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豆瓣
7.3 (14 个评分)
作者:
曹乃谦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 1
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熟悉他的文字,但由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曾说过,“曹乃谦和李锐、莫言一样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开始关注他。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由29个短篇小说和一个中篇小说汇成一个长篇小说,小说的背景是1973年、1974年的塞北农村温家窑,故事里头的人物多半是一些可怜的光棍儿,除了渴望吃饱以外,他们都渴望跟女人“做那个啥”。书中对食欲和性欲饥渴的描写达到了极至,而曹乃谦这个37岁才开始写小说、现年58岁的大同警察说,书里写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书中多次出现的“要饭调”使全书有一股浓浓的莜面味。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温家窑是曹乃谦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1974年曹乃谦曾被派到这里给插队青年带队,在温家窑一年的生活,深深震撼了曹乃谦。而那首在当地叫“要饭调”、“烂席片”的信天游,也成为了他小说的“主旋律”。
当年因为和朋友打赌,曹乃谦开始写小说。1988年《温家窑风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分在《北京文学》发表后,得到了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好评。汪曾祺还向曹乃谦建议,书名可以改为《到黑夜想你没办法》,而这个题目则取自书中唱到的“要饭调”:“白天想你墙头上爬,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不过,当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完成后,却在国内经历了10年无出版社问津的尴尬。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曹乃谦遇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在他的推荐下该书才由台湾地区天下文化书坊出版,后来又被马悦然翻译成瑞典文出版。而在沉寂多年后,这本被誉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今年4月底终于在内地面市。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温家窑是曹乃谦小说中故事的发生地,1974年曹乃谦曾被派到这里给插队青年带队,在温家窑一年的生活,深深震撼了曹乃谦。而那首在当地叫“要饭调”、“烂席片”的信天游,也成为了他小说的“主旋律”。
当年因为和朋友打赌,曹乃谦开始写小说。1988年《温家窑风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分在《北京文学》发表后,得到了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好评。汪曾祺还向曹乃谦建议,书名可以改为《到黑夜想你没办法》,而这个题目则取自书中唱到的“要饭调”:“白天想你墙头上爬,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不过,当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完成后,却在国内经历了10年无出版社问津的尴尬。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曹乃谦遇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在他的推荐下该书才由台湾地区天下文化书坊出版,后来又被马悦然翻译成瑞典文出版。而在沉寂多年后,这本被誉为“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今年4月底终于在内地面市。
一个女人的史诗 豆瓣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2
《严歌苓作品集:一个女人的史诗(全新修订版)》内容简介:“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一个女人从一九四七年开始,苦苦追恋了一个男人四十年,而这个男人,竟然同样抵抗了女人四十年。同名影视作品全国循环热映,著名影星赵薇、刘烨、孙海英、景甜倾情演绎。赵薇凭借同名影视剧,获搜狐娱乐2009最受欢迎女演员。
小说中涉及当今许多人敏感的爱情、婚姻、情感问题,触碰了人类永不厌倦的恒久主题——爱情,讲述了一段交织着情欲爱恋的悲欢离合。用一个奔跑四十年的婚姻证明:经得起琐碎、困难的磨砺才算是真正的爱情!看严歌苓如何还原一个“洗尽铅华”的真实女人。
小说中涉及当今许多人敏感的爱情、婚姻、情感问题,触碰了人类永不厌倦的恒久主题——爱情,讲述了一段交织着情欲爱恋的悲欢离合。用一个奔跑四十年的婚姻证明:经得起琐碎、困难的磨砺才算是真正的爱情!看严歌苓如何还原一个“洗尽铅华”的真实女人。
夏宇詩集/Salsa 豆瓣
8.5 (62 个评分)
作者:
夏宇
現代詩
1999
- 9
这集子里的46首诗最早一首写于1991年最晚的一首1998年.其余 半在1992年至1997年以一种兴奋片段混乱探路般的方式出现在我的笔记本里.然后就搁着搁了好久.其间冒出一本古怪的剪贴诗集始料未及.
98年中在台北获得一笔写作补助回到巴黎.在蒙马特的公寓里用600字稿纸慢慢把那些片段 出来.修改润饰排列装置.直到每一个片段找到它们最好的位置.有些片段不停的走远迷路到了最远变成另一首诗.那意味着笔很重要.还有一种很黑很黑黑得令人不做他想的黑墨水.中指沾着墨水写完,笔套总是忘记套上.
最好的是工作了整个下午后有人来敲门出去喝一杯,看戏,吃饭.
99年1月终于完成诗作46首2月带得朋友为我打好字的一片磁碟回到台北.然后又终于买了电脑又一键一键五音不全地修改.
在一些美好强壮的日子里,我灵感丰沛触须密布,梦想把诗带到各各陌生异化之境予以急速冷冻,唯有读的那一端的了然的温度令其慢慢解冻.汉字,以其取象,特别美于急动后的诗之思维闪着透明冷光冒出暗示的清烟.它的无时间性,仍有某野性忧郁.
犹若在寻常茶座酒馆里看邻座不认识之人正看他们刚刚冲洗好的照片因领悟那些简单的、普通的、强大的生活动作之无可替代而感动而深感寂寞地离开而也确信一切都可以变成诗的形式也就索性全心全意地挥霍. (后记)
98年中在台北获得一笔写作补助回到巴黎.在蒙马特的公寓里用600字稿纸慢慢把那些片段 出来.修改润饰排列装置.直到每一个片段找到它们最好的位置.有些片段不停的走远迷路到了最远变成另一首诗.那意味着笔很重要.还有一种很黑很黑黑得令人不做他想的黑墨水.中指沾着墨水写完,笔套总是忘记套上.
最好的是工作了整个下午后有人来敲门出去喝一杯,看戏,吃饭.
99年1月终于完成诗作46首2月带得朋友为我打好字的一片磁碟回到台北.然后又终于买了电脑又一键一键五音不全地修改.
在一些美好强壮的日子里,我灵感丰沛触须密布,梦想把诗带到各各陌生异化之境予以急速冷冻,唯有读的那一端的了然的温度令其慢慢解冻.汉字,以其取象,特别美于急动后的诗之思维闪着透明冷光冒出暗示的清烟.它的无时间性,仍有某野性忧郁.
犹若在寻常茶座酒馆里看邻座不认识之人正看他们刚刚冲洗好的照片因领悟那些简单的、普通的、强大的生活动作之无可替代而感动而深感寂寞地离开而也确信一切都可以变成诗的形式也就索性全心全意地挥霍. (后记)
格萨尔王 豆瓣
7.8 (11 个评分)
作者:
阿来
重庆出版社
2009
- 9
彼时,神在天上,人和魔在地上;魔统治人,并且隐藏在人的心里,使人变成魔。神子崔巴噶瓦不忍人间众生的悲苦,发愿铲除妖魔,在地上建立慈爱和正义之国,于是降生在一个叫“岭”的地方,父母给他起名叫觉如。十二年后,觉如荡平各路妖魔,带领众人来到应许之地,建立岭国,是为万世传唱的格萨尔王。
格萨尔王天纵神武,所向披靡,魔国一个个破灭,岭国盛极一时。可是,魔生在心中,人生生不息,魔亦源源不绝,如何才能降服人心中之魔?
一千多年后,一个说书人,牧羊人的后代晋美,踏遍格萨尔王的土地,传唱格萨尔王史诗,并且追寻传说中的格萨尔王遗留的宝藏。终于,格萨尔王与晋美在梦中相会,王告诉晋美,珍宝已经布施给穷人,真正的宝藏在人的心中,叫做慈悲。晋美明白,无休止的征战已经使王厌倦,故事应该尽早结束。
格萨尔王,伟大的战神,也是慈爱的化身。藏民族的精神,于斯可见。
格萨尔王天纵神武,所向披靡,魔国一个个破灭,岭国盛极一时。可是,魔生在心中,人生生不息,魔亦源源不绝,如何才能降服人心中之魔?
一千多年后,一个说书人,牧羊人的后代晋美,踏遍格萨尔王的土地,传唱格萨尔王史诗,并且追寻传说中的格萨尔王遗留的宝藏。终于,格萨尔王与晋美在梦中相会,王告诉晋美,珍宝已经布施给穷人,真正的宝藏在人的心中,叫做慈悲。晋美明白,无休止的征战已经使王厌倦,故事应该尽早结束。
格萨尔王,伟大的战神,也是慈爱的化身。藏民族的精神,于斯可见。
小镇奇人异事 豆瓣
作者:
(美)哈金
译者:
王瑞芸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
本书由12个短篇组成,以作者童年在大连乡下生活的经历和见闻,讲述了一个叫歇马亭小镇上发生的故事,书中故事都有不同的主题与人性道德的呈示,独立的情节串联起一个小乡村的悲欢离合,一个个真实有力的故事,在读者心中发酵。
《小镇奇人异事》——文革中孩子们观看被斗争的私娼的故事
《男子汉》——愚昧年代发生的荒谬事件让少年发生的心理扭曲悲剧
《主权》——由于种猪互斗而导致的极富乡村色彩的暴力美学篇章
《葬礼风云》——围绕奶奶去世,土葬还是火化所发生的特定年代文化习俗与人性冲突的故事
《最阔的人》——人性之恶导致的一场“最阔的人”的“反革命”
《新来的孩子》——一曲温情忧伤细腻的养父母与领养孩子之间的乡村牧歌
《皇帝》——被压抑年代乡村少年间弱肉强食的成长历程
《运》——最愚昧的迷信,让父亲手仞亲儿。
《选丈夫》——特定年代的一曲“选夫”闹剧
《春风又吹》——一次“不是反抗的反抗”,让新寡妇女“一举成名”的政治闹剧
《复活》——一次被当局认定罪大恶极的私通,让他走上了“生不如死”的道路
《十年》——用少女纯真的眼睛,触探政治对年轻老师青春活力生命的摧残。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小说集,因主题的完整统一而有力,因风格的多样变化而丰富。-《纽约时报书评》
不论是为爱女性,还是因为爱知识,哈金笔下的人物都得做出艰难的选择;这种艰难的抉择不但让那些对中国人日常生活有兴趣的读者感动,而且让那些易受出色的写作和单纯的人生戏剧伤感的读者感动。-《出版者周刊》
哈金抓住了中国生活的特质,使我们对他的人物有了深切的了解,这个最陌生国度的“与众不同”被浓缩成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生戏剧,在纸上呼之欲出。-《波士顿环球报》
这是一部少见而出色的作品。 —《Kirkus Reviews》
“自从哈金以《等待》赢得过国家图书奖,他的作品像一把宽大美丽的扇子不断地展开;这本书听上去比他所写过的东西更加深远。实际上更加大胆。收藏优秀文学的馆室都须拥有。” –《图书馆杂志》
“哈金继续一丝不苟地挖掘埋没了的中国经验。”--《书目》, 星级书评。
我惊讶哈金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作响。哈金的写作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段叙述都是扎扎实实。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不到那些聪明作家惯用的回避和跳跃,这种无力的写作至今风行,被推崇为写作的灵气。作为同行,我知道迎面而上的写作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需要力量的。
余华
哈金早已是名扬世界的作家,他为中国文学赢得的声誉不言而喻。
阎连科
《小镇奇人异事》——文革中孩子们观看被斗争的私娼的故事
《男子汉》——愚昧年代发生的荒谬事件让少年发生的心理扭曲悲剧
《主权》——由于种猪互斗而导致的极富乡村色彩的暴力美学篇章
《葬礼风云》——围绕奶奶去世,土葬还是火化所发生的特定年代文化习俗与人性冲突的故事
《最阔的人》——人性之恶导致的一场“最阔的人”的“反革命”
《新来的孩子》——一曲温情忧伤细腻的养父母与领养孩子之间的乡村牧歌
《皇帝》——被压抑年代乡村少年间弱肉强食的成长历程
《运》——最愚昧的迷信,让父亲手仞亲儿。
《选丈夫》——特定年代的一曲“选夫”闹剧
《春风又吹》——一次“不是反抗的反抗”,让新寡妇女“一举成名”的政治闹剧
《复活》——一次被当局认定罪大恶极的私通,让他走上了“生不如死”的道路
《十年》——用少女纯真的眼睛,触探政治对年轻老师青春活力生命的摧残。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小说集,因主题的完整统一而有力,因风格的多样变化而丰富。-《纽约时报书评》
不论是为爱女性,还是因为爱知识,哈金笔下的人物都得做出艰难的选择;这种艰难的抉择不但让那些对中国人日常生活有兴趣的读者感动,而且让那些易受出色的写作和单纯的人生戏剧伤感的读者感动。-《出版者周刊》
哈金抓住了中国生活的特质,使我们对他的人物有了深切的了解,这个最陌生国度的“与众不同”被浓缩成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人生戏剧,在纸上呼之欲出。-《波士顿环球报》
这是一部少见而出色的作品。 —《Kirkus Reviews》
“自从哈金以《等待》赢得过国家图书奖,他的作品像一把宽大美丽的扇子不断地展开;这本书听上去比他所写过的东西更加深远。实际上更加大胆。收藏优秀文学的馆室都须拥有。” –《图书馆杂志》
“哈金继续一丝不苟地挖掘埋没了的中国经验。”--《书目》, 星级书评。
我惊讶哈金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作响。哈金的写作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段叙述都是扎扎实实。在他的小说里,我们读不到那些聪明作家惯用的回避和跳跃,这种无力的写作至今风行,被推崇为写作的灵气。作为同行,我知道迎面而上的写作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需要力量的。
余华
哈金早已是名扬世界的作家,他为中国文学赢得的声誉不言而喻。
阎连科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豆瓣
7.0 (6 个评分)
作者:
海桑
新世界出版社
2010
- 6
以下内容来自http://www.duku.cn/books/152.aspx
海桑现在居住在河南一个小城市里。有许多人喜欢海桑的诗,比如央视主持人张越。张越老师在她的节目中朗诵过海桑的诗,还请海桑出过她的节目,又自己筹了一笔钱,把海桑的诗印成书,书还是精装的,书里还配一张光盘,是张越拉几个主持人朋友搞的诗朗诵。
(想买实体书的朋友可以点开以上链接。想看电子版或者听朗诵版的朋友也可以打开以上链接。)
海桑现在居住在河南一个小城市里。有许多人喜欢海桑的诗,比如央视主持人张越。张越老师在她的节目中朗诵过海桑的诗,还请海桑出过她的节目,又自己筹了一笔钱,把海桑的诗印成书,书还是精装的,书里还配一张光盘,是张越拉几个主持人朋友搞的诗朗诵。
(想买实体书的朋友可以点开以上链接。想看电子版或者听朗诵版的朋友也可以打开以上链接。)
饺子 豆瓣
7.9 (118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华
新星出版社
2013
- 11
《饺子》是当代知名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合集,收录了《潮州巷》《钥匙》《寻找蛋挞》《猫柳春眠水子地藏》《饺子》五部中短篇小说,讲述发生在现代都市中的一系列惊情故事,情节曲折离奇,文字妖媚冷艳、诡异森冷,与情节相得益彰。《饺子》独到深刻地透视了当代都市男女的情爱得失,以及隐藏在霓虹灯下的欲念与疯狂,读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菁菁当新娘子时,许过三个愿望:
“我希望我的男人永远爱我!”
“我希望永远都开心!”
“我希望——永远青春美丽!”
中年失意的她听到一个有关饺子的不老传说。屋邨有一家私房菜馆子,那里有全世界最贵的饺子,馅料是不传之秘。
头一次吃,恶心呕吐。第二次吃,满嘴甜汁。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咀嚼,半天也舍不得吞下,像不愿醒的梦。
菁菁要吃到最好的饺子,一口回春。
菁菁当新娘子时,许过三个愿望:
“我希望我的男人永远爱我!”
“我希望永远都开心!”
“我希望——永远青春美丽!”
中年失意的她听到一个有关饺子的不老传说。屋邨有一家私房菜馆子,那里有全世界最贵的饺子,馅料是不传之秘。
头一次吃,恶心呕吐。第二次吃,满嘴甜汁。第三次第四次,慢慢咀嚼,半天也舍不得吞下,像不愿醒的梦。
菁菁要吃到最好的饺子,一口回春。
中国科幻大片 豆瓣
6.3 (7 个评分)
作者:
飞氘
2013
- 9
这是一部六个故事组成的书,作者从科幻角度切入,以现代文学手法,改写中国上古神话,立意奇妙,想象狂野,风格独树一帜。
在收缩的宇宙里,盘古顶天立地,将世界重新打开;
在红巨星的光芒下,后羿挽弓射月,舍身造出一颗新的太阳;
夸父永远追逐时间,为留住他,整个星球折叠成黑洞;
孔夫子在泰山之巅,跌入了天空之门,发觉列国不过是第二百七十一个求道而不得的梦;
当《黑客帝国》《星球大战》和《盗梦空间》都变成中国故事,鲁迅在矩阵中开始游走;
或许,世界不过是一个城堡,无法走出迷宫的唐吉诃德们,想要扭转五千年的大风车……
“飞氘是一名卓越的科幻诗人,他的作品想象华美,涵义深邃,意象丰富,在文学和科幻两个维度上,都拓展了更深更广的新意境和新空间,这些作品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意,使得科幻小说拥有了全新的魅力。”
——刘慈欣
“穿梭过去与未来,杂糅壮丽与诙谐——《中国科幻大片》既能叫好,也能叫座!”
——王德威
“古今混杂一体的奇想,青铜时代式的故事新编,简直就是一个时空紊乱的文学黑洞。”
——马伯庸
“飞氘的故事中洋溢着千古的愁绪,他更像个忧郁的诗人,他似乎总在一个人自言自语,嘀咕着“作为中国人活下去有没有意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奢侈的问题,他甚至是在控诉,但这中间又横陈了一种气壮山河,要去抗争那根本不可能扭转的五千年大风车。”
——韩松
在收缩的宇宙里,盘古顶天立地,将世界重新打开;
在红巨星的光芒下,后羿挽弓射月,舍身造出一颗新的太阳;
夸父永远追逐时间,为留住他,整个星球折叠成黑洞;
孔夫子在泰山之巅,跌入了天空之门,发觉列国不过是第二百七十一个求道而不得的梦;
当《黑客帝国》《星球大战》和《盗梦空间》都变成中国故事,鲁迅在矩阵中开始游走;
或许,世界不过是一个城堡,无法走出迷宫的唐吉诃德们,想要扭转五千年的大风车……
“飞氘是一名卓越的科幻诗人,他的作品想象华美,涵义深邃,意象丰富,在文学和科幻两个维度上,都拓展了更深更广的新意境和新空间,这些作品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意,使得科幻小说拥有了全新的魅力。”
——刘慈欣
“穿梭过去与未来,杂糅壮丽与诙谐——《中国科幻大片》既能叫好,也能叫座!”
——王德威
“古今混杂一体的奇想,青铜时代式的故事新编,简直就是一个时空紊乱的文学黑洞。”
——马伯庸
“飞氘的故事中洋溢着千古的愁绪,他更像个忧郁的诗人,他似乎总在一个人自言自语,嘀咕着“作为中国人活下去有没有意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奢侈的问题,他甚至是在控诉,但这中间又横陈了一种气壮山河,要去抗争那根本不可能扭转的五千年大风车。”
——韩松
北京小兽 豆瓣
6.5 (12 个评分)
作者:
绿妖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3
冷漠而热烈,文字如版画,绿妖以五年之力写出《北京小兽》。这是一本伤痛之书,其中有参透、愤怒、怜悯和谅解。
李小路孤单单从宝城到北京,被吞噬进滚滚众生。她只是凑巧站在一间时尚杂志的办公室门口,从此她的未来有可能光鲜。她一次次搬家、分分钟准备着换工作。作为大城市的异旅人,Prada、Dior和爱人,每一样她都要拼命才能得到。
夏永康是金牌编剧,他和李小路一样,把生活压缩到极简。他浪迹已久,狠过,也混过,他生活的一个原则只剩下: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可替代。他甚至不能再爱。
孙克非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者,成熟,完美,无懈可击,他从来不会有夏永康的困惑和烦恼。这是天生的强者,在北京这个庞大丛林,他们拥有比别人更强的生存优势。惟一的问题是,这样的人也会爱吗?
外省青年在大都市,工作也好,恋爱也好,只有有点头脑,加点运气,总能渐渐立定脚跟。就如李小路,她的世界是混沌渐开,世事愈发洞明,无论爱情还是事业,都在将她锻炼成钢铁。只是,再安定也是流浪,因为心之流浪根本没有终点。
北京并非一座城市,而是更为广渺的尘世本身。所以这个故事,远不止关于北京,而是有关现在、世人。无论作何取舍,你都不会百分百地得,不会百分百地失。这个故事,只是对于人生的一个残酷提醒。停下来,生活不是你看到的样子,穿着Prada的是一头小兽。
李小路孤单单从宝城到北京,被吞噬进滚滚众生。她只是凑巧站在一间时尚杂志的办公室门口,从此她的未来有可能光鲜。她一次次搬家、分分钟准备着换工作。作为大城市的异旅人,Prada、Dior和爱人,每一样她都要拼命才能得到。
夏永康是金牌编剧,他和李小路一样,把生活压缩到极简。他浪迹已久,狠过,也混过,他生活的一个原则只剩下: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可替代。他甚至不能再爱。
孙克非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者,成熟,完美,无懈可击,他从来不会有夏永康的困惑和烦恼。这是天生的强者,在北京这个庞大丛林,他们拥有比别人更强的生存优势。惟一的问题是,这样的人也会爱吗?
外省青年在大都市,工作也好,恋爱也好,只有有点头脑,加点运气,总能渐渐立定脚跟。就如李小路,她的世界是混沌渐开,世事愈发洞明,无论爱情还是事业,都在将她锻炼成钢铁。只是,再安定也是流浪,因为心之流浪根本没有终点。
北京并非一座城市,而是更为广渺的尘世本身。所以这个故事,远不止关于北京,而是有关现在、世人。无论作何取舍,你都不会百分百地得,不会百分百地失。这个故事,只是对于人生的一个残酷提醒。停下来,生活不是你看到的样子,穿着Prada的是一头小兽。
立春前後 豆瓣
作者:
董橋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2
- 2
這是董橋2011至2012年最新寫成的隨筆,隨筆越寫越像小說。
自序:
……………………………………………………………………………………………………………………………………这个苦衷我懂,李侬也懂。收到保暖套我格外思念她:一针一线都是心,难为她牵挂这边的阴晴圆缺。1997年到2012年我写了十几二十本书,李侬不谙中文竟嘱我每出版一本给她寄一本,书架一角渐渐摆满了一整排,说是为老朋友的心血存个念想。相交四十年,我看着这位异国知己成长,风雨人生,匆匆寒暑,戴立克偶然英译了我的一些文字,李侬每读一篇都劝戴立克接着翻译,说是弄一本英译选集纪念我的英伦岁月也好。戴立克是老派英国人,译笔乍看很像吉辛的《四季散墨》,他嫌有些中文词意英文译不出神髓,生怕不小心露出林语堂英译常有的瑕疵,情愿选些适合迻译的篇章才译。转眼我老了,戴立克也老了,年轻时代一起玩的朋友只剩李侬还保得住天生的妩媚旷代的风韵。“英伦风华都留在你鬓发间那枝粉彩瓷簪上了,”戴立克说,“老董再写十篇《丽人行》也抵不过灯火阑珊处的一个回眸!”戴立克措辞温秀,李侬横波嗔了他一眼更温秀。世间还是游戏好。
文章也是游戏好。Christopher Morley说小说家吉卜林纵然写的是榴弹大炮的故事,字里行间铺排的倒是献给珍·奥斯汀的深情颂辞,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报上专栏说到头来莫利谁都不记得,吉卜林的书倒流传不衰,1907年还成了英国第一位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吉卜林诗歌里皱着眉头鼓吹的“白人大任”(the white man's burden)人人似乎淡忘了,他的《丛林故事》和《吉姆》反而记得,我的小孙子还在读,1894年初版,一百一十八岁的老书了。老书好看的真多,比好看的新书多。宋元明清不必说,老民国许多残卷如今翻翻书香依然很浓。从前我在伦大亚非学院图书馆读过周作人一本《立春以前》,封面清雅得要命,几十年来想买一本那个初版本至今没找到。壬辰龙年立春是农历一月十三阳历二月四日,我的新文集既是立春前后出版,书名就叫《立春前后》也许比周作人的《立春以前》更见韵致。老一辈人说“立”乃开始,“春”乃蠢动,一立了春,百草苏醒,一片吉庆:人老了多些吉庆好。
自序:
……………………………………………………………………………………………………………………………………这个苦衷我懂,李侬也懂。收到保暖套我格外思念她:一针一线都是心,难为她牵挂这边的阴晴圆缺。1997年到2012年我写了十几二十本书,李侬不谙中文竟嘱我每出版一本给她寄一本,书架一角渐渐摆满了一整排,说是为老朋友的心血存个念想。相交四十年,我看着这位异国知己成长,风雨人生,匆匆寒暑,戴立克偶然英译了我的一些文字,李侬每读一篇都劝戴立克接着翻译,说是弄一本英译选集纪念我的英伦岁月也好。戴立克是老派英国人,译笔乍看很像吉辛的《四季散墨》,他嫌有些中文词意英文译不出神髓,生怕不小心露出林语堂英译常有的瑕疵,情愿选些适合迻译的篇章才译。转眼我老了,戴立克也老了,年轻时代一起玩的朋友只剩李侬还保得住天生的妩媚旷代的风韵。“英伦风华都留在你鬓发间那枝粉彩瓷簪上了,”戴立克说,“老董再写十篇《丽人行》也抵不过灯火阑珊处的一个回眸!”戴立克措辞温秀,李侬横波嗔了他一眼更温秀。世间还是游戏好。
文章也是游戏好。Christopher Morley说小说家吉卜林纵然写的是榴弹大炮的故事,字里行间铺排的倒是献给珍·奥斯汀的深情颂辞,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报上专栏说到头来莫利谁都不记得,吉卜林的书倒流传不衰,1907年还成了英国第一位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吉卜林诗歌里皱着眉头鼓吹的“白人大任”(the white man's burden)人人似乎淡忘了,他的《丛林故事》和《吉姆》反而记得,我的小孙子还在读,1894年初版,一百一十八岁的老书了。老书好看的真多,比好看的新书多。宋元明清不必说,老民国许多残卷如今翻翻书香依然很浓。从前我在伦大亚非学院图书馆读过周作人一本《立春以前》,封面清雅得要命,几十年来想买一本那个初版本至今没找到。壬辰龙年立春是农历一月十三阳历二月四日,我的新文集既是立春前后出版,书名就叫《立春前后》也许比周作人的《立春以前》更见韵致。老一辈人说“立”乃开始,“春”乃蠢动,一立了春,百草苏醒,一片吉庆:人老了多些吉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