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帐篷 豆瓣
The Tent
8.2 (9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张璐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8
《帐篷》的内容丰富多彩,就像一盘精心烹饪的杂烩,虽然“杂”,却并不乱,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清晰可辨。这部文集是阿特伍德四十多年写作生涯的思想荟萃,集中了她所感兴趣的话题:女性、神话的改写以及生态问题等。
在本书中作者试图努力维护她所热爱的东西,把它们庇护在自己的“帐篷”中。阿特伍德在此书中自比女预言家西比尔,以此回应艾略特的诗歌《空心人》中的很多隐喻。在本书的最后一篇小说的开头,阿特伍德借人物之口说:“事情看起来很糟糕,我承认这点。它们看起来比这多年来,几个世纪来更糟糕……危险无处不在。”
《帐篷》(The Tent)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2006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称它为小册子是因为里面的文章(共35篇)篇幅短小,最长不过五至六页,短的仅一两个段落。它们包括短故事、微型传记、童话、诗歌、谈话、寓言、思想片段等,作者还设计了封面插图,并为其中某些短文配上了钢笔画。尽管每篇文章不长,但是它们沿袭了阿特伍德一贯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别出心裁的手法以及对社会的辛辣评论。 可以说这是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作品集,媒体曾这样评价它:“巧妙而且有趣……令人恐惧又充满智慧,有先见之明且具有自我意识,使人愉快却又语气尖锐。”
绝望恸哭的信徒 豆瓣
“文学少女”と慟哭の巡礼者
8.0 (12 个评分) 作者: [日] 野村美月 文 / 竹冈美穗 图 译者: 哈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
快要毕业的远子学姐和心叶似乎有些渐行渐远,为此感到寂寞的心叶却并不承认心底的感觉。他继续跟七濑保持着交往,而他们的关系在一起去新年参拜之后,愈来愈近……此时,不知怎地,七濑突然住院!而前往探望的心叶,竟然跟他未曾淡忘的少女井上美羽重逢!那个代表了心叶心底最深的秘密的少女,就这样重新出现在心叶的眼前。
少女的微笑一如往常,可是心叶和周围人们的关系却因她产生剧烈摩擦。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她期望的又是什么──
在文学少女的“想象”中,少女真正的想法是——
让人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文学少女第五弹!
2012年6月3日 已读
我太任性了T_T…看到图书馆有这本书就借回来看了,中间跳过了三本…因为据说与《银河铁道之夜》相关,最近想起那个人就心生暖意啊><…而这个故事,本来人物持续崩坏简直变成了黑暗系,但所有的一切全在结尾被治愈了TT~(是伪装成黑暗系的治愈系么……)这种趋向光明的心,果然与宫泽贤治相契合啊…仔细想想,“文学少女”系列也可以看作是“关于书的书”,许多登场的名字让人会心一笑不待说,作者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向心中崇敬的作品致敬,或是提出了某种自己的解读。这也让读者觉得有趣且亲切呢。
L 上图-杨浦 小说 文学少女 日本
书店之美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田原 新星出版社 2010 - 1
《书店之美(20家文化地标书店的精神向度)》内容简介:世上最安宁的地方,莫过于书店;世上最能令人沉浸其中的地方,莫过于书店。每个人心中都存有属于自己的难忘的书店的风景。每家书店都将成为每一个阅读者心中的栖息地。《书店之美(20家文化地标书店的精神向度)》通过优美的文字、亲身的感受,带引读者一同去发现人文书店之美……
在一个城市里,书店应该是灵魂流动和休憩的小地方。因为这些小地方,我们这块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大陆方才显得不那么粗糙和荒凉,而像一块庞大的蛋糕。北京、上海、南京、厦门、郑州、西安……在庞大的楼群、穿梭的街道中间,隐藏着那些安谧而静美的书店,它的门把手、楼梯、盆栽、窗户,一切的一切,如同空气,若即若离。
2012年6月2日 已读
主笔一写着写着就变成营销案例分析;主笔二喜欢写“窗帘是我喜欢的蓝色,地砖不是我爱的风格”“坐在柔软的沙发上,与一杯咖啡一本好书缠绵,度过一个庸懒的下午,真是幸福的事”此类句子,让我一颗想吐槽的心按捺不住啊TT…不过不喜的地方其实是,觉得大多行文都过于随便了,不甚美亦不甚高明,很怀疑本来是博文。总之,觉得配不上书名。而不太满意大概也是因为,有玉珠在前的缘故罢。不过,倒是记住了先锋书店和尚书吧,将来要拜访:)
L 上图-本部 中国 书店 关于书的书
猫的事务所 豆瓣
猫の事務所
8.1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泽贤治 / 绘者 清月 译者: 黄叶娟 / 成洁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 - 5
任何事都是可能的。
人可以一瞬之间飞跃于冰云之上,随着大循环之风去北方旅行,也可以伏在红色花环下,与蚂蚁交谈,就连犯下的过错和难以言喻的悲哀,在这里也会变得圣洁。
这里所讲述的故事,都是树林、原野、铁道线、彩虹和月光所赐予的:茂密的森林、风与影、夜来香、奇妙的都市、延伸至白令市的电线杆的行列……实在是一个奇异的乐园。
宫泽贤治用他短暂的37年生命,留给世人足以流传千年的经典童话。这位“代表日本的国民作家”,活着的时候,因为他的童话有着“太过强烈的个性”而遭到拒绝,仅仅自费出版了一部童话集,而且连一本也没有卖出去。死去之后,他因为这些无与伦比的童话作品而获得巨大的“重生”。
2000年,日本《朝日新闻》进行了一项调查,由作者自由投票选出“一千年里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宫泽贤治名列第四,远远超过了太宰治、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
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一个拥有非凡想象力的天才。人间的一切复杂、离奇、苍凉、惨烈和诡异,都能在他的童话中被彻底洗净,变得澄澈透明,充满力量。
阅读这些稀世之作吧!风和云的透明力量,同样也将会降临到你的身上。
本书精选16篇传世经典,配有大尺寸精美插图。
2012年5月30日 已读 他说:“所以这些故事里,可能既有对你有用的部分,也有毫无用处的部分,我对此难以区分。故事中有些莫名其妙的部分,我对此也无法解释。可是,我多么希望这些小故事里的某些东西,能够成为你纯净透明的真正食粮啊!”是的,有些故事令人费解,或是令人惊心,可有些故事中所透露出的愿为世间的幸福而牺牲自我的深沉情怀和佛教徒式的悲天悯人又令人无法直视。他憎恶这个世界的黑暗,因而毫不留情地嘲笑讽刺;可对这个坏掉的世界,他还是不放弃“愿每个人都能够光明地生活下去”,愿以燃烧自己的方式,释放出一点光与热,并用短暂的一生践行。这是位理想主义者,但也是一颗伟大的心灵。【此书缺憾处在于《银河铁道之夜》用了短版,逊色许多;年谱中疑似将《座敷童子的故事》之名译成了《榻榻米童子的故事》,颇想吐一下槽=。=】
L 上图-嘉定 宫泽贤治 日本 童话
回忆,扑克牌 豆瓣
8.2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向田邦子 译者: 姚东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最令人震动的感情,应是她没有直接写出来的感情,正是因为没有明讲,所以我们在心中了然;最意味深长的吻,也是她没有写出来,却让我们都在自己心里完成的那一个;最温暖的拥抱,是她的故事里一再错过而我们心里依旧迫切期待的那个;最深切的原谅,大概也是没有说出来,却蕴含在眼神里的那一个。这就是向田邦子的世界,这就是她的故事。
作品可谓几近完美,创造了一个独立的世界。向田邦子观察女性的视角与男性截然不同,笔触细致入微,刻画入骨三分,遣词造句也自成一派,可谓日本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1980年第八十三届直木奖评语
告白 豆瓣 Eggplant.place
8.3 (94 个评分) 作者: [日]凑佳苗 译者: 丁世佳 哈尔滨出版社 2010 - 7
森口是日本一所中学的教师,她经常将4岁的女儿爱美带到学校照看。一天,爱美被发现死在校游泳池内,全校哗然。痛失爱女的森口辞职。她没有向警方报案,申请重新调查,而是在学生结业当天向全班同学告白,并宣告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原来,爱美并不是死于意外。面对老师冷酷疯狂的复仇,同学们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
2012年5月5日 已读
跟当时看完《大逃杀》的感觉相似,乱糟糟,被击中,却又不得不直视…(而且takako的女主实在补脑无能,MP3里分明还是她kirakira的歌…泪目T-T)
L 上图-嘉定 凑佳苗 小说 推理
白河夜船 豆瓣
6.8 (14 个评分) 作者: (日)吉本芭娜娜 著 / 格子左左 画 译者: 徐静波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白河夜船》:我一直深知一点,这份恋情是用寂寞支撑着的。两个人静悄悄地待在孤独的黑暗中,无法摆脱已经麻木的心情。《夜和夜的旅人》:那时,夜晚也散发着光芒,似乎可以长长久久到永远。总感觉像是有人恶作剧,目光闪烁的哥哥对面,一片深远的景色。《一种体验》:又是清晨,一切归零,如果映出无限的夜景渗透出来的感觉能让人尽享美丽的事物,就算无可奈何的心情只有这种颜色,也不会在意。
2012年5月4日 已读 总是靠她来治愈了=。=……她的小说常常给人以不真实感,心想着,这的确是在讲故事嘛```可那些情绪,仿佛又是最真切,且触手可及的。
L 上图-嘉定 吉本芭娜娜 因为是女子 小说
不许流光入梦来 豆瓣
有信
7.0 (6 个评分) 作者: 苏枕书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最清淡优美的京都风物小说:饮酒。待月。看花。听雪。品茶。拾梅。祈愿。
★爱情与命运,甘苦自知,百转千回;女子与女子,四季相望,不离不弃。
★世间女子,临水相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与《岁时记》一脉相承,以京都、京城为经,编织程松隐、陈青惠、冯云枝、钱静玉四位女子的命运脉络。爱情甘苦自知,命运百转千回,唯有友情在岁月中淬炼如金,四季相望,不离不弃。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迷雾中探寻人生长途,如何珍惜亲友爱侣,如何抚慰过客归人,如何使眼前道路明晰,并承担起 自己的责任。一切道理都是已知,然而必须经历,才能了悟。
...(展开全部)
2012年5月1日 已读
枕书的文字也许并不宜做小说,因为或许不是“好看的故事”,只是,这个下午读了它,又念及己身,却是不可思议地感到微微的,亲切,温柔,甚至惊心,与惘然。
L 上图-本部 中国 因为是女子 小说
火焰 豆瓣
作者: 西顿 原作 / 朱成梁 编绘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7 - 5
《火焰》内容为:狐狸妈妈火焰带着两个宝宝在搬家的路上,一个宝宝斑点掉进陷阱被猎人抓住。火焰要救宝宝,却被猎人放出的猎狗追赶。为宝宝焦急担心的火焰急中生智,聪明地甩掉追赶她的猎狗,还带着一批帮手回到猎人家……著名画家用富有动感的画面描绘出既惊险又温馨的故事。
丰子恺漫画画谱 豆瓣
作者: 吴浩然 齐鲁 2010 - 4
《丰子恺漫画画谱》是教人怎样画漫画的工具书。《丰子恺漫画画谱》作者在学习丰子恺的漫画,他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编写成此书。全书有画有文,图文并茂,无疑为想学子恺漫画的爱好者开辟了一条新的学习道路。
2012年3月2日 已读
此书很好,可以收了。不过如果彩图也能够彩印就更好了= =……
L Wuhan.lib 丰子恺 漫画
读词入门 豆瓣
作者: 陈振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 4
本书从最基本与必备的词入手,由浅入深,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并力求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能使读者一目了然,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为说明问题,几乎每一章节,都举出实例,释疑解难;关键处还附详细表格,化繁为简。要之,知识含金量高,一本在手,阅读古诗文的困难便能迎刃而解,是这三本书的主要特点。
古典美人漫画教室 豆瓣
作者: 虫人 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 - 4
《古典美人漫画教室》古装俊男美女发型全示范·骑马、摇扇、弹琴、漫舞等各种动作解析·汉、唐、明、清各朝代造型搭配大公开。第一本中国古典漫画专门教学书!
一间自己的房间 豆瓣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田翔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0 - 8
弗吉尼亚·伍尔夫着力于女权主义运动,本书从现实的生活环境谈到女人应当怎样才能独立、怎样才能平静而独立地思考,文笔细腻、机智风趣,是女性文学的传世名篇。
文学理论基础 豆瓣
作者: 南帆 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7
文学是什么?如何研究文学?这是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书从对作家、文本、修辞等问题的分析入手,回答了前一个问题,又通过对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经典、读者接受等方面的考察回答了后一个问题,从而建构了一个简明清晰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世界。
写作的女人危险 豆瓣
作者: [德] 博尔曼 译者: 宁宵宵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 4
内页欣赏: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25416822/
女人的写作有什么不同?单从外界条件来说,她们所经受的压力就比男性作家多得多。著名的男爵夫人玛丽•冯•埃布纳–埃申巴赫就曾说过:“女人学会阅读,世上便出现了妇女问题。”更别说这些女人提起笔写作会带来多么大的改变。较之男性,女人在更长一段历史时期处于半文盲的状态:尽管她们可以读,却不能写。具备超越她们的阅读材料、拥有自由写作的能力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历时最久的莫过于赢得社会对于女性作家的承认。无论在过去和现在,写作对于男人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对于女人来说,巧合大于实力。在今天,妇女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或许它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西蒙娜•德•波伏娃认为女性是第二性,是男性之外的另一个性别。她最著名的研究历史和现代女性社会地位与自我意识的著作出版于一九四九年。当时她就提醒女性不要走上老路,不应该放任自己成为社会生活的旁观者,仅靠自发行动来反抗旧秩序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缺乏勇气和持久耐力,女人的种种努力还是得不到结果,最终成为浮华的幻影。而“热爱文学或艺术的女人”组成一个军团,恐怕也很难实现。“即使是那些冲破了第一道防线的人,往往会在自我陶醉和妄自菲薄之间摇摆不定,”西蒙娜•德•波伏娃悲观地预言。
今天,在两代人之后,越来越多的女人选择以写作为职业,她们还会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对待。她们首先要学会女作家的军规,正如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自嘲时说:她们应该学会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放弃自己的女作家身份,前提条件是她们能够当上作家——因为再知名的女作家也不过是个女的而已。正如上面所说,男性是否能够成为作家,性别在其中并没有太大作用,起码不会造成阻碍,但是女性受到的阻力却很大,这就要求她们在作品中以细微的差别取得更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结果。我理解不少女性认为这也是一种歧视,她们原本准备将女性的特点和偏爱抛在脑后,在写作中忽略自己的性别所带有的独特视角,可是却被要求“像个女人那样写作”,这种特殊优待提前为她们贴上了另类的标签。一切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大背景出发,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差异:比如我生长在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一个在自由、独立、具有批判精神的西方国家的女作家,两人对于“妇女问题”的理解就不一样。写作的女人活得危险,这句话对于德国或美国的女性作家来说,可能是身为自由工作者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地位,以及写作带来的归属迷失感。但是对于伊朗或巴基斯坦的女作家来说,它首先是一种“生存的危险性”,在灵魂和生活都高度压抑的国度,女人无权要求与男人平起平坐、更别提将自己的想法诉诸笔端了。
除了最后一章中出现了七位代表世界文学的女性作家,本书记述的多是过去二百五十年中对同时代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欧美女性作家。她们及其作品所引起的文化碰撞与论战不仅在当时,对于后世也有很深的影响。她们以历史的眼光解读不同的文化、超越阶段性的战争与繁荣,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这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行为和思考,因为历史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镜子。
中国现代小说史 豆瓣 Goodreads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8.0 (16 个评分) 作者: 夏志清 译者: 刘绍铭 / 李欧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7
《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一部有相当影响、也是有相当争议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学术著作,可以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还的治中国现代文学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这部著作的影响。当然,由于该书作者系美籍华人,长期在美国工作,其理论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和我们不尽相同,因而该书的观念和批评标准也与我们不同。为了繁荣学术研究,扩大学术交流,出版一些不同思想、不同观点、不同倾向的学术论著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陈思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6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的作者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边城》、《雷雨》、《十四行集》、《生死场》、《骆驼祥子》、《子夜》、《倾城之恋》、《长恨歌》、《坚硬如水》,仔细领会作品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位每一部作品的来源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借此提供更多言说的可能性。
悠游小说林 豆瓣
8.3 (23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俞冰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10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在《悠游小说林》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
书中引文非常广泛,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乔伊斯到普鲁斯特,甚至是流行小说作者伊安·弗莱明和米奇·斯皮兰。喜爱电影的艾柯还讨论了许多有关电影叙事的问题,包括《卡萨布兰卡》是否是邪门电影,或者怎样对一部色情电影作出鉴别。当然,全书的中心是对法国作家奈瓦尔的《西尔薇》的叙事分析,艾柯在书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还原给了读者。
迷人的诗谜 豆瓣
作者: [加拿大] 叶嘉莹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 4
《迷人的诗谜:李商隐诗》 :李商隐的诗向来被认为玄妙难解,如同谜语一般。叶嘉莹先生在解读李商隐诗时,除了导引读者进入诗文情境中,认识李商隐独特的表现方法外,还特别提出如何欣赏诗歌的美学价值。
她认为,诗歌的美学应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它能够感知的因素,它是怎么样感受世界的。作为一个诗人,除了要有能感知的力量,还要有能写之的力量。叶嘉莹认为,我们真正要评说一首诗的好坏,是要从能感之与能写之两方面来衡量。一个人最微妙的一点,实在就是你的心灵、你的意识、你感受的时候的作用和姿态,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有一天,李商隐的一个堂兄弟,下马在柳枝住家在旁边吟诵《燕台四首》的诗。柳枝听到,就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问得真是好,真是让人看到这个女孩子动情之处。谁人有此者,谁人有此情。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感情?我们读李商隐的诗真的不得不问是谁人有此情?谁人为是者,是什么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篇?“——叶嘉莹
关于经典3.0N种解释:
3层精彩内容——导读 + 漫画 + 原典
3类阅读元素——文字 + 图像 + 图解表
3重阅读收获——演讲 + 互动 + 资料库
3种阅读方向——书 + 网络 + 旅行
2011年8月15日 已读 最开始看到“李商隐”“叶嘉莹”“阮庭筠”的组合,会忍不住想吐槽啊……不过,这真是一本形式新颖的书,是策划者用心良苦打造出来的书——为了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或许还可以从中借鉴与思考~
L Wuhan.lib 中国 叶嘉莹 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