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The Hate That Cures 豆瓣
作者: Evelyn Liegner YBK Publishers 2011 - 9
The Hate that Cures by Evelyn Liegner, the second book in the seri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sychoanalysis," gives a moment-by-moment account of the reversal of psychosis using Modern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s. Detailed notes from sessions are used to illuminate how the patient is healed by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of hatred within the 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Liegner shows how Modern Psychoanalytic interventions facilitate the ability of the ego to handle a broad range of feelings and impulses. The techniques and theory of Modern Psychoanalysis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the wider professional community by Hyman Spotnitz in 1961-62 in a series of postgraduate lectures given by Dr. Spotnitz at the Stuyvesant Polyclinic in New York City. Modern Psychoanalysis takes its point of departure from the problems left unresolved by Freud and his original associates.
2020年9月4日 已读
同名长文是学习现代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裂症状的技术时不可绕过的一个经典案例。牢固的自恋移情建立之后,分析师采用各种办法与患者进行情绪层面的沟通(其中不乏看上去很像言语攻击的“虐待性”言词),帮助其将攻击性带入到诊疗室并投注在分析师本人身上。而当患者与分析师之间双向的“恨”在二者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体验和分析,疗愈终于能够发生。分析师通过不断觉察和利用被患者所激发的情绪来实施干预,在五年的不懈工作之后帮助患者消除了精分症状。其他关于临床工作的文章也都特别好,不乏能常常用作案头参考的真知灼见。作者今年春天去世了,实在是精神分析界的一个损失。
精神分析 美国
好奇的乔治2 (2009) 豆瓣
Curious George 2: Follow That Monkey!
导演: 诺顿·维基 演员: 弗兰克·维尔克 / 艾米·希尔
其它标题: Curious George 2: Follow That Monkey! / 好奇猴乔治2(台)
The film chronicles George's adventures as he befriends Kayla, a baby elephant, at a magic circus show and helps her travel across the country to be reunited with her family. Accompanied by his friend, the Man with the Yellow Hat, George travels by foot, train, and truck to reach Kayla's brother and sister in California, only to be accused of elephant-napping and brought all the way back to New York City. Luckily, Kayla's owner sees what a good friend George is and realizes how much Kayla misses her family. Kayla's brother and sister are brought to the circus in New York.
好奇的乔治 (2006) 豆瓣
Curious George
7.6 (17 个评分) 导演: 马修·奥卡拉汉 演员: 弗兰克·维尔克 / 威尔·法瑞尔
其它标题: Curious George / 好奇猴乔治(台)
影片改编自童书故事《好奇小猴乔治》,这只可爱的小猴子由玛格丽特&H.A.雷夫妇创造。
博物馆导游泰德热爱自己的工作,其博学热忱的讲解博得了带学生来此参观的漂亮女教师麦琪。老馆长却宣布了一个不幸的消息:由于参观的人数太少,博物馆面临着关张的窘境,唯一的拯救办法就是推出一项其他博物馆前所未见的新奇展品。老馆长出示给泰德一本带有地图的神秘日记,表明非洲扎格瓦部落迷失的一处圣陵所在,只要从中带回一尊大型神像,博物馆就有救了。泰德乘着轮船向非洲出发,到了丛林后找到了地图所示的古老神像,但完全不像老馆长描述的那样宏伟。而此刻一只顽皮的小猴对泰德发生了兴趣,一直尾随着他。在泰德动身离开非洲时,小猴子也悄悄跟上了船。回国之后泰德接连遭遇了无家可归、继而失业,与这只小猴相依为命并为它起名乔治。最终泰德能不能找到传说中的神像?博物馆又是否能继续维持?
心之道 豆瓣
THE WISDOM OF INSECURITY
作者: [美] 阿伦·瓦兹 译者: 李沁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心之道》是一本关于东方哲学的著作,也是一剂关于现代人焦虑问题的良药。阿伦·瓦兹针对现代人面对的危机,即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从东方禅学思想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答。他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 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为了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人们应该拥抱现在,活在当下。
“任何需要修正生活进程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里获益。”
——狄巴克•乔布拉(迈克尔•杰克逊人生导师/克林顿最赞赏的身心灵大师)
阿伦•瓦兹是“迷幻一代”最值得尊敬、最深思熟虑的大师。
——美国《时代》周刊
阅读阿伦•瓦兹对我们是一种挑战,它让我们探索一种思考的全新道路,启发我们去过一种更加充实满足的生活。瓦兹的遗产存在于《心之道》之中。这本书充分展示了他锐利的智慧、敏捷的机智、迷人的优雅。对那些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的永恒问题,它清晰而又智慧的处理方式是无与伦比的——《心之道》是一本重要的书。
——葛瑞格•摩顿森(《三杯茶》作者)
瓦兹也许是为西方阐释东方行为准则的当代阐释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有一种罕见的天赋,能“优雅地书写那些不可书写之物”。
——《洛杉矶时报》
《心之道》并不是要让我们去逃避,而是让我们能在碰巧身处之地继续——继续生活下去,而不去想象推动世界,乃至下一个时刻运行的负担是我们的。它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哲学,而是一种基于现状的哲学——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应该坦率地认识到,我们存在于一个破碎的波峰处。
——菲利普・韦尔赖特(《艺术与文学》)
这本书完全逆转了所有关于人类现状的一般思路。这个世界的危机状况迫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许多人都被剥夺了宗教信仰的安慰,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作者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最高的幸福,精神洞察与确信都只能在这样一种认识中被找到,即无常和不安全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简单而明晰的方式写就,这本书是一部及时的作品。
——(伦敦)《书籍交换》
天使在南京 (2015) 豆瓣
Angel of Nanjing
导演: Frank Ferendo / Jordan Horowitz
其它标题: Angel of Nanjing / 南京天使
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in Nanjing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bridges in China. It is also the most popular place in the world to commit suicide. For the past 11 years Chen Si has been patrolling this bridge, looking to provide aid for those who've gone there to end their lives. Incredibly, he has saved over 300 people since he began - nearly one every two weeks.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最著名的桥梁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自杀最高发的地点。11年以来陈思一直巡逻于大桥之上,以救助那些准备轻生的人们。难以置信的是,他从开始到如今拯救过的人数已在300以上 - 几乎是每两个礼拜救一人。
狮子王 (1994) TMDB IMDb 豆瓣 Min reol Bangumi
The Lion King
8.9 (1424 个评分) 导演: 罗杰·阿勒斯 / 罗伯·明可夫 演员: 乔纳森·泰勒·托马斯 / 马修·布罗德里克
其它标题: The Lion King / 狮子王3D
辛巴是狮子王国的小王子,他的父亲穆法沙是一个威严的国王。然而叔叔刀疤却对穆法沙的王位觊觎已久。
要想坐上王位宝座,刀疤必须除去小王子。于是,刀疤利用种种借口让辛巴外出,然后伺机大开杀戒,无奈被穆法沙即时来救。在反复的算计下,穆法沙惨死在刀疤手下,刀疤别有用心的劝辛巴离开,一方面派人将他赶尽杀绝。
辛巴逃亡中遇到了机智的丁满和善良的彭彭,他们抚养辛巴长成雄壮的大狮子,鼓励他回去森林复国。在接下来一场复国救民的斗争中,辛巴真正长成一个坚强的男子汉,领会了责任的真谛。
倒带 (2019) 豆瓣
Rewind
导演: Sasha Joseph Neulinger 演员: Sasha Joseph Neulinger
其它标题: Rewind
Digging through the vast collection of his father's home videos, a young man reconstructs the unthinkable story of his boyhood and exposes vile abuse passed through generations.
2020年8月8日 看过
很沉重的家庭内部儿童性侵问题,敬佩导演的毅力和勇气。
纪录片 美国
Neurotic Styles 豆瓣
作者: David Shapiro Basic Books 1973 - 1
A classic study of four kinds of neuroses--obsessive-compulsive, paranoid, hysterical, and impulsive--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2020年8月6日 已读
挺棒的案头参考书。作者说话太啰嗦,但啰嗦的好处是,重要的话也反复说了好多遍,对于加深记忆倒正好有用。这次先读了paranoia的部分,其他章节可以以后工作需要时再参考。
精神分析 美国
汉密尔顿 (2020) 豆瓣 IMDb TMDB
Hamilton
9.5 (797 个评分) 导演: Thomas Kail 演员: 林·曼努尔·米兰达 / 小莱斯利·奥多姆
其它标题: 해밀턴 / ハミルトン
这部音乐剧严格遵照历史,讲述 Hamilton 政治生涯中的几件大事,他的战友和政敌、他与妻子 Eliza 和长子 Philip 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犯下的错误。历史人物 George Washington、Thomas Jefferson & James Madison 等在剧中轮流出场。剧中音乐以Hip-hop为主,穿插了Jazz,R&B, Tin Pan Alley 等多种风格的歌曲。
捉贼记 (1955) 豆瓣 TMDB
To Catch a Thief
6.6 (168 个评分)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演员: 加里·格兰特 / 格蕾丝·凯利
其它标题: To Catch a Thief
最近城里的屡屡发生珠宝劫案,警察们都束手无策。因为贼人的手法和以前闻名的大盗“黑猫”约翰(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 饰)如出一辙,警察们找上了正在乡间别墅过着悠闲生活的约翰。约翰当然不会轻易就范,他摆脱了警察之后,开始调查到底是谁用他的手法屡屡作案。毫无头绪的约翰找到了以前的战友巴先生,却被巴先生餐馆里的人视作不速之客。幸好在侍者孚的女儿的帮助下,约翰来到了嘎纳海滩。在保险公司经理的帮助下,约翰展开了他的抓贼行动。
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 豆瓣
作者: 莱恩·斯佩里 2012 - 6
《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以一种简洁、浅显易懂的方式,试图拓宽伦理研究中的传统观点,纳入一些与学生和临床工作者的个人奋斗和专业需要患息相关的课题。专业伦理中一些传统的金科玉律在书中得到了详细的讨论:保密、知情同意、权力的使用、胜任力以及专业职责等。《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相当详细地涉及了专业伦理传统的核心精华--保密、知情同意、利益冲突与界限、胜任力,还倡导咨询机构的人事部门把伦理问题视为个人发展与专业发展的挑战这样一种观点。《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还深入讨论了咨询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已经碰到或即将碰到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组织伦理、美德伦理,并以一种扩展的视角看待多元文化的伦理问题--既关注团体价值观,也关注宗教和灵性问题。学习促进者推动读者学习和记忆是《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的另外一个基本特征。每一章都包括了学习目标、大量的案例、关键概念和术语的定义、图表,以及包括重要术语的词典(附录B)。每一个章节都超越了专业伦理守则,即其他教科书的传统焦点,强调咨询师和治疗师能够在个人及专业生活中成长并达致卓越的方法。这本书还涉及了组织伦理--其他教材没有提到的话题,因为诊所、机构或者第三方付费的组织动力会显著影响咨询师与治疗师的伦理行为。《心理咨询的伦理与实践》还特别关注对灵性和宗教问题的伦理思考,以及在咨询和治疗中可供选择的干预方法,包括使用灵性和其他干预方法可能带给咨询师和治疗师的法律诉讼。
怪尸案 (1955) 豆瓣
The Trouble with Harry
7.1 (150 个评分)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演员: 埃德蒙·戈温 / 约翰·福赛思
其它标题: The Trouble with Harry / 哈里的麻烦
小男孩哈尼在森林中漫步时,发现了他的父亲——哈利的尸体。不同于一般谋杀案,这次因为多人都自认为凶手而令案情更加扑朔迷离。亚伯特船长(埃德蒙•格温 Edmund Gwenn 饰)认为是他在打猎射击时误杀了哈利;村落里的老处女葛雷布礼小姐(麦尔翠德•耐维克 Mildred Natwick 饰)认为是因为她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而用一只鞋子打了哈利的头部而造成他的死亡;与哈利感情不睦的妻子珍妮佛(雪莉•麦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 饰)则认为是她因为反抗哈利的性爱用装牛奶的罐子敲向他的脑袋而造成了他的死亡。真相最后能否水落石出?
The Paranoid Process 豆瓣
作者: W. W. Meissner Jason Aronson Inc. 1978 - 5
Paranoid forms of thinking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a wide variety of human experiences. The Paranoid Process is an attempt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the intrapsychic mechanisms at work in such a process, specifically 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of interjections, projections, and "the paranoid construction." A number of clinical cases of differing levels of pathology are presented, each offering an example of the paranoid process at work. This book covers a broad range of approaches to the paranoid process as a clinical and social phenomenon. Beginning with Freud and a detailed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concept of the paranoid syndromes, Meissner extends hi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ost recent analytic and more general psychological findings. While the basic framework is classically psychoanalytic, he utilizes material from clinical psychology, cognition, family dynamics, and sociology. Such diverse categories as phobias, cognitive style, narcissism,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student revolution become meaningfully linked in their relation to the paranoid proces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the volume is its emphasis on human personality as influenced by the constantly interacting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matrix of the individual, as opposed to a more limited instinct-based approach. On a psychological plane, the primary process is seen as making a contribution to identity formation in the normal development process. While the exploration of paranoia does not include description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 emphasis is on the process itself in both pathological and socially adaptive realm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豆瓣
9.2 (6 个评分) 作者: Tennessee Williams New Directions 2004 - 9
The Pulitzer Prize and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 winning play—reissu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Arthur Miller ( Death of a Salesman and The Crucible ), and Williams' essay "The World I Live In." It is a very short list of 20th-century American plays that continue to have the same power and impact as when they first appeared—57 years after its Broadway premiere, Tennessee William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is one of those plays. The story famously recounts how the faded and promiscuous Blanche DuBois is pushed over the edge by her sexy and brutal brother-in-law, Stanley Kowalski. Streetcar launched the careers of Marlon Brando, Jessica Tandy, Kim Hunter and Karl Malden, and solidified the position of Tennessee William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young playwrights of his generation, as well as that of Elia Kazan as the greatest American stage director of the '40s and '50s. Who better than America's elder statesman of the theater, Williams' contemporary Arthur Miller, to write as a witness to the lightning that struck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form of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 Miller's rich perspective on Williams' singular style of poetic dialogue, sensitive characters, and dramatic violence makes this a unique and valuable new edition of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 This definitive new edition will also include Williams' essay "The World I Live In," and a brief chronology of the author's life.
2020年7月18日 已读
声音和光影在简洁、生动的文字描述中可以切近地被阅读者感知,常常以寥寥几句对话就把读者拉入人物的内心。这个故事里,现代性裹挟着男权和暴力,绘声绘色地在读者的幻想之眼前,把美摧毁。
外国文学 戏剧 文学 美国 英语文学
三岛由纪夫传 豆瓣
Mishima:A Biography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内森 译者: 常永利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6
“三岛有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使人觉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
他死后,每个朋友都不得不承认,
他们了解的三岛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
——————————
美国著名日本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约翰•内森,
六次与三岛遗孀长谈,采访三岛的父母及故交,
为这位曾经的“朋友”著书立传。
——————————
我认识三岛是在19 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在他书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开始写作……我常常是他聚会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是让我兴奋陶醉的时期:我二十四岁,一个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说家交上了“朋友”。
当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从三岛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长翻译,又在扳手腕时能够赢他的人。我确信这一点很重要。
可是在1965年底,我让他生气了。在他以为我会翻译他新出版的小说时,我却拒绝了,他决定不再和我来往。……
四年后他的死讯传来,我决定写一本书。
——摘自本书作者前言
——————————
三岛由纪夫“ 总是想证实自己的存在,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内森完成了这件难乎其难的工作,把三岛其人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芝加哥太阳时报》
2020年7月13日 已读
作为一部思想评传,很遗憾这本书没有涉及《丰饶之海》在三岛思想体系中的位置,本来我是很期待读到的。不过此书对三岛在强大的死亡冲动驱使下所形成的纯粹的文艺理念和为求死而选择了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武士道精神这一过程都梳理得很清晰。“他在疼痛之中和疼痛之后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东西。”——那便是他的存在之感吧。三岛之死未尝不是一个本质主义的悲剧。
人物传记 文学研究 日本 美国
The Wild Palms 豆瓣
作者: William Faulkner Vintage 1995 - 10
If I Forget Thee, Jerusalem is a novel by the American author William Faulkner published in 1939. The novel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under the title The Wild Palms, which is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two interwoven stories. This title was chosen by the publishers, Random House, over the objections of Faulkner's choice of a title. Subsequent editions have since been printed under the title If I Forget Thee Jerusalem (1990, following the "corrected text" and format of Noel Polk), and since 2003 it is now usually referred to by both names, with the newer title following the historically first published title and in brackets, to avoid confusion: The Wild Palms [If I Forget Thee, Jerusalem].
Wild Palms/Old Man is a blend of two stories, a love story and a river story, entitled "Wild Palms" and "Old Man", respectively. Both stories tell us of a distin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an and a woman. The novel starts with the first chapter, "Wild Palms", and continues, alternating the two stories chapter by chapter, until ending with the final chapter, "Old Man".
In an interesting example of literary tribute, Jorge Luis Borges translated the complete novel into Spanish as Las palmeras salvajes (1940), a work that influenced a good number of leading Latin American novelists.
2020年7月11日 已读
作家中的作家,小说中的小说。我在有能力进入福克纳笔下世界的年龄,终于开始阅读他的长篇作品。音乐般的结构美感是要读到后半段才能体会出来,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在一开始便被带着神秘气息却又十分写实的人物所吸引。我太喜欢作家在行文中的留白了,包括人物的对话、动作和心理,与大段的意识流描写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大量从句、长句和括号的使用,造成一种带有流动美的节奏感,也使这本书成为了一个拒绝被翻译的文本:它的全部文学价值远远广阔于它所讲述的故事。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经典 美国
四万万人民 (1939) 豆瓣 IMDb
The 400 Million
8.1 (23 个评分)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演员: 弗雷德里克·马奇 / 莫里斯·卡诺夫斯基
其它标题: The 400 Million / 四亿人民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第四版)(万千心理) 豆瓣
作者: John Sommers-Flanagan / Rita Sommers-Flanagan 译者: 陈祉妍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 1
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经典教材。本书几乎囊括了心理咨询初学者所需要了解的关于面谈的一切事情:从临床面谈的基本理论到各种实践技术,从非指导性的技术到各种高级的指导性技术,从一般的面谈过程和阶段到与特殊群体的面谈……更有大量的实际案例与临床趣闻。经过全面的修订,新版对咨询面谈的阐释更加透彻、深刻,文笔更加精彩、简洁。新版主要特色包括:
● 更强调将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 增加全新的一章,主要是关于特别不愿意参与临床面谈的来访者和灾后抚慰等对临床面谈提出特殊要求的情境。
● 增加了有关动机面谈、焦点解决以及建构主义方法的全新内容。
无论是心理咨询的初学者,还是已具有相当临床经验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阅读本书都能让你获益良多。
2020年7月1日 已读
壹心理读书会听书,虽然讲得抽筋扒骨很简洁,但还是能感觉到这是一本会对初学者极为有用的好书。
心理治疗 美国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豆瓣
9.2 (1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福克纳 / 陶洁 译者: 陶洁 编 译林出版社 2001 - 9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多采用写实手法,情节鲜明,戏剧性强,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福克纳对自己的短篇小说评价很高,认为其在艺术高度上仅次于诗歌,因为作家写“长篇小说时可以马虎,但在写短篇小说时就不可以……它要求几近绝对的精确”。
这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福克纳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如《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干旱的九月》等,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风格和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