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麦收 (200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麦收
7.1 (97 个评分) 导演: 徐童 演员: 牛洪苗
其它标题: Wheat Harvest
时值六月,麦尖已经泛黄。苗从北京回到河北老家。他爹趴在炕上输液;她娘出门赶集了……生活好像从来就是这样,平常,没有意外。
早先一段日子,在北京东郊,一个叫高西店的混乱肮脏的街边,在一个没有名字没有转灯的昏暗的小发廊里,苗这个才满二十岁的农村丫头,她的妓女生活便露出一角……
她说决不跟客人动感情,却瞧上一个叫强的嫖客……
姐妹儿间虽说隔着心眼儿,却不耽误一块去找乐子……
她瞧不起高西店的老板娘,因为她"太贪财了"……
她忘不了先前带她来北京入行的头一个老板——陈哥,可惜,去年冬天他出了事……
她爹病重,她把所有的钱都贴给家里,自个儿打算揣着一百块钱再回北京混……
一晃,麦子熟透了,可阴雨连天,不能开镰……
本片围绕麦收的前后,记录了一个人的两种处境,两种生活。一个人又是怎么去应付招架这一切的……表达出了复杂人性的本来。
光棍 (2011) 豆瓣
7.3 (9 个评分) 导演: 于广义
其它标题: Bachelor Mountain
2011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人道奖纪录片竞赛作品。
《光棍》以一个生活在林场的伐木工人三梁子为主角。三梁子为人淳朴憨厚,在林场做伐木工人,住在垃圾堆一样的地方,心里却揣着一份纯洁美好不计回报的感情,他爱着从村的老姑娘,而老姑娘却永远不会爱上他……
在黑龙江山区林场在这样的环境中,女人是一种有限而流动的资源。用导演于广义的话来说:“这种资源和水不同,她往高处流。”村里于是多了许多苦闷的光棍。
1961年生于黑龙江林区的导演于广义1986年离开家乡,2004年又回到家乡,用电影的方式长期跟踪记录乡亲们的生活,制作具有社会人类学价值的纪录影片。其导演的《木帮》曾在韩国首尔电影节中获得最佳评委会奖和最佳导演奖。其作品还获得过弗兰哈迪纪录片电影节最高奖项“弗兰哈迪奖”。

2011年获上海国际电影节 白玉兰 亚洲纪录片银奖。
接着侵略哪儿 (201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Where to Invade Next
7.3 (22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Krista Kiuru / 迈克尔·摩尔
其它标题: Where to Invade Next / 美猪出城(港)
麦可.摩尔(Michael Moore)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这次他要「侵占」他国,在比美国福利优渥的领土上插旗示威,藉此展开一场奇特又讽刺的文化之旅。曾拍摄《罗杰与我》、《华氏911》,多次创下美国纪录片票房最高纪录的导演麦可.摩尔最新话题之作。
本纪录片已获芝加哥、汉普顿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奖,有望角逐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提名。
华氏9/11 (2004) TMDB IMDb 维基数据 Min reol Eggplant.place 豆瓣
Fahrenheit 9/11
7.8 (122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摩尔 演员: 本·阿弗莱克 / 斯蒂夫·旺达
其它标题: Fahrenheit 9/11 / 华氏九一一
一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除了关注美国国内,镜头也对准了伊拉克战场。厌倦了战争的美国士兵、被耻笑的伊拉克俘虏、饱受战乱之苦的当地人民,人人都在这场战争遭受着不同的痛苦和煎熬。美军家中的善良母亲,准备去前线服役的热血青年,都对布什的政策、对伊拉克战争,开始沉重的思考。
大同 (201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Chinese Mayor
9.0 (266 个评分) 导演: 周浩 演员: 耿彥波
其它标题: The Chinese Mayor / 中國市長
DATONG follows the life and work of a controversial Chinese Communist Mayor GENG YANBO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how he takes a radical reform to demolish 140,000 households and relocate half a million people to give way to restoration of Ancient relic walls in order to adopt a clean economic growth from tourism and culture, which he believes will do good to DA TONG citizen in the long term. With two years in the footsteps of GENG,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ideology and confrontations from the public, the film is trying to draw a looming shape of future of China.
差馆 (2010) IMDb 豆瓣 TMDB
差馆
8.5 (124 个评分) 导演: 周浩 / 郑晓蕾
其它标题: 记录者之差馆 / Cop Shop
广州火车站站前派出所,一个万象生的地方,在这里你能看到社会的各个折射面。
龙哥 (2007) 豆瓣 TMDB IMDb
龙哥
8.9 (125 个评分) 导演: 周浩 演员: 阿龙 / 阿俊
其它标题: Using / Long Ge
导演周浩认识了两位“朋友”,其中一位人称“龙哥”,周浩与他们之间的交往构成了这部片子。刚开始相处的时候,周浩只是随手拍摄一些素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浩开始有目的和他们交“朋友”,同时,这几位“朋友”们奇迹般地允许周浩进入他们的生活——他们吸毒也贩毒的生活。主人公“阿龙”知道周浩“需要”他,他一次次跟周浩借钱,影片总是在借钱、信誓旦旦戒毒、复吸中周而复始.
厚街 (2002) 豆瓣
7.7 (48 个评分) 导演: 周浩
厚街又名后街,是珠江口的一个小镇,距离省会广州 45公里,香港80公里。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来自台湾、香港的资本和中国内地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它从农业小镇迅速发展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城镇。工厂里的工人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从中国内地最贫困地区来到广东的厚街镇。工厂附近的出租屋是农民们进入城市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他们远离故乡后在千里之处建起的另一个家。本片真实记录了这些在厚街打工农民鲜为人知的生活状况,它们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鸽计划 (2002) 豆瓣
白鴿計劃
8.2 (13 个评分) 导演: 萧菊贞 演员: 侯孝贤 / 张艾嘉
其它标题: 白鴿計劃 / Our Time, Our Story
北京的风很大 (1999) 豆瓣 TMDB
北京的风很大
7.4 (76 个评分) 导演: 雎安奇
其它标题: There's a Strong Wind in Beijing
一个手持话筒、身边跟着摄影师的、时入画时出画的胖小子在四处正在大拆的北京街头,截住形形色色的路人(拣破烂的流浪汉、推婴儿车的老人、羞涩的外地民工、一脸严肃的武警战士、匆忙的上班族、带着中国姑娘的老外、前卫的都市新新人类,等等),突兀地将话筒伸过去,问“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对这个简单的问题,路人的反应迥异:不置可否、“大”或“不大”、反问他们是干嘛的、骂他们是神经病、似话痨搬瞎扯上半天,等等。
期间,胖小子会因人改变问话的内容,如是一对男女,是“你们幸福吗?”如是正在吃饭的,是“我可以和你们一道吃吗?”如是警察,是“警察叔叔,我捡到一分钱。”等等。而后来,镜头对准了一对孩子患了白血病的外地夫妻。
高三 (2005) 豆瓣 TMDB
高三
8.3 (260 个评分) 导演: 周浩
其它标题: Senior Year
本片纪录了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高三毕业班的真实生活。高三的生活日复一日,简单而又沉重,痛苦却也快乐。
善良严厉的班主任,紧张刻苦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执着爱情的“早恋生”,学生的父母,每个亲历高三的人都有各自的感悟和超越高三的期望。影片的纪录真实、直白,透过高三生活的纪录,让人感到的不仅仅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浪漫,更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哀。
高山上的夏尔巴人 (2015) 豆瓣
Sherpa
7.7 (15 个评分) 导演: 詹妮弗·皮多姆 演员: phurba tashi / Karma Doma Sherpa
其它标题: Sherpa
本片由珍妮佛皮顿导演操刀,讲述着珠穆朗玛峰的夏尔巴人在2014年4月18日发生的致命雪崩夺走16位夏尔巴同胞性命后,如何团结走出伤悲,更誓言要夺回属于他们的圣山。
这是一部非常撼动人心的电影,带领我们前往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实际深入夏尔巴人的生活,真正认识这群让攀登珠穆朗玛峰成为一种文化的当地人。
最后探戈 (2015) 豆瓣
Un tango más
8.5 (28 个评分) 导演: 杰门·克拉尔 演员: 胡安·卡洛斯·科佩斯 / 玛利亚·尼夫斯·雷戈
其它标题: Un tango más / Our Last Tango
《最后的探戈》由杰门·克拉尔执导,讲述了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者玛利亚(Maria Nieves Rego)和胡安(Juan Carlos Copes)的生平和爱情故事。
他们在少年时代相遇并一起跳舞了近五十年,直到痛苦的分离将他们撕裂。他们的故事传递给一群来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年轻探戈舞者和编舞者,二人之间的激情、憎恶、背叛、隐瞒、共情,最终化为令人难忘的探戈编舞。
火把剧团 (2006) 豆瓣
8.3 (7 个评分) 导演: 徐辛
其它标题: Torch Troupes
“火把剧团”的称呼来自于文革期间,当时传统的川剧剧目在公共演出场所被禁,但偏远的农村却在私下演出,因常在夜间,需用火把照明,渐渐有此称呼。
2001年,成都的6个国家川剧团合并为一个剧团,除了出国演出外,在成都已经基本没有演出了。而更多的地方小型川剧团均遭解散。现在的“火把剧团”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营川剧团渐至解散、演员下岗后自行组建的民间演出组织。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成都还有三四个“火把剧团”, 一般都在老居民区里的茶馆里演出,光靠门票收入难以为继:一场演出三个小时,需十几个演员,而观众仅一百多人,三元钱的门票中还有一元是茶水钱。为了生存,他们甚至上门为办丧事的主家表演变脸。
剧团的主要观众是老人,他们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新的观众群却根本不出现。与此同时,茶馆还面临着城市改造带来的拆迁的命运。演员们看到剧团大势已去,纷纷改行,有的去跳舞,有的去做小生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城市面貌、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天天被改变。
李保亭,从八岁就开始学唱川剧的老把式,如今只能告别川剧舞台,改行表演歌舞,走进以低俗流行为特点的流动剧场及酒吧歌厅演出。
王斌,一个坚持以川剧表演为生的人,不得不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命运。老茶馆终于被拆,每天演出的舞台从此消失。数月后,王斌在成都市雕塑公园内一个临时搭建的大蓬里继续表演川剧。默默地坐在舞台的幕布后面,面对这个繁华的世界,王斌是那样的无奈……
拂晓之国 (1967) 豆瓣
夜明けの国
导演: 時枝俊江
其它标题: 夜明けの国 / Yoake no kuni
岩波映画の撮影隊は一九六六年八月から翌年二月まで、北京、瀋陽、撫順、鞍山、長春、ハルピンなど中国の東北地方に滞在し、約八万フィートに及ぶフィルムを使用して中国の現状を長編記録映画に収めた。脚本・演出を担当した時枝俊江は「諏訪」で昭和四一年観光映画コンクール最優秀賞を獲得した俊英女流監督で、長編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としてはこれが第一作目である。撮影はPR映画、ドキュメンタリーを手がけている藤瀬季彦と、新人渡辺重治が担当した。
安定医院 (2002) 豆瓣
导演: 施润玖 演员: 施润玖 / 刘秀芳
一位精神病院的工娱治疗员刘老师,她怎么利用戏剧排练的方式来让医院里基本上已经康复的精神病患者重新走入社会,学会感恩,与他人和谐相处。
爆肚张和老吉家 (2005) 豆瓣
导演: 施润玖 演员: 张耀兴 / 李淑琴
2004年,已有百年历史的北京老字号小吃——爆肚张,正面临一个恼人的问题。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出台政策,对什刹海一代老城区进行改造,许多老旧住房将被拆迁。爆肚张的传人张老爷子和家人担心拆迁将使原本就已式微的传统小吃走入末路,一家人的生计也令人担忧。“爆肚张”的老奶奶四处上访,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传统小吃予以照顾,让“爆肚张”留在什刹海。
住在同院的老吉家曾显赫一时,如今也为拆迁后的住房问题烦恼不已。家人七嘴八舌讨论去处,然而钱仍然是这个下岗家庭最为头疼的事情。
第六代导演施润玖纪录片作品。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2002) 豆瓣
8.8 (23 个评分) 导演: 施润玖 演员: 靖奎
其它标题: 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 Old Jing with His Regular Customers
敬大爷(靖奎 饰)是一位87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他是一位从旧社会走来的老剃头匠。这位家住北京什刹海景山西街附近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解放前在地安门开理发馆,接待过不计其数的主顾。解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繁多的发廊相继兴起,而像敬大爷这样凭着传统手艺吃饭的却越来越少,古老的剃头匠们已被时尚人类抛弃在穷街陋巷之中。敬大爷每天穿梭各个胡同之间,登门为那些相识几十年的老主顾理发刮脸。这群老人中有的健谈、有的沉默、有的达观、有的已是弥留……20多年时间里,400多位孤独、无名的老人离开。而敬大爷则怀着一颗平实达观的心,以仪式般的郑重送走每一个相伴多年的老主顾……
本片荣获200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类大奖、长片类编导奖和录音奖。
深山船家 (1993) 豆瓣
导演: 王海兵
这是一个中国山区普通农民的故事。在四川省宣汉县境内,有一个名叫樊哙的地方,流经樊哙的一条河叫“前河”,前河的上游叫“百里峡”。百里峡一带,不通公路,没有电,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山民们用船载出山货,拉进生活物资。如今一条公路正通往封闭的山区,船工的水上生活将随着公路运输的开通而结束,船工们面临着新的选择。
回家 (1996) 豆瓣
导演: 王海兵
王海兵,1956年12月出生,四川电视台国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摄影专业,是著名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人。
代表作“三家”(《藏北人家》1991年、《深山船家》1993年、《回家》1995年)曾连续三届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两次)和“提名奖”(一次);并三次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获一项“评委会特别提名奖”(《回家》);还入围蒙特卡洛电视节、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法国环境电影节、葡萄牙电视节、巴西里约电视节等,并在美国风城纪录片电影节、意大利波波利电影节上展映。从业以来,计有六十多件作品八十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全国以上奖励五十多项,曾两次获“中国新闻奖”;两次获全国电视新闻特等奖;两次获全国电视专题节目一等奖;还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纪录片奖;少数民族题材“骏马奖”;获全省电视节目一等奖共21项。新近推出3小时15分长篇纪录片《山里的日子》,入围罗马尼亚阿斯特拉人类学文献记录电影。
《回家》曾经入选戛纳,记录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只即将放归自然的大熊猫,几位保护大熊猫的救助站的平凡工作者。镜头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质朴、和谐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