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大宅门(上下)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郭宝昌
作家出版社
2001
- 3
清光绪六年,医药世家白府与官宦世家詹府结下深仇,百年老号“百草厅”老药铺被查封,全府陷入绝境。老太爷白萌堂悲愤交加,与世长辞,全府重担落在了二儿媳白文氏身上。三爷白颖宇乃纨绔子弟,使白家支离破碎。白文氏于内外交困之中运筹帷幄,费尽心机终将老号盘回,一举成为白府当家人。然而,白文氏却管教不了儿子白景琦,他从小顽劣,后被文武双全的老师季宗布所降服,长大成人充满了愤世嫉俗的反叛精神,竟与仇家詹府的私生女黄春私订终身。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三爷颖宇当了汉奸,可是大姐白雅萍却被鬼子轮奸。景琦对侵略军充满仇恨,与一反战日兵结为好友,又为了给老师季宗布报仇,杀死了一个德国兵,连闯大祸,在三爷颖宇的威胁下,白文氏不得不将景琦和已怀孕的黄春赶出家门。景琦携黄春闯荡济南,创下一番事业,却又因与名妓杨九红的感情纠葛得罪提督府,被下大狱,后被堂姐白玉芬救出,京城白府也是一波三折,无赖韩荣发混入白府讹诈,气死了二爷颖轩。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三爷颖宇当了汉奸,可是大姐白雅萍却被鬼子轮奸。景琦对侵略军充满仇恨,与一反战日兵结为好友,又为了给老师季宗布报仇,杀死了一个德国兵,连闯大祸,在三爷颖宇的威胁下,白文氏不得不将景琦和已怀孕的黄春赶出家门。景琦携黄春闯荡济南,创下一番事业,却又因与名妓杨九红的感情纠葛得罪提督府,被下大狱,后被堂姐白玉芬救出,京城白府也是一波三折,无赖韩荣发混入白府讹诈,气死了二爷颖轩。
谁比谁活得更长 豆瓣
作者:
·杜丽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
- 9
1988年5月4日,是北大校庆九十周年。整个学校都在狂欢。晚上,我一个人在校园里游荡,碰上高年级的学姐易敏,她和几个作家班的学员在一起,我也跟他们一起去喝咖啡。其中有女诗人伊蕾。我早已听说过她的名字。第一次见到她人,在咖啡厅暗红的光里,我被她的脸震慑住了——二十岁了,我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张被磨损的女人的脸,那脸上有一种被痛苦、被屈辱、被岁月毁坏的无形的痕迹,有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痛楚与冶荡。只可惜我当时太小,无法领略那张憔悴的脸上动人的美。相反,坐在她的对面,我替她害羞:她这样堂皇地坐在那里。
很晚我才去读她的诗——1995年4月12日,我在书店里买了一本1990年出版的她的诗集:《女性年龄》,我翻到后记,第一句话就是:“我好象天生就老了。”我为什么没有更早地读到?
很晚我才去读她的诗——1995年4月12日,我在书店里买了一本1990年出版的她的诗集:《女性年龄》,我翻到后记,第一句话就是:“我好象天生就老了。”我为什么没有更早地读到?
写在人生边上 豆瓣
9.0 (50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2000
- 5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 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 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中国人 豆瓣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郝志东
/
沈益洪
学林出版社
1994
《中国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林语堂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儿,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座右铭。他的著作,在东西方都极受欢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以至现今美国大的图书馆几乎都收藏有他的著作。
《中国人》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书是应美国纽约庄台(John Day)公司之约,1934年用英语写就的,1935年由雷诺与希师阁(Reynal & Hitchcock)公司出版。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使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
该书出版之后,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推崇备至。1936年,英国伦敦威廉・海涅曼(William Heinemann)公司再版,以后曾被译成俄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这部《中国人》全译本除了补上原著第十章第六节《蒋介石其人其谋》、1935年初版《收场语》(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真相》、《领袖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出路》等重要而容易引起误读、误解的篇章),还增添了译者附记、索引等。这样不仅恢复原著的“全貌”,而且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林语堂这部原著的当年风采与全书的基本精神。
《中国人》是他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书是应美国纽约庄台(John Day)公司之约,1934年用英语写就的,1935年由雷诺与希师阁(Reynal & Hitchcock)公司出版。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著作。它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对中西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比较,旨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使西方人能够比较确切而客观地了解中国。
该书出版之后,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推崇备至。1936年,英国伦敦威廉・海涅曼(William Heinemann)公司再版,以后曾被译成俄语、日语、瑞典语等多种文字出版。 这部《中国人》全译本除了补上原著第十章第六节《蒋介石其人其谋》、1935年初版《收场语》(其中包括《中华民国的真相》、《领袖人才的要求》、《我们的出路》等重要而容易引起误读、误解的篇章),还增添了译者附记、索引等。这样不仅恢复原著的“全貌”,而且保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可以让广大读者领略林语堂这部原著的当年风采与全书的基本精神。
山楂树之恋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米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畅销过百万,精装新版上市!
2010年春,电影版《山楂树之恋》火热开拍
冯小刚、陆川、张纪中、张元、尹丽川等名导遗憾落败
张艺谋 独占花魁
孙俪、桂纶镁、安以轩,谁是你心中最美的“静秋”
《亚洲周刊》2007年度华语小说第一名
近年,人们一再看到历史大叙述被个人小叙事所颠覆、冲突的惊人场面,面对所谓的政治正确,人性具有催枯拉朽的爆发力。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问世就是明证。
《新周刊》2007年度“十大感动”
《山楂树之恋》再现纯爱年代
在人人从网上寻找无删节版《色•戒》下载的时代,《山楂树之恋》让人对“纯爱”有了新的争论。将门虎子老三喜欢上了家庭成分不好的漂亮姑娘,可以为她做任何事。他为她挡住风雨,直到她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直到自己得白血病去世。一本书让名利场上的诸多大腕流泪,“有一种爱情叫成全”的观念,触动的是我们早已失却感动的神经。
《当代》2007年度长篇小说读者奖
--------------------------------------------------------------------------------
讲述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感动中国6亿人!
所有男人都想娶静秋,所有女人都想嫁老三。
看到结局,所有中国人掩面而泣!
--------------------------------------------------------------------------------
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喜欢上了静秋,很喜欢,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2010年春,电影版《山楂树之恋》火热开拍
冯小刚、陆川、张纪中、张元、尹丽川等名导遗憾落败
张艺谋 独占花魁
孙俪、桂纶镁、安以轩,谁是你心中最美的“静秋”
《亚洲周刊》2007年度华语小说第一名
近年,人们一再看到历史大叙述被个人小叙事所颠覆、冲突的惊人场面,面对所谓的政治正确,人性具有催枯拉朽的爆发力。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的问世就是明证。
《新周刊》2007年度“十大感动”
《山楂树之恋》再现纯爱年代
在人人从网上寻找无删节版《色•戒》下载的时代,《山楂树之恋》让人对“纯爱”有了新的争论。将门虎子老三喜欢上了家庭成分不好的漂亮姑娘,可以为她做任何事。他为她挡住风雨,直到她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直到自己得白血病去世。一本书让名利场上的诸多大腕流泪,“有一种爱情叫成全”的观念,触动的是我们早已失却感动的神经。
《当代》2007年度长篇小说读者奖
--------------------------------------------------------------------------------
讲述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感动中国6亿人!
所有男人都想娶静秋,所有女人都想嫁老三。
看到结局,所有中国人掩面而泣!
--------------------------------------------------------------------------------
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村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喜欢上了静秋,很喜欢,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家 豆瓣
7.9 (23 个评分)
作者:
巴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 9
《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作者塑造了梅、蕙、瑞珏等封建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的痛苦与惨死,是对封建婚姻制度和旧礼教的血泪控诉。而鸣凤、倩儿等“下人”的死,则更深刻地揭露了阶级歧视和压迫的社会现实。作品没有停留在暴露这个“家”的罪恶、揭示它必然崩溃的命运上,而进一步描写了以觉慧为代表的觉醒的叛逆的一代。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五四”时期的时代特色,“宣布一个不合理制度的死刑。” 本书为《激流三部曲》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