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时间机器 豆瓣
作者: (英)赫·乔·威尔斯 译者: 朱光立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9
《时间机器》是英国科幻小说大师威尔斯最早获得成功的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科幻作品之一,在此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作品通过一位酷爱冒险的科学家在公元802701年的历险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在未来社会上演的人吃人的悲剧画面,是一部将“19世纪阶级斗争和人类进化相结合”的伟大著作和惊心动魄、发人深省的警世预言书。
1897年发表的《隐身人》可能是威尔斯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位名叫格里芬的科学家对科学发明的狂热追求。
在《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中,威尔斯的想象力再次凌空翱翔,在宇宙间纵横驰骋。小说讲述了科学家卡沃尔研制成一种能阻挡万有引力的物质,并用它制造出一只飞行球,与朋友贝德福一同前往月球探险。登月后,两人遭遇月球人的追捕,贝德福得以逃生,返回地球;卡沃尔不幸被捕,囚禁在月球的地下世界,之后他又向地球发回信息,描绘月球人的身体构造和社会结构。此书把读者引入了奇幻的月球世界。
2013年1月10日 已读
休憩4th,里程碑意义远大于文本自身价值
小说 科幻
我的住院日记之羊肉炉不是故意的 豆瓣
7.2 (10 个评分) 作者: LogyDog 译者: Bomb 作家出版社 2004 - 11
2004年初,在网路上有一篇《我的住院日记》被许多人转发,在不断点击、转发中,竟然红遍了两岸;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描写自己因为在宿舍偷吃羊内炉,不小心烫伤“小弟弟”的住院经过;这位交大研究生LogyDog用一种笑中带泪的笔法在网路上刊登他的日记,原本只是想告诉同学、朋友自己的近况,请大家放心;不料,因为文笔生动有趣,一经发表,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络绎不绝,纷纷来采访,连医院的主治大夫都不放过。许多人因此直接称呼他为“交大烤鸡”或“烤鸡”,作者并不喜欢这样的称呼,毕竟他不是因为烤香肠受伤的。
在整个烫伤事件告一段落后,作者想藉这本书提醒人被烫伤的痛苦,呼吁大家对严重烫伤的人要多付出一些爱心和关心,并且请大家注意,在寒冷的冬天里,不要再犯下跟他一样的人生错误。
2013年1月10日 已读
休憩3rd,这可真是拿人家的痛苦找乐啊,作者吃简易羊肉火锅的时候不小心把滚烫的火锅打翻,泼在了自己的大腿和鼠蹊部,啊哈,然后苦中作乐的描写了住院的生活,出于人道精神我不具体描绘也不吐槽作者了,最可乐的桥段是作者一直很同情同住一间病房的其他重病患者,结果一次装睡时偶然听到他们聊天,发现病房里公认最可怜的就是他自己,另外,护士每次给他换药时的描写真是让人毫无节操的爆笑啊
小说 网络小说
黑郁金香 豆瓣
The Black Tulip
7.5 (8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大仲马 译者: 郝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黑郁金香》以十七世纪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动荡生活为背景。主人公科尼利厄斯•范•贝莱是个完全不过问政治的青年医生。他爱好培植郁金香,并在试着培育一种没有一点杂色的大黑郁金香,因为第一个培育出黑郁金香的人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范•贝莱的邻居博克斯特尔为了得到这笔奖金,也想培育出黑郁金香。他对范•贝莱很忌妒,生怕范•贝莱捷足先得。他不择手段地监视规范•贝莱的行动,暗中破坏他培育起来的郁金香。尔后,他又诬告范•贝莱藏着有损于荷兰总督制的信件,致使他无辜锒铛入狱,险些被送上断头台。全书围绕黑郁金香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而又催人泪下的场景。
2013年1月8日 已读
修行5th,在地铁上读完,感觉颇好,直到最后结局才下降了个层次,亲王的复杂心理很有趣,对政敌赶尽杀绝而对正义一丝不苟的恪守,呵呵,这本书的HE让我想起大多数中国古典话本或者传奇,很一般的作品,唐诺曾说,读完基督山恩仇记后寻觅来此书,一气读完之后抬起头来,不是太失望,而像是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了,极为启蒙
小说
中性 豆瓣
Middlesex
7.7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 译者: 主万 / 叶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1
《中性》是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第二部小说。作品获得了2003年普利策文学奖。
主人公斯蒂芬尼德斯出生过两次:第一次是1960年1月出生在底特律的一个没有烟雾的日子,那时他是个女婴儿;第二次是1974年8月出生在密执安州皮托斯基附近的一个急诊室里,那时他是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他原名卡利俄珀,出生时是个漂亮姑娘。童年至少年她无忧无虑地生活。直到1974年她14岁,就读于家乡的女子中学时,越来越觉得自己与其他女孩不同:身高5英尺10英寸,体重130磅,更可怕的是身体上竟出现了一些男孩应有的特征。在父母陪同下她来到医院,医生告诉他们:她是个两性人。14岁的卡利俄 珀决心不再做女孩,于是“她”变成了“他”——卡尔。他剪短头,搭车来到旧金山寻找新出路。
2013年1月8日 已读
修行4th,此书和自由同时进入我视野,近乎同批被购入,自由是本烂书而它不是,这世界上有太多的家族史诗类作品,有太多用性取向之类的内容做噱头的作品,这本书满足以上两种特点,但是,是部杰作,congratulations,卡利俄珀
小说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
当代英雄 豆瓣
Герой нашего времени
7.8 (9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 译者: 冯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主人公彼乔林是一名到高加索服役的贵族青年军官。他精力充沛,才智过人,但到处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因而养成了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将自己的充沛精力消耗在半真半假的恋爱游戏和冒险行动中,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彼乔林是俄罗斯文学中继普希金的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小说以深刻的心理刻画和卓越的自然风景描写著称,文笔委婉优美,故事生动隽永,被公认为俄国古典文学的典范。
2013年1月7日 已读
修行3rd,开始修行后遇到第一本中等水准的书,毫无疑问此书著成之时是无疑的经典,彼时俄国文学草创之时,一切都是新的,这本书多变的写法无疑为启迪民智引领后人做了无数的好事,可惜今天读来,不过尔尔
小说 经典 莱蒙托夫
阿莱夫 豆瓣
9.3 (27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2
短篇小说集《阿莱夫》发表于1949年,收入17篇小说,并附后记。这个集子里除了《埃玛•宗兹》和《武士和女俘的故事》以外,都属于幻想小说类型。前者的梗概是塞西莉亚•因赫涅罗斯提供给我的,我写作时字斟句酌,唯恐损害如此精彩的情节;后者试图演绎两件可靠的事实。第一篇花了很大功夫;主题涉及永生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那篇阐述永生者的伦理观的故事后面是《釜底游鱼》:小说里的阿塞韦多•班德拉是里韦拉或者塞罗• 拉尔戈之类的犷悍的汉子,是切斯特顿笔下的无与伦比的森迪的混血儿翻版。(《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十九章叙说了一个遭遇和奥塔洛拉相似的人物,但情节更悲惨、更匪夷所思。)《神学家》写的是一个有关个人特征的凄楚的梦;《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是对马丁•菲耶罗的注释。《阿斯特里昂的家》的创作和主角性格的塑造是我从瓦茨1896年的一幅油画得到的启发。《另一次死亡》是有关时间的幻想,彼尔•达米亚尼几句话给了我灵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比谁都更希望德国打败;比谁都更深切地感到德国命运的悲剧性;《德意志安魂曲》试图对那种命运加以探索,我们的“亲德分子”对德国一无所知,不懂得为德国的命运悲叹,甚至没有料到德国会落到这种地步。《神的文字》得到慷慨的好评;那头美洲豹使我不得不通过一个“卡霍隆金字塔的巫师”之口道出神秘主义或者神学者的观点。我认为在《扎伊尔》和《阿莱夫》里可以看到威尔斯1899年写的短篇小说《水晶蛋》的某些影响。
2013年1月7日 已读
修行1st,博尔赫斯书中频繁出现迷宫,交叉回廊,轮回,环型,对称和抵消的概念,导致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博尔赫斯是个用很多手段,用数十倍于一个中上游写手的手段,缤纷璀璨殊途同归的写着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的人,今天彻底读完阿莱夫,突然感觉一切都串起来了,那些频繁出现的东西只是频繁出现而已,无论多少交叉回廊组成的多么复杂的迷宫,都有中心,都有内核,真正永恒存在在博尔赫斯文中的,是宿命和注定!所以永生者麻木不仁英国女人啜饮羊血克鲁斯奔走半生后本性爆发倒戈而战,博尔赫斯的书里不缺乏寻找和对本质的思考,但无一例外的逃不过宿命,在一开始便决定结局,正如我深爱的那句‘到头这一生,难逃那一世’,我从未想过博尔赫斯是个这样的悲观者,但陈平原先生说过,年岁越长,越不敢轻言改变命运,越不敢轻视宿命,诚哉斯言
博尔赫斯 小说
四妹子 豆瓣
作者: 陈忠实 2008 - 1
《四妹子》是作家陈忠实的中篇小说集,包括中篇小说《四妹子》《初夏》《十八岁的哥哥》,都是描写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的生活、爱情的。四妹子,敏感细腻,细腻到瞟一个眼神,就能勾掉陕北粗壮庄稼男子的七魂六魄。四妹子,一个不折不扣敢想敢干敢闯地地道道的陕北女人!
2013年1月4日 已读
扶额,人如果出门就会看小说的,86年写就的农民妇女创业故事,无它亮点,勤奋坚韧,老陈的东西好像除了白鹿原全是主旋律和积极思想,无愧其名
小说 陈忠实
豆瓣
Fires
7.2 (29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12 - 9
卡佛作品新推文学合集,诗歌首次大量露面
---------------------------------------------------------------------------
本书收入卡佛的短篇小说、随笔及诗歌。小说方面,卡佛特别不满意《纽约客》文学编辑利什对《洗澡》、《所有的东西都粘在他身上》和《咖啡先生和修理先生》的删节,他改了标题,大量修改内容,都收入《火》里。《谎话》、《木屋》等短篇小说则是首次有中译本。诗歌方面,收录《你们不知道什么是爱》《在克拉马斯河附近》《我父亲二十二岁时的照片》等著名作品。随笔方面,有《关于写作》《我父亲的一生》《火》等文学爱好者期待已久的篇目。
---------------------------------------------------------------------------
编辑推荐:
•20世纪下半叶美国最重要作家,村上春树的文学老师,苏童、格非、韩东热爱的人;
•继《大教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后,卡佛作品又出新作;
•首次全面展现卡佛文学成就:小说、诗歌和随笔;
•“诗人”是卡佛的重要身份,卡佛诗歌首次大量露面,同样带着简朴的力量,被认为“更生动地展现生活图景”,“令人气喘,发颤,陷入敬畏”;
•与《谈爱》相比,整体回归到一种更加饱满的写作风格;
2013年1月2日 已读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很久了 ,因为借书不还党越发越臭不要脸混不吝的生存着并且发展壮大,能让我飞快而细致的读完这本书的理由是,我淘来这本书以后打算把它送给公公,这才是理由充分的读完它的借口,唯一的问题是,读完之后我有点不舍得送了!卡佛老实的叙述了自己的人生和写作生涯,还缅怀了给自己深刻影响的话语和人物,这部分近乎无价。不过除了这部分,卡佛的诗歌不足观,几篇重新整理和首次汉化的短篇也非杰作,卡佛最好的几篇都在当什么和大教堂中了,但这依然是本好书
小说 雷蒙德·卡佛
马丁·伊登 豆瓣
9.2 (13 个评分) 作者: 杰克·伦敦 译者: 吴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马丁·伊登》是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美国最著名的工人出身的作家杰克·伦敦(1876-1916)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之一。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偶然结识了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受她的启发,发愤自学,并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尽管处处碰壁,他仍不愿听从罗丝的安排,进她父亲的事务所,做个“有为青年”。后来他突然时来运转,以前被退回的稿件纷纷得到发表,成为当红作家。以前看不起他的亲友都争先恐后地来请他吃饭,连已和他决裂的罗丝也主动前来投怀送抱。这使他看清了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对爱情所抱的美妙幻想也彻底破灭。
2013年1月1日 已读
2013年第一本已读,这是本被意识形态过度引申的书,阅读原文后感觉杰克伦敦对资本主义的抨击直接而粗糙,相较伊登与罗丝间颇具代表性的故事不值一提,罗丝绝对不是个坏女人,甚至没做错任何事情,她耐心的把伊登从璞玉打造成玉璧,她尽自己所能去爱去教育伊登,她与伊莎贝儿绝无二致,只是没她聪明,她抛弃伊登并非因为他属于工人阶级,而是伊登没有前途没有经济收入保障让人看不到未来而又有着诗人惯有的热病般的热情与侵略性,而后来试图回到他身边并非因为觊觎金钱而是看到了爱情的曙光而已,她是个可怜的女子。伊登是个典型的中国八十年代诗歌爱好者,从投入程度到狂热程度,这类人喜欢用自己的梦想去绑架自己亲爱者的生活,喜欢用自己当时当地的知识储备作为标准去评判他人,这都是很讨厌的特性。结尾匆匆而止,从仓促到结果都像烦恼的冬天,唉
小说 杰克·伦敦 经典
夏先生的故事 豆瓣
Die Geschichte von Herrn Sommer
8.8 (12 个评分) 作者: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译者: 宋健飞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 4
《夏先生的故事》是一部貌似幽默,而实际上则是一本十分严肃的作品。小说分二各层面展开,一是叙述了“我”充满喜怒哀乐的童年生活,读者看了回忍俊不禁;二是描写“怪人”夏先生的怪诞生活和言行,人们读了会有一种凄楚和辛酸之感,同时也发人深思。
2012年12月30日 已读
聚斯金德成精了,这样一个古怪而无前因后果的故事给我一种非常隽永的感觉,太奇妙了,这样的文章学不得啊,几乎必然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的
小说 聚斯金德
蝇王 豆瓣 Goodreads
Lord of the Flies
8.3 (131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蝇王》描述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本土飞到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
2012年12月30日 已读
这样本连消带打,用很直接的象征手法写了如此之多大问题的书真是名符其实的杰作,人性的恶,民主与独裁统治的冲突和令人惊奇的,民主失效之原因,都有体现。读这本书时我一再感觉自己肯定会站在杰克一方,当你的人民是这样的无知愚蠢低效率,什么都指望不了的时候,你无法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或者说我压根忍受不了的是在这种性命攸关时刻的低效率,作者让杰克一伙最终沦为野蛮人只是他本身对独裁的不满所决定的,这样的写法固然让人性恶一面更真实赤裸,却让本身思想价值褪色,民主需要高素质的大众,没有这个前提,民主永远敌不过独裁
小说
冰与火之歌·卷五·魔龙的狂舞(下) 豆瓣
9.2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赵琳 重庆出版社 2013 - 1
《冰与火之歌》是当今欧美最著名的奇幻作家乔治R.R马丁的代表作,万众期待的《冰与火之歌(15卷5魔龙的狂舞下)》是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所著的七卷系列史诗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的第五卷。
龙女丹妮、侏儒提利昂、铁民之子席恩、守夜人军团领袖琼恩……
每个人被焦虑、纠结、无奈充斥,在理想的梦幻中被现实重重围击,遍体鳞伤,失败!失败!失败!但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更没有成长。他们在寻找,寻找冲破阴霾的的希望之光,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冰与火之歌(15卷5魔龙的狂舞下)》的故事平行于第四卷,为另一条王国兴衰的主线。五王之战此时似乎已经结束。在北境,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国王已经在长城驻扎,并发誓要赢得北方人的支持以夺回铁王座。同时西海岸的大部分已被铁民占领。在长城上,琼恩·雪诺被选为第九百九十八任守夜人军团总司令,但是不管在长城内外,都有敌人在等待着他。提利昂·兰尼斯特乘船穿越狭海来到潘托斯,尽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征服了弥林,并决定留在那里统治这座城市,以磨练当她回到维斯特洛后所需要的领导才能。但是丹妮莉丝的出现已经在维斯特洛广为流传,从铁群岛到多恩,从旧镇到自由城邦,有不少人已经在试图寻找她并希望利用她达到自己的目的……
本卷悬念重重,是否在为涅槃重生做完美铺陈?灰暗天空,苍白雪地,血红火焰,蓝黑海洋,这不是五彩斑斓童话故事的色彩,而是属于现实的颜色,冰冷、血腥、残酷的冰与火之歌!
2012年12月30日 已读
龙女骑黑龙飞天这一幕实在是很帅很拉风。加上中册的隐忍不发,让人感觉终于可以痛快淋漓一泻千里之时,妈的马丁又拐回去压着写了,龙女和阿囧的桥段大抵相仿,都是抑而又抑,看似不到终章不得爆发了,三傻和小指头全书不见出场,所有的兰尼斯特都过着苦逼兮兮的生活,而且全书以一名兰尼斯特的死去而告终,几个老狐狸锋利的爪牙渐露端倪,好吧,我还是很惋惜,龙女和小恶魔最近的时候只相隔几百米而已,两条大主线却无法汇集,冰火照这样去写,除非六七两部各二百万字,是结不了尾的
乔治 奇幻 小说 马丁
冰与火之歌·卷五·魔龙的狂舞(中) 豆瓣
9.4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赵琳 重庆出版社 2013 - 1
《冰与火之歌14(卷5):魔龙的狂舞(中)》主要讲述了,“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是美国“国宝级”的幻想文学作品,是世界级奇幻大师乔治R·R·马丁16年精耕细作成就的文学经典。已出的前四卷获得一次“世界奇幻奖”、三次“轨迹奖年度最佳小说”、三次“雨果奖最佳长篇”提名和三次“星云奖最佳长篇”提名。目前,该系列图书已在全球以三十多种语言翻译出版,销量接近一干万册,掀起了全球性的“冰与火之歌”热潮。由于HBO同名电视剧的推动,该系列图书仅2011年二季度,在美国一地就卖出了400万册之多,长时间霸占《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的多个位置。
2012年12月29日 已读
弑君者和我心爱的艾莉亚在四十万字之后终于出场,即便如此见到艾莉亚双目复明依旧是我读冰火五至今最开心的事情,值得吐槽的是,这本应该纯乎是88年生那个小妹所译,出现了滚床单这个词组,另外,中册与上册对同一个人的名字用了不同的同音字,难道他们连交换读一下全部的时间也没有吗?龙女一再妥协退让,似乎在酝酿一场大事,让我非常好奇,而席恩依旧在卑屈残虐的深渊里颤抖,马丁给他如许多戏份,究竟在准备什么呢,而我的小恶魔啊,你的日子,黯淡无光,但愿下册里,你已经反弹了
乔治 奇幻 小说 马丁
冰与火之歌·卷五·魔龙的狂舞(上) 豆瓣
9.3 (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赵琳 重庆出版社 2013 - 1
《冰与火之歌(13卷5魔龙的狂舞上)》是当今欧美最著名的奇幻作家乔治R.R马丁的代表作,本卷的故事平行于第四卷,为另一条王国兴衰的主线。
龙女丹妮、侏儒提利昂、铁民之子席恩、守夜人军团领袖琼恩……
每个人被焦虑、纠结、无奈充斥,在理想的梦幻中被现实重重围击,遍体鳞伤,失败!失败!失败!但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更没有成长。他们在寻找,寻找冲破阴霾的的希望之光,寻找最真实的自己。
《冰与火之歌(13卷5魔龙的狂舞上)》悬念重重,是否在为涅槃重生做完美铺陈?灰暗天空,苍白雪地,血红火焰,蓝黑海洋,这不是五彩斑斓童话故事的色彩,而是属于现实的颜色,冰冷、血腥、残酷的冰与火之歌!
2012年12月29日 已读
冰火五默不作声的达到了八十五万字,上册的情节推进不快,世界设定却多了不少内容,一般的奇幻是开始很奇幻,后来越来越现实化,冰火反而是先非常现实,然后逐渐奇幻化,例如少年布兰的奇幻之旅,小恶魔自暴自弃无目的的逃亡意外的与另一条主线汇集,龙女因为一条无辜的人命而失去了最强的龙,最后如果有胜者,肯定不会是龙女了,席恩葛雷乔伊的被残虐大快我心,综合来说,上册二十多万字隐隐的把大多数线拢向一处,也许又一次大场面要来了,是联军战瑟曦吗?
乔治·马丁 奇幻 小说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豆瓣
8.6 (3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林淑琴 新星出版社 2009 - 4
一辆凯迪拉克截在路中间,一个蒙面人从车上跳下,手里拿着一支枪。佩辛斯尖叫出声,但枪狠狠地打在她的手上。“把信交出来。”蒙面人要挟道……
当萨姆巡官收到一张一千元的钞票,被委托保管一封信时,他认为这是别人跟他开的一个玩笑。但是,但蒙面人劫持了他女儿,他知道自己碰上了一起诡秘、透着死亡气息的案件。
在这次的谋杀案调查中,伟大而杰出的雷恩演绎了最精彩的一幕!
2012年12月28日 已读
最近看书先抑后扬的比例太高,做的太绝,全书70%动机依旧显得荒谬而不合逻辑,最后完美的被收束,我被惊到了,本书核心诡计毫不隐蔽,大咧咧的摆在明处,甚至有意无意强调了数次,只是我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啊!雷恩和波洛的最后一案同样赔上了自己,同样靠自己杀掉了凶手,我无法用言语更好的表达我的心情,神奇的逆转,surprise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香水 豆瓣
Das Parfum. Die Geschichte eines Mörders
8.7 (180 个评分) 作者: [德] 帕·聚斯金德 译者: 李清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5
小说叙述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中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对格雷诺耶来说,每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这本书不是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而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离意深刻的严肃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来,始终高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已被译成30余种文字。
2012年12月26日 已读
这种前八成平平无奇后二成奇峰突起干净利落的震撼我心的书真是让我心甘情愿的被调戏,这本书虽然描述了个大多数人不会想象也想象不出的奇诡的嗅觉世界,但是故事主体部分出乎意料的简单,是我最喜欢的有能力有天赋而又有决心有意志抛弃无视其余事情,穷尽所爱领域奥妙的【because I can】精神,猪脚最后的索然无味与自毁是因为穷尽奥妙之后无处可去无事可做的空无感,拔剑四顾心茫然。猪脚说他不需要被爱,只需要被恨,因为他要得到自己追求的东西,需要的只有自己,呼,多妙的故事啊,surprise
小说 聚斯金德
九故事 豆瓣
Nine Stories
8.4 (109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李文俊 / 何上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
2012年12月25日 已读
坦白说有些失望,前三个故事都在平均水平线之上,而且我非常惊诧这写法,假如这几篇被单独拿出给我看猜作者,我会毫不犹豫回答雷蒙德卡佛,可惜的是这本书并没每个故事都那么隽永,后边几篇写的很一般,而且美院那篇回到了守望者式写法,总体而言很一般的一本书,最欣赏的桥段是小姑娘不要钱夺门而走
塞林格 小说
如果·宅 豆瓣
8.5 (33 个评分) 作者: 有时右逝 / 丁长宏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6
我们的青春就像一张点卡,虽然我们看不到它在远去,但是当我们被迫成熟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已经走过了。
当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网瘾。我们是80后,一个特殊的团体。我们用网络来安放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来满足我们彼此略显寂寞的心。
《如果,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整本书看似只是讲述了几个性格、背景完全不相同的网络宅男共同走过的一段岁月。
然而就是这一本讲述网络宅男普普通通的生活小说,在网络上出现至今——
无数人为它爆笑;
无数人为它感动;
无数人为它感慨;
无数人为它沉默。
因为它是真实的,它是阳光的,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把青春献给了高考,80年代我们把青春献给了诗歌,90年代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电视,新世纪到来我们把青春献给网络。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属于四亿中国网民的网络青春。
2012年12月22日 已读
太简单的写法,太简单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友情这东西,有了,就别丢啊,可惜我不是傻逼猎人,二师兄也不是大屈,虽然她是满级的术士,而我已经三年停留在37
小说 网络小说
小时代 1.0 - 折纸时代 豆瓣 Goodreads
5.3 (153 个评分) 作者: 郭敬明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10 其它标题: 小时代1.0折纸时代
故事以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这座风光而时尚的城市为背景,讲述了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四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先后所经历的友情、爱情,乃至亲情的巨大转变,是一部当下时尚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一个宿舍朝夕相处的四个女生,开始了找工作实习的忙碌生活,面对巨大生存压力,在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相继发生着让她们措手不及、不知如何面对、抉择的事情。

郭敬明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叙述笔调,加入大量时尚元素,随处可见轻松搞笑的对话与内容,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扼腕叹息。

Writer Guo Jingming is the most popular writer in China today. This story is a keen observation of today's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e in China, told through the lives of four college co-eds and young professionals with different values. In Simplified Chinese.
2012年12月22日 已读
矮油,草泥马,我眼睛酸疼就想看点不动脑子的,看看我大四娘这些年有没有新招数,结果真心没有,猪脚还是一副道德洁癖脑筋缺根弦又容易受伤害的夭寿像,乱七八糟的折腾了一本书然后丝毫没有逻辑丝毫不能理解的在一个极幸福的场景中把自己切换到了特傻逼的处境,另外满篇横飞的名牌商标告诉我四娘曾经多自卑,那句【你的阿玛尼很漂亮】真是太......傻逼了......另外在自己的书里夸自己这种行为因为太幼稚太赤裸裸我反而没有合适的语言尖刻的讽刺,郭敬明是一种心理的标准样本,这厮因为自卑而自大,更有趣的是,今天的他已非新概念时让人看见希望的潜力股,而是除了金钱外毫无骄傲理由的傻叉男
小说 郭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