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
筆紙中國畫 豆瓣
作者: 趙廣超 香港三聯 2003
主題: 《筆紙中國畫》之現代語言與節奏 作者 馮禮慈
這是近幾年來,最佳中文出版著作之一。這是趙廣超著的《筆紙中國畫》。連同二○○○年趙廣超那本《不只中國木建築》,這兩本中國美藝書本,是近年中文出版界的傑作。
內容上,精。在設計和製作上的成績,可能更具突破性和建設性。《筆紙中國畫》,就是本講中國畫的書。正如《不只中國木建築》,就是本講中國建築的書。但《筆紙中國畫》,不是本我們見慣見熟的那種中國畫書,《筆紙中國畫》是本屬於這個時代的、給現代人看的中國畫書。
沒有甚麼甚麼王國維的一大堆傳統中國美學論,沒有一大堆綺麗繁縟的詞藻,沒有迂腐沉悶的編年史……《筆紙中國畫》以現代語言、現代人的節奏,配合隨意的、破碎的、抽樣的、靈感式的、散文式的寫法,寫對中國畫的一些欣賞和感觸。你嫌傳統論中國畫之書悶蛋難明?你怕迷失於冗長曲折的中國繪畫史的迂迴迴廊之中?那麼,《筆紙中國畫》就你。這是本給現代“潮人”讀的中國畫書。聽著HipHop、穿著波鞋者合讀。當然,趙廣超用這個零碎的、隨興之所至而寫的手法,會給人有點亂和跳接的感覺,這可以是缺點。但衡量過與傳統悶蛋寫法的各種得失,我還是會認為他這方法是值得選取的。到底是中文藝論寫法的一種現代化突破。
書中敘述並不止向縱直發展,而是有不少橫向的小資料,東一處、西一處彈出來。這是近代不少西洋寫作的表達方式。如彈出來的橫枝稍多,即會令讀者迷途及覺煩擾。《筆紙中國畫》尚算收斂得均勻,未至被分岔得令讀者不知所終,好險。很多時,要建立些新東西,少不免要冒點險。《筆紙中國畫》在寫作形式上,險,但還是勝了。

原載香港《星島日報》 (2003-10-27)
蚁呓 豆瓣
6.2 (11 个评分) 作者: 朱赢椿 图 / 周宗伟 文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由亚洲著名平面设计家 杉浦康平 倾情推荐!!!
小小蚂蚁是动物世界中的普通一员,它们和人一样觅食、繁衍、结群、打架,是和人一样过着相似群居生活的族群。本书以一幅幅图片来刻画和叙述一只小小蚂蚁的丰富而简单的“人生轨迹”,记录它的寻找、奋斗、迷茫、孤单的种种镜头。翻阅完毕,让人感觉不是蚂蚁的呓语,而是人的轻吟与呼喊。
图片选取和设计新颖别致,时而大量留白,时而满纸铺墨,令人耳目一新,又让人沉醉回味。所配写的文字简练隽永,字字珠玑、趣致可爱;加上中英文对照,给人时尚清新的感觉,让人爱不释手。
『作者寄语』
请不要像对待灰尘那样随意掸去这些蚂蚁,因为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尊贵的生命。
如果你对他们感到好奇,就请你走进这本书,倾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小贴士:读者该怎么“读”这本书?
这是一本满足读者互动需求的实验性图书。
您既可以把它当作书籍收藏,也可以把它当作一本特殊的笔记本使用;您可以在书后的空白页上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思想,可以写成文字,也可以绘制图形;如果您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您的体验,可以裁下这些纸页作为赠送朋友的贺卡,也可以把您各种形式的作品以邮寄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寄给我们。我们将挑选优秀的读者作品并署名,继续编制成与蚂蚁有关的系列主题图书。我们希望推出的这本书能够成为读者的创作源泉,引发爱书者源源不断的思考和创意,为更多更好的新书面世提供一个契机。
非设计不生活 豆瓣
作者: 铃木 绿 译者: 黄碧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8
在北欧严寒苛刻的自然环境下,只有洋溢着北欧美学观的设计作品如室内的花朵般恣意绽放。
其设计师如何能孕育出温暖生活环境的作品?在全世界顶尖设计人才的激烈竞争下,北欧设计如何突围、横扫全球,使其设计品逐渐深入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自诩为“室内设计狗仔”的作者,带领你进入北欧设计的秘境——设计师的工作室与家中,解读他们的成长历程,了解他们创作与生活的态度,披露他们私底下鲜为人知的真性情!
瑞典
伊丽卡·拉格比卡
莫妮卡·福斯特
萨米尔·法特
克拉松、科文斯托、卢内
托马斯·桑德尔
托马斯·伯恩斯坦
安娜·冯·苏文
布约翰·达斯特罗姆
弗瑞里克·马特森
亚力山大·拉维克
安雅·西柏顿
皮雅·沃伦
琼纳斯·伯林
卡莉娜·安德森
卡琳·泰勒福斯
卡米拉·威斯曼
蕾娜·伯斯充
斯德哥尔摩推荐景点
丹麦
卡斯帕·萨尔多
汉斯·雅科布森
卡丽娜·诺洋斯
凯伦·基尔戈一拉森
苏珊娜·福斯格林
克莉斯缇娜·斯春德
哥本哈根推荐景点
芬兰
莎丽·安特宁
米加·皮莱尼
哈利·寇斯金纳
瓦尔弗摩
伊里卡·苏帕宁
赫尔辛基推荐景点
后记
附录:名称对照
巴黎手作创意人 豆瓣
Créateur à Paris
7.1 (7 个评分) 作者: Editions de Paris 译者: 叶子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 1
多位巴黎手作创意人专为这本书提供了原创手工作品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将私房小店与读者亲密分享。
这本书里的创意人,多有颇具规模的工作室或创意店铺,甚至许多世界名牌都是他们的客户。这些创意人的生活或工作空间,都非常精彩,浪漫不甘寂寞的巴黎人喜欢绚烂丰富的色彩,但不同艳丽色彩齐聚一个空间却不觉庸俗,只有“乱花渐欲迷人眼”般仿佛来自大自然的明媚之感。每个创意人的简介和空间展示之后,附有他们教给读者做的一个小玩意,看上去可行性强,做出来效果也好,颇有让人想尝试的冲动。
书中同时收录巴黎最具创造力的设计师们爱逛的咖啡厅、餐厅、设计精品店等等这类流行店面的信息。
敬人书籍设计 豆瓣
作者: 吕敬人 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0 - 8
丛书翔实地记录了每一个设计家的奋斗足迹,从艺术设计观念到作品的风格追求,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的最终成型,从设计创作体会到设计现状的价值判断,从设计语言到工艺、技术的把握,均娓娓道来,舒卷自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总序、书缘、现代书籍形态学与吕氏风格、对谈一、对谈二、混沌的秩序、书籍的形态、更新书籍设计观念、新设计论、书籍内容的整体结构、设计的整体结构、设计的纯化与复合、纸的表现张力、从装帧到书籍的设计、后记。
书籍设计 豆瓣
作者: 安德鲁·哈斯拉姆 译者: 钟晓楠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 8
本书由英国著名的出版社Laurence King提供版权,中国青年出版社翻译出版。无论您是尚处于书籍设计学习阶段的初学者,还是有实际经验的设计师,本书所提供的实用易懂的方法和指导,都将是您开展书籍设计工作必不可少的资源。
本书首先对书籍设计作出整体性介绍,在此基础上,作者针对风格构建、版式、封面设计以及包括复制、印刷、装订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和讲解。本书附带240余幅精美插图和图表,更加有助于读者们全面的了解和领会书籍设计的要领。
目录
第一部分:书是什么
第一章 书籍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书的起源
定义探寻:什么是书
出版业:图书的商业价值
新科技:书的未来
印刷的力量:书籍的影响力
第二章 图书出版
出版业内的主要角色
图书组成部分
书从何处开始
第三章 书籍设计方法
文献法
分析法
表现主义手法
概念法
设计简介
第二部分:书籍设计师的调色板
第四章 版式
黄金分割,斐波纳契数列及其演变
伯瑞霍斯特的半音音阶
源于黄金分割的柯布西耶模块
有理和无理矩形
纸张尺寸:英制和A型纸
由页面内部元素决定的版式
演变的非矩形版式
第五章 网格
对称还是不对称
几何基础的网格
维拉尔·德·奥内库尔图表
保罗·伦纳和单元的使用
方根矩形
基于尺寸的网格
现代主义网格
基于印刷要素的网格
没有网格的图书
第六章 印刷调色板
栏高
清晰的含义:段落
文本对齐
水平空间
垂直空间
第七章 字体
字号
我们如何确定字号
色彩、对比、层次
字体
第三部分:文字与图像
第八章 编辑结构
第九章 图像交流
第十章 排版
第十一章 封面和护封
第四部分:生产制造
第十二章 前期制作
第十三章 纸张
第十四章 纸工程
第十五章 印刷
第十六章 装订
补充资料
译者简介:
安德鲁·哈斯拉姆:
1987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设计学院。毕业后,他在伦敦经营自己的工作室,为儿童创作科学、历史和地理图书。1994年他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最佳科学写作奖:在1997年获得了地理学会颁发的地理学杰出贡献金奖。工作之余,他还在英国的多所学院教授平面设计和印刷课程,并连续6年担任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传媒设计专业硕士导师。并同菲尔。贝恩斯合作出版了《Type&Typography》一书。
PRINT & FINISH 印前印后 豆瓣
作者: [英]加文·安布罗 译者: 李煌 中国青年 2007 - 11
《国际平面设计基础教程6:PRINT&FINISH印前印后》的每一个章节都主要讨论各种各样的印刷工艺和后期加工工艺。同时,章节中尽可能多地提供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有创意价值的工艺技术,而且绝大多数制作范例都来自于当今前沿的工作室。所有的范例也都通过注释,阐释了设计师选择这种印刷工艺和后加工工艺的初衷。
2008年5月7日 已读
打滚!!!!!我也想去印刷工厂嘛>0<!!!!!!!!!!!!!!!
设计
安藤忠雄都市彷徨 豆瓣
作者: 安藤忠雄 译者: 谢宗哲 宁波出版社 2013 - 5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一书,主要汇集1965年至1992年於世界游历中思考的轨迹与心路历程的反省,藉由旅游,造就了建筑师的深度与成长,一如科比意藉旅行中的速写记录其感动与创作灵感来源,安藤亦从世界各大小通路、街道、城市中透过身体实地经验空间的过程,感受建筑的每一向度,并於体验中与思绪中自省,藉自省检视过程作品的适切性。
在建筑的世界中,除了可看见构筑的实体外,就是创造层面的重点亦即对本质的探索与呈现,而本质又与空间所欲展现之空间精神共荣共存。
安藤的理念亦即在此,对「本性」的要求与莱特东方观点相似外,「本性」最重要的还是材料在还原後的单纯化,并认为唯有舍弃与质简所造就愈纯静的空间,才能愈呈现事物的深度,亦才能震憾直至人的心灵,及一种人类至高情操的反映。这亦是其执着於简朴的混凝土形象世界之意念与理想。我认为这重点亦是建筑空间於看不见的层次中建筑生命力与完美的呈现。
这是一本述说旅行的见闻录,同时也记载了安藤先生年轻时自我追寻的心路历程。安藤忠雄通过旅行邂逅了真正的建筑,而在体会建筑时从中见到了人生最大的梦想。希望这本安藤的经典旅行札记能使大陆的建筑同好与朋友们对安藤、对建筑、对旅行甚至对于人生的梦,都能有更深刻的体会与感触。
目录:
Preface 前言/野性的证明
1.Hue 顺化/亚细亚的水、人类的味道
2.Paris 巴黎/建筑之光的追求
3.Barcelona 巴塞罗那/风土对人的孕育
4.Milan&Boston 米兰&波士顿/迈向形态的极限
5.Hague 海牙/谓之二十世纪的这个时代
6.Barcelona 2 巴塞罗那2 /持续奔驰的野性
7.Paris 2 巴黎2 /作为宣传政治意图的都市
8.NewYork 纽约/迈向摩天楼、恶魔的引导
9.Paris 3 巴黎3 /生生流转、水的漫游
10.NewYork 2 纽约2 /倾听黑暗的呐喊
11.Seville&Granada 塞维利亚&格拉纳达/拮抗之地
12.Ahmedabad 艾哈迈达巴德/深层之中的永恒
13.Rome 罗马/旅行的精神
14.Architecture Guide l 建筑指南l/即将完工的建筑
14.Architecture Guide 2 建筑指南2/迈向废墟的建筑
15.Kyoto 京都/都市复苏术
16.Berlin 柏林/墙壁所包围的城市
17.Athens 雅典/纯粹理性的宇宙
18.Los Angeles 洛杉矶/过程建筑
19.Cappadoela 卡帕多西亚/迈向表现之途美沃斯堡的恶意
20.Tokyo 东京/虚与实的狭缝之间
21.Basel 巴塞尔/静与动的对决
22.Gibraltar 直布罗陀/位于大地的尽头
23.Vienna 维也纳/曲线的诱惑
24.Vellice 威尼斯/在水面上的徘徊
25.Istanlbul 伊斯坦布尔/现代建筑的墓碑
26.Russia 俄罗斯/红色安魂曲、永远的前卫
27.Marseilles 马赛/极致的木与石
28.Kastlmir 克什米尔/依然见不到的乐园
Postscrint 译后记/旅行,还在持续
Biograptw 简历/安藤忠雄
赖声川的创意学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赖声川 中信出版社 2006 - 9
创意经济时代来临,创意成了个人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创意可以“学”吗?创意该如何“学”呢?有没有一门学问可以让人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创意?
创意大师赖声川认为:“创意是可以‘练’的!”他相信,创意固然神秘,却是有法可学、可管理的。赖声川累积多年创作经验与创意教学心得,突破过去创作风格,提出个人第一本专业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这本书不漫谈剧场艺术,而是透过系统化的架构,提出实用的“创意金字塔”,期待为读者找到“学会”创意的道路。
新设计的对话 豆瓣
作者: 基德 译者: 王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 6
从1984年起,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就把那些浮现出来的设计新星,带入它的“新设计的对话”系列活动给年轻设计师提供一个公开论坛,来讨论他们的创作和设计界动向。今年,在一个由奇普·基德主持的夜晚,他们展出了自己的杰作,展示了他们的思想和创意,也展示了设计的未来。
清新的空气,鲜活的鱼;新酿的美酒,盛开的花;新烤的面胸,鲜榨汗;当然……还有我们充满新意的对话。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纽约分会每年一度的对话——与那些年轻、富有天赋的设计师们的对话,已经把许多新星介绍给了设计界,展示了乔纳森·霍菲勒、蒂伯尔·卡尔曼、珍妮弗·玛拉和斯代芬·赛格梅斯特的创作,以及其他许多人的作品。
今年,我们从众多的学科和经验中挑选对话者,想寻找这样一些设计师不管他们怎样有经验,也不管他们在哪一方面擅长,他们都正在创作流行之物、有力之物,都一直在与大众文化打交道,都在寻找新鲜的创意。
我们最后选择了五位富有天赋的人士,他们来自一些全然没的领域——时尚、出版、网络、广告和艺术,他们是艾丽斯·丘、罗德里戈·科拉尔、艾伦·戴伊、阿格尼斯扎克·加斯帕斯卡和卡伦·胡。在可敬的奇普·基德的协调下——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主持人,我们这些嘉宾参到一场关于他们的创作和创意的对话之中那些观众们享受到一场作品的盛宴,其中包括时代广场全新的充满动感的标志、大胆而又老道的惠特尼双年展目录、没有字词的书籍封面,以及弗希尔斯普纳的动态网站。基德挑战这些嘉宾将一切都揭示出来——他们得以保持新鲜的秘密、他们在设计上受到的影响,一直到他们创作的一些最为奇特的项目。本书是设计和讨论的一个灵感之夜的记录。
印刷书的诞生 豆瓣
作者: (法)费夫贺(Febvre)、马尔坦(Martin) 译者: 李鸿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印刷书的诞生》是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夫贺与马尔坦的经典之作,自一九五八年於法国出版以来,已成为西方书籍史与出版史研究人员必读的基《印刷书的诞生》目。印刷书的勃兴是一段不容小觑的历史进程,费夫贺与马尔坦在这部广获好评的史书中,聚焦于1450至1800年间,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早期图书史,带领我们探究印刷书诞生的源起,以及西方文明从手抄本迈入印刷书社会的革命性转型。年鉴学派治学之道的极致范例,尽在书中呈现。
Tokyo TDC Vol. 18 豆瓣
作者: 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 Azur Corporation 2008 - 7
A collection of works collected by the Tokyo TDC, introducing works from all over Japane. Text in English and Japanese.
2008年3月19日 已读
很難到手的書,老師拿來給我們拍的。
Design 日本 设计
The Art of Looking Sideways 豆瓣
作者: Alan Fletcher Phaidon Press 2001 - 8
Describing himself as a "visual jackdaw", master designer Alan Fletcher has spent a lifetime collecting images, useless information, quotations and scraps that take his fancy. This work distils this collection into a quirky and entertaining feast for the eyes and the mind. Loosely arranged in 72 "chapters", the book explores the workings of the eye, the hand and the brain.
Project: Romantic 豆瓣
作者: Chris Pitzer Adhouse Books 2006
全彩,没有译本
三十五个关于“爱”的漫画故事
出自国外三十五个不同的漫画家,插画家
2008年3月19日 已读
那陀白白糯糯的東西我老是想咬了它。。。
Design 绘本 设计
日本海报设计的形态 豆瓣
作者: 朱锷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1 - 10
2001年6月,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和朱锷设计事务所共同策划了一次海报展览会。这部海报作品集中刊登的142幅海报作品是为召开该次展示会,向多位日本设计师发出提供作品的请求收集而来的,27位设计师提供了各自的代表作和最新作品。
UP 豆瓣
作者: Wang Shaoqiang Sandu Cultural Media 2005
世界是多元的,艺术也是精彩的。《UP》代表着新的意识形态,新的技术、新的世界观、代表新的一代自由艺术家的团结……本书汇集了KB和MUDC两个艺术创作团队的上千张作品,包括图形设计、角色设计、视觉设计、数字插画、产品设计、涂鸦艺术和商业设计等,从中折射出中国新一代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生活态度。

KB是一个凝聚年轻设计师的混合团体。他们努力勾绘着视觉新生代的蓝图,一如既往地寻求着一套富新奇构想、文化意味,又能在商品市场中体现美学价值的战略和方法。同样,MUDC的成员们也是来自不同设计领域的设计师,他们在这个对设计师充满矛盾的世界里给自己寻找一个解脱的空间。

本书为正16开规格,一书两册并随书附送精美光碟1只。
Sticker Graphics 豆瓣
作者: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 2005 - 3
Stickers surround us. Whether stuck to walls, signs, mailboxes and other elements of urban furniture, or to car bumpers, helmets and messenger bags, they represent a growing culture fascinated by the various forms and expressions, the myriad of messages, or the lack thereof. This book explores the fetish. From the designers and artists that create the stickers to represent their work and ideas, to the collectors and members of the new generation which utilize them to assert there own individual style. Stickers have become a new form of communication. This book is divided into various sections including: Urban Art, Cutie, Bumper, Artistic, and more. Includes work by: Airside, APE, Alife, Beatservice, Buro-destruct, Build, Delaware, Devilrobots, Flipsflopflyin, Garrettch, Gwg, Groovisions, Happypets, Issey Miyake, Peepshow, Rinzen, Michael Lau, Shepard Fairey, Sticker Nation, Moshino Katsura, Deanne Cheung and Young Kim.
Stickers! 豆瓣
作者: Andreas Ulrich Gestalten Verlag 2006 - 3
Book Description
Stickers
Stickers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contemporary street art used by the most underground of artists. With stickers, anyone can plant their flag, gain notoriety, recognition and attain instant coverage while the action itself is inconspicuous. This book documents the best submissions from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ticker awards which have been established to record this constantly evolving movement.
Low-tech and prepared in advance, stickers are made from a multitude of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from hand, photocopies, posters and wheat pastes to walls. From drainpipes and crosswalk boxes to street signs and walls, stickers can be found almost anywhere at eye level on public surfaces blending into and becoming part of the streets. Motifs vary from scribbles and characters to intricate figurative images, often personal logos or tags functioning as trademarks. Stickers have created a revolution in communication – proving to be effective tools in establishing dialog, inspiring reaction and feature messages that are subversive, fun and often cryptic.
This extensive volume presents over 800 exampl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includes 2 pages of award winning real stickers for the reader’s enjoyment.
Book Dimension
length: (cm)13.1                 width:(cm)21.3
表现的突破。包装 豆瓣
作者: 伍胜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 1
面对现代的商业活动的繁荣景象,平面包装设计精彩无限,用纯情的感觉触动设计的走向与潮流;每一次创意和设计的过程都是烦躁与激情的载体,寻找知觉的过程或许多是瞬间的亮点。
本书介绍烟酒、药品、生活类包装为主流设计的探索;同时,本书中介绍实战的过程是抛砖引玉,相信读者会从中获得裨益,本书适合艺术院校教材,也适合专业平面设计工作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