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古犹太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希伯来圣经文学研究 豆瓣
作者: 王立新 商务印书馆 2014 - 5
本书是一部在综合运用和吸收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以及文学批评理论等领域方法和知识基础上,系统研究《希伯来圣经》文学成就的著作,涉及希伯来神话、族长传说、史诗、历史文学、先知文学、诗歌、智慧文学、小说等各种主要的文学文类。作者不但考察了《希伯来圣经》总体上的历史编纂性质,而且将语言形式、文化影响、神权观念和现代诗学四重维度有机结合,在揭示古代希伯来历史文化精神的同时,深入分析了每一具体文类代表性文本的诗学特征。无论在全书的结构、研究方法还是许多具体的结论上,都显示了作者在借鉴国际学术界成果基础上的独到思考和眼光。
2018年9月18日 已读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想到khatta't这个词。虽然说一个不信的人能解读到这个程度已经算不错了,因此给明显可见的用功加一星。诗篇23的解读有可圈点的地方,但因为我毕竟没有对这做过深入的研究。
宗教
异乡客 谷歌图书 豆瓣
Resident aliens : life in the Christian colony
作者: Stanley Hauerwas / 侯活士 译者: 贺志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 4
本书作者根据自身在"拓荒地"---教会的经历, 以此书为牧师以及他们的教会作出一种批判, 同时又满怀希望的反思.内容包括:新世界的基督徒政治;作为探险的救赎;拓荒地生活----作为基督教伦理基石的教会;普通人----基督教伦理;作为探险的教区事奉----学会欣赏讲真话等.
2018年9月6日 已读
“在一个让人彼此疏离的世界去信赖他人。”“伦理的首要任务是训练人的眼界。”或者用侯活士的语言造句,“合理的信仰一词本身就有一种无神论的特质”“撇开真理的一切都是某种层面的感情用事“?诶,总之,真-金句要多少有多少。
20世纪 宗教 稣典 需重读
从岁首到年终 豆瓣
A Year with C. S. Lewis
作者: [英] C.S.路易斯 著 / 帕特里斯·S. 克莱因 编 译者: 何可人 / 王咏梅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8
《从岁首到年终:路易斯经典选粹》内容简介:C.S.路易斯,还曾撰写了《反璞归真》、《四种爱》、《地狱来信》、《荣耀的重负》、《痛苦的奥秘》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励志佳作,这些作品帮助读者认识自我,体认真理,直到如今还继续启发着成千上万的人理解信仰的真谛。
这本书摘选了路易斯诸多风靡世界的作品中的妙言哲语,读者可与他日日相伴,使喜爱他的人在他们的精彩话语里天天受益!
2018年8月31日 已读
“神不会白白地创造任何一种爱好:因此,我们可以追求知识和美本身,并有理由相信这样做就是在向神趋近,或者正在间接帮助别人向神趋近。”啊等等这个很kuyper?[以及,这书真的可以搞个日历版送人啊!][再以及,不说了,Lewis八本小书已经入手了,这学期跟着他好好学英语(划掉)好好学做人]
宗教 稣典
论道成肉身 豆瓣
De incarnatione
作者: [古罗马]阿塔那修 译者: 石敏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5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阿塔那修的两部名篇:《驳异教徒》和《论道成肉身》。在这部分,阿塔那修驳斥了希腊罗马的哲学观念和偶像崇拜,阐明了基督徒的核心教义道成肉身的意义,为《尼西亚信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二部分记录了阿塔那修与阿里乌主义的抗争,驳斥了早期基督教的重要异端阿里乌主义,是早期教会历史的珍贵文献。
2018年8月17日 已读
第二篇的宏大体系已经贯之至今演化成了所谓四步福音法,而我可能是被“处境化”宠坏的缘故,读时有些漠然。以及后半本与其说是神学,不如说是教会史。
古罗马 宗教 教会史
沙漠教父言行录 豆瓣 Goodreads
The Sayings of the Desert Fathers
作者: [古埃及] 安东尼 等 译者: [英] 本尼迪克塔·沃德 英译 / 陈廷忠 中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0 其它标题: Godfather words and actions in the desert records:Registered eastern godfather tower that that fixs the Zhao <Anne Tony spreads > (the Christianity is classic to translate a cluster) (Chinese edidion) Pinyin: sha mo jiao fu yan xing lu : shou lu le don...
《沙漠教父言行录》收录了沙漠教父安东尼所流传下来的珍贵语录,内容包括沙漠教父的属灵教导、轶事、寓言,以及对人生的反思。这些语录质朴而生动,充满了属灵的智慧和洞见。沙漠教父对修基督教灵修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还收录了东方教父阿塔那修的名著《安东尼传》。
2018年8月9日 已读
"我们的情欲仍继续活在我们里面,只是圣洁的人能够加以控制而已。"“心存真信仰,口存真实话,身存真节制。”“如何说话?怎样警醒?如何祷告?如何谨慎?”如果怜悯一味高过公义,禁欲比感恩更好,讲解教父言行胜过讲解圣经,啊,这就不是中道了呀。从翻译和校对来说都不够好。
宗教 稣典
Saint Augustine 豆瓣
作者: Garry Wills Viking Adult 1999 - 6
2017年3月20日 已读
a difficulty in Augustine’s highly symbolic way of telling the story. 原来我觉得不能寓意解释,但人家就是寓意解经的大触,自己写东西当然也是那个样了(cry笑)Confession的结构真是有后现代小说的深厚意味。以及奥古斯丁最后变成的那个人就像兰波所说,强壮温柔,纯洁无瑕。很棒的导读。
宗教
论信望爱 豆瓣
Enchiridion
作者: [古罗马]奥古斯丁 译者: 许一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8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奥古斯丁论述基督教“信、望、爱”三大神学德行的的重要论著。奥古斯丁在《论信望爱》中以既简明又全面的方式阐述了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罪、恩典、预定。奥古斯丁对这些教义的阐述对后世的基督教思想家,如马丁路德、加尔文、巴特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篇是了解奥古斯丁思想、古代基督教,乃至基督教思想史的一把钥匙。
本书目录:
一、论信望爱
二、论教义的教导
三、论信仰与信经
四、论信仰未见之事
五、论信仰的裨益
六、论信经
2017年3月14日 已读
我当初从奥古斯丁理解的人类带有原罪是因为他们从性欲而生,对也不对,这性欲其实对应的是“这等人不是从情欲生的”,指的是亚当后裔属地的属世界的根源。
宗教 稣典
人之废 豆瓣
The Abolition of Man
8.0 (5 个评分) 作者: [英] C. S. 路易斯 译者: 邓军海 译注 / 叶达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3
《人之废》一书中,路易斯反思了社会、自然以及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他认为,20世纪颇为流行的价值主观论对教育造成了毒害,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观点是:现代教育无“道”,而古之教育则“有道”……此书是C.S.路易斯三场演讲的结集,虽然篇幅小,却被英美世界精英广为推崇,认为其是一部“必读之作”。
《人之废》译者对路易斯原作进行深度注疏,正文并有 “解释专名,疏解典故,本译说明,互证对参”四类译者附注,为读者阅读该书提供方便。
2017年1月6日 已读
翻译简直……造作啊。Lewis的自由性在这本书里可见一斑。
宗教 英国
The Word of God in English 豆瓣
作者: Leland Ryken Crossway 2002 - 11
With so many Bible translations available, how do you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m? How do you even know what the criteria should be for making a choice?
As an expert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Leland Ryken approaches the translation debate from a practical artistic viewpoint. He believes that many modern translations take liberties with the biblical text that would not be allowed with any other type of literary work. Also, what readers are presented with as biblical text is actually far from the original text. In literature,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Milton's work is not Milton, and neither is an edition written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Milton would find any version that changes his words unacceptable for serious study. Ryken argues that the same dedication to reproducing literature texts as closely as possible needs to be present in biblical translation. To do so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fficulty of working with original languages. Only an essentially literal, "word for word"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can achieve sufficiently high standards in terms of literary criteria and fidelity to the original text.
Ryken does not contest that many modern translations have been used for good, and believes that there is a place for a range of Bible translations, including children's Bibles and Bible paraphrases. His purpose is not to say that the only Bible available should be one that is essentially literal. Instead, he define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inciples that would result in the best Bible for English-speaking people and serious students of the Bible, and also for the English-speaking church as a whole. He believes that an essentially literal translation is the natural result of following these principles.
Along with a shor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yken evaluates presuppositions that impact translation theory. He also examines fallacies about the Bible, translations in general, and Bible readers that influence what translation decisions are made. Believing that those who undertake the serious work of translating God's Word have an obligation both to God and to others, he assesses the theological, ethical, and hermeneutical issues involved and surveys difficulties with modern translations. Ryken's literary expertise gives him the perspective needed to provide Christians with a standard for comparing contemporary Bible translations, as well as an understanding of why some translations may not convey the very words of God.
2016年10月4日 已读
除了那条译经即解经,不同意作者的不同意外,都挺好的。速读,栗子没有看。
宗教
致年轻加尔文主义者的信 豆瓣
Letters to a Young Calvinist: An Invitation to the Reformed Tradition
作者: [美]詹姆士·史密斯(James K. Smith) 译者: 李晋 / 马丽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4
在后现代文化的背景下,“新加尔文主义”方兴未艾,成了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时代》杂志称新加尔文主义为“正在改变世界的十大思潮”之一。这表明加尔文主义或改革宗的神学传统在今天仍极具影响。改革宗传统究竟是什么?史密斯满怀牧者的心肠为年轻的加尔文主义者提供了清晰的神学解答。作者以书信的方式,亲切地把读者带回保罗、奥古斯丁、加尔文、爱德华兹,一直到凯波尔和沃特斯托夫等人的思想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副丰富、动人、广阔的改革宗思想图景。这是一本大气的小书。
2016年7月31日 已读
我标记想读的时候肯定没想到会是校长亲手给这本汉译_(:з」∠)_嗷,阿爸真是太奇妙喏……"神不会害怕我们提出问题,事实上,我认为这是改革宗传统的一个显著特征。"“恩典从创造就开始了。”“不断地归正。”
宗教 稣典
基督教释经学 豆瓣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作者: [美]W.W.克莱恩 等 译者: 尹妙珍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1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释经学的必要性、释经的历史、近期对释经的文学与社会科学取向、正典与译本、释经者、释经的目标等。
2016年7月25日 已读
我们可以从历代神学家和先贤的信仰中获益良多,现代基督徒却始终需要当代的神学家将基督信仰在现今的意义表达出来。真正的改革宗传统在本质上是“开放的”,而这种“开放性”反过来维护了传统的动态性质。【要有好的结果,就要有最准确的释经。这些结果构成了神关于圣经的目的。】
宗教 稣典 释经学
有求 豆瓣
作者: 索达吉堪布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4 - 6
《有求:二十一度母给你温暖》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在当今时代,祈祷度母的感应最快。
人一生会有各种心愿,若想达成,并非磕几个头、烧几炷香就行,关键要懂得方法。
希望有缘者通过此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遣除一切苦难,成就一切所愿。
据佛典记载:当今时代,最适合修度母法。度母不仅能赐予究竟的解脱,还能赐予世间的圆满。人们追求的消灾避凶、生意兴隆、身体健康、相貌庄严、工作顺利、事业成功……度母没有不能满足的。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不是一句空话,关键在于方法。
作者说: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度母的加持非常灵。而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若能真心祈祷度母,许多困难定会迎刃而解,顺利成办一切所愿。
作者索达吉堪布是一位杰出的佛教学者、心灵科学的继往开来者,也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举世公认的高僧大德。
从索达吉堪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佛法的功德。
——本杰明•伯根(Benjamin Bogin),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
索达吉堪布并不是一位否定所有新事物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快乐在山洞里静坐。堪布是入世的,但绝对以深入理解和阐释佛教教义为前提。这方面堪布做得非常出色。
——德国马普宗教与民族多元研究所所长:范彼德(Peter van der Veer)
愿每一位有缘人都能细细地静心阅读索达吉堪布的作品,它会指引你远离一切痛苦,最终获得无上证悟!
——mynch
索达吉堪布,是我尊重的现代高僧之一。他的书真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真诚推荐给所有的朋友,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字里藏医
文摘:
穿得好、吃得好、住得好,并不等于活得好
世间人最渴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平安、发财、求子、长寿、开智慧。很多修法仪轨中说:只要虔诚祈祷度母,一心念诵《二十一度母赞》或度母心咒,除了个别定业难转者以外,自己想要的一切皆会如愿以偿。
现在许多人表面上穿得好、吃得好,但实际上非常痛苦,这种痛苦并非源于物质的缺乏,而是内心的恐惧、不平、失望、焦虑。
如今自杀的人为什么越来越多?就是他们没有面对痛苦的勇气。但若能祈祷度母,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尤其当遇到灾难、恐惧时,立即祈祷度母很重要。
在世间许多不可思议的力量中,诸佛菩萨的加持最神奇
在佛教历史上,有些修行人看起来跟普通人一样,但却拥有不共的能力,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得到了本尊、空行、护法的加持。
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也说,一个人若有了圣尊的护佑,他的力量如熊熊烈火一样无法阻挡,单枪匹马也抵得过千军万马。所以,对凡夫来说,祈祷圣尊的加持非常重要。
在汉地,信佛的女众比较多,度母既然示现为女身,显现上还是有点“偏心”,肯定会格外关照女性的,所以,女性应着重祈祷度母。当然,男众如果祈修度母,对改善婚姻、事业有很大帮助。
……当今之世,其实有不少度母的故事。像在台湾,一些藏地的大德很早就开始弘扬度母法门,所以,那里很多人特别喜欢修度母,感应的事例比比皆是。
譬如,有些年轻人失恋了,念《度母赞》后感情生活就好转了;
有些人的工厂破产了,祈祷度母后也能慢慢找到出路。
记得有些台湾学佛弟子说:“内地长年以来,很少有人修度母,真的是特别可惜!度母感应确实非常疾速,对改善生活、婚姻、事业有很大帮助,不少台湾人修了度母法后,都有明显的感应。”
要想婚姻美满、智慧大增,请修度母法
现在许多人渴望婚姻美满、夫妻恩爱,实际上,修度母法对此非常有帮助。
曾有个女人结婚好多年,年纪也不小了,但老公依然对她非常好,看她的眼神,就像还在蜜月中。周围的人见了极其羡慕,就问她是什么原因。她回答说:“以前不是这样的,之前我和老公的关系很差,老公总是看我不顺眼。后来,一位上师对我说,如果能念40 万遍度母心咒,夫妻关系就会好转。于是我就开始念,念到20 多万遍时,真的有变化了。直到现在,我们是越来越好,所以我发愿继续念,一直要念够100 万遍。”
可见,度母的加持周遍一切,只要有信心,就必定能得到加持。
此外,有些人若想开智慧,以虔诚心祈祷度母,也能如愿以偿。
往昔“第二大佛陀”世亲论师的得意弟子——安慧论师,前世是只鸽子,世亲论师在背诵般若九十九万部时,它经常在屋檐下听,有时候生起欢喜心,有时候恭敬地低头。以此因缘,这只鸽子死后转生为一个王子。刚刚出生,小王子
就问:“我的上师在哪里?”父母大惊:“你上师是谁?”他回答:“世亲论师。”国王派人打听,发现在印度中部真有一位世亲论师,于是将儿子送到了那里。
在依止世亲论师的过程中,安慧特别精进,日日夜夜地求学,智慧和悲心也极其超胜。
安慧7 岁时,有一次在僧众中分到一把豌豆,就拿到供奉度母的殿里吃。突然他想到:“我也必须供养度母一些豆子,否则,在这儿吃太不礼貌了。”但是当他把豆子放在度母圣像面前时,不论怎么放,豆子都不断地滚到地上。他不甘心,不断地供养,结果到了最后,手中的豆子都没了,度母面前也没有供养到一颗。那些掉在地上的豆子,反而全被老鼠抢走了。
安慧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度母像开口说话了:“不要伤心,孩子。你将得到我永远的加持。”
被度母摄受之后,他的智慧变得如世亲论师一样广大,一切经文都过目不忘,人们明显感觉到他不再是初学者了。
后来,安慧造了许多著名的论典,对佛教做出了极大贡献。那尊度母像也被誉为“玛沙度母”,意思是豌豆度母。
当今时代,度母法门特别适合大家。有些人表面上吃穿不愁、功成名就,但实际上,在各种风光的背后,总是被烦恼折磨,心中苦不堪言。我经常想:“如果人人都有佛法的境界,那该多好!若能如此,无论他遇到什么不顺,都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痛苦,依靠度母的加持也一定能遣除。”
念度母心咒,成就一切所愿
度母心咒:嗡 达热 德达热 德热 娑哈
这个心咒的广大功德,麦彭仁波切在《百咒功德》中讲过。比如,能忏净一切罪业,救脱一切衰败,遣除一切灾难,成就一切所愿。
有些上师还说,度母心咒念得越多,就会长得越漂亮,所以,现在很多人都特别爱念。
以前,有些大德一辈子念了几亿遍度母心咒,这对大家来讲可能不现实,但若能在一年内念完一万遍度母心咒和一百遍《二十一度母赞》,也可以与度母结上殊胜因缘。
其实,这些数量并不多,只要每天念一百遍度母心咒、一遍《二十一度母赞》,三个多月就可以完成。若能圆满这些念诵,你肯定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改变。
我本人对度母始终有极大的信心,虽然没有很高的境界,但一辈子都会修这个法门。小时候,尽管环境特别恶劣,但我一直默默地念度母,从来没有间断过。这次讲《二十一度母赞》,愿大家能迅速得到度母的加持,在度母的慈光沐浴下,一切所愿都顺利实现!
当今时代,众生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本尊,若能以度母作为依怙,不论对个人还是整个世间,很多苦难都会被遣除,吉祥、安乐自然而然具足!
2016年7月6日 已读 如何将这样的扭曲扳回,是我要学的呀。其实挺像希腊人的,这样倒亲切些了。
宗教
伊斯兰教法学史 豆瓣
作者: [埃及]胡祖利 译者: 庞士谦 2014 - 11
法学史是叙述从穆圣到现在的伊斯兰教法发展的过程,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穆圣时代的教法、门弟子时代的教法、小弟子和再传弟子时代的教法、阿拔斯朝前期的教法、阿拔斯朝后期的教法、土耳其人执政以来的教法。
2016年5月5日 已读
若在他们上有出路,则让开他们的出路。因为执法者错于饶恕,强于错于执刑。我以个人见解来判断,如果正确,则归于安拉;如果错误,则属于我和魔鬼,于安拉和使者无关,不混说“教法如此”,亦不强制执行。要是没那么多“因此可以推断出”,也不至于绝望。
宗教
守望尘世 第一季 (2014) 豆瓣
The Leftover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守望尘世
8.0 (72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博格 / 基斯·戈登 演员: 贾斯汀·塞洛克斯 / 艾米·布伦尼曼
一个普通的10月14日午后,世界上有2%的人消失了。就在一瞬间,没什么特效声响,就在这一刻消失了。就在你我身边,相识的,陌生的,一大批1亿4千万人,又不过只是五十分之一。世界上大部分基础设施都因此有一点损坏,有一点像世界末日,又没那么严重。世界就因为这一刻而改变了。科学机构对这一事件调查却一无所获,基督教将这次事件成为被提,却无法解释善良的信徒为何会与罪犯一同飞升。没人知道这些人为何消失,去往何处(包括编剧)。而本剧将要讲述那些被遗弃者(The Leftovers)怎样度过他们的生活,怎样对待这件事。
Justin Theroux扮演当地警长Kevin Garvey,两个孩子的父亲。「升天」事件发生后,他饱受人们的指责,但他依然是所有「被抛弃的人」的主心骨,只有他能维持当地的正常生活——尽管「正常」二字在当地人看来早已是过去式。Amy Brenneman扮演Garvey警长的妻子Laurie,她出人意料地抛弃自己的人生、事业和家庭加入了神秘组织GR(Guilty Remnant)。GR组织由极少数认为自己有罪并决心始终忠于上帝以获得救赎的人组成,他们全都身穿白衣,默不作声,用香烟来麻痹自己的神经。他们每两人组成一队,在镇上四处跟踪其他人,监视每一处他们能监视的地方。Chris Zylka扮演Garvey夫妇的儿子Tom,从大学辍学后受到宗教领袖Holy Wayne的吸引,决心走上一条避世的道路。Margaret Qualley扮演Garvey夫妇的女儿Jill,虽然最近发生的巨变影响了她看待世界的态度,虽然她和她的朋友已经彻底迷失方向,但她还是和父亲一样渴望让生活回到从前的模样。
2016年4月27日 看过
Hope is your weakness.You want it gone because you don't deserve it.
宗教
敬虔与圣洁生活的严肃呼召 豆瓣
A Serious Call to a Devout and Holy Life
作者: (英)劳威廉 译者: 杨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9
本书出版于1728年,适逢启蒙运动肇始,理性主义对基督教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劳威廉揭橥敬虔生活的本质,郑重呼吁信徒殷勤操练默想和祷告,做时间和金钱的好管家,过敬虔和圣洁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信仰。概述唤醒了许多沉睡的生命,对卫斯理兄弟、怀特菲尔德、威伯福斯、慕安德烈、C.S.路易斯等属灵领袖影响深刻。在今天这个世俗化的时代,劳威廉的呼吁依然如暮鼓晨钟。
2016年4月7日 已读
18&19章是“人可以活得如此尊贵”的真实且完全的体现。这个世界只能供应生命必需,此外不能给人任何幸福。而永恒的喜乐或痛苦离我这么近,使得死前一切事情都相形见绌,甚至归于无有。世上最高雅的对话,莫过于与贫贱之人谈论天国之事。
18世纪 宗教 稣典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 豆瓣
Christianity and the constitution : the faith of our founding fathers
作者: 艾兹摩尔 译者: 李婉玲 / 牛玥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 1
《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开国先父的信仰和选择》从历史事实和思想两个角度深入探讨美国宪法的立法背景。中间部分重点探讨美国历史上著名的13个开国之父,对于他们立宪与立国思想背后的个人信仰和学识背景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以大量手稿摘录的方式进行条分缕析,最后部分探讨美国宪法的危机和未来,具有前瞻意义。
此书出版于90年代末,在大部分人专注这美国宪法的实际运用与权利分配时,这本书重新唤醒美国人对自己历史源头的审视。在过去的10年里,这本书再版了9次,成为所有保守派法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尤其是美国宪法研究员的必备书籍之一。《美国宪法的基督教背景:开国先父的信仰和选择》的出版,带动了一系列对美国宪法宗教背景的研究。现在,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在判决中也会引用宪法及国父们的宗教背景作为辅助依据。
2016年2月23日 在读 然而阴确撕挺的是,米国的宪法虽然有改革宗背景(也许是1/3?)但米国并不是基督教国家→_→
宗教 美国
St 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ca 豆瓣
作者: Thomas Aquinas 译者: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 Christian Classics 1981 - 6
2015年12月28日 在读 被怂恿入坑学推论法_(:з」∠)_一入经院深似海,从此呆萌是路人(并不,会读成老年痴呆)
宗教 稣典
等待上帝,还是等待戈多? 豆瓣
作者: 刘宗坤 1996 - 3
后现代视阈中的当代基督宗教神学思潮评介
2015年12月25日 已读
后现代主义者为了反对美学和艺术对生活的证明,毫不犹豫走向了对本能的依赖,本能的冲动和乐趣成了唯一真实的东西,其余的一切都是精神病和死亡。汉斯·昆:等待上帝,还是徒劳无功、毫无意义地等待戈多,二者必居其一。不列参考文献和引用句子的出处这习惯真是……但其实是一本不错的综述书。
宗教
基督教要义 豆瓣 Goodreads
Institutio Christianae religionis
作者: [法国] 约翰·加尔文 / [加拿大] 约翰·麦克尼尔 译者: 钱曜诚 / 孙毅 (修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3
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作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是基督教经典中的经典。这部著作对于研究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督教要义》在加尔文笔下历25年(1534-1559)始告完成。这书自1536年初版至最后由作者修正的修正版,篇幅扩充达五倍之多。内容最初以护教论说为主,以后各版修正则以训练为主,目的是教授纯正神学,使信徒能了解圣经。
此书的最后订正版分为四卷,试行对基督教神学整体的各部分均衡论述。每卷题目按照《使徒信经》的次序论述,即父、子、圣灵、圣而公之教会等。
2015年12月9日 在读 只要认识神就是认识自己。
宗教 稣典
我们合理的信仰 豆瓣
Our Reasonable Faith
作者: 赫尔曼·巴文克(Herman Bavinck) 译者: 赵中辉 南方出版社 2011 - 7
这可以看作是一本基督教信仰在教义真理方面的教科书。关于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真理教导,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以圣经为本,系统、整全又简练的阐述。
但它又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甚至不是一般意义上关于基督教教义真理的教科书,因为它并不只是简单罗列一些关于基督教教义真理的命题。“真理”对实至名归的基督教信仰来说,意味着“生命”。这本书就是对这句话的一个精彩阐释。
所以,最后,这本书又是一个邀请,邀请一切追求真理的人们来拥抱那真正的生命。因为当“信心转化为惊叹,知识止步于景仰”时,他们的告白就成为赞美和感恩之歌。而这就是(基督教)神学谈论关于上帝的知识的目标。
2015年12月8日 已读
从理性而来的信心,从意志而来的悔改。爱的行为总是与真信心联系在一起,因为律法的终结就是爱。
宗教 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