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偶像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译者: 李建华 珠海出版社 2001 - 9
《偶像》内容简介:毫无疑问,这是他(福赛斯)的最佳作品之一。在俄罗斯总统逝世的当晚,一位老清洁工在最有可能成为下届总统的极端右翼党派爱国武装联盟领神科马罗夫的办公室里窃取了一份文件。这份记录了科马罗夫的法西斯疯狂野心份记录了科马罗夫的法西斯疯狂野心的“黑色宣言”最终落入了英国情报人员的手中。二是,一声惊心动魄的国际间谍战拉开了序幕……
2012年11月29日 已读
福赛斯笔下最大战役莫斯科新年之战于此书,全书质量上乘,蒙克的故事令人叹息但是出卖与被出卖就是特工生活的一部分,开金手指的地方隐蔽微小而太关键,无意救了未来车臣领袖给他最终在莫斯科的行动提供了无数方便,另外我忧虑的是,不甘心被同化的民族终究不属于你,苏联的车臣,我们的买买提
小说 弗.福赛斯 悬疑
第四秘密议定书 豆瓣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译者: 郝启成 珠海出版社 2001 - 9
事情是从一起盗窃大案引起的。著名大盗劳令斯偷走了失主——在英国隐藏极深的前苏联间谍的价值连城的钻石,并顺手偷走其藏匿于箱内的10份英国国防部绝密文件。大盗深知事态严重,便将文件匿名寄还英国国防部。于是引发了一场英国与前苏联情报机关侦破与反侦破的间谍战。
2012年11月28日 已读
肮脏,肮脏啊!漂亮的计划,被自己人出卖,但结局太理想化了,以我个人观点,一流特务有玉石俱焚之心,是不会让自己与炸弹距离太远,同归于尽都不可能的
小说 弗.福赛斯 悬疑
魔鬼的抉择 豆瓣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译者: 包振南/张良银 珠海出版社 2001 - 9
“不管我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总归有人要丧命的。”美国总统和其他政客都要面对这个骇人听闻的事实。因为这是“魔鬼的抉择”。前苏联因为粮食短缺、政局不稳;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则以是否提供粮食作为一种战略要挟,逼前苏联领导人在裁减军备谈判中让步。双方政府、军办、
2012年11月28日 已读
神开始,神结局,我不得不感喟自己的稚嫩,从未想过这个结局,也从未考虑过身边充盈富足的食物供给有中断的可能,这本书没有福赛斯一贯惯用的真实琐碎细节,却出奇有效的勾起了我对政治家的好感,当真不易啊!当然这书也有弱点,刺杀重量级人物时太过简单,夺取百万吨货轮更是完全没反抗的成功,这委实不合理,不过管它呢,神结局!!
小说 弗.福赛斯 悬疑
新选组血风录 豆瓣
8.4 (34 个评分) 作者: [日] 司马辽太郎 译者: 张博 重庆出版社 2010 - 6
《新选组血风录》讲述幕末,来自西半球的黑船叩响了闭锁的国门,日本迎来了动荡的时代:幕府和诸藩的矛盾浮出水面,佐幕派和保皇党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值此多事之秋,天下有识之士和各路野心家纷纷聚集京都,一心借此乱世扬名立万。此际,一支来自江户的乡士浪人团在因缘际会之下进京,并一跃担任起京都守护的重责,由此,一个个充满着血雨腥风的传说开始了……
2012年11月27日 已读
新选组该死,真的,土方和近藤是穷人版的太祖,排外,对有知识的人天生警惕憎恶,手辣且狠,赶尽杀绝,新选组中一片恐怖,同伴自相残杀比比皆是,毫无情谊可言,因此冲田总司之恋才显得那样可喜,没有空知猩猩,谁会喜欢蛋黄酱王子呢
历史 历史小说 司马辽太郎 小说
战争猛犬 豆瓣
作者: [英国] 弗·福赛斯 译者: 朱雍 / 尹晓煌 珠海出版社 2001 - 9
在非洲有个叫赞格罗的共和国。在这个小国家偏远的角落里有一座水晶山。只有英国矿业大亨詹姆斯·曼森知道那里蕴藏着价值100亿美金的珍贵矿藏——白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去得到它。雄心勃勃的詹姆斯知道该怎么办。他释放战争猛犬,即起用一帮野蛮、冷酷的雇佣兵入侵这个国家,推翻现政府,再扶植起一个傀儡政权。
弗·福赛斯,世界最有特色的国际政治惊险小说大师。该作品已被改编成电影。
2012年11月27日 已读
福赛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杀手雇佣兵之类行业的细节了解透彻,每本书都像指南,这本尤其,这行可真不容易啊,几分钟的战斗花费了一百天,各个国家各种门路的苦心经营,这样的成功令人信服,不过他是吃错什么药了,居然开始了拙劣的价值观输出,哈!
小说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 战争
巨人传 豆瓣
Gargantua et Pantagruel
7.6 (5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拉伯雷 译者: 成钰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巨人传》共分五部分,第一、二部通过叙述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的出生、所受的教育及其丰功传绩阐明人文主义学说的种种主张;后三部以宠大固埃与巴奇等伙伴为研究婚姻难题寻访神瓶而周游列国作线索,展示中世纪广阔的社会画面,揭露和抨击种种社会弊端。
《巨人传》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结构还比较松散,但毕竟突破了民间故事和史诗的格局,为长篇小说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且率先为塑造近代小说中的“个性化”人物作出了贡献。在小说第二部中开始出现,在后三部中成为中心人物的巴汝奇就是法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市民典型。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了早期市民阶级的基本特征。他聪明能干、机智狡黠,同时也自私、爱钱、爱享受;他不承认任何传统道德、社会礼法,敢于肆无忌惮地“亵渎神圣”;他满脑子刁钻古怪的主意,干捣鬼骗人的事胆大包天,遇到危险却胆小如鼠,……在《巨人传》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带有理想色彩,惟独巴汝奇是个现实的人,具有从现实生活中概括出来的真实个性,具有真实的长处和弱点。这是个行将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显身手的角色,是费加罗、弗隆坦等典型的前身。尽管这个人物还不够完整,前后性格还不够统一,但毕竟是法国文学中出现的第一个现实主义典型。单单这一贡献,就足以使拉伯雷在文学史上获得不朽的声名了,何况还有他那无与伦比的讽刺艺术和富有魅力的语言风格。
2012年11月26日 已读
最初两卷最有名,给他和友人带来最大祸殃,却是质量最低的两部,基本讽刺手法都是无技术含量的白描或辱骂,我本以为拉伯雷只是因印刷不发达书太少才得大名的喷子,后三卷一反常态,各种双关影射,读来颇爽,只是全部五卷都有废话太多,夸张太狠的毛病,考虑年代,确实经典
小说 拉伯雷 经典
换位 豆瓣
作者: [英国] 戴维·洛奇 译者: 罗贻荣 作家出版社 1998 - 2
2012年11月26日 已读
讽刺性和艺术性都比小世界差出很远,很明显出版社和译者的愚蠢起了负作用,序言里一个蠢材用贬低阿婆的方式来赞扬洛奇而愚蠢的译者把俚语警察译成了察子,无论警察还是条子都比它顺口多了,我只能说,一本不错的书,落到了群蠢材手里,不过我也能肯定,就是译的很好,这本书也不如小世界
小说 戴维・洛奇
豺狼的日子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弗·福赛斯 译者: 姜焜 新星出版社 2009 - 6
《豺狼的日子》内容为:一九六三年,一名杀手受雇刺杀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除了“豺狼”这个代号,全世界任何情报组织都对此人一无所知。刺杀戴高乐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但对于“豺狼”这样的顶尖高手来说,这已经是百分之百的胜算。他杀人无数,从未失手;他身手非凡,冷酷无情。对来他说,唯一的准则是就是杀手的职业准则,最大的敌人就是还活着的目标。
每次“豺狼”都能领先一步,逃出警方布下的罗网。面对危险之极、高深莫测的“豺狼”,整个法国警方都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一位低级别的警长,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实际上身怀绝技。
历史的命运维系在两个人之间这场尊严与智力的较量之中。
2012年11月25日 已读
萌萌学长姐推荐的书不会错的,情节紧凑非常全书令人屏住呼吸,豺狼错在给自己取了这个与第一个名有联系的绰号,而倒霉在戴高乐典型法国式的热情,不过也没办法,福赛斯致敬式的让穷极智与力的豺狼向戴高乐射出了一发子弹,他又不会打偏…只好委屈他的运气了,当然,全书魅力的另一个来源就是真实性,细节细致的可以再现
小说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 悬疑
黑狗之谜 豆瓣
作者: (美)艾勒里·奎恩 译者: 苏昆 / 王烈 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6
2012年11月25日 已读
儿童或者少年侦探故事还真没谁写的比金田一少年好看,这是什么玩意啊?我一直怀揣奎因不致如此无用的积极心态期待逆转,结果没有,这本也就是江户川乱步的水准,简言之,什么玩意儿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战国城砦群 豆瓣
作者: [日本] 井上靖 译者: 包容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2012年11月24日 已读
渣书一本,好在不长,男主在三十岁的时候理解了坦然索取必须首先付出,然后就挂了,真是早熟儿,根据这本书判断,日本女人都是m,抽几巴掌,强吻几口她就会对你死心踏地的,我开始喜欢这个国家了
井上靖 历史小说 小说
九尾怪猫 豆瓣
Cat of Many Tails
6.3 (6 个评分) 作者: (美)奎因(Queen,E.) 译者: 石葱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 1
纽约市遭遇到了一连串骇人听闻的连环凶杀案。死者的背景、性别、身份、财富之间看不出任何联系与端倪,就连作案时间和地点也完全没有规律。唯一的线索是死者都是被一根特殊的柞蚕丝做的绳索勒死的。这桩看似随机的连环凶杀案让纽约陷入了一片恐慌。名侦探埃勒里迫于市长的政治目的勉强参与此案,并一度陷于窘境。在侦破的案情丝毫没有进展的同时,死者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地增加。经过奎因父子没日没夜的思索与勘察,这起被看作是不可能被侦破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2012年11月24日 已读
貌似厉害实则让人不以为然的一作,为了破案作者不得不让凶手的行为具有规律,如果凶手采取乱序出手,这案子永远破不掉,由且仅由一个线索确定嫌疑人,作者与读者信息不对等,样样都犯了本格大忌,奎因踉跄的转向社会派,真是失败,不过这书倒是证明了一个真理,越没动机的案子越难破啊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瘋狂的下午茶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艾勒里‧昆恩 脸谱出版 2005 - 7
艾勒里身穿寬鬆的英格蘭斜紋軟呢,沿著大樓走廊前行,經過一群高聲喊叫的學生,來到標有「應用犯罪學/昆恩先生」的門前──艾勒里.昆恩要開班授課了!昆恩帶領三名資賦優異的大學生,來到理查探長負責偵辦的命案現場,要如何從破碎的手錶、剛刮過鬍子的臉、壁爐中的灰渣,找到破案線索?這三位大學生能早昆恩一步揪出真凶嗎?
紐約市接二連三發生書籍失竊案,發生的原因很可能跟珍稀郵票「黑便士」的失竊有關。這枚附有維多利亞女皇簽名的郵票究竟流落何方?
被害者留下的死前遺言往往是破案關鍵,這回,畫像上的女子被加上不該有的鬍子,是被害者的暗示還是凶手的誤導?
艾勒里曾經參與偵破好幾百件案子,他堅持沒有一件比「玻璃圓頂鐘案」更簡單了。「只要具備基本的代數知識,就會發現這和解方程式一樣容易。」想來試試看嗎?艾勒里.昆恩準備了十一個有趣的案子,邀請您與他一較高下!
从前有个老女人 豆瓣
7.0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伤痕 2009 - 1
从前从前有个老女人……这不是童话故事的开头,但整件事的确像是个虚构的童话故事,里头有个强势的老女人,而接连的杀人事件就环绕着一首鹅妈妈童谣次第展开。
柯妮利雅.波兹是美国最知名的波兹鞋业创始人,她的崛起便是一项传奇──嫁给一个补鞋匠,与两任丈夫生了六个小孩,开创出美国最大的鞋业王朝。前夫的三个小孩个性古怪,第二任丈夫的孩子则品貌双全,但个性强势且残酷的柯妮利雅只疼爱较年长的那三个怪孩子,对于其他孩子的横死不闻不问。大家都晓得柯妮利雅的遗嘱内容,也都清楚少了一个波兹家的人就可以多分得一笔财产,但痛下毒手的人究竟是谁?为何要附会童谣杀人?杀人的动机真的是因为巨额的遗产吗?
奎因父子机缘巧合地介入此案,却眼睁睁看着谋杀案发生。理查德·奎因探长的手下屡屡身陷险境,埃勒里势必要稳住这失控的场面还原真相,冷血的幕后真凶原来是……
2012年11月24日 已读
心悦诚服,全篇疲于奔命却不得要领,而最终解释非常令人信服,很赞,奎因以权谋私两全其美了一回,啊,我真替他开心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半途之屋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门牙猫咪咪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 4
一个雨后的周末夜晚,来自费城的年轻律师吉尔.安吉尔驱车前往特伦顿郊区一处人迹罕至的破旧木屋与妹夫见面,却在屋内发现了倒卧在血泊中、身受重伤的妹夫,他临终前说出凶手是个戴着面纱的女人。
侦探作家埃勒里·奎因受托调查凶案,竟然发现死者是个拥有双重身份的重婚者,他一方面是纽约富豪的独生女洁西卡的丈夫,过着奢华的生活;另一个身份是个四处兜售廉价首饰的推销商,与年轻貌美的妻子露西住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子里。
警方调查结果,发现死者投保了一百万美金的巨额人寿险,而且在遇害前不久才将受益人由洁西卡变更为露西,接着又发现露西的车子在命案当晚撞坏在离现场不远的地方,车上还有一条黑色面纱。一切证据都指向凶手就是露西,露西因此被捕待审,吉尔与艾勒里都认为凶手另有其人。
2012年11月24日 已读
中途大段法庭叙述让我以为自己在读梅森探案,这样写的原因是因为核心诡计相对简单,回忆火柴以后凶手太过明显,之前无端的烟丝片段是太过明显的暗示,这本和豆瓣无条目的日本扇子之谜核诡都极简单而剧情丰满,别有滋味,深深喜爱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西班牙披肩之谜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石葱 内蒙古人民 2009 - 1
埃勒里与探长父亲的挚友马克林法官同行,前往西班牙岬附近的海滨小屋避暑,一抵达便发现手脚被绑、受伤昏厥的女子,她是西班牙岬主人的千金萝萨·高德弗雷,这是一桩绑架案吗?
消息传回高德弗雷家之后,萝萨的男友柯特连忙赶来,却带来另一桩噩耗:家中宴请的客人约翰·马尔科陈尸在别墅海滨的阳台上。死者全身赤裸坐在椅子上,浓密黑卷发上的黑色软呢帽稍稍右斜,只留一件歌剧式的披肩挂在肩膀上。尸体为何被如此安置?为何一丝不挂?……
2012年11月23日 已读
值得纪念的第一次破译奎因凶手成功,该死的披肩被动过这个烟雾弹放的太损,导致我思路长时间偏离,不过披肩线索给后,立即洞若观火,不错的小说,而特勒这个形象实在很成功,让我想起智慧渊博深通人情世故的小恶魔,哈呀我想他了,冰火第三季快来吧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美国枪之谜 豆瓣
The American Gun mystery
7.2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 译者: 夏愉 新星出版社 2010 - 8
著名西部影片名宿巴克•霍恩,计划重归银幕,不想在椭圆形大竞技场表演马上特技时,被一枪击毙。纽约市警察局全体出动,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搜查,毫无结果。一个月后,在相同的地点,在相同的场景中,死神再次故技重施,复制了又一场凶杀。两起案件迷雾重重:在两万观众的关注之下,竟然找不到凶器,找不到凶手,找不到动机……
2012年11月23日 已读
貌似厉害实则牵强,根本说明不了凶手为何在人群中双手开枪却没有一个目击者,更恶劣的是这一切都在两台摄像机下完成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罗马帽子之谜 豆瓣
The Roman Hat Mystery
6.2 (1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韩长清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 - 1
在座无虚席的罗马剧院中,上演着热闹嘈杂的「枪战」戏码。酗酒成性的蒙特.费尔德律师身穿礼服,应某人之邀来到剧院,却在第二幕终了前数分钟死于非命,法医诊断是类似「酒精中毒」的急性中毒反应,而案发现场却找不到死者所戴的礼帽。这顶礼帽便成了警方急于追查的重点,也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罗马帽子之谜》(The Roman Hat Mystery)是美国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因第一部作品,初版于1929年。
2012年11月23日 已读
核心诡计中规中矩,老实而可靠,我认为这样的推理应该成为优秀推理和坑爹作的分界,核心诡计可信,无巧合,诡计设计有灵气而具有可复制性,借助环境的因素少或可忽略,动机可信,虽然我还是在最开始时想岔了,谁知道看个剧不带帽子是很奇特显眼的呢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希腊棺材之谜 豆瓣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8.3 (7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王敬之 新星出版社 2008 - 6
一位著名艺术商去世,遗嘱却离奇失踪。埃勒里·奎因介入调查,发现其背后蕴藏着更大的阴谋……
2012年11月22日 已读
篇幅不长,中规中矩,奎因有个特点,基本上不会像日系作者一样,把最热心配合破案的嫌疑人设定为凶手的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中国橘子之谜 豆瓣
7.3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方力 新星出版社 2008 - 6
一位陌生的访客进入了唐纳德•柯克先生的接待室。几个小时后,人们发现,门从里面锁上了。打开来,是一具尸体和一切都倒置的诡异场景。没有人知道,这个倒毙在密室的死者究竟是谁……
2012年11月22日 已读
我疯狂的捶地!!!你们知道我花了多少心思猜凶手吗!!但是还是失败了!!!谁会知道标题是噱头,谁又知道神父领子必须反戴啊!!!还我心血来!!!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
法国粉末之谜 豆瓣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
7.8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叶秀敏 新星出版社 2008 - 6
弗伦奇百货公司的展销柜里出现一具女尸,身份正是公司的老板娘。谁是凶手?在凶杀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巨大的阴谋?
2012年11月22日 已读
书名应该是弗兰奇指纹粉之谜,硬译成法国应该是为了凑国别,这本书其实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奎因,嫌疑犯人数众多线索奇多而诡异,如坠五里雾中,很多人说读奎因要耐的住中盘的枯燥,但我觉得奎因这种一等的本格怎么读都不枯燥,有的只是智力挑战的无穷乐趣,当然,我老是猜错……唉
埃勒里·奎因 小说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