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withme - 标记
线性代数及其应用(原书第5版) 豆瓣
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
作者: [美] David C. Lay / [美] Steven R. Lay 译者: 刘深泉 / 张万芹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 7
本书是一本线性代数的现代教材,给出新的线性代数基本介绍和一些有趣应用,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技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线性方程组、矩阵代数、行列式、向量空间、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正交性和小二乘法、对称矩阵和二次型、向量空间的几何学等。此外,本书包含大量的练习题、习题、例题等,便于读者参考。
2023年12月31日 已读
前七章看了,最后一章不用考就懒得看了。
线性代数真是各家有各家的讲法,前言说线性代数是一门语言大概是此意。
挺好笑的是这本书的编排和国内教材的章节顺序是完全倒置的……
将军底头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施蛰存 上海书店 1988
四篇历史题材小说:《鸠摩罗什》、《将军底头》、《石秀》、《阿褴公主》。
2023年12月29日 已读
很好看
中国新文学史 上册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丁帆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 4
《中国新文学史(上册)》对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梳理,将民国元年作为中国新文学的起点,体现了新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分期理念;将新的文学史理论融入教材编写之中,以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文化价值立场架构起文学史描述的主线,贯穿起一部发现并体认“人的文学”历史,对文学的经典化品质进行了全面梳理,以求史料详尽、理论扎实、思路明晰地展开中国百年文学的历史版图。
编辑推荐
文字力求清通简明;《中国新文学史(上册)》还以汉语文学史的整体观连缀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史,呈现各地域汉语文学发展的影响史;版式设计活泼美观,图文并茂,知识点分布清晰。语言表述准确。
2023年12月29日 已读
过了一遍
西夏文字和语言研究导论 豆瓣
作者: 聂鸿音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 - 12
2023年12月24日 已读
很细致。其实没必要把所谓“欧洲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对立起来……
另外音韵学真难啊……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蔡元培 / 胡适 岳麓书社 2011 - 7
本书共三部分,主要有:描述文学革命在国外怎样发生和中国文化如何演进至民国的历史;文学革命最初在国内发难的时候的几篇重要理论及他们所引起的响应和讨论;关于新诗、戏剧、小说、散文各个方面的讨论。
2023年12月22日 已读
郁达夫写得最好
中文打字机 豆瓣 Goodreads
The Chinese Typewriter: A History
9.1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墨磊宁(Thomas S. Mullaney) 译者: 张朋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1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对象,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近现代以来,汉字作为非字母文字,在技术语言现代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来自字母文字中心主义的重重阻碍,其一便是无法适应西式打字机。本书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历程,展示了汉语世界的机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书中描述了在近一个世纪之间,中文使用者在发明中文打字机的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重新获得独特地位。
2023年12月22日 已读
第六章好。预测文本是什么打字机时代深度学习(。
上海摩登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李欧梵 译者: 毛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 7
明明是一部极其严肃的文学批评专著,有时候却更像一本书写上海的颓废放荡的小说,或者像一篇妖艳华丽的散文,厚重的文字铺展开来又形成一张时空错落的文化地图,将上海这座城市在大时代中悲情传奇的命运细细勾画出来。
李欧梵精彩重塑摩登上海的文化肖像,并由此奠定其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先锋地位。
2023年12月22日 已读
喜欢对施蛰存的分析;“重绘上海”的尝试并不很成功。
《史记》选读 豆瓣
作者: 丁帆 / 杨九俊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2023年12月22日 已读
居然是丁帆编的。托它和高二语文老师的福,一学期背了这本书小半篇目,谢谢他们()
近代的超克 豆瓣
近代の超克
9.5 (8 个评分) 作者: [日] 竹内好 著 / 孙歌 编 译者: 李冬木 / 赵京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10
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克》等),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形成与发展,及其一贯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物质。
本书是日本鲁迅研究的扛鼎之作,对鲁迅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形而上高度与深度,“回心说”的提出首开以“忏悔”和宗教感切入鲁迅研究之先河,对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历程亦有十分透彻的洞见。
2023年12月19日 已读
基督何许人也 豆瓣
作者: 幸德秋水 译者: 马采 商务印书馆 1982 - 11
作者幸德秋水(1871—1911),本名传次郎,日本社会主义活动家。本书是幸德秋水被处绞刑前写作的一部无神论著作。作者通过运用大量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否定基督是历史人物,论述圣经是传说和虚构的产物,批判了宗教采取的虚构历史、欺骗人民群众的伪善本质,并大力宣传无神论思想。作者还间接地批判了日本统治阶级制造的天皇制神话和形形色色的宗教迷信,在近代日本发生过重大影响。
2023年12月19日 已读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豆瓣
作者: 梅广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 10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2015年在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关于上古汉语语法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经台湾三民书局授权,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的简体字版。原书中的一些专有名词,按照大陆的行文习惯作了调整。一些地方涉及古汉语用字,字形未作改动。梅广教授对简体字版做了 仔细的校阅,大至文句,小至标点符号,一一改正过来,第六章和一些章节的内容在简体字版中有最新的更改。
作者梅广为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多年来从事语言学研究,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以春秋至战国中期的语言为主要描述对象,全书分为十一个章节,从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句子的结构基础、论元、上古汉语的功能范畴等方面展开论述,完整陈述了梅广先生在上古汉语语法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该书以生成语法的框架来解释上古汉语语法问题,开风气之先,对汉语历史语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学者推荐】
“梅广先生对生成语法是很熟悉的,《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书中用生成语法的原理分析上古汉语语法做得很成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蒋绍愚
“梅广先生的《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一部运用生成语法理论研究上古汉语语法的重要著作,其观察之细、推演之密、剖析之深,罕有其俦,堪称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和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必读之书。”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吴福祥
2023年12月15日 已读
终于看完了……很适合当生成句法入门书,文献考证也很厉害
文化记忆 豆瓣
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 Schrift, 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 Identität in frühen Hochkulturen
9.3 (12 个评分) 作者: [德]扬·阿斯曼(Jan Assmann) 译者: 金寿福 / 黄晓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5
《文化记忆》是扬•阿斯曼系统提出“文化记忆”理论的经典之作。全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探讨了记忆(有关过去的知识)、身份认同(政治想象)、文化的连续性(传统的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在古代埃及、以色列和希腊三种高级文化中,有关过去的集体图像如何构成,对民族身份的确定和强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化记忆又是如何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这一理论不仅为认识不同文明成长的内部机制和兴衰根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也有助于澄清有关记忆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模糊概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并定义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问题。
2023年12月5日 已读
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 豆瓣
8.6 (81 个评分) 作者: [葡]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杨铁军 雅众文化/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5
★★★
疲惫的人生不能没有诗意
我的心略大于宇宙
葡萄牙国宝级作家、诗人佩索阿
以异名“冈波斯”创作的诗卷
诗人陈黎、黄灿然、蓝蓝、王敖推荐
★★★
【内容简介】
费尔南多·佩索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葡萄牙语诗人,他用一百余个异名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在这些异名当中,“冈波斯”可能最接近佩索阿本人的真相:张扬恣肆的精神世界,只是他用诗歌和文字织就的一个梦;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出门时连旅行箱都永远收拾不好的平凡小职员。
本书主要收录“冈波斯”的短诗,也收录了著名的长诗《烟草店》《鸦片吸食者》等。这是“冈波斯”的第一个汉语译本,希望能为中文读者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冈波斯”形象,为领略佩索阿庞大的写作世界提供一个入口。本书另收录《回忆我的导师卡埃罗》《无政府主义银行家》。
【编辑推荐】
佩索阿单凭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丰饶繁复的平行文学世界体系。他是诗人中的宇宙学家,作家里的预言家,21世纪的读者更能读懂他。
【名人评价】
佩索阿的一切作品都是对失落的身份的追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
佩索阿是惠特曼再生,不过,他是给“自我”“真我”以及“我的灵魂”重新命名的惠特曼,他为三者写下了美妙的诗作。
——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
2023年10月23日 已读
能够完全和我同频的诗歌
中古文学文献学 豆瓣
作者: 刘跃进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实际上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因此,一个研究者在他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中要有所发现、有所推进,都必须充分总结前人的成果,在已有的基础上加以深化和发展。否则要思取得较好的成绩无疑是很困难的。本书正是为着这样一个目的。
在论述问题时,作者显然不限于介绍学术界对这些具体问题的论争,而是把这些问题作为整个齐梁文学发展演变过程中各个环节来思考的。在他撰写到这一部分时,曾对这些问题和齐梁之际文学思潮的关系作了种种思考和推论,因此能从较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也更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本书对前人和今人关于中古文学史中的不少争论问题作了扼要的论述,从而对研究者很有启发的话,那么本书中关于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一些重要选本和总集的论述,似科尤见功力。
2023年6月12日 已读
加急翻了一遍。感觉什么都没记住嗯。
阿克瑟尔的城堡 豆瓣
Axel's Castle : A Study in the Imaginative Literature of 1870 to 1930
9.1 (9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德蒙·威尔逊 译者: 黄念欣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本书是威尔逊陆续发表在美国《新共和》杂志上的一组研究现代主义作家的论文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本但却影响深远的文学批评著作。在本书中,威尔逊研究了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发展,分析了该运动对20世纪六位著名作家——叶芝、瓦莱里、T.S.艾略特、普鲁斯特、乔伊斯、斯泰因的影响。本书被认为是研究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里程碑式的文学理论著作。
2023年2月2日 已读
山魈考残编 豆瓣 Goodreads
6.2 (18 个评分) 作者: 黎幺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12
“他们像一堆行走的灰烬,消散在漫天的尘土中。而时至今日,他们的心脏还在大地之下跳动。”

据闻《山魈考》的最后一章以类似古人或巫人的口径,就鬾阴人的命运作出了如此预言。对于今人而言,这个古老的部族仍然是一个谜团。在命运的捉弄下,关于鬾阴族的历史资料几乎散轶,连带关系到整个部族的典籍——《山魈考》亦残缺失传。物换星移,一群后来学者决定重拾时代与记忆的碎片,苦奔各地、掀翻群书,从茫然大海捞觅任何一丝线索,试图重新拼揍出这段鲜为人知的部族历史……究竟他们觅寻到的是弥足珍贵的史料,抑或难以违抗的时代宿命?

既然如此,身为读者的我们,所读到的究竟是一则消失部族的故事,抑或一群穷追时代影子的后人挣扎,还是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古老诅咒?

书本开首,为上述问题引出迷思——你从未阅读想象中的事物,你的阅读本身即是想象。
2023年2月2日 已读
虽然语言的来源和谱系一望即知,但至少是给现代汉语的“现代性”找到自立之处的一次尝试。看评论有人说看不到东方色彩,其实这本书其本身就昭示了东方的存在,正如书里说民族作为范畴其界限是模糊的。另外,作者在瓣上写的说明实在是这本书最好的广告了。
语用三论 豆瓣
作者: 何自然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为“西方最新语言学理论译介丛书”之一,上中下三篇:关联论、顺应论和模因论。主要论述了赖斯语用学;关联、交际与意义;顺应论说略;顺应论的分析维度;顺应论的应用;模因论说略;模因与语言;模因与交际等内容。
2023年1月14日 已读
补标
唐诗三论 豆瓣
唐诗的魅力(1989-上海古籍版)
8.8 (5 个评分) 作者: 高友工 / 梅祖麟 译者: 李世跃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2013 - 10
本书辑录了海外著名学者高友工、梅祖麟于1968至1978年间共同撰写的三篇研究唐诗的经典论文:《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实践.》《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唐诗的语义、隐喻和典故》。两位作者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研究唐诗,对诗歌的语义变化、节奏转换、繁复意象及错综语汇进行了细致详实的分析,并在论述过程中对中西诗歌作了精湛的比较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进入中国古典诗歌世界的可能路径。
2022年12月30日 已读
虽有穿凿之嫌,但在方法论层面很有启发。
爱的饥渴 豆瓣
8.3 (29 个评分)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一頁folio |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1 - 2
【编辑推荐】
※《爱的饥渴》是反《包法利夫人》的、反迪康热的
作为自己的工作,估计能流传下来的,就是《假面的告白》《爱的饥渴》和《禁色》这三部长篇,在完全暴露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这点上,我觉得它们是自己的真正的工作。三岛自述在本作中他尝试着将自己倾注在客观的人物中,写下了《爱的饥渴》这个主题。
※他的笔端始终在人性的两端跳舞: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情与仇,包括理想和溃灭,矜育和杀戮
本书是三岛继《假面的告白》之后的另一部文学杰作,是三岛最好的作品之一,如此罕见的完善作品,非三岛的手笔莫属。──日本文学评论家奥野健男
它是一部模仿坦塔罗斯式痛苦的作品,直面了以绝望为生存价值的人们,凄惨的生存方式。——文艺评论家花田清辉
【内容介绍】
“我不是去烧丈夫,而是去烧嫉妒的。”
主人公悦子是个一生都为情所苦的不幸女子。婚后丈夫在外另有温柔乡;妻子在家空闺冷衾,无处话凄凉。之后得了不治之症的丈夫去世,失掉丈夫的悦子一面同公公弥吉逢场作戏,一面又暗恋园丁三郎。这场爱恋注定没有结果,悦子那股爱的饥渴转眼化为恨的妒火,爱与恨相互交织……
正是在希腊悲剧《美狄亚》与法国诗人莫里亚克《爱的荒漠》的影响下,他写出了《爱的饥渴》这部文学杰作。三岛运用回忆、联想等倒叙手法,细腻描摹人物深层心理,作品结构延续日本古典传统的严谨格局,缜密而精巧。
2022年12月26日 已读
只爱不爱自己的人。三岛由纪夫已经懂完了。
读中时常想象接下来的发展,三岛会给予我一个十分不俗的解答,并让我觉得我没法想到这样的发展完全是因为和自己太过相像导致潜意识拒绝了这种可能,因此读到一半就会呼吸过速。有种被窥探的感觉。
Rimbaud 豆瓣
作者: Fowlie, Wallace/ Whidden, Seth Adam (FWD)/ Rimbaud, Jean Nicholas Arthur/ Whidden, Seth Adam/ Rimbaud, Arthur 译者: Fowlie, Wallace Univ of Chicago Pr 2005 - 11
The enfant terrible of French letters, Jean-Nicholas-Arthur Rimbaud (1854-91) was a defiant and precocious youth who wrote som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prose and poetry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ll before leaving the world of verse by the age of twenty-one. More than a century after his death, the young rebel-poet continues to appeal to modern readers as much for his turbulent life as for his poetry; his stormy affair with fellow poet Paul Verlaine and his nomadic adventures in eastern Africa are as iconic as his hallucinatory poems and symbolist prose. The first translation of the poet's complete works when it was published in 1966, "Rimbaud: Complete Works, Selected Letters" introduced a new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to the alienated genius - among them the Doors's lead singer Jim Morrison, who wrote to translator Wallace Fowlie to thank him for rendering the poems accessible to those who "don't read French that easily." Forty years later, the book remains the only side-by-side bilingual edition of Rimbaud's complete poetic works. Thoroughly revising Fowlie's edition, Seth Whidden has made changes on virtually every page, correcting errors, reordering poems, adding previously omitted versions of poems and some letters, and updating the text to reflect current scholarship; left in place are Fowlie's literal and respectful translations of Rimbaud's complex and nontraditional verse. Whidden also provides a foreword that considers the heritage of Fowlie's edition and adds a bibliography that acknowledges relevant books that have appeared since the original publication. On its fortieth anniversary, "Rimbaud" remain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 and now, completely up-to-date - edition of the young master's entire poetic oeuvre.
2022年11月7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