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南京路 (2006) 豆瓣
7.5 (8 个评分) 导演: 赵大勇
其它标题: Street life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没真实的姓名、没有真实的社会关系,他们用家乡的地名来称呼自己。他们以捡垃圾、偷东西、要饭、卖唱为生。这一群游走于社会边缘人群,他们聚集在南京路的各个巷口。来来去去的生活里有人满怀希望的活着、有人快乐的活着、也有人最终不堪生存压力而疯掉。
幼儿园 (2004) 豆瓣
8.6 (170 个评分) 导演: 张以庆
其它标题: Kindergarten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厚街 (2002) 豆瓣
7.7 (48 个评分) 导演: 周浩
厚街又名后街,是珠江口的一个小镇,距离省会广州 45公里,香港80公里。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来自台湾、香港的资本和中国内地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它从农业小镇迅速发展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城镇。工厂里的工人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从中国内地最贫困地区来到广东的厚街镇。工厂附近的出租屋是农民们进入城市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他们远离故乡后在千里之处建起的另一个家。本片真实记录了这些在厚街打工农民鲜为人知的生活状况,它们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廓南街16号 (1996) 豆瓣
导演: 段锦川
其它标题: No. 16, Barkhor South Street
记录了拉萨一个居民委员会中发生的事。八廓街是环绕拉萨大昭寺的一条街道,人们都认为八廓街是拉萨的中心。八廓南街16号是一个古老的院落,八廓街四个居委会之一的八廓居委会就在这个院子中办公。这个居委会以及在这里工作的人员是本片的主要角色。从治安管理到计划生育妇女儿童问题,从人口管理到商业摊点整治,从解决居民纠纷到文化扫盲,居委会的权利和事务是极其具体而且琐碎的。本片以时间为线索,根据不同的时事背景,通过居委会的工作细节展示出这个最基层的权力机构与居民们的关系。
1997年获得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的首奖,成为中国纪录片在世界纪录片影展获首奖的第一部作品。被收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
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2006) 豆瓣
在中国苏北的一个城市里,人到中年的大刚戏称自己是个“三无人员”(无钱、无房子、无工作)。他下岗多年,离婚后和患有精神病的老母挤在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里,每月靠着90元低保(后调高至120元)、靠着在朋友那儿混吃混喝和母亲的一点微薄退休津过活。大刚有一搭儿没一搭儿、高不成低不就地跑广告、当市场收费监督,甚至当“婚托”。为了舒缓情绪、打发时光,大刚穿着充抵工资的西装泡地下室的舞厅,在公园里的长椅上无聊地说着女人,和几个哥们拼钱喝酒,耍个“上半身”小姐……还自嘲地说起自己因买不起16元一包的避孕套而去买了个5毛钱的红气球替代……大刚和他的朋友们每天都在演绎着这些百无聊赖的龌龊“趣事”。面对这社会转型期造成的巨大压力和落差,大刚用一种拒绝思考的方式来抗争着——“活着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这是大刚常常挂在嘴边的一种标志性的人生哲学。
三里洞 (2007) 豆瓣
导演: 林鑫
这是一部矿工之子拍摄的关于父辈的纪录片。1955年,300多位来自上海的热血青年,怀着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希望和梦想,来到陕西省铜川市的三里洞煤矿。50年后,当年的建设者大多不在了。在那片深埋着黑色煤炭的土地上,始终激荡的是矿工们的命运和呼吸。本片用15个片段记录了依然生活在当地的老矿工、已故者和那个即将消逝的时代,以矿工的群像见证了生命的坚韧和尊严。他们是:戚国其、顾龙祥、沈龙根、王正祥、姚洪昌、葛登发、张百生、陆荣初、周寿根、罗世俊、丁福珍、童光、高章顺、陈宜祥、朱永生。
本片导演林鑫在《导演自述》中写道:“作为矿工的儿子,那深深地刻在心灵深处的煤矿,成为我永远也抹不掉的黑色记忆。1955年12月,父亲和他的300多位工友,从上海来到西北铜川的三里洞煤矿。在艰难的生存挣扎中,掩埋了他们的青春和梦想。2005年,我怀着对父亲的一份歉疚,寻找着那些活下来并依然生活在这里的老矿工,记录下他们的生命肖像,并以此作为纪念。”他在谈到拍摄本片的体会时说:“当你无可奈何地跌入你所拍摄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成了你的生活。作为一个纪录片制作者,你没有权力去阉割生活。你应该明白你的身份是卑微的,你只能小心翼翼地像仆人一样,尽可能忠实地将复杂的暧昧的生活转化为影像。任何居高临下的审视、同情和武断都会使你记录下来的影像显得可疑。”
林鑫1960年生于陕西铜川市,祖籍江苏太仓。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及西安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21世纪优秀艺术家画集——林鑫》,诗集《噢!父亲——黑色的记忆》。2003-2004年编导纪录片《陈炉》(2005年入选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电影节和云之南记录影像展),2005-2006年编导纪录片《三里洞》。(资料来自影像中国·纪录片《三里洞》)。更多资讯见影像中国·大理《三里洞放映现场的对话》,南方网[文化]《三里洞》:他们是被骗来的,陕西铜川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水俣病患者及其世界 (1971) 豆瓣
水俣 - 患者さんとその世界
8.5 (6 个评分) 导演: 土本典昭
其它标题: 水俣 - 患者さんとその世界 / Minamata: The Victims and Their World
上世纪70年代,由50-60年代高速增长的经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其中最具破坏性的事件之一便是日本九州岛Chisso公司所引起的汞中毒事件。在那里,摄制组跟随记录了29户受害者家庭的生活以及扩大的支援活动。伴随着土本典昭自己冷静的叙述,影片探究一个常人眼中的病人的世界 ——不仅仅是受害者,他们既是病人也是正常人,是工人也是渔民。
作为水俣系列的第一部,这部作品标志着土本典昭从构成主义风格转变到忠于表现事物、主题的世界性观点。该片在后来有一个120分钟的版本,而167分钟的原始版本将在此展映。
转自:
秦关路十号 (2004) 豆瓣
导演: 朱鹰文
上海一条极其普通的里弄里,开有一户古朴的老烟杂店。从店主的爷爷开始,几代经营下来,至今已经六十多年了。时间流逝,上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个小店依然保持着古老、简易的经营方式。本片纪录了这个小烟杂店新一代店主的普通生活。小店老板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经营着祖传的小店;他在里弄里有不错的口碑,他与他的妻子、朋友、邻居构筑了他们自己独立的人情天堂。浓酽的人情、真切的人生充盈全片。我(朱鹰文)想,从平民视野出发,深切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境遇,以平易、真诚、亲切感悟他们的生活。
夜未央 (2007) 豆瓣
导演: 潘剑林
其它标题: Endless Night
十五岁少女一次次残酷的经历,旁观者猥琐、淫邪的世俗评判。人性?兽性?还是道德的两面……一位少女从惨遭强暴到寻求庇护,再到自暴自弃的经历,围绕这一事件对多位社会人士进行了即兴采访。
排骨 (2005)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IMDb
排骨
7.8 (68 个评分) 导演: 高鸣
其它标题: Pai Gu
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中国在飞速发展。排骨和许多人一样。纷纷从农村走向城市,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

排骨,江西人,初中毕业。在深圳和朋友合伙卖翻版DVD,而且卖的全是艺术电影。排骨非常喜欢电影,他知道世界上很多电影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可是他说他从来都没看过,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所以也不想看。他喜欢看马大帅(搞笑电视剧),和周星驰,他喜欢听两只蝴蝶(2005红遍中国的网络流行歌曲)。他说,他还喜欢看漂亮的女孩。

排骨是个很矛盾的人,他渴望爱情,但坚持的认为象他这种层次的人(他认定象他这种层次的人是包括没有什么文化,农民出身的所有的人),是没有爱情的。
梦游 (2006) 豆瓣
导演: 黄文海
其它标题: Dream Walking
2004年夏天,行为艺术家李娃克,从北京赶来南阳,帮助画家王永平拍摄他的第一部电影.这部影片由王永平和朋友们出演自己的故事,这让整个拍片过程仿佛是他们过去生活的搬演.李娃克在拍片期间和诗人"魔头贝贝",画家丁德福关系密切,他们常在一块谈论艺术.诗人"魔头贝贝"刚在网络上被评为"天才诗人.但现实生活中他却是"看门人",利用拍片空闲,他邀请李娃克,结伴做了一次"逍遥游"(The Transcendental Happiness Walk).拜访外地的诗人.

丁德福现在很少绘画,在家庭,学校,情人的世俗纠葛中沉浮.这次他在影片中出演自己.他有时分不清生活和拍片的区别.

李娃克随时利用空闲做自己的行为艺术.这些作品有的是他给女孩子的脚化妆,然后将身上穿的寿衣剪下包裹脚;有的是他赤身裸体在人群中倒立.他说这些作品表达了他的生活感受――"无聊".

剧组没钱,管理散乱,拍摄时断时续,使王永平深陷在焦虑之中.......

这些人,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继续着他们的"梦游"(Dream Walking)之旅.
广场 (1994) 豆瓣
导演: 张元 / 段锦川
以北京天安门广场这一个中国人最熟悉的场所为展示空间,冷静、客观地记录了广场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的生活片断和状态。全片没有具体人物、没有矛盾冲突,导演剔去现实的色彩,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局部,每一段时光流逝的过程,最终,一个具有历史真实感和象征意义的广场赫然显现在黑白胶片之上。把天安门广场当作一个剧场,每天川流不息的人群在那里自动上演各种仪式行为,表达的是政治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体验。
小贾回家 (2007) 豆瓣
Xiao Jia rentre à la maison
7.7 (14 个评分) 导演: 丹米阳 演员: 贾樟柯
其它标题: Xiao Jia rentre à la maison / 小贾要回家
自《世界》浮出水面后,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终于走过混沌、镇痛的时期,开始迎来新的创作阶段。2006年,贾樟柯凭借《三峡好人》在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勇夺金狮奖,全世界开始关注这个来自中国山西汾阳小县城的男人。法国青年导演戴米安·欧诺为其作品所感动,于是带领团队来华拍摄一部关于贾樟柯的纪录片。
适值此时,贾正忙于《三峡好人》和《东》的发行工作,镜头前,他仿佛更像一个操控全局的制片人,终日马不停蹄。在此之后,小贾及其团队、法国摄制组返回家乡汾阳,闲聊儿时的趣闻乐事、恳谈创作轨迹与初衷,并以这小小的县城为原点,共同感受中国这十年来的巨大变迁……
赝品 (1973)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Vérités et mensonges
8.3 (31 个评分) 导演: 奥逊·威尔斯 演员: 奥逊·威尔斯 / Oja Kodar
其它标题: Vérités et mensonges / F for Fake
厌倦了逃亡生涯的匈牙利赝品画家艾米尔•德霍瑞(Elmyr de Hory)于1969年回到西班牙伊维萨岛,成为岛上名人,并结识了美国作家克利福德•艾尔文(Clifford Irving)。导演奥逊•威尔斯在介绍艾米尔•德霍瑞的同时穿插讲述了曾轰动一时的克利福德•艾尔文造假美国飞行业大亨霍华德•休斯自传案,随后又杜撰了女友欧嘉•蔻达(Oja Kodar)与毕加索之间的一段奇事。真假穿插中,奥逊•威尔斯提出了“艺术是什么”与作品归属权的问题。
本片是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的最后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大部分镜头素材来自由艾尔文•克利福德编剧,法国导演弗朗索瓦•莱兴巴赫(Francois Reichenbach)导演的关于匈牙利赝品画家艾米尔•德霍瑞的BBC纪录片。
海底世界3D (2009) 豆瓣
Under the Sea 3D
8.6 (10 个评分) 导演: 霍华德·豪尔 演员: 金·凯瑞
其它标题: Under the Sea 3D / 海底猎奇
首部IMAX海下立体电影,为拍摄此片,水下摄影师携带重达近4吨的专用装备,下潜到了南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印度洋海域,历时110天、潜水350小时,首次成功采用IMAX 3D 摄影机在水下进行冒险拍摄。3D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与地球上最独特、最危险、最色彩斑斓的生物零距离接触,体验一次难得的深海旅行。
南京!南京! (2009)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南京!南京!
7.0 (381 个评分) 导演: 陆川 演员: 刘烨 / 高圆圆
其它标题: 南京!南京! / City of Life and Death
1937年12月13日,时为国民政府首都的南京城沦陷,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这个大厦将倾的城池。
宋锡濂部军官陆剑雄(刘烨 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微弱而顽强的抵抗最终被压制,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在枪炮声中血染长江;金陵女子学院安全区,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 饰)奔波往复,尽力帮助和拯救所有来此避难的同胞,但兽性大发的日军早已虎视眈眈盯上了藏身于此的妇女;拉贝的秘书唐先生(范伟 饰)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了保护家人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也为此付出代价;舞女小江(江一燕 饰)纵使逃亡避难也不愿抛却女性的柔媚,她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则在其女性的外壳下注入一份刚强;日本人角川(中泉英雄 饰)随部队进驻这个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城池,在这个人间炼狱,他的心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狼烟滚滚,血流成河,大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既要承受时代的无情给予,也要做出攸关命运的痛苦抉择……
2009年5月15日 看过
距牛逼还差一段。

高圆圆的表演稍显无力。

整场下来还是角川的角色最突出。

那段祭典的鼓乐不错。
中国 历史 战争 纪录片 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