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雕刻时光 (198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Время путешествия
7.6 (25 个评分) 导演: 托尼诺·格拉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演员: 托尼诺·格拉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其它标题: Время путешествия / 镜中时光
意大利国宝级编剧托尼诺·乔艾拉(Tonino Guerra),迄今为止,乔艾拉共创作了超过90个剧本,其中包括影迷耳熟能详的大师作品,他与安哲罗普洛斯共同合作了6部作品,如《永恒的一天》、《尤里西斯的凝视》、《雾中风景》、《鹳鸟踟蹰》等,与安东尼奥尼合作过9部作品,如《红色沙漠》、《奇遇》、《放大》、《云上的日子》等,这份沉甸甸的合作者名单上还包括费里尼、德西卡、塔可夫斯基、托纳托雷等。
在与塔可夫斯基合作完成《乡愁》之后,共同拍摄了这部反映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历程与观念的记录片,与其著作同名并互为补充,这就是《雕刻时光》。
塔可夫斯基的一天 (2000)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Une journée d'Andrei Arsenevitch
9.0 (14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马克 演员: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 亚历山德拉·斯图尔特
其它标题: Une journée d'Andrei Arsenevitch / Un día en la vida de Andrei Arsenevitch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一天》(Une journée d’André Arsenevitch,克里斯·马凯,1999年|55分钟|录像|黑白与彩色|有声)记录了苏联电影大师安德烈·塔科夫斯基(1932—1986)生命中最后的瞬间并回顾了他的电影艺术生涯。1986年冬,正在巴黎拍摄影片《牺牲》的塔科夫斯基突然得到一个消息:多年来被苏联政府扣为人质儿子来到巴黎。征得塔科夫斯基同意后,法国纪录片大师马凯立即带着摄像机赶往拍片现场,记录了这位当代电影史上别具一格的电影诗人最后的工作瞬间。一个月之后,塔科夫斯基因病卧床不起,只能躺在床上观看刚刚拍完的电影素材。本片既是对塔科夫斯基拍摄最后一部影片的工作记录,也是对他毕生艺术道路的高度总结。本片导演克里斯·马尔凯(Chris Marker)1921年生于巴黎近郊,从影之前当过新闻记者、摄影师、评论家,从影之后依然笔耕不辍。因此,他的影片兼具电影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之长,对摄影机的运用如同自来水笔那样挥洒自如。同时,他的影片关注世界各地的政治事件,并以独特的个人化视点读解这些事件,他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之后拍摄的影片尤其如此。在将近50年的电影生涯中他拍摄过将近50部影片,如《1952年奥运会》(1952)、《北京的星期天》(1955)、《西伯利亚来信》(1958)、《海堤》(1963)、《美丽的五月》(1963)、《远离越南》(1967)、《红色天空》(1977)、《无日》(1982)、《亚历山大之墓》(1993)等等。进入21世纪,年逾八旬的马凯继续为观众带来新的作品,如《未来的记忆》(2001,与雅尼克·贝隆合作)、《栖息的猫》(2004)。(关于马凯拍摄影片《北京的星期天》的情况,参见张献民《与朗兹曼谈〈浩劫〉》,载《当代电影》杂志2004年第5期“2004北京国际纪录片展”专辑)。
西孟菲斯 (2012)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West of Memphis
7.7 (6 个评分) 导演: 艾米·博格 演员: 达米恩·韦恩·埃科尔斯
其它标题: West of Memphis / 非法的正义
大导演彼得·杰克逊担任监制的纪录片《西孟菲斯》在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次亮相即获诸多好评。电影聚焦了发生在1993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孟菲斯有三名男童被杀害事件,三名嫌疑人全部被判以终身监禁加死缓。不过三人一直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并在狱中不断做着各种努力。2011年,因为出现了新的证据,这三个人得到了缓刑。本周本片发布了新款预告片。
《西孟菲斯》的导演兼编剧由曾凭《大急救》入围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的爱米·博格担纲,他通过这部纪录片重构当年的一切,并且向我们展示了调查、诉讼等一系列从未曝光的资料。
蒙古草原,天气晴 (2006) 豆瓣
プージェー
9.1 (92 个评分) 导演: 山田和也 演员: 关野吉晴
其它标题: プージェー / Puujee
1999年秋天,日本探险家关野吉晴正骑着脚踏车横越蒙古,偶遇了年仅6岁、桀敖不驯的蒙古女孩普洁。他想用相机拍摄她的模样,但她拒绝了:“如果你只是来这儿拍照的,那走开吧!” 然而,这却开启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普洁很小就学会牧羊、骑马,蒙古社会与经济形态的转型为生活带来更大的考验。普洁在妈妈的坚持下到学校上学,这让她的梦想多了一双翅膀,飞跃蒙古草原……
美之壶 东京低洼地区的桥 (2014) 豆瓣
美の壺 東京下町の橋
演员: 草刈正雄
其它标题: 美の壺 東京下町の橋
在流经东京低洼地区的河流和运河上,架着500多座个性鲜明的桥梁。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且见证了一个城市的沧海桑田。在东京低洼地区,桥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还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纽带。本期节目就让我们来巡游东京低洼地区的桥,了解其中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城镇物语。
美之壶:京都的浴衣 (2014) 豆瓣
美の壺 京の浴衣
7.3 (6 个评分)
其它标题: 美の壺 京の浴衣
暑い季節に、縁側で浴衣姿でのんびり夕涼み。
日本の夏の風物詩ですね。
浴衣は、そもそも「湯帷子(ゆかたびら)」と呼ばれ、
江戸時代は、湯上りに着るバスローブのような存在でした。


江戸のさっぱりした浴衣とは違い、あでやかで優美。
京都らしい着物の伝統を受け継いでいます。
優しく、はんなりとした浴衣です。
着物文化の都・京都では、独特の美が花開きます。
京都の昔ながらの浴衣から、最新の個性派まで。
今回は、ちょっと大人の京の浴衣に迫ります。
美之壶:京都的洋馆 (2013) 豆瓣
美の壺 京の洋館
其它标题: 美の壺 京の洋館
“京都向来以传统和风闻名,但实际上它也有风格多样的古典西式建筑,明治时代的邮政局、大正时代的银行、昭和初期的报社,这些摩登西式建筑融入和式意蕴,与传统的寺院商铺毗邻,在京都街头交织出奇妙的风景。”
美之壶-四国遍路 心灵修行之旅 (2014) 豆瓣
美の壺--お遍路さん 心で见る四国の绝景
演员: 草刈正雄 Masao Kusakari / 木村多江
其它标题: 美の壺--お遍路さん 心で见る四国の绝景
今年正逢四国遍路第1200年纪念,自平安时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修行者踏上这条与世隔绝的朝拜路,他们身着白衣、头戴菅笠、手持铃铛,在山海间辗转巡礼八十八处寺院。它是信仰与修行之旅,也是寻找自我、洗涤心灵之旅。
美之壶-日本寿司之旅 (2014) 豆瓣
美の壺-日本 すしの旅
7.2 (8 个评分) 演员: 草刈正雄 / 木村多江
其它标题: 美の壺-日本 すしの旅
寿司在日本历经千年,进化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成为集中体现日本美学意识的“美食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各种各样的寿司,色彩、造型、食材,穷尽各个地方独有的奢华,小巧精致的京都豆寿司、富有层次感的冈山散寿司、有现代造型感的大阪箱寿司,本期节目将游历日本乡土,领略各地独特的寿司之美。
美之壶:便当 (2014) 豆瓣
美の壺 弁当
7.4 (7 个评分)
其它标题: 美の壺 弁当
日本无比丰富的便当文化十分引人入胜,法国人托马斯贝特朗先生在来到日本之后便被日本丰富多彩的便当盒深深吸引,于是开了一家便当盒店,那在他心中,什么是日本的便当之美呢?本期节目中还为大家介绍了日本各地的特色便当,这其中有祇园的高档定制便当、在看戏之余享用的幕间便当、还有四国德岛的游山便当。请大家能通过本期节目来领略一下日本的便当之美。
你不属于 (2011) 豆瓣
You Don't Belong
导演: Spandan Banerjee 演员: Paban Das Baul / Arun Chakraborty
其它标题: You Don't Belong
神话和记忆,民谣和版权,家庭和移民,这些是从一首从边缘进入都市主流的歌曲旅程所带出的更为广泛的叙事。
帕班•达斯(Paban Das)是一位旅居法国、歌唱游吟诗人歌曲的包尔(孟加拉民谣)歌手,阿伦•查克拉博蒂(Arun Chakraborty)则是一位在西孟加拉邦小村过着自足生活的诗人。大地乐队(Bhoomi)来自加尔各答,因演绎民谣而闻名。普拉布达•班纳吉(Prabuddha Banerjee)是长期从事抗议音乐的音乐家。而Paraspather乐队留下了很多流行歌曲,而如今已名声不再。
这些本不相干的人物因为导演对一首集体记忆中的传统民谣作者的追寻而联系在一起。随后是一段进入民谣世界的漫长的、自我反思之旅。随着影片深入检视这首作为当代碎片化时间的寓言的歌曲之时,这段旅程敲打着有关家乡、乡愁、归属,以及作者身份的观念。
《你不属于》一片跟随着音乐迁徙的不可见的路径,穿过被记住之地和被遗忘的历史,《你不属于》提出了很多关于在一个拥有丰富的民间和口头传统的国度中,艺术与批量生产、创作和所有权之间遭遇的重要问题。
张博士 (2006) 豆瓣
8.0 (17 个评分) 导演: 黄儒香 演员: 李维富
其它标题: Dr. Zhang
剧情介绍:
本片主人公“张博士”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他在1966年文革被迫退学后在重庆的工厂自学了17年,又在成都“四川大学外语系”旁听了17年,为的是实现他从小的理想“去俄罗斯当翻译”。这期间他靠在大学食堂打扫清洁艰难度日,住得是学校操场看台下放石灰的小屋。2002年,“四川省农业厅”开始在“四川大学外语系”选择一些学俄语的学生,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去俄罗斯做翻译。快50岁的“张博士”四处打听到消息后,开始与“四川省农业厅”联系,也想通过劳务输出去俄罗斯,并认为这是他人生唯一的出路。
在农业厅的勉强同意下,被要求“张博士”先办理“劳务输出政治审查表”以证明身份。“张博士”开始不断往返重庆和成都终于完成了表。终于可以回到重庆开始申请护照,在等护照的过程中“张博士”去了河北的一家电视台录制节目,换取了500元的劳务费,交了护照的工本费。等“张博士”拿到护照高兴的回到成都,却遭到“四川省农业厅”责怪,认为“张博士”是因为去做节目而耽误了和学生一起走的机会。“张博士”找到了他的朋友去农业厅了解、说情,又来到一家俄罗斯风格的夜总会门外的列宁像前求拜,希望能得到帮助,最后也只得到了一个继续等待的结果……
导演带着深度的同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具有非同寻常性格的人---一个具有真正人性的人。
导演游刃有余的控制能力完全超越了她敏锐的判断以及惊人的导演视角。
-----------意大利罗马Tek Festival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影展及获奖:
2007年,意大利罗马Tek Festival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获最佳记录片奖。
2007年,台湾第六届城市游牧影展
2007年,围瑞士日内瓦黑色电影节
2006年,中国宋庄美术馆,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
2006年, 美国纽约的REEL CHINA DOCUMENTARY BIENNIAL 2006
2006年, 第三届中国独立纪录片影展
2016年3月26日 看过
被异化的人。被拍摄对象似乎受摄影机影响比较大。
大陆 纪录片
马戏学校 (2007) 豆瓣
导演: 郭静 / 柯丁丁 演员: 上海马戏学校师生
其它标题: Children of the Chinese Circus
欢乐轻快的音乐,五颜六色的灯光,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飞动作和各种惊险有趣的表演,这是马戏团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然而在欢笑惊叹之余,却很少有人关注这些马戏演员们所付出的艰辛。2004年,一支摄制组来到了位于闵行区程家桥路的上海市马戏学校。此时学校内的气氛颇为紧张,为了备战半年后举行的全国杂技比赛,学校上下全部动员起来。两个主要参赛项目——空中飞人和三人摞顶的教练与学员更是不得放松。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平实的镜头真实记录下这群正处于花季的孩子们充满艰辛的童年……
本片荣获2007年第13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的纪录片最高奖评委会大奖。
京都寻声 (2014) 豆瓣
京都音めぐり
8.0 (12 个评分)
在京都,声音总是构成古都风情的重要元素,有流水、虫鸣、竹响这些自然之声,有西阵的织布声、祗园的歌舞声、祭典的鼓乐声、僧人的诵经声这些流传千年的传统之音,还有低头合十的祈福、酿酒人的酒歌、儿童叫卖的吆喝、柴薪燃烧的毕剥这些京都人日常的生活之声。
本系列并无旁白,只需你静静 地聆听这些流淌千年的声音,感受古都的风韵。
红跑道 (2008) 豆瓣
8.2 (13 个评分) 导演: 干超
其它标题: The Red Race
2008年6月22日,享有盛誉的美国SILVERDOCS纪录片节宣布了今年的各大奖项,在最受瞩目的国际纪录片竞赛单元中,《红跑道》获得评委会特别奖,欧洲作品《英国医生》获评委会大奖。纪录片《红跑道》由纪实频道干超担任导演,龚卫、朱骞等担任摄像,在刚落幕的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上获社会类纪录片金奖。
《红跑道》讲述了一群练体操的孩子和他们家庭的故事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在人们的期盼和教练的帮助下,经历着身体的锻炼和心灵的成长,他们试着用自己的眼睛寻找甜蜜和光荣。
评委会对纪录片的《红跑道》评语是:“一位母亲将家庭沉重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瘦弱的肩膀上,两个女孩在单杠上展示孩子所面临环境的艰难与复杂,一群练体操的孩子为成年人讲了一个中国式的寓言故事。紧张而充满力量、细腻而感人至深。本片的年轻导演干超展现了巨大潜质,评委会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美国著名杂志《综艺》登载报道,对《红跑道》的评语是:“具有启示性、让人目不转睛的作品,精确、智慧、冷静”。
和凤鸣 (2007)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和凤鸣
8.4 (42 个评分) 导演: 王兵 演员: 和凤鸣
其它标题: He Fengming / Chronicle of a Chinese Woman
这是导演王兵的第二个纪录长片。影片主要通过主人公和凤鸣的叙述,记录了中国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个个体经历的漫长而悲惨的经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7岁的和凤鸣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与丈夫一起在某省的日报社做新闻记者工作。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倾斗争运动,她的丈夫在某省日报发表了三篇文章后被打成右派。她受到丈夫的牵连也被打成右派。
在长达几个月的批斗中,她忍受不了其他人对她的折磨几次自杀未成。晚上她回到家里,丈夫抱着她,眼泪第一次掉在她的肩上。这天晚上爱情的花朵开放在备受迫害、活着比死了更难的她们两个人的心里。
1958年4月,和凤鸣和丈夫分别被强制送往中国西部的两个劳教农场劳动改造思想。她在农场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饥饿、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残。1960年,她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危在旦夕,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些吃的,冒着大雪赶到她丈夫劳动的农场,然而她的丈夫已经被饿死了。
在之后的20年里,和凤鸣头戴右派帽子,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苟且偷生地活着,直至1979年被平反。1991年她重返自己丈夫死去的劳教农场,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坟堆,然而最终她没有找到。
晚年的和凤鸣不畏惧周围的压力,用笔和泪水将自己痛苦的生活记录下来。
本片2007年在日本山形市举行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荣获国际竞赛单元大奖。
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 豆瓣 TMDB
所属 电视剧集: 我在故宫修文物
9.1 (492 个评分) 导演: 叶君 / 萧寒 演员: 王津 / 亓昊楠
跨越明清两代、建成将近六百年的故宫,收藏着包括《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在内的180多万件珍贵文物。历经百年沧桑,这些人类共同的瑰宝或多或少蒙上尘埃,破损不堪。从故宫博物院建院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走入紫禁城的红墙,通过他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妙手,将生命的活力重新注入一件件文物之中。木器、陶瓷、青铜、漆器、钟表、织绣、书画,不同的文物有着不同的特性,也有各自修复的难点。而这些修复师们甘于寂寞,甘于平淡,在与文物的对话中小心翼翼感受着来自古代的微弱的脉搏。文物有灵魂,有生命,它们和人类的内心大美紧紧相连。
当尘封的文物重新焕发夺目光彩之时,不应忘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匠人所为之付出的艰辛!
奥尔特曼 (2014) 豆瓣
Altman
导演: 罗恩·曼恩 演员: 罗伯特·奥特曼 /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其它标题: Altman
A look at the life and work of American filmmaker Robert Altman.
藏北人家 (1991) 豆瓣
导演: 王海兵
王海兵创作的电视纪录片曾多次获国际奖,其纪录片代表作“三家”(《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回家》)曾连续三届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两次)和“提名奖”(一次);并三次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获一项“评委特别提名奖”(《回家》);还入围蒙特卡洛电影节、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法国环境电影节、葡萄牙电影节、巴西里约电影节并在美国风城纪录片电影节和意大利波波里电影节上展播;
2016年5月11日 看过
旁白多也是那时纪录片的特色吧
大陆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