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未来 豆瓣
7.0 (14 个评分) 作者: 今何在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7
《未来:人类的征途》是作者创作近20年完成的一部科幻小说,作品以时间为轴,以宇宙为卷,创造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世界、大时代。
悲欢动荡的百余年里,不同人物粉墨登场,联邦与自由派互相角力,觉醒的智能机器人也试图左右人类的未来,一个个国家在战争中兴起、陨落,英雄归于何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2019年7月15日 已读
休憩165th,今何在傲视九州同侪,全因格局大而不失细腻,胸怀浩瀚亦可俯嗅野花。本书如他自己所言,全无崭新设定,但却包含了废土、异形、星际漫游、黑暗森林式大搏杀、超级AI以及全息游戏等热门要素,加以可以增添跌宕莫测感的跳跃时间线,又见功力又见格局,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今何在是个悲观的不行的家伙,但是总又不肯绝望,他书里总让大世界如被野火烧的光秃秃的荒原,上头却又怯生生的露出一点儿绿意,《悟空传》里他敢让八戒殉情而死,悟空在刑台上被爱人伤害,最终双目火焰熄灭,却在最后让小白龙不管不顾的用生命拼出一场春雨浇淋毫无希望的花果山。本书亦然,在死亡与绝望气氛充斥了一整本书之后,今何在留下希望的种子,然后他说“人类最好的结局就是没有结局,未来之后还有未来”,这句话是我能给予未来最美好最简洁的回应,我爱这厮
今何在 小说 科幻
古董局中局4 豆瓣
7.1 (94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12
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令无数人倾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花瓷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人遗忘。直至数百年后,一件 “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横空出世,引得古董界各路人士倾巢出动,不择手段去得到它……
“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历史文化事件,却因为同一组青花瓷宝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每一件宝罐晶莹闪烁的青蓝背后,都掩埋着一件沉重壮烈的往事,而每一段往事的各种细节里,也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线索。只有收齐散落天下的数个宝罐,破解其中的线索,才能开启古玩界时隔数百年之久的惊天秘闻……
北京古董店的小老板许愿,又一次卷进了青花瓷宝罐的事件当中,而对他来说,死对头“老朝奉”的真实面目也只剩最后一层薄纱。与此同时,国内外各方势力均对这几件青花瓷宝罐势在必得,纷纷使尽浑身解数,走上了这场最终夺宝的舞台,而那些从数百年前就种下的几代人的恩仇爱恨,也都将在小人物许愿的身上一一兑现……
2019年7月14日 已读
休憩164th,亲王辛苦积累储备的鉴宝neta前三本已经使用殆尽,收官作继续搞起了以情节代内容强行无视合理性的拿手玩法,五个明青花各烧一句话藏十件柴瓷这种扯淡设定让我都想去原谅丹布朗,而且老朝奉假货帝国稳固成型,又何必拿着命去拼那得到了也不好处理的扎手柴瓷,她又没有药不然那样的历史缘由祖上阴影,幕后boss没有长安十二时辰的贺东那样坑爹,但是也不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非他不可,感情线更是有头没尾全部不了了之,亲王大人长篇谋篇布局实在是没眼看,读他读的是他兴致盎然玩的梗以及为写书辛勤做的功课体现出努力的各种细节,如是而已
小说 悬疑 马伯庸
京城捕王 豆瓣
作者: 萨苏 2012 - 8
名闻京城警界的“赵老太爷”,有名的京城捕头之王,从警四十年,指挥破案一千余起,其中重大案件超过五百件,打掉黑社会团伙两百多个。本书重点讲述了其中的“十四个大案”,破案过程曲折凶险,堪比福尔摩斯探案。无论“船板胡同秃老头”还是“赵老太爷”,这位老警察都是京城警界的一个传奇,黑道上谈虎色变的一个存在。
2019年7月12日 已读
休憩163rd,萨苏讲故事相当有一套,深得老说书先生旁支斜叶喧宾夺主的那种不挨着的有趣之妙处,赵老爷子威武霸气!
小说 纪实 萨苏
少年维特的烦恼 豆瓣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
8.5 (53 个评分) 作者: [德]歌德 /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译者: 侯浚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歌德(1749一1832),德国文豪。《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 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它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2019年7月9日 已读
休憩162nd,我爹身为八十年代文学青年一员,藏书中珍而重之的有此书。他藏书其实没多少,12岁小学毕业前的我基本把所有书看了两三遍,此书则三次试图终卷三次失败。我并不认为此书是那种横亘时空魅力并不稍减的经典,而只是因其古早因而有旗帜意义的先行者,单论此书与小仲马《茶花女》,说一句“大神只是出道早”都不觉过分,也许我对此书的不以为然是因为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抒发情感的方式与维特乃至歌德本尊泾渭分明,不管怎样都好,此书上卷简直不忍卒读,下卷渐出味道,一个受痛苦的被忧伤折磨的处处碰壁的灵魂从痛苦扭曲到消亡的过程写的不错,也仅仅是不错而已。那些高呼“人人皆维特”的兄弟们,没想过是因为维特的经历太大路情感太普遍以至于人人难以避免都有一点相同么?舍去这个,这本书除了早,还剩什么呢?
小说 文学 歌德
独唱者 豆瓣
作者: 韩松 / 2015 - 4
美国《新闻周刊》采访韩松,写道:他白天作为一名记者为新华社工作,晚上写作黑色而寓意深长的小说。
而这却是韩松第一部在白天写出的小说集,十八篇中有半数是首次发表。
“科幻韩松”由此涅槃,或说回归。
这里有坚持深夜独唱的青年,有迷失在庞大机场的女子,有忙完一生却领不到报酬的老人,庸碌一如你我;这里有荒匮的沙漠,有广袤的湖泊,有绵延的城镇,故土忽成异乡;这里有面目可疑的往圣先贤,有海市蜃楼的诸多世界,有悬而未决的科技远景,传承还是新生?
也许正如后记所言:“需要有另一种方式,来做记录。它就像侦探一样,不仅目击案件的现场,而且挖掘记忆的秘密,把那些正在遗忘中的,却噬咬人的心灵及潜意识的,阴阳交界处的,重新回忆并记录下来,形成一幅更精细确致的地图。”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松处在从鲁迅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先锋作家的人性批判的延长线上。——严锋
韩松有一种极其特别的“幽黯意识”,从中延伸出一个大历史思维的脉络,并以一种外太空的视角观察着当今这个世界的文明。——王德威
在虚构作品中,他则构筑出一个妖气弥漫、荒诞可怖的鬼域——我暂且称之为“鬼魅中国”……对于“鬼魅中国”,韩松并没有一次性给予完整的 呈现,而是通过几十年的零散化写作,给予了碎片式的浮现。——飞氘
韩松小说中常常出现的错位感,其实正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刺耳主题。在那样一种未来,没有人能确信,自己所处的社会及其心智是否完整。——美国《连线》杂志
还有一种真实,弥漫在宇宙中的,让人恐慌的,内心发虚的,惆怅的,见不得人的,却不一定能被记录下来。这个东西有时是情感,有时又不是;有时是理智,有时也不是。或觉得,是介于人鬼之间的。——韩松
2019年7月6日 已读
休憩160th,韩松大概深爱着卡夫卡吧,他的短篇里,处处氤氲着惶惑与徒劳,无意义的努力,无止境无目的的寻找,以及属于上个年代与体制内的对领导的本能惧怕与尊重,这强烈的虚无感让人怀疑人生,甚至怀疑阅读行为本身,其设定之轻让我想将其归类为科幻中的玄幻,并强烈的想再读一遍那篇《地铁》,但到底什么是韩松呢,是虚无吗?是惶惑慌乱吗?是徒劳吗?感觉应该是莫名其妙,人物莫名其妙的走入诡异叵测的命运中,如工蜂般没头没脑的去承受去完成,这就是他看待命运的方式,以及他心中人类的宿命吧
小说 科幻 韩松
三家巷 苦斗(全两册) 豆瓣
作者: 欧阳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1
小说《三家巷》出版于1959年,但于此15年前还是在延安时期,作者就已经在蕴酿情节、结构框架了,他力求用艺术的笔触来描绘“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

在《三家巷》这部作品中,欧阳山以战争年代的广州为背景,通过周、陈、何三个家庭的变化、矛盾和斗争,亲戚朋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真实地、生动地、历史地展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不同阶级,不同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特别是青年人对各自人生道路的选择。
2019年7月6日 已读
休憩159th,这本书算是革命文学中的异类,作者在序言中大骂江青迫害他,其实江青未必烦他这个调调,其他人未必中意他这个调调,与当时伟光正主旋律差的委实太多。周炳身边那么多姐姐妹妹,花红柳绿宜笑宜嗔,旖旎风光将本不太强烈的主线给稳稳压住,比起其他书籍的苦大仇深篇篇血泪,这本书太宁静了,因此独树一帜也因此质量很高,这本书里的人物形象未必刻画的很好,但至少不脸谱化,都有血肉,会迷惑会思考会恋爱也关心油盐柴米,可惜看不到全书了。
小说
精神科的故事:锅男 豆瓣
町長選挙
作者: [日] 奥田英朗 译者: 王维幸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精神科的故事:锅男》是奥田英朗又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精神科的故事》系列完结篇。
伊良部综合医院地下室的精神科来了新患者:贪生怕死的棒球队大老板,连字都忘了怎么写的年轻创业家,总想与岁月对抗保持年轻的女明星……然而,从不出诊的伊良部大夫和真由美护士带着老院长的使命,来到孤岛赴任,却莫名其妙地卷入岛上纷争的旋涡,在这场疾风暴雨中,伊良部能否拯救那些病入膏肓的人呢?
奥田英朗与东野圭吾齐名,以推理小说为本职,却因“精神科的故事”获得直木奖,精神科系列不仅获得众多读者喜爱,还多次改编为影视剧,在亚洲掀起“奥田旋风”。
《精神科的故事》系列韩国连续四年销量超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敲开精神科的大门,白白胖胖的伊良部一郎医生再次用匪夷所思的方法,疗愈为现代社会的通病所累的人。
2019年7月4日 已读
休憩158th,那个肥胖脱线爱看人被打针的怪医伊良部和暴躁性感永远露着乳沟的朋克护士真由美又回来了,我不禁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笑完就明白,这八嘎向的系列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用,但是能让人变轻松,当今时世,我们最缺这个,多谢了,奥田先生
奥田英朗 小说
二流小说家 豆瓣
The Serialist
8.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大卫·戈登 译者: 姚向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周刊文春》年度最佳推理小说第1名
•“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年度最佳第1名
•“我想读推理小说”年度第1名
•“本格推理”年度最佳第8名
•爱伦•坡大奖最佳首作短名单
•《教父》《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译者姚向辉老师热情翻译
•引发全日本阅读狂潮的一部全方位类型小说
•为了写出传世之作,作家有时候可能得赌上身家性命……
——————
事情开始那天,我打扮得像我已经过世的妈妈。我十五岁的合伙人拆开来自监狱的一封信。一个快要被执行死刑的连环杀人犯居然是我的头号粉丝……
哈利•布洛赫是个潦倒的二流作家,靠以不同的笔名创作科幻、推理、吸血鬼等通俗小说和色情专栏为生。但他一直未能成名,精打细算,勉强度日。来自 监狱的一封信,让他的(名)作家梦再度燃烧起来。
来信者是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达利安•克雷,此人以拍摄写真为名,杀害了多名年轻女性,即将被执行死刑。克雷提议由哈利代他写自传,条件是哈利必须去采访克雷的三位女粉丝,并把她们和克雷写进色情故事中。
哈利的女高中生合伙人克莱尔(也是他的家教学生)认为他能否成名在此一举,极力劝说他接受这个提议。
哈利开始采访迷恋连环杀人犯的怪异女性后,忽然陷在比他小说中的人物还危险的境地。三个女粉丝接连被以克雷的手法杀害。连环杀手明明就在监狱中,这是怎么回事?
哈利被迫当起侦探,还要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与此同时,为了支撑生活,他还得继续创作科幻、推理和吸血鬼小说。
加入这场全方位类型小说的疯狂盛宴吧!
2019年7月4日 已读
休憩157th,无论是因为作者在炫技,作者把商业社会读者G点把握的稳操胜券还是一个足够动人的跌宕故事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一本页页小高潮,结尾大高潮外加多重深入的小说就是很能打。主角作为穷尽心力迎合读者的二流小说家,在被卷入事件后思考的除了案件,更多是生活与文学,而杀人犯之一对文学的偏激思考也未尝没有可取之处。很可悲的一点,在于靠着性元素玩出的种种花样挣着钱的主角,偏生是个叶公好龙者,对小众性癖好的接受程度极差,大概作家自己是最明白文学作品与现实差距的物种吧。一本悬疑写到这份上,的的确确做到让人手不释卷了,难度还在丹布朗之上,大环套小环的连续谜团实则为一个套路,比起将热门吸睛元素逐一展示错落有致的本书,在写作难度上都不在同一级别,可惜作者只有这一本作品,恨少,恨少
大卫·戈登 小说 悬疑
红旗谱 豆瓣
作者: 梁斌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
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11月北平第1版 印數52000(內精裝本15500冊)
2019年6月26日 已读
休憩154th,情节曲折而杂乱,人物故事有有头无尾的嫌疑,矛盾冲突不算激烈,地主没怎么作恶,好玩之处却很多,比如gay里gay气想亲吻男同志,会从对方身后伸手过去摩挲对方下巴和胡茬的TG地下党。书中一个主要TG出身是地主,存在革命者的感情戏注定这本书那十年要遭殃。另外,那个出身地主的TG亲娘被赶出家门流落四方,当儿子的完全不当回事,反而一颗红心向着党,这纯粹是高级黑,作者真是个妙人
小说
巴黎仗剑寻书记 豆瓣
Hombres buenos
8.6 (5 个评分) 作者: [西] 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 译者: 李静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8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前夕,欧洲大陆沉浸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之中。为了给处于专制皇权统治下的西班牙带来光明与希望,西班牙皇家学院的两位院士,矮胖的图书管理员堂埃莫赫内斯和清瘦的海军上将堂佩德罗·萨拉特,接受同僚委托结伴前往巴黎寻找并争取秘密带回代表启蒙与进步的28 卷本《百科全书》。在当时的西班牙,《百科全书》已被宗教法庭列入禁书名录,因此这段寻书之旅将注定充满凶险,而想要阻挠他们的不仅有强盗,还有西班牙皇家学院的某些同僚们。通过两位寻书人的视角,结合史实与想象,西班牙国民作家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将再现法国大变革时代风云诡谲、暗潮汹涌的历史全景。
2019年6月24日 已读
休憩153rd,为了点燃驱走蒙昧黑暗的火焰,老人们仗剑寻书,理性和求知欲让人像独自冲向隘口的副中队长,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决心和殉道的准备,那二十八卷煌煌巨著今天看来或不足道,但海军上将和图书管理员身上的精神历久弥新。这是本很复古的小说,我很喜欢
小说 文学 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
向邪恶追索 豆瓣
Even the Wicked
7.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林大容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8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地狱判官马修这次拆招人民的意志。
唉,没有什么是永远的,对吧?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试看生活安稳、戒酒成功的马修如何拆解“人民的意志”抛出的一个个疑案。
◎ 内容简介
自称是“人民的意志”的威尔,会先写一封信到马蒂‧麦葛劳《每日新闻》的专栏,再用私刑为社会大众处置几个法律无法制裁的恶棍,其中有一个儿童杀手,一个黑帮老大,一个炸堕胎诊所的凶手,还有一个是黑人种族主义者。
马修•斯卡德这次的当事人是让儿童杀手恢复自由的律师,他正被威尔点名,下一个被“人民的意志”处决的就是他……
◎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 获奖记录
劳伦斯‧布洛克获奖记录:
世界推理迷大会的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1987、1991年度长篇小说、
1994、2001年度短篇小说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ards):1978年度平装本初版, 1983、1992、1995年度长篇小说,1985、1991、1992、1994、1998、1999、2017年度短篇小说,1994年获颁终身大师奖(The Grand Master Award);
美国私人侦探作家协会的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1982、1983、1987、1990、1991、1992、1994、1995年度长篇小说奖;1985、1994年度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颁终身成就奖,2009年“马修‧斯卡德”获年度角色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钻石匕首奖(Cartier Diamond Dagger Award,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2004年度;
日本的马耳他之鹰奖:1987、1992年度。
2019年6月23日 已读
休憩151st,布洛克也来写私人执法者啦?这个令人兴奋的开头让我期待特别多特别美,结果一路高开低走,马修斯卡德系列有一半多案件本身毫不足道甚至让人厌倦,而他一路走一路探遇到的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才是真的迷人,硬汉推理其实重要的是硬汉,不是推理。然而,结实的像岩石的斯卡德很少开一枪打一拳刺一刀,而瘦小枯干的赖唐诺每本书都要被人打的满天乱飞,真是世间惨剧,令人掩鼻流泪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推理 马修·斯卡德
刀锋之先 豆瓣
6.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林大容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6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夏姆斯奖作品。戒酒的马修•斯卡德,两宗暗线相扣的悬案。
...................
※编辑推荐※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掩卷之际,如果你为书中人物叹息,不妨学马修那样,点上几根蜡烛。
...................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
※内容简介※
在《刀锋之先》中,马修•斯卡德走进了匿名戒酒会的大门。他受到委托寻找一个已经失踪三个星期的女孩,案情毫无进展,这个女孩就像空气一样的消失无踪。她独来独往,可是不常待在她的套房公寓里。她这么寂寞能去哪儿?她会去公园,跟鸽子说话吗?与此同时,戒酒协会的朋友埃迪,在满腹心事来不及说出口的状况下,被斯卡德发现吊死在住处。
本书获夏姆斯奖1990年度长篇小说奖。
2019年6月22日 已读
休憩150th,米克巴卢出场,私刑先于法律,简还没有得上癌症,马修出没在多个酒吧,喝着可乐和苏打水,这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唯一引起我思索的,是布洛克对良知的看法,在他的书中,曾经罪犯的天良发现势必引致死亡,良知是好的也是致命的,这一点真有趣。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推理 马修·斯卡德
风之丘五十元硬币之谜 豆瓣
風ヶ丘五十円玉祭りの謎
7.3 (29 个评分) 作者: [日]青崎有吾 译者: 沈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4
“里染天马系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六个短篇推理故事,将“里染天马系列”三部长篇串联起来
本书将为读者解答:
针宫理惠子为什么把头发染成了黑色?
她为什么愿意在考试的时候帮里染天马?
里染镜华到底是什么人?
……
以及里染天马这个谜之人物的十万个疑难杂症之一二。
内容简介
1可以任选两种配菜的双拼饭 为什么草地上放着食堂的碗?
2风之丘五十元硬币之谜 为什么夜市的找零都是五十元硬币?
3针宫理惠子的三次冲击 为什么吹奏乐队会出现霸凌现象?
4天使们的残暑问候 为什么两名女生突然消失于教室?
5请小心花瓶 为什么花瓶碎了却没有声音?
6世上最难受的桑拿 此篇为特别馈赠
2019年6月21日 已读
休憩149th,全家名侦探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太相像的性格本就难共处,更何况有骄傲自负这种排他性极强的情绪在。作为校园推理系列,死人不可能太多,有一本体育馆这样的本格杰作我已经很满意,剩下本本如冰菓如古书堂我也认,青崎有吾是个好样的,日常推理也有模有样,只是看到了一点隐忧,是青年才俊早早取得成功后的目空一切,他把所有有趣的元素都想往这系列里加,以为自己处理的来,但如果这样展开去顾此失彼是唯一结局,好在即使他弄砸这件事,只要核诡当行出色,依然不会减少他的成就以及在读者心中的地位,欣赏清奇如读他第一本
小说 推理 日本 青崎有吾
恶魔预知死亡 豆瓣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顾效龄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 - 7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为证明越战老兵无辜,马修再度出马
我们所有的悲悼终究是为了我们自己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公用电话亭里有人被杀,警方在流浪的越战老兵身上发现了子弹弹壳,一切似乎一目了然,然而马修不这样认为。
◎ 内容简介
一名有为的出版社律师被人枪杀在暗夜的纽约街头,而警方找到的凶手是一名终日游晃街头精神有问题的游民,纽约引起一阵恐慌,议论不断,然而疑犯的弟弟不相信受了越战刺激的哥哥会是凶手,央求马修出面侦探,以找出真正的凶手。
◎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 朱天心
◎ 获奖记录
劳伦斯‧布洛克获奖记录:
世界推理迷大会的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1987、1991年度长篇小说,1994、2001年度短篇小说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ards):1978年度平装本初版,1983、1992、1995年度长篇小说,1985、1991、1992、1994、1998、1999、2017年度短篇小说,1994年获颁终身大师奖(The Grand Master Award);
美国私人侦探作家协会的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1982、1983、1987、1990、1991、1992、1994、1995年度长篇小说奖;1985、1994年度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颁终身成就奖,2009年“马修‧斯卡德”获年度角色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钻石匕首奖(Cartier Diamond Dagger Award,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2004年度;
日本的马耳他之鹰奖:1987、1992年度。
2019年6月18日 已读
休憩147th,一个误会杀人,几条并不必要的故事线,交织出一个有关生死无常的故事,马修斯卡德身患绝症的ex问他要了一把枪,想轰掉自己的半个脑袋,静静的离开这个人间,但是后来她放弃了,她发现自己害怕的是搞砸有关死亡的一切,但她发现多么愚蠢白痴的人最终都会无师自通的做好,于是,最后的时光,她不再错过自己的生命。挂上电话,马修和伊莱恩说了那句早就该来的“我们结婚吧”。然后,在他不再错过自己生命的生活里,他想念着已经逝去的她,用这些诗句“紫丁香花从死亡的大地中盛开出,回忆与欲望交缠,枯寂的根茎被春雨唤醒”,这是书的最后一页,我平静的合上书,听到自己的声音,我在说“妈妈”
劳伦斯·布洛克 小说 马修·斯卡德
高智商犯罪3 豆瓣
谋杀官员III
6.4 (22 个评分) 作者: 紫金陈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7
如果法律有性别,那它一定是母的,因为它不公。
当了半辈子警察的老好人叶援朝做梦也想不到,退休前会沦落到家破人亡。
一年前,叶援朝的独生女叶晴与县纪委书记儿子交往不久,提出分手,双方发生争执,这位公子哥一怒之下,开车把叶晴当场撞死。后经公安、交警联合认定属于交通事故,因为本案事实清楚,所以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检察院不以刑事罪名公诉,最后仅赔钱了事。
为此事,叶援朝妻子一直要上访,但都被这位委曲求全的老好人劝阻,本着息事宁人,死者不能复生的态度,劝慰妻子。妻子与他争吵不断,患上严重抑郁症,最后跳楼自尽。
瞬间,叶援朝幸福的小家就剩他孤零零一人。在妻子七七忌日的晚上,他喝着闷酒,悲伤大哭。一阵宣泄之后,他掏出了那把多年来从未扳动过的手枪。
这时,一双年轻温厚的手握住了他的肩,告诉他,就让一切,都交给我来处理吧。
2019年6月16日 已读
休憩146th,近年来以民间出手无视法律匡扶正义的小说层出不穷,佳作不断,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事情。其中最大胆的莫过于紫金陈了,此人可谓是推理界阎鹤祥,每部作品都在个人永久封箱边缘疯狂试探。最后吐槽一句,高栋这记吃不记打的废柴,一个县能有多少人去,案件甫发立刻把全县浙大毕业的人全数抓捕,逐一筛选,可飞速破案,难道这傻鸟还没发现自己就没和非浙大毕业凶手打过交道么?如果紫金陈如阿婆或加德纳老爷子般高产,我浙恐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因法律制裁或横死而废校的大学
中国 小说 推理 紫金陈
以“我”为名的变奏曲 豆瓣
私という名の変奏曲
6.2 (9 个评分) 作者: [日] 连城三纪彦 译者: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2013 - 9
葬花者都将成为花刺上的亡魂!直木奖作家连城三纪彦精妙演绎死亡七重奏,抒情派推理《一朵桔梗花》余韵之作。日本第一名模死于独居的公寓内,却有七位嫌疑人承认自己是唯一的凶手;杀意纷繁,八音和鸣,真凶究竟是谁?
2019年6月16日 已读
休憩145th,有光必有影,对一项事物越为了解越为善于描摹,则对它的反面势必有同样的了解程度。所以隽永温馨的连城三纪彦写出了这样一本书里一个好人都没有,黑暗畸形的欲望横飞的作品,没啥好说的了,太过恶意的剧情让天海祐希生濑胜久这样一票人都无法演好看,这本书和一朵桔梗花一样,充满了物哀之情,但描写方式的不同,原来可以让情感变成这样啊
小说 推理 日本 连城三纪彦
高智商犯罪2 豆瓣
谋杀官员Ⅱ
6.9 (55 个评分) 作者: 紫金陈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4 - 3
何建生得罪了派出所所长的小舅子,被诬陷进了派出所拘留,十天后,妻子甘佳宁收到一个骨灰盒,原来何建生在派出所拘押期间,心脏病突发死亡。
突遭惊天变故,顷刻之间家破人亡,甘佳宁看着一夜白头的婆婆和懵懂无知的四岁幼子,痛哭一场后,却笑了。
他们不知道,昔年有“化工女王”称号的甘佳宁会为夫报仇设计炸药陷阱,与仇人同归于尽。
甘佳宁死后,由于她的行为,何家老少都遭到了受害人家属的打击报复。在美国生活十多年的化学博士陈进悄悄回国,他挚爱着初恋女友甘佳宁,却不能给她幸福。此时的陈进已经身患绝症,他准备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复仇,保护甘佳宁的家人。很快,一起离奇绑架案发生了,精准的复仇,完美无瑕的谋杀,警方意识到,前所未有的对手来了。警方深知凶手很有可能还会继续作案,现在侦破工作如同与凶手赛跑,谁能更胜一筹?
2019年6月14日 已读
休憩144th,这个系列已经读了一二四,反正紫金陈是不要好了,一般来说,死者凶手嫌疑犯侦探外加可能有的侦探背后的智囊都是我浙的,泱泱天下,你杀我来我杀你,唯有我浙整天内战,紫金陈饱受诟病的屌丝爱女神并为之轻生死付出一切,感觉也算是男女比例不协调的我校确实存在的一种思潮。而且紫金陈应是浙大WSN文化的代表,感觉部部都要有必要不必要的爆菊情节,令人ORZ。抛开这些不谈,这本的质量很高,我很喜欢
小说 推理 紫金陈
鏡之孤城 豆瓣
かがみの孤城
8.7 (18 个评分) 作者: 辻村深月 译者: 劉愛夌 皇冠 2018 - 8
2018本屋大賞第1名!
「直木賞」名家最撼動人心的催淚神作!
日本全國書店店員最想銷售的書No.1!
勇奪日本7大獎榮耀!狂銷突破55萬冊!
隨書附贈:狼少女 X鏡世界 雙面書衣
★2017《國王的早午餐》節目年度書籍大賞!
★打敗村上春樹《刺殺騎士團長》!榮獲《達文西》雜誌「BOOK OF THE YEAR 2017」小說部門第1名!
★埼玉縣高校圖書館館員票選推薦書籍第1名!
★第11屆神奈川縣學校圖書館員大賞!
★ 2017熊本縣學校圖書館大賞!
★2017啟文堂書店文藝書大賞!
★辻村深月:為了正在垂頭喪氣的你,我寫下了這部作品!這本書不限於大人或小孩閱讀,感到無處容身的人、覺得沒有同伴的人,都適合讀這部作品。
★這本書寫給所有孩子和曾經是孩子的人!希望已經是大人的你,可以和14歲時的自己一起閱讀這部作品。
★欲罷不能只想一口氣讀完X無法預料的逆轉結局X即使知道結局也必須再讀一遍!
在這裡,你的眼淚會被收納,
你的煩惱會獲得理解。
在這裡,是世界僅存的安全之地。
在這裡,可以讓你的願望成真……
對國中生活充滿期待的「小心」安西心,才過了一個月就感到徹底絕望,因為她受到班上同學真田美織的欺負,但更讓她心寒的是,原本無話不說的好友小萌竟然也加入了排擠她的行列。
恐懼與不安緊緊糾纏著小心,只要一想到上學,她就渾身不對勁。小心開始足不出戶,將「心」封閉在自己的房間裡。
直到那一天,房間的大鏡子突然放射出七彩光芒,小心好奇地伸手一摸,整個人就被吸了進去!鏡子的彼端聳立著一座孤獨的城堡,小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一切是在作夢,此時一位戴著狼面具的女孩乍然現身:「安西心同學!恭喜妳被選為這座城堡的特別嘉賓!」
「這裡是哪裡?」「為什麼她會知道我的名字?」小心還來不及回神,城堡的鐵門便已緩緩地打開,裡面還有其他六名跟小心一樣的國中生。狼少女不疾不徐地向大家宣布:這裡藏著一把鑰匙,找出來的那個人,就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2019年6月12日 已读
休憩143rd,读前一百页觉枯燥而莫名其妙;读至中段识破此书是大型的超时空同居故事,从而再无秘密必须勘破;读到四百页时开始鼻酸;读最后五十页时放声痛哭不能遏制,很久没遇到这样会讲故事的人了,深月的编剧才能是满格高配,塑造的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而丰满,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把最普遍的友情与互相温暖故事讲到了新高度。当然这一切加起来根本不能够让我掉下泪来,妈妈快不行了,时日无多,我看到理音和姐姐相见时完全失控的想起妈妈,我也想到她年轻的时候去,远远的看看她看看她健康的样子,然后泪流满面,之前此书暗含的线索积淀的情感一并爆发,哭到手发麻,尤其是最后晶子等到小心时的那句我一直在等你,以最含蓄普通的方式引爆了全书积累五百页的情感,积累的强引爆的妙,书里书外,没办法不赔上眼泪,今年读过最痛快的书,强推
小说 推理 日本 辻村深月
设局 豆瓣
谋杀官员I 逻辑王子的演绎
7.7 (47 个评分) 作者: 紫金陈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 - 5
毕业于浙大数学系的徐策在本科期间就有“逻辑王子”的美誉,他关于数理逻辑的论文多次上过世界级刊物。其后拿到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加州大学获心理学博士,此后一直担任美国某投行的区域高管。徐策的单亲老妈在家乡的拆迁中被落石砸中,当场死亡。几名施工队员被判缓刑,现场指挥官员无一受惩。在其母一周年的忌日前,徐策突然离职回国……
2019年6月12日 已读
休憩142nd,反正凶手肯定是我浙的,过程亮点与缺陷并存,故事主体明显的致敬嫌疑人X,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难得的是政治不正确的结局,让凶手逃出生天,在杀尽仇人的同时给了各方面一个迫切需要的结果,各级官员有以交差,在自身责任被极大缩减的同时为真凶的逍遥法外不被翻案做了背书,这一点是很牛的写法,虽然理想化,却也是洞明世事的理想化,读来觉得很爽,比起《长夜难明》的致郁,起码在阅读体验上有所优势
小说 推理 紫金陈
葛洛根的最后一夜 豆瓣
The Night and The Music
7.8 (6 个评分) 作者: [美]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易萃雯 / 皮建军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3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硬汉派侦探小说代表作家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马修·斯卡德短篇故事结集
与葛洛根酒吧告别,但今晚属于纽约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 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 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本书收录以马修斯·卡德为主角的短篇作品十一则。与葛洛根酒吧告别,但今晚属于纽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以马修·斯卡德为主角的短篇作品十一则。
在《梦幻泡影》中,马修·斯卡德尚未离开纽约警局,对一个牌局谋杀案展开调查。而到了《窗外》,他已成为一名没有执照的私家侦探,调查一位从17层飞坠而下的女侍的真正死因。《夜晚与音乐》《葛洛根的最后一夜》等,似乎是布洛克为马修·斯卡德所作的温情之歌。
让我们与葛洛根酒吧告别,让我们拥抱今晚的纽约。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获奖记录
★世界推理迷大会的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1987、1991年度长篇小说,1994、2001年度短篇小说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ards):1978年度平装本初版,1983、1992、1995年度长篇小说,1985、1991、1992、1994、1998、1999、2017年度短篇小说,1994年获颁终身大师奖(The Grand Master Award);
★美国私人侦探作家协会的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1982、1983、1987、1990、1991、1992、1994、1995年度长篇小说奖;1985、1994年度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颁终身成就奖,2009年“马修·斯卡德”获年度角色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钻石匕首奖(Cartier Diamond Dagger Award,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2004年度;
★日本的马耳他之鹰奖:1987、1992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