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Eric Carle 豆瓣
作者: Carle, Eric Putnam Pub Group 2002 - 8
Slowly, slowly, slowly . . . that's how the sloth lives. He hangs upside-down from the branch of a tree, night and day, in the sun and in the rain, while the other animals of the rain forest rush past him. "Why are you so slow? Why are you so quiet? Why are you so lazy?" the others ask the sloth. And, after a long, long, long time, the sloth finally tells them!
Set in the lush world of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this original picture book is an exquisite showcase of Eric Carle's colorful collage art-with a meaningful message: Slow down! Take time to enjoy your world.
巧克力鉴赏手册 豆瓣
作者: Chantal Coady 编著 译者: 葛宇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香港万里机构 2001
《巧克力鉴赏手册》为读者揭开优质巧克力生产艺术的神秘面纱,指导读者了解巧克力的制作工艺是如何影响它的风味和质地的,让读者真正懂得如何去鉴赏新鲜的特拉伏勒巧克力,以及其他一些精致美味的巧克力制品。
书中对提到的每一种巧克力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配有精到的试味点评、特色产品的详细介绍,以及购买渠道的介绍。在目录中出现的巧克力品牌都是极其精美的品种。这些世界上最精美的巧克力是市面上那些稍有名气的或大众化的产品所不能比拟的。
在鉴赏看来,巧克力制作之精细复杂,绝不亚于优质葡萄酒的制作。读者从书中可以了解到,在巧克力的盛产王国巴西发现小豆蔻和耶尔·格瑞这般珍奇的异国风味,也可以欣赏到罗伯特·林克斯这样的工艺大师们制作的丝绸般柔滑的、香浓美味的巧克力,见识到独创的、瑞士传统的斯布隆里巧克力。
2015年2月8日 已读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只给了godiva一星。
圖說維港中式帆船-尋找香港過去的傳統海上印記 豆瓣
作者: 潘廣智 / 謝至愷 SoftRepublic 共和媒體 2008 - 11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充滿漁港氣息的中式帆船仍然經常穿梭於維港之中。英國工程師莊臣先生利用工餘時間將這些帆船的芳蹤一一攝入鏡頭,讓今天的讀者能夠一窺當時維港的風貌。 時而世易、滄海桑田,今天的香港已經不再是英國殖民地,維港兩岸的風景亦已變得面目全非。希望莊臣的照片配搭作者的心思,能夠帶領大家返回過去,重溫已漸被淡忘的漁港風味,尋找香港過去的傳統海上印記。 本書特色:大部分珍貴照片由英國人伊恩.莊臣於三、四十年前在香港拍攝。
2014年12月14日 已读 Chinese Junk contextualized in Hong Kong landscape. Duk Ling and Aqualuna. Tourism
史料
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 豆瓣
作者: 葉靈鳳 中華書局 2011 - 7
在《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中,葉靈鳳旁徵博引,以客觀沉着的態度去挖掘晚清時期的大海盜張保仔的種種真相。張保仔在全盛時期擁有數千艘大小盜船,部眾二萬五千餘人,威震華南沿海。其叱吒風雲的海盜傳奇,中外聞名。據說當時在香港的張保仔洞,遍及紅磡、赤柱、長洲、大嶼山,甚至牛池灣及鴨脷洲。有關其藏金地圖之說,更是疑幻疑真,為人津津樂道。
2014年12月14日 已读 多是史料汇钞。作者后记令人深感寻找香港历史资料的艰难
史料
The Eaves of Heaven 豆瓣
作者: Pham, Andrew X. Broadway 2008
In a narrative set between the years of 1940 and 1976, Pham (Catfish and Mandala) recounts the story of his once wealthy father, Thong Van Pham, who lived through the French occupation of Indochina, the Japanese invasion during WWII, and the Vietnam War. Alternating between his father's distant past and more recent events, the narrative take readers on a haunting trip through time and space. This technique lends a soothing, dreamlike quality to a story of upheaval, war, famine and the brutality his father underwent following a childhood of privilege (And that strange year, the last of the good years, all things were granted. Heaven laid the seal of prosperity upon our land. We were blessed with the most bountiful harvest in memory). For those not familiar with Vietnamese history, Pham does an admirable job of recounting the complex cast of characters and the political machinations of the various groups vying for power over the years. In the end, he also gracefully delivers a heartfelt family history.
2014年11月3日 已读
后一百页几乎无法读完,每读一页,精神就被撕下一层皮。这是我读的有关越战的第一本书,很幸运。
文本
飛氈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西西 洪範書店 1996
書名《飛氈》,嚴格說來,應是《飛毯》。氈與毯,音和義皆有別。
先說氈。何謂氈?我古代製氈,是把羊毛或鳥獸毛洗淨,用開水澆燙,搓揉,使其黏合,然後鋪在硬葦帘、草帘,或木板上,趕壓而成。《說文》之解釋為『捻毛也,或曰捻熟也。蹂也,蹂毛成片,故謂之氈』。《釋名》說:『毛相著旃旃然也』,稱為氈。《考工記》說:『氈之為物,無經無緯,文非織非衽。』
氈並沒有經過紡捻和編織加工的過程,紡織學上稱為無紡織物。它的出現,遠比任何一種毛織毯為早,新疆地區氣候較冷,在原始社會時期,已經廣泛使用。公元前一千年的周王朝,宮廷中已設了『共有其毳皮為氈』,監製氈子的官吏,稱為『掌皮』。
氈是無經無緯壓成之物,如今居室所用的blanket,即毛氈。一般手工用的felt,也是氈之一種。氈音沾。
次說毯。毯也是用羊毛或鳥獸毛製成,卻經編織過程;織法大玫分兩類:一為經緯平紋組織法,一組經線與一組緯線平行交織;相當於如今几桌上月的襯墊物mat,或置於門口地上用之蹭鞋墊rug。二為裁絨法,主要是在一組經線二組緯線織成的平紋基礎組織上,再用絨緯在經緯上拴結小型羊毛扣;即如今一般所稱之地毯,carpet。毯音坦。
《飛氈》一書中所敘述的毛織品,是地毯,為什麼稱為氈呢?《說文》說得好:『氍毹、毾登,皆氈菼之屬,蓋方言也。』小說中的肥土鎮,有自己的方言,對於毛棉絨絲織成的鋪墊物,不管平紋或栽織法,不管是為人取暖、覆蓋、供人欣賞,包裹東西,作為書寫的墊子,以至純為踩踏之用,一律稱之為氈。這不完全是虛構,我生活的地方,一直氈毯不分,都讀成『煎』。所以,小說從俗,名為《飛氈》。至於內文氈、毯並用,則略有分別:分正常敘事,用毯;如由肥土鎮人口中陳說,則用氈。
打開世界地圖,真要找肥土鎮的話,注定徒勞,不過我提議先找出巨龍國。一片海棠葉般大塊陸地,是巨龍國,而在巨龍國南方的邊陲,幾乎看也看不見,一粒比芝麻還小的針點子地,方是肥土鎮。如果把範圍集中放大,只看巨龍國的地圖,肥土鎮就像堂堂大國大門口的一幅蹭鞋氈。那些商旅、行客、從外方來,要上巨龍國去,就在這氈墊上踩踏,抖落鞋上的灰土和沙塵。
可是,別看輕這小小的氈墊,長期以來,它保護了許多人的腳,保護了這片土地,它也有自己的光輝歲月,機綠巧合,它竟也飛翔。蹭鞋氈會變成飛氈,豈知飛氈不會變回蹭鞋氈?
這書的寫作,曾由朋友替我向香港藝術發展局申請資助。資助通過後半年,忽然產生一些古怪的議論,讓我看清楚了某些人情物事,而這,未嘗不是多年來努力編織這氈的額外收穫。
2014年10月28日 已读
太好看了。必须买
文本
Cereus Blooms at Night: A Novel 豆瓣
作者: Shani Mootoo Harpercollins 1999 - 9
There is much to admire about Shani Mootoo's first novel, Cereus Blooms at Night. In telling the tale of Mala Ramchandin, her sister, Asha, her childhood sweetheart Ambrose "Boyie" Mohanty, and the other inhabitants of the fictional Caribbean island of Lantanacamara, Mootoo has created a cast of remarkable characters capable of charming the reader. Narrated in part by Tyler, a young male nurse at a home for the elderly, Cereus begins with Mala's admission to the alms house in Paradise--the main city on Lantanacamara--under a cloud of mystery. The old lady won't speak and is suspected of a multitude of crimes, causing the head nurse of the home to keep her in restraints. Only Tyler is willing to care for her; it isn't long before Tyler, an outcast in Paradise because of his sexual orientation, and Mala, a pariah for other reasons, develop an unusual friendship.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book, Mootoo moves easily between Tyler's narrative and a third-person account of Mala's life as a child. The chapters covering the adoption of Mala's father, Chandin Ramchandin, by a white missionary and his wife and Chandin's obsession with his foster sister, Lavinia, offer a telling perspective on race and colonialism; later chapters detailing Chandin's descent into alcoholism, madness, and child abuse are occasionally overwrought, but the strong, child's-eye point of view of young Mala keeps the novel grounded. The second half of Cereus abandons both Tyler and the omniscient narrator, choosing to focus, instead, on Otoh Mohanty, the son of Mala's childhood friend, Boyie. Here Mootoo also introduces, for the first time, elements of the fantastic: a girl who "wills" herself to become a boy; a man who sleeps for weeks at a time, only waking one day each month; a mysterious, locked room that holds a horrifying secret. The result is pure melodrama wrapped up in lovely prose.
Even though the last half of the book seems too suddenly freighted towards the magical and improbable, and the happy ending is a trifle too contrived, Cereus Blooms at Night showcases Shani Mootoo's impressive mastery of language. And in Mala Ramchandin, she has created a tough and tender heroine who commands the reader's interest and sympathy from first page to last. --Alix Wilber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2014年10月21日 已读
几乎不能读完,流了好几次眼泪,在巴士上读眼泪都出来了。
文本
今天不上班 01 豆瓣
きょうは会社休みます。
作者: 藤村真理 译者: 趙秋鳳 東立出版社 2014 - 3
青石花笑是個性一板一眼的平凡OL,33歲的她不但從來沒交過男朋友,而且還是處女之身。當她以為要再次孤獨地迎接33歲的生日時,卻意外地和公司裡才21歲的工讀生田之倉悠斗一起喝酒,還在酒後亂性的情況下和悠斗發生關係,並約定要交往。雖然花笑在酒醒後考慮到兩人年齡相差懸殊,曾一度想拒絕,但最後還是鼓起勇氣和悠斗交往。
鄰居❤同居 1 豆瓣
L❤DK 1
作者: 渡辺 鮎 译者: 卓俊宏 東立 2010 - 3
小葵因為不願與好朋友小萌分開,所以選擇不跟著父母搬家,獨自一人在外生活。當小萌向學校的白馬王子柊聖告白、慘遭拒絕之後沒多久,柊聖竟然搬到了小葵住處的隔壁!然而痛恨柊聖的小葵在不經意之中漸漸發現他的多種面貌,對他的感覺也逐漸起了變化。兩人還因為一場突然的意外,開始了同居生活!被迫與柊聖同床共枕的小葵,她的心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活在香港:在港內地專才與藝術文化工作者的移民經驗 豆瓣
作者: 陳惠雲 / 陳國賁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 - 1
香港一直以來是一個移民城市,踏入21世紀,更增添了一個日漸擴大的群體――來自中國內地的專業人才。香港對各類專才需求殷切,但專才是否能盡情一展所長?能否融入本地文化?是否願意留港發展?這些問題都對香港的長遠競爭力提升和社會文化進步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專才欣賞讚嘆香港各種各樣的好――自由、公平、開放……他們也會不滿各種不合理的現象――無止境的加班、族群歧視、金錢至上與物質主義……遷移總是有得有失,有時在事業坦途的光明裏,存留着寂寞孤愁的陰影;有時在一家團圓的溫暖外,又面對着社會陌生而嚴苛的冷漠……
本書以社會學為理論基礎,深入訪談了57位中國內地的專才和藝術文化工作者,藉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生動呈現他們苦樂摻雜的移民生態,有條不紊地分析了其複雜的生活處境和靈活的應對策略,以社會學獨特的洞察力,揭露了盤根錯節的因果與弔詭,並提出扎根事實的政策建議,冀能使學術研究走出象牙塔,回饋社會大眾。本書不僅有助讀者加強對內地來港人才的瞭解,更能反映香港人對外來者的態度,以及透過專才的眼睛,以另一視角重新審視香港的文化和價值觀。
2014年10月11日 已读
好好的案例被浪费了
也是香港人──七字頭的新移民誌 豆瓣
作者: 梁以文 / 郭儉 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2009 - 4
香港被稱作移民社會,但自1980年代起每年以萬計的內地來港「新移民」,他們的成長歷程與社會大事件之間的關係,卻向來甚少主體經驗的梳理和表述。本書七篇長文的作者,於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隨父母從大陸移居香港,自童年一路走來,他們親述了在香港近三十年的求學與生活的邊緣體會,以及「64」、「97」、「71」等關乎身分認同的「家國大事」,對個人的衝擊。是為「(新)移民」完整而飽滿的敍述。
-------
「在七篇文章裡,每一位作者都以最銳利的筆觸敲打著多年來在內心深處所積壓的默然與噪動。默然,那是因為他們未敢發聲、亦未能發聲;噪動,則是因為邊緣的位置賦予了他們透悟社會權力最敏銳的觸覺。在他們第一身的敘述裡,移民不再是一堆數字、一個符號,或新聞標題下的特寫人物;他們是說故事的主體,在文字間能讓我們聽到無聲背後最響亮的呼喊。」
--谷淑美(序言:〈從無聲到吶喊〉)
2014年10月11日 已读 可是有多少新移民能如此发声?
Impoliteness 豆瓣
作者: Culpeper / Jonathan 2011 - 2
When is language considered 'impolite'? Is impolite language only used for anti-social purposes? Can impolite language be creativ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mpoliteness' and 'rudeness'? Grounded in naturally-occurring language data and drawing on findings from linguistic pragmatics and social psychology, Jonathan Culpeper provides a fascinating account of how impolite behaviour works. He examines not only its forms and functions but also people's understandings of it i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contexts. He reveals, for example, the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impoliteness, how it shapes and is shaped by contexts, and how it is sometimes institutionalised. This book offers penetrating insights into a hitherto neglected and poorly understood phenomenon. It will be welcomed by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in linguistics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 particular.
2014年9月22日 已读
两年里读了数次,每次都有新感受。
语言学
オオカミ少女と黒王子 1 豆瓣
作者: 八田 鮎子 集英社 2011 - 10
如果面对一位从来不说实话的美少女应该如何来应对呢?说谎美少女主角名叫绘理香,而那位表面优秀本质超S的男生名叫佐田,由于向朋友们夸耀说那个优秀的佐田是自己的男朋友,绘理香被迫请求佐田来假扮自己的男朋友,之所谓天下一物降一物,就这样绘理香的说谎生涯开始被腹黑王子佐田给牵制住了.
PONY热集美妆蜜语 豆瓣
作者: 朴惠敏 (PONY) 译者: 冬梅 2013 - 10
亚洲人气【NO.1】,美妆女王PONY最新最热美妆秘技全公开!秒杀【韩国】时尚畅销榜,【台湾】唯一狂销100,000册,一亿粉丝翘首以待的全新美妆圣经!超值赠送——90分钟高清无闪断妆术拆解DVD!【聚美优品】独家支持——美颜套装+礼品卡!
本书是韩国美妆红人Pony(朴惠敏)年度美妆最新作,无论是从定妆造型还是化妆技巧方面,都做了全面的更新升级。作者更是全程亲身示范最热门及最经典的妆容造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最符合东亚女性的日常版妆容。本书配以详细的图文步骤拆解及DVD无间断视频示范。使读者更易上手,更多获益。
最新最热韩流风暴来势汹汹!韩妞必读美妆圣经,原版引进,掌握韩妆女王PONY最新独门美妆术;自学韩流抢眼色搭配——【自救脸型缺陷】!
专为【东亚女性】量身打造美妆大全集,充分展现东亚女性魅力的加分美妆术,为东亚女性量身改版的独家美妆技法!
内容增量,技法升级,个人秘技无保留分享;8套底妆+修容+腮红技巧,毫无盲点;41种当下最热最经典美妆造型,亲身示范;百变眼妆+眉妆全新画法,无保留大公开;1000副全彩图片,绝对详尽……
★拥有天使般无害脸孔的Pony,无论仿哪位巨星的妆容都相当到位!——Liz(美妆博主)
★Pony的彩妆书完全燃起我对彩妆的热情,就像刚开始学化妆时那样的兴奋!——小安(人气博主)
★虽然我已是老师级的人物,但女生绝对更了解妳的脸型和五官,由Pony教妳化妆真是太有说服力了!——小凯老师(时尚彩妆大师)
★在Pony彩妆书中妳可以找到最有乐趣的化妆方法,相信妳买了它绝对不会后悔的!——游丝棋(彩妆维纳斯)
★超模的生活跟化妆是分不开的,毫不夸张的说我的脸就像试验田,各种风格各种颜色的彩妆几乎都尝试过。如果不走秀不摄影,其实我本人最喜欢的还是清新自然范儿的韩妆。韩妆很适合亚洲女生的肤色和气质,大家都应该掌握韩妆的化妆手法。——古晨(《我是大美人》主持人/国际超模)
★其实化妆一直是我这么多年比较弱弱的一项,平时只会化一些很简单的妆容,还要多向彩妆达人学习。pony听说很久了,在这个众多化妆书鱼龙混杂的时代,真才实学的化妆技巧和对大家真正有价值的书很少。我想,PONY的书对大家很有参考价值。——小腻腻(知名草根美容达人)
★PONY是我一直很喜欢的韩国化妆达人,我不得不说她真的很厉害。——ARORA(畅销书作家/新浪彩妆达人)
★以前就听说过PONY,也看过她的超强化妆贴,妆效确实精致可爱,风格百变。——玩美miss(蜜搜狐社区美容顾问/搜狐女人频道当家花旦达人)
★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我们的美丽却要恒久不变。让化妆不再麻烦而是享受和快乐,PONY就是有这种能力!——鸢尾金子(美丽说明星达人/时尚名媛)
★虽然PONY是韩国人,但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她在国内早已无人不知。她精湛的化妆功力和制作精良的教学视频让同行们都非常佩服。——灵鸾妮妮(史上变脸第一人/淘宝化妆达人)
★PONY本人对色彩的掌握力度非常精准,妆感细腻唯美,好像艺术作品一样。——齐齐亚(美妆畅销书作者)
★百变的漂亮女生,我也是她的忠实粉丝。blog中经常会写一些非常让人受用的韩系化妆小妙招。——老BEN(搜狐彩妆版主/彩妆小教主)
PONY四季美妆物语 豆瓣
作者: 朴惠敏 (Pony) 译者: 王纪实 2012 - 1
羡慕韩国女明星清透无瑕的底妆?想要李孝利的性感猫眼、少女时代徐玄的桃花放电眼?韩国知名化妆女王PONY亲自传授达人级彩妆技巧,《PONY四季美妆物语》韩系整型级彩妆大公开!
近几年,韩流魅力席卷全世界,韩系化妆法当然也是这波潮流的重点!本书由韩国达人级彩妆博主PONY传授,让你不用整型,轻松变身亮眼的韩系美人!PONY在书中公开正确的遮瑕方式、提亮与画阴影的技巧,教你不用打光就能创造陶瓷苹果肌;再利用化妆来改善眼型缺点,轻松画出迷人韩系电眼妆!并偷偷告诉你达人级彩妆密技,揭开美女们的秘密化妆法!全书的化妆步骤详细,图片精美,文字风格像闺蜜交谈似的贴心亲切。除此之外,PONY亲自示范了春夏秋冬的抢眼化妆技巧,不论是春天的清纯女友妆、夏天的HOT GIRL玩水妆,或是秋天的不败烟熏妆、冬天的性感猫眼妆……都完整收录!让你一年四季都是人群中最闪亮的超新星!
繁花 豆瓣 Goodreads
8.7 (283 个评分) 作者: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繁花》让人为之一震,小说的好处自有高人评说----程永新
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文体----张辛欣
近年来最有看头的小说---吴亮
2014年7月25日 已读
好看,每天要克制自己,不能看到三点钟。一开始看得气闷,后来慢慢想明白了,想法也改变很多。闲来再翻多遍。
文本
魔法禁書目錄 1 豆瓣
6.9 (7 个评分) 作者: 鎌池和馬 译者: 李彦桦 台湾角川 2007 - 8
纯白的修女从天而降,来到自己房间。
“这怎么可能啊……”
上条当麻低语着。但那名修女装扮的少女却表示,她是从魔法的世界逃到这里来的。
这里是将“超能力”认知为“一般科学”的反超自然学园都市。
上条对这个自称“禁书目录”的神秘少女言行相当怀疑。然而真正的魔法师,却在两人面前出现了……
記錄的地平線 06 豆瓣
ログ・ホライズン 06 夜明けの迷い子
作者: 橙乃ままれ / ハラカズヒロ 译者: 哈泥蛙 台灣角川 2014 - 1
★2013年秋番強檔動畫化作品!
★網路連載點閱人次超過100萬人,異世界系冒險日常物語!
★《魔王勇者》作者最新好評作品!
秋葉原市區發生離奇命案!
以「天秤祭」為契機,曉內心出現焦躁與迷惘。
陰霾未散的她鞭策顫抖的心,奔走於夜間的秋葉原。
想得到力量──曉踏出至今躊躇的這一步。
2014年7月1日 已读 全女性视角,有意思。
文本
东方快车谋杀案 豆瓣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中譯本貴州版1998年10月第1版)
9.0 (35 个评分) 作者: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陈尧光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 10
波洛老爹在叙利亚处理完一件非常棘手的案子后,坐上了回国的火车。
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转车时,波洛遇见了他的老朋友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鲍克先生,并且得知鲍克先生要到瑞士的洛桑去,他们正好顺路!而这时去订票的旅馆待者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开住加来的东方号列车头等仓的铺位,已经被预订一空。这让身为国际客车董事的鲍克先生很没面子,在他万分沮丧时得知二等仓有一位旅客并没有来,就这样波洛踏上了开往法国加来的东方列车… …
在列车上,波洛结识了车上的其它乘客,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让这位来自比利时的大侦探感觉非常有趣。这其中就包括波洛在伊斯坦布尔的旅馆中见过的面目和眼神有些邪恶的雷切特先生。这时雷切特也发现了这位大侦探波洛先生,并告诉波洛先生自己正受到生命的威胁,有人给他寄了几封恐吓信想杀死他。波洛因着对他并无好感,面对他提出的用高额酬金让他保护自已的条件不为所动拒绝了他。
第二天,波洛起床后发现列车因大雪被阻在了南斯拉夫的文科夫戚和布罗特之间。在议论纷纷诉苦的旅客当中,波洛发现了一脸愁容的鲍克先生,从他的口中波洛得知,昨晚列车上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被害者就是那位曾向他寻求帮助的雷切特先生… …
经过调查,波洛得知雷切特原名为凯赛梯,是一伙绑架集团的成员。在一次绑架案中他们在得手之后把绑架对象——一位上校的女儿——残忍的杀害了。小女孩的父母阿姆斯特朗夫妇因为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双双自杀。他家的保姆也因失职而感自责跳窗自杀了。而这位绑架案的主犯之一凯赛梯(也就是雷切特先生)却依靠他大量的金钱和法律上的不完善逃脱了法律上的制裁。波洛面对这样一位罪行累累的杀人犯,本无意调查,可是不调查清楚就会直接影响老朋友鲍克的客车生意。波洛只得临危受命,开始了东方列车谋杀案的调查工作……
通过种种迹象,波洛排除了外来做案的可能,把目标锁定在卧铺车厢上的十二位旅客身上,他们分别是:
1.雷切特的秘书麦奎因(McQueen)
2.雷切特的英国男仆贝多斯(Beddoes)
3.大惊小怪的哈巴德太太(Mrs. Hubbard)
4.阿巴思诺特上校(Col. Arbuthnot)
5.家庭教师玛丽·德贝汉(Mary Debenham)
6.德拉戈米罗夫公爵夫人(Princess Dragomiroff)
7.公爵夫人的女仆希尔德加德(Hildegarde)
8.安德烈伯爵(Count Andrenyi)
9.安德烈伯爵夫人(Countess Andrenyi)
10.美国侦探哈特曼(Hardman)
11.意大利司机福斯卡雷里(Foscarelli)
12.乘物员皮埃尔(Pierre)
而波洛在现场收集的可疑证据有:
1.一条高档的手帕。(手帕上有大写的“H”)
2.一根烟斗的通条。
3.从哈巴德太太提包中找到的凶器——一把匕首。
4.一粒列车制服上的钮扣。
5.一封恐吓信。
6.一块表蒙被击坏而表针停在一点一刻的怀表。
7.一些被烧黑的纸片等等。
而且在他们的叙述中又出现了一位身穿红色睡衣,个头不高,有点娘娘腔的人,而列车上的人没有人符合这些条件。这个人到底是谁?难道他藏起来了?或是从这列火车上蒸发掉了?或是… …
到底是谁杀死了雷切特?他(她)的目地是仇杀还是谋财害命?哈伯德太太房中出现的男子就是凶犯吗?或者是哈伯德太太凭空捏造!他们都有可能是罪犯,但是他们都有不在现场的证明,那么凶犯真在他们当中吗?(或是雷切特罪有因得,老天对他的惩罚。呵呵,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哦!)他(她)是如何下手的呢?那块被击坏的怀表上显示的就是作案时间吗?雷切特身上或深或浅的刀伤又是如何造成的?波洛这次能帮上老朋友的忙吗?
所有的这些这些都会在书中找到答案的!
2014年6月7日 已读 这场审判其实令我毛骨悚然。波洛无法站在十二人陪审团的对立面。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