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大小谎言 第一季 (2017)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Big Little Lies Season 1 所属 : 大小谎言
8.7 (540 个评分) 导演: 让-马克·瓦雷 演员: 瑞茜·威瑟斯彭 / 妮可·基德曼
该剧根据同名畅销书改编,主要讲述三个年轻母亲看似完美的生活因卷入一宗谋杀案而被搅得天翻地覆,剧本则将由著名的David E. Kelley创作。
傲骨贤妻 第七季 (2015) 豆瓣
The Good Wife Season 7 所属 : 傲骨贤妻
9.0 (165 个评分) 导演: 布鲁克·肯尼迪 演员: 朱丽安娜· 玛格丽丝 / 克里斯汀·芭伦斯基
The Good Wife returns this fall, Sundays at 9 p.m. on CBS.
<好媳妇>将在今秋于CBS回归,有传言这将是最后一季。虽然后期在剧情上洒满了狗血,并且我们熟悉的小伙伴都逐一离开了,但这依旧是一部伟大的剧情。尽管在收视率来看,它从来不算是一个大热门剧集,但备受评论家和艾美奖待见。希望好聚好散,在第七季能看到枯木逢春。
红粉 (1995) 豆瓣 TMDB
红粉
8.7 (9 个评分) 导演: 李少红 演员: 王姬 / 王志文
其它标题: Blush
秋仪(王姬 饰)和小萼(何赛飞 饰)本是青楼女子。解放后,她们“这样的”女人被送往了教养院进行劳动改造。受不了教养院里的待遇,秋仪翻墙逃跑了,走投无路的她决定投奔自己的老相好蒲家伟(王志文 饰)。在老蒲的家里,秋仪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本来对自己一往情深的老蒲在家族的压力和利益面前,也开始变得冷漠和言不由衷起来了。最终,绝望的秋仪离开了老蒲,出家当起了尼姑。然而秋仪没有想到的是,蒲家伟后来竟然和小萼结了婚。秋仪和老蒲的孩子掉了,可小萼怀上了老蒲的孩子。遭到了昔日好友的背叛,秋仪平静地在二人婚礼上送了小萼一把伞。
两年后,老蒲为生活所迫,在多方压力逼迫的绝望下因盗窃公款被枪毙了。一个秋雨连绵的夜晚,秋仪又打着一把伞来到了孤儿寡母的小萼门前……
东京女子图鉴 (2016) 豆瓣 TMDB
東京女子図鑑 Season 1 所属 : 东京女子图鉴
8.4 (444 个评分) 导演: 棚田由纪 演员: 水川麻美 / 阿部力
《东京女子图鉴》改编自在《东京日历》上连载的同名四格漫画,电视剧版的导演由《百万元与苦虫女》的棚田由纪担当。水川麻美将演绎女主角绫从20多岁到40多岁的成长过程,绫从家乡来到东京工作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她的人生也随时面临全新的挑战。本剧在惠比寿、银座等多个地标性的外景地取景,全方位展示一个真实的东京。
两生花 (1991) TMDB 豆瓣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8.5 (499 个评分)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演员: 伊莲娜·雅各布 / 哈丽娜·格雷格拉谢夫斯卡
其它标题: 베로니카의 이중 생활 / ふたりのベロニカ
  两个少女,一个生在波兰,一个生在法国,同样的相貌,同样的年龄,她们也有一样的名字:薇罗尼卡。她们都那样喜欢音乐,嗓音甜美。波兰的薇罗尼卡非常喜欢唱歌,唱高音特别出众。她觉得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想到一天她真的遇到一个样子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孩,可是她自己却在一次表演中心脏病发暴毙在舞台上。此时身在法国的薇罗尼卡正沉醉在与男友的欢愉中,突然她觉得特别的空虚难过。此后她的生活中便常常响起一段极其哀怨的曲子,她爱上了一个儿童读物作家。一次与男友聊天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在波兰拍的照片中,出现了一个与自己极为相似的女子,此时她才深深相信,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存在。
四月三周两天 (2007) 豆瓣 TMDB
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8.7 (344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演员: 安娜玛丽亚·玛琳卡 / 劳拉·瓦西里
其它标题: 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 4月3周2日:堕胎日记(港)
苏联解体前夕的1987年,其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罗马尼亚仍有明确法律禁止堕胎。布加勒斯特被男友抛弃的女大学生Gabita意外怀孕,她的室友兼好友Otilia(Anamaria Marinca)决定帮她秘密堕胎。通过朋友的介绍,两人联系到了愿意做手术的医生,并估算着筹集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不想,她们所筹的钱无法满足医生的要求。在做手术的地点——一家廉价旅馆里——医生提出用Otilia的身体做交换。为彻底帮助Gabita,Otilia答应了医生的要求,事后,她开始思考自己同男友的关系,并提出假设:如果她意外怀孕,男友会是怎样的态度?而影片名字“四月三周两天”,正是Gabita从怀孕到堕胎的时间总长。
红色药丸 (2016) 豆瓣
The Red Pill
6.0 (41 个评分) 导演: 凯西·杰伊 演员: 凯西·杰伊 / Marc Angelucci
其它标题: The Red Pill
The Red Pill chronicles filmmaker Cassie Jaye's journey following the mysterious and polarizing Men's Rights Movement. The Red Pill explores today's gender war and asks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future of gender equality?"
妓女的荣耀 (2011) 豆瓣 TMDB
Whores' Glory
8.0 (24 个评分) 导演: 米歇尔·格拉沃格 演员: Emma / Ning
其它标题: Whores' Glory / 我卖身但不卖尊严(港)
影片忠实地记录了在泰国的“金鱼缸”、孟加拉的贫民窟妓院以及墨西哥的红灯区,当地妓女的真实生活。没有表演与做作,镜头里是她们痛苦而无奈的生活,是被歧视被剥夺的尊严,也是惺惺相惜间的奋斗和挣扎。影片并没有从道德角度评价这些妓女的做法和行为,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让观众近距离了解妓女这个行业和她们生存的状态。这些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情节与真相,将从两性、婚姻和宗教观念等方面探讨娼妓文化和它存在价值。
由奥地利导演米歇尔·格拉沃格执导的纪录片《妓女的荣耀》是“全球化纪录片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另外两部分别是1998年的《大都市》和2005年的《劳工之死》。本片入围2011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并摘得评审团大奖。
回到凤凰桥 (1997) 豆瓣
导演: 李红
其它标题: Out of Phoenix Bridge
制作人的话: 我用三年的时间拍摄了四个到北京打工的姑娘。对于这些来自乡村的女孩子,我做为一个城里人,有许多想当然的理解。几乎所有这些理解都在真实面前变得哑口无言。《回到凤凰桥》实际上是在纪录一个“哑口无言”的过程。我第一次见到她们是在她们住的小屋里,小屋不到六平方米,住四个人。然而,住在破烂小屋里的这段时间却是她们一生中最自由的时候。过去在家乡,她们是女儿,属于父母; 将来回到凤凰桥,她们是妻子,属于丈夫。只有在北京,她们才可能有一丝企图改变命运的“非份之想”。
漂亮女人 (1990)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Pretty Woman
7.5 (319 个评分) 导演: 盖瑞·马歇尔 演员: 理查·基尔 / 朱莉娅·罗伯茨
其它标题: Pretty Woman / 风月俏佳人(港)
爱德华•刘易斯(李察•基尔 饰)是一个拥有百万身家的企业家。他潇洒迷人,但总是无法处理好与女人之间关系,他跟女友分手了。他到洛杉矶出差,晚上开着一辆借来的高级轿车进入了红灯区。由于迷失了方向,他向一名年轻漂亮的妓女薇薇安(茱丽娅•罗伯茨 饰)问路,薇薇安的活泼美丽吸引了他,他把薇薇安带到了酒店。爱德华爱上了薇薇安并极力想留下她,但碍于情面只能用钱做掩饰,让她在一周内充当爱德华的交际活动女伴。宴会上,薇薇安的魅力让爱德华醋意大发。此时薇薇安也发现自己爱上了爱德华,可是一周的时间马上要过去了,两个相爱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2019年5月11日 想看 欲望与改造,与《公主日记》《窈窕淑女》同刷
女性
被建构的女性 豆瓣
作者: 刘传霞 齐鲁书社 2007 - 10
本书是作者博士论文写作的前期成果,在出版之后备受学术界师友称赏,并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本书对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作了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历史叙事,被言说的祥林嫂,娜拉的天路历程,被社会伦理道德放逐的女人,婆媳关系的性别叙事等。
2017年5月5日 已读
中规中矩给三星,还有一星给它最后关注的女同性恋。同性恋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但这个词也许说是男同性恋更贴切一些
女性
浮出历史地表 豆瓣
9.6 (14 个评分) 作者: 戴锦华 / 孟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7
《浮出历史地表》是第一部系统运用女性主义立场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专著。借助精神分析、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本书作家论形式深人阐释了庐隐、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九位现代著名女作家,同时在现代中国的整体历史文化语境中,勾勒出了女性写作传统的形成和展开过程。理论切入、文本分析和历史描述的有机融合,呈现出女性书写在不同时段、不同面向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史格局中的独特位置。本书自1989年问世后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中国女性批评和理论话语“浮出历史地表”的标志性著作。
2017年12月1日 已读
比起说它是学术著作,更像是感想集,才气四溢,恣意不羁,文学笔力和学术思考的一次联姻。这本书是戴锦华年轻所著,清秀之余是创新的空间,只言片语间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萧红那章写的最好
女性 戴锦华 文学批评 现代文学
女性的崛起 豆瓣
9.8 (10 个评分) 作者: 王政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6
此前不晓得王政老师出过这么一本书,大约即便听说过也因为书名而失去了兴趣,直到那天在图书馆偶然看到随手拿起来翻看了一下,不禁在心里大呼精彩,能把“女权运动”写得如同小说一般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起承转合之间足见王政老师知识功底、写作功力以及她宽阔眼界和追求自由平等的热忱。
我大力推荐此书!特别是对于那些满口西方(特别是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的爱好者而言更值得一读。
事实上任何一种知识、理论、学术思潮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语境,迄今为止国内大量出版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导论”之类的书要么对这些理论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视而不见或者完全无知,要么一带而过、能略则略,这就形成了一种对理论生搬硬套的情形,导致了如李银河之流几十年来不加反思地将“性解放”奉为圭臬,殊不知西方女性曾为“性解放”蒙受过多大的屈辱和压迫,为“性解放”/“性自由”付出过多么惨重的代价!而本书则细致地梳理了自19世纪以来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形形色色的理论产生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特殊语境,有时甚至是一些偶然因素导致的,这提醒我们在运用女权主义理论时,能够多一些反思的视角。
总之,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景式地美国三代妇女奋斗史的画卷:她们为争取女性自由解放而付出的艰辛努力、所经历的曲折和坎坷,乃至一度被贬损为“精神病”的孤独和屈辱,对于今天全世界的女性来说,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促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好骨头 豆瓣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加)阿德伍德(Atwood,M.) 译者: 包慧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10
是一册诙谐机智、独辟蹊径的文集。作者对许多文学掌故(戏剧、神话、童话等)进行了巧妙的改编。比如莎翁的《哈姆雷特》,阿特伍德把话语权交给母后格特鲁德,为“到底谁杀了老国王”给出了新的解答,给予母后崭新的血肉和真切的现实感;作者又让《灰姑娘》里的丑陋姐姐、恶毒后母为自己辩护;让一只灵魂转世的蝙蝠向读者控诉《惊情四百年》的作者斯托克是如何误解了吸血鬼。题材和技巧上都十分“后现代”,语言精致,先锋而细腻,是典型的女性文学的叙事风格。
当阿特伍德遇上莎士比亚……,作家颠覆厌女主义的超小说,特别收入作者手绘插图10余幅
闺塾师 豆瓣
8.2 (17 个评分) 作者: (美)高彦颐 译者: 李志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
本书的要旨是改写五四史观对传统妇女史的论述。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名妓文化能见度的提升、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因此,本书认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这些妇女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作者简介:
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东亚历史系博士,专攻明清社会史及比较妇女史。曾任教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历史及妇女研究系,现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分校历史系教授。近作有(步步生莲:绣鞋与缠足文化)(Every Step a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及(灰姑娘的姐妹:缠足的修正历史)(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等书。
晚清女子国民常识的建构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夏晓虹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1
作者考索晚清知识精英如何措助各种文本,将“国民常识”播植于女界的实践。因此,除了一般国民均应具备的“现今世界公共之常识”外,在此书中,也会有意凸显专为女性群体特设的类项。“男尊女卑”导致的女性各项权利的缺失,晚清以来的先进之士已不断研讨与抨击。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争得与男性同样的权利与地位, 实为“男女平等”的正确释义。尤应注意的是,这一被取法的“男子”,亦属巳经具备“常识”的国民。在此之上或之外,又有西方女杰提供的人格典范,由此构成“中国新女国民”的理想境界。
2019年3月2日 已读
以晚清女报为基础梳理常识何以成为常识。作为学术论文而言每一篇都很规范和严谨。不过还有可以挖掘的地方,晚清的女学堂女报等和当时的男性知识分子难以分割,书中强调女性之间的互动关联很好,但倘若能把知识场域范围更扩大一些就好了。其后西方女杰的输入也是如果能再有如何与传统中国神话意向的互动就好了,正如罗兰夫人对秋瑾的影响固然很大,可是秋瑾的自我隐喻中“精卫”也是不能忽视的底色。最喜欢第五章的乐歌,视角新颖又能落到关键之处
夏晓虹 女性 妇女史 文化史 社会科学
跨越闺门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加】方秀洁 / 【美】魏爱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2
本书通过对明清时期女性文本的研究,展示了闺阁之内女性经验的丰富性,以及闺门之外女性如何应对国家与社会的挑战。本书所收论文,展示了明清女性写作文类之多样,题材之丰富,如战争、行旅、疾病、爱情、友情、英雄主义、宗教,都在其列。所提出的论点挑战了对传统女性生活与能力的成见,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新的批评空间,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与社会提出新的角度。
2018年12月20日 已读
11篇论文,从闺门内的传统女性角色到对闺门外的想象参与,最开始只能借助疾病书写与哀哭表达私人情感体验,在明代出版繁荣的情况下,女性开始介入编辑。这其中也有男性和士大夫的预设,以及女性如何挣脱和为伍的张力。明清之际,汉家天下的被取代让文人将对过去的怀旧寄托在女性这个“弱质而坚强”的群体之上,造神行动开始。清末,整个国家和民族都陷入动荡以后,女性真正地登上了舞台,弹词里都是女英雄,变法里活跃着女才子的身影。这些19世纪的闺秀也正是20世纪新女性脉络的起源。切入点都各有其好,有几个尤其有趣和准确。虽然水平不一,但大抵都不错,理论稍弱的在文史考证和描写论述方面也是取长补短the minor can't be the major , but minor is becoming 另:数据库真的好用
女性 明清 海外中国研究
中国妇女史读本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邓小南 / 王政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4
近些年来,随着新史料的出土,以及妇女史观的多元化,中国妇女史的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广泛,重新解读或诠释妇女问题成为热门研究。本书所推荐的19篇论文,分别从妇女地位、性别与身体、书写妇女、妇女形象建构、媒体与性别、恋爱与婚姻六个方面,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妇女史进行了独特而深入的研究,试图为中国妇女史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记忆的性别 豆瓣
The Gender of Memory: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9.4 (74 个评分) 作者: [美] 贺萧(Gail Hershatter) 译者: 张赟 人民出版社 2017 -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2019年2月2日 已读
被遮蔽的与被伤害的历史,田野劳作中女性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党和国家曾经承诺过的平等和庇护在家庭劳动和婚姻中是否真的得到了实现,家庭和农村田野这两个领域中鲜明的社会性别要素让女性拥有了与男性截然不同的记忆经历。而在这些领域里,不同身份的女性又遭受过什么,难民时期的童养媳流动,领导作为寡妇彰显的“美德”,《婚姻法》实施背后的积极分子,农民身份下的性别,接生员和旧产婆的冲突,母亲身份背后的话语,女模范如何被创造而非挖掘以及大跃进恶果下田野劳动的女性化。口述史自然有其商榷的地方,但它提供了不同于官方的活的档案。并且这种讲述和记忆因何种感觉结构和记忆组织形态而诞生,想象和“历史记载”中的女性,个人和集体中的自我,50年代新妇女(而非女性)的诞生叙述。内在真相难以探寻下,她们创造出了自己的历史连贯性
历史 女性 妇女史 海外中国研究 社会学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 豆瓣 谷歌图书
Chinese Women Writers and the Feminist Imagination: 1905-1948
作者: 颜海平 译者: 季剑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5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是对现代中国重要女作家所做的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它描述了这些女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生活旅程,从而考察了中国跨文化女性主义的政治与诗学,这种女性主义超越了资产阶级女性主义自我的界限。
与最近那些关注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及其性别效应的话语形成的文学研究不同,颜海平探讨了中国女作家在何种程度上,以显然受到限制而根本上又是革命的方式,重新创造了她们的生活,连同她们的写作。
这本书运用这些女作家卷帙浩繁的作品和戏剧性的生活,阐明了中国女性在文学和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为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意识的历史和遗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中心地位,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对性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研究以及表演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本书会非常有益。
2018年11月28日 已读
从秋瑾到丁玲,从清末到建国后,从被统治的到被压抑的,从沉睡到血泪,作者刻画了女性作家在革命的话语脉络中如何对弱质角色这一既天然又人为,既被赋予又主动表现,既反抗又返回的张力运动。现当代的女性作家如满天繁星,用血与泪,从满是杂草的女性平原开拓出了一条道路。我们谈到女性运动时经常脑海里都是英美法的三次女性运动,其实我们自己有着非常庞大的思想资源。今日之女性,倘若能读一二关于秋瑾萧红等前辈的事迹,也会在这荒诞的现实中有所得悟吧。另外,这本书也可以当做外国女性研究的参考书单。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性 女性主义/性别研究 文化研究 文学史、文学批评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