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游的精神文化史论 豆瓣
作者: 龚鹏程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 11
本书是台湾学术丛书中的一册。书中以大量的翔实资料及生动的文笔就游的精神文化史论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本书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价值。该书可供从事该项课题研究的人士参考阅读。
武则天 (1995) 豆瓣
7.9 (58 个评分) 导演: 陈家林 演员: 刘晓庆 / 陈宝国
大唐盛世,天下初定。唐太宗李世民(鲍国安 饰)偶然宠幸才人武媚娘(刘晓庆 饰),却由此改变了这个女人乃至整个王朝的命运。虽有谶纬之说预言了女主降世,一度致令媚娘失宠,但冥冥中自有注定,何况风情万种、顾盼神飞的佳人让一代龙主如何割舍。无奈外忧内患,谋朝篡位的野心家大有人在,唐太宗在焦虑与杀戮中谢幕。唐高宗李治(陈宝国 饰)继位,自感业寺接回了落发为尼的媚娘。这名千娇百媚的女子,迷倒两代皇帝,同时围绕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朝廷以及后宫掀起了一连串的腥风血雨。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故事就此拉开序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就千古奇谈……
济公 (1985) 豆瓣
8.0 (160 个评分) 导演: 张戈 演员: 游本昌 / 吕凉
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寺住这一位疯癫和尚,人称济公,传说为罗汉转世。他本姓李,祖上乃宋太宗驸马。济公二十七岁出家,不戒酒肉,破衣拉撒,不知情者皆道其疯癫,却不知其实为得到高僧。济公济困扶危,惩治强梁,经常用一些诙谐的小法术教训那些欺压百姓、鱼肉乡民的奸佞恶霸。恶人提起他又恨又怕,百姓们则对济公师父爱戴有佳。
1988年,电视连续剧《济公》红遍大江南北,主题歌“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更被广为传唱。1998年由北京本昌文化艺术传播中心、格力电器股份公司、浙江有线电视台、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联合制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济公游记》摄制完成,与观众阔别10年的济公师父再次归来。
天下粮仓 (2002) 豆瓣
7.9 (50 个评分) 导演: 吴子牛 演员: 王庆祥 / 王亚楠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登基。围绕国仓粮食,接连出现“火龙烧仓”、“阴兵借粮”、“耕牛哭田”等惊世奇案,令25岁的乾隆(聂远 饰)认识到大清国生死存亡全在“国粮”之上。此时朝廷内权力纷争仍旧激烈,仓场侍郎米汝成(杜雨露 饰)仕途通达,其子米河(王亚楠 饰)却苦读之后决定只身行走江湖,阅尽民间苦难,立志做一方清官救民于水火。机缘巧合之下,米河受到刑部尚书刘统勋(王庆祥 饰)赏识,又和浙江巡抚卢焯(杜志国 饰)结为忘年,为巩固大清国粮仓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米河的奇志一步步实践的过程中,与他有过情愫的美丽女子柳含月(王海燕 饰)、卢蝉儿(伊春德 饰)、小梳子(李倩 饰)却相继离他而去……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豆瓣
作者: 清秋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张居正生于承平时代、未逢乱世,不能斩木为兵,起于草泽,痛痛快快地当一把枭雄。他面对的是牢不可破的“祖宗成法”,是老大衰败的帝国机器,是深不可测的官场黑幕。然而,陈规陋习挡不住张居正施展抱负,官场复杂的“梅花桩”,反而练就他超常机敏的拳脚。他也有心计,但却不是那种靠阿谀奉承方能自保的小人,他是堂堂正正当得起“国器”这个评价的人。整个国家,都曾经在张居正的操控之下,皇帝小儿也要看他的脸色战战兢兢,可他又不是心存篡逆的奸恶大蟗,他就是一个臣子,一个盖世无双的权臣,一个在官场凭智慧和谋略扬眉吐气的读书人。张居正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考成法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大明帝国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以施政的业绩而论,他不仅在明代政治家中排名第一,即便与诸葛亮和王安石相比也毫不逊色。明朝出了个张居正,知道他的人并不少。但我们对张居正的印象,多半只能将他跟“一条鞭法”挂钩。张居正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功绩?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想遗产?他的经历中有哪些令人惊心动魄的传奇?他是怎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大抵都不甚了了。   相关
&prodid=bkbk718869">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皇家读本;&prodid=bkbk714961">张居正讲评《论语》;&prodid=zjbk490268">张居正讲评《孟子》皇家读本(上下);&prodid=zjbk314882">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上中下张居正讲评)
秦相李斯 豆瓣
作者: 錢寧 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李斯這個人物,讓我著迷已經很久了。二十歲時,第一次在《史記》中讀他的列傳,便有一種悚然的感覺。後來多讀了幾遍,想見其為人,那中間隔著的兩千年的時光竟漸漸融解消失了,覺得他好像還活著,在我們中間。
我知道這裏面有著一個好故事,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能力把它寫出來。《留學美國》出版後,受到不少讀者的歡迎和朋友的鼓勵,以致於自己有時真的把寫作衝動當作寫作才能了。於是,在謀生的百忙當中,偷閑發奮,歷時兩年,寫成此書。只是年紀漸大,閱歷漸多,做起事來卻越來越少了正經,寫作中間,常常嚴肅不起來了,不存寓教之心,只有自娛之意。
說是自娛,也為娛人。作品寫出,是希望讀者花錢來買,作家們的“奉獻”之說,多少有些虛情假意。讀者花了錢,要求一點閱讀快感,實不為過。至於笑過哭過之後,有些感慨,多點醒悟,固然是好,沒有也似無妨。教人育人,畢竟是聖人的事情;娛己娛人,方是文學的本意。
魯迅先生在《故事新編》的序中說:“油滑是創作的大敵,”但又說:“因為自己的對於古人,不及對於今人的誠敬,所以仍不免時有油滑之處。”讀《奔月》,發現遠古射日英雄后羿回家,竟是“在垃圾堆邊懶懶地下了馬”;而《出關》裏,又看到老子留下的兩串木札的《道德經》,被函谷關的關長“放在堆著充公的鹽、胡麻、布、大豆、餑餑等類的架子上”,不禁莞爾,對先生更加崇敬。
若有讀者,在節假閑暇之日或夜深人靜之時,隨意翻開此書,讀到某章某節某段某句,也能會心一笑,作者算就是有了知音。
錢寧
1998.8.8北京
盂兰变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孟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7
孟晖的《盂兰变》以武则天即位后的数年为背景,写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闱故事。武则天不是小说的主角,但女皇无所不在的权威阴影,成为启动叙事的契机。作者的兴趣是想象那样一个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政治的,以及情欲的关系。外戚世族。王子公主、蕃将妖僧、佞幸男宠,还有无数的彩女侍从,勾心斗角,交织成极复杂的网络。这网络又以圣神女帝为辐辏点。天威难测,谁能预卜自己明日的命运?皇恩浩荡的排场下掩不住一波波的死亡斗争;骄奢淫逸之后,是无边荒凉的生命叹息。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7351/
2008年10月9日 想读 兄弟反目,互相残杀。。。我一不小心就鸡动鸟= =
中国 历史 小说
白蛇 (2007) 豆瓣
8.1 (36 个评分) 导演: 阮筠庭
本部动画短片,以沙画为表现手法,改编自中国著名民间传奇故事——“白娘子永封雷峰塔”一段。短短五分多钟的影片中,水墨风格的画面再一次向我们描绘着这段旷世奇恋。清明时分,柳岸花红的西湖岸边,断桥之上。化身女子的白蛇邂逅书生许仙。可相知相爱的爱恋却如此短暂,终化作泣歌当哭的悲剧。白蛇变成了狰狞的巨兽,许仙成为道德的压制者。本片以现代意义重新解读了,这段凄美爱情的抗争与破灭。
《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香艳丛书 豆瓣
作者: (清)虫天子 辑 国学公司研制
《香艳丛书》是一套大型专题性丛书,清·张廷华(虫天子)辑。全书二十集八十卷,共收书335种。该书打破作品形式的限制,以题材为主,搜罗了从隋代至晚清女性作者著作和有关女性的文言小说、诗词曲赋、野史笔记等,一些清人著作未见它书著录,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书分别于宣统元年至三年由上海国学扶轮社分三次排印出版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据此影印,分五册出版,今据此标点整理。


目录

【第一集】
1 《鸳鸯牒》
2 《美人谱》
3 《花底拾遗》
4 《补花底拾遗》
5 《十眉谣》
6 《闲情十二怃》
7 《黛史》
8 《小星志》
9 《胭脂纪事》
10 《十美词纪》
11 《悦容编》
12 《香天谈薮》
13 《妇人集》
14 《妇人集补》
15 《艳体连珠》
16 《侍儿小名录拾遗》
17 《补侍儿小名录》
18 《续补侍儿小名录》
19 《妒律》
20 《三妇评牡丹亭杂记》
21 《龟台琬琰》
22 《潮嘉风月记》
【第二集】
23 《三风十愆记·记色荒》
24 《三风十愆记·记饮馔》
25 《艳囵二则》
26 《笔梦叙》
27 《附:顾仲恭讨钱岱檄》
28 《绛云楼遇》
29 《金姬小传》
30 《金姬传别记》
31 《滇黔土司婚礼记》
32 《衍琵琶行》
33 《西湖小史》
34 《十国宫词》
35 《启祯宫词》
36 《海鸥小谱》
37 《邵飞飞传》
38 《妇学》
39 《妇人鞋袜考》
40 《缠足谈》
41 《百花弹词》
42 《今列女传》
43 《李师师外传》
44 《红楼百美诗》
45 《百花扇序》
46 《闲余笔话》
【第三集】
47 《敝帚斋余谈节录》
48 《影梅庵艺语》
49 《王氏复仇记》
50 《曼华室女史新撰红楼叶戏谱》
51 《钗小志》
52 《妆台记》
53 《髻鬟品》
54 《汉杂事秘辛》
55 《大业拾遗记》
56 《元氏掖庭记》
57 《焚椒录》
58 《美人判》
59 《清闲供》
60 《看花述异记》
61 《新妇谱》
62 《新妇谱补》
63 《古体乐府》
64 《比红儿诗注》
65 《某中丞夫人》
66 《妖妇齐王氏传》
67 《老狐谈历代丽人记》
68 《宫词》
69 《天启宫词》
70 《启祯宫词》
【第四集】
71 《赵后遗事》
72 《金缕裙记》
73 《冥音录》
74 《三梦记》
75 《名香谱》
76 《清尊录》
77 《蜀锦谱》
78 《春梦录》
79 《牡丹荣辱志》
80 《芍药谱》
81 《花经》
82 《花九锡》
83 《瑶台片玉甲种》(上中下)
84 《闺律》
85 《续艳体连珠》
86 《胜朝彤史拾遗记》
【第五集】
87 《玉台书史》
88 《北里志》
89 《教坊记》
90 《青楼集》
91 《丽情集》
92 《荻楼杂抄》
93 《琵琶录》
94 《魏丰花木志》
95 《桂海花木志》
96 《楚辞芳草谱》
97 《瑶台片玉乙种》
98 《王翠翘传》
99 《拟合德谏飞燕书》
100 《金小品传》
101 《徐郎小传》
102 《顿子真小传》
103 《妓虎传》
104 《香本纪》
105 《杨娥传》
106 《黔苗竹枝词》
107 《黑美人别传》
108 《某中丞》
109 《女盗侠传》
110 《女侠翠云娘传》
111 《记某生为人唆事》
112 《记栗主杀贼事》
113 《女侠荆儿记》
114 《余墨偶谈节录》
【第六集】
115 《汉宫春色》
116 《黑心符》
117 《竹夫人传》
118 《汤媪传》
119 《周栎园奇缘记》
120 《彩云曲》
121 《苗妓诗》
122 《十国宫词》
123 《梵门绮语录》
124 《琴谱序》
125 《代少年谢狎妓书》
126 《小脚文》
127 《冷庐杂识节录》
128 《韵兰序》
129 《迷楼记》
130 《刘无双传》
131 《步非烟传》
132 《谭节妇祠堂记》
133 《月夜谈琴记》 附:《谭节妇对咏三十首》
134 《醋说》
135 《戏拟青年上政府请弛禁早婚书》
136 《自由女请禁婚嫁陋俗禀稿》
137 《妇女赞成禁止娶妾律之大会议》
138 《拟王之臣与其友绝交书》
139 《代某校书谢某狎客馈送局账启》
140 《忏船娘张润金疏》
141 《冶游自忏文》
142 《二问苏小小郑孝女秋瑾松风和尚何以同葬于西泠桥试研究其命意所在》
143 《冶游赋》
144 《闺中十二曲》
145 《盘珠词》
146 《曼华室诗选》
【第七集】
147 《梵门绮语录》
148 《恨冢铭》
149 《七夕夜游记》
150 《俞三姑传》
151 《过墟志感》
152 《文海报沙摘录》
153 《叙怀小序》
154 《河东君传》
155 《惧内供状》
156 《灵应传》
157 《神山引曲》
158 《宋词媛朱淑真事略》
159 《张灵崔莹合传》
160 《菊谱》(一二)
161 《小螺庵病榻忆语》 附:《越畹女史小传》
162 《梦游录》
163 《歌者叶记》
【第八集】
164 《香莲品藻》
165 《金园杂纂》
166 《贯月查》
167 《采莲船》
168 《响屐谱》
169 《冯燕传》
170 《女官传》
171 《书叶氏女事》
172 《贞妇屠应姑传》
173 《虎邱吊真娘墓文》
174 《玉钩斜哀隋宫人文》
175 《玉梅后词》
176 《双头牡丹灯记》
177 《玫瑰花女魅》
178 《织女》
179 《苏四郎传》
180 《庐山二女》
181 《洞萧记》
182 《五石瓠节录》
183 《洛阳牡丹记》
184 《王娇传》
185 《记某生为人雪冤事》
186 《菽园赘谈节录》
187 《香咳集选存》
【第九集】
188 《五代花月》
189 《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
190 《忄蠡母传》
191 《十八娘传》
192 《真真曲》
193 《至正妓人行》
194 《圆圆传》
195 《温柔乡记》
196 《金漳兰谱》
197 《王氏兰谱》
198 《断袖篇》
199 《郁轮传》
200 《杜秋传》
201 《妙女传》
202 《烈女李三行》
203 《苏小小考》
204 《甲癸议》
205 《悼亡词》
206 《夏闺晚景琐说》
207 《茯苓仙传奇》
208 《香咳集选存》
【第十集】
209 《玉台画史》
210 《古镜记》
211 《太恨生传》
212 《春人赋》
213 《广东火劫记》
214 《姗姗传》
215 《虞美人传》
216 《黄竹子传》
217 《春娘传》
218 《金华神记》
219 《贞烈婢黄翠花传》
220 《花仙传》
221 《薄命曲》
222 《猗觉寮杂记》
223 《徐娘自述诗记》
224 《物妖志》
225 《梅谱》
226 《梅品》
227 《洛阳牡丹记》
228 《陈州牡丹记》
229 《天彭牡丹谱》
230 《海棠谱》
【第十一集】
231 《梵门绮语录》
232 《灵物志》
233 《花鸟春秋》
234 《一岁芳华》
235 《太曼生传》
236 《黄九烟和楚女诗》
237 《千春一恨集唐诗六十首》
238 《武宗外记》
239 《明制女官考》
240 《闺墨萃珍》
241 《婚启》
242 《辽阳海神传》
243 《巫娥志》
244 《志许生奇遇》
245 《志舒生遇异》
246 《集美人名诗》
247 《女危女画封》
248 《玄妙洞天记》
249 《西湖游幸记》
250 《西湖六桥桃评》
251 《续髻鬟品》
252 《琼花集》
【第十二集】
253 《淞滨琐话》(1~12)
254 《湘烟小录》
255 《竹西花事小录》
256 《燕台花事录》
257 《喟庵丛录》
258 《课婢约》
259 《妇德四箴》
260 《桂枝香》
261 《梦粱香》
262 《金钏记》
263 《侠女希光传》
264 《百花园梦记》
【第十三集】
265 《冬青馆古宫词》
266 《板桥杂记》
267 《珠江名花小传》
268 《金粟闺词百首》
269 《梅喜缘》
270 《沈警遇神女记》
271 《娟娟传》
【第十四集】
272 《石头记评赞》
273 《石头记评花》
274 《读红楼梦杂记》
275 《红楼梦竹枝词》
276 《红楼梦题词》
277 《红楼梦赋》
278 《秦淮画舫录》(上、下)
【第十五集】
279 《帝城花样》
280 《花烛闲谈》
281 《南涧行》
282 《十洲春语》
283 《十二月花神议》
284 《林下诗谈》
285 《清溪惆怅集》
【第十六集】
286 《闽川闺秀诗话》
287 《对山余墨》
288 《银瓶征》
289 《吴绛雪年谱》
290 《明宫词》
291 《十美诗》
292 《节录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293 《菊谱》
【第十七集】
294 《绿珠传》 附:《儇羽风小传》
295 《陈张贵妃传》
296 《碧线传》
297 《秋迁会记》
298 《张老传》
299 《瑶台片玉甲种补录》
300 《吴门画舫录》
301 《吴门画舫续录》
302 《粉墨丛谈》
【第十八集】
303 《续板桥杂记》
304 《画舫余谈》
305 《白门新柳记》
306 《白门新柳补记》
307 《白门衰柳附记》
308 《怀芳记》
309 《青冢志》
310 《青冢志》
【第十九集】
311 《花国剧谈》
312 《雪鸿小记》
313 《珠江梅柳记》
314 《泛湖偶记》
315 《珠江奇遇记》
316 《沈秀英传》
317 《南宋宫闺杂咏》
318 《石头记评赞》两种
【第二十集】
319 《笠翁偶集摘录》
320 《寄园寄所寄摘录》
321 《海陬冶游录》
322 《海陬冶游附录》
323 《纪唐六如轶事》
324 《西泠闺咏后序》
325 《六忆词》
326 《春闺杂咏》
327 《秀华续咏》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 豆瓣
作者: 陈锦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8 - 1
《消逝中的风情:感怀成都》以成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描述对象,运用充满怀旧色彩的文字和生动直观的图像,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市井人文展现给了读者,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精妙绝仑的现当代“清明上河图”。
茅山后裔4 豆瓣
7.6 (11 个评分) 作者: 大力金刚掌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7
张国忠众人合力铲除茅山叛徒王四照后返回美国,但费尽周折打开的密码箱里并不是众人所期待的《兰亭序》,而是一卷神秘的丝绢地图。老刘头受廖七侄子之邀同众人前往甘肃探查其父母死亡之谜,阴差阳错地进入了秦始皇为“改命九五”而建的磔池,众人九死三生并带着种种疑问归来后不久,茅山五子里的戴金双找到张国忠等人,解开了当年的众多谜团,令人没想的是,其另一身份竟然是盗墓团伙首脑——“老爷子”,同时死而复生的王四照也与众人狭路相逢,一场茅山派清理门户的大战拉开了序幕。
茅山后裔3 豆瓣 Goodreads
7.8 (8 个评分) 作者: 大力金刚掌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7
20世纪80年代,陕西发现一座规模庞大的战国古墓——“南天一号墓”,可当考古队发掘到墓室内部时,墓主棺材里竟然是一具离奇死亡的现代人尸体,更奇怪的是墓室里众多的国家级文物只单单少了一对“八卦纹龙首铜盂”……茅山教掌门张国忠的儿子张毅城耳濡目染,自小喜爱茅山法术的他在张国忠去香港期间牛刀小试,帮助刑警队长柳东升解决了几宗案件。而柳东升在案件结尾时发现了一批文物,“八卦纹龙首铜盂”竟然也在其中,职业敏感使他展开了调查,一个神秘的盗墓团伙由此浮出水面。令人奇怪的是该团伙只盗战国墓或秦墓,不但盗墓手法异开常理,盗墓目的和盗墓团伙首脑——“老爷子”的身份也令柳东升深感怀疑,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件又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茅山后裔2 豆瓣
7.7 (12 个评分) 作者: 大力金刚掌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7 - 6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酷爱古物的茅山派弟子老刘头,被秦戈以一个汉武帝刘彻用的玉制酒樽骗到埃及去寻求救人的方法。在一阵西方诅咒跟东方道法的大对决后,老刘头找到了救人的方法,并回到美国解救了昏迷不醒的孙亭,然而孙亭的醒转竟然带出一个天大的秘密……王羲之的传世墨宝《兰亭集序》,向来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醒过来后的孙亭竟然知道它的下落,为此老刘头及张国忠再次踏上寻宝探险之旅,与此同时也解开了茅山道派的没落之谜。
静静的嘛呢石 (200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ལྷིང་འཇགས་ཀྱི་མ་ཎི་རྡོ་འབུམ།
8.0 (80 个评分) 导演: 万玛才旦 演员: 洛桑丹派 / 确赛
其它标题: ལྷང་འཇགས་ཀྱི་མ་ཎི་རྡོ་འབུམ། / The Silent Holy Stones
从寺庙到村落,又从村落回到寺庙,在三天的时间里,充满好奇心的小喇嘛被电视节目深深吸引。在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之间,在现实世界和神话传说之间,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明之间,小喇嘛既感到新奇又感到迷惑。
剃头匠 (2006) 豆瓣
8.6 (41 个评分) 导演: 哈斯朝鲁 演员: 靖奎
其它标题: The Old Barber
敬大爷如今是个九十三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他有八十多年的剃头经历,至今仍住在北京胡同的大杂院里,过着北京城内最底层最普通也是最平淡的生活,他经常给老主顾们上门剃头、聊天,回家后拨弄着自己那座每天慢五分钟的老座钟,他希望每个人(也包括他自己)干干净净的来到人世,也希望人们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离去……
电影《剃头匠》以纪录和讲述的形式描述了这样一个老人恬淡而平凡的生活。
茅山后裔1 豆瓣
8.1 (18 个评分) 作者: 大力金刚掌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7 - 5
从古尸腹中发现的丝绢,竟然是明成祖朱棣举大明朝廷之力都没能窥得究竟的后晋藏宝图,而中国的传古至宝——和氏璧传国玺竟然就在宝藏之中……茅山道传人张国忠奉上级指示要写一篇批判《茅山图志》的文章,以端正大家的迷信思想,原本也是百般怀疑的他,决定亲自去找出证据来证实里面的内容只是装神弄鬼,可他万万没料到,当他遇到人家所谓的“撞鬼”事件时,运用《茅山图志》里面所说的方法去处理,还当真把“鬼”给驱逐了,原先想要找出证据证实《茅山图志》内容只是胡言乱语的行动,反倒成了《茅山图志》的证实之旅,甚至还因此挖掘出了一连串埋藏已久的千古谜题。
致女儿书 豆瓣
7.5 (41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9
《致女儿书》是王朔对女儿关于自己家庭、血缘、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真实叙述。它原本是一个相当私密的文本,是当遗书写的,准备要有个万一可以给女儿一个交代。他要告诉女儿咱们家是什么来历,你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内心深沉的歉疚和痛苦……
在书中,他细致地告诉女儿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拳拳为父之情漫洇纸上。在书中,王朔和女儿交流的尺度相当宽泛,包括他在家庭伦理关系中的困扰,他在自己创作中的种种思考和苦苦探索,以及实际上以己为例,坦率地告示女儿真实的男人什么样。这种非常平等地视孩子为独立个体的父女关系在现代社会也还是仅见的,而且文字极其优美和细密。王朔在这个私人情感领域里倾身投入,袒露挚爱亲情,这在他以前的创作中从未有过。其中《致女儿书初稿》就是一篇上乘的抒情散文,浓情炽爱,此时心情,爱而不得,去而复返,一吟三叹,低回曲折。是显露王朔本人真实心性的性灵文字。
尤为难得的是,这里有他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反省。因为在所有的事情上也许都有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惟独面对女儿,只要你离开就意味着自己从根儿上的不负责任。因此,这本书可以称为王朔的忏悔录和思痛书。
真挚、深情、不留余地的自我省思是《致女儿书》品高一格的鲜明标志。
秦时明月之百步飞剑 (2007) 豆瓣
8.3 (117 个评分) 导演: 沈乐平
天下第一剑客盖聂(刘钦 配音),带着已故挚友的儿子荆天明(冯骏骅 配音),一路颠沛流离,只为了躲避秦王的追杀。在以一人之力击退了秦王派出的三百骑兵之后,荆天明在盖聂的身上看到了真正的侠肝义胆。此事传到宫墙之内,秦王大怒,命令宰相李斯(游军 配音)一定要将他们两人除之而后快,于是,李斯找到了盖聂曾经的同门师兄手下败将卫庄(吴磊 配音),想借他之手,完成自己的使命。
卫庄派出了手下四大天魔王一路袭击盖聂,而盖聂和荆天明则获得了少羽(沈达威 配音)、高月(黄怡晴 配音)和墨家众人的鼎力相助,屡屡死里逃生。最终,卫庄将盖聂一行人逼至绝境,只为了能够再同他比试一场。
剑气洞澈九重天 豆瓣
作者: 卧龙生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7 - 3
《剑气洞彻九重天(珍藏本)(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翻开书卷,便展现出一幕幕一场场惊心动魄,曲折跌宕,令人荡气回肠、意味绵绵的篇篇章章:原来万里征战纷扰不息的江湖武林,一下子平静了20年,那是三位身负绝世武功,人称“武林三圣”的先辈全力奋斗的结果。江湖上最恶毒的四大凶煞,十二邪神一个个被他们铲除,并在九华山上与各路江湖首脑共同订下了平定江湖祸乱之源的盟约。然后,这三位高人突然失踪了,但,江湖上从此真的平静了吗?
《剑气洞彻九重天(珍藏本)(套装上下册)》的开篇即发生在20年后,江湖情势表面平静,内里已溃烂腐朽,少林、武当两大门派的首脑均被控制降服,真是烟封江湖,雾锁武林。实际上一股巨大的魔道暗流正在涌动,他们怀着罪恶的目的,企图推翻朝廷,奴役万民。
在此山雨欲米的危急时刻,以少侠江枫、张四姑和七宝和尚为首的一支匡扶正义、勇于献身的武林豪杰冲杀出来了,他们正是“三圣”生前培植的新生一代。
故事情节以寻找隐藏极深,主宰操纵世间动乱的秘密魔头为主线,采取抽丝剥茧的策略,一层层、一关关、一战战、一阵阵,拼死的搏斗,步步深入。这其中包涵着刀光剑影,血泪淋漓,生死悲欢,情爱缠绵,千危百难,动魄惊心的风风雨雨……终于,正义战胜邪恶,正义之剑尽斩群魔,以生命换得了一个太平的春光。
全书洋洋八十万言,故事干变,感人肺腑,大笔聚于墨香,章章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