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山月记 Goodreads 豆瓣 Eggplant.place
さんげつき
8.4 (12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中岛敦 译者: 徐建雄 三秦出版社 2018 - 3
编辑推荐:
* 川端康成力荐的天才小说家!
*《山月记》战后常年入选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成就中岛敦“国民作家”美誉。
* 如梦似幻,亦庄亦谐,他被誉为日本虚无主义文学的开端,有“小芥川”之称。
* 在自傲与自卑之间无所逃遁的李征,不停追问生命意义的沙僧悟净……
* 也许,你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而这本书会告诉你,唯有行动可以抵抗虚无。
* 独家收录十篇代表作,附录中岛敦汉诗及年谱。
* 鬼才漫画家撒旦君插画,完美再现古典诡谲的世界。
* 裸背线装,复古、精致、典雅。
在古典与现代之间,读懂《山月记》,就读懂自己内心的焦虑。
本书为中岛敦的中短篇小说集,独家收录十篇名作,鬼才漫画家撒旦君插画。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中国古典,如《左传》《论语》《庄子》《史记》《西游记》及唐传奇,融合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他将现代人的思想注入历史人物中,古籍中冰冷的人物突然复活,成了有血有肉、能引人共鸣的充满戏剧感的角色。
他将知识分子的孤独虚无感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借用中国古典的壳子创造了一个如梦似幻、亦庄亦谐的世界。故事里的主人公通常是自我意识过剩、思想延宕了行动的“哈姆雷特”式人物,集悲剧与滑稽性为一身。不过,异化为老虎的李征,追问生命意义的悟净,最终都破解迷局,用行动点燃了自己。此书专治文艺青年“纠结虚无”症,疏肝理气,药到病除。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无所作为,则人生太长;欲有所为,则人生太短。”
“一味地去忧虑遥远的将来,则眼前必有忧患。”
“你要懂得,所谓‘爱’,就是一种更高级的理解。所谓‘行’,就是更明确的思考。”
“不考虑结果是否成功,只是极尽全力地测试一下。即便遭到决定性的失败也在所不惜。 ”
“熊熊燃烧着的烈火,本身是不知道自己正在燃烧的。觉得自己正在燃烧的时候,往往还没有真正燃烧起来。”
2019年9月26日 已读
休憩196th,中岛敦对经典的改编有些看头但并非超出同类作品很多,悟净两篇乃是实打实的人间禅道,拔出小说形态之外卓然进入文以载道领域,严格来说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如出一辙,其文字的优美和立意的新奇我都不想提,避免舍本逐末。改编经典诸篇之中,又以子路一篇为最优,因为中岛敦真的很喜欢也很擅长描绘怀疑精神浓厚的理想主义者的状态,悟净如是子路如是,悟净访尽天下圣贤,无一人之道足据,真正触动他的是开了挂的观世音菩萨和真正做到了返璞归真,但是悟净又无法效仿的猴子,而子路呢,虽然拜服于孔子,也只是因为他信任孔子并觉得他离正确离道更近,绝非全盘信任,子路经常被孔子说服又觉得有微妙的不妥,所以中岛敦也是个悲观主义者吧,一个怀疑一切勤于思考的理想主义者,而根本追求不到的理想让他更为悲观,希望他在天之灵注视着永恒
中岛敦 小说 日本
爷爷一定要离婚 豆瓣
Barracuda for ever
作者: [法]帕斯卡·鲁特 译者: 黄可 中国友谊出版社 2018 - 8
我的爷爷拿破仑今年85岁,刚和奶奶离了婚,要开始新人生了。
可是,没人会在85岁离婚。这个年纪,也没人会想弄一个健身房,并且翻新屋内外装潢。还是亲自动手。
还有更离谱的呢。他处处惹祸,先在保龄球馆把一群年轻人打趴下了,又偷偷计划绑架节目主持人,理由是——把他从他的问题里解放出来。他任命我为将军,领养了一只像狗的狗。他厚实花白头发后面的蓝眼睛总是闪着光芒。他说:“不能陷入悲观,我们可不是软蛋。”
生活自有其秘密,但我的爷爷知晓一切。我爱他的自由自在,我爱他细密皱纹之中那年轻的目光,以及,他那隐藏了一生的秘密。我想,
一切祖父可以给孙子的东西,他都给我了。
编辑推荐:
◎出版即空降欧洲28国文学榜单的奇迹之书
◎讲述一个85岁的退役拳击手与时光和解的动人故事,温馨感人,读者评价极佳。
◎《阅读》《小说家》《书店报》《费加罗文学报》等挑剔的法国媒体罕见地给出一边倒的好评。
◎《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怦然心动》等畅销文学作品制作团队大鱼工作室精心打造,品质保证。插画师瓜里惊艳绘制封面,青年小说家黄可完美呈现译文。
◎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并不复杂,只不过是和你爱的那些人好好度过时光而已。
2019年9月25日 已读
休憩195th,有两种没那么正确的静谧让人忍不住不去打扰,只想站在远方默默的看,一种是孩子天真简单的快乐,一种是老人脆弱易碎的骄傲,即使是书中的情节,也忍不住为偶然发生的小小奇迹而欢呼,一切脆弱的,都是动人的,诗意无处不在,甚至在尘埃中
小说
虹の歯ブラシ 上木らいち発散 豆瓣 Bangumi
虹の歯ブラシ 上木らいち発散
8.3 (121 个评分) 作者: 早坂吝 講談社 2015 - 2 其它标题: 彩虹牙刷
「史上最もHな探偵」再臨!
「タイトル当て」を凌ぐ驚愕の企て!!
「ミステリが読みたい! 2015年版」(早川書房)新人賞受賞
「2015 本格ミステリ・ベスト10」(原書房)第6位
『○○○○○○○○殺人事件』で
鮮烈デビューした「奇才」による待望のメフィスト賞受賞第1作!
上木らいちは様々な客と援交している高校生で、名探偵でもある。
殺人現場に残された12枚の遺体のカラーコピー、
密室内で腕を切断され殺された教祖、
隣人のストーカーによる盲点をつく手口――
数々の難事件を自由奔放に解決するらいち。
その驚くべき秘密が明かされる時、本格ミステリはまた新たな扉を開く!
さらに過激で、さらに斬新な、傑作誕生!!
またしても書店員さん驚嘆!
本格としての趣向が凝らされ、そして………え!? 参りました。
紀伊國屋書店 ゆめタウン徳島店 朝加昌良さん
惚れ惚れするような「本格」ですがR指定です。
「オトナ」の貴方は読みましょう。ぜひ読みましょう!
ジュンク堂書店 池袋本店 矢部公美子さん
前作を凌駕する仕掛けの多彩さと
愛すべき狼藉ぶりを存分に堪能しました!
ときわ書房本店 宇田川拓也さん
Hな物語に目を奪われていると、真実を見失うぞ!
紀伊國屋書店 渋谷店 竹村真志さん
らいちがとってもキュート! その魅力が最大限に表れている!!
書泉ブックタワー 江連聡美さん
2019年9月19日 已读
休憩192nd,这是本推理?更像是脑洞合集,抖机灵大全。背弃了一贯只接受法尿推荐的推理作品的原则,从我的小弟光头佬处得知本书,一读之下大惊失色,作者各方面水准都平平,七章里也只有第一章算是正经推理,但是奇大的脑洞令人不得不说一句你辛苦了。红之章里有关荔枝是老婆婆的推理以及青之章带回教祖手臂做刺身的部分都让我由衷的卧槽过惊奇过,就算此书绝对不耐读二周目也要为了一周目的心神激荡给个好评,这本书算是工口推理还是八嘎推理呢,真是令人费解呀
小说 日本
网内人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1 (172 个评分) 作者: 陈浩基 九州出版社 2019 - 8 其它标题: 网內人
14岁的女中学生曲雅雯死了,她从二十二楼坠下,警察说是自杀,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杀死”的。毕竟她在去世前,才因为一起性骚扰案遭到网络霸凌,姓名、学校都被公开,一个网名“kidkit727”的网民以骚扰犯外甥的名义对她发动攻击,声称她是诬告。小雯每天忍受着网友不 堪的辱骂和陌生人恶毒的眼光。为找出背后攻击小雯致使她自杀的始作俑者,阿怡找上了神秘的阿涅,阿涅茧居在破落的旧大楼里,生活邋遢、性情乖戾,却拥有超凡的黑客技术。他很快缩小了调查范围,推断幕后黑手就隐藏在小雯身边,小雯的死会是校园霸凌的恶性后果吗?
但随着真相一层层剥开,阿怡心底那个“妹妹”的形象却渐渐模糊。不知不觉中,她陷入亲情与谎言的迷障里无法抽身,而罪与罚的天平也开始倾斜,急速倒向难以意料的结局。
2019年9月19日 已读
休憩191st,先前已读港版,见内地引进,大喜过望重读一遭,依然感受极爽。制约人类行为,使恶念停留于思想的是法律与道德,但尴尬的是很多有悖道德的恶举法律也无法制裁,于是都市罗宾汉替天行道的故事成为了一个作品数量渐多渐成气候的主题,作者给笔下人物的行事风格与尺度也尽显三观,如能匹配则阅读体验极佳,且有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回肠荡气成人童话之爽感。陈浩基不是婆婆妈妈的家伙,《第欧根尼变奏曲》中《窥伺蓝色的蓝》一篇已经让主角直截了当干掉恶人并脱身法网之外,足见其干脆。本书阿涅十分合我胃口,不必多提,最开心的就是后记中陈浩基明言这将是系列作的首作,以后还有好东西看啊!而值得悲哀的是,阿涅必须拥有极为雄厚的资源才能支撑自己的行为,就像九把刀说的“正义需要高强的功夫”,因而现实中,终究是没有阿涅的,唉
小说 推理 陈浩基
佛兰德镜子 豆瓣 Goodreads
7.9 (52 个评分) 作者: dome 后浪丨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9 - 9
◎ 编辑推荐
★ 一本极具名著气质的原创小说,独特的语言质感、异国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这本超越国界的小说,充分显示“新海外汉语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 在这个层层镶套的故事盒子里,时间交错,形象重叠,情节穿插,人事物互 为镜像,为历史打开了一个个裂隙。
★ 宗教与历史、自由与权威、梦境与现实、友情与牺牲交叠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作者用叙事的力量完美地诠释了超越时空的信念、友爱和命运的种种。
◎ 内容简介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入侵比利时,8月31日,列日-奥斯坦德的夜车发车。在火车上,一位携带中世纪油画的乘客遇到了一位历史学家,两人的交谈逐渐脱离现实时间,打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远征新大陆的堂·迪亚戈,命名为“红”的修道院,一颗无处安放的心,《信经》形成时期的爱情,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佛兰德画家……
故事在对话中展开,在对话中层层镶套,犹如无穷镜像,映现历史的深渊与爱的核心。
“友谊不仅诞生在熟悉的人之间,人们完全可以凭借对遥远之人的仰慕,建立坚实的激情;不必区分友情与爱情,因为友谊是从爱这个词派生而来……”
2019年9月7日 已读
休憩189th,作者在结构上用的心比内容多,毫无疑问他很努力的去营造一个精致的环环相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故事,想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光亮,让每个交错处都显得自然而余味无穷,但TA的能力尚不足以支撑这个奢侈的梦想。作者行文也有意识的去靠近欧洲经典作品,典型处如那标志性的长自然段,既写景色又写历史还写心理的典型十八九世纪手法,就是呈现效果实在不怎样。此书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结构上的布局和在写作手法上的尝试,其次就是装帧了,后浪给此书封面选的材质摸着极为舒服,不由得不点赞,综合质量只能排第三
小说
绿林七宗罪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三月初七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9
《绿林七宗罪》是武侠作家三月初七创作的系列小说,全书的背景设在明朝,中心人物和线索人物为白衣侯朱煌。整书构建了规模宏大的人物和剧情体系,以七个中篇小说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七篇小说各自独立,又互有联系。此小说不仅是武侠小说,历史小说,还是一部悬疑小说,侦探小说,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哲学小说。其中有诡异的情节描写,充满逻辑感的推理过程和激动人心的武打场面。小说对人心和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所述猜疑、怯懦、背叛、伪善、冷漠、纵容、爱七个“绿林宗罪”更是“人生七宗罪”,每条罪被作者犀利而有哲理的阐述和批判,特别是正原罪——爱,更值得读者思索回味。
2019年9月6日 已读
休憩188th,有小聪明,没大意思,白衣侯上帝视角形象太套路,有情节而无人物,情节也没好到让我有足够理由去容忍其他短板,在武侠末世算是本不错的作品,而这个想法呀,让人更悲哀了
小说 武侠
杀手亡命 豆瓣
Hit and Run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尤传莉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9
《杀手亡命》讲述了有人找凯勒杀掉一名男子,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不接这个差事。到目前为止,他一直很幸运,也存够了钱可以退休了,何必去试探命运呢?然而,像凯勒这样技艺高超的专业杀手,要退出谈何容易。很快他就发现,这个差事可能不仅会让他的事业告终,还可能终结他的生命。
突然间,凯勒再也无法平安度日,他在纽约的旧日生活也似乎离得好远。如果他想扭转局势,就得使出浑身解数,用上他各种不凡的技艺。
2019年9月4日 已读
休憩187th,中篇集相较质量相当的长篇,有一种奢侈的魅力,那是把完全可以延伸拓展出一部长篇的核心毫不吝惜挥洒掉的气魄,令人心折,所以青崎有吾大山诚一郎这种作者让我极度推崇相信,劣作出容忍度亦高,奢侈者自有其底气在的。强如布洛克,也难用一连串精彩中篇完成整个系列,在《黑名单》败走麦城以后,老家伙用尽心血写出了这个标准硬核好汉故事。读到中段以为万事皆休,仔细想想布洛克不是虐主的人啊,继续读下去果然柳暗花明。凯勒失去了桃儿又得回,失去邮票又得回,还因本源善念收获了老婆,更好的是,他可以教小凯勒集邮知识了,凯勒的心黑手狠毫无典型主角的伟光正气质和结局的和和美美大团圆都特别布洛克,我喜欢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黑名单 豆瓣
Hit List
7.2 (8 个评分) 作者: Lawrence Block /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林大容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6
《黑名单》是布洛克杀手凯勒系列的第二本,在《黑名单》中折磨凯勒的是他专业秩序和封闭世界的濒临瓦解。凯勒名列在某个杀手的杀人名单上,他的工作频繁出错,生命岌岌可危。隐居电话线另一端的只闻其声的谋杀经纪人桃儿浮出水面,把凯勒孤寂但利落的单人表演,改为一场纠缠不休的双人舞。
作者劳伦斯•布洛克是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代表,被誉为“纽约犯罪风景的行吟诗人”。
2019年9月4日 已读
休憩186th,杀手凯勒系列是个绝对更适合中篇集的系列,就像罗登巴尔雅贼系列只适合长篇一样。布洛克为了填空严重的把问题复杂化,给了凯勒更多的细节和性格特点,这诚然不能说是坏事,但有些与凯勒习惯中最讨人喜欢的部分冲突明显,而中篇中妙不可言的邮票梗在长篇里显得多余而刻意。好吧,凯勒也挺骚的,好吧,凯勒居然陪审团席上也能变成表现型人格,无所谓啦,不好看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到坟场的车票 豆瓣
A Ticket to the Boneyard
作者: [美]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金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8
★荣膺1992年马耳他之鹰最佳小说奖
★如果他带着醉意出生,他或许会忘掉所有悲伤
------------
“马修•斯卡德系列”是当代美国冷硬派侦探小说大师劳伦斯•布洛克名噪一时的代表作,塑造了一个闻名遐迩的自由侦探形象——马修•斯卡德。斯卡德当警察时,他的女友应招女郎 伊莲被一名完事后不付钱、爱施加残酷虐待游戏的恶徒缠上,斯卡德布置了陷阱顺利送他入狱。多年后坏人回来了,展开报复,扬言要除尽所有斯卡德的女人。哪怕这个女人他根本不认识,只是因为她也姓斯卡德,斯卡德本人则会是最后一个牺牲品。
------------
“马修•斯卡德系列”是一套我读了有所感动的作品,这是我读其他推理小说从来没有过的体验。也许不应仅仅将其视为推理小说。
——止庵
布洛克是侦探小说界的大师,马修•斯卡德系列是这个世纪最好的侦探小说。
——Private Eyes
“毫无疑问,布洛克是美国悬疑小说执牛耳者。”
——菲利普•弗里德曼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布洛克实在了不起,对话写得鲜活,小人物写得真实,故事写得出色。
——《洛杉矶时报》
2019年9月3日 已读
休憩185th,马修斯卡德系列最难缠的凶手于斯到来,有着杀戮机器一样的体质,变态的个性和执行力,残虐而冷静的性格,甚至还会玩一点规则内伎俩,游刃有余的推进自己强迫症一般的杀戮计划,强如布洛克也不得不连开两个挂,先给伊莲一个可续费不死挂,再给肉身强悍如恶鬼的凶手一个容易被攻击到的罩门,虽然煞有介事的用“离奇的长脸”来描述以增加其可信度,不过还是呵呵哒。此书好在两点,第一体现了布洛克笔下凶手化名严格按照首字母缩写相同的规律,第二教会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朋友,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依赖朋友,斯卡德即使在对手强大远胜自己的情况下,也没有把绝对强手米基巴鲁拉入事中,他始终不去麻烦自己的朋友,不让自己给朋友太多负担,让自己的生活与个性独立,双方的交往停留在彼此舒适无压力的区域,我们都该这样,不然,朋友会走开的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马修斯卡德
杀人排行榜 豆瓣
Hit Parade
8.2 (8 个评分) 作者: Lawrence Block /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尤传莉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7
《杀人排行榜》讲述了:约翰•凯勒是人人最爱的杀手,是一种新类型的英雄。他冷静、可靠,是杀手中的杀手。碍事的妻子、老去的运动球星、生意合伙人、有庞大遗产的退休人士,他全都可以解决掉,安静又有效率。尽管凯勒是个务实的顶尖杀手,但他不时会感到疑惑与寂寞。尽管他有一位爱说笑的经纪人,还有那批宝贝的邮票收藏,但现在,这些好像不够了。
或许是收手去沙漠里找个小房子的时候了。唯一的问题是,要有钱才能退休。而为了要得到钱,他就得去干活儿……
2019年9月2日 已读
休憩184th,四星半,此书告诉我九把刀杀手系列的灵感从何而来,大师浓缩想法的一小点泡开了已经够养活一个系列,不至于因此看轻想象力依然奇诡跳脱的九把刀,但也没有那么尊敬他了。这本书到不了五星全因《平素的凯勒》一则故事,若说杀手敬业第一,《凯勒的二运》一则结尾就应该不太一样了,若说还有别的法子可想,那结局应该给读者喂点糖,布洛克老狗该杀,此书好看!读完马修斯卡德,又要新开个系列了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推理
八百万种死法 豆瓣
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冯洁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8
退休警察马修·斯卡德生活过得颓废潦倒,在纽约只能干着本质是私家侦探、实际上沒有取得合法执照的工作。他是纽约众多犯罪事件的见证者。面对日益严酷的社会环境,面对底层世界的”八百万种死法”,斯卡德在接受委托办案的过程中,时常感受到沉重的心理负担,本人也一直挣扎在一醉方休和戒酒自救之间。这部小说描写了斯卡德侦破一起连环杀人案的过程,既是情节曲折跌宕的硬汉侦探名篇,又深刻揭示了光怪陆离的纽约众生相,具有超越一般类型小说的文本内涵。
2019年8月31日 已读
休憩182nd,纽约是个几千万人挣扎几百万人死去,有着八百万种死法的大粪坑,斯卡德就在这里上下游弋做着拼图,从无到有的组出事件之全貌,那时的伊莱恩只被一笔带过,给他心灵慰藉和生理满足的还是简,他依然喝着酒,在对手是自己的天人交战中苦不堪言,这本特别厚,也是特别典型的马修斯卡德,找小白来写序言的编辑应该领着脑残补助金吧?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马修·斯卡德
秋水堂论金瓶梅 豆瓣 Goodreads
8.3 (27 个评分) 作者: 田晓菲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1
秋水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咱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咱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个角色具备非人的完美,给我们提供绝对判断的标准。我们还是会对书中的人物做出道德判断——这部小说要求我们做出判断——但是我们的无情判断常常会被人性的单纯闪现而软化,这些人性闪现的瞬间迫使我们超越了判断,走向一种处于慈悲之边缘的同情。
2019年8月27日 已读
修行20th,此书质量只能说中上,我却很喜欢,因为田晓菲的观点和我基本一致,比如《金瓶梅》与《红楼梦》都是绝顶的好小说,但《金瓶梅》的个人排序在红楼之上;比如绣像版要比词话版好,而且好不少。此外还有对一些相同细节产生了类似的想法与共鸣,不能尽述,坏处则在于此书有时失之片面,不过读书多想其好处,莫要求全,容易快乐也容易进步,想想看,人生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小说 文学 评论 金瓶梅
一长串的死者 豆瓣
A Long Line of Dead Men
作者: [美]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林大容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8
低调的“三十一俱乐部”结构很简单。三十一个人格高尚的男子宣誓,每年五月第一个星期四要相聚一堂,吃饭,报告这年来他们生命中的改变,同时向这年过世的人致敬。每年我们都会宣读死者名单。当三十一俱乐部只剩下一个人之时,他就得找三十个理想的候选人来当会员,在特定的这晚上让他们聚在一起。然后朗诵三十个已经过世的兄弟名字,烧掉名单,结束这一章,并开启下一章。
2019年8月25日 已读
休憩179th,这本看头不多,核心倒是很难看到,西方小说中以仇富为杀人动机的貌似不多,打完这句话仔细想想,东方尤其是大陆小说以仇富为杀人动机的也不多啊,为什么我会感觉好像这样的故事比西方多不少呢?想了很久,一拍大腿,妈的,知乎上太多了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马修·斯卡德
樱花盛放 豆瓣
サクラ咲く
作者: [日] 辻村深月 译者: 吕灵芝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塚原真智是一个内向的初一学生,最大的爱好是阅读。一天,她在图书馆的一本书中发现了一张便签,上面写着“樱花零落”。这是谁留在书里的?心中也藏了些悄悄话的真智决定通过书中的便签与“这个人”交流……
2019年8月12日 已读
休憩178th,这本书可以让你看到那本动人的《镜之孤城》是怎么一点点形成的,看到作者从刚爬出蛋的幼雏长成开屏之孔雀,当然也能让你有些遗憾的认识到,原来这个作者翻来覆去写的都是这些刚出道时在意的要素啊;无论你看到的是上边哪些东西,都足以认识到这本书的粉丝向,如果不是深月NC粉,求生要紧,时间宝贵,别读此书
小说 推理 日本 短篇集 辻村深月
酒店关门之后 豆瓣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王凌霄 新星出版社 2010 - 1
莫西里酒吧被抢、“小猫小姐”的账本被偷、狄乐瑞太太被杀,三个当事人都请马修出面帮助查出真相。在一条条线索被发现之后,三个案件的零碎拼图慢慢被拼在了一起,所有真相水落石出。马修自会有他的解决办法……
黑暗之刺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美]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陈佳伶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4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夏姆斯奖作品。冰锥大盗连环杀人事件,真凶是否另有其人?
...................
※编辑推荐※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掩卷之际,如果你为书中人物叹息,不妨学马修那样,点上几根蜡烛。
...................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
※内容简介※
《黑暗之刺》写于《父之罪》完成后五年,马修•斯卡德此时还是个酒鬼,尚未加入匿名戒酒会。九年前,一个疯狂的冰锥杀手连续刺杀好几位女性后逃逸失踪;九年后,纽约警方在偶然的机遇下逮到此人,其他的案件他都承认,唯独对芭芭拉的死坚决否认。芭芭拉的父亲找到斯卡德,希望能找出是谁杀了他女儿。
“回忆是一种合作的动物,很愿意讨好你,供应不及时,它常常可以就地发明一个,再小心翼翼地去填满空白。”
本书获夏姆斯奖1982年度长篇小说奖。
2019年7月27日 已读
休憩173rd,因《屠宰场之舞》而得意忘形,续读此书,于是被提醒一个并不深奥,早已懂得的道理:得意不可再往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马修·斯卡德
屠宰场之舞 豆瓣
A Dance at the Slaughterhouse
8.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曾筱光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7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马修在拳击场查案,不经意勾起了另一桩记忆。
既然我们都要死,为何不选择互相残杀?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试看生活安稳、戒酒成功的马修如何拆解“人民的意志”抛出的一个个疑案。
一盘录像带引出了所有的故事,罪恶之源永枯竭,正义缺失时,试看马修如何还击。
◎ 内容简介
马修为了调查一桩案子到拳击场,在观众席他注意到一名带小男孩的男人,那个男人不经意用手抚摸男孩头发的动作,轰开了马修的记忆:他在一盘录像带上看到一男一女残忍性虐杀一个男孩的全部过程。随着马修追索,两桩案子竟然交集在一起。
◎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 获奖记录
世界推理迷大会的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1987、1991年度长篇小说、
1994、2001年度短篇小说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ards):1978年度平装本初版, 1983、1992、1995年度长篇小说,1985、1991、1992、1994、1998、1999、2017年度短篇小说,1994年获颁终身大师奖(The Grand Master Award);
美国私人侦探作家协会的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1982、1983、1987、1990、1991、1992、1994、1995年度长篇小说奖;1985、1994年度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颁终身成就奖,2009年“马修‧斯卡德”获年度角色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钻石匕首奖(Cartier Diamond Dagger Award,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2004年度;
日本的马耳他之鹰奖:1987、1992年度。
2019年7月27日 已读
休憩172nd,读完最后一页,我张口在寂静房间里无声大笑,马修斯卡德16本中最硬汉的一本,性欲,变态,残暴,厮杀,荷尔蒙气息无处不在,斯卡德主动的拿起枪去做索命的审判官,而米克巴卢无声的陪伴在他左右,在很多个不需约定的畅谈旧事夜晚之后,我畅快的呼吸着,如痛饮不醉之醇酒,斯卡德快和伊莱恩结婚啦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马修·斯卡德
谋杀与创造之时 豆瓣
Time to Murder and Create
7.6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吕中莉 新星出版社 2010 - 9
《谋杀与创造之时》内容简介:我是私家侦探,但没有执照,我爱漂亮女人,更爱烈酒波本,我不是正义的化身,更不想当救世主,我总会把用血换来的钱捐给教堂,但上帝始终把我抛弃,酒店关门之后,我无家可归,我叫马修,我是个酒鬼,今天,我无话可说。
2019年7月22日 已读
休憩170th,或许硬汉推理就是还没戒酒的马修如同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公牛,在委托人挂掉之后,逼死一个嫌疑犯,把另一个搞到一无所有,然后找到凶手给他一定的惩罚,在回头睡掉那个一无所有的漂亮无辜嫌疑犯。你知道哪里最妙吗?这书与“推理”有关的部分极为简单明快,把自己做饵,谁来杀我谁是贼,这样简单的故事,被布洛克搞得很隽永很悠长,心满意足的下午,让人心满意足的布洛克哟
侦探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星际掠食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长铗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5 - 3
星际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人类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当人类跨出地球,我们的能力还足以支撑我们的野心吗?
这是一个以文明的名义进行星际掠食的时代。当生存撕开文明的外衣,将野蛮呈现,征服与反抗,奴役与杀戮,统治与自由将主宰生灵。
这场充满了贪欲、挣扎和掠夺的战争会把人类带向 何方?
长铗说,如果我们不能作为,那我们知晓未来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许只能在科幻中才能找到答案。
2019年7月21日 已读
休憩168th,长鋏是我心中中国科幻第二,论厚重如山或飘逸如诗他不如大刘,但论豪气凌空以及温情缱绻,他又胜过大刘这个呆头鹅很多,大刘除了写给小姬温情满格的《烧火工》外感情戏没眼看,这本集子算是把长鋏的豪气不凡与广泛涉猎外加文笔多样性都给体现出来了,但是……如此有才华的他,干嘛去混币圈了呢……希望他有个好结果吧
小说 科幻 长铗
忍川 豆瓣
忍ぶ川
作者: [日]三浦哲郎 译者: 谭晶华 / 谭一柯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1
爱+婚姻=家人=美好
第44届芥川奖获奖作品
6次被搬上银幕,久经不衰的短篇故事
自己的哥哥姐姐不是自杀便是失踪,“我”一直心存不安,觉得自己也背负着受诅咒的血液。可是当父亲去世、为生活所迫、处于贫困潦倒中的“我”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与妻子生个孩子。“我”想要在逆境中创造希望,通过孩子来开拓人生的新局面。《忍川》是一部自传小说,书中的描写与作者自身的悲剧如出一辙。三浦哲郎用朴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一对年轻男女相遇、相恋、携手相依的经历。
2019年7月19日 已读
休憩167th,过去半月艰难维持努力修复自我伪饰出的昂扬情绪被这本书完全击溃,甚至第一篇都没挺过去,那种艰难的幸福与细腻的残忍扎心刺骨,为什么这样简单的幸福我没有呢?为什么刚经历过的痛苦又要被翻起被提醒再来一遍呢?为什么再三叮咛自我做出的强势积极与坚硬会在文字面前不堪一击呢?为什么我明知道文字有如此的杀伤力却不放弃阅读以至于今夜与这种能谋杀我的火种文字不期而遇呢?就算读的如此痛苦,我也不后悔,只为那一幕,生而为人二十年终于有了家的志乃,在拥挤火车车厢里忘情忘我的摇晃着身边人,高兴的一遍遍呼喊“是我的家,是我的家”。生命的意义,是濒死旅人的那滴蜜糖,闭上眼睛,忘却无边悲苦时嘴里的甜味,这,就是意义
三浦哲郎 小说 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