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yun - 标记
伦敦一家人 豆瓣
Ethel and Ernest
8.7 (15 个评分) 作者: [英]雷蒙德•布里格斯 译者: 张亦琦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书店 2018 - 7
【内容简介】
《伦敦一家人》源自雷蒙德•布里格斯的真实经历,感人至深却又妙趣横生。故事的主人公是雷蒙德•布里格斯的父母——贵妇人的侍女艾瑟尔与送奶工欧内斯特,他们的故事始于1928年的一见钟情,在1934年迎来了儿子雷蒙德的降生,直至1971年二人相继离世(前后相隔不到一个月)。布里格斯以自己独特的连环漫画形式讲述了艾瑟尔与欧内斯特的故事:他们一生经历了二十世纪的种种重大历史时刻:前途灰暗的大萧条时期、二战前的紧张局势、连年不断的战事、欢欣鼓舞的欧洲胜利日、战后的财政紧缩以及六十年代文化新潮流的涌现。
【编辑推荐】
★一生荡气回肠,不如陪你变老。
★一份满怀深情的诚挚献礼,献给一对平凡夫妇,以及他们生活的那个不平凡的时代。
★大城市白手起家的平凡夫妇,鸡同鸭讲却幸福的一生。
★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从相互隔阂走向和解。
★跨越战争、家庭变故、阿尔茨海默病,极端年代中更见真情。
★1999年年度英国图像小说奖,安徒生、凯特•格林威奖得主唯一一部讲述真实家庭故事的作品。
★同名电影提名第30届欧洲电影奖,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动画片单元展映作品,豆瓣2017年度动画(评分8.7)。
★英伦历史控不容错过的图像编年史,彩铅画风描摹英伦静美生活,苏格兰羊毛呢般温暖柔软。
【媒体及专家评论】
雷蒙德•布里格斯一直不乏感动读者的能力,但这本尤为势不可挡。
——史蒂芬•普里查德《卫报》
像所有优秀的小说一样,《伦敦一家人》传递出一种真实生活的感觉。
说我爱上了这一家人都不为过……布里格斯这部书赚尽了读者眼泪。《伦敦一家人》就像一幅完美的微型人像画:外形虽小,情感醇厚。
——查尔斯•泰勒•沙龙
对话令人心碎、恰如其分,电影感的画面传递出喜怒哀乐。整本书不仅娓娓而谈“普通”人物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段关于七十年间英国中下阶层人民生活本质的珍贵社会历史。这是英国当之无愧的畅销书。
——《出版人周刊》
恰是作者对爱和痛苦刻骨铭心的描画使《伦敦一家人》成为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当我们对上世纪英式古典生活的记忆渐渐模糊,应该庆幸雷蒙•布力格精致完美地将其再现出来,静静勾勒内容,娓娓道来缘由。
——尼克•霍恩比《纽约时报书评杂志》
平凡如水的生活每天反复上演。但是在布力格妙趣横生的漫画演绎下,人物变得丰满立体,生动形象,惹人可爱。面对动荡的历史,悲观无力与英雄主义交织,这是让我们反复阅读的理由。
——《纽约时报》李曼赫普特
英国畅销读物,这本迷人的小书以漫画形式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二十世纪家族几十年的生活。布里格斯巧妙的捕捉了他的父母——英国工人阶级——的奋斗史。随着故事的推进,你会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经深入到他们每日的生活,被他们的低声软语逗乐,被他们的勇敢坚毅打动。最后,猝不及防被沛然莫御的温情浪潮击中。
——《时代周刊》
2020年8月8日 想读
老年实用手册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宗泽亚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 - 7
专为老年群体设计
将老人挂心之事悉数制成表格
一部可以赠予家中老人的贴心之作
双色印刷;附赠密码本、自书遗嘱套装
◎ 编辑推荐
您可曾注意到家中老人或许有隐隐的焦虑?
您可曾在老人试图安排后事时,
打断对方的讲话并转移其注意力?
但如果这些正是老人所关心和记挂的呢?
本书专为老年群体设计, 将老人挂心之事悉数制成表格,
是一部可以赠予家中老人的贴心之作
老人在此可以回忆过往 ,记录重要人生信息,
提前安排晚年生活、财产管理、医疗照护、遗嘱、葬礼等事务——
1、我的一生和家庭
我有怎样的生平和品性?亲属和婚姻状况如何?
2、我的金融账户
我有哪些财产和投资项目?生活费用状况如何?
3、我的生前预嘱
我有何重病、希望何人照护?遗留物品如何处理?
4、我的葬事安排
我希望选择何种形式的葬礼?通知何人参加葬礼?
5、我的速查表
出门要随身携带哪些物品?是否有紧急联络电话?
◎ 内容简介
《老年实用手册》是一部帮助老年人归纳自己人生的指南。全书采用简单易懂的表格形式,引导老人完成整理人生的功课。依照各章节,老人能畅快地记录个人各方面的信息,回顾一生的经历,同时对晚年生活、财产管理、医疗照护、遗嘱、葬礼等大事提前做好安排。本手册另配备《我的密码本》和《自书遗嘱套装》两个附件,方便老人记录重要的财产和遗嘱信息。这部形式新颖的实用手册将带给老人对生命的全新思考。
2020年8月4日 想读
活过,爱过,写过 豆瓣 谷歌图书
8.0 (25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其它标题: 活过, 爱过, 写过
★社会学家李银河新版自传——一位女性主义者的人生自述,坦荡、独立、勇敢、自由,一生所求不过爱与美。
生于1950年代,经历“文革”、上山下乡、工农兵学员、公派留学……李银河成长中的苦闷彷徨和命运转折,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那一代知识分子从理想狂热走向独立思考,再到致力于社会进步的缩影。成长、爱情、学术在李银河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人生的这三个向度上,她“像蜜蜂采蜜一样”,只采撷最精华的部分。
★李银河首次深入、完整回忆与王小波的爱情历程,呈现《爱你就像爱生命》背后的故事。
王小波是李银河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十分详细地记录了与王小波的婚恋故事,读来令人动容,仿佛斯人未逝。从手抄小说《绿毛水怪》结缘,到热恋时的情书互递,婚后出国求学并借机穷游欧美,再到回国共同生活,甜蜜、浪漫、诙谐有趣,呈现了一个更加生活化的王小波和一对精神伴侣的日常生活。
★借由李银河的回忆,一窥中国社会近三十年婚姻家庭、性别与性的观念更迭与变迁。
作为中国第一位研究性领域的女学者,李银河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调查,揭示中国人关于婚姻、家庭、性的观念及其文化根源,并积极为中国社会的性少数群体发声,致力于扩大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接受与认知。她对学术生涯的回忆和梳理,清晰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三十年来在上述领域的观念变迁,以及与西方社会普遍认知的异同。
★李银河亲自修订,篇幅增补5万字。收录精选照片四十余张,首次曝光多张珍贵生活照。
特别增加了与年轻读者互动的一章,选取青年人普遍关心的有关婚姻、家庭、性的问题,逐一回答。
精选的四十余张照片,串联起李银河的一生经历:在北京度过童年、进内蒙古兵团、上工农兵大学、赴美国留学、与王小波相恋并一起留学、晚年与大侠相伴,等等。
★文字坦荡,率真。公众眼中特立独行的李银河,在她本人讲述下,却寻常不过,只是一位活出了自己所相信的一切的人。
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点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舒适的,最诗意的,最适合我的。 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李银河
★知名设计师操刀,装帧风格新颖前卫,彩插版本,用纸精良。
内容简介:生于1950年代,李银河一生的命运转折和苦闷彷徨,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那一代人从理想狂热到独立思考,再到致力于社会进步的缩影。与众不同的是,她一生都坚定地追求真我与自由:不顾一切与王小波热烈相爱,全心投入中国婚姻、性与家庭研究,通过学术实践打破偏见、为少数群体发声……李银河在书中回溯近七十年的岁月流光,落笔坦荡,纯真率性。人们眼中特立独行的她,在除去种种标签之后,只是一个敏感、纯粹、为了爱和美而真实地活着的人。
2020年7月15日 想读
17青春遁走 (Vol. 6) (完) 豆瓣
9.2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古谷實 玉皇朝出版集團 2005 - 10
古谷實2004年最新巨著!兩個17歲的少年……兩段在夢想與頹廢中飄揚的青春歲月……一旦中毒,誰能受得了?古谷實自《庸才》後,很久都沒有推出新作品,現在《17青春遁走》推出第一期,各位FANS必要第一時間飛撲去買。古谷實已經不再是《稻中》、《廢柴聯盟》時代的無厘頭古谷實,《17青春遁走》仍然走《庸才》的灰暗少年人生的路線,但就沒有《庸才》般偏激、頹廢、悲劇,明顯古谷實又再昇華到另一境界,以一個平淡的故事,去講其無奈人生觀。故事講述主角荻野的高中生涯,受人欺負、家境貧窮、自卑的心態令他難於認識女朋友,只好將精神寄於電單車之上。一次見到鍾情的少女,透過第三者向其表白,荻野卻以為被玩弄而鬧出一大堆事件。《17青春遁走》在人物性格方面有著細膩描寫,看後令人身同感受。
2020年7月14日 想读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8.7 (304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魏然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6
★马尔克斯自认为掌控得最好的作品。
★这是一个残忍的犯罪故事,一部极具张力的小说,为此我写了三十年。——加西亚•马尔克斯
★它综合了我以往所有作品的元素,我希望写的东西百分之百、准确无误地达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
“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此时的马尔克斯,为抗议独裁统治,已经进行了5年文学罢工。然而为完成这一作品,他打破誓言,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次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020年7月13日 想读
四十年的故事 豆瓣
作者: 林旭东 / 陈丹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本书为林旭东、陈丹青、韩辛三位画家举办的同名画展的作品集,以三位画家相识四十年来的故事与作品作为主线,叙述青年时代的理想,油画实践的轨迹,围绕艺术的友谊。四十年来,三位上海老朋友的故事充满戏剧性的起伏与变化:林旭东由油画转向版画,继而转向电影,又回到油画;陈丹青的绘画与书写生涯,已为公众熟知;韩辛在上海、美国、北京的艺术游历,则是一个文革少年成长为自由画家的典型。在四十年故事中,陈逸飞、刘小东、贾樟柯,是这三位画家长期友谊的见证人。而三位老友的各自陈述,使我们有机会进入时光隧道,目击文革时期自学一代如何成才,为今天的艺术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明的对比与反思。
2020年7月13日 想读
帕洛马尔 豆瓣 谷歌图书
Palomar
8.8 (48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萧天佑 译林出版社 2012 - 4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卡尔维诺认同本书是“一部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并坦言“帕洛马尔的任何经验,都是我的经验”。小说主人公帕洛马尔极富想象力和思辨精神。他迷恋于对客观物体及其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如大海的浪花,壁虎的形状以及月亮、星辰、草地。他不断地向自己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性欲、死亡、人在社会中的境遇等等,探究人与宇宙的关系,世界的紊乱和秩序,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在此,化身为帕洛马尔的卡尔维诺将他对世界的最后沉思掩映在叙述中,穿透了人生的全部经验。
小说出版一年后卡尔维诺溘然长逝,意味深长的是,《帕洛马尔》的最后一章完全记叙的是主人公对死亡的沉思默想。
2020年7月13日 想读
麦琪的礼物 Goodreads 豆瓣
8.7 (177 个评分) 作者: [美] 欧·亨利 译者: 张经浩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 7
选收欧·亨利的小说34篇,国外当代文学类重要工具书介绍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均已收入。欧·亨利是位有独特风格的杰出短篇小说家,以巧妙的构思、夸张和幽默的文笔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2020年7月13日 想读
世界史的故事:从北宋灭亡到君士坦丁堡陷落 豆瓣
The History of the Renaissance World: From the Rediscovery of Aristotle to the Conquest of Constantinople
作者: (美) 苏珊·怀斯·鲍尔 译者: 徐彬 / 李庆庆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7
这是一套用故事写成的世界史。
从文明诞生,到文艺复兴后的崭新世界,作者将漫长的历史分解为264篇故事。其中有古代文明开疆拓土,有孔子、佛陀等思想者传递火种,有旧世界的疾病与战争,也有废墟中新世界的萌芽。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作者苏珊·怀斯·鲍尔将“给人类行为赋予血肉和精神”视为自己的使命;作为美国博雅教育的代表人物,她把高超的叙事天赋、广博的学识在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套书着力呈现人类历史上的群英像,让你跟随那些风云人物的命运起伏读懂历史;还立足于真正的国际视野,让你看到全球文明的兴衰起落,以及种种文明如何互动、影响了对方。
在艰深的专业著作与娱乐化的戏说历史之间,《世界史的故事》开启了一种博学扎实、生动易读的写史方式,让历史成为普通人通往“博”与“雅”的钥匙。
《世界史的故事》共三辑(含6册),本书为第三辑:
第5册(11世纪—13世纪)
宗教矛盾最终触发了十字军东征,东方和西方的激烈对抗导致两败俱伤;与此同时,西方人从东方收藏的典籍中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的智慧,文艺复兴曙光初现。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衰落,蒙古人几乎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
第6册(14世纪—15世纪)
欧洲的饥荒、瘟疫和战乱连绵不断,皇帝和教皇大权旁落。宋朝最终被蒙古帝国灭亡,帖木儿统治了中亚的广大土地,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毁灭。在旧世界的动荡和毁灭中,新世界即将诞生。
-----------------------------------------------------
【编辑推荐】
★知名历史学家雷颐、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历史的温度》系列作者张玮诚意推荐!
★你可能会对历史大部头望而却步,但是,没有人能拒绝故事。这是一套用故事写成的世界史,作者苏珊像一个历史版的“山鲁佐德”——山鲁佐德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来避免被国王杀害,而苏珊讲了264段历史故事,以吸引你读完这人类文明的历史长卷。
★苏珊是美国博雅教育下诞生的奇才。她10岁学习拉丁语,14岁成为职业音乐家,16岁时写作三部小说,17岁进入大学……目前在全美历史第二悠久的高等院校威廉与玛丽学院教授文学与写作。她受邀撰写《世界史的故事》系列,献给希望变得博雅多才、知识体系完整的普罗大众。
★海外赞誉如潮,《世界史的故事》的青少版畅销百万册,是许多美国家长送给子女的礼物,而这一版扩充了大量内容、添加了更多吸引人的细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这套世界史着重呈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群英像:大流士、恺撒、曹操、萨拉丁、平清盛……跟随这些风云人物,尘封的历史重获血肉精神,也让我们对历史事件何以发生、历史转折对人的影响等问题,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这套世界史具备真正的国际视野,不再仅仅聚焦于西方文明,东亚、南亚以及一些昙花一现的文明,都在这套书中获得了应有的笔墨。而且,作者创造性地展现着同一时间全球各地的文明全景:当中国进入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西方的罗马帝国发生着怎样的权力争斗?当帖木儿“如咆哮雄狮奋勇向前”,东方的王朝经历着怎样的变革?
★精心编排,方便读者阅读。包含数百幅地图和年表,帮助读者快速搭建立体的时空框架,不同时代、不同文明间的联系一目了然,让零碎的知识连为一体。
★采用艺术纸和烫金工艺,两册一函,装帧精美典雅,值得收藏。
2020年7月10日 想读
杜甫传 豆瓣
8.4 (7 个评分) 作者: 冯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 6
冯至是继闻一多之后的又一位致力于杜甫研究、致力于向文学界和全社会传扬杜甫精神的著名诗人。《杜甫传》于1952年11月初版后,引起广泛的影响。1980年3月又出版了增订版,附录了三篇文章、一篇小说。本次重印,补入一些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材料,包括冯至撰写《杜甫传》时所作的笔记、所绘的图表等材料,冯至参加纪念杜甫活动的照片,一些著名学者有关《杜甫传》的信笺,夏承焘《读<爱国诗人杜甫传>》书评一篇等。本次图文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感受杜甫、理解冯至与《杜甫传》都有很大的帮助。
2020年7月8日 想读
荒野指南 豆瓣 Goodreads
8.3 (7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邹殳葳 / 王子夔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 - 3
《荒野指南》是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短篇小说集。小说集描述了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也对人类心灵的奇妙与神秘进行了卓绝的探索。丈夫的情人送来一盒貌似甜美实则可怖的礼物(《毛团》);泥潭人的考古发掘与现代人的风流韵事交织并行(《泥潭人》);在林中小径莫名消失的女孩多年后似乎在多幅风景画中灵魂归来(《死于风景之畔》);著名的记者遭到从前一名亦师亦友的同事背叛(《叔叔们》);……生活中常态化的喧嚣与尖酸在小说里一览无余,而运用尖锐的幽默感来表现人物关系则是作家的独到之处。《荒野指南》为读者营造出一个既熟悉又疏离、既明亮又暧昧的周遭世界。
阿特伍德……值得为其造出一个形容词——阿特伍德式的——以匹俦其独一无二的文风。——《芝加哥论坛报》
阿特伍德是一名重量级作家,她深谙人性的行为方式,文风优雅婉约,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拥有宽广的视野。——玛丽莲•弗兰奇(美国女权主义作家)
有趣,犀利,总是一针见血。——英国《闲暇》杂志
她用文字创造的每一样事物都拥有质感和分量。——英国《每日电讯报》
2020年7月5日 想读
马丁·伊登 豆瓣
9.2 (13 个评分) 作者: 杰克·伦敦 译者: 吴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马丁·伊登》是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美国最著名的工人出身的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之一。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偶然结识了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受她的启发,发愤自学,并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尽管处处碰壁,他仍不愿听从罗丝的安排,进她父亲的事务所,做个“有为青年”。后来他突然时来运转,以前被退回的稿件纷纷得到发表,成为当红作家。以前看不起他的亲友都争先恐后地来请他吃饭,连已和他决裂的罗丝也主动前来投怀送抱。这使他看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对爱情所抱的美妙幻想也彻底破灭。
2020年7月4日 想读 锵锵三人行,20170130,许子东。
爱情
夜半蜘蛛猴 豆瓣
夜のくもざる
6.6 (13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6
本书为村上春树与画家安西水丸合著的插图本超短篇小说集。36篇短小精致的小说,构思奇异,幽默诙谐,配上36幅彩色插图,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全书图文并茂,风格独特,加以精美的装帧设计,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2020年6月29日 想读
摩托车模型制作技法(从基础开始讲解的摩托车模型制作方法) 豆瓣
作者: 日本HobbyJAPAN株式会社 译者: 吴曦 2014 - 1
日本HobbyJAPAN株式会社所著的《摩托车模型制作技法(从基础开始讲解的摩托车模型制作方法)》的第一部分是由模型杂志《HOBBY JAPAN》旗下的著名模型制作人——野本宪一、一之户晃治、昌中浩这3位作为讲师带来的逐步图解指南。前半部分将围绕摩托车模型的组装、涂装为中心进行介绍,即便初学者也易学易懂。紧接着的后半部分就将介绍从套件改造到零件自制等从初学者向上晋级的专业模型技术。第二部分给大家带来的是活跃在模型杂志《HOBBY JAPAN》中的制作人——一之户晃治的作品为中心的各种在专业制作技巧下诞生的摩托车模型。登载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应用了第一部分中所介绍的制作技法制作而成的。
2020年6月27日 想读
伟大的电影 2 豆瓣
The Great Movies II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杰·伊伯特 译者: 李钰 / 宋嘉伟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5
《伟大的电影2》是世界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他延续了前著的妙语连珠与犀利观点,携带私货的毒舌,以及吐槽精准的幽默。《伟大的电影2》中收录的100篇影评,是100部被作者形容为“没得看,就会死”的电影,其中一些与伟大的名字相伴——罗伯特·布列松、希区柯克、伍迪·艾伦、戈达尔、斯皮尔伯格;另一些,人们通常不会将其与“伟大”联系起来,甚至会排斥。
正如伊伯特所强调的,“我们基于不同的理由去看不同的电影,而电影的伟大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之中。”因此,《伟大的电影2》里既有《大白鲨》《夺宝奇兵》等被认为“太过流行的”,也有《落难见真情》《男人的争斗》等“标榜娱乐的”,还有《厄舍古厦的倒塌》《史楚锡流浪记》等“过于晦涩难懂的”。伟大的电影是一份清单,而非榜单,记录那些维护艺术之价值的电影。
2020年6月8日 想读
城记 豆瓣
8.9 (51 个评分) 作者: 王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0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2020年6月7日 想读
动物农场 谷歌图书 豆瓣
Animal Farm
9.4 (614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木三分的反乌托的政治讽喻寓言。
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2020年6月5日 想读
The Beautiful Poetry of Donald Trump 豆瓣
9.6 (16 个评分) 作者: Rob Sears Canongate Books 2017 - 10
THE SUNDAY TIMES BESTSELLER
What if there's a hidden dimension to Donald Trump; a sensitive, poetic side? Driven by this question, Rob Sears began combing Trump's words for signs of poetry.
What he found was a revelation. By simply taking the 45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weets and transcripts, cutting them up and reordering them, Sears unearthed a trove of beautiful verse that was just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
This groundbreaking collection will give readers a glimpse of Trump's innermost thoughts and feelings on everything from the nature of truth, to what he hates about Lord Sugar. And it will reveal a hitherto hidden Donald, who may surprise and delight both students and critics alike.
This timely publication also includes Sears' scholarly footnotes and introduction, in which he excavates new critical angles and insights into the President's poetry which the casual reader might initially overlook.
2020年6月2日 想读
旧制度与大革命 豆瓣
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
9.2 (7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托克维尔 译者: 冯棠 商务印书馆 1992 - 8
这部《旧制度与大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东西,发了什么前人所未发的新意?托克维尔开宗明义就指出,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另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从各章题目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从方法论说,这也可以称为后来“年鉴学派”创导的问题史学。例如,托克维尔企图说明:何以全欧洲几乎都有同样的政体,它们如何到处都陷于崩溃?何以封建特权对法国人民比在其他地方变得更为可憎?何以中央集权行政体制是旧制度的体制,而不是大革命或帝国的创造?何以18世纪的法国的人们比其他国家人民更彼此相似,同时又彼此分离,漠不相关?尽管文明不断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甚至比13世纪的农民处境更恶劣?何以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何以法国人宁愿先要改革,后要自由?何以行政革命先于政治革命?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最繁荣时
期,这种繁荣如何加速了革命?等等。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写成专著。
与19世纪一些思想家、哲学家——从斯塔埃尔夫人到基内——不同,托克维尔不是凭空“思考”法国革命,而是扎扎实实地依靠对原始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他阅读、利用了前人从未接触过的大量档案材料,包括古老的土地清册、赋税簿籍、地方与中央的奏章、指示和大臣间的通信、三级会议记录和1789年的陈情书。他是第一个查阅有关国有财产出售法令的历史家;他还努力挖掘涉及农民状况和农民起义的资料。根据这些史料,他得以深入了解、具体描绘旧制度下的土地、财产、教会、三级会议、中央与地方行政、农民生活、贵族地位、第三等级状况等,并阐发自己的论点。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马可瓦尔多 豆瓣 Goodreads
Marcovaldo
8.9 (137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马小漠 译林出版社 2020 - 1
一年四季轮回 一季一个故事
在沟渠里仰望星星 一个小工眼中城市的奇趣与窃喜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化和都市的隐秘。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读者期盼已久、简体中文版首度问世的《马可瓦尔多》,是卡尔维诺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开启了他创作的黄金时代。卡尔维诺在这一系列故事中对城市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为其后来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马可瓦尔多式的那些小不幸和小欢喜,卡尔维诺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以此作为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2020年5月23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