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中的微小蚍蜉 - 标记
侠客行 豆瓣
7.2 (88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侠客行》著于1965年,据说灵感和书名来自李白的诗作“古风五十九首”之《侠客行》。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
主人公石破天自小没名没姓,和一个他以为是自己母亲的女人,僻居于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上。那女人叫他做狗杂种,他便以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名字。那女人脾气古怪,动辄打骂于他,他也习以为常。他从小学会了砍柴、做饭等种种家务,却大字不识一个,于世事、人心更是一无所知。一天那女人忽然不见了,他自小相伴的那条叫“阿黄”的狗也不见了,便出去到处寻找。结果人和狗都没找着,自己却迷了路。
当他来到一个叫侯监集的小镇上时,适逢许多武林人物为一枚玄铁令大动干戈。他是个小乞儿的样子,谁也没注意,却因为饥饿太甚,捡了个混战中撒落在地的烧饼吃,意外地得到了玄铁令。正在众人发现,各各威逼利诱之时,玄铁令的主人谢烟客适时赶到。将玄铁令夺回。但这个魔头恪于诺言,必须答应为持令者做一件事,他怕众人教唆这个小乞儿让他干不利于他的事,便连令带人一起携走。不料他想尽办法也不能让石破天求他一件事,石破天告诉他,母亲对他的唯一教诲,便是不管怎样也不能求人。他虽然是乞儿却从不乞讨,别人给他吃他就吃,别人不给,他实在饿了,便拿了就吃,他也不知道这叫偷,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谢烟客无奈只好带他回自己隐居的摩天崖,途中石破天遇见几个武林人物围攻一个叫大悲老人的老头,他挺身而出,虽然没救成大悲老人,却在他临死之前做了他的朋友,得了他一套载有武功的泥人。到了摩天崖,谢烟客传授他两种极阴、极阳的内功,想让他走火入魔而死,以绝后患。
不料正在石破天阴阳交战,即将走火入魔的时候,长乐帮来人硬说石破天是他们的帮主,将他劫回帮中。帮中的医道高手贝海石将石破天救活,反而成就了他阴阳合一的无上内功。帮中人都认定他就是名叫石破天的帮主,他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后来他自己也怀疑起来,等到他结识了一个名叫丁当的女孩,那女孩指给他看,她从前在他肩头咬伤的疤痕时,他就更懵懂了。他喜欢丁当又不敢喜欢,因为他还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谁。
幸好在他最为难的时候,真的石破天被帮中人捉回。原来贝海石等人知道“狗杂种”不是真的石破天,但因他长相与石破天酷似,因此故意将错就错,让他冒名顶替,以替他们消解即将到来的灾难,而石破天肩上的伤疤,也是贝海石在他昏迷时用手术弄上去的。这时石破天已以帮主的身份接了侠客岛的赏善惩恶令,而在雪山派作了恶又冒名石破天逃出来做了长乐帮主,后又逃走的石中玉却又冒充“狗杂种”,石破天骗得了谢烟客的信任。石破天刚在石中玉父母那儿得了一点温暖和爱意,石中玉的到来使他只好又离开了。
他先和人见人怕的赏善惩恶使交上了朋友,结为兄弟,后又邂逅雪山派祖师白自在的妻子小翠和她的孙女阿绣。开始他被误认为石中玉,差点被杀,但等误会澄清,小翠却收他作了金乌派的掌门弟子,阿绣与他也渐渐两情相悦。他们赶回雪山派,石破天凭借自己的盖世神功消解了雪山派的门户之变,治好了白自在的疯病。这时谢烟客在石中玉的唆使下,赶来向雪山派寻仇,但石破天的出现终于使一切真相大白,而丁当也彻底弃石破天而去。
不久石破天随白自在等武林高手持令前往侠客岛,在岛上经历一番惊险后,终于弄明白了三十年来许多武林高手前往侠客岛一去不返的真相:岛上一个山洞里的石壁上刻着李白的那首叫做《侠客行》的五言古诗,其中隐含了一项绝顶神功。侠客岛主从中土以赏善惩恶令逼来众多武林高乎,只是为了一起参详这项神功,但各人见仁见智,谁也破解不了,而对武学的酷嗜,却使这些人面对石壁神智痴迷,再也不想离开这个山洞。石破天听着众人的争论,看着他们痴迷的样子,只是感到害怕,却不明所以。众人都在诗句分解注释的各个小山洞,他因为不识字,在那儿既害怕又看不出个究竟来,便来到刻着整篇诗的大洞。不料他往石壁上一看,目中所见都是一把把形态、剑势、剑意各各不同的利剑,所有的文字于他毫无实际的意义可言。他顺着剑势、剑意看去,内息自然而然随之流动,手舞足蹈,待得从头至尾看完一遍,这项神功已是被他练成了。
回归中土后,为解一桩武林疑案,他随丁当的叔祖丁不四等去寻找他的女儿,终于又回到了小时候居注的荒山。当他看到那条与他阔别已久的狗“阿黄”时,欣喜若狂,看来,在石破天的心中,绝世武功远比不上“阿黄”,比练成“侠客行”武功更高兴万分。然而他的身世依然是个谜。
2010年12月18日 已读
慢热的小说完结得很快
三体 豆瓣 Goodreads Bangumi
三体
8.6 (1463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01 其它标题: 地球往事:三体 / The Three-Body Problem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一个人漂泊的日子① 豆瓣
8.6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高木直子 图文 译者: 陈怡君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 - 1
工作、金钱、朋友全部归零的东京生活。紧握着远大梦想与手上的打工情报杂志,忐忑不安度日、屡屡遭遇挫折的那段“非常时期”,通通收录在这本书中。
2010年12月4日 已读
巷说百物语 豆瓣
7.6 (61 个评分) 作者: 京极夏彦 译者: 萧志强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 10
那时候,魆魊魈乱舞,魑魅魍魉横行。
嗜奇闻怪谈、旁门左道如命的山冈百介游走于妖光四射的世间,邂逅巧于骗术的又市、擅操木偶戏的巡回艺妓阿银,以及精通乔装的治平。
夜,百介与众人围坐荒野,轮流讲些奇闻怪谈。
最后,一盏小小烛台在众人面前发出微弱的烛光,烛光的残影在黑暗中划出一道诡异的轨迹,这时候,故事开始了……
独唱团(第一辑) 豆瓣 Goodreads
7.4 (356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主编 书海出版社 2010 - 7
“虽然作者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文章,但它终究只是一本文艺读本,无论是从程序上还是从本质上,他都无法承载很多人对于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我们总说,这个社会需要常识,需要启蒙,但其实我认为,互联网十年,该启蒙的人已经被启蒙了,有常识的人一直有常识,大家其实都知道美和丑,好和恶,只是我们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我们在台面上要扭曲和违背一下自己。要改变靠自己,现在不是旧年代,资讯毕竟对我们开放了七八成,我们也已经了解了这个世界七八成。而一本文艺读物,除了能提供好的文艺作品以外,能量有限,如果你抱着想看战争片的心态误看了一部文艺片,无论这部文艺片多好,你都会失望。”(韩寒说《独唱团》)
2010年10月4日 已读
vista看天下 豆瓣
8.7 (27 个评分)
转自一位读者对它的评价:
两本让人尊敬的杂志
繁忙、疲惫、奔波这些现代人无法回避又俗不可耐的词汇对于我产生了一个最直接的结果——越来越少的看整本的书、越来越多的看整本的杂志。
最近的四、五年间是中国新闻类杂志高速发展日趋成熟的一段时间,像大叔大妈每天在卖早点的时候顺便买晚报一样,每天路过书报亭都要看看那些我必看的杂志有没有新刊上市,新闻类杂志现在已经基本都实现了“周刊化”,在一个错开的时间里,你基本上每天都可以买到这些杂志中的一本新刊。在我的个人选择中,这些杂志包括:
《三联生活周刊》
《南风窗》
《中国新闻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新民周刊》
《环球》
《南方人物周刊》
《看天下》
我是很有感恩心的人,当我愉悦与收获,我都会很自然的感恩它的存在,就像我会感恩我来到了一个可以听到88.7hit fm和91.5easy fm的城市一样,我也会感恩在中国的传媒彻底走向商业和低俗、平面媒体彻底失去传媒操守和公信力、公共媒体越来越不痛不痒之后,我还可以看到上述这些杂志用最专业的眼光和笔触为我们最客观又深刻的呈现着最接近真实的世界。这些杂志陪伴我而来的4、5年时间,让我虽然看书越来越少,但是没有彻底丧失思辨和睿智,没有丧失用人文的态度去观察和判断的力量。我感恩这些有良心、操守和专业素养的新闻人的存在与努力,是感恩,不只是感谢。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到两本令人尊敬的杂志《南方人物周刊》和《看天下》.
这两本杂志在我的目录中差不多是创刊最晚的两本,但是他们的独立性、独特性、可读性和人文色彩却是极为突出的。
新闻类的周刊同质化的倾向在经过几年高速发展之后已经日趋明显,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会同时登上上述若干本杂志中的几本是经常的事情,虽然各家自有自己的视角与观点,更甚至会有自己独特的新闻来源,但是事儿毕竟就是那些事儿。而我特别提到的两本杂志《南方人物周刊》和《看天下》非常巧妙的规避了同质化的内容。
《南方人物周刊》有点系出名门的意思,毕竟是南方报业系的出品,在连惋惜都已经没有的《南方周末》彻底死掉后,《南方人物周刊》更像是在另一片土地上滋生的一棵小树,和那个曾经凶猛无畏《南方周末》没有什么关系。《南方人物周刊》的选择也会有很多热点人物,但是他不只是会给你别人也在给你的热点,他还会给你一个更宽广视界中的人物,他们是你没以为的热点,是你未曾涉及的领域中的热点,“选择”决定了《南方人物周刊》的出色,而他的几个专栏则体现这本杂志的品味和人文性,比如每期最后一页的“怀念”,请的都是平常人去“怀念”一个故去的亲人或朋友,每期如此,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好像还没有见过什么杂志会有这样的固定栏目,并且那些文字所散发的回荡生死两重天的气息总是让我唏嘘不已。还有它的唱片和电影栏目,每期只介绍三四张唱片和电影,但是对于我这样以一个传播音乐和电影为工作的人来说,《南方人物周刊》的选择也已经是太非主流、太独立、太有品味了。那些碟真的是要资深的爱乐者“众里寻它”几许才有可能觅到的稀罕物,一本叫人物周刊的杂志的编辑竟有如斯的选择,实在让我惭愧。
《看天下》是我两个月前偶然发现的,被他的封面文章吸引,买回来按照习惯先看版权页,看看主管单位、主办方、竹编、主笔都是谁,惊讶的发现者杂志竟然是大西北的一个刊号,绝非系出名门,上面也没顶着哪个大新闻社,就敢作一本叫《看天下》的杂志。当时看完杂志惊讶文章竟然如此不俗,但是势利心态作祟,总觉得没有大后台的新闻杂志都做不长,毕竟政策的敏感性和大手笔的稀缺是中国新闻界有目共睹的。随后每期都会去买,也很庆幸首都机场的书报摊能够买到,那是奔波中的我最经常买杂志的地方,每个月去机场的次数肯定远远多过去西单王府井。可以看出《看天下》在越做越好,到上一期当我看到他刊载的读者来信中竟然有一篇痛贬《三联生活周刊》给房地产商作增刊的文章,我对它的喜爱上升到了尊敬,我把那篇文章拿给很多人看,很多像我一样多年来一直喜欢《三联》的人,那文章写得有理有据有节有痛,写出了多少我这样爱三联的人的心声,我们还能再回避《三联生活周刊》那不愿承认的退步吗?而最不寻常的是这篇文章刊发在一本创刊不久的杂志上,从市场角度它是和《三联》拥有平等身份的一本杂志,我们可曾看到过这样基于最真实的痛心而来的同业间的批评吗?奉行中庸之道的中国,有这样的一篇文章我们该庆幸它是一种进步还是该遗憾它来得太晚了?
我不想多写这两本杂志的介绍文字,就好像我现在无比的排斥所有的乐评和影评一样,杂志是要看了才明白的,里面有什么、你喜不喜欢,都要看了才知道的,我写这篇文字,是想有更多人去看看这两本杂志,只希望我的尊敬可以为他们多赢得一个读者和一次被阅读的机会。
2010年9月12日 已读
O2 豆瓣
8.3 (12 个评分)
这是一本与时尚无关,创意沾边的生活设计类杂志。
每期以专题的形式关注当下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超级普通》、《慢生快活》、《城市阅览室》、《半农半X》、《寻访现代修行者》、《衣食住行皆行善》、《无牌良品》、《日常中医学》、《我不是一个塑料袋》……同时不放过设计、建筑、电影、音乐、空间等各种元素,传达一种现代的个性化生活态度和方式。
杂志并非主流,也无关愤怒和反叛,只是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启发人的创意想像,教人以智慧的方式舒适地生活。
这是一本即中看又中用的杂志,一本简单的生活手册,提倡环境保护、提倡尊重自己。倡导简单而创意的生活,推崇超级普通的设计,提供城市生活的氧气。
杂志上海地区可在东方书报亭、罗森便利、全家便利,部分创意生活类小店购买。
浙江地区书报亭、便利店皆可购买。
南京苏果便利。
深圳KOSMO店(福华一路3号中心城、中信城市广场、蛇口海上世界南山宾馆)。
广州"黄箭1626"SPECE。
全国其它地方江南布衣店、龙之媒书店等可购买。
O2官方网店:http://www.theo2shop.cn/可购买。
O2杂志实体店
http://www.douban.com/group/O2shop/
相关小组:
定制生活:http://www.douban.com/group/customize/
2010年9月12日 已读
幸福的料理箱 豆瓣
作者: 李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
你喜欢吃吗?
当然。难道你不热爱美食?
是的,我们对于食物的热爱永无止尽;所有关于食物的话题都如此吸引我们的眼球,一碗热气腾腾汤面就足以温暖我们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的心。
因此,在2010年新的一天里,就让我们和人气绘本作家李冰一起,打开一个让人食指大动的“幸福的料理箱”吧——这是一本所有话题都关于美食的,所有颜色都勾动人食欲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可以“吃下去”的料理书!
最自由的料理态度,可能就是——不勉强自己吃不喜欢的东西、在料理过程中了解素材的美妙与创造的乐趣、在美味食物中度过温暖而悠闲的日子。
中餐、西餐、甜点、节日套餐……制作的细节过程、有趣的厨房轶事和品尝的心情,甚至一些实用的料理知识。充满张力的想象,有趣的手绘,美妙的文字,与热爱美食料理的你一起分享。
如果这本书可以吃下去,欢迎品尝……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作《幸福的料理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领域重点图书,这本书继续沿用李冰上一本作品《不想告别的夏天》的装帧风格与质量,2010年1月8日即将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炫目亮相,这是国内一年一次规模最大的图书盛展,预计1月底可在各地上市。
全书共200页,色彩绚丽,内容翔实,文字总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4万字,图文并茂,只为安抚所有饕餮客的胃,以及我们所有对于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封面的小格子就如电影里的蒙太奇,一幕一幕闪回,把我们带回内心深处关于最温暖的食物的记忆……
就象《料理鼠王》里的美食家所说,最好的味道永远存在在过去的好时光里。现在,这些好味道从记忆深处一跃而出,以绚目的颜色,以有趣的人物,以稚拙可爱的画面,定格在了微微泛着暖黄的纯质纸上,并欢迎每一个人把它带回家细细品味,不,细细品尝……
你做好准备了吗?那么,和我们一起打开这盛满了温暖情意的《幸福的料理箱》吧。
天子传奇 豆瓣
作者: 黄玉郎 玉皇朝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4 - 11
相传佛祖为普渡众生,解劫,除厄,流传世人的一本旷世绝学,震古烁今,威力可敌天灾地祸,诛邪灭妖伏魔。观古监今,历史洪流,盛极必衰,没有千秋万世的不灭王朝,朝纲腐败,民不聊生之时,便是另一代真命天子的诞生!公元九四七年,刘知远建国后汉,定都大梁,此期正是本故事的开端......
神兵玄奇(全24册) 豆瓣
作者: 黄玉郎 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0
这部连环画叙述了一个长篇武侠故事。讲述相传于女娲八百万岁时,取五色彩石炼成“天晶”神剑,对付一只绝世异魔,结果神、魔同归于尽。
基地续集1·基地边缘(上下) 豆瓣
Foundation's Edge
9.1 (55 个评分) 作者: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 none 译者: 叶李华 天地出版社 2005 - 1
当初,心理史学家哈里·谢顿建立基地,并预测人类能在千年间重建银河新帝国。现在,498年过去了,谢顿计划似乎被执行得很完美。
“完美,可能吗”基地人员葛兰·崔维兹表示怀疑。首先,谢顿就不曾预测到“骡”会造成大灾祸。此外,有奇异的力量在继续控制人们的心灵。崔维兹尝试警告大家注意危机,却换得被放逐的下场。他于是开始了奇特的银河查访之旅
同时,第二基地的史陀·坚迪柏也怀疑星际间暗藏着强大的操纵力量。他因此航向太空,尾随崔维兹的查访航迹……
崔维兹终于发现具备不可思议力量的星球。看来,历史进展早已超越谢顿计划的蓝图。现在,只有他能决定,要抢救计划呢,还是任计划灰飞烟灭?
2010年9月1日 已读
科幻被我读出了玄幻的感觉
迟到的间隔年 豆瓣
7.5 (55 个评分) 作者: 孙东纯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西方世界诞生了一批批青年人,他们抵抗社会既有的各种制度和观念,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社会主流的不满.他们倡导和平非暴力,反对战争;他们提倡”爱”,寻求直接表达爱的方式的人际关系,主张性开放;他们追求自由,同时也依赖毒品.他们被当时的西方社会称为”颓废的一代”---嬉皮士.到了八十年代,一部分嬉皮士开始回归他们一度反抗唾弃的社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过起正常人的生活.从某些方面来说,这可能也是嬉皮文化向主流文化妥协的结果.
只是,不管嬉皮文化是多么地非主流,嬉皮士的流浪式生活勾起了青年人对外面未知世界了解的渴望,成为了青年环球旅行的导火索.于是,就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的八十年代, 当一批批的嬉皮士回归社会的时候,另一批欧洲青年背起背包又开始出行,在全球掀起了背包旅行热。甚至,西方的许多大学教育鼓励学生外出旅行,增长见识,拓展眼界。间隔年(The gap year)就在那个时候诞生的,间隔年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社会的生活。在间隔年期间,学生在旅行的同时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他们相信,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第一次完全接触到间隔年这个概念,是伊朗一个朋友来中国的时候带给我的一本关于间隔年的书---寂寞星球的<间隔年>.我觉得这个概念很好,很适合我们中国当今的年轻人,虽然我已经太”老”了.
不能说当初要远足的理由是因为间隔年这个概念,当初的出走是因为需要而并非是什么东西触发了我的脑神经.但如果实在要给我的远足套上一个主题,那也非间隔年莫属,因为当初出来之前我已经联系好了印度中南部的一个艾滋病组织,他们同意我到他们那里做两个月的志愿工.
我的上司是个好人,他竟然同意给我三个月的假期让我去远足,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于是,当一切地因素都确定了下来之后,2006年12月1日,我离开我居住了将近7年的城市,开始了我迟到的间隔年---三个月的迷你型间隔年.我原本的计划是花两个月的时间在印度做义工,再花一个月到西藏旅行.
不料到了泰国之后,很多事情预料未及,耽搁了时间,而我的迷你型间隔年也变成了一次辗转亚洲的远足,从东南亚的泰国走到老挝,从老挝到中国云南,进入缅甸,到印度,巴基斯坦,新疆,西藏,尼泊尔,走访了6个国家,一走便是13个月,”间隔年”反而变得名副其实了.
我名副其实地间隔年名副其实地迟了到……
2010年8月28日 已读
虽然有些人觉得这本书过于朴实平凡,但是我却认为作为一本游记,作为一本能够激发普通人游走世界的游记,我很满足。_x000d_
白夜行 豆瓣 Goodreads
白夜行
8.9 (94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姿君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
2010年5月16日 已读
暮光之城·新月 豆瓣
7.1 (20 个评分) 作者: 史蒂芬妮·梅爾 译者: 瞿秀蕙 尖端出版 2008
有三件事我很確定:
第一、愛德華是吸血鬼
第二、出於天性,他渴望喝我的血
第三、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他了……
對貝拉來說,只有一件事比她的生命更重要:愛德華‧庫倫。但愛上吸血鬼,比貝拉能想到的一切都還要危險。
愛德華從一個邪惡的吸血鬼手上,救了貝拉的小命,但現在,他們親密的關係,卻對周圍深愛的人造成威脅,他們知道,麻煩才剛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