了《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一书。2005年,全英文版《沈从文和他的湘西》在全球十几万出版物中脱颖而出,获得出版界的最高荣誉——“富兰克林”奖。这些照片不是对沈从文文字的浮泛图解,而是对沈从文作品的重要演绎。这些照片弥足珍贵,改革开放后的这二十年,社会变化太快了,日新月异,古老的文化、民俗、景物在一天天飞快地消失,卓雅努力记录下的很多民族文化的遗迹,现在都很难再看到了,也许永远只能到沈从文文字和卓雅的镜头里去寻觅了。
3.万余幅照片+深情文字演绎“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本书刚刚获批列入总署首批“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系列书),精选沈从文关于湘西作品《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湘行游记》、《湘行书简》等十四种,约一百二十余万字;配上从卓雅封存的一万幅原始照片中整理、精心挑选出的千余幅照片,编辑成“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系列书),沈从文用他的文字将湘西人性的质朴与自然山水的奇美和谐地糅合在一起,卓雅通过镜头再现了沈从文笔下的这片土地。
4.袁银昌先生操刀完成图书整体设计。沈从文与他笔下的湘西,是一个不老的风景画,卓雅二十年来雨雪寒露坚持拍摄更是对那些灵性的文字、那些美好的人事一个更为深刻的诠释。上海图书装帧设计协会主席袁银昌老师操刀,精心设计制作全套书。
2021年1月31日 已读
不喜欢看人写风光如何旖旎,总觉得在炫技。沈老不一样,他的文字太舒服了,人性的美好夹杂其中,不自觉的沉醉QVQ
宋元文学名作欣赏 豆瓣
2012 - 8
《宋元文学名作欣赏》曾是闻名于全国文化界、文学界、教育界的期刊,特别在大专院校文科学生和广大中学生中,成为广大读者获取知识、丰富精神、提高修养的良师益友,也为许多读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平台。许多读者说:我们是看着《名作欣赏》长大的。有许多现在功成名就的学者说:作者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名作欣赏》发表的。30余年来,《名作欣赏》累积了大量的知名作者欣赏文学名著的漂亮文章。这些文章滋养了几代新人。
2021年1月30日 已读
说是宋元,其实大部分还是宋
乐章集 豆瓣
作者: 柳永 2005 - 5
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词集有《乐章集》传世。柳词以写情著称,善于铺叙,语言通俗,适于传唱,在当时流行于世,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刊印,以清末朱孝臧《彊村丛书》本加以断句,并缀以前人评语,以飨读者。
2021年1月27日 已读
“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紫薇郎。”
“淡黄衫子郁金裙。长忆个人人。
被举措、艺足才高。”
“皓齿善歌长袖舞。渐引入、醉乡深处。”
“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真的,秦岚的脸,疯狂代餐,一些小摘录 刘和平说于正懂戏是真的。新剧《传家》的片花出来了,妆容被疯狂吐槽。今生线帝后再重逢,雪落下的时候,二人相偎依。
仍然有虐到我啊。
陆游词集 豆瓣
作者: 陆游 / 夏承焘 2011 - 7
此书系"词系列"丛书之一种。陆游诗作今存九千多首,蔚为大观,其词作量虽远不如诗作巨大,但成就和影响却也很大。前人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超爽处似辛弃疾。本书备搜陆游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还加以简单的注释,此外更有词学泰斗夏承焘先生的导读和编年,为读者欣赏和研究陆游的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021年1月27日 已读
卖鱼沽酒醉还醒,心事付横笛。家在万重云外,有沙鸥识。
不仅不给鱼吃,还要把鱼卖了。
猫: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QAQ

打三分,是因为我更喜欢豪放词?
宋词赏析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沈祖棻 中华书局 2008 - 8
沈祖棻,以诗词成就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当代词人。其遗作《宋词赏析》是一部以学者的博学、女性的细腻和诗人的才情将宋词的解读水平推向新的高度的典范之作。作者新颖别致的审美眼光和连类而及的评析方法不仅使宋词名作的意蕴得到新的阐释,也使传统的诗歌鉴赏理论得到了新的理解和升华。作品字约文丰,诠释精审,令人回味无穷,常读常新。
2021年1月16日 已读
“孟郊《有所思》诗中有‘寒江浪起千堆雪’之语,是苏词‘卷起’句所本。”
一本处处体验功底的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就要打这么一个比方,确实很蹩脚的比喻,“细节的重要性就好像临邛的卓文君,只有再嫁司马相如,才能扬名于后世一样”,未免落了下成。
一路芳妃 豆瓣
作者: 月斜影清 2010 - 4
从她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悬念了。
她爱上年轻温柔的太子是情理之中的事,可真正属于她的是罗迦的禁忌之爱。
甚至根本不是禁忌,是罗迦养起来的一朵花,是罗迦等待的一朵将开的花,罗迦是一条毒蛇,是花根下盘旋守护的一条蛇,这朵花只能是他的。
2021年1月16日 已读
这是我的性启蒙,冯太后的原型,我年轻的时候就老喜欢狗血了……🌝
魏書 豆瓣
作者: 〔北齐〕魏收 撰 / 何德章 修订 中华书局 2017 - 1
《魏书》是一部记录北魏一朝的断代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点之准,首屈一指,广受推崇。
本次修订主要包括:1.增加了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三朝本作为通校本。2.此次修订充分尊重重原点校本成果,全面复核原点校本所作校改及校记引证,无疑者保留,根据底本校原则及修订总则,作技术性处理;存疑者慎重斟酌;确有不当者加以改写;确然失误者予以删除。凡原点校本按“择善而从”原则改动之文字,与底本相歧而无校记者,确定其版本依据,判断其取舍理由,可从者补充校记,存疑者仍从底本。3.原点校本分段、标点成就卓著,此次修订主要针对原先的错误或新规定要求作了调整。4.本次修订谨慎吸收了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2021年1月6日 已读
“以铸金人不成,故不得登后位。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太祖末年,后以旧法薨。”
珪,跟你两个孩子也被鲨,你无情你冷漠你无能你无理取闹。
夜宴 我爱桃花 豆瓣
作者: 邹静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10
歌剧《夜宴》的缘起是中国古代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南唐时,李煜欲请先朝老臣韩熙载当宰相,韩熙载害怕在青史上留下恶名,因而在家中夜夜笙歌,以狂欢和沉沦来掩盖内心的恐惧和悲苦,逃避李后主的猜忌。李煜派了两位画家卧底韩府,心记夜宴情景,归来成画,这就是《韩熙载夜宴图》的由来。歌剧《夜宴》讲述的就是这段掌故。
《我爱桃花》是邹静之的话剧力作。故事的由头缘自《型世言》第五回前的一个小故事帽儿:醉酒的丈夫提前回家,使得偷情的妻子只好将情人藏了起来。丈夫坐到椅子上睡着了,但不巧将情人的巾帻坐到了下面。情人示意妻子拿出巾帻,妻子会错了意,却将丈夫身上的刀取下来,递了过去。情人惊悚,想这个女人如此心狠,于是一刀将妻子杀死。这个故事,如果用封建时代的眼光看,可能还是歌颂情人有大义之心的,但是,如果用现代的眼光看,可能就不尽然了。正是在现代思想的观照之下,邹静之用新颖的戏剧手法,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颠覆和重新解读。
邹静之是《康熙微服私访记》及《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具有极好的艺术感觉和驾驭故事的能力。本书所选他的这两个剧本,戏剧冲突激烈,语言精确到位,既高雅又好读,阅读实在可以说是一次充满了精神享受的旅程。
《夜宴·我爱桃花》四大看点
一大看点:《夜宴》中国自中国建国以来在国外演出时间最长的歌剧之一。(在国外和香港演出六年之久)。
二大看点:《夜宴》中国自建国以来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歌剧之一。
三大看点:《夜宴·我爱桃花》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开业首演剧日。
四大看点:《夜宴·我爱桃花》近代最先锋的话剧之 一。
名家评书
在市井氛围中提炼出诗人情怀,邹静之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这种成就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罕有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
邹静之身上较多地保留了中国民间艺人讲故事的才能,他惯于把一件件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展演开。
────诗人西山
色情里的寒意通过刀刃的光芒折射出来,《我爱桃花》在火里炼冰,在冰中取火┉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陈嘉映
冷峻中有温情,幽默里有忧伤,广阔而又精细,精犷而不失优雅┉这是我在邹静之的剧本里读到的,学到的。
────演员张国立
2020年12月9日 已读
“一面在床笫之上翻云覆雨,一面又拿出刀来做英雄状要维护什么男人的利益,所谓的欲行大义于情理之上,哎!你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男人?”
“你就要用这锋利的刀来割破这曾被你百般缠绕余香犹存的白雪之颈吗?!哎!我倒是要问你,刚才是爱死,现在要杀死,这么短的时间中,你怎么下得了手!想想……想好了,再来杀我一遍。”
““我要的是巾帻,你却递给我一把刀””
剧本
晚唐钟声 豆瓣
6.3 (6 个评分) 作者: 傅道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5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是运用原型批评方法阐述中国文化与文学象征意蕴的学术专著。原型是一部凝缩和积淀了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历史,原型批评是一种“精神的考古”。历史虽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但人类认识世界和感觉世界的特殊符号——象征,却用最简洁的形式贮存着人类惊心动魄的历史。原型批评因此被称为真正有国际意义的文学批评。 从原型批评出发,作者认为中国文学潜藏着丰富而生动的原始意象。《易》之“象”。与《诗》之“兴”是中国哲学和艺术对原型的古老诠释,以兴象为代表的原型系统普遍存在于古典文化中。
2020年11月26日 已读
刘禹锡:扬州从事夜相寻,无限新诗月下吟。
“月亮是中国文化的原始意象。当西方文化热恋着日神阿波罗时,我们的民族更钟情于朗朗明月”
诗的意象分析
中国诗史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日]吉川幸次郎 译者: 章培恒 骆玉明 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 1
吉川幸次郎先生对中国文学史独到的把握,在本书中尤其能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将文学作品置于一种形而上的背景下去考察,发掘其中所表达的个人与天命的关系;第二,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力量与激情有—种持续的关注。 这种力量与激情又与中国的天命哲学有一种相互的贯注,构成中国文学特有的精神。所以,吉川幸次郎先生此书令人敬佩的地方不在于如何把握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色,而在于其极为注重把握中国文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