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樱桃的滋味 (1997) 豆瓣 TMDB
طعم گیلاس
7.9 (335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赫玛永·厄沙迪 / 阿卜杜拉曼·巴赫里
其它标题: Taste of Cherry / Ta'm e guilass
巴迪(Homayoun Ershadi 饰)驾驶着自己的汽车,在遍布工地的郊外漫无目的的行驶,他搭载了一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和他讲述当年从军的经历,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出钱要新兵掩埋自己自杀后的尸体,新兵惊慌失措,跑掉了。巴迪继续寻找埋尸人,可工地上的流浪汉、神学院的学生,全部拒绝了他的请求。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巴格里(Abdolrahman Bagheri 饰)上了巴迪的车,巴格里曾经自杀,但最终为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巴格里为了治疗儿子的病,应承下了巴迪的请托。巴迪在博物馆外踯躅,心中似乎产生了动摇……
本片获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8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合法副本 (2010) 豆瓣 TMDB
Copie conforme
8.2 (231 个评分)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演员: 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姆·西梅尔
其它标题: Copie conforme / 似是有缘人(港)
英国作家詹姆斯·米勒(威廉·施梅尔 饰)来到意大利城市托斯卡纳为新作《合法副本》举办讲座。他与读者讨论书中的观点:关于艺术创作真实性的议论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复制品本身即是原作,原作也是由其他作品复制而来。一个做古董买卖的法国女人(朱丽叶· 比诺什 饰)带着11岁的儿子参与了讨论会,想为刚买的书索要签名。中途因为儿子饿了她提前离开,临走时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
米勒和女人在她的古董店再次相遇,他们驱车去郊外看一样东西。她开着车载着米勒无目的游荡,谈论书的主题,参观博物馆,谈论她叛逆的儿子,两人一路上争吵不休。在一个咖啡馆,女老板以为米勒是女人的丈夫,就开始和她围绕米勒讨论起婚姻。于是他们将错就错,米勒开始扮演女人的丈夫,两人约会,去宾馆。但是副本只是复制,而非原作,米勒结束复制身份,独自离开了郊外。
比诺什凭借此片获得第6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2017年5月12日 看过
这片子刚上映时就说去看,拖到这么些年才终于看了。以哲学的外壳讨论婚姻问题及亲密关系,比诺什的演技出神入化。复制品到底能否等同于原作?男主角最后的“逃走”其实给出了答案。
伊朗 意大利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阿巴斯
推销员 (2016) 豆瓣 TMDB
فروشنده
7.7 (177 个评分) 导演: 阿斯哈·法哈蒂 演员: 沙哈布·侯赛尼 / 塔拉内·阿里多斯蒂
其它标题: فروشنده / 伊朗式迁居(港)
尹麦德(沙哈布·侯赛尼 饰)是学校里教授文学的老师,同时,他和妻子拉娜(塔兰涅·阿里多斯蒂 饰)一起在剧团里表演话剧,夫妻两人感情十分深厚。某日,两人所住的房子成为了危楼,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无奈之下, 尹麦德和拉娜只得临时找了另一个住所,匆匆入住。
某日,拉娜提前回到家中,不想遭到了陌生男子的袭击晕倒在浴室之中,愤怒的尹麦德根据罪犯遗漏的车钥匙找到了一辆小货车,一路尾随至面包店。最终,尹麦德找到了罪魁祸首,却发现这个本性并不邪恶的老头,当时亦只是一念之差走错了路,并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愧疚。尹麦德在整个事件中并不关心拉娜的感受,他只要求老头在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面前坦白罪行,没想到却酿成了所有人都无法承受的惨痛后果,而拉娜也终于看清了尹麦德的伪善……
2017年5月11日 看过
流畅、精准、给力,几乎又回到了《一次别离》的水平。开场戏实在太精彩,结局亦令人回味,与《推销员之死》的互文也为影片增色。陷在道德困境中的角色们特别真实。我们心中的恶与怯懦是把人变成牛的力量,然而人性中无意带出的恶在社会里能否有合理、安全的出口?
Asghar_Farhadi 伊朗 法国
夏天的故事 (1996) 豆瓣 TMDB
Conte d'été
8.3 (486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演员: 梅尔维尔·珀波 / 阿曼达·朗格勒
其它标题: Conte d'été / 夏日的故事
贾斯伯(梅尔维尔·珀波 Melvil Poupaud 饰)来到布列塔尼亚的海边小镇度假,在这里,总是独来独往的他结识了餐馆招待玛戈(阿曼达·朗格勒 Amanda Langlet 饰),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贾斯伯告诉玛戈,他和一个名叫琳娜(奥蕾莉亚·诺林 Aurelia Nolin 饰)的女孩相约于此,玛戈对此一笑了之不置可否。在一场舞会上,贾斯伯遇见了野性美女苏兰(Gwenaëlle Simon 饰),对她一见钟情,苏兰也对这个能歌善舞的小伙子心存好感。虽然玛戈心里不是滋味,但表面上她大度的祝福了这段感情。贾斯伯邀请苏兰共赴他心目中的梦幻之岛,没想到姗姗来迟的琳娜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梦中情人的出现让贾斯伯无比欢欣,很快就忘记了和苏兰的约定,可是琳娜的性格如这个夏天一般多变,此刻还风和日丽,下一刻便已下起瓢泼大雨。苦恼的贾斯伯只得去向玛戈倾诉,但心怀爱意的玛戈也无法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在这个充满了激情和艳遇的夏天,徘徊在三个女孩之间的男孩究竟会怎样面对自己的感情呢?
2017年4月25日 看过
因为不在片中的人生阶段,故没有太多特别的感觉。但一如既往喜欢那些平淡写实的对话和平静波澜下人物的心思与喜忧。秋春冬夏,总算看完了侯麦的四季故事。
EricRohmer 新浪潮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过往 (2013) 豆瓣 TMDB
Le Passé
7.1 (50 个评分) 导演: 阿斯哈·法哈蒂 演员: 贝热尼丝·贝乔 / 塔哈·拉希姆
其它标题: Le Passé / 伊朗式离婚(港)
经过四年分居生活后,Ahmad(阿里·莫沙法 Ali Mosaffa 饰)在法国妻子Marie(贝热尼丝·贝乔 Bérénice Bejo 饰)的要求下,从德黑兰来到巴黎正式办理离婚。从短暂的巴黎之行中,Ahmad看到了妻子与女儿之间冲突不断。Ahmad试图帮助其改善关系,结果发现了一段过去的秘密。
2017年4月23日 看过
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这样么,琐碎、平淡、缺乏推动人向上的波澜,而且人和事都没有单一的真相。各种细节都挺有味道,但不如《一次别离》主题那么集中和抓人,最后半小时太拖沓。
Asghar_Farhadi 伊朗 法国
冬天的故事 (1992) 豆瓣 TMDB
Conte d'hiver
8.4 (405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演员: 夏洛特·韦里 / 弗里德里克·范登德里舍
其它标题: Conte d'hiver / 人间四季冬
侯麦著名系列作品“四季的故事”之一。菲利茜(夏洛特·海瑞 Charlotte Véry饰)和查理(费德瑞克·范丹狄德夏 Frédéric van den Driessche饰)在海边浪漫相恋之后,因为一时不留神留下了写错的地址,而导致了二人再也找不到彼此。菲利茜生下了查理的孩子,但5年来却再也没有查理的音讯。
生活还在继续,菲利茜遇上了喜欢她的一些男子,他们也不失为好男人,足够爱自己。比如成熟体贴的马桑(迈克尔·瓦雷蒂 Michael Voletti饰)和才华横溢的路易(Hervé Furic饰)。然而,在菲利茜的心中,查理却仍旧是个挥之不去的至爱之人。她不是不爱他们,只是无法爱到能和他们一起生活。她和路易一起看莎士比亚的歌剧《冬天的故事》,为里面的人物悄然落泪,也许她和剧中人一样,也在坚守着一个信念。
终于某个冬天,菲利茜和查理竟然在公车上重遇,执着的梦想等来了实现的一天。
2017年4月16日 看过
主人公不是知识分子,却能一根筋地践行她朴素的生活哲学。片子名为冬天,内容则温暖感人。关于等待和信念的浪漫故事也可以迎来美好的结局,这大概是侯麦的温情之处吧。也许在每一个冬天,都有人能够等到喜极而泣的结局。
EricRohmer 新浪潮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经典
春天的故事 (1990) 豆瓣 IMDb TMDB
Conte de printemps
8.3 (585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演员: Anne Teyssèdre / 休格·奎斯特
其它标题: Conte de printemps / 人间四季:春
珍妮(Anne Teyssèdre 饰)是一名哲学老师,一日在宴会上,她与娜塔莎(Florence Dare 饰)相识,也许是因为寂寞,两个本无交集的人成为了朋友。娜塔莎邀请珍妮到自己家里做客,后者欣然前往。娜塔莎有一个奇怪的家庭,父亲离婚,交往了一个年龄和自己相差无几的漂亮女朋友伊芙(Eloïse Bennett 饰),这一点令娜塔莎无法接受,同时,一条项链的失踪也加深了她与“后妈”的隔阂。珍妮的介入让这个家庭里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娜塔莎的父亲显然对知性的珍妮抱有好感,而娜塔莎也渴望能和喜欢的珍妮组成新的家庭。
对于娜塔莎的热情撮合,珍妮显得有些被动,她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感情,不愿掺和到这个复杂的家庭中去。一次四人的乡村度假中,酝酿已久的矛盾终于激发了,娜塔莎同伊芙发生了争吵,而她吃惊的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珍妮居然站在敌人的那一边。她该怎么办?在这个春天里,友谊和爱情能否同时播下可以成长的种子呢?
2017年4月15日 看过
特别有魅力的电影,滋味隽永、耐品味。美妙的音乐和配色好像是侯麦标配,不用说了。故事有春天咋临时的暧昧和混沌不明,比如主人公们在人际界限上的试探、探险和防卫。片尾重现的项链恰似迷失而复得的“自己”,但我已不是我,因为毕竟一个新的春天来了。
EricRohmer 新浪潮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经典
圆月映花都 (1984) 豆瓣 TMDB
Les nuits de la pleine lune
7.6 (89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克·侯麦 演员: 帕斯卡·欧吉尔 / 切基·卡尤
其它标题: Les nuits de la pleine lune / 月满巴黎
和导演埃里克·侯麦往常的影片一样,该片讲述了一个女孩徘徊在多个男人之间企图寻找自我的故事,通过人物之间的大量对话细腻而又真实的展现了男人和女人之间充满了变数的感情世界,虽为喜剧,亦展现了情感的无奈和多变,发人深思。
路易斯(帕斯卡·欧吉尔 Pascale Ogier 饰)天性活泼善变,从艺术院校毕业之后,她同对她忠心耿耿的男友订了婚。然而,平静的感情生活让喜欢追求刺激的路易斯感到十分空虚,拥有着姣好面容的她深信自己在异性之中的魅力不减,因此,她义无反顾的决定结束和未婚夫的同居生活,返回巴黎。在那里,珍娜先后邂逅了数个不同的男人,在一连串的矛盾和波折面前,她终于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2017年4月12日 看过
平淡、真实的对话,含蓄而抒情的影像散文。侯麦的生活流一点也不造作(女主人公的“造作”其实真切又立体),是我喜欢的那种。
EricRohmer 新浪潮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萝拉 (1961) 豆瓣 TMDB
Lola
7.9 (52 个评分) 导演: 雅克·德米 演员: 阿努克·艾梅 / Marc Michel
其它标题: Lola / 罗娜
雅克·德米的第一部剧情长片,是一部没有歌曲的歌舞片,剧情描述法国青年罗兰,迷恋酒吧舞女萝拉。她是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儿子,还痴心地以为抛弃他的男人会重返她身边。
2017年4月6日 看过
法国人不安灵魂的真实写照,两天的叙事里很难得容纳了角色的人生广度和超高的戏剧性。镜头转得很圆润且有美感,不会令人厌烦。贝七第二乐章一直被我视为适宜在葬礼上使用的音乐,放在片中倒是听出了不安之外的轻快。
Jacques_Demy 新浪潮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美女与野兽 (1946) 豆瓣 Min reol TMDB
La belle et la bête
7.6 (70 个评分) 导演: 让·科克托 / 雷内·克莱芒 演员: 让·马雷 / 朱赛特·黛
其它标题: 미녀와 야수 / La Belle et la Bête
一次旅途中,商人(Marcel André 饰)迷了路,误打误撞之下,他来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城堡之中,在这里,一朵艳丽的玫瑰花吸引了商人的注意,而当他将花摘下的那一瞬间,一只形状可怖的野兽(让·马莱 Jean Marais 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为了惩罚商人的贪婪,野兽要夺走他的性命,但作为选择,商人亦可以拿自己的女儿的性命作为交换。回到家后,商人将这一切告诉了自己的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贝拉(朱赛特·黛 Josette Day 饰)愿意做出牺牲。贝拉来到了野兽的城堡,可是野兽非但没有伤害她,反而带她十分周到。时间流逝,商人生了病,贝拉请求野兽放她归家探望父亲,贝拉的两个姐姐看到贝拉衣着华美,遂动起了邪念。从魔镜之中,贝拉得知了野兽病重的消息,她赶到了野兽身边,用自己的爱化解了野兽身上的诅咒。野兽变回了英俊的王子,他迎娶了贝拉,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2017年4月5日 看过
作为科克托粉丝,必须打五星。古典、浪漫、黑暗(哥特?)、诗意,种种视觉元素都交织和呈现得太好了。想象力也特别前卫,女主仍是叫人最初嫌太成熟但最后觉得形象实在贴切。我一直认为视觉化的东西无法超越文字,但科克托的片子是个例外。
Jean_Cocteau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经典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1994) IMDb 豆瓣 TMDB
Trois couleurs : Rouge
8.9 (696 个评分) 导演: Krzysztof Kieślowski 演员: Irène Jacob / Jean-Louis Trintignant
其它标题: 세 가지 색: 레드 / トリコロール/赤の愛
女学生瓦伦丁(伊莲娜·雅各布 Irène Jacob饰)是个兼职模特,男朋友远在英国。尽管她非常珍惜这段感情,却无法阻止男友对自己的猜忌。
退休法官(简-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饰)年轻时经历过铭心刻骨的情伤,爱人的背叛让他不再相信这个世界。唯一的乐趣,就是窃听邻居的电话,看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充满欺骗。认识瓦伦丁之后,他冰封多年的情感开始融化。
法律系学生奥古斯特(简·皮埃尔·洛里 Jean-Pierre Lorit饰)前程锦绣,却不得不面对恋人感情的出轨。他决定前往英国一段时间,以摆脱痛苦的心情,在客轮上遇到了同往英国寻找男友的瓦伦丁。
轮船遇到强对流天气,暴风雨过后电视新闻上播放着轮船遇险的消息。一百多人罹难的同时,瓦伦丁和奥古斯丁双双幸存,他们觉得对方似曾相识……
2017年4月5日 看过
时隔五年,第三次看,这次直接买了Criterion的版本。关于命运,以及宿命中不可描述的巧合与必然。在失去和错过的痛楚之外,因注视及倾听,又赋予一重从容。你出现在他的梦里,你为谁的黄昏装饰了一抹红?
Krzysztof_Kieslowski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波兰 经典
(2016) 豆瓣 Min reol TMDB
Elle
7.8 (644 个评分) 导演: 保罗·范霍文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 罗兰·拉斐特
其它标题: Elle / 烈女本色(港)
米歇尔(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老板,在同事和朋友们眼中,她为人冷淡疏离,行事雷厉风行,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女人。可是,就在某一天晚上,米歇尔被闯入家中的蒙面暴徒强暴了。
米歇尔没有报警,因为她的父亲曾是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犯,而作为他的女儿,米歇尔再也不想和警方和媒体打交道了,她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查出事件的真相。米歇尔要解决的麻烦还有很多,她的儿子娶了一个咄咄逼人的女人,她的母亲即将嫁给一个比她年纪还要小的男人,她的前夫有了新的约会对象,而她正在和她最好的朋友的丈夫偷情。某一日,暴徒再度潜入了米歇尔家中,这一次,米歇尔看清了他的面貌。
2017年3月9日 看过
为了于贝尔的表演而坚持看完全片,但故事本身略为生硬,游戏与现实、童年与中年的对应都显得刻意了。
悬疑 欧美商业片 法国
去他的戒律 豆瓣
Interdit aux Chinois et aux chiens
8.2 (10 个评分) 作者: [法] 弗朗索瓦·齐博 译者: 沈志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出气小说”还是“反精神自传”?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标题引发风波
………………
※编辑推荐※
本小说1997年在圆桌出版社出版后,法国各大报刊反应良好,大力推荐。俄罗斯立即翻译出版,文学评论界一片赞扬声。也许咱们中国读者还不太习惯这类小说,但作为了解当代法国小说动态不妨一读。
——著名旅法翻译家 沈志明
………………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叙述主人公“我”自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末的童年情感历程:战前,德军人侵,逃难,解放等。应当强调指出,这不是自传,而是百分之百的小说,但作者的心灵投影处处可见。就是说,这位遐迩闻名的大律师和社会名流终于找到一种方式来泄露他的“内心秘园”,终于把六七十年压抑于心灵深处见不得人的情感发泄出来。小说字里行间洋溢着出这口恶气的愉悦,故而作者称他的作品为“出气小说”。
………………
※名人推荐※
作品充分地显示了大手笔的气派,它以卢梭《忏悔录》式的坦诚与力量宣泄内心,倾倒肺腑。
语言格调与语言色彩是塞利纳式的,辛辣的、粗野的、反讽的、夸张的语言随处可见。
真正使读者耳目一新、引人思索的还是作品中的这个“我”,他骇世惊俗,使人震撼。这是一个“既像天使又像魔鬼”一样的人,自视为上帝的选民,有蔑视芸芸众生的狂傲,并以世人特别是手下败将的失败为乐。他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个善攻能守的角色,全身都是“盔甲”,能做到滴水不漏。
——著名法国文学专家、翻译家柳鸣九
2017年1月22日 已读
写得汪洋恣肆,想象力与感受力齐飞,不少段落都有种奇异的抒情之美。以孩子的视角描绘二战的部分,因怪异而真实。阅读感受比较难形容,好像拿一只放大镜看昆虫的感觉吧,既觉神奇,又有点震惊。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法国
岳父岳母真难当 (2014) 豆瓣 Min reol TMDB
Qu'est-ce qu'on a fait au Bon Dieu?
7.9 (226 个评分) 导演: 菲利普∙德∙肖伏隆 演员: 克里斯蒂昂·克拉维埃 / 尚塔尔·罗比
其它标题: Qu'est-ce qu'on a fait au Bon Dieu? / 非常4女婿
克劳德(克里斯汀·克拉维尔 Christian Clavier 饰)和玛利亚(尚塔尔·罗比 Chantal Lauby 饰)结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两人育有四个女儿伊莎贝拉(福德莉奇·贝尔 Frédérique Bel 饰)、奥迪尔(茱莉亚·皮雅顿 Julia Piaton 饰)、赛格利亚(艾米丽·卡恩 Emilie Caen 饰)和劳拉(艾罗娣·方坦 Elodie Fontan 饰),一眨眼,如花似玉的四姐妹都已经长大成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克劳德和玛利亚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两人当然希望他们的女婿能够和自己有着相同的信仰,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前三个女儿分别爱上了阿拉伯人、犹太人和中国人,老夫妻两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小女儿的身上,让两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女儿却领着一位非裔黑人站在了他们的面前。
两天一夜 (2014) 豆瓣 TMDB
Deux jours, une nuit
7.8 (169 个评分) 导演: 让-皮埃尔·达内 / 吕克·达内 演员: 玛丽昂·歌迪亚 / 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
其它标题: Deux jours, une nuit / 公投饭票(港)
女主角桑德拉是一个刚走出忧郁症的女工、两个孩子的妈妈,却马上面临工厂裁员和失业。在丈夫坚定的支持和陪伴下,她要在一个周末的时间,去说服同事工友们为她重新投票,以保住至关重要的工作。然而,选择支持她的工友需要是以失去1000欧元的奖金为代价。
2016年5月10日 看过
戏剧张力挺足的,一点也不闷。场景不断提示着生活的困顿、静止以及几乎不存在的希望,但人物却始终从其他人身上获得力量。拍得简洁有力而不简单。
法国
(2012) 豆瓣 TMDB
Amour
8.6 (453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 演员: 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 埃玛妞·丽娃
其它标题: Amour / 爱‧慕(台)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凭借本片再度勇夺金棕榈大奖。
本片的两位老戏骨分别是威尼斯影后和戛纳柏林双料影帝。
Anne(埃玛妞·丽娃 Emmanuelle Riva 饰)和Georges(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 饰)这对老夫妻已经 80多岁了,他们都是退休的,有教养的音乐教师。他们的女儿Eva(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也是一个音乐工作者,目前生活在国外。可是有一天,Anne突然中风,随后偏瘫,卧床不起。而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她和乔治斯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了考验......
2016年2月4日 看过
冷静、理性地处理了爱与死这两个极端的主题,哈内克把它们及它们之间的冲突都实实在在放在观众眼前了。这是两样需要学习的事物,幸而我们能够从这部影片当中体会爱,以及预习迎接死亡。
Michael_Haneke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让娜·迪尔曼 (1975)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9.0 (177 个评分) 导演: 香特尔·阿克曼 演员: 德菲因·塞里格 / 亨利.斯多克
其它标题: 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 布鲁塞尔1080商业街23号让娜·迪尔曼
《让娜·迪尔曼》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呢?它是阿克曼1975年的一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电影,它又是一部著名的“女权主义”电影,它还是一部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极富革命精神的电影。总之,阿克曼这位拍片数极少的比利时女导演凭借她二十出头拍出的这部电影,就足以让无数的影评人、电影史学家为她 树碑立传了。它的独特、先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相信,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如此奇妙的观影体验了!
影片内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个中年寡妇三天的日常生活(影片其实是从第一天下午到第三天的下午,仔细算下来也就两天多一点),影片的拍摄手法也十分“简单”——固定长镜头(影片中的机位选择非常严格,比如说厨房是正面、侧面两个机位,算下来全片也就只有十几个机位),影片场景同样十分“单调”——超过90%是在让娜?迪尔曼所住的公寓里拍摄的。
2016年1月5日 看过
风格强烈、主题深刻的女权主义杰作。所有镜头都是固定机位,一定要等人物彻底出镜才结束,造成电影时间与现实时间同步的错觉。生活步调的一成不变与内心的失序形成对照,母亲的权威又与依靠男人嫖资的妓女身份构成对比。女性真正自主可能吗?我怀疑蔡明亮受此片影响,尤其觉得《爱情万岁》偷师了此片。
欧洲艺术电影 法国 经典
傅译巴尔扎克代表作3 豆瓣
作者: 巴尔扎克 译者: 傅雷 江苏文艺 2011 - 5
《傅译巴尔扎克代表作3:幻灭》内容简介:《幻灭》的中心内容,是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理想破灭的故事。青年诗人吕西安在外省顿孚时誉,带着满脑子的幻想来到巴黎,因经不起浮华世界的引诱,想抄近路一步登天,结果变成无耻的报痞文棍,最终身败名裂。他的妹夫大卫是个埋头苦干的发明家,因为敌不过同业的阴险算计,被追放弃发明专利,回到家庭生活中了却一生。这部小说几乎集中了作者本人最主要的生活经历和最深切的思想感受,巴尔扎克自称《幻灭》是“我的作品中居首位的著作”。
大卫·格德尔 舞会 豆瓣
作者: [法国]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译者: 袁筱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6
《大卫·格德尔》这部出自一位女性之手的作品具有像巴尔扎克、陀斯妥夫斯基等大师那样的力量。
——美国《纽约时报》(1930年)
内米洛夫斯基所有的才华在其第一部小说《大卫·格德尔》中已经展露无遗:她冷冷的注视和仁慈的心灵……《法兰西组曲》也许是她的桂冠,但是她的其他作品无疑证明,她不仅仅是一九四0年六月的时代记录者,也是一位具有宽广视野、并且终于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伟大作家。
——法国《读书》
《舞会》足以使内米洛夫斯基跻身她那个时代最具天赋、最著名的作家之列。
——英国《卫报》
《大卫·格德尔》是内米洛夫斯基在法国文坛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小说叙述了一个来自俄国的国际金融巨头大卫·格德尔史诗般的一生:他一步步走到事业的巅峰,但又一夜间破产,妻子离他而去,女儿又和小白脸私奔。但是这个老赌徒还有一口气。他迎来一次翻身的机会,出于冒险的习惯,出于对女儿的爱,格德尔投身于这最后一搏之中……
《舞会》则描写了一个炒股而暴富的犹太人家庭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决定举办一次舞会。十四岁的女儿安托万娜梦想参加舞会,却遭母亲拒绝。出于反抗和绝望,安托万娜进行了报复,而这报复行为没有预谋,毫无征兆,一切只取决于她的一个手势……
2015年10月11日 已读
货真价实的好作品,文字里有种来势凶猛的才华,翻译这一重阻隔甚至不能对它造成本质性的磨损。笔力的辛辣和冷酷在男作家中亦属少见,再考虑内米洛夫斯基当时二十五六岁的年龄,她或许可说是天才型的作家。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法国
Suite Française 豆瓣
作者: Irene Nemirovsky 译者: Sandra Smith Knopf 2006 - 4
By the early l940s, when Ukrainian-born Irène Némirovsky began working on what would become Suite Française —the first two parts of a planned five-part novel—she was already a highly successful writer living in Paris. But she was also a Jew, and in 1942 she was arrested and deported to Auschwitz: a month later she was dead at the age of thirty-nine. Two years earlier, living in a small village in central France—where she, her husband, and their two small daughters had fled in a vain attempt to elude the Nazis — she’d begun her novel, a luminous portrayal of a human drama in which she herself would become a victim. When she was arrested, she had completed two parts of the epic, the handwritten manuscripts of which were hidden in a suitcase that her daughters would take with them into hiding and eventually into freedom. Sixty-four years later, at long last, we can read Némirovsky’s literary masterpiece
The first part, “A Storm in June,” opens in the chaos of the massive 1940 exodus from Paris on the eve of the Nazi invasion during which several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are thrown together under circumstances beyond their control. They share nothing but the harsh demands of survival—some trying to maintain lives of privilege, others struggling simply to preserve their lives—but soon, all together, they will be forced to face the awful exigencies of physical and emotional displacement, and the annihilation of the world they know. In the second part, “Dolce,” we enter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life of a German-occupied provincial village. Coexisting uneasily with the soldiers billeted among them, the villagers—from aristocrats to shopkeepers to peasants—cope as best they can. Some choose resistance, others collaboration, and as their community is transformed by these acts, the lives of these these men and women reveal nothing less than the very essence of humanity.
Suite Française is a singularly piercing evocation—at once subtle and severe, deeply compassionate and fiercely ironic—of life and death in occupied France, and a brilliant, profoundly moving work of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