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四喜忧国 豆瓣
7.3 (23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四喜忧国》的出版是张大春真正意义上被大陆引进的第一本小说。这部短篇小说集里不但包含台湾版的所有7篇小说,另外还增添了6篇小说,基本囊括了他初期的成名代表作:1975年得到第九届时报小说甄选首奖的《将军碑》、当年题材大胆“犯禁”的《四喜忧国》、早期的《悬荡》、《鸡翎图》等一篇篇热闹又有门道的短篇作品。此外,张大春还专门为大陆版撰写了一篇精彩的序言《偶然之必要》。
中国哲学简史 豆瓣 谷歌图书
9.5 (19 个评分) 作者: 冯友兰 译者: 赵复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5
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冯友兰先生于1946年至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访问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经整理后形成本书。本书有各种语言译本,是西方人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在西方影响很大。作者以一本短小精炼的哲学小书,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间充盈着睿智与洞见。本版主要采取赵复三译本,同时参考涂又光译本作少量修改。
2013年2月11日 已读
感觉学到了好多但是也有好多不懂的地方。。不好好打好基础和做笔记果然不行啊。。
中国 历史 哲学 基友的赠礼
一个都不能少 (1999)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一个都不能少
7.5 (328 个评分) 导演: 张艺谋 演员: 魏敏芝 / 张慧科
其它标题: Non uno di meno / Nenhum a Menos
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因为家中有事,不得不暂时请假回家。村长不得不从隔壁的村子找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魏敏芝来代替高老师上课。高老师觉得她年纪小,可是无奈找人不容易,只好嘱咐魏敏之每天给他们抄课文,准确点清人数,一个都不能少。原本30多个学生,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个。
学生都觉得这个老师太年轻了,没有老师的样子便开始欺负她,整个教室都乱哄哄的。张慧科家境贫穷,母亲又病卧在床,所以他不得不到城里打工挣钱。魏敏芝得知情况后,呼吁同学一起凑钱去找他回来。
魏敏芝到达城里后,历经辛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张慧科,而且这些山区的孩子得到了社会的很大关注。
波罗蜜多 豆瓣
何训田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公元2002年,何训田获邀为杭州雷锋塔的重建创作音乐,万众瞩目中,何训田再度携手朱哲琴,以传诵千古的佛教《云钟》心经为主题,随缘挥洒出了这一张最新力作——《云钟》。在这张全新的发烧音乐作品中,何训田单纯地从音乐出发,器乐为经,人声为纬,在心耳间织起美丽的锦绸。语意深邃的260个字,随他魔幻般的旋律跌宕起伏,在朱哲琴温柔的声波河流中涌出难得的惑人力量。《云钟》是大师何训田沉寂了六年之后,后积博发创作出来的作品,整张专辑音乐大气而从容,犹如清风拂面一样,将天人合一的境界感性地呈现在聆听者面前。
天地英雄 (2003) 豆瓣 TMDB
天地英雄
6.3 (87 个评分) 导演: 何平 演员: 姜文 / 中井贵一
其它标题: Warriors of Heaven and Earth
公元700年的盛唐时期,大唐同中亚及西域各国在经济、文化上有许多交流,西域的丝绸之路是相互来往的要道,为捍卫其完整,唐朝军队不断与突厥发生军事冲突。
戍边校尉李(姜文 饰)因不愿屠杀突厥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而触犯军令,成为通缉犯。为缉捕他,皇帝封屡请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来栖(中井贵一 饰)为捕快,并许诺只要能将校尉李捉拿归案,便可满足其回国心愿。其时战事正酣,来到西域的来栖又受托护送将军之女文珠(赵薇 饰)回长安。中途他遇见校尉李,一场大战,两人不分轩轾,相约长安城下再决生死。不久,他们碰上护送经书的朝廷商队及觊觎驼队的响马子安(王学圻 饰),生死大战蓄势待发……
浮生六记 Goodreads 豆瓣
浮生六記 [Fú Shēng Liù Jì]
8.6 (178 个评分) 作者: (清)沈复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1
这是一部自传体文学的作品,原书六卷,已逸其二,现仅存四卷(有所谓“足本”者,后二记系伪作。书中记叙了作者夫妇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坎坷际遇,和各地浪游闻见。文辞朴素,情感真挚,前人曾有“幽芳凄三角,读之心醉”的评语。本书文字不长,但向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所重视,影响广泛。
2013年1月22日 已读
沈三白和芸娘,大概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理想模版吧,第一卷忆往昔甜蜜却时有"不能白头之兆"更添辛酸,第二卷谈插花赏石,第三卷芸娘死了,更不忍卒读。。芸娘竟为丈夫挑选小妾,尚可理解为是想在大家族中得一姐妹扶持,而沈三白妻死子亡之后纳妾,竟说又入春梦而不知梦醒何而,实在是。。。第四卷提及芸娘在时,沈复在外召妓时特意挑选像芸娘的,其后又将之抛弃,对比先前夫妇二人深情状,更显讽刺。P.S.:kindle的字典功能很好用,以及,亚马逊的免费电子书为什么作者是佚名。。
中国 古典文学 散文 随笔
金刚经·心经 豆瓣
9.6 (22 个评分) 作者: 陈秋平 译注 译者: 陈秋平 中华书局 2010 - 5
各类小本般若经的编译与流传中,以《金刚经》与《心经》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
般若经的核心思想是“空”。但佛教所说的“空”,非一无所有之“空”,而是以“缘起”说“空”,亦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缘”即“条件”)的产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缘起”);条件不复存在了,它就消亡了(“缘灭”)。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都是没有自性的,无自性故“空”。
《金刚经》和《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同样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金刚经》的“对外扫相”思想集中体现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偈句上,对内破执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两部经典都从扫外相、破心著的角度去说“空”。
2013年1月21日 已读
各种看不懂看来我离顿悟还远,佛说不应执着于法的外相,所以就算感觉没看懂也不用纠结开悟不开悟吧,担水扫地亦是修行啊,不执着于法,不执着于悟,不执着于得,过去之心、现在之心、未来之心皆不可有。
中国 佛学 哲学 基友的赠礼 宗教
活着活着就老了 豆瓣
7.2 (26 个评分) 作者: 冯唐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4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像”,他的随笔“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任何一页都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
本书收录的随笔,全部是冯唐近年来的代表作。这些随感而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既能让读者忍俊不禁,又能给读者的新的启迪。
明朝那些事儿(柒) 豆瓣
8.8 (107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 - 4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
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
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
本书作者当年明月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你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明朝那些事儿(陆) 豆瓣
8.7 (115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 - 11
主要讲述了晚明由“三大案”引发的党争,魏忠贤兴起及袁崇焕之奋战。自张居正去世后,便无人敢管万历,为争国本、查妖书、打闷棍,他与大臣展开拉锯战,三十年不上朝。东林党却因此发展壮大,为把持朝政,与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借国本之争,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成功掌握政权。魏忠贤以平民出身,利用熹宗昏庸,又傍上皇帝乳母客氏,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在外,援朝抗日战争后,明防御线转至辽东。没落贵族之后李成梁打蒙古、灭女真,成为一代枭雄,却养虎为患,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为抗金、守城、夺失地,在帝师孙承宗的带领下,袁崇焕从一介文人成长为边疆大将,坚守孤城,最终击败努尔哈赤。
被劫持的私生活 豆瓣
7.5 (31 个评分) 作者: 肉唐僧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8 - 9
性、婚姻(家庭)、爱情,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私生活领域,它们与国家、部落、社会以及财产、道德、教会、巫术等是如何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人类历史上的聪明者们以道德和法律的手段,如何规定着各个时期人们对性、婚姻和爱情的态度;女人们在想什么、男人们要什么,在性道德日益宽松、人类流动性增加、离婚率越来越高的今天,什么样的两性关系设计才能更好地符合人类的期待?
本书以生动、简洁而机智的文字,运用生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对人类历史以来的两性生活作了很好的梳理、勾勒。
明朝那些事儿(伍) 豆瓣
8.6 (130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 - 3
第五部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为中兴朝廷呕心沥血;同样又都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点又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措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
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将李舜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
明朝那些事儿(肆) 豆瓣 谷歌图书
8.6 (144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 - 9 其它标题: 明朝那些事儿
上接第三部,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因此本书主要讲述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
明朝那些事儿(贰) 豆瓣
8.6 (165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7 - 1
自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先叙述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事迹——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等等,后来永乐于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在经历了比较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力挽狂澜,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明朝那些事儿(壹) 豆瓣 Goodreads
8.5 (349 个评分) 作者: 当年明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 - 9
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朱元璋pk陈友谅,谁堪问鼎天下?战太平、太湖大决战。卧榻之侧埋恶虎,铲除张士诚。徐达、常遇春等不世名将乘胜逐北破北元。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
父後七日 豆瓣
作者: 劉梓潔 寶瓶文化 2010 - 8
那年夏天,颱風將至,我們並坐在我打工書店前的梯階,一團厚重的橘色的雲糾結在我們之中。
親愛的你問,你最怕的事情是什麼?
我說,挾以爆破的哭聲,我怕被你忘記。
──摘自〈雲南書簡〉
一場笑中帶淚、荒謬華麗的告別!
林榮三文學獎首獎首作!
同名改編電影《父後七日》8月27日全台感動上映!
.2010年台北電影節競賽片,並榮獲最佳編劇、最佳女配角獎!
.香港電影節競賽電影!
.韓國首爾數位影展競賽片!
.溫哥華國際影展觀摩電影!
.日本福岡影展亞洲焦點!
.即將角逐本屆金馬獎六項大獎!
二○○六年,劉梓潔以短短四千字的〈父後七日〉,驚豔在座評審,奪下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在那時,作家陳芳明早已讚道:它開闢了散文的全新版圖!而今,我們終於盼得《父後七日》成集,甚至多了一部作者編導的同名電影。
長達七個年頭的醞釀,劉梓潔將此自比為一段旅程,回首自己到都市求學、工作與生活的歲月。書中處處可見的,正是由中南部北上的城鄉移民,對鄉愁與生存的刻劃感觸,而她獨特的敘述節奏與風格,更在此被鮮明地展示了出來。
講離去,能令悲傷輕盈;寫思鄉,卻童趣橫溢;獨居獨行在城市與愛情裡時,竟又有如旅行異國般,無處不入地自適!如此尋常卻饒富滋味,那便是她文字裡感性真摯、最惹人凝睇的深情。
循著劉梓潔的筆下幾度回望,我們不自覺地、俯伏成一名離鄉的遊子,在那一篇篇回憶絮語中,找到了屬於你我鄉愁的共同記載。
都市妖奇谈 豆瓣
9.0 (10 个评分) 作者: 可蕊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
五百万人口的现代都市却住着三千多只妖怪?!
它们隐藏在人类之中,甚至与你插肩而过!
悄无声息地生存,捕食,进化……
《山海经》、《搜神记》这些古籍中虚无缥缈的妖孽们都一一登场,出乎意料的是在他们身上,少了一份妖气,却多了一点人情味。
《都市妖》的世界观非常清晰:神、仙、人、妖、怪、魑魅魍魉组成的世界看似等级分明,但却息息相关,仿佛一个巨大的食物链,彼此影响,彼此牵制,彼此依赖。一个一个看似独立去却又相互串连的小故事,仿佛多米多骨牌一样排列的谜题,解开一个又出现另一个,更让人从开始阅读就陷入欲罢不能的陷阱。
甲骨文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3 (115 个评分) 作者: Peter Hessler 八旗文化 2011 - 6
詩人、甲骨文和青銅器研究者、自殺於文革期間的陳夢家,其故事塵封已久,猶如等待破解的密碼。紐約客記者、著名美國作家何偉深入中國,補綴、還原了他被古文字、青銅器、政治和謠言糾纏的一生,並藉此再現了和文字有關的隱秘歷史、大千世界,讀起來令人匪夷所思,感慨萬千。何偉不僅「考古」挖掘出一段段和甲骨文、古中國有關的歷史、故事和人,他還通過若干次遊走中國的旅程,出入於古代和現代,講述了若干相互交織、充滿了隱喻的故事,並尋找到彼此的內在聯繫,繪製出一幅幅奇異的當代甲骨拼圖。在《尋路中國》一書中,何偉好像是當代馬可波羅,開著吉普車深入中國,在《甲骨文》裡,他則似乎扮演一個西方占卜師,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就是何偉自己製作的占卜當代中國的甲骨。
2012年9月12日 已读
让人想了很多。。做题和对于未来的麻木让我很久没有这样思考了。每次看何伟的书都有收获,强力推荐。
Peter_Hessler 中国 何伟 社会 社会学
我的影的集 豆瓣
作者: Wanze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
有了光,就有了影;
有了我,就有了我的影子。
如果我的影子活了,会怎样?
一个人和自己影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