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话
托尔金的袍子 豆瓣
Tolkien's Gown & Other Stories of Great Authors and Rare Books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里克•杰寇斯基 译者: 王青松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5
《洛丽塔》《在路上》《尤利西斯》《麦田里的守望者》《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场名著珍本的拍卖大会,噢不,吐槽大会,正等你观战。看似沉闷老旧的珍本背后,竟然充满心机算计、懊悔与任性,还有各种尔虞我诈的告来告去。当然,也少不了本书作者与大作家之间“买卖不成仁义在”的神仙友谊。
传奇珍本书商里克•杰寇斯基用他经手的19部名著珍本,串联起20世纪文学经典“八卦史”,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些作品问世时的曲折历程、文坛巨匠的趣闻逸事,以及精彩刺激的商场心机。
【编辑推荐】
★ 一部20世纪畅销书作家八卦史。王尔德如何在一个书商蛊惑似的鼓励下创作了《道林•格雷的画像》并最终走向死亡;风靡全球的《魔戒》作者托尔金,竟是在某一天批改博士生试卷时,遇到一张空白卷而忽然产生灵感,开始提笔书写霍比特人;《蝇王》曾连续被22家出版社拒之门外……
★ 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学名著“吐槽大会”。
“《尤利西斯》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文学经典,但它也恰恰提醒我们,‘经典’一类书籍又会多么令人难说‘满意’二字呀。”
“《智慧七柱》可谓无人不知,可在我认识的人中只有两位曾实实在在地读过它,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该书太晦涩难懂,而是因为它乏味得难以卒读。”
“如果你认为J.K.罗琳是比托尔金更卓越的作家,那么,你要么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要么是个白痴。”
“一个好的作家不一定就是好人。”
“艾略特的现代诗让你简直不知道该干什么好,是去找词典呢,还是去找阿司匹林。”
“如果说,整个出版界的笨蛋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约翰•肯尼迪•图尔,这句话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他们的确都不愿意出版他的《笨蛋联盟》。悲剧的是,这群笨蛋的首领恰恰是当时德高望重的罗伯特•戈特利布。”
★ 一个爱憎分明的珍本书商的生动画像,爱书人不容错过的枕边书。里克作为一个著名珍本书商,不但有一种学者的严谨,还有一种历史参与者的鲜活,他就是文学史中的一分子,那些活生生的大人物,与他之间有着数不清的纠葛甚至恩怨——和格雷厄姆•格林成为朋友、为威廉•戈尔丁编订著作年表、与托尔金同住一栋楼,甚至被塞林格和戈尔丁告上法庭……
★ 广受爱书人好评,王强作序推荐,止庵、彭伦、云也退等击掌推荐。
王强:“《托尔金的袍子》是作为‘一时之书’降生的,但只要书和书的收藏不会濒危到灭种,只要人类还时不时惦记着尤利西斯、惦记着洛丽塔,它走向未来成为一本‘一世之书’还是极有可能的。”
【媒体推荐】
融合了风趣逗人的对话、尖锐的文学评论、以及精彩的内幕故事,让人难以抗拒……本书绝对是爱书人最好的床边读物。
——《小说的五十堂课》作者/戴维‧洛奇(David Lodge)
成功地以欢乐的语调叙述这些令人惊异的故事……满满的逸闻掌故。
——《周日电讯报》
它很有个性、它很好笑、它里面塞满了精彩的八卦与爆料。棒透了!
——《周日邮报》
每一页都精彩。
——《周日泰晤士报》
你找不到有哪个导游比杰寇斯基更幽默有趣,读他的文字能激起你一阵大笑,让你通体舒畅。
——《惠灵顿日报》
杰寇斯基对书本的爱充满感染力。他让你想要再翻一翻这些值得一读的书籍,或者至少,会让你重新珍惜书架上尘封已久的厚重书册。
——《西雅图时报》
本书丰富的内幕八卦与小道消息,完全搔到了每一位书痴的痒处。
——《金融时报》
里克‧杰寇斯基是现代第一个书商,把无数如上古大猩猩般的书籍从丛林里拖出来,带到聚光灯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卫报》
爱书人绝不会想错过这些“家丑不可外扬”的秘密。
——《大事件》新闻周刊
一场美妙的盛宴,述说了许多英文经典的由来典故,以及其作者的生平逸事……托尔金、波特小姐、奥威尔、拉金、海明威等,爱书人一定会着迷于这些不为人知的珍贵事典。真的,每个人都应该要收藏一本!
——《出版新闻》
流畅易读,让人不忍释卷。
——《多伦多星报》
我要提名里克的这本书为最佳传记,我愿意赌赌看。他的文章就好像朝古书买卖这滩停滞太久的死水,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美国古旧书商协会
2022年5月14日 已读
休憩59th,国内最好的书话悉数来自读者,藏书家们应该汗颜,他们写不过读者,甚至写不过书贩子。这本书内涵非常丰厚,有作家故事,有作品剖析,有历史文化环境描写,还有很多的作者与作家们的互动,读来亲切有趣而有深度,作者也表现出来自己靠书吃饭天长日久积累下的专家级别的版本学知识和文学鉴赏力,最难得的是,在拥有这些优点的基础上,这书还非常有趣,妙不可言
书话
遇见一家书店 豆瓣
作者: 王野霏 主编 2021 - 1
书店是喧嚣的,各种思想在此汇聚碰撞,书店是安静的,过滤掉尘世的浮躁,让心灵得以安宁。在当代,书店业不复往昔繁盛,但对爱书人来说,书店依然是最温情的理想之地。
《遇见一家书店》是一本人与书店的故事集,结集了88个人与书店的故事,有童年在书店阅读小人书的难忘记忆,有因为喜爱阅读创办书店的故事,有与沉默寡言的书店老板的相识,也有书店业为寻求发展所做的努力与创新……从这些故事中看到人和书店的缘分,感受书店带给人的温暖力量,了解当代书店风景,窥见时代变迁。
2022年3月2日 已读
休憩26th,立读数页觉质量一般,出于对书话深深地爱还是买了下来,读完发现自己的预判并没有问题。此书为征文短篇集,有谢其章解玺璋阎崇年等人充分量,更多的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文化人或普通人,年龄则普遍中年以上,篇幅则基本在千五百以下,可读性很一般,煽情部分有老干部体特有的假大空迹象,不过,表达的对书的真爱还是确实的。我想90后以后对书店尤其是旧书店小书店的回忆应该极少了,这种对书店对买书尤其是对存钱买青睐已久的书的描述行将绝灭,故而记述这种经验这种心情的书籍无论质量如何都是可贵的,读完一声慨叹,吾道不孤,黄昏里终究还有几盏灯摇曳
书话
书店里的七种人 豆瓣
Seven Kinds of People You Find in Bookshops
7.4 (7 个评分) 作者: [英]肖恩·白塞尔 译者: 姚瑶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9
◎英国超人气书店店主、《书店日记》作者肖恩·白塞尔全新作品
◎化身柜台背后的实时弹幕 犀利吐槽“最讨人厌”的七类读者
◎喋喋不休的文学教授、拖家带口的年轻夫妇、无所事事的退休老人、风尘仆仆的背包客……
【编辑推荐】
※《书店日记》作者肖恩·白塞尔备受读者期待的最新作品。
※内容幽默辛辣,描绘的书店百态与读者形象贴近人心,让人哈哈大笑的同时也引发强烈共鸣。
※装帧小巧,便于读者随身携带阅读。封面采用英国知名插画师Jon McNaught为本书专门绘制的插画作品,与内容相得益彰,可爱温馨。
【内容简介】
作为苏格兰最大的二手书店店主,在二十年的书店经营生涯中,肖恩·白塞尔几乎见识过所有类型的读者:喋喋不休的文学教授、喜爱炫学的行业专家、拖家带口的年轻夫妇、无所事事的退休老人……这些形色各异的读者,在让店员头疼不已的同时,也为本来沉闷的书店生活平添了鲜活的人情味。
在本书中,肖恩将这些读者分为七个大类,以幽默、尖刻的文风逐一吐槽了自己的“衣食父母”,让人捧腹大笑之余,也不禁为这种独特的情感联结而心生暖意。
【媒体推荐】
“温暖、诙谐,有趣到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每日邮报》
“白塞尔在这本书里玩得很开心,这种快乐极具感染力。”——《苏格兰人》
“精湛的吐槽表演……厌世情绪中还带着阵阵甜蜜。”——《卫报》
“一场温和的人类喜剧所需的要素全在此齐备,像一包水果硬糖般抚慰人心,让人忍不住想要掏出品尝。”——Literary Review
“任何一个读者,如果在圣诞日的早晨在自己袜子里发现这本书,都应该感到幸运……它包含了足够多的笑料,是一本绝佳的消遣读物。”——Bookmunch
2021年11月23日 已读
休憩178th,白塞尔废话最少,信息度最浓郁,情感波动最明显的一本,读过前两本的朋友应该晓得此人善于讲述有趣段子,但是密度不高,此书则无此毛病,极度适合好他这一口的资深读者以及想尝试他却缺少时间的家伙们,不错的书
书店 书话 肖恩·白塞尔
书店四季 豆瓣
Confessions of a Bookseller
7.8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肖恩·白塞尔 译者: 顾真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 8
英国超人气毒舌店主的爆笑吐槽与告白,2019书市黑马《书店日记》火热续篇。
“真希望这些书能开口说话,跟我们讲讲它们见过的事儿。”
一头扎进书店里,一切都会好。
*
世上有两类人:一类在酒吧、咖啡馆、餐厅或者商店上过班,另一类没有。
*
18岁的时候,肖恩•白塞尔第一次在苏格兰小镇威格敦看到那家名叫“书店”(The Book Shop)的书店。他和朋友散步经过,看到堆满书籍的橱窗,对朋友说:“这家店到年底一定倒闭。”
十三年后,肖恩辞去电视台的职务,买下了这家书店。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工作,“书店”已是苏格兰最大的二手书书店,而威格敦也成为远近闻名的“书城”。肖恩往返各地收购旧书,应付层出不穷的奇葩顾客、古怪店员和电商冲击之下的经营窘境。2017年,他的“行业劝退书”《书店日记》出版,这部反映当代书业生存现状的实录,凭借喜剧天赋和犀利毒舌成为英国书市的年度黑马。
2019年,续篇《书店四季》出版。新的一年,小镇和“书店”也在经历改变。女友安娜离开了,无视老板的人气店员、“女王”妮基在年底离职,肖恩说那就像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故事仍在继续,肖恩依旧出入陌生人的客厅和书房,见证书与人的相聚与分离,黑猫“船长”还镇守着他的地盘,仓库和棚屋改建成活动场地,新来的意大利姑娘伊曼纽埃拉渐渐融入了小镇的生活,更多书店和文艺群落在周边出现,“那些在更加传统的地方不受包容的怪癖,在威格敦却能够得到认同”。
四季轮替,时光流转,“书店”也愈加坚固地扎根在苏格兰的乡土生活之中。肖恩说:“只怕改变就在不远的将来。尽管如此,味道、氛围和人与人的交往将依然是实体书店的专属保护区……也许书店也会迎来一场小小的复兴,足以让我们中的一些人再多撑一阵子。”
*
评论推荐:
★白塞尔毒舌的笔触和对荒诞现象的敏锐洞察力,都让我想起喜剧演员瑞奇·热维斯假如经营一家书店会说些什么。——《华尔街日报》
★ 白塞尔是一位娴熟老道的作家……他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里面充满丰富多彩的角色。苏格兰的风景——野鸭飞过盐沼,去蜿蜒的河边垂钓——是美妙的……一本可爱而又发人深省的书。——《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白塞尔的乖戾魅力,从他在书店黑板上涂写的标语就可窥见一二:“避免社交:永远带本书。”(Avoid social interaction: always carry a book.)——《华盛顿邮报》
★这是我读过的蕞暴躁也蕞有趣的书商回忆录。——德怀特·加纳(著名评论家),《纽约时报》
★……有趣的坏脾气故事集,爱书人都会喜欢的,但恐怕也会时不时感到畏缩……——《出版人周刊》
★白塞尔的作品充满辛辣的幽默……他是一个肩负使命的人,透过他的眼睛所看到的书店一年会让读者相信,这是一项值得承担的使命。”——《芝加哥论坛报》
★一位苏格兰威格敦的书商讲述了他在小镇上卖旧书的一年经历……暴躁,滑稽,偶尔也有伤感一闪而过,这本书引人入胜地讲述了书店的生活,来自正在消失的实体零售行业第一线。一部宽宏、清醒、博爱的作品。”——《科克斯评论》
★白塞尔对那些斤斤计较的顾客的诙谐描述,他日常生活中的苦与乐,以及苏格兰特有的风土,都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地方感,足以俘获飘忽不定的心灵,让我在他的炉火旁安顿下来。——《波特兰先驱报》
2021年8月4日 已读
休憩133rd,白塞尔老年时估计会变成莫妮卡楼下那个面瘫肃穆古怪老头,开口就是抱怨,因而此书和前作被称为行业劝退书,但人类从来都是口拒体诚实的别扭生物,他抛弃电视台工作操持书店多年并仍在坚持不懈,足以说明未曾言明的爱,支持他走下去的应该就是活跃在前作中与此书里和顾客间灵光一闪的对话,譬如此书中感慨古董书若会开口,讲述平生所见该多好的言语,想必会让我辈心有戚戚,有趣的是,会开口且倾诉欲爆棚的古董老头老太那么多,却压根没人想去听。另外,白塞尔有望摆脱孤独的契机来了啊!我好奇要到什么时候他和奶奶才会倾诉衷情,这厮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到什么时候。这样的爱情和伴侣才能撑着他继续不容易的旧书店之旅啊,而且,妮基的离去留下的吐槽他黑他把书乱堆乱插的巨大空窗,除了这个意大利姑娘,谁又能够填补?!
书话 肖恩·白塞尔 英国 随笔
漫步神保町 豆瓣
神田神保町書肆街考: 世界遺産的“本の街”の誕生から現在まで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鹿岛茂 译者: 杜红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0 - 1
世界书业史上绝无仅有的旧书店街,鼎鼎大名的“神田神保町”是如何形成的?本书网罗了云集于此的书店、出版社、经销商、大学、语言学校、专门学校、预备校、电影院等一众业态不为人知的兴衰史,通过翔实的史料唤醒过往的缤纷记忆,勾勒出孕育了日本近代知识与文化的这一“奇异街区”之全貌!
我想写写关于神田,尤其是关于神保町的故事。不过,本稿并非散文式的叙事,而是站在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展开叙述。言下之意,我会将这条全世界绝无仅有且独树一帜的“旧书街”重置于经济、教育、饮食、居住等宽泛的人文坐标之中,从社会发展史的高度鸟瞰神保町。我既希望能提炼出神保町的独特性,也期许着通过其自身的独特性映照和反观日本近代本身。
——鹿岛茂
2021年8月2日 已读
修行32nd,此书读到累,前后半个月阅读时间里觉得读来轻松的享受时光屈指可数,与之相比白鹇尹兄《东京蠹余录》一书真是太好读太可爱了,很难想象这样好的题材怎能被讲到这样的干巴巴。但绝对不可以低估这本书,其信息量总量与信息密度之可观是值得激赏的,不单是尹兄作品,其余经眼的神保町主题著作或短文,都只写了此书庞大信息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三上延萌度爆表的古书堂七部曲中类似旧书拍卖、书店自制目录等等行内细节,更是在此书里被说得十分透彻。简言之,此书乃是粉丝向明显的专门读物,并非一般爱书人可以从中得到乐趣的东西,也许多年以后,神保町只能活在这样的书本里了,书中记录08年神保町旧书店版图已经大大缩减,今天呢?三五年后的未来呢?吾不知。
书店 书话 历史 文化
书边梦忆 豆瓣
作者: 姜德明 中华书局 2009 - 6
《书边梦忆》的主要内容包括:夏枝巢的《清官词》、《三海秘录》、奉宽的《妙峰山琐记》、《西山集》和《凝碧馀音》、都门三记、《金陵卖书记》、《随园图》别记、毁书与访书、钱基博的油印小册、沪上访书记、香港旧书店、神田旧书店等。
2019年4月29日 已读
休憩116th,姜德明的书,一贯半本书话半本怀人,老姜可能不擅长写怀人文章,篇幅短事情少又看不出真情实感,把书话那一半的质量也跟着扯下去了,这个人是值得尊重的,书意思真的不大
书话 姜德明 文化 随笔
迷恋记 豆瓣
8.0 (11 个评分) 作者: 张新颖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 - 1
《迷恋记》是作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笔记集,包括王尔德、阿赫玛托娃、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本雅明等等他所钟爱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有所涉及。文字感性、贴切,张弛有致,娓娓道来,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情不加掩饰地寄托在评论文字中间,绝无文学评论家惯有的陈词滥调,体现了作者丰润的写作才情和谨严的学术品质。
2019年1月30日 已读
休憩34th,读张新颖从《读书这么好的事》开始,觉得对读书一事看的如此透彻并乐在其中的人定然颇有建树见解不凡,读此书时略有些失望,此书没如其他优质书话一般作为书之书牵出更多好书入我眼里,而表达个人见解时也因太偏学院派而与我想法格格不入。读完此书张新颖在我心中定位基本完成,他是另一个梁文道。
书话 张新颖 随笔
槐市书话 豆瓣
作者: 拓晓堂 2017 - 9
本书作者凭借多年从事中国古籍拍卖和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的丰富经验,在古籍中搜奇品酌,讲述了一部部重要的文献典籍背后曲折动人的故事。全书分为三部分:铭心绝品,是作者在从事古籍拍卖工作二十多年中,采访古籍善本、编纂书目和图录过程中的重要观点;阅书感想,记录了各种善本的流转过程,极富版本学的价值;藏书集序篇,全面呈现了中国各类藏书家和古籍的重要展览。
2018年12月19日 已读
休憩341st,扫读完此书,为何扫读,因为古籍版本不了解也玩不起,但爱读此类书话如韦力如孙殿起如此公,只为了解天下有何好书好物,有何神迹书缘为他人所邂逅,一时藏书身后流散归依何方,一本好书辗转多人的原因和故事,这些东西太动人了,不可以交臂失之。作者浸淫此行当大半生,东西可观插图精美笔下信息量惊人,如果我也爱版本,应该会读得无比快乐吧。虽然今天的知识储备决定我只能扫读看看热闹,但不耽误我认为这本书不错,作者十分厉害,好之者请务必不要错过此书。
书话 古籍 版本学
书人行脚 豆瓣
作者: 傅月庵 中华书局 2011 - 2
《书人行脚》内容简介:“书人者,以书维生之人也。醒即抓书,如厕读书,等车看书,上班编书,下班买书,灯下找书翻书写书……因其事事皆书,故不能不有所感,闲闲记去,不求其专,不忌人窥,是为‘公听日记’。”书写是一种治疗,古人所谓“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大抵即是。因无路可走了,乃以“述”、以“思”,为云水行脚之所据。圣贤成其大,不肖者获其小,要皆一也。此或不肖如此书尚有值得一翻之所在也。
2018年10月9日 已读
休憩293rd,傅月庵行文太对我胃口,以至于此本日记体例的杂的不能再杂的随笔我都不能不给出五星,尽管从逛书店到古文摘录到时事评点再到篮球棒球都有涉及,但共鸣处太美好,以致不能掩饰喜欢。我感觉自己与傅先生在很多地方共鸣明显,但是这个五星绝无感情因素作祟,书话随笔一道傅先生的确好,没有虞云国辛德勇的学究大头巾气,没有谢其章外旷达内市侩的魏晋名士气,没有梁文道那种商业式阅读,讨论一切书籍最终都归到他的小领域里的套路气,有唐诺的兴趣和细腻文笔却不那样冗长啰嗦粘粘连连,有冯唐的眼力和引用功夫却没有那股装逼味,他的东西合我胃口,因为有很多长处,而少了很多短处,可惜啊,他和阿城一样,作品太少,这本小集子已经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加进来,依然只有薄薄百来页,深感不足,可谓海棠无香鲥鱼多刺
书话 傅月庵 随笔
大书特书 豆瓣
One for the Books
8.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昆南 译者: 陈丹丹 商务印书馆 2014
本书是关于书的书,作者乔·昆南相信“书有转变的魔力,把黑暗变成光,把虚无变成存在”,这种对书的深刻感情,想必会引发爱书人的强烈共鸣。与同类作者想比,他的阅读十分纯粹。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书店一家家倒闭,读书的人也跟着减少了,书将何去何从?昆南和许多爱书人一样也在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本书虽然是在书处在一种困境之中所产生的思考,但作者用有趣的笔风讲述自己与书结缘、相恋到无时无刻不能分离的故事,让人笑不可抑。本书审视了当今的阅读生态,触及热情专注的书商、遭受围攻的图书馆,以及爱书人的日常困境。昆南不仅讲了自己的读书癖好,更通过调查与问询的方式研究了朋友们、家人等的读书习惯以及读书与交友的有趣故事。不同于坐而论道、与读者保持距离的书之书,本书让真正的爱书人难以忘怀,并刺激他们读更多的书。
2018年2月2日 已读
修行5th,世上没有两片形状相同的雪花,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读书人,读书一事隐私且自我,因而也是我最不想和别人聊的领域,可与知者道而已。但喜出望外的是,此书作者与我在阅读习惯阅读态度对待书籍与古籍态度对待作家态度不喜讨论读书态度都如出一辙,乃至不喜读书会因其广泛存在抱团刷一致,不喜阿特拉斯喜欢非普通读者乃至罗西与苹果酒这种超小众书籍,太多太多一致了,于是阅读变成享受,变成完善自己成型思想的过程。本书作者高度自我,嬉笑怒骂尖刻锋利,会让一些读者很受伤吧。前一半所言讲内容属读书人共同面对的问题的看法,后一半则和他本人生活经历乃至兴趣具体领域紧紧相连,导致共性不断减少,这一点反而让我很恐惧,他比我大约五十岁,他的观点乃至谈吐文风都和我高度类似,那么,等我变成了一个这样的老头时,是不是也这样呢?
书话 随笔
我书 豆瓣
作者: 傅月庵 2010 - 10
《我书》是一部散文集子,共收22篇短文,其内容涉及回忆青春时光;谈论一些作家如安妮宝贝、毕飞宇、刘震云亦舒等;也有追忆与唐德刚的交往,当然还有书与书店的故事。总而言之是关于“书人书事”的一部集子。
2017年12月24日 已读
休憩367th,质量不算顶好,但我读的上一本类似书籍是沈昌文一本,对比之下直接把这本推到相当杰出的水准,无他,言之有物。沈昌文扬之水那条线写起随笔来是天夺其魄头脑昏沉了么?是诅咒吧,应该是诅咒吧
书话 随笔
快雪时晴闲看书 豆瓣
作者: 杨小洲 中华书局 2009 - 10
作者妙笔点评近五六年间所出钟意之书,时见快意笔墨,可算一详细的私人阅读小史,亦足供同好参考。另以钟叔河、陈子善、止庵三位编者为例,细细评说三十年间周作人著译编辑出版故事,意义自不可小觑。最后为数篇民国旧书随笔,趣味洋溢,颇值赏读。
收在此册里的文字,多为关于书的闲话,曰“闲看书”是也。原本自己写作谈书的文章皆为约稿,数小时之内写完交卷,数天之后便见载报端,往往写过便忘,再读则如阅别人所作,自己早不记得。今检阅旧作,有“随伊迷路为看花”之慨。不过谈书的文字好在随兴而发,书里书外信手写来,最能看出个人感受,虽见识高低因人而异,但由此所得的趣味留在文字上总是好事,或者藉这些文字而体味所谈书籍的别样景致也未可知。
关于书,可谈的话题很多,读书人或爱书人都是此间同道,一是对书多有依赖,一是对书多怀情感。此前曾说藏书如藏美,金钱和精力都花费在她身上;书房似闺房,时间和情趣都消磨在这里。对于书,我们尚有许多无法言说的感受,或统如一句话:乐在其中。
己丑正月初三,守于长沙病母身边
2017年12月18日 已读
休憩358th,园田文库良莠不齐太过严重,导致我积年打雁罕有失手今天又被雁啄眼。毫无创见毫无新鲜资料毫无新奇感受,吹捧言语熟娴惯用,这玩意也乐意印出来,人还是要有点格调的!
书话 随笔
书商的旧梦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沈昌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8
这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曾经当过银楼小学徒,出版社校对员,当过社长秘书、主任、副总编、总经理;他曾主持《读书》杂志和三联书店,他曾策划《万象》杂志和“书趣文丛”;他曾用二十个字概括自己的编辑生涯——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贪污盗窃、出卖情报、坐以待币。他就是本文作者,自称为书商的前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沈昌文先生。在这部文字平白、看似东拉西扯的小书中,他记录了一个编辑、出版人“以文会友”办杂志“谈情说爱”当编辑的历历往事,彰显出为他人做嫁衣而不厌苦累更不计名利的高尚风范,他对出版事业的满腔热情,更从中可看出新中国出版事业的艰难前进步伐。
2017年9月28日 已读
休憩263rd,包含沈老回忆的怀人散文与圈里花花轿子人抬人的应酬文合集,前者因反映了五六十年代老编辑生存纪实以及读书无禁区那一段的故事因而值四星,人抬人部分一钱不值,打三星算给沈老面子了
书话 沈昌文 随笔
书情书色二集 豆瓣
作者: 胡洪侠 中华书局 2010 - 7
《书情书色二集》内容简介:买得珍爱之书打死也不卖,一乐,笑傲江湖也,卖掉某书顿时后悔复高价买回,一乐,收本复失地也;见好书流落地摊,虽自己有藏仍坚决购回,一乐,救风尘也;在书店见自己大作单卖特价即尽数买回,一乐,领走失的孩子回家也……
2017年9月11日 已读
休憩236th,书情书色一举世读书人段子包罗并蓄无所不有,反显繁杂琐碎,成一笔记书钞。这本多写当世与作者有交集藏书人之事,乃至作者赤膊上阵写自己购书藏书做札记,亲切真实,更有趣味一些。
书话 胡洪侠
旧时书坊 豆瓣
作者: 秋禾、少莉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本书着意于从学人、文士眼里的书坊、心中的坊友以及坊友自身的作为等角度选编文章,凡六十三题,内分三辑:辑一回溯自清初扫叶山房以来,北京、上海、南京、济南、西安、扬州、苏州、镇江、杭州、长沙、福州、香港、台北等地旧书流通业的历史风貌,对中国书店、来薰阁、通学斋、抱经堂、来青阁等历史上著名的老字号店肆,介绍尤详;辑二由店及人,为旧时坊友如孙殿起、雷梦水、朱甸清、陈济川、陈乃乾、杨寿祺、郭石麟、徐绍樵、朱遂翔、郭纪森、徐元勋等立传,更是中国旧书业不可多得的人物资料;辑三则是作为幕后主角的坊友走到前台,现身说法,以第一人称自述,留下第一手的历史文献,与前两辑构成互补和潜对话。
2017年8月28日 已读
休憩213rd,觉得论内容要比韦力先生作品优质许多,只是受限时代与我个人知识构成,阅读时颇觉枯燥,我的知识体系中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等功底基本为0,贻笑方家。读此书最大的感受是旧时书坊中老板与顾客的关系今日非常难得,孙殿起雷梦水徐元勋这样的先生再现的可能性也很小了,这是时代的悲哀啊
书话 文化 闲趣坊 随笔
书之归去来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黄裳 中华书局 2008 - 1
书中收录文字,一类乃“书的故事”,如《古书的作伪》、《谈“善本”》、《谈“题跋”》、《谈禁书》、《书痴》、《上海的旧书铺》、《访书记》等,娓娓而谈,风雅有致;一类乃怀人之作,追忆与巴金、俞平伯、沈从文、郑振铎、朱自清、冰心、废名等现代名家之交往,前辈风流,跃然纸上。又有数篇辩驳文字,以存历史真貌。
二十馀年来,黄裳先生著述联翩,每每为读书界称赏,尤为不少青年读者爱重。本书从作者的十馀种著述中草选精华,辑为一册,展页览读,当怡然畅心,庶几可免搜检之劳。 书中文字,一类乃“书的故事”,如《古书的作伪》、《谈“善本”》、《谈“题跋”》、《谈禁书》、《书痴》、《上海的旧书铺》、《访书记》等,娓娓谈来,风雅有致;一类乃怀人之作,追忆与巴金、俞平伯、沈从文、郑振铎、朱自清、冰心、废名等现代名家之交往,前辈风流,跃然纸上。又有数篇辩驳文字,以存历史真貌。
2017年7月16日 已读
休憩146th,黄裳文集中最好一本,黄痴于书,多年眼见耳闻手摩挲,上天入地寻钱买,当真所知颇多情真意切,这部分文章是他特长也是读他作品最大的乐趣所在。可惜此老论史论事均属三流水准,有记者常见的广而不精毛病,因此文至论辩之处,立刻令人摇头,持论正时亦搔不到痒处,颇令人不耐
书话 随笔 黄裳
书斋漫话 豆瓣
作者: 周越然 / 1998 - 1
2017年6月23日 已读
休憩131st,并非篇篇极好,与我所爱的买书故事重叠亦不多,读来却很专注很难过,这本书里太多人讲述了自己买书读书的辛酸,不由得感同身受。尤其叶君健先生一篇,如果有一天我也那样,怎么办呢,满心怆然伤感。平心而论此书在书话集中撑死是中平水准,不料因缘际会,与我此刻心境暗合,于是如此
书话
那些书和那些人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辛德勇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辛德勇先生新作《那些书和那些人》一贯地透露着辛爷的真性情,全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怀人,二是说书。
怀人的文章涉及黄永年、田余庆、索介然、邓自欣、刘浦江、陈东、梁永进等诸多知名学者或文化名人。说书部分则围绕欧阳脩及其所撰《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展开。
其书基于学术又高于学术,谈学术问题游刃有余、信笔拈来,读来趣味盎然,颇觉轻松。细忖其中味道,又非粗浅功夫使得,无一字不含深情。
2017年6月7日 已读
休憩119th,怀人+欧阳脩五代史记国志正名+凑数文。怀人部分还算可读,是为中平书话,欧阳脩部分不必要的长,事情说明白不需要那么多篇幅。凑数那几篇就卧槽了。我在想,如果我来写一本类似的书,那些书部分能写出百万字,书斋爱物及其背后故事丰盈充足,那些人可就抓瞎了
书话 辛德勇 随笔
蒐书记 豆瓣
作者: 辛德勇 九州出版社 2017 - 1
辛德勇教授不僅是史學界頗有成就的學者,因讀書而愛好收藏書籍。看本書收錄的文章,可以分享他買書、藏書、讀書的經歷和體會。這裡面既有買書藏書的經驗之談,又有關於圖書尤其是古籍的知識介紹,甚至是獨家秘笈。這些文章曾深受讀書人、愛書人的好評,首次結集成專書。
绕室旅行记 豆瓣
作者: 谢其章 商务印书馆 2016 - 8
《绕室旅行记》为藏书家谢其章独特的“书之旅”,借用施蛰存同名文章,作为本书的书名,也是其藏书生活的写照。“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日对缥缃翰墨,正如身在山水佳处,徜徉其间,别有一番情致。该书既有其收藏知堂故物、巴金初版本《家》等的逸闻旧事,也有“南玲北梅”一事的前前后后、民国大案刘景桂事件的史料爬梳等,更涉及其收藏的珍贵杂志、藏书票、护封等。各种珍本家藏,各种甘苦幸恨,且听作者娓娓道来。
2016年11月8日 已读
休憩172nd,扒皮梅娘两篇以及情杀案一篇过于违和格格不入,谢老心知肚明,收尾时特意解释,但是并非解释了就不违和,有关书人书事的部分是很好的,尤其老杂志部分。不过因此书我看低谢其章一头,一直以为此人爱书且有学问,现在看来更多的是个藏书家版本学家而已,他那句“满屋新书几十年后只是废纸,满屋旧书起码值个数十上百万吧”其俗见骨,通读全书,这厮的绕室旅行没提一个读字,虽然本书主要是他藏品逸文和序言合集,但是一点读都不沾边,令人发指
书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