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话
私人藏书 豆瓣
8.7 (14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盛力 / 崔鸿儒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2
《私人藏书》是散文随笔集,是博尔赫斯去世后结集的集子,是他对一套喜爱的丛书所做的解读。博尔赫斯淹通群书,所论信手拈来,言他人之不能言,汪洋恣肆。
2013年2月6日 已读
修行24th.本书中进行了简短评论的书籍没有一本是常见经典,题目私人藏书揭示这本书选择的标准是博翁个人偏好,从中可以看出博翁的兴趣所在,评论颇短,因此能看出的东西很有限,漂亮句子也不多,非做研究不必读它
书话 博尔赫斯
我的书房 豆瓣
作者: 董宁文 编 岳麓书社 2005 - 5
您有自己的书房吗?您喜欢在书房中学习吗?本书中描述了各种不同的书房,且及具特色。本书中文章短小耐读,图文并重,且本书既有可读性,又有品赏性,还有资料性。
谁说非要有个书房不可,我就不信。没有书房,书还得读。回想年青时太幼稚,召祸被戴帽,痛苦得要死,多亏躲在本单位的锅炉房内,读完《庄子》,得以自解倒悬,终身受用。此后又在拉煤拉米余暇,攻读《易经》、《诗经》、《楚辞》、《汉赋》,积有心得,使我不至为新诗所耽误,老来能混一碗饭吃。又后来机关图书馆扫除所谓封资修的黑书,数干珍籍被囚禁一室。人事科长怜我贫穷,吩咐说:“你进去住宿,好生看守着,房租就给你免了。”他于我有恩,没齿不敢忘。有书读,那就好,要什么书房。
遥想元明之际,王冕牧牛读书,陶宗仪耕田写作,不但书房,连书桌也没有。晚明归有光少年有书房,名叫项脊轩,有一篇《项脊轩记》,读中学背诵过,艳羡他。他生在宫宦人家,所以享有书房。寒门子弟居处逼窄,休想。不过,茅檐瓮牖之下历来都有才士颖出,以验证不公平的世道仍有公平在焉。旧社会再黑,也给读书人留了一条出路,使斯文一脉得以延续,薪火不绝。
最可怕的是二十世纪的十年文化浩劫,珍籍搜掠殆尽,无书可读。拿一本书给你,你也不敢读,装憨作傻,胼手胝脚,或有助于偷生保命。莽莽神州,此时仅有极少特权新贵如姚文元者,以及他手下的棍子们,能够徜徉于书房之内,翻档查籍,以构陷天下的臭老九。什么书房,我诅咒它!
天道好还,黑暗终有尽头,隧道终有出口,命大不死的老九们终于爬出洞来,抬头见到天日,且有自己的书房了。当然,有的精致些,有的简陋些,不一。好在“鹪鹩所栖,不过一枝”,都不在乎这个。精的固佳,陋的亦不坏。所憾者壮岁不复返,其间七老八十“春秋鼎盛”的在本书内已占绝大多数,而“富有春秋”的如伍立杨、刘俊也满四十岁了。愿我读者拭目看个仔细,这是一群天鸡,登金陵之凤台,啼文化之清声。事关风雅一脉,非徒娱入耳目。“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声动金石,旨在呼唤大光明,瞻望新时代,而不是在各赞美其鸡窝,如胥靡小知者之沾沾自喜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三年前搬家到大慈寺路,总算有了专用书房(从前那个兼作睡眠与会友之所)。就怕自己驽骀成性,日无一得,对不起高书橱和大书桌。川剧《做文章》那个少爷逃学,三年才读完一本《百家姓》。叫读《论语》又认不得日字,惊叹道:“噫,三天不进书房,日字就长胖了!”我当引以为戒。
2012年11月30日 已读
并非画册,数十名家介绍书房小文合集,文稂莠不齐,因篇幅所限鲜出彩者,大率平实叙述者有味而刻意掉书袋列人名的皆拙劣不堪画虎类犬,书中对问书多能否读完者的批驳很解气(问出这样问题的东西 是书的丧星,只应去做说空话的闲官或与书无关稳当赚钱的生意,可以永不进书房了,深得我心
书话 文化
神保町书蟲 豆瓣
神保町書蟲
7.8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池谷伊佐夫 译者: 桑田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8
东京的神保町,就像伦敦的查令十字街、巴黎的塞纳河畔、北京的琉璃厂,是古旧书收藏者的圣地。作者池谷伊佐夫集三十年以上的“书虫”经验,更加上本身的漫画专业,写就这本有图、有文、有事实、有掌故的行家随笔,娓娓道出神保町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自己逛书店、买古书的独门秘诀,更为有志投身古旧书店经营的人,提供最全面的咨询与中肯的建议。
虽然文化相异,作者所提供的操作指南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的“书虫”们,但通过本书,走一走神保町,感受一下古书街的氛围和情调,为异域的同好莞尔、会心,也是一件乐事。同时,作者对古旧书业现状的思考,亦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东京的神保町古书街历史悠久,早在明治时代就是书店群聚之处,至今近二百家书店,有世界第一古书街的美称。漫画专业的超级书虫池谷伊佐夫手绘插图,在书中图文并茂地细说自己多年来对古书搜藏的第一手观察,并分享自己逛书店、买古书的独门秘诀,更将书街历史,做了最详尽的导览与介绍。作者会告诉你,为什么凡戴帽者必不买书?定价多少才是二手书的合理价格?为什么带老婆逛书街是藏书的秘诀之一?……
2012年5月22日 已读
弥萌萌推荐之书,此书文字一般,作者讲述故事大多干巴巴的,叙述神保町旧书业的部分不够详尽,看的不过瘾,简言之,正文部分毫无可读,妙就妙在,插图太强势了,画下了若干个书店的内部布置和分类书柜的摆放,还有老板的Q版画像,把玩良久爱不释手,还是不禁吐槽一句,中国也该有这样旧书店密集的区域才理想啊
书话
闲读中西 豆瓣
作者: 天涯社区闲闲书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1
雪融化的力量(代序)/云也退第一辑:读中笑可笑,非常笑:流沙河片论/敌人韦小宝说说《务虚笔记》/梁卫星不生气——读《人有病,天知否》\pigsyme 读贾平凹/孟庆德读《平凡的世界》想到的/无聊斋主人马原的风景/朴素思想在河谷中的穿行——《书屋》2002年第8期札记/shidi 潇湘夜雨,胡琴幽咽/小奚奴关于钱钟书/葫芦文人黄侃/粱惠王侠客行/程蝉这个周郎不正常——《三国演义》周瑜形象新说/淮茗墨子精神:从消失到重生/醉罢君山专写艳词柳三变/程蝉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解/老金在线刘长卿诗里的苏州/毕明迩唐宋诗词中的月光世界/SMQ 第二辑:读西羞于承受的馈赠——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论》/王者觉仁活着,可要记住——读《日瓦戈医生》/云也退边缘阅读:《爱尔兰日记》、《夏日走过山间》/35公里倾听那绿色的火焰——读《沙郡年记》/老冷真相/西西弗解读《香水》之谜/青青袖儿理性与癫狂——读《重归伊甸园》/游人九黛莱丝啊黛莱丝!/这么悲伤的往事或者夜晚的孤独/这么从毛头说到书/西西弗阅读普鲁斯特笔记:睡眠中的精神凹度/郭发财从高尔基的亲切说起/碧玉静对卡尔维诺的“小资”式误读/过丛真理的传说:从布鲁诺之死想到/醉罢君山清晨读纪德/戴新伟余光中与桑德堡/孟庆德他们的怯懦与勇敢/桥东里爱尔兰的天花乱坠/旧山房道德、美与时间/懒猫味内心深处的日落/戴新伟爬虫/碧玉舲走出沙漠的先知/云也退
2012年5月15日 已读
闲闲书话三本的最后一本,质量参差不齐,水准浮动非常严重,不过所推书目质量都很不错,可以做下阅读指导,也是这书唯一的好处了
书话
劫后书忆 豆瓣
作者: 躲斋 2011 - 7
《开卷书坊•劫后书忆》作者躲斋回忆在文革浩劫中所散失的内容、装帧、版本、对自己的影响,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慨和期望等。今人能从这些文字中窥见所失之书的风采,感受到作者的痛心。虽为随笔,却有一定程度上的资料性。且文字自然,感情真挚。
2012年4月2日 已读
一般吧,介绍自己在文革中失去的书的版本和自己读后的评价,以及若干小故事,作者识见都很有限,很一般的书
书话
书之书 豆瓣
作者: 蔡家园 2012 - 1
这是一本为书立言的书,它几乎包含了与书有关的一切。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书香袭人,主要介绍了书之美、书之味、书腰、书签、藏书印、藏书票、书之态、毛边书、书虫;第二辑书之栖居,主要介绍了书架、书房、书店、图书馆;第三辑与书结缘,主要介绍了书痴、书商、读书、借书、藏书、窃书、禁书;第四辑书畔风景,主要介绍了书与影视、书与女人、书与咖啡、书与疗伤、书与广告。
2012年2月12日 已读
这本书什么都写什么都有,关于书的一切,每种都说了一点,每种都没说透,买来读个乐子的话还是可以的,48的价格却又太贵,就当是书痴入门读物吧,也是适合在书店立读的书,终究是含金量不足的东西啊
书话
藏书之爱 豆瓣
作者: [美] A. 爱德华·纽顿 译者: 陈建铭 重庆出版社 2005 - 11
爱德华·纽顿是美国最有名的老藏书家之一,也是“书话”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英美人的“书话”不像郑振铎、黄裳的那些总是带点学术性,他们的“书话”是比较日常性、比较私人性的。用杨照在《藏书之爱》的序言中讲过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爱书的外观形式、爱书的时间痕迹、爱书的流浪过程、爱书的价格波动、爱书的交易纪录,换句话说,他们爱一般人认为不重要的部分。他们几乎都是‘见小不见大’的奇种异类,不是对别人不重视的书籍形式细节着迷沉醉,他们不会成为Book-collector(藏书家)”。精装巨册《藏书之爱》是内地出版人与台湾译者通力合作的产物,凝聚了不少人的心血。当然,让我感到稍稍有些遗憾的是,译文中的书名、人名没有按照内地的习惯转换过来,相信我们的读者看起来多少会觉得有点别扭。
2012年1月26日 已读
纽顿和我不是一个系统的,玩版本的人多少钱都不够扔,但是对书发自肺腑的热爱和痴迷就是共通的了,对他的行为我感觉非常可以理解,所以整本书读下来就好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之所以不打五星,是因为他所说的版本知识多而读书体验少,而且,他的阅读领域里我读过的实在很少,唉
书话
买书记 豆瓣
作者: 张恒 2010 - 5
谁能一口气说出北京的旧书店、旧书摊,谁能像书痴一样为了一本书克制自己的口腹之欲?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淘书与购书之乐的艺术随笔或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爱书之人自书所得之乐。
2012年1月26日 已读
真是爱这本书啊,虽然和藏书记一样是制作简单的拼图读物,但是所选阿英,倪墨炎先生几篇文章真是好读,爱不释手,光为了这几篇就非常应该买下这本书了,本想打五星,可惜这套书编纂者真是有眼光没精力,非常低级的选了在藏书记中已经选过的吉辛那篇文,更加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粗制滥造的认知,我想,这两本书的编辑群体,肯定是群聪明而懒惰的八嘎,听起来像我一样,嘿嘿
书话
藏书记 豆瓣
作者: 张恒 2010
雪夜闭户夜读书是一种乐事,三更有梦当书枕也是一种乐事。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过程中的趣事、趣闻、闲话等方面的随笔、札记,配以精美的插图,令读者品味读书之乐趣、读书的风趣。
2012年1月21日 已读
我对这类书的偏爱达到了偏执的程度,这本书很明显只是七拼八凑的产物,作者从时间到空间,分布零散,态度不一,不过无所谓,读到这种洋溢着对书的热爱的书总是很开心的,吉辛放弃吃饭买下书籍和抱着吉本走一下午的故事看了无数次,可是每看一次,还是开心不已,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想起了杭城炎炎夏日里,抱着一包书,踢踏踢踏的从黄龙省图走回玉泉去的日子,我离开太久了,但是我没变过
书话
蠹鱼集 豆瓣
作者: 谢其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9
将这些体式上不很一致的东西,集合了做成一本书样子的缘由,还是要提起四五前的一件旧事。那年的秋末,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他组稿一套谈书的丛书,邀我加入,并要我再介绍一位能写旧书的朋友入伙。事情很快定了,四个人四本书,没多久,我们四个作者与出版商见了面,谈得很融洽,而且越谈越有信一,五个人吃了一顿“定稿饭”,就各忙各的去了。没多久,五个人再聚,书稿按时交到了出版商手里,我交的稿跟现在的这本出入不大,当天,我在日记里写下“这是春天播下的种子,希望秋天能收获”。春去夏来,不断有书稿进展到哪个阶段的消息——都是好消息。没多久,校样竟然寄来了——并催促尽快寄回。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书马上就要出来的方向迅跑。这以后,传过来的消息,却一次比一次差了,间隔的越久,差的程度越严重,最终泥牛八海,连书稿也一再推搪竞要不回来了,我一直是手写稿,又多不留底稿,不退还对我的伤害自是比行算机写作的朋友来的大。
2012年1月21日 已读
对藏书家事,书事,文坛掌故都有很不错的认知,写出的东西一般,但是有不少的干货,可读性一般吧,让我不满的是,作者大力夸奖自己藏书被付之一炬后淡然处之的周越然,而隐隐的BS了同样被焚尽藏书后痛苦不堪的丰子恺,这让我非常不解,莫非对所爱的东西执着反而是错,老家伙自以为看破红尘的价值观真是无趣
书话
嗜书瘾君子 豆瓣
Biblioholism
7.7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汤姆·拉伯 译者: 陈建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作者以幽默诙谐的手笔,娓娓道出对书籍的搜求、阅读与收藏的痴迷,把爱书人的种种病状——列举出来,让我们看了会心一笑。在轻松自如的笔墨中,作者带我们回顾了图书的历史、风格,书痴的百态,收藏癖的种种表现以及各种类型的买书人,可谓妙趣横生,别有风味。
2012年1月20日 已读
描述嗜书瘾君子症状的第一章除了最后戏剧化的两页以外句句写我心声,这是本读第一句就立刻戳着我G点让我一气呵成读完以后余兴未消的书,深爱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分析我这类人非常的全面而透彻,而且有很多我喜欢的句子,因为太多所以难以一一列举,不过有一句我想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万事莫如书本好】
书话
听橹小集 豆瓣
作者: 王稼句 2009 - 9
这是当今最棒的随笔文字。作者自如地穿梭于旧史笔记与今日现实之间,不论写人、记事,还是考证地方风物,皆有情趣,富文采,而又不雕琢,不做作,一派自然天成之气象。
2012年1月17日 已读
毫无特点的书话,对毛笔以及名笔产地的描述很见博学,除此之外平平无奇,写好书话真的很难,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陆文夫先生去世后,作者不禁慨叹【苏州无人也......】
书话 随笔
生涯一蠹鱼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傅月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7
本书精选傅月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迄今,“阅读与写作”有关文章。全书内容按张潮《幽梦影》所言,依春夏秋冬分篇。“春”之篇,追述包括《带子狼》、《堂吉诃德》、《独白下的传统》、《围城》、《宫本武藏》、《长夜漫漫路迢迢》等经典作品,通俗小说、漫画书、剧本背后种种曲折故事与深刻的阅读心情;“夏”之篇为书缘回顾,包括书店、旧书店、师友追忆等,以阅读身世,为时代显影,点缀若梦浮生;“秋”之篇专谈作家,从老舍之死、周梦蝶之诚、司马辽太郎之博,一直谈到葛林之感情轨迹、卡波提之玩世不恭、村上春树之文学面向等,游走评论与札记之间,听作家之言而观作家之行;“冬”之篇,泛论笔名、作家、八卦、读诗、抄书、网路书店、作家与死亡、作家与城市、旅行与阅读等等,所见广,所论远,撩人遐想,发人深思。
目录:
春[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堂吉诃德
鲁拜集
湖滨散记
大亨小传
拉特兰农庄上的老鼠
长夜漫漫路迢迢
爱情万岁
呐喊
吴宓与陈寅属
围城
文学杂志
传统下的独白
带子狼
小拳王
宫本武藏
河的星尘往事
夏[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我馆风雨飘摇之中
书人一日·阅读一天
四月的马修·史卡德
纽约的秋天
我的老师和他的书
天末彤云黯四垂
秋[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
老舍印象
向守礼仙致敬
书本有情--周梦蝶的人与字
写作就是我的生活
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我就是我的书
这些人不需要奖赏!
关于村上春树
欲回天地入扁舟的白发欧吉桑
走在推理与历史的道路上
入魂时代身世的宫尾文学
冬[读经宜冬,其神专也]
关于作家这种动物
焦虑的笔名,笔名的焦虑
求求你,不要再写了啦!
临终的眼!死亡的脸
抄书
作家的地图!文学的城市
四月读诗天,人间好光景
五月的浪如云
关于网络书店的一些胡思乱想
快雨时晴札记
后记
2012年1月17日 已读
止庵应该把这本书捧回家去,学学怎么把文章写得有技术含量又有趣味性,不觉枯燥引人入胜
书话 随笔
茶店说书 豆瓣
作者: 止庵 中华书局 2009 - 7
本书为止庵最新读书随笔集。文中内容或涉事实,或涉思想,或涉生活,但皆因读书而生。虽是作者一己的阅读体验,却处处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2012年1月16日 已读
止庵的书里算是比较好的一本了,可惜止庵一直是个写不出100%有价值的东西,又不会在趣味性和技术性中找到微妙平衡的人,所以这本书可读性不强,唯一好的就是大众性,一个中等读者就可以发现止庵评论的书他都读过,对于这点,我不予评价
书话 随笔
尚书吧故事 豆瓣
作者: 扫红 中华书局 2009 - 9
几个对书异常痴迷的爱书人在深圳这样一个热闹的地方开了一个安静的书吧叫“尚书吧”,经营旧书、红酒、咖啡及其他。于是,深圳的爱书人有了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家园,一方书香浓郁的净土。在这个有趣的地方,每天都会有一些有趣的人出现,每天都上演着有趣的故事。同样有趣的书店老板扫红将这些人、这些事用有趣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于是就有了“尚书吧故事”的诞生。这些可爱的人、有趣的事在扫红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是那么的鲜活生动,而这些故事传达出的那种喧嚣中的沉静,浮躁中的坚守则带给我们长久的感动。
2012年1月16日 已读
写这本书的女子很有趣,这本书也很有趣,其实实用价值已经超越了趣味性,现在很多书友雄心勃勃的打算联手开个书吧之类的地方,这本书告诉你这样做的快乐,和这样做的问题,问题很现实现实很苍白无力,但是这个小女子的生活真是令人羡慕,自得其乐,另外,书店客人众生相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部分,无论尚书吧结局如何,她都认识了非常有趣的一群人,这是最有价值的财富,另外,此书记录的几个当代藏书家收藏散佚的过程触目惊心,想必,我死之后,我的收藏也会如此悲凉的星散,直到再也找不回吧,唉,只要不至于生别离就好
书话 随笔
书情书色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胡洪侠 中华书局 2009 - 9
本书是“准笔记体”的书话短章。作者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营造出一点小趣味,温暖那些或痴或狂的读书爱书藏书之人。本书笔调轻松诙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2012年1月15日 已读
这本书作者以书话为生,这本书是其作品中质量最高的一本,是嗜书人的世说新语,记述了书痴书狂,毁书者,藏书者,编书者的奇闻异事,有趣的很,从这本书来看,古今中外的藏书家有很大部分并不读书,我很诧异,如此藏书一生又有何益,藏书千卷何如读书一本?另外作者的感慨【嗜书日深以后,往往不爱新书,一心只向旧书摊去】和纽顿的看法【既然你喜欢阅读,难道你不觉得该对那些你喜欢的作家尽一点义务吗】都深得我心,构成了我购书的原则性观点
书话 随笔
北窗读书录 豆瓣
作者: 叶灵凤 1998 - 8
本书收入叶灵凤生前编定的各本散文书话集和部分集外佚文。展示叶灵凤散文和书话创作的成就。
2012年1月13日 已读
叶灵凤公的短篇,比读书随笔差了很多,却有些很有意思的点在这本不厚的书里,叶灵凤公喜好读古典笔记著作,他认为一个人摘要读这类著作一千本,就可以对古代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初窥门径程度的认知,民国一代学人之博学可见一斑,另外叶先生读过完整版的伊索寓言,将国内未选译的有色情意味的伊索寓言统统摘要讲述来听,彻底戳爆笑点,让我对伊索这厮的看法瞬间拔高一个层级,此间妙处,不读不明哟
书话
江浙访书记 豆瓣
作者: 谢国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8
谢国桢博览群书,熟谙版本。他曾到各地鉴定古籍,每见善本、孤本,则作笔记,记述版本情况、史料价值。《江浙访书记》是谢国桢生前最后的著作,记录了他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图书馆寻访到的古籍善本。所涉书籍范围广泛,文史经哲、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医理科技,无所不有。所记内容详尽,书名、卷数、馆藏、版本、作者生平、内容提要、有关佚闻以及对是书的评点等等无不一一列举。文章短小,文字优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2011年11月14日 已读
这是本读了三分之一就放下的书,标记为已读是因为知道自己不会在拿起,内容是作者探访所见的古籍时记下的笔记,学术性太强,这是本专业书,但是,如今和先生一样有这种精神的人太少了,先生做了每个爱书人都应该做却很少人能做到的事情,因此,可读性一星,敬意四颗星
书话 谢国桢
白先勇书话 豆瓣
作者: 白先勇 / 隱地 編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白先勇书话》简介:白先勇作为当代台湾知名作家,一向以才气纵横,不拘一格受读者欢迎,作品曾被《亚洲周刊》选进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他对台湾文坛新秀不断施与助力,更在台湾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开启了台湾的现代主义文学。近年来,惜于传统文化的消失,他转而不遗余力推广昆曲。而本书编者隐地一向注重对白先勇作品的推广,与白先勇情意匪浅。本书辑集了大量白先勇的文坛掌故及温馨故事,对白先勇的作品不啻为一种前所未有的补充。
2011年11月11日 已读
白公功力惊人不需我废话,这本书只是先生几篇书话的合集,却也好读无比,白公文字表现力极强而文气充盈,尝鼎一脔可知其味,这本小册子让我对手里未读的白公全集充满期待【又及,白公论蒋玉菡花袭人与贾宝玉的重要意义一文实在是新颖而又有见地,真喟叹刘心武这几年活着都干了些啥,莫非真是雄姿天授,后天努力也无法与之并肩?
书话 白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