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
HUGO 长城随想 二胡独奏:宋飞 中央民族乐团 豆瓣
出版发行: 雨果
详细内容: 1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刘文金作曲2 关山行3 烽火楼4 忠魂祭5 遥望篇6 中央民族乐团协奏 阎惠昌指挥7 燕赵春潮(宋国生作曲)扬琴伴奏:许学东8 弹乐(孙文明作曲)9 新编郿鄠调(宋国生编曲)中央音乐学院小乐队伴奏 王甫建指挥10 豫乡行(宋国生作曲)扬琴伴奏:许学东11 豫北叙事曲(刘文金作曲)钢琴伴奏:杨俊12 三门峡暢想曲(刘文金作曲)钢琴伴奏:杨俊
清明上河图 豆瓣
宋飞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出版社
号称中国唱片史上最昂贵、最具气势的音画巨作《清明上河图》日前在国展隆重发布。音画《清明上河图》从2002年开始筹划,历时6年完成,由中国现代民族派作曲家史志有作曲,著名胡琴演奏家宋飞演奏,亚洲爱乐乐团协奏。18首色彩不同,风情各异的乐曲,随着《清明上河图》充满韵律美感的画面一一呈现。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的博大精深与秀丽景色,是世界文化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国民族乐派作曲家史志有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现国粹艺术的魅力,根据历代名人对《清明上河图》的解说,运用音乐解读的方式,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变为音乐描述,以十八段色彩不同、风情各异的乐曲完成了这一音乐诗篇,使现代音乐艺术与古典文化交相辉映。史志有先生在黄河两岸采集民俗民风长达二十年之久,收集了很多的豫剧、曲剧、越调、四平调、民歌素材。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融入进《清明上河图》的音乐,以母语为创作基础,表现出传统的语言韵律,可谓集中音乐及语言元素之大成,更表现出《清明上河图》的地域色彩及音乐上强调的文化本土特质。
国乐大家、胡琴一级演奏家宋飞女士领弓二胡、坠胡、高胡、中胡、板胡、二弦、京胡、低音胡等胡琴族系,其他京城众多一流演奏家辅奏乐器,如琵琶、笙、三弦、古琴、古筝等民族乐器也有令人惊叹的表演,并联袂北京各大乐团首席之“亚洲爱乐”激情演绎。作品由资深的中国民族音乐家王范地先生出任音乐总监,中国唱片界著名策划人刘伟仁先生给予指导,中国首席录音师李小沛先生完成前期录音及后期合成,启用中央电视台480平米录音棚最新顶级器材和模拟录音设备,并特别在日本JVC进行精良的母盘后期制作。庞大的管弦乐队、新颖的乐队编制,铺垫了宽厚音场,与民族乐器水乳交融,缔造完美的视听奇迹。
唱片中附送的《清明上河图》画卷,采用故宫博物院原样稿比对,力求保持原作的真实与全面性。整张唱片从策划到制作完成历时五年,数百人参与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劳动。
这部音乐巨作是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是继《梁祝》、《红色娘子军》、《黄河》之后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最高成就,成为中国现代民族乐派的标志性作品,更是北宋盛世与当今改革发展的千年呼应,奏响了中国现代社会繁荣昌盛的主旋律的盛乐华章。
百家春 豆瓣
丘怀君 / 刘广恒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
汉调音乐源自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后随客家人南移,与当地音乐融合,演化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品种,故汉调音乐也称“外江弦”,汉剧亦称“外江剧”。汉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粤东、赣南、闽西南、台湾地区以及国外华裔较为集中的客家人中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广东汉乐常用乐器为:头弦、提胡、椰胡、洋琴、月弦、三弦、琵琶、小唢呐、笛子、洞箫、笙、云板等各种打击乐器,演奏组合也分为若干种,传统的形式有“和弦索”(即丝竹乐)、“锣鼓吹”、“清乐”、“中军斑”(即吹奏乐)。它的风格古朴优美、典雅庄重,不但具有极美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是研究宋、元音乐的重要的、活的历史音乐文献。
高山 豆瓣
郑云飞
郑云飞,浙江杭州人,1955年夏,从新浙派古琴大师徐元白学琴,得传《古琴吟》《阳关三叠》《平沙落 雁》《忆故人》等曲。1957年春,徐师仙逝后,追慕其师演奏风格,刻苦自学。 后尤以《高山》《平沙》最得徐师遗韵。其演奏指法规正,出音刚柔相济,清静圆润。较好地继承了其师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浙派传统风格。
风中绯樱 豆瓣
范宗沛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4年2月25日
一段殘缺的歷史,湮滅在所有的史實記載,終於在2004年有機會透過鏡頭說話,(風中緋櫻)電視原聲帶中,聽見范宗沛用心寫出史詩般的音樂歷史,在音樂的描繪下被撼動!
忆江南 豆瓣
群星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出版社
在这渐远的音乐中,我们曾经找到过家园般的抚慰。在音乐中找寻乡土那种既深厚大又脆弱易断的美。本专辑13首值得收藏的最柔美妙韵,民族乐韵色彩闪烁,精彩诠释透过江南水乡重新编排演绎,热情与幽雅并置,古典与通俗共存的动人音乐,以鲜活典雅的风貌展现,诚为音乐最佳的珍藏首选。
古筝 豆瓣
于秋旋
古筝弹拔乐器,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于秦地,史称秦筝。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古代筝的雏形为五弦(战国)。后发展到十二弦(秦汉)十三弦(唐宗),近代筝为十六弦,后经改革发展为二十一、二十五、二十六弦,没有机械变音装置,能转十二调。筝音域宽,表现力强。
古琴 豆瓣 豆瓣
赵晓霞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湖北曾侯(为战国早期一诸侯君主)墓出土的实物距今约有2400余年的历史。古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出现了七弦,并一直流传沿用至今。近代,古琴艺术随着华人的足迹传遍世界各地,亦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本专辑收录了由中国古琴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古琴名家赵晓霞演奏的最具代表性的乐曲,精选了9首中国三千年来最经典的古琴名曲。琴弦在大师的点拔下发出惊世骇俗的天外神音,纯粹的绝响,来自东方古老的神秘旋律,让你感受绝对最真最纯的发烧品位!再现了伯牙觅知已的流水之音,看逝者如斯,听琴声悠悠,千秋不绝……
二胡 豆瓣
周维
《二胡》荣获2006年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制作金奖,销售金奖!150年前的丝弦,诉不尽的哀怨,大师倾情之独操演绎,空灵飘缈,如醉如痴……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曾被称为胡琴或南胡。流传之广非其它乐器可比。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胡由琴简、琴皮、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琴筒是二胡的共鸣筒,多用红木、紫檀或乌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开始使用低发泡(ABS)材料模压成型。其形状主要为六方形,长13厘米,前口直经(对边)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简腰略细,简后口敞口或装置开有各种式样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在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后,如今中国民乐正在与西方音乐的碰撞与交流中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二胡艺术,更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奇葩。这件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弓弦乐器,通过不断变革、改良,已成为当今中国民族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以其遒劲、坚韧、接近人声又略带伤惋的艺术魄力,为中国人民所喜爱。本专辑共收录了最具代表性的乐曲,由青年二胡演奏家周维演奏,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二泉映月,月夜等,愿这些传统音乐艺术给您带来全新的音乐享受。

01 良宵
02 二泉映月
03 阳关三叠
04 江河水
05 闲居吟
06 听松
07 月夜
08 病中吟
09 空山鸟语
10 赛马
笛子 豆瓣
李晨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音乐家音像
详细内容: 01 姑苏行02 春江花月夜03 秋湖月夜04 苏武牧羊05 紫竹调06 行街07 欢乐歌08 牧笛09 梅花三弄10 二春到湘江11 枉凝眉12 鹧鸪飞广告语: 悠扬的旋律,飘逸的情丝,穿越时空,恍入仙境……本产品荣获2006年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制作金奖,销售金奖!笛子吹奏乐器,用竹子制成,横吹,上开吹孔和膜孔各一,按音孔六,尾部常有二至四个出音孔,音域达两个半度,常见有梆笛和曲笛两种,笛多用于独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间乐队中常处于领奏地位。早在汉代已出现竹制笛,汉代笛多为七孔。如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西汉初年竹笛,用两节竹管制成,长36厘米,骨径2.2厘米,七孔、孔径0.3厘米,开孔外表面皆刮平。公元前一世纪 汉武帝时,笛称之为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张骞能西域(今新疆及中亚一带)后,传入西域胡笛的吹奏经验和笛曲有关。北周和隋代始有横、笛之名。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在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后,如今中国民乐正在与西方音乐的碰撞与交流中飞向世界的各个角落。笛,是民间流传最广的吹管乐器,常见的有梆笛及曲笛两种,梆笛音乐高亢、清脆,曲笛音色较淳厚、圆润。在国乐队的演奏中,笛子常居于领奏的地位。本辑收录了《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枉凝眉》等名曲。由青年笛子演奏家李晨演奏,笛声优美通泰,如云间飘来的仙乐,轻渺悠扬……有无歌词: 无
太古引 豆瓣
范李彬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14日
“乐坛奇才”范李彬不僅以其低沉又高亢的歌声与精湛的古琴弹奏,神韵俱佳的传达出超越生命悲喜、是非、得失的放旷与道情;更在一曲《炉香赞》中,跳脱人、琴的局限,将自身化为琴弦的清唱,人琴合一地唱出一首充满宗教圣洁之美的“无弦琴歌”,令人叹为观止。

在加州百年老教堂的最佳音场中,国际录音大师Kavichandran Alexander以最接近原来形式的“二轨类比”录音与真空管电子学,成功的捕捉了这场难得的琴歌盛宴,你——岂可错过。
HUGO 雨果发烧碟5 豆瓣
出版发行: 香港雨果唱片 HUGO
详细内容: 1 五方狮子报太平(选自龟兹古韵HRP7154-2)2 小放牛(选自喜报HRP7148-2)3 在那遥远的地方·马头琴(选自半梦KG1099-2)4 赛马(选自北京有个金太阳HRP7103-2)5 欢彦回(古筝断弦效果全曲版)6 捣衣(选自广陵琴韵三HRP7141-2)7 阳关三叠(选自琴韵缤纷三HRP7138-2)8 卜(选段)(选自天幻箫音KG1010A)9 天长地久梭罗河(选自飘雪KG1011A)10 苏佩《轻骑兵》序曲(选自轻骑兵序曲HRP7156-2)11 天鹅圣桑《动物狂欢节》(选自彼得与狼HRP7112G)12 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选自贝多芬第一及第四钢琴协奏曲HRP7109-2)13 霍拉舞曲(24录音)(选自薛伟名琴名曲HRP7157G)14 霍拉舞曲(16录音)15 赋格曲 布列顿《青少年管弦乐入门》(选自彼德与狼HRP7112G)
风云巽 豆瓣
康乔
发布日期 1998年4月27日 出版发行: 台湾风潮有声唱片公司
☆儘管風雨飄搖如晦,心間卻仍有一番琴音鼓躍,靜觀天地變幻無常,猶能氣定神閒。創作取材自《易經》,融會傳統樂器與新世紀曲風,樂音悠揚隨興,重現了《易經》所詮釋的生活原味。
万里无云 豆瓣
康乔 / 弦樂隊 中國愛樂樂團 中國首席弦樂組#5|
发布日期 2001年5月30日 出版发行: 台湾风潮有声唱片有限公司
生活,是一種態度
晴空萬里,讓徐徐清風,卸去生命旅途中的所有疲憊
心靈NEW AGE 引動心生命
「徐霞客遊記」不是文人惆悵的浪漫情懷,也不是自我放逐的流浪行為。徐霞客以前所未有的樂觀態度,遊遍中國壯麗山川,他以豐富人生的角度,用旅遊與音樂充實著生命。
地理的、人文的遊記,引動生命底層熱情的聲音筆記。旅行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的必需。這樣的出走,除了知性的遊歷,更有著感性的生命體驗與享受。
中國首席弦樂組及中國愛樂樂團的管弦編制,營造中國山水的波瀾壯闊,及樂觀積極的生命態度。
地理的、人文的遊記,引動生命底層熱情的聲音筆記。
附記:徐霞客,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其所著「徐霞客遊記」聞名於世,所以他的別號為大家所慣稱。
黄江琴二胡 苏南小调 (The ditty of the south of jiangsu) 豆瓣
黄江琴
发布日期 2006年2月17日 出版发行: 广州音像出版社
介质为1CD!

雨林的制作总监陈健先生不仅是位二胡高手,而且还对胡琴的演奏和录音均有独到的心得和品味,所以难怪雨林出品的二胡专辑均是质感饱满、音色甜美的靓声佳作,深受发烧友欢迎;另外,雨林向来以录制人声而着称,而二胡的频率响应(特别是中频)又与人声相当接近,故此二胡成为雨林纯乐器录音的头号强项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苏南小调》是继音效惊艳绝伦的《无声雨》后,又一令人意外的惊喜。突破了雨林以往规限于流行音乐的方框,并向宏扬国粹和更高艺术层次迈进的一个新尝试。

《苏南小调》,较之此前的专辑不同的是,选曲上放弃了流行路线,转而采用传统二胡的作品。11首乐曲,均是以往二胡作曲家和演奏家演录得烂熟的老面孔了。“二泉映月”、“良宵”、“闲居吟”、 “病中吟”、“江河水”,属于意蕴深邃的“陈年老调”;“山村变了样”、“赛马”等是上世纪50-60年代创作的二胡名曲;“北京有个金太阳”、“金珠马米赞”、“喜送公粮”等,又是带有时代与政治色彩的礼赞贺庆类作品;专辑的标题曲“苏南小调”则是乡味十足的二胡小调。以往用时尚歌曲改变的二胡流行曲,演录上可以较轻松地注入自己的个性,也可以带有一些随意性,但这款新专辑上的几类作品,却具有本身固有的严格要求。现在听黄江琴演奏“二泉映月”等传统名曲,经她的弓弦拨弄,立马传达出纯厚正宗的学院派“色质”与气息。其他传统老曲的演绎也中规中矩,展示出深厚功底。所不同的是,小黄的演绎上也在沉稳的基础上力求透射出青春的活力,配以古筝作为伴奏,演绎风格之清新、音色之华美、感染力之强烈都能带给听者一种莫明的心灵悸动。

01 二泉映月
02 赛马
03 江河水
04 酥南小调
05 北京有个金太阳
06 山村变了样
07 喜送公粮
08 良宵
09 闲居吟
10 金珠玛米赞
11 病中吟
怒江 豆瓣
余恨恨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30日 出版发行: Little Sound records
一张“低保真”的实地录音唱片
伶歌 豆瓣
9.3 (12 个评分) 关栋天 / 冯欣蕊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24日 出版发行: 瑞鸣音乐
出品人:叶云川
发行人:林烁
改编/作曲:孟庆华
录音: 李小沛
后期工程师:杉本一佳 Dong Sex
录音棚:中国中央电视台480平米录音棚
后期制作:日本JVC技术中心
噫吁唏!
君不见——
将一口浑厚深郁之气沉到丹田,攒一束抖擞威风的精气神,朝着那几千年奔涌不息的滔滔江水,长啸一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拷问宇宙轮回的惊天一语,以白衣飘飘的千古绝唱的身影,将华夏民族世代传承的馨雅厚德,凝练为遗世独立的卓然气度。
这一句,问了千年。
天寒地冻的贝加尔湖边,白须白发的苏武那一身汉装被岁月的北风吹成褴褛,紧握的旌节几乎秃成了木棒。永远等不到公羊产仔的大汉使节,因为怀揣着对祖国对故土的渴望和大节不辱的坚定信念,惊人地孤独苦捱了十九载,铸成了中华民族传颂世代的操守界碑。
那个谪仙人,对——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太白,少年抱负,仗剑远游,幻想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畅快淋漓,怀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在唐玄宗的掖庭里饮过醉过,歌过吟过,却最终碰得头破血流,独独收获一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怅寥寂 寞,从沉郁的胸腔中长吁出“只愿长醉不愿醒”的幽远叹息。
穿越了倥偬岁月踏遍沙场的岳武穆,在耳边突然消却了兵戈和嘶喊声的难得寂静里,突然体会到一种从心底最深处涌起的浓稠倦意,登高望远望见的却是他一力独擎然而回天乏术的零落南宋江山,那种深深又深深的悲愤蓦然淹没了刚强的心脏,他知道他即将倒下,然后渐僵冷掉的躯体将风化成历史之眸中的山峦。
还有更多,那些在一个国、一个朝或是一个人的历史中片断闪过的记忆碎片,譬如跳动不灭的江南渔火,譬如暮春小憩的世态即景,譬如牧童短笛遥指杏花村,譬如江河水流不尽许多愁。千百年的诗吟着它,千百年的曲唱着它,千百年的戏扮着它。这,是一种中国。
伶歌,前所未有的音乐形式,空谷足音的跨界美学。世代传诵的诗文名篇谱成铮铮新曲,脍炙人口的民乐典藏首次因平仄动人的新词而老树新花,而古意交融世界音乐理念的重头原创曲目更有横空出世的惊艳之感。
本专辑十首曲目,放眼瞰去各篇题名俱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流传千古、声势赫赫的殿堂尚品,有传诵甚广的唐诗俊杰,有各种戏曲的当家名段,有家喻户晓的民乐华章。名动戛纳的发烧天碟《粉墨是梦》的音乐编配、戏曲音乐最具盛名的作曲家孟庆华,此番再度以极富创意的伶歌形式和刻骨完美的古典情怀,倾心奉献出深秉华夏博大文化精髓、同呈东西方音乐语汇的音乐力作,而其中《将进酒》、《悯农》两首原创更堪为圣听。字头,字腹,字尾,韵味浓远的戏曲声线疏笔勾勒出不与世浊的峭拔气质;琴筝,小打,管弦,中西合璧层次丰富的配器展示宽广而深厚的古典诗韵。整张专辑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听感,令我们对这些流传千年的中国文化孤品的完美期待终于找到了依归。
《将进酒》以似醉似狂的非传统韵白,体现古今同饮一壶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融合大美。
《渔舟唱晚》以程派青衣的幽咽声线吟唱熨贴新词,珠联璧合地实现史无前例的完美“唱晚”。
《满江红》则用数尺中国大鼓与西洋大鼓的对话,浩瀚表现出词作悲愤与沧桑交织的动人层次感。
《江河水》用深沉婉转的大提琴与悠远的洞箫交织,为老生泰斗的抑扬声线铺陈气质契合的背景。
《梅花三弄》中,近百支西洋提琴的大段拨弦与中国九百年名琴的音色,形成了奇妙却精致的对比。
以及,《丑末寅初》的爽利委婉,《小放牛》的趣致诙谐,《关山月》的意浓态远,《苏武牧羊》的沧桑深邃,《悯农》的琅琅童音,各有动人,美不胜收。
既为伶歌,歌与乐当是珠联璧合。此次专辑录制邀动的器乐国手及戏曲名家的阵容可谓相当惊人。戴亚的笛箫洞穿时空,张强的琵琶拂动历史,赵家珍携千年古琴雅意绝伦,常静将一副筝拨出了万古情愁,爱乐与国交两大中国顶级交响乐团的艺术家更是意出精深。关栋天、于魁智这两位当今京剧界声名最隆的“南关北于”携手献声堪称盛事,更有名净孟广禄一声裂石惊霄汉、程派著名青衣刘桂娟绕指柔克百炼钢,以及当今最负盛名的京韵大鼓名家冯欣蕊和被誉为“百年难遇”的京剧神童小陶阳倾情献唱。
本张专辑由亚洲录音大师李小沛精湛录制,在中央电视台480平米的宏大录音棚呈现波澜壮阔的动态音场,日本JVC-XRCD技术中心的全程后期制作及母版制造保证精湛而完美的声响细节。
伶歌之美,是九重熟锦上盘桓密致的繁丽暗纹,是洒金宣纸上墨酣意浓的豪放劲草,是朱唇半吐皓腕凝霜雪,是仰天长吁离人偏恨重。伶歌之美,果真是一种中国。
入夜山岚 豆瓣
黄志群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25日 出版发行: 风潮唱片
《入夜山岚》,是长年在木栅老泉山上生活、训练的「优人」献给这座山的作品;没有厚重生命课题的外衣,没有沾染超脱尘世的修行色彩,而是纯粹、自在、信手捻来,浑然天成的真切之作。
以「山」为题的《入夜山岚》,由「破晓直入」、「风回竹林」、「骤雨不定」、「清凉一昧」、「夕阳独行」、「入夜山岚」六个曲目彼此串联;笛子、大提琴、笙、扬琴、胡琴……等中西乐器的悠扬旋律,比重也与优人向来擅长的锣鼓相当,彼此融合成为一体;在打击部分,也不再只是鼓声的独出表现,而与云锣、魔音锣、抄锣、云板、雷板等各具独特音色的乐器,共同编织一阙音乐与自然交响的诗篇《入夜山岚》
酒狂 豆瓣
9.6 (5 个评分) 龚一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一、渔歌古曲
此曲最早刊于一五四九年《酉麓堂琴统》,是一首赞颂大自然秀丽景色的著名大曲。曲调古朴恬淡、幽静宜人,使听者气启、调匀,意趣横生。曲中还采用了古代渔夫号子的音调,曲尾出现了多次调性转换,使人耳目一新。
二、醉渔唱晚 卫仲乐传谱
存谱最早见于一五四九年《酉鹿堂琴统》,相传是唐人所作。乐曲生动地描绘了渔人泛舟江上,拽橹荡桨,悠然自得,陶醉于山水的神态,时而坦荡潇洒,时而跌宕疏放,松紧快慢、轻重疾徐,变化无穷。
乐曲主题音调以"大二度上行回复″(23 2)为动机因素,穿插同定的节奏音型,短小而精悍,简练而严涟,是一首不多见的古曲精品。
三、平沙落雁 张子谦传谱 周成龙改编
自一六三四年《古青正宗》琴谱刊印以来,《平沙落雁》曾被五十余种琴谱谱集刊录,版本繁多,是一首流传十分广泛的代表琴曲。本次演奏的是张子谦先生传授的广陵派传谱。
乐曲描绘了一幅清秋寥落、沙平江宽、群雁飞鸣的画面,抒发了恬淡惬意、徐舒幽畅的情趣。一八七六年《天闻阎琴谱》曾评日此曲:"借鸿鸨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四、汉节操 查阜西打谱 龚 一整理
瞿春泉编配 柴志星演唱
《汉节操》(又名《苏武思君》)原谐刊于一六零九年《太古遗音》琴谱,是一首著名的琴歌。乐曲抒展、壮烈、意趣生动且调性丰富(bB宫、C宫、G宫),表现了汉代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苦凛然不屈的崇高气节。
五、渔樵问答 琴萧合奏 箫演奏 戴树红
存谱见于一五六零年《杏庄太青续谱》,其题解为"青山绿水万古常新,其间识山水之趣者惟渔与樵"。可见《渔樵问答》是一首唱赞山水的乐曲,音乐中既有古朴淡雅、飘逸疏波的风韵,又有委婉抒情、逍遥流畅和雅趣。
六、酒 狂 龚 一打谱
据一四二五年《神奇秘谱》打谱而成。相传《酒狂》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所作。当时司马氏专权,阮籍为避政祸,纵酒求醉,佯狂假痴。乐曲则描绘了酒后颠狂的神态。
七、欸乃 管平湖整理 周成龙编配
最早刊于一五四九年《西麓堂琴统》,是一首明代以前的优秀琴曲。《欸乃》是以唐柳宗元"烟销日出不见人,欺乃一声山水绿"之名句而得名。
乐曲表现了古人托迹渔樵,寄情山水烟霞,颐养至静,乐采天真的意趣。乐曲旋律优美抒情,委婉动听,在琴曲中也为饺饺者。
注:在本专辑中用"正吟″琴演秦《欸乃》、《平沙落雁》、《汉节操》、《渔樵问答》(唱片封面所示即"正吟"琴);用"玉峰清"琴演奏《渔歌》、《酒狂》、《醉渔唱晚》。
飛天 豆瓣
王永吉 / 上海電影民族樂團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香港 : 雨果製作有限公司
監製錄音: 釋普長.
上海電影民族樂團 ; 指揮 王永吉.
錄音: 1992年10月18至19日中國唱片社上海分社錄音棚.
這一張CD由上海電影民族樂團擔綱錄音,這個樂團在大陸已經解散了,也就顯的這一張專輯更加可貴,這一張CD錄音清晰乾淨,演出頗具水準,可以說是上海電影民族樂團的代表作也不誇張;如果您是剛踏入傾聽國樂CD的愛樂者,強烈建議您一定要聽聽這張CD,讓它清醒一下您的耳朵.
以第一首飛天來說,無論是樂曲的意境,特色樂器的運用,旋律和伴奏節奏音型的配合度都可以算是在現代國樂曲中相當難得一見的佳作;同時也讓這一首曲子在台灣紅了不短一段時間.這一首曲子在站上火神居士的文章中, 已詳細介紹了有關於它的種種細節,相信不少人也已相當熟悉;我就不再多加著墨.基本上我覺得飛天能夠成功的擄獲這麼多人的心,作曲者在樂句的起伏和敦煌風味旋律的重組上是有下過苦功的,同時這一首曲子也相當考驗指揮的能力,如何演的入木三分又得兼具層次感和多變的節奏變化;並不簡單.這一首曲子的同一個錄音版本,還有福茂(版權來自於中唱),也是同一個樂團擔綱演出,不過指揮換了另一個人;簡單來說,我覺得雨果力道和力度足,節奏和速度感強;福茂有美感, 聲音起伏細緻;兩個錄音版本可以說是各有特色,都可以算是很成功的錄音.沒有聽過這一首曲子的,別再遲疑了,快找來聽聽吧!
第2ˋ3ˋ4首曲子是一首套曲:紅旗渠;三個樂章分別有一個標題敘述主題,並予以發展;整首曲子有優美的旋律ˋ生動活潑的敘述性樂段ˋ濃郁的地方風格,可以說是一首非常獨具特色又百聽不厭的好曲子,以下分就以原曲的三個段落,略作介紹:
(1)一輪紅日照太行
優美的柳琴ˋ拉弦群,帶出如歌的主題優美旋律,同時笙的中低音相當有特色,可以仔細傾聽.
(2)千軍萬馬戰山河
有氣勢的擊樂和精采的嗩吶及梆笛互相的呼應,炒熱了全曲的氣氛,栩栩如生的勾勒出搏鬥的情景;在此樂段後面的板胡以及略帶逗趣ˋ歡樂的樂團旋律也相當悅耳.
(3)紅旗渠水萬年長
這一段的新意較少,大致上是前兩章的變奏內容以及樂團全體歌詠式的行版;惟一令人注意的是接近末尾的二胡獨奏,整個樂團從安詳寧靜逐漸到壯闊盛大,線條的起伏很戲劇化.
整體來說,整首曲子不但能取悅偏好優美旋律的聽眾,又能展現地方特色,也是一首不可否認的
佳作.
接下來的大江東去,和飛天可以說是並列於上海電影民族樂團的招牌上;以古琴和樂隊的方式演出,有深沉內涵的古琴獨奏,也有壯闊的描寫場面;非常適合不習慣聽古琴獨奏的大合奏愛樂者嘗試看看;建議聽這一首曲子的時候,音量可以稍大一些,仔細多聽聽一些細節,尤其是古琴獨奏的部分,或許可以多得到一些平時不容易聽到的樂思.
不過,這樣的曲子如果在音樂廳現場演出的話,相信古琴不但要加麥克風,更要注意與樂團的音量起伏,否則基本上除了獨奏,樂團一出來很容易就被蓋掉;相較於其他器樂和樂隊演出的形式中,和樂團互相呼應的音量或諧和度來看,古琴顯然是頗具難度且比較吃力不討好的;這從這一首曲子中,古琴多出現在獨奏上,並且伴奏多輔以輕弦樂或蕭,即可看出.
整首曲子仔細傾聽,形成樂團和古琴的接力賽;你完我接,我完你接,聽來顯然挺分散的.
第6首的楓橋夜泊;由編鋩主奏,老實說,樂曲有點灌水的嫌疑.聽聽編鋩的音色或曲子的氣氛營造還可以,但整首曲子內容空洞,營造氣氛的配器上又不比春江花月夜或秋湖月夜等曲來的自然淡雅;精神差一點,可能就夢周公去了.
第7首的西山紅夜,主奏的笛子,無論旋律或吹法都很傳統,不過伴奏的樂團寫的很新奇,會讓人稍稍注意;以原曲解說上來看,這是一首描寫大自然晚霞的曲子,但是在我聽來,卻很"楓橋夜泊";還帶點春江花月夜的味道,這大概是作曲者的始料未及吧...
最後一首的風,無論是在旋律或節奏上,都相當具有飛天的味道;不過作曲者似乎有點被標題限制住了樂思,內容被侷限在"風"的框框中未能多有變化著墨,有點可惜;但是作曲者可以利用幾段成形的旋律來描寫風,並且以別具風格的伴奏和特殊的配器來突顯風的感覺,手法不落俗套,很令人激賞;整首雖然聽起來不像飛天意境獨到,戲劇張力大;但是在整體的刻意描寫下,聽的出作曲者的別出心裁;相信聽過這一首曲子的人,都會對作曲者豐富想像力筆下的音符有深刻的印象.
上海電影民族樂團的演出頗有上海樂團的通性-如意自然,但又具備上海樂團少見的嚴謹演奏風格;這樣的樂團,解散了實在可惜;對於這一張CD來說,便更具有傾聽的意義,推薦給耳朵已經厭倦了千篇一律曲子風格的人,您會在這一張CD中,發現更多驚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