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玄怪錄 續玄怪錄 豆瓣
8.9 (10 个评分) 作者: (唐)牛僧孺 / (唐)李复言 译者: 程毅中 注解 中华书局 2006 - 8
中国古典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内涵很广,类别很多,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古代小说限和分类,在目录上是一个有待研究论的问题。古人所谓的小说家言,如《四库全书》所列小说家杂事之属的作品,今人多国偏重史料性的笔记,中华书局已摘要编入《历代史料笔记丛刊》陆续出版。相当于古代的方文言小说。为了便于对举,参照古代诗体的发展,把文言小说称为古体,把“五四”之前的白话小说称为近体,这是一种粗略概括的分法。本丛刊选收历代比较重要或比较罕见的作品,采用所能得到的善本,加以标点校勘,如有新校新注的版则优先录用。个别已经散佚的书,也摘要作新的辑本。
牛僧孺《玄怪录》(宋人改称《幽怪录》),是唐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长期以来见不到传本。《玄怪录》最早著录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十卷。
根据初步的校勘,明刻本的四十四篇中,有《元无有》等二十五篇见于《太平广记》,其中《杜子春》、《张老》、《裴谌》、《尼妙寂》、《柳归舜》、《刘法师》、《刁俊朝》等七篇,《广记》引作《续玄怪录》;还有一篇《敦代公》,见于《说郛》。其于十八篇中,有七篇亦见于《类说》本《幽怪录》,但只是节要,文字极为简略。此外,还有许多篇用见于《异闻总录》和《古今说活》、《艶异编》、《广艶异编》、《逸史搜奇》等书。
《玄怪录 续玄怪录》为竖排繁体字。
熊猫百货商店 (1979) 豆瓣
8.4 (39 个评分) 导演: 沈祖慰 / 周克勤
其它标题: Panda's Department Store
本美术片为水墨动画片。
小熊猫和爷爷开了一家百货商店,但刚开始营业,它们就遇到了难题:要出远门的长颈鹿买不到足够长的围巾,得了感冒的河马买不到足够大的口罩,裤子老往下掉的大象买不到足够长的腰带,而爱跳舞的小松鼠,则买不到足够小的红色跳舞鞋。为了不让顾客失望,小熊猫和爷爷商量后决定为它们量身定做,并决定抓紧时间把一切搞定。可是心急火燎地为顾客办货的路上,小熊猫自己一个不小心出了状况。
豆瓣
7.6 (74 个评分) 痛苦的信仰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6年2月28日 出版发行: 青年文化
出品:青年文化
发行:痛仰唱片
主唱:高虎
吉他及合声:田然
贝司及合声:张静
鼓手及打击:大伟
友情特邀
打击乐:郭龙
手风琴:张玮玮
大提琴:长脸
合声:周昊 宋捷 张扬 王磊 郭龙 张玮玮 孙志强 李迅捷 王友金
阿莱 张微 杨飞 李洁 朱勇 小宇 孔鸿
EP《不》是2005年底由痛仰乐队独立制作完成,06年2月28日随乐队“在路上”全国巡演同步发行,限量3000张。经过了5年生活的历练和沉淀,从新金属的漩涡里演变成了如今的旋转硬核,从激进到沉着,作品也随之感性而多彩,继续延续着思考和立场。《不》是一首工业感厚重的作品,倡导独立思考,反对盲从!吉他蒙古长调式的solo和前奏是其中的亮点之一。而《在路上》表达着一种积极的状态,行动胜于雄辩,“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主歌部分三拍四拍之间的切换,跳跃性极强的间奏,以及副歌部分民族的旋律,突出了编配的新意。《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是一首舒缓而温暖的慢板,同时也是乐队第一首诠释爱情的作品,录音版特别加入了大提琴的独奏!EP《不》在07年入围第七届音乐风云榜年度最佳摇滚专辑提名。
老少爷们上法场 豆瓣
作者: 广州音像出版社 2000 - 1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9出品
内容: 清同治九年,天津发生了洋人被杀、教堂被焚、要犯被救的案件。洋人兴师问罪,朝廷恐惧,派钦差去津门查办。经再三周旋与洋人商定,10月19日那天必须处死16名人犯,但凶手没有着落。钦差与天津道台合谋用400两纹银收买情愿顶罪受死之人。守备张大辫子将这差事和200两纹银交给了外甥金螃蟹,金螃蟹又以100两纹银将此差交给了天津卫有名的混混二狠子。此计果然奏效,这中间有邋遢张用卖身钱葬了父亲,落了个孝子的美名;有烧望海楼扇面而被定死罪的赛道子老先生;有用身家性命换取一张更改出身文书的强举人;有梦想得道升天的李八疯子;最后,金螃蟹连二狠子也没放过,把他也送入死牢。一天,狱卒给二狠子带来的一个木匣里的一张纸条,说出了他们受骗的真相,大伙听后气愤之极。何道台为安抚这帮爷们,亲临大牢,凭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导着他们。金螃蟹遭到妓院艳秋的暗算被送到大堂。由于赛道子的突然死去,15名犯人一口咬定金螃蟹是杀洋人、烧教堂的主犯,金螃蟹有口难辩。10月19日到了,16名人犯身着戏装,谈笑自若,面无惧色,在清兵的押解下缓缓走来。百姓不明真相,齐声喊好助威,纷纷敬酒壮行。16个老少爷们受宠若惊,个个趾高扬,昂首阔步,脚镣声声,好不悲壮。在一片喧嚣声中向法场走去。
走进古蜀都邑金沙村 豆瓣
作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4 - 1
继发现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之后本书纪之初,在成都平原又传来了令人再次震惊的考古大发现:一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蜀国邑遗址,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骇然现世……考古工作者将此遗址命名为“金沙村遗址”。
本书作者亲自参与了金沙村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以如花的妙笔,将田野考古和丰富的知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融为一体,撰写了这本书。 作者将带你一起穿越数千年时光隧道,走进古蜀都金沙村,去体会古蜀人的社会生活,去聆听古蜀人生命的呼吸,去感受古蜀文明的辉煌灿烂,去分享考古大发现带来的喜悦与神奇……
三星堆 豆瓣
作者: 陈德安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 7
本书主要介绍了三星堆——古蜀王国的圣地中的各种文物,以大量文字说明了当时历史背景及有关传说。 书中结合了彩照并对其列了在关的数据和说明,方便广大读者参考和鉴赏,是广大文物爱好者值得一看的好书。
天国猜想 豆瓣
作者: 麦天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 10
本书从分析个体生命和聚落村庄入手,展现中国古代“农耕一伦理社区”的生存真相,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知识体系,解说至今仍在影响中国社会的种种传统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历史原因。本书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为学界讨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胶结关系,提供了一个可供争辩和发挥的新文体。
古蜀国旁白 豆瓣
作者: 萧易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5 - 10
四只神鸟绕着太阳四面循环飞翔,旋转的太阳放射出十二道金光,三千多年前的成都人在一张圆形金箔上,镌刻下了关于时间和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完美图案。透过它,我们看到了古蜀人的精神世界和曾经的辉煌蟓。
藕与莼菜 豆瓣
作者: 叶圣陶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本书系以彩色照片或插图形式,重新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来展示作品时代背景、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图解文中的难点。意在跨越时间的沟壑,领略经典著作的魅力,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引领门径。
本书收叶圣陶散文18篇,选择时有几点想法,一介以清淡隽永的作品为主,二是尽量兼顾作者各个时期的创作;三是内容上尽量选取涉及江南风物的,使全书的风调为和谐。至于插图,则以为不但应该是文章的内容的诠释,而且更应该力求作文章内涵的延伸和补充,让读者从更深广的层面上理解和认识作者。
工尺谱入门 豆瓣
作者: 陈泽民 编 华乐出版社 2004
《工尺谱入门》简要介绍了工尺谱的音高符号、调名与调高、记谱格式、节拍符号等方面的常识,并对工尺谱与律学相关的种种问题以及琵琶谱与现行工尺谱的差异、工尺谱与宋代俗字谱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此外,作者在附录中还安排了练习题解答、工尺谱例译谱备查等内容。
韩非子集解 豆瓣
韩非子
作者: 王先慎 译者: 锺哲 点校 中华书局 1998 - 7
《韩非子集解》讲述了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社会中,还有不少思想家和学者写过类似的著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五十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这套丛书汇集了清代学者校勘、注释子书的成果,校为适合学术研究的需要。但其中未能包括近几十年特别是建国后一些学者整理子书的新成果,所收的子书种类不够多,断句、排印尚有不少错误,决定重新编辑出版一套新编诸子集成。
记忆之城 (2006) 豆瓣
9.3 (9 个评分) 导演: 杨文军 演员: 谢君豪 / 童蕾
1937年,狼子野心的日本帝国主义蠢蠢欲动,时刻准备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 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在北平一场学生情愿的骚乱中,曾经忍辱负重娶了同窗好友未婚妻赵蔓君的周祖康,意外邂逅原配所生的女儿周敏柔(童蕾 饰)。敏柔与有着特务身份的朱金墨(谢君豪 饰)有婚约,他们的爱情在时代的乱流内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敏柔的两位兄长分别是国军华北军师长周冠中(魏骏杰 饰)和后来加入八路军的周冠杰(张磊 饰),他们的民族魂在战火喧天的年代里接受了残酷的洗礼。赵蔓君产下的儿子周汉英(叶静 饰)也不可避免投身卫国战争中。
祖国的青年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固的万里长城……
遍地盐井的都市 豆瓣
作者: 孙建三 / 黄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8
自贡,盐井孕育的都市。它的形成和发展,走过了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的历程。
八年抗战,内地的实用海盐之来路相继被截断,川南的自贡盐厂撑起国脉——棋类继承产、供应的食盐遍及华中、西南及西北各省,使免受淡食之苦的军民占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又上缴巨额盐税,为前线军费的开支,为大后方经济的稳定,贡献不菲。
1938年,为了大力宣传盐井,鼓舞士气和安定民心,孙明经带领助手范候勤,携带16毫米米柯达特种摄影机和120型蔡司依康照相机,从重庆跋涉来到自流井自贡,用镜头记录了盐井生产的状况:钻井、输卤、制盐、储盐、运盐、严管、盐商、盐工,以及建筑、民生等盐业风貌。
今天,我们直面这记录第二次“川盐济楚”的影像,其盐都盛况,历历在目。
隐藏的祖先 豆瓣
作者: 连瑞枝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5
这是一本以“土著观点”(native point of view)撰写而成的历史作品,作者透过云南大理区域史的研究。揭示“前中国帝制”时期边陲地区多元文化的历史景深。书中以丰富的地方性文献——包括图卷、雕刻、佛教经典、传说、墓志铭、家谱以及地方野史及碑刻等材料——从传说中的男女祖先、观音信仰、佛教仪式专家与贵族集团等不同的角度,重构西南地区的历史.并以此勾勒出西南人群如何透过虚拟的祖源传说、联姻关系与佛教经典正统。建立了以多元社群为基础的社会。
本书立足边陲社会内在的视野,采用细致的历史书写,有助于我们跨越中国王权的既定概念来思考边陲社会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富有地方历史逻辑的文化模式。
万物 豆瓣
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8.3 (10 个评分) 作者: [德] 雷德侯 译者: 张总 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作者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教授,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本书一经面世即引起西方汉学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中的观点被广泛引述。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按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 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他们不寻求忠实地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复活的历史 豆瓣
作者: 李开元 中华书局 2007 - 4
刘邦与秦始皇,是隔世的两代人吗?刘邦与项羽,是敌人还是兄弟?项羽是在黄河边上破釜沉舟吗?赵高,是宦官还是人才?谁是秦帝国的真正毁灭者?……
日本就实大学教授李开元研究秦汉史三十年,钩稽史料,遍游历史发生现场,从蛛丝马迹中发现真相,从容揭开历史的谜底,让波澜壮阔的历史复活起来。
万古江河 豆瓣
作者: 许倬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 6
本书以江河流域的扩大比喻文化的进展,从中国文化发轫的地理空间开始谈起,论及史前时期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分合,然后再细述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一步步扩大进入世界体系的历程。全书以中国文化面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压力下的“百年蹒跚”为结束。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有民俗生活、思想信仰等。更重要的是,本书不但摆脱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也着重于庶民观点及大区域文化的比较研究,每每以全球文化的高视点,来诠释多元、复杂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其视野之开阔、思路之宽广,实为相关著作中所仅见。
三女休夫 (1994) 豆瓣
5.4 (10 个评分) 导演: 罗渝中 演员: 潘长江 / 黄素影
其它标题: Three Women Divorced Husbands
故事发生在明朝某年。阙里侯(潘长江 饰)是个富家少爷,整日沾花惹草、为非作歹。这日,他正调戏一名美貌孕妇,被路遇的张果老救下。张媒婆(黄素影 饰)贪恋阙家银两,把邹家小姐(魏一 饰)说给阙少爷,正当阙里侯內心正美时,他头上突然长出了两支长长的驴耳,吓坏了邹小姐,阙里侯欲行不轨之事,被家丁误打,差点丟了小命。几天后,他又看上邻庄李小姐(谢栩 饰),当被骗进阙府的李小姐看到长着驴耳的阙里侯,一气之下削发为尼。恼羞成怒的阙里侯决定娶一丑女为妻,气气邹小姐和李小姐,不料迎亲时抬错花轿,把一位洋新娘(古丽扎尔 饰)娶到家中,结果新娘恶心阙里侯的德行,也投向佛门.....
箜篌国手崔君芝 豆瓣
9.0 (8 个评分) 崔君芝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成都公司
● 崔君芝,自幼受到了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1969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在校期间,她主修了钢琴、二胡、马头琴,曾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就读两年,原是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奏员。她多次在重大比赛中获奖,在日本世界广播大赛上演奏的“清明上河图”获一等奖;创作的“湘妃竹”获全国第一届民族乐器创作评比二等奖;还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总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创作奖章。她编写的教材《箜篌天地》是现代最早的关于箜篌演奏的权威着作。
目前崔君芝旅居美国,在圣荷西州立大学任教,同时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的客席教授和中国国际箜篌演奏团的艺术总监;美国密尔必达市为了表扬崔君芝多年来在美国各地推广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宣布每年的11月1日为“中国箜篌日”。目前世界上能演奏箜篌的人大约有一百多位,都直接或间接的是崔君芝的学生。
崔君芝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毕业后,在河北歌舞剧院工作时又掌握了竖琴的演奏技巧。1979年,她参加了箜篌的改制研究工作,致力于演奏方法的创新。因当时无人会弹奏箜篌,崔君芝只得自己摸索、研究,用她丰富的中西乐器学养,从竖琴、古筝、琵琶等古乐器中采撷精华,苦心琢磨演奏技巧。她翻阅了大量古代诗词歌赋,从中汲取营养和灵感,终于创造和掌握了箜篌的演奏方法,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箜篌演奏家。1980年,我国箜篌开始登台演出,崔君芝满怀深情地说,从此就“把自己的生命与箜篌紧紧地联在一起了”。崔君芝因是中国第一个掌握现代箜篌演奏方法的人而被誉为“箜篌国手”。她常到各国访演,其出色的演奏使观众对中国文化更生倾慕。她说:“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箜篌,并通过箜篌了解中国文化。”在她的努力推动下,箜篌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崔君芝的箜篌演奏,颇具现代感染力。1987年,崔君芝应世界竖琴大会邀请,参加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国际竖琴盛会,使大会第一次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音乐大师梅纽因听了崔君芝清灵、古朴、典雅的演奏,非常赞赏;世界竖琴演奏大师苏姗?麦克当娜观摩其演奏后,评价她“是一个技术全面的、勇于革新的演奏家”。
● 乐器简介:
箜篌是一种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的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除宫廷雅乐使用外,也广泛流传民间。尤其在古代王室乐中,箜篌是不可缺少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卧箜篌与古琴、琵琶、古筝相类似,同属品柱一类的弹拨乐器,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就已出现,汉代被作为“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列入《清商乐》中。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就用“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来称赞刘兰芝有教养。卧箜篌在宋代后失传,却在朝鲜和日本得到了流传和改进,成为今天的玄琴和百济琴。
竖箜篌是古竖琴的一种,最早存在于古代巴比伦、埃及、希腊的音乐中,东汉时由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为避免与汉族的箜篌混同,称竖箜篌,或“胡箜篌”。竖箜篌的形状像半截弓背,有曲形的共鸣槽,设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还有脚柱和肋木,张着20多条弦,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同时弹奏,唐代杜佑《通典》记载:“竖箜篌,胡乐也,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而两手齐奏,俗谓‘擘箜篌’”。唐代箜篌的演技很高,流传也较广泛,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誉为唐诗中描写音乐题材的名篇。唐代诗人岑参、顾况、元稹、张祜、李商隐等,也都在诗作中完美地表达了箜篌的演奏技巧和美妙音响。
凤首箜篌是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的,以凤首为饰而得名。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在明代后失传。
为挖掘这一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箜篌的复制改革工作从19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取得成功。
1978年,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组建箜篌联合试制小组——组长是关立人,成员包括了舞台科技研究所王湘、苏州民族器乐一厂蒋柏松、沉阳音乐学院张琨。当时在中央民族乐团的崔君芝是作为主攻演奏方面的成员加入到这个小组的。
1980年4月,现代第一台箜篌——不转调箜篌由苏州民族器乐一厂制作完成,称为“雁柱箜篌”。雁柱箜篌借鉴了竖琴的弦列设计,采用筝式柱码,琴弦有72根(两弦同音),按C大调音阶排列,音域由A1~a3,达5个八度,音色明亮并与古筝相似,泛音效果犹如古琴,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琶音、和弦及复调旋律,演奏揉、滑、按、颤音效果更佳,从而形成雁柱箜篌特有的音响效果与民族风格。最适于独奏、重奏、为歌舞和其他乐器伴奏或加入民族管弦乐队演奏。雁柱箜篌是我国民族乐器改革中的成功之作,它标志着我国古代乐器箜篌不但复苏,而且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箜篌复制成功后,崔君芝也成了箜篌演奏第一人。
1981~1984年又先后设计并制成可转7个调的雁柱箜篌和全转调雁柱箜篌。全转调雁柱箜篌是一架大型弹弦乐器,高2米,宽90厘米、重42公斤,双排尼龙琴弦共有88条,音域由bB2~“#C4,达六个八度零两个音,转调后各音阶、音程关系准确,性能优越,既可演奏古今民族乐曲,又可演奏一切竖琴曲。由于左右两排弦同度,等于两架竖琴。弹奏泛音效果尤其显着,它的揉、滑、压、颤等音响,可完美表现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这是古代箜篌和现代竖琴所无法解决的。它还可以左右手同时在音色最美的中音区弹奏出旋律和伴奏,这也是其它乐器在目前还未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