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牺牲卡米尔 豆瓣
Sacrifices/Camille
作者: [法]皮耶尔·勒迈特 译者: 金祎 文汇出版社 2019 - 1
即使必须牺牲自己,我也要不顾一切保护你。
—————————————
警长卡米尔的恋人安妮,在巴黎的街头被一名劫匪残忍毒打至毁容。作为唯一看见了劫匪面目的幸存者,她时时刻刻受到死亡的威胁。卡米尔发誓,无论自己付出何种代价,都要不顾一切保护安妮。然而,他将面对的不只是 一个凶残的劫匪,还有一个完全陌生的亲密爱人。
—————————————
横扫25国的重磅推理小说!
法国推理大师皮耶尔•勒迈特《必须找到阿历克斯》系列终篇
《必须牺牲卡米尔》于2015年荣获国际匕首奖,又于次年斩获日本《周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说奖。
—————————————
《必须牺牲卡米尔》是皮耶尔•勒迈特的又一部令人惊叹的法国推理杰作……这本书会让你一不小心就读了一个通宵。——《悉尼先驱晨报》
·
这是皮耶尔•勒迈特的《必须找到阿历克斯》系列里,令人叹为观止的终篇。——《出版人周刊》
·
这本书用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罪恶,或许不是人们从表面看上去的那样。——《悉尼先驱晨报》
·
一名出色的警探并不一定是个超人。他也是人,而他所作的选择定义了他的这份人性。——《惊悚小说杂志》
·
本书给这个紧张到让人窒息的系列画上了一个美好而苦涩的句号。——《书单》杂志
精灵宝钻 豆瓣
The Silmarillion
9.6 (2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 [英国] J·R·R·托尔金 译者: 邓嘉宛 译林出版社 2012 - 7
1, 托尔金创作修改达半个世纪的力作《精灵宝钻》,追溯了《魔戒》以前更深远的传奇。《精灵宝钻》从浩大壮阔的宇观宏景,到缠绵悱恻的浪漫传说,架构的神话世界格局恢弘精深。
2. 台湾资深译者邓嘉宛女士倾力翻译《精灵宝钻》,龙骑士堡奇幻爱好者参与修订。
《精灵宝钻》追溯了《魔戒》以前更深远的、过去的传奇,从“爱努的大乐章”,也就是创世之初,一直讲到第三纪元结束时。从中可以看见托尔金所架构的神话世界,格局恢弘精深。
独一之神伊露维塔从意念中创造出(精灵与人类口中的)众神,合奏宇宙的大乐章。但和谐的乐章中出现了一个自私的叛逆者魔苟斯。起初,精灵蒙召到西方与众神一起住在福地阿门洲,诺多族精灵王子费艾诺制造了奇特的精灵宝钻,把双圣树的光芒收存其中。魔苟斯残害双圣树,使阿门洲陷入黑暗,又夺了宝钻逃到中洲称王。于是费艾诺发下可怕的誓言,率领全族精灵背叛众神,离开福地,回到中洲向魔苟斯发起挑战。精灵和人类的命运由此改变,引出一个个悲壮传奇的故事……
2019年1月29日 想读
刺青杀人事件 豆瓣 Goodreads
刺青殺人事件
7.9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高木彬光 译者: 赵建勋 新星出版社 2012 - 5
金针刺玉体,雕刻在身体的痛苦挣扎之中的刺青艺术,其短暂的艺术生命与爱恨纠葛的情感因素,使其一直以来都不乏追求者与献身者。
战后的东京百废待兴,身上雕刻着“大蛇丸”、“自雷也”及“纲手姬”华丽刺青图案的三兄妹,各自生活在战争的废墟间。然而一场完美的密室杀人事件,却将三个人的命运无情地与他们身上的刺青诅咒联系在一起。传说中争斗不休的禁忌图案,与现实的罪恶究竟有何等关联?
面对复杂难解的命案,天才侦探神津恭介又将如何抽丝剥茧,揭示真相?
2019年1月28日 已读
顺便了解了一下纹身文化,心理密室即使放在现在也不是无聊的吧,如果放在当时绝对是杰作。亮点:用密室形成不存在的凶手,进入密室而不是逃出密室
推理 日本文学
葡萄牙的高山 豆瓣
The High Mountains of Portugal
8.4 (39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扬·马特尔 译者: 亚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1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扬·马特尔,时隔十五年又一震撼杰作
一九〇四年,葡萄牙。有一天,托马斯开始倒着走路。在那之前,他失去了一生所爱——爱人、孩子和父亲。深陷痛苦泥沼中的他意外发现一本来自两百多年前葡萄牙殖民地的、尘封的神父日记,里面记载到,神父制作了一件“世间罕有 ”的圣物,后来辗转流落到了葡萄牙高山区。托马斯借了伯父的雷诺汽车,踏上寻找圣物的公路旅行……
一九三八年的最后一天深夜,还有几个小时就到新年。病理医师欧塞比奥在解剖室邂逅了举止奇怪的妻子,她谈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圣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奇怪的客人随之而至——一位带着破旧手提箱,从葡萄牙高山区的小村庄跋涉而来的老妇,想要知道自己亡夫的讯息……
一九八〇年。加拿大参议员彼得并不会知道,自己会在偶然造访的灵长目研究所与一只猿猴心意相通,也不会知道,当自己带着这只猿猴踏上寻根之旅时,自己的命运会与七十多年前的怪人托马斯联系在一起……
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穿透语言的迷雾,
你将看到一个暗流汹涌、堆满镜子的世界。
纯真年代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伊迪丝·华顿 译者: 赵兴国 / 赵玲 译林出版社 2002 - 1
《纯真年代》的主要情节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那是伊迪丝度过童年与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儿长大成人,进入社交界,订婚又解除婚约,最后嫁给波士顿的爱德华·华顿,并度过了婚后的最初几年。时隔40年后,作为小说家的她回顾养育过她也束缚过她的那个社会,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亲切的眷恋,又有清醒的针砭。
作家把那个时代的纽约上流社会比作一个小小的金字塔,它又尖又滑,很难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处在塔顶,真正有贵族血统的只有二三户人家:华盛顿广场的达戈内特祖上是正宗的郡中世家;范德卢顿先生是第一任荷兰总督的嫡孙,他家曾与法国和英国的几家贵族联姻;还有与德格拉斯伯爵联姻的拉宁一家。他们是上流社会的最高阶层,但显然已处于日薄西山的衰败阶段。上流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以明戈特家族、纽兰家族、奇弗斯家族为代表的名门望族,他们的祖辈都是来自英国或荷兰的富商,早年在殖民地发迹,成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比如纽兰·阿切尔的一位曾外祖父曾参与过独立宣言的签署,还有一位曾在华盛顿部下任将军。正如阿切尔太太所说的,“纽约从来就是个商业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这些殷实的富商。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富有却不显贵的人们,他们多数是内战之后崛起的新富,凭借雄厚的财力,通过联姻而跻身上流社会。
独裁者手册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Dictator's Handbook: 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8.9 (147 个评分) 作者: [美] 布鲁诺·德·梅斯奎塔 / [美] 阿拉斯泰尔·史密斯 译者: 骆伟阳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5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可以在一个国家推行善政却在另一个国家施行最残暴的独裁?在这里,与其说制度是答案还不如说是问题本身。为什么比利时的制度越来越民主,而同一时期,同一领导人的刚果,却越来越独裁?难道是因为利奥波德二世只爱本国人或者有种族歧视?但后来刚果自己“选”出来的领导人并没有做得更好,仍然是一个糟糕的独裁者。
在《独裁者手册》这本书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个能够相当完美地解释这一政治现象的理论,即: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国际组织,其政治格局不能简单地以“民主”和“独裁”来划分,而必须用民意选民、实际选民、胜利联盟的数字多少来描写。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很多,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国家。反过来,如果胜利联盟的人数非常少,那么不管这个国家有没有选举,都是事实上的非民主国家。据此,很容易明白:在刚果,利奥波德二世只需要让少数人高兴就足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在比利时,他必须让很多人满意才行。
不得不提,对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运作方式的人来说,《独裁者手册》都是一本必读的书,无论是政治领域的政治还是商业界的政治,无论是在独裁国家还是在民主国家。
第七重解答 豆瓣
La Septieme Hypothese
8.7 (69 个评分) 作者: [法]保罗·霍尔特 译者: 王琢 新星出版社 2010 - 1
深夜时分,一个奇怪的身影在街道上游荡。他脸色惨白,还有一个奇怪的长鼻子。见鬼!这好像是大瘟疫时期欧洲医生的装束…… 半个小时之后,另一个人俯身倒在一个垃圾桶上面。他仍旧是一副中世纪的医生的装束--黑色的披风,高礼帽,一根银头的拐杖,皮质的小药箱……而在垃圾桶里,竟然蜷缩着一具尸体,满脸都是惨不忍睹的毒疮……一九三八年的伦敦发生瘟疫了?不可能!赫斯特警官绞尽脑汁也无法找出另一种完美的解答……
2019年1月25日 已读
非常棒的阅读体验,所有情节都很精彩,谜面更是华丽,虽然部分真相有点让人失望,但失望的心情紧接着就被庞大的心理诡计和最终真相给颠覆了。大爱!
外国文学 推理
耳语者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Whisperers: Private Life in Stalin's Russia
8.8 (78 个评分) 作者: [英] 奥兰多·费吉斯 译者: 毛俊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9
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它无比崇拜。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成了“耳语者”——或藏身于角落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或暗中迎合,成为向当局告密的举报人。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著作都聚焦于恐怖的外 在现象——古拉格、逮捕、判刑、囚禁甚至杀害,却几乎没有人关注普通的苏联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私人生活,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所关注的正是最为广泛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灵,是第一部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尽管在书中几乎每一页都能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但是《耳语者》并不讲述斯大林本人,讲的是,斯大林主义如何渗入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本书也并不试图解说恐怖的起源,或描述古拉格的兴衰;只想解释警察国家如何在苏维埃社会扎根,让数百万普通百姓卷入恐怖制度,或是沉默旁观者,或为积极合作者。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格夫特所说,斯大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遗产,既不在于国家结构,也不在于领袖崇拜,而在于“潜入我们内心的斯大林主义”。
而对于这一切,我们绝不陌生。
北野武的小酒馆 豆瓣 Goodreads
7.7 (23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北野武 译者: 姜向明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7 - 1
小巷深处的小酒馆内,最好的“下酒菜”非毒舌北野武的奇谈妙论莫属!
时而是令人捧腹不已的灵机妙谈,时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率性直言,时而是令人抚掌长叹的严肃正论……
日本殿堂级导演北野武,犀利自剖前半生,“那场车祸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我对活着失去了兴趣”,“为了成就我一个,成千上万的人倒了下去”。
稀世奇才北野武从生死、教育、人际关系、规矩、电影五个方面,揭开现代社会种种病灶,唤醒大众逆位思考。
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 豆瓣 Goodreads
King Leopold's Ghost: A Story of Greed, Terror, and Heroism in Colonial Africa
8.6 (10 个评分) 作者: 亚当·霍赫希尔德 译者: 扈喜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
★★★《纽约时报》上榜图书
★★★ 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最终入围图书
【内容简介】
19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夺取了刚果河周围的辽阔土地。他在刚果实行种族灭绝式的掠夺、压榨,最终让这一地区的人口下降了1000万。与此同时,他却将自己塑造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霍赫希尔德写作此书时使用了大量原始资料,向人们娓娓讲述 了利奥波德二世利欲熏心、骇人听闻的罪行。该书还用感人至深的笔触刻画了那些奋起反抗利奥波德的探险家、蒸汽船船长和军人等,虽然书中出现的非洲人自己的声音很少,但是正如作者所说,“他们的活动与声音,尽管被其征服者的记录所过滤,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听到。”
【本书获誉】
“霍赫希尔德这部巨著有力地展示了,刚果的巨大丑闻预示了我们的这个时代……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
——尼尔•阿舍森,《洛杉矶时报书评》
《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很多层次上都达到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水准。第一次阅读时,它像当年《黑暗的心》那样让我震撼——而且原因也是一样的:揭露了刚果背后的那段恐怖历史。
——保罗•泰鲁
用娓娓道来般的小说语言讲述了一段历史,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了利奥波德国王及其爪牙耸人听闻的累累罪行。
——米基科•卡库塔尼,《纽约时报》
令人爱不释手的一本书:性格鲜明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张激烈的冒险、掩人耳目的阴谋、无所畏惧的真相揭露、波澜壮阔的正义热潮……一部历史作品,读起来如同小说般扣人心弦。
——默尔•鲁宾
基于深入的调查和严谨的行文,《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做到了一部好的历史作品可以做的一切 —— 扩展人类的历史。
——弗里茨•拉纳姆,《休斯敦纪事报》
用引人入胜的笔触介绍了那位古怪、贪婪、残忍的君主,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怎样建立比属刚果……一本让人掩卷难忘的书。
—— K.安东尼•阿皮亚,《纽约书评》
引人入胜,也让人觉得恐怖……这本书以介绍罪恶开篇,以颂扬良知收尾。
——菲利普•肯尼卡特,《圣路易斯邮报》
《利奥波德国王的鬼魂》拥有引人注目的出场人物——英雄、坏蛋、小配角,他们一个个都不同凡响,神经质和野心的纠缠让作品妙趣横生,每个人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 罗南•贝内特,《观察家》
世界怪奇实话(上) 豆瓣
作者: [日本] 牧逸马 译者: 杨源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1
《世界怪奇实话》作为一种通俗读物,我想将之写成不折不扣的有趣作品,这是我的梦想。
所谓怪奇实话,不言而喻就是指荒唐的事情。然而,这些事看似故事,实则是通过文字来表现事实。把故事跟真实事件这两种表面上截然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就是《世界怪奇实话》的创作思路。
我曾经游历欧美,期间耳濡目染甚或亲身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怪事,将其收集、整理一番之后,不禁萌生了“真实事件往往比故事更加离奇”的有趣想法。因此,我从中筛选了一些,以连载的形式在《中央公论》上发表,后又辑成《世界怪奇实话》付梓发行。
让本书成为世界性的一大集成,甚至具有文献意义,正是我唯一的愿望。我想,可能还没有人完成过类似的工作。总之,我的设想是本书将不拘泥于犯罪事件,只要是真实的,各种奇闻异事都不妨逐一收录进来。
我在国外的时候,曾走访过一些案件现场。因此,本书所记载的内容,几乎都是我实际调查的结果。
为了使各位能悠然自得地欣赏,本书特将不定期发表的文章汇成全集。这在日本也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吧。
好啦,诸位,接下来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出发,开始我们的世界怪奇之旅吧!
——牧逸马
黑屋吊影 豆瓣
7.5 (26 个评分) 作者: 贵志佑介 译者: 林青华 译林出版社 2006 - 1
《黑屋吊影》是日本作家贵志佑介创作的一部推理恐怖小说,曾获日本恐怖小说大奖。
昭和人寿保险公司的职员若摫慎二在上门处理一起投诉事件时落入圈套。在阴森森的老宅里,若摫目睹了十一二岁的男孩菰田和也悬吊在半空中的惨状。令他费解的是,和也的父亲菰田重德却在一旁偷偷地窥测着他的表情。尽管警方证实和也是自杀而亡,但若摫心头的疑云总是挥之不去。因为菰田夫妇为和也投了保险额为五百万日元的儿童保险。当他知道菰田重德是和也的养父时,不禁为重德的妻子菰田幸子的生命安全而担忧,于是他写了一封匿名信给幸子,让她提高警惕。没想到这却招来了灾祸:先是不断接到无声电话,继而是未婚妻的猫被人割下头来扔在他的门口,未婚妻遭绑架,他自己也陷入了被疯狂追杀的境地……
2019年1月19日 已读
非常好的社会派小说,虽然处于上帝视角的我常常会感觉主角非常蠢...没有什么事儿比被一个疯子惦记更加可怕了的吧。
推理 日本文学
战斗妖精雪风 豆瓣
作者: 神林长平 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8
33年前,外星生物“迦姆”使用通路突然袭击地球,后来经过很多次战斗,地球军成功地将“迦姆”打退。人类虽能将神秘的“迦姆”的势力逐出地球,但双方的攻防战却延伸到了另一颗菲雅利行星上,完全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身为主角的深井零少尉为战术战斗电子侦察机 SUPER SYLPH雪风”的驾驶员,受命搜集战场上的战术情报。就这样,围绕在菲雅利行星上人类与迦姆的战斗,也将逐渐改变零的未来……
午夜凶铃2:复活之路 豆瓣
7.9 (3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铃木光司 译者: 许木兰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 1
病毒已经开始扩散,贞子供腹重生,生与死之间原来人有一线相隔。它藤为了自己的儿子出卖了人类,和魔鬼签下恶的契约,龙司也因贞子而复活,而贞子复活之后又会怎样呢?人类将面临的是怎样的命远与结局呢?当恐怖和惊愕的表情还留在你的脸上,另一个阴影正悄然笼罩。
2019年1月18日 已读
神展开,和第一本相比,这一本是真的有恐怖效果啊。回想起来安藤第一次去高野舞家里的场景,真是不禁打起寒战。这不是鬼怪的恐怖,而是sf的恐怖..暗号推理很有趣味
推理 日本文学
三色貓推理 豆瓣
作者: 赤川次郎 译者: 葉蕙 博益出版社
女子大學掀起謀殺風雲,
賣淫女生被殺、
教授密室被殺……
氣氛懸疑、
節奏明快而且筆觸幽默。
现实不似你所见 豆瓣 Goodreads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9.2 (5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杨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11
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Reality)的本质是什么?现象级科普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通过介绍现实的概念是如何随时间变迁的,今天的物理学家又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比《七堂极简物理课》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在其他的世界 豆瓣
In Other Worlds: SF and the Human Imagination
8.6 (7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蔡希苑 / 吴厚平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4
《在其他的世界》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讲述了她的一生与科幻小说的关系,从作为儿童读者的孩提时代,到在哈佛大学求学,学习维多利亚时期的科幻小说形式,再到后来成为科幻小说作家和评论家。在这些文章中,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详细讲述了乌托邦、反乌托邦以及自己对这些构建的探索,她还探究并阐明了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小说”和“推理小说”的差异。
《在其他的世界》不是一部科幻小说目录,不是一个宏大的理论,也不是一部文学史;它不是一部论著,不是不可修改的,不是详尽无遗的,更不是权威认定的。它不是学术训练的成果,也不是知识体系的卫道者。相反,它是对个体生命与一种或多种文学形式、或替代形式之间关系的探讨,对读者和作家都是如此。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具有超常智慧的作家,她总是能纠正我们的偏见。她才华横溢,即使用聪慧绝伦也无法形容或定义她。——《星期日电讯报》
◆通俗易懂,非常值得一读……见解深刻,说理中肯贴切,措辞转变巧妙,富有戏剧性。她的激情和知识运用水平无人能及。——《金融时报》
◆深思熟虑,辨析巧妙,时或出乎意料——(阿特伍德)向读者展示了科幻小说久远而古老的传统……令人兴奋,令人振奋。——《洛杉矶时报》
◆《在其他的世界》收录了阿特伍德精心结撰的文章,充满了幽默的狡黠,无论阿特伍德粉丝,还是科幻迷、小说迷,读此书都会有如沐春风之感。——《迈阿密先驱报》
◆读阿特伍德的文章会上瘾……她的文句有着完美的音调,透露出优雅与高雅的幽默。——《老实人报》
◆阿特伍德在这本书里,慷慨地将自己大量阅读科幻小说后的思考分享给读者。——《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杀人鬼 觉醒篇 豆瓣
殺人鬼
5.3 (7 个评分) 作者: [日] 绫辻行人 译者: 曹逸冰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 - 4
让全日本惊声尖叫25年的经典恐怖悬疑小说
简体中文无删节版恐怖来袭!
集身临其境的惊悚场面与复杂缜密的悬疑布局于一身,挑战你的感官,激荡你的脑力!
杀人鬼来了!他所到之处,将化为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而置身其中的那些可怜的猎物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将如何凄惨地死去……不,也许在杀人鬼的魔爪之下,死亡时他们求之不得的解脱!
2019年1月16日 已读
美式b级血浆片就不要搞什么诡计啦,结局不够过瘾,应该来一场电锯大战什么的。不过就杀人手法而言,已经比一般的b级片虐多了。
推理 日本文学
游戏的终结 豆瓣
Final del juego
8.6 (5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莫娅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5
拉美“文学爆炸”主将 幻想小说大师
胡利奥•科塔萨尔 经典短篇小说集
《游戏的终结》是科塔萨尔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所说:“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没有人用西班牙语写过,至少在我国是这样。我国有另一类故事,博尔赫斯的故事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我写的是另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