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 豆瓣 谷歌图书
6.7 (9 个评分) 作者: 赵一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0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2010年10月26日 已读 It's an endless way...09.08.06 | 其实这里的“文论”已不囿于“文学理论”之狭义,而是指二十世纪西方各类思潮……唉,一片混杂- - 10.10.26.
L M aH critical_theory 中国
中国当代文学史 豆瓣
9.2 (40 个评分) 作者: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4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最后附有中国当代文学史年表,内容为1949-2000年文学界的主要事件、作家活动、作品发表出版等情况,为当代文学研究者提供学习、研究的参考资料。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和教材已出版四十余部。本教材在文学史观念和方法,以及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具体内容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被认为是至今为止学术水平最高的一部当代文学史著作。
2010年10月24日 已读
嗯,我要说,书附录的“当代文学年表”,有些年份的大事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PS.“遭迫害致死”“遭迫害逝世”和“遭迫害病逝”这三种表述有什么区别么?
M aH 中国 文学史 洪子诚
西方哲学史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邓晓芒 / 赵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 4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系统讲解西方哲学史的大学教材。与国内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西方哲学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突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演进的内在脉络和精神实质,将哲学史看作是哲学思想在历史过程中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力图把不同时空背景中呈现出来的各个哲学派别和各种哲学思想当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加以把握;在内容上分为六章,即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16-18世纪西欧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章与章之间的承启转化都表现出一种逻辑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思路清晰严谨,资料丰富翔实,文字顺达优美,融深邃的思辨和广博的知识于一体,是引导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探究西方哲学堂奥的难得向导,适合高等院校哲学专业学生及广大社会读者学习使用。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豆瓣
8.0 (53 个评分) 作者: 吴福辉 / 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7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
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书中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人的同情和理解。
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
对于文学流派,不只是强调主流文学,而且也能从地域、文化环境的视角,去关照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先锋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色彩纷呈、枝叶繁茂的本来面貌。
苏菲的世界 豆瓣 Goodreads
Sofies verden
8.8 (244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乔斯坦·贾德 译者: 萧宝森 作家出版社 2007 - 10
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2010年10月17日 已读 于是又读了一遍……之前的那本送给弟弟了,可惜没能引起他对哲学的兴趣,sign- -···台湾人的翻译,部分人名和概念名与咱们不统一PS才知道此书也是删节版,关于马克思的某段(?)汗哪个汗,至于么~人家多么纯良的一本书- -```
M aH 乔斯坦·贾德 哲学 挪威
我们这一代 豆瓣
8.8 (24 个评分) 作者: 肖全 花城出版社 2006 - 4
如果說我們今天還在靠理想(而不是某種現實指標)支撐著往前走,那麼這種理想恰恰是由那個荒蕪年代培植起來的。“我們這一代”中有很多人幹著本不屬於自己幹的事,在70年代後那些熱情高漲的年月裏,我們每個人都作出了種種努力,有時也患下一些可愛的幼稚病,每一次不同的面孔上都毫不掩飾地透現出充滿希望的鎮定和安詳。如果說肖全留下了“我們這一代”最好的照片,毋寧說肖全留下了“我們這一代”最好的記憶
2010年10月12日 已读 当年在99买的书,为嘛会买这本书……0 0照片很精彩,文字稍逊色,摄影师还是不要开口说话的好0 0……以及,算是让我对当代的各位多了一点点“直观”的认识
M aH 中国 摄影 肖全
小说稗类 豆瓣
8.7 (43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此书曾于2004年出版,引起小说界和学界的瞩目,更是受到广大小说爱好者的追捧。此次为修订版,作者亲自写了一篇精彩纷呈的长序《志怪应逢天雨粟》。
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应该能体贴胡适把明、清之际的许多小说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虽然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中唐的元、白诗便戛然而止,压根儿没从小说上说明白:中国文学是如何“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创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话文学史》书成近70年后,胡适的意见乃至于诸多考证研究与观念的发明,不该只被看成是“奖掖小说”、“揄扬当代”而已。他所触及的课题倘若不被进一步发现、开展,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恐怕也“永永”不会明白:从施耐庵到吴跌人是如何……
在《小说稗类》中,由庄子始,张大春炫技似地学舌马奎兹、戏仿司马中原……极尽耍痞嘲弄之能事。难得他如此杂学百家、博古通今,更难得有如此清晰的架构,梳理出独特的小说观。
2010年8月3日 已读
换了图书馆,断断续续总算读完了……是可以反复读,且永远思考不尽的书,如果再版的话一定要收一本
Hunan.lib L M 台湾 张大春
小王子 堡垒 豆瓣
作者: [法] 圣艾克絮佩里 译者: 黄荭 / 邹琰 等译 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小王子》讲述的是飞机发生故障,飞行员“我”迫降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结识了小王子,慢慢了解到他的经历和哀愁。小王子抛下了他的星球和“玫瑰”在宇宙漫游,他一路寻找,一路成长,领悟到人生最本质的道理。“我”修好飞机,小王子也决定离开……《小王子》是自传,是童话,是寓言,是哲理散文。是对人生的一段灰色感悟,是对成长过程中失去纯真的一份痛惜。《堡垒》是圣艾克絮佩里未竟的遗作。这部充满哲学思考的“圣经式”作品于1936年开始创作,共有219章,大部分完成于作者旅居美国期间。在经历飞行、战争、革命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历练后,圣艾克絮佩里在《堡垒》一书中对理想、人性、道德、幸福等最本质的形而上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探究。
最难的事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袁筱一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7
本书是法语文学翻译家袁筱一的散文随笔,收入文章13篇,既有作者在翻译法国文学过程中的随性感想,又对杜拉斯《情人》、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内米洛夫斯基《法兰西组曲》等的评论,更有对翻译理论的探讨。语言随性“轻盈”,引人入胜。
2010年6月11日 已读 袁筱一老师总是能把理论写得如此感性呐……
L M gift znufe.lib 中国
缤纷创意剪纸(下) 豆瓣
作者: [日] 大原麻由美 译者: 韩辉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7
《缤纷创意剪纸(下)》内容为:五彩缤纷的色彩,搭配变化无穷的几何图案,就能创造出美妙奇特的剪纸生活。当您打开这本《缤纷创意剪纸(下)》,就会突然发现,其实生活还能这样简简单单的美丽。折叠、裁剪、展开,只要这三步,身边的生活就会增添很多奇幻的色彩,谁能不爱上这样的艺术呢?让我们一起用剪刀打造出精致完美的创意生活吧!
永别了,武器 豆瓣
A Farewell To Arms
8.0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林疑今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6
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战争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在前线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伤,被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就医。由于护士紧缺,凯瑟琳也来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这一次,亨利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巴克莱小姐。在米兰就医期间,两人处于热恋之中,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期间,凯瑟琳怀孕了。亨利伤愈返回前线,发现意军士气大跌,处处充斥着失败与绝望的情绪。德国人的进攻,终于击垮了意军的抵抗,意军开始溃退;士兵们的情绪很激动,反战热情高涨。在一座桥前,意军前线宪兵部队开始逮捕所谓擅离职守的军官,并无一幸免地加以枪决,亨利不幸也在其中。借着审问其他人的时机,亨利跳进河流,得以逃脱被处决的命运。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士兵的义务已经连同河水一起被冲走了。此时的他,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找到凯瑟琳,然后两人逃离战争的苦海。亨利辗转来到了米兰,发现凯瑟琳已去边境一度假小城。亨利找到凯瑟琳以后,两人再次幸福地相聚。可是,随后意大利警察的追捕,使得他们不得不逃往瑞士。亨利和凯瑟琳在瑞士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最终,凯瑟琳还是在难产中死去,留下亨利一人独自在外流亡。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3 (31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施咸荣 译林出版社 1998
作者除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外,迄今只写过这一部长篇小说,与另一部黑人作家Ralph Ellison的The Invisable Man一起被认为是二战后当代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
甚至在60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不同的青年、家长和评论家,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书作出不同的评价。有过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颂扬此书,把它说得天花乱坠,认为成人通过本书可以增加对青少年的了解,青年人在阅读本书后则能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使自己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并促使自己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另一种意见严厉批评本书,把它看作洪水猛兽,说主人公满嘴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从而认为本书内容“猥亵”、“渎神”。
2010年5月27日 已读 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M aH 塞林格 小说 美国
儿童国画入门2 豆瓣
作者: 宁佳录 / 卢桂兰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2 - 4
本书是《儿童国画入门》丛书中的一本,主要是学习鸟类和花类的画法,全书共22讲。并配有儿童喜欢的儿歌作画法演变说明,在每讲后面附有画法参考及儿歌书法作品,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不可多得的国画入门教材。
儿童国画入门 豆瓣
作者: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2 - 4
《儿童国画入门2:花卉蔬果》为《儿童国画入门》之一。《儿童国画入门》丛书自出版以来,不但受到海内外广大儿童少年的喜爱,也获得儿童美术老师和家长们的欢迎和好评。一版再版,至今已发行了一百多万册,是一套儿童学国画的好教材。 儿童学国画,材料和技法独特,笔下水墨和色彩神奇的变化,可以大胆挥洒,落笔无悔,特别能培养儿童绘画的兴趣和审美修养,一套好的教材,犹如交给孩子一支神笔。 儿童学国画,自幼接受民族文化和美学的熏陶,犹如孩子从小吃母乳长大,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气质,使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其意义远不止于培养艺术人才本身。 为了教材更完美,作者进行了再创作,在范画方面笔墨造型更讲求儿童情趣,更利于理解技法的应用和启发想象力。增加了认识和欣赏自然的资料,以及儿童习作、画家名作、名师语录等加以丰富和充实。在作者和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使这套丛书以全新的面貌和少年儿童更加亲近。
花仙子百图 豆瓣
作者: 林端 绘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6 - 4
《花仙子百图》内容简介:线描人物,在中国绘画和工艺品设计、插图、雕塑、动画、人物造型设计等艺术领域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工艺美术范畴 被广泛应用,成为美术设计的题材之一。
苏绣图案 豆瓣
作者: 柳炳元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3 - 4
《书绣图案》是苏绣著名老艺人柳炳元所作。这是她在从事苏世绣图案设计达六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绘的。柳炳元从十四岁起就开始接触并在实践中研究苏绣的传统图案,因此他能熟练地掌握传统图案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他设计的传统图案稿,既生动、优美,而且又能使刺绣的传统技法特点,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如何发扬传统,推陈出新方面,多年来也作过不少积极的探索,并获得新的经验。
目送 Goodreads 豆瓣
目送
8.0 (492 个评分) 作者: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2010年5月16日 想读
M gift
布书衣 豆瓣
作者: 苏真 长江文艺 2009 - 4
《布书衣》主要讲述了:有了布书衣,再也不怕弄环课本了。天天都穿新衣裳,我秀我的布书衣。灵感源于自我,创作随心所欲。阅读是一种甜蜜,也是一种私密,布书衣让你在任何公开或半公开的场合都可以自由专注各种阅读主题,隐藏你的阅读习惯,隐藏你的专属心情。
与二哥书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张兆和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7 - 6
《与二哥书》讲述现代文学史上,张兆和是一位被深深遮蔽掉的作家。她一生的低吟浅唱,使得她像天空缄默的飞鸟与原野缄默的百合。她温润而贵重的性灵,以及光华内敛的文字,被阻挡在现代文学那一群“巨无霸”身影的背面,特别是被摆脱沈从文高大身影的背面——这几乎乃一切才女所命中注定的:休斯与普拉斯那样的“夫妻双璧”终于反目,而杨绛的韵味只好等钱钟书去世后才荡漾出来,李清照之灼灼文名竟不能令她摆脱被编婚的凄怆命运。这本集子,是历史上张兆和作品首次完整出版,因此意义非同寻常。
鹿男 豆瓣
鹿男あをによし
7.3 (38 个评分) 作者: (日)万城目学 译者: 涂愫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8
●入围直木奖和日本全国书店大奖!日本超过18万读者压倒性好评!
●入选日经新闻读书周间特集“今年在我胸中回响不已的十本书”!
●改编电视剧,由《交响情人梦》玉木宏主演,勇夺最佳日剧等三项大奖!
●著名日本文化专家茂吕美耶专文导读!
“老师,神无月到了,该你出马啦!”
你相信鹿会说话吗?当我听到鹿竟然开口跟我说话时,简直快昏过去了。但鹿却告诉我,要我去把宝物──“眼睛”拿回来,那是每隔六十年,就由奈良的鹿、京都的狐狸和大阪的老鼠轮流保管的东西。
“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被神明选中的‘送货人’。”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还是无法接受!
“那是世上之宝,一直保护着你们的生命。”
鹿说它们以这个宝物担负起“镇压”的任务,已经一千八百年了,现在只不过是要我从狐狸那里把东西拿回来而已。但是,当我历尽艰辛,好不容易才终于拿到所谓的“眼睛”时,鹿却不满地说:“不是这个!老师,你一定要想办法把东西拿回来,否则一旦过了神无月,一切就会太迟了!”……
有点神经质的年轻男老师,原本只是去奈良一所女子高中代一学期的课,结果不但第一天就跟女学生杠上,还糊里糊涂地被迫接下一桩事关重大的神秘任务!
而本来看似简单的差事,却因为重重的意外波折,竟变成了倒数计时的惊险大挑战!故事以古都奈良为舞台,展开了一段将日本神话和历史融合成高潮迭起又回转曲折的奇幻冒险。
全书有如宫崎骏动画电影般充满想像力,加上浩瀚的构思、缜密的结构、跃动的细节,以及字里行间处处可见的幽默,不但对我们的环境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提出了深刻的思考,更洋溢着信任与付出的温暖光泽,而趣味横生的情节在让人会心大笑之外,还有满满的感动!
2010年5月8日 已读
哈哈~这样一个故事啊,以及奈良、剑道和鹿
L M aH gift znufe.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