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ula - 标记
从存在到存在者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列维纳斯 译者: 吴蕙仪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 10
从本质上说,存在是奇特的,它撞击着我们,如黑夜一般,将我们紧紧地裹挟,令我们窒息,痛苦万分,却不给我们一个答案。它就是存在之恶。如果说,哲学就是存在之诘问,那它就已经意味着对存在的担承。如果说,哲学不仅仅是这个诘问,那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超越这个诘问,而不是去回答它。超越存在之诘问,所得到的并非一个真理,而是善。 ——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
本书为“彼岸人文译丛”中的一本,所进行的是一项准备性的研究。它纵览了一系列十分宽泛的研究主题,涉及善之难题、时间以及作为向善之运动的与他人之关系。 从1947年至今,书中那些由中心主题il y a衍生而来的叙述,甚至完成这些叙述的结论,都一直在各自层面上保有其意义。然而,某些言说可能过早地阐发了il y a概念可能的拓展。因此,请允许我们指明那些经过拓展至今都还能引起我们重视的要素,如作品第一章中作者对其尝试着进行了现象学分析的懒惰、疲惫、努力。它们都被il y a形式的存在(etre)打上了冷漠、恐怖而又挥之不去的烙印。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il y a本身的描述,以及对其非人的中性(neutralite)的反复强调。克服这种中性的途径就是实显(hypostase),可以说它令比否定更强大的存在(etre)臣服于诸存在者(etres),令实存(existence)屈服于实存者(existant)。《从存在到存在者》中的绝大部分描述都在试图趋近这种实显,这种“置放”(position)。
2021年4月14日 想读
恶的美学历程 豆瓣
Asthetik des Bösen
作者: [德] 彼得-安德雷•阿尔特(Peter-André Alt) 译者: 宁瑛 / 王德峰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 3
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艺术像文学那样,能够在虚幻的场景和人物身上生动形象地将恶表现出来。在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人物和荒诞不经的故事人物形象身上,恶有了具体的表现;在心理分析小说和巴洛克时期高贵人物从天堂跌入地狱的故事中,恶的描写有了心灵上的透彻、尖锐的深度;在戏剧中,恶赢得了一种灾难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巨大动力。然而,从浪漫派开始,文学才脱离了从道德的角度上看,把恶置于人性的阴暗面上的观点的束缚。文学将在一种纲领性的意义上变得与道德无关,并且在耸人听闻的罪行中,在欲念的深渊里和暴力的恐怖中发现恶的审美魅力。
在本书中,彼得-安德雷•阿尔特探究了各种类别的作品,诸如悲剧、侦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说、恐怖故事和战争报道等,恶的美学通过放纵、逾越、重复和讽刺改写的结构得出了一个大致轮廓。在从歌德经过霍夫曼、雪莱夫人、波德莱尔、于斯曼、王尔德、格奥尔格、卡夫卡直到容格尔和利特尔的欧洲文学广阔的光谱上,人们注意到了有一种恶的现象学,这种恶的现象学直至今天一直意味着一种道德丑闻。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对奥斯维辛之后恶的美学和伦理学准则进行了思考,这种伦理学准则也规定着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的价值判断。
2021年4月14日 想读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埃德蒙·伯克 译者: 郭飞 大象出版社 2010 - 3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内容简介:埃德蒙·伯克,这位政治哲学界的保守主义代表,他在思考美洲问题和法国大革命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一部让后世学人不断致敬的哲学著作,一部把经验主义发挥到极致的另类作品,一部还未引起国内学界足够重视的美学经典,以“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精神,大胆挑战了自古希腊以降被普遍接受的美学、心理学传统观念,为“崇高”和“美”找到了贴近大地、贴近人本身的坚实基础,并因此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审美趋向与艺术创作方法。
《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是“大象学术译丛”之一,该书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探讨美感和崇高感的心理根源,比起一般的经验分析,更具有一种方法论上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具体内容包括论趣味、《探讨》一书的影响、崇高与美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2021年4月13日 想读
现代画家 豆瓣
作者: (英)约翰·罗斯金 译者: 唐亚勋、赵何娟、张鹏、丁才云、陆平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艺术流派、艺术分析、作品欣赏、画法研究、材料研究、地理文化研究、历史与社会文化分析等多重领域。
2021年4月13日 想读 看一本色彩书的时候看到的
什么是民粹主义? 豆瓣 Goodreads
What is Populism?
7.9 (57 个评分) 作者: [德]扬—维尔纳·米勒(Jan-Werner Müller) 译者: 钱静远 译林出版社 2020 - 5
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但人民去了哪里?——贝尔托·布莱希特
★★民粹主义诊断之作:仇视精英、反对多元、垄断人民★★
☆紧扣国际政治新趋势,教你看懂现代社会的民粹危机☆
☆民粹主义不仅事关政治,更事关人性的弱点☆
☆普林斯顿教授精到解读,国内知名政治学者刘擎作序推荐☆
“米 勒这本小书……对澄清“什么是民粹主义”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阐 释,并针对当下的政治现象提出许多敏锐而深邃的批判分析。”——刘擎
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见证了玛丽娜•勒庞等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他们宣扬自己代表真正的普罗大众,借助“平民政治”和“沉默的大多数”等口号,对精英包揽的政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可是,到底什么是民粹主义?它真的是对民主的纠错和补充吗?
在本书中,米勒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在米勒看来,危险和误解都源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只有明确了民粹主义的本质,我们才能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它的挑战。
2021年4月13日 想读
甘い生活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木原音瀬 オークラ出版 2001
书中内含《口唇哀歌》、《阳光灿烂》两篇
家庭教師のバイトを始めた清隆の生徒は、不登校の子供だった。本を読む以外に反応を示さない文和に、とうとう清隆は切れて、欲望のままに押し倒してしまう…。―少年と青年の微妙な心の関係を描いた「甘い生活」。高校生に成長した文和が恋に悩む姿をつづった「口唇エレジー」。そして、二人のその後を描いた書き下ろし「太陽がいっぱい」等3本を収録。木原ファン待望の作品がついにノベルズ化。
2021年4月13日 想读
别太苛求 豆瓣
Never Good Enough
作者: 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 译者: 夏镇平 上海译文 2000 - 9
《别太苛求》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心理学著作,专门研究一种司空见惯但又不被重视的心理现象--完美主义。《别太苛求》以认知一行为疗法为基础,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完美主义这种典型的现代病的方法。既肯定完美主义固有的益处,更强调指出完美主义会对人造成的严重伤害;既从理论上分析完美主义的构成和作用模式,又为读者提出一系列进行自我评估的测试,同时还有循序渐进的治疗练习。《别太苛求》通过十个章节对完美主义作了系统的理论阐明,其中包括的配套练习则组成一套完整的自我疗法指南。
作者莫妮卡·拉米雷斯·巴斯科博士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医学中心的教授,她既在大学讲课,又作为心理学家在诊所为病人进行治疗,同时还进行研究和写作。
2021年4月8日 想读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豆瓣
How to Get Control of Your Time and Your Life
7.3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兰·拉金 译者: 刘祥亚 金城出版社 2005 - 9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告诫人们,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时间”这回事。如果你跟很多人一样,也是因为“太忙”而没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的话,那请你一定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他们比你更忙,结果却完成了更多的工作。这些人并没有比你拥有更多的时间。他们只是学会了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已!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巧,就像驾驶一样,有效利用时间,不是成为时间的奴隶,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切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成功管理自己的时间,这就是所有成功的秘诀所在。
2021年4月8日 想读
注意力曲线 豆瓣
Find Your Focus Zone : An Effective New Plan to Defeat Distraction and Overload
7.0 (9 个评分) 作者: [美] 露西·乔·帕拉迪诺 译者: 苗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9
《注意力曲线:打败分心与焦虑》内容简介:在被信息淹没的数字时代中,人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要么注意力难以集中,感觉无所事事、烦躁不安,要么注意力过度集中,感觉紧张焦虑、疲劳过度——人们就在自己的倒U形注意力曲线上摇摆,难以找到最佳状态。怎样才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怎样才能使自己摆脱过度疲劳的泥潭,享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力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注意力曲线:打败分心与焦虑》作者给出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步骤。遵循这些步骤,你会找到更好的状态,享受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2021年4月8日 想读
素描的艺术:席勒 豆瓣
作者: 张健 / 黄海蓉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15 - 9
《素描的艺术:席勒》系列客观真实地呈现了艺术史上不同时期大师们的精彩之作,其印制之精美、选图之精良、设计之精心堪称中国美术出版之上品,是艺术家和众多青年学子学习欣赏大师素描艺术的理想视觉文本之一。
席勒的画线条富于表现力,纤细又敏感,孤独又强悍,带有羞涩而又自负的神经质。他的人像作品大都瘦骨嶙峋,旨在表现人物内在的信息。同时席勒也是极为自恋的画家,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幅自画像,有着明显的自恋或者自我剖析的倾向。例如左页的这幅全身裸体的自画像,就已经充满了象征性——哲人般睥睨众生的神态,手势富有寓意,手指瘦长而神经质,眼神暗含挑衅和暧昧。
2021年4月8日 想读
E.席勒速写/大师经典速写新选系列 豆瓣
作者: 亚力 编 2004 - 1
《环球美术家视点系列:席勒素描速写》是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环球美术家视点系列:席勒素描速写》详尽地收入了席勒的素描、速写主要作品。其中大多为首次面世,并介绍了席勒的生平、艺术特色、时代背景等。
2021年4月8日 想读
阴影 豆瓣
Shadows: The Depiction of Cast Shadows in Western Art
8.0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王立秋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1995年,为了向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的故事》和《世界小史》作者E. H. 贡布里希爵士致敬,英国国家美术馆特别邀请他来策划一次展览。贡布里希将此次展览的主题锁定在艺术史中非常有趣的一个议题:阴影。而且,在此次展览中,他尤其关注阴影中的一个类别:投影。本书即是贡布里希亲自为此次展览所写的导览。在其一贯具有亲和力又不失专业水准的精彩文笔引领下,我们可漫步踏入西方艺术史中“投影”这一较少为人窥察的区域。恰如作者所说,这部导览主要是为了“能够鼓励参观者制订自己的观展路线”,去收获属于自己的艺术认知。在这一点上,此书“起着引导宏大主题的宝贵作用”。同时,本书配有71幅高清画质精美插图,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亲自作序推荐。
2021年4月8日 想读
胆小别看画 1 豆瓣
8.1 (8 个评分) 作者: [日] 中野京子 译者: 俞隽 中信出版社 2016 - 4
【内容简介】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是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中野京子的代表作品《胆小别看画》系列第一卷。作者中野京子具有深厚的艺术史学院派背景,但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被读者誉为逛美术馆、博物馆的必备指南。《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全部上榜日本亚马逊艺术类畅销书。
在第一卷中,作者以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名画中“恐怖”的一面为切入点,用精彩文字配合大量西方名画图片,带你畅游艺术史的殿堂,走进名画背后的历史秘境。全书22篇,每一篇都堪称一部精彩的短篇小说。
当你伫立在这些传世名作面前时,也许会惊叹于画家高超的技巧、高雅的色调和画中人传神的表情。但你也许并不知道,画家用尽毕生功力凝固在画布上的,除了人物、光影、色彩,还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和漫长历史,甚至包含着画家复杂的隐喻和心机,充满了刻意隐藏的象征符号。而这些奥秘,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感性,实在是难以参透。
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描绘了在聚光灯下翩翩起舞的芭蕾舞者。乍一看与毫无骇人之处,然而画面的种种细节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蔑视职业女性、贪婪拜金的时代。再比如《格拉海姆家的孩子们》,也许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感叹原来从不饶人的霍加斯(Hogarth)在面对世俗的幸福时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画中四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灿烂地微笑着,这幅家庭肖像画似乎就是幸福的代名词。但你知道这幅作品完成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吗?……
想要充分领略名画之美,除了欣赏与感受,更重要的就是去“解读”。日本学者中野京子,从22幅传世名画中寻找蛛丝马迹,层层剥茧,以极富魅力的语言揭开每一幅名画作品背后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当你了解了画布背后的真相,察觉到人性之恶的存在时,便会由衷感到后背发凉,“细思恐极”。
------------------------
中野京子作品:
《胆小别看画》系列
《胆小别看画1:方块A的作弊者》
《胆小别看画2:哭泣的女人》
《胆小别看画3:死神与少女》
《胆小别看画4:人性的暗影》
------------------------
《名画之谜》系列
《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
《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
-----------------------------------------------
【编辑推荐】
继《小顾聊绘画》之后另一部有趣的艺术史大作,中野京子揭秘传世名画中隐藏的历史真相,画布背后的人心险恶让你细思恐极!全系列4卷,珍贵高清大图全彩印刷,逛博物馆、美术馆之必备神器!
▶中野京子是谁?
——日本艺术史畅销书作家!幽默的语言风格不输小顾,深厚的艺术修养堪比蒋勋!艺术史学院派背景的她,却用一颗八卦的心,一支吐槽的笔,将看似高高在上的西方经典绘画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解读。同时,中野京子还活跃日本多档艺术类电视节目中,向大众传递着历史和艺术的魅力。
▶《胆小别看画》在讲什么?
——揭秘传世艺术品光鲜外表下的“黑历史”,教科书上不讲的血腥真相。作者中野京子极富魅力的语言文字,讲述22幅传世名画背后的隐秘往事。这也是本系列作品名为《胆小别看画》的意趣所在。日本读者评论道:看过中野京子的《胆小别看画》系列后,才真正找到逛美术馆的乐趣!
▶《胆小别看画》有多好看?
——22个故事,就是22篇精彩绝伦的短篇小说。阴谋、宫斗、死亡、无果之恋……传世名作的光鲜背后竟是一幕幕悲惨的现实与丑恶的人性,让你背后发凉,细思恐极!正如“罪恶”会散发出强烈魅力一样,恐怖也拥有令人难以抵抗的吸引力。只有感受过死亡般的恐怖,才能了解活着是多么可贵。请读者静静感受每一幅画的恐怖魅力。
▶《胆小别看画》为什么值得拥有?
——精致的装帧工艺,高清名画图片,极具收藏价值。《胆小别看画》是你逛美术馆、艺术馆的必备利器!
---------------------------------------------
【评论】
▶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这本书除了让人感受到获得新知识的快感,文章的文笔也非常好。让读者“阅读名画”这种方式看似浅显易懂,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阅读”,让人沉醉于文字,而不仅是绘画。这种感觉在本书中俯拾皆是,文笔之优美让人惊讶。个人最钟爱赫诺普夫的《被遗忘的城市》。这幅画传达出的那种“无果之恋”的哀伤,深深感染了我。——日本亚马逊读者Yurarin
▶作者的文笔很有功力
这本书对于美术造诣比较高的人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对于我这种“对绘画有点兴趣,有时去美术馆逛逛”的一般爱好者来说特别适合,就像跟着讲解员在逛美术馆一般。作者的文笔很有功力。她的解读中包含了时代背景、画家的人生经历等多种视角,同时对比了与作品类似的其他相关画作,所谓“恐怖”并不是画面本身的恐怖,而是有着多重含义的“恐怖”。
如果没有读这本书,看画时大概只是惊叹于画家高超的技巧。不过反过来说,以后再看到这些画作,也无法怀着一张白纸的心态去欣赏了。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日本亚马逊读者St.Anger
2021年4月8日 想读
造梦空间 豆瓣
Dream Worlds: Production Design for Animation
作者: [德] 汉斯·巴赫尔(Hans Bacher) 译者: 何璐怡 / 黄尤达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 - 8
奠定当代迪士尼美术风格的灵魂人物
汉斯·巴赫尔的视觉设计大师课
《狮子王》《美女与野兽》《花木兰》《阿拉丁》…
精选400余幅珍藏手稿,解密迪士尼压箱技法
◎ 编辑推荐
一场前所未有的动画艺术视觉盛宴
一本值得毕生珍藏的经典之作
《造梦空间:动画美术设计》是迪士尼“黄金 九十年代”的核心美术师、安妮奖获得者汉斯·巴赫尔的一堂“直面美术设计本质”的大师技法课,帮你迅速抓住要领,掌握“用画面讲故事”的技法和原则。动画人必读,也适用于电影美术、游戏美术、漫画、图像小说、插画等领域。
◇◆◇
★ 400余幅手稿,来自迪士尼档案馆珍贵馆藏与作者压箱资料库,“动画研究图书馆”的一手资料。
★ 包含《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花木兰》《大力士》《星际宝贝》《小鹿斑比》等经典动画的概念图、背景图、气氛图、平面图、色彩脚本、演出布局图等,兼具参考价值与美学价值。
★ 全彩印刷,锁线精装,完美呈现手绘稿原生色彩表现力与细节刻画。
★ 详解“镜头法则”,借助设计稿和示意图,帮你读懂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如何影响氛围营造,角色和背景设计怎样服务于故事情节。
★ 沟通式阅读体验,一线艺术家像导师、合作伙伴一样,与你探讨迪士尼动画美术设计师幕后工作方式与技巧。助你迅速吸收大师创作经验,提升设计思维。
◎ 内容简介
迪士尼“黄金九十年代”的核心美术师汉斯·巴赫尔,首次将迪士尼档案馆中精心搜集的珍贵画稿整理成册,揭开了如何围绕故事设计角色和场景的大师技法。本书收录的400余幅画稿,既包括《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花木兰》《灰姑娘》《小鹿斑比》等经典动画的概念图、背景图、平面图、演出布局图等,也有针对构图、色彩、镜头而作的示意图。这些画作本身便是精美的艺术品,同时也是对设计方法准确、直观的图解,再结合作者简洁的文字解说,读者便可迅速理解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的组合是如何营造氛围,背景、角色设计是如何服务于故事的。
这本“迪士尼的成功秘诀”,值得每位动画工作者一生珍藏,对游戏美术、电影美术、插画、图像小说等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也极具启发性。
◎ 名人推荐
在美术设计领域,谈及运用色彩、构图,汉斯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请一页页翻阅《造梦空间》,去感受他对待艺术的高标准吧,他的作品定会令你备受启发。
—— 安德烈亚斯·德亚,迪士尼动画部最会画米老鼠的人,角色动画师,代表作“兔子罗杰”“刀疤”
汉斯向来是影片前期制作阶段不可或缺的艺术家,我总是迫不及待与之合作。整部电影都将构建在他极富启发性的视觉开发工作的基础上。
—— 唐·哈恩,迪士尼制片人、导演,代表作《狮子王》《美女与野兽》《花木兰》
◎ 媒体推荐
从视觉表现力上来说,《造梦空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书,除了光彩夺目,我想不到其他词语能用来形容它。
——《世界动画》杂志
2021年4月8日 想读
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 豆瓣 谷歌图书
8.0 (5 个评分) 作者: 杨伟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5 - 9 其它标题: 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
少女漫画是漫画森林中最为独特的一片疆域,是少女们编织梦想的隐秘空间,隐伏着少女们乐于沉浸的幻想体系。本书以少女漫画中所表现的恋爱观、家庭观、双性同体和少年爱,以及女同性恋等问题作为切入口,解读了当代日本女性种种观念的剧变。
近年来走红日本文坛的吉本芭娜娜、山田咏美等女作家,无不以各自的方式与少女漫画有着至深的关联。本书通过对少女漫画与日本当代女流文学的跨学科考察,透视了两者之问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的关系,独辟蹊径地破解了以吉本芭娜娜、山田咏美等为代表的女作家们风靡文坛的秘密。
本书是《人文日本新书》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是一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人文精神的新型文化学术类图书,每册突出一个人文主题,小题精作。其体现了学术前沿、专家功力;体现了中国学者透视日本文化的独到见解。语言规范而不板滞,平易流畅,理、趣相得益彰,体例设置灵活生动,图文并茂,亲近阅读。对增进国人对异质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平等对话的能力,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有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2021年4月8日 想读
色彩设计的原理 豆瓣
7.6 (8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达千代 译者: 悅知文化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本書將配色這個大黑箱加以整理,以「色彩的抽屜」當作構成本書的想法,將一條一條規則與圖片對照做簡單易懂的解說。當為配色感到困擾的時候,只需要打開與目的相合的抽屜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法。換句話說,讓你隨心所欲地享受探索配色抽屜的樂趣,正是本書的宗旨。
只要些微調整配色,設計就能 截然不同,這就是色彩的祕密!
色彩學 × 設計書,教你玩色彩,還要教你玩設計!
玩設計,先要了解色彩的祕密與法則。本書以豐富的範例及簡潔的文句,告訴你連設計師都不懂的「色彩的法則」。不管是設計的工作者或入門者,本書都是你不可不備的色彩×設計工具書。
本書特色
明明創意滿分,為什麼設計還是不顯眼?
該如何搭配出有魅力又吸引人的色彩?
不懂色彩的法則,卻想適切的配色是不可能的!
現在就打開大師的色彩抽屜,學會達人的用色祕技!
Step 1 色彩的知識
正確的表達色彩,是理解Color Rules 的第一步。
在本Step中,將介紹色彩的知識以及色彩對於設計的重要性。同時,也會幫助讀者了解,如何隨心所欲的操控和表現色彩,巧妙運用無法掌握的色彩傳達出設計意象。
Step 2 取得調和的配色
取得調和的配色,能使觀看者產生安心的感覺,使內容可以容易理解並且有效地傳遞訊息。在本Step中,將介紹幫助配色達到調和的方法。讓您可以藉由色相、明度、彩度,以及色調及間隔色的要素與技巧,獲得使配色達到調和的訣竅。
Step 3 強調設計的配色
該如何取得整體的調和,又能強調出設計的重點呢?這就是本章所要說明的部分。在本章中,同時也會針對引人注目的色彩或其配色的準則加以解說,讓您學會如何搭配出最搶眼的色彩效果。
Step 4 賦予特定印象的配色
色彩擁有直接訴諸人心的力量。如何能夠將顏色所帶來的心理效果,實際應用在圖面的配色,這正是本Step所要解說的內容,透過分析∕理解色彩與印象間的關係,掌握配色的關鍵。
Step 5 配色的實踐
瞭解了色彩的特性,掌握配色的理論,但不知如何應用於設計中,一切就顯得毫無意義。在此Step 中,將會具體而微、用心解說在實際設計時經常遭遇到的情況。讓您了解如何實際應用這些準則,創造出絕妙好設計。
2021年4月8日 想读
登天之梯 豆瓣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Dog: And Other Stories from a Child Psychiatrist's Notebook--What Traumatized Children Can Teach Us About Loss, Love, and Healing
9.7 (12 个评分) 作者: 布鲁斯·D. 佩里 (Bruce D. Perry) / 迈亚·塞拉维茨 (Maia Szalavitz) 译者: 曾早垒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 - 7
《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里的所有故事都是真实的,但为了确保匿名性和保护隐私,我们修改了身份细节。儿童的名字也都做了修改,因为他们的姓可能会让人辨明其身份。尽管做了必要的修改,但每个案例的必要元素都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例如,对话都是根据回忆、笔记、磁带或是录像来加以记录的。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相比我们所知道的事例,这些故事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儿童创伤学院的临床医疗组就治疗了一百例以上的儿童,他们曾亲眼目睹过自己的父母被谋杀的场面。我们也面对过成百上千的儿童,这些儿童早期在收容所里,或是在父母那儿,或是在监护人那儿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忽视。我们希望本书里所讲述到孩子们,和那些有着相似命运的其他许多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力量和精神,能够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传达出来。
2021年4月8日 想读
儿童心理创伤治疗 豆瓣
作者: 玛考尔蒂 编 译者: 刘建鸿 / 王锦 2010 - 9
如何让心理创伤儿童有机会体会那些对扰乱生活的事件的掌控感?
如何让心理创伤儿童表达那些他们无法付诸言辞的观念和感受?
如何促进高风险儿童的心理弹性和预防创伤后问题?
本书的作者都是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研究者,他们在书中描述了如何通过一步步的策略来帮助心理创伤儿童摆脱创伤事件的困扰。
这本书适合临床和学校心理学家,从事艺术、游戏等表达性治疗的实践者,儿童精神病学家,社会工作者以及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们阅读,是一本极富有指导性的教材!
2021年4月8日 想读
战胜拖拉 豆瓣
Now habit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尼尔·菲奥里 译者: 张心琴 东方出版社 2008 - 6
《战胜拖拉》不论你是专家、企业家、中层经理人、作家还是学生,只要希望战胜拖拉,或仅仅是想在完成复杂的、有挑战性的工作时更有效率——本书都将帮助你实现这些目的。
帮助任何繁忙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做更多的事情,而不会因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而感到焦虑和紧张,帮助生活中做事拖拉的人,战胜困难。有了即时习惯的技巧与策略作为助力,你将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高效者,并像按照高效者的工作方式去严格要求自己。
2021年4月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