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飞天 豆瓣
7.2 (18 个评分) 作者: 沧月 新世界出版社 2006 - 6
如果沧海枯了,还有一滴泪,那也是我,为你空等的一千个轮回,蓦然回首中,斩不断的牵牵绊绊,你所有的骄傲,只能在画里飞,大漠那落日下,吹萧的人是谁,任岁月剥去红装,无奈伤痕累累,荒凉的古堡中,谁在反弹着琵琶,只等我来去匆匆,今生的相会,烟花烟花漫天飞, 你为谁妩媚,不过是醉眼看花,花也醉,流沙流沙漫天飞,谁为你憔悴,不过是,缘来缘散,缘如水。
“哥哥,好漂亮的流星!”耳边忽然有清脆的童声,占星者回头,看见两个孩子趴在桥边的石雕栏杆上,兴高采烈地欢叫。那些蓬勃的新生命,似乎还对于死亡毫无意识呢。
“那不是流星。”
忽然,两个孩子看见旁边那位穿青色斗篷的少年转过头来,淡淡地微笔,映着漫天的星辰,眸子璀璨得犹如钻石。孩子们在瞬间竟仿佛被吸住一样,移不开眼睛,只看到他开阖着嘴唇,吐出叹息一样的句子:“孩子,那是战士的灵魂——是那些在星空下某一处、为了自己的信念在战斗的、孤独的灵魂。”
她和他要永远在一起,因而双双负剑弃国,修成剑仙,不老不死。然而时光以百年计地流过,那样忘却一切的清修中,他们都慢慢淡漠了一切,忘却自己、最终相互遗忘。她终于离开了他,离开了蜀山,她来到万里之外的西域古城,遇到了另一个世界吹来的清新的风。飞天绝舞,几世轮回,只等匆匆今生的相会。却不过是缘来缘散,缘如水。
轰然作响的记忆 豆瓣
作者: 刘东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 - 9
这是一部真实再现中学生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好作品。
它由12个报告文学短篇组成,这些短篇从1998年-2004年长达7年在《儿童文学》杂志上以头题佳作的位置上连续刊出,几乎每篇文章后都配有责编的评论小析,深入分析该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短篇题目均为两个字。《沉默》、《颤抖》、《长裙》、《游戏》、《孤旅》、《死结》、《房子》、《蝴蝶》、《朋友》、《祸事》、《契约》、《下课》。每两个字下面都有一个触目惊心、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是作者在这七年之中采访了几十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请他们回忆自己在中学时代最刻骨铭心、最振聋发聩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的经历是怎样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并在他们的人生长路中始终轰然作响。之后,作者从珍贵而庞大的素材中选取了最不同凡响、最具青春期典型意义的12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将其写成了一个系列的“采访小说”,创造了报告文学体裁里全新的创作视角和表现形式。由于其内容的深刻和体裁的独特,一时间,这个系列在国内儿童文学界,特别是在广大中学生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与关注。
《中学生的口述实录——轰然作响的记忆》是将这12个好作品集成册,冠以“中学生的口述实录”一题,作为具有全新面貌和全新意义的书推出的,特别是在当前党中央对未成年人教育如此关怀的背景下,这本书内容、体裁上的优势正日见凸现。本书的三元素:成长、疼痛和口述实录分别代表本书的定位、内蕴和表现手法。
成长——亲自口述的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离青春期不远,那份躁动不安,充满了憧憬与迷茫的感觉还在,很容易与初涉青春期的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们(也就是这部作品的主要读者群体)沟通,不存在任何隔阂或障碍;同时他们刚完成了至关重要的蜕变,回首往事,伤口还新鲜,记忆还深刻,教训的分量还在,他们为成长提供参考和借鉴。
所以,此书适合中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审视自身,并且,此书更加适合爱思考的中学生。
疼痛——本书的内蕴元素是“疼痛”。其实,我们觉得“疼痛”这个词并不是很适合,因为它无法囊括故事里青春期当中的那些惊人的挫折、沉重的打击、永远的失败和不堪回头的成长,如果说是疼痛,那一定是“轰然作响的疼痛”,它们埋藏在记忆深处,一触即痛,伴随一生。如果评内蕴指数一定是疼痛五个星。
口述实录——这是一种不同意义的口述实录。主人公都是第一人称“我”。首先摆脱了纪实文学总是站在外围来讲述他人故事的模式,而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完成故事的讲述,所以是“口述实录”。但又不同于旧式的“口述实录”。因为故事是“我”讲述的,但,是作者创作的。作者以一种写小说的姿态来对待采访的真实题材和素材,对其结构和人物进行适当调整,并加入少量虚构的成分,使之读起来情节更生动,人物更有个性,戏剧性更强,同时将人物的内心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能带给读者更大的阅读乐趣和快感。
比如说,他采用了一种非常聪明的创作方式,在每篇作品的结尾都有一个类似创作手记的东西,真实地告诉了读者本篇作品中哪些地方是虚构的,同时更将作者在采访和创作中的感悟倾诉出来。这些不但起到了导读的作用,同时又尊重纪实文学的本质特征,守住了纪实性的底线,有画龙点睛的妙处,反而让人感觉更可信,并且对文章的文学性更加记忆犹新,也使文章在‘纪实文学’的写作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部作品集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许多青少年读者在看完这个系列之后,写信给作者和编辑,表达了他们喜爱之情,更表示他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关生命、生活、青春以及成长的弥足珍贵的启示和感悟。十二位主人公轰然作响的青春记忆,对他们本人而言,是已经发生过的,而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则是正在发生着的或者有可能发生的。他们的经历与感悟为阅读作品的青少年提供了真实而鲜活的成长经验。当前,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及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如何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刘东虽然不是教育工作者,但是作为一名作家,一名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儿童文学作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这个课题提供了一个文学的有血有肉的诠释,这可能也是这部作品最近被选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在暑期阅读的百部优秀读物之一的重要原因吧。
故事一:沉默
一个贫嘴的林樨像一个聒噪的青蛙,捉弄同学吕浩、捉弄老师小蔡,直至好友宋长威由于林樨令人难以信任的贫嘴的缘故而惨死,使得林樨从此改变,变成了一块沉默的石头。讲述成长的挫折如何彻底地改变一个人的故事。
故事二:颤抖
一个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女学生第一次坐飞机,却在机场看到了一幕不该看到的场景,从而给她的心灵投下了阴影,引发了她的心理问题,导致手不断地颤抖,无法控制,一段时间她不能不在家休息,接受治疗,这个心理被治愈的过程是最“轰然作响”的,倒不是结果使她怎么重新为人,她是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感觉到了成长。
故事三:长裙
一个服装职高里,有三个自以为很“不同凡响”的女孩子,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出色,就拿同班的一位有些委琐又胆小的肖晓峰做实验,心中其实不喜欢他,却又假意友好地接近他,当他在三个女孩的“友好”相待中性格逐渐开朗,又因“服装设计”获三等奖时,渐渐自信的他表达了对其中一个女孩子的爱慕之情,那个女孩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把三个人拿他做实验的话告诉了他,结果是差点让肖晓峰在一次游水事件中死掉。
故事四:游戏
一个自认为在父母离婚事件中备受伤害的女中学生,竟然为了报复父亲,玩起了游戏。让自己的一个男同学总是给父亲家打电话找继母,最后使得父亲的第二次婚姻又遭失败,在这样的游戏中,父亲经不起两次失败的离婚而患病身亡,小然到此才感受到自己在这个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样地伤害了父亲,但是事情已经无可挽回。
故事五:孤旅
一个男孩李城父母离异了,他跟着父亲、继母和同父异母的孩子小果一起生活,远在另一个地方的妈妈重病,暗地给了他十万的巨款。李城独自守着拥有巨款的窃喜,却在小果患重病时为了是否把十万块钱拿出来而犹豫不决、痛苦不堪。心灵在孤独的压力下渐渐成长,而终于想起去关心一直默默爱着他的母亲,于是,踏上去往哈尔滨的旅程,母亲最终也并没有被重病夺去生命,这个生命的奇迹给了李城无数的安慰。李城在孤旅中长大了。
故事六:死结
这是一个中学时代的出逃的故事,一个高中男生郭培军从贫穷的农村好不容易来到县中上学,却因一次和二男一女玩牌赌博,被教导主任当场抓到,本就自卑的他慌不择路,从县中私自逃跑了。在逃路过程中,到了一家娱乐城做打工仔,却又一次陷入一个人命案,他终于回到农村的家里去看望父母,父亲却因为他从山上滚下山坡,摔断了腿。这么多事情好好地教育了他,让他从中学到了许多,最后终于返回学校,并投案自首,接受了处分,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青春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打了结而把绳子剪断,真正变为死结,此为题目的含义。)
故事七:房子
郭凯在妈妈去世后就被爸爸安排到爷爷家里和爷爷同住,说是为照顾爷爷,但也有想要爷爷房子的想法,这件事让二叔及小姑、小叔等非常不高兴,在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子女们为房子而明争暗斗,让郭凯在其中感受这些,成熟了许多。爷爷自己却从来对这件事情不表态。爷爷去世后,让大家都想像不到的是爷爷居然把房子的处置权交给了刚满十八岁的郭凯。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首先是郭凯的爸爸放弃了房子,让郭凯真正像成人一样行使了自己的权利,把房子留给了婚姻不幸福的大姑和孩子小雯。全家皆大欢喜,同时,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郭凯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长的快乐。
故事八:蝴蝶
中学生交朋友(同性朋友),谈友谊有时候并非能够真正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适合交什么样的朋友,往往是要在发生了什么重要事情之后才能明白自己究竟是想要什么。
《蝴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一次被外校的几个人打了一顿,同班同学陈阵出拳相助,后来我便与体育尖子陈阵成了好友,经常在一起锻炼身体,甚至打麻将、打架,虽然我已经感觉到我的兴趣在于看书、看小说而不喜欢打牌打架什么的,但为了哥们义气,我咬��
李煜传 豆瓣
作者: 田居俭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 - 11
《李煜传》讲述词也销魂,人也销魂。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传最新修订版,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泪泉洗面枉生才,再世重瞳遇可哀。唤起温韦看境界,风花挥手大江来。”——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踞上游。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即千秋。”——启功《启功丛稿·诗词卷》。
李煜,原名从嘉,李景的第六子,961年即位,没有年号。李煜即位时,南唐已为宋的属国。他面对宋朝的压力,逆来顺受,以图苟且偷安。975年,宋军入金陵,俘后主,南唐灭。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978年,李后主被毒死,年42岁。李煜在政治上是一个昏君,在文学上却是一个文学家,诗人。其主要成就在诗词上,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如《长相思》,《浣溪沙》等。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虞美人》,《破阵子》,《浪淘沙》等。
2008年1月10日 已读
感情充沛,文字一般……我看的不是这个版本吖>.<~找不着```
我要写一篇恋恋2008.01.10
L znufe.lib 中国 传记 古典
异兽志 豆瓣
7.7 (30 个评分) 作者: 颜歌 中信出版社 2006 - 8
悲伤兽:因双手灵巧而成为了纺织工人,一笑则亡;喜乐兽:寄居在幼童体内的神兽,神秘莫测;舍身兽:本身生命力旺盛而喜自残的兽种,被保护在舍身兽研究中心;穷途兽:性温顺怯懦,以吞食人类的绝望为生;荣华兽:只有雌兽,以栽种亡兽尸体而自行繁衍;千里兽:传说中因能知天命而亡了族,其实却隐匿在地下,随成长而失去记忆……
这是永安城里的九个族群,交错出现的明暗线索和不确定的主角,构成了这样精致的虚幻。高密度的情绪在文字中反复发酵,惟一不让人感到虚幻的是作者颜歌诉求的人性。
2008年1月10日 已读
奇异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魔幻主义?突然觉得世界不再是昨天的世界`````2008.01.10
80后 M aH 中国 俱为女子
大明宫词 豆瓣
9.4 (21 个评分) 作者: 郑重 / 王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6
电视剧《大明宫词》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尤其是深受百姓的欢迎,以至在播放之后仍兴意未减。这本剧本版《大明宫词》,保持了电视剧人物对白的原貌,语言优美、古风纯蕴。相信阅读本书,一定会将你重又带回到千年前的大唐风情之中。
英雄 (200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英雄
6.9 (777 个评分) 导演: 张艺谋 演员: 李连杰 / 梁朝伟
其它标题: Hero / Héroe
战国末期,燕、赵、楚、韩、魏、齐、秦七雄并起,惟秦国最为强大,急欲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秦王(陈道明)因此成为六国大敌,各地不同的刺秦故事一直在上演,其中赵国刺客残剑(梁朝伟)、飞雪(张曼玉)、如月(章子怡)、长空(甄子丹)因名震天下的高超剑术,令秦王十年里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
某日闻得长空已被名叫无名(李连杰)的秦国剑客杀死,秦王大喜急召其上殿相见,却也谨慎小心以防有诈,秦王和无名斗智斗勇的较量遂即展开。
乱红:箫与钢琴发烧天碟 豆瓣
8.6 (45 个评分) 陈悦 / 马克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4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总公司
专辑中,吹奏者陈悦细腻而感性的演绎是传统的、古典的、更是现代的、时尚的。这位楚楚的东方女子,吹唱着一管箫、一支笛,用全新的音乐语言,将现代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娴静之美,展示给我们。
满堂花醉 豆瓣
作者: 沈胜衣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5
就像一只在书房潜泳的水鸟,每次游出水面,抖落点点滴滴的水珠,乃有了这些光彩剔透的“沈郎文字”。这一本所写的,更是作者的“心水”――沈郎最为心醉的文人作家。
书里面的人,都是才情四溢,成就卓著的饱学之士,却大多有着温和的性情,寂静的际遇;虽然他们中有的面对俗世锋芒凌厉,有的成了公众人物,但是沈郎所注重的,始终是他们沉吟的那一面。他们是一道道悠扬的流水,幽幽地安守着心灵。
红楼梦 Goodreads 豆瓣
紅樓夢 [Hónglóu Mèng]
9.7 (644 个评分) 作者: [清] 曹雪芹 著 / 高鹗 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一心一意来奉茶 豆瓣
作者: 程然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 2
《一心一意来奉茶》以茶作为依托,来写对茶的喜爱,对茶人的描摹,对茶禅的体会。茶,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却能折射人生百态。每一泡茶的滋味,也因着环境、氛围、气候、同饮者的不同,让人生发出不同的感怀。茶本身、茶与人、茶与禅,亦有着很多因缘故事,或感伤哀婉,或动人心魄,或铭心刻骨,或温暖如斯,不仅值得细细品味,更能让人涤尽尘劳,是非放下,安然面对生活中的诸多烦恼。
最是寻常梦 豆瓣
作者: 绫子 九洲 2007 - 10
《最是寻常梦》:也许很多人爱上诗词,就是因为这些素净雅致却情感深邃的句子,阅读时,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无端漾起,像是落上生宣的一点墨,从千年前的南唐,渐渐晕染到你的心里去。不只因为他笔下的清俊秀逸,也未必是因为他一生的命运,文字与音乐、绘画这些东西是共通的,无论国界,不论时空,即使是过了千年,一样会触动内心最柔软的感慨。但他始终是一个传奇,有人称之为词宗,亦有人称之为词帝,他是李煜。
美的历程 豆瓣
8.8 (33 个评分) 作者: 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 3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此修订插图本,是作者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的基础上,对全书文字作了最新订正。全书插图作了调整,增加了四十余幅重要插图,用以佐证真论述、丰富其内容。
2007年11月23日 已读
大概对最初的文化还是存有疏离之感……后面的章节令人非常受教。此书完成于1979年,难得了。
M aH gift 中国 历史
谈美书简 豆瓣
作者: 朱光潜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 9
本书是作者82岁高龄时写的“暮年心血”之作,既是对自己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回顾和整理,也是对青年们有关美学方面问题的一个回复,全书由13封书信组成。书中就青年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它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王力词律学 豆瓣
作者: 王力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 - 1
《王力词律学》内容简介:王力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泰斗之一,尤其精于古汉语研究。他著的《汉语诗律学》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诗法的奠基之作。现将其中第三章抽出单独出版名目《王力词律学》。
漱玉词·断肠词 豆瓣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 3
在中国古代文化最繁荣发达的宋代,先后出现了李清照和朱淑真两位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她们生活的时代接近,文采相类,均属于婉约派,词风清新秀丽,婉转含蓄,共同点甚多。
本书中李清照词以《全宋词》中所收的为底本,朱淑真词以明毛晋《汲古阁》为底本,参校了《花草粹编》、《历朝名媛诗词》等,并广泛参考当今诸家研究之成果,对词作加以注释,并逐首集评。集评中除收入古代词评家的评点外,对今人具有创见的精辟分析亦加以录入,以助于读者在吟诵原词的同时,能更深入地体会词义,欣赏其词作艺术,从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
三重门 豆瓣
7.2 (252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译者: NONE / NONE 作家出版社 2000 - 5
《三重门》是一部由一个少年写就,但却不能简单划入儿童文学的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恰恰是以成熟、老练,甚至以老到见长的。17岁的韩寒注定要扮演不安分且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然而,他却因期末考试的成绩单高挂七盏红灯而留级。在2000年还是用七门功课红灯照亮前程。眼下的韩寒已经成为一个“话题”——“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这个韩寒,何许人也?
读词偶得 清真词释 豆瓣
作者: 俞平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如果你是一位诗词爱好者,如果你致力于古代文学研究,如果你想真正在宋词中体味古人的境界,那么这本书是不可以略过的。词研究大家俞平伯先生在本书中既对词的文体特点、发展流变进行了学术性的梳理,又对一些代表作家的词作进行了精彩的解读和评论,尤其是南宋词人周邦彦的《清真集》进行了极其深入细致的阐释。可谓有点有面,有感有论。可以说,原作是垂范后世,嘉惠后人的经典乐章,而评释则是研究者精辟的心得,交相辉映,珠联璧合。钱钟书先生认为,"他(俞平伯)的词学理论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对作品的体会和欣赏。"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随着大学者感性而随意的语言,独到而精辟的感受,徜徉在古词深婉幽曲的意境当中。
蔷薇岛屿 豆瓣
7.9 (44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 - 5
安妮宝贝的第一本图文书,记录了作者从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一路行走,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及写下的字,其间穿插了很多有关亲情的回忆,
画夜 豆瓣
9.2 (12 个评分) 作者: 阮筠庭 绘 海南出版社 2007 - 1
惊蛰、谷雨、立夏、芒种、白露……中国自古流传的二十四节气除了划分冬暑,还有着撩人遐思的名字,在漫画/插画家阮筠庭的笔下,二十四节气分别化作二十四种人间异境,让你不期然间恋上画中人而不自知。
《画夜》除收录《二十四节气的恋人》系列插图,还收有阮筠庭精选手绘古风作品,包括其留美期间和之后的新作《小美人鱼》等。
日出(附光盘) 豆瓣
作者: 曹禺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 1
曹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8月出生于天津。在南开中学、清华大学求学时,接触并钻研了大量中外古今的文学、戏剧名著,参加了业余戏剧团体的演剧实践。在大学的学习结束后,到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随剧校迁到大后方,一面教学,一面创作和演出,以戏剧为武器,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戏剧界、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职。他作为演员和导演,才华横溢,但他对中国戏剧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剧本创作。他的主要剧作有:创作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作曹禺三部曲);完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蜕变》、《北京人》、《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以及创作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他一生创作的剧本不多,但他以质量取胜,几乎每一部剧作都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打动了读者和观众。本书所收的两部剧作《日出》和《北京人》,是他的十来部剧作中最优秀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代表作。在他的戏剧里我们可以看见那些爱的、憎的、纯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