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 - 标记
社会契约论 豆瓣
Du Contrat Social
8.9 (84 个评分) 作者: 卢梭 译者: 何兆武 商务印书馆 2003 - 2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人类是幸运的,人民是伟大的,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总有人指引前进的道路,人民总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存在着三种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学说:孟德斯鸠主张立宪君主制,伏尔泰主张开明的君主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2010年10月4日 想读
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豆瓣 Goodreads
Joseph Fouché: Bildnis eines politischen Menschen
9.1 (1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本书是茨威格继《三大师》等作家传记之后创作的历史人物传记的第一部。这些传记的特色便是心理分析。
《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在1929年面世,是他开始创作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传记的第一部,他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和历史人物,这一开拓性试验的成功使他成为本世纪享有盛名的传记作家。
富歇的生平是一部充满令人惊讶的历史。他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年,投身革命,历经公安委员会、督政府、执政府、帝政、复辟等一系列重大的转变,许多人在这些历史的转折时期不是身首异处,便是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惟有富谢这一数朝元老,非但不倒,还始终位居要津,大权在握。
斯台芬·茨威格在本书里展现这位风云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这位一代圣杰的灵魂,给那些风派人物画上了一张群体画像。《法兰克福报》称它为“一个艺术品,铺展得很开,充满了诗意的成分”。
2010年10月4日 想读
美丽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Brave New World
8.7 (20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王波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2010年9月19日 想读
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 豆瓣
作者: (秘)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译者: 孙家孟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6 - 9
这是一部揭露、讽刺秘鲁前军政权的著名长篇小说。秘鲁驻军某地,士兵强奸妇女的事件层出不穷,军方选派潘达雷昂上尉去那里秘密组织军中流动妓院——劳军队,以期缓解。潘达雷昂上尉极尽其忠,“成绩卓著”。而事发后,舆论大哗。随军神甫,愤然辞职;广播电台,勒索煽动;社会歹徒,趁机作乱,直至暴力袭击。结果,潘达雷昂上尉成了这一丑闻的牺牲品,而劳军女郎却被道貌岸然的将军及随军神甫等人占为情妇。本书文笔辛辣,妙处横生,是当今拉美四大文学流派之一——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艺术上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有插图四幅,由辛河创作。
2010年8月11日 想读
麻生.寻鬼记 豆瓣
作者: 徐天佑 日閱堂 2010 - 7
這不是一個純粹的鬼故事,靈異?科幻?推理?懸疑?
無法說明。
世界上存在太多的矛盾,這是其中一個矛盾的開端,你相信鬼嗎?但什麼是鬼?
2010年8月1日 想读
怪笑小說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東野圭吾 译者: 林佩瑾 獨步文化 2010 - 7
怪笑‧毒笑‧黑笑
東野流的黑色幽默
施展關西搞笑天性與推理作家思路
揉合嚴謹理科背景與細膩社會觀察
不負大神名號之文末精采大逆轉
要YOU邊看邊怪笑的短篇九連發!
*收錄東野圭吾珍貴後記!
下班電車內的寫實卡位大作戰、
花光老人年金也要追星的師奶、
急倒先屍的白金v.s.黑丘社區、
漂流無人島的超級相撲轉播員etc.
因為醜陋,更要笑得美好;
因為恐怖,更要笑得無畏;
因為黑暗,更要笑得燦爛啊哈哈……
〈積鬱電車〉
擁擠電車上,各種氣味、聲音、情緒交錯,且看狹小空間的血淋淋真心話大亂鬥!
〈追星婆婆〉
婆婆七十歲,「杉帥」粉絲歷兩年,花光畢生積蓄追星,這天終於要當面獻花給杉帥……
〈一徹老爹〉
老爹無論如何都想讓兒子當上職棒選手,三歲便開始魔鬼訓練,兒子真能站上夢幻的投手丘嗎?
〈逆轉同窗會〉
由一群老師發起,邀請當年的畢業生參與同窗會,席間話題卻朝意外的方向發展……
〈超貍貓理論〉
他堅信世間一切超自然現象全是「超級狸貓」的惡作劇,上電視與研究家展開了激烈辯論……
〈無人島大相撲轉播〉
郵輪沉沒,乘客漂流至無人島等待救援,唯一的娛樂就是「收音機男」的大相撲人肉實況報導……
〈屍台社區〉
兩座房價慘澹的社區,一具無端冒出的屍體,最後究竟屍落誰家……
〈獻給某位爺爺的線香〉
獨居老爺爺接受返老還童實驗,枯瘦老人如何在遲暮之年再次度過年輕歲月的愛憎考驗?
〈動物家庭〉
在他眼裡,全家人都對應著某種動物,唯獨懦弱的自己,長相持續變化中……
2010年7月28日 想读
爱你就像爱生命 豆瓣 Goodreads
爱你就像爱生命
8.5 (45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 王小波 朝华出版社 2004 - 5
王小波是一个即浪漫又专情的人,他写给妻子李银河的书信一直以“网络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每一篇都像一件艺术品,他的表达除了对李银河个人的感情外,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被收藏的书信数量不多并且比较零散,许多读者引以为憾。《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国内首次成书的王小波李银河书信独立版本,书中收录的情书篇幅比过去公开过的书信多出一倍。
2010年4月21日 想读
基地 豆瓣
Foundation
9.3 (155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叶李华 天地出版社 2005 - 1
向来,过去才是历史,昨天才是历史。阿西莫夫却与众不同,他的《基地》系列写的是“未来的历史”,是“遥远未来的历史”,是“明天的历史”!
阿西莫夫这位“未来历史学家”,这位美国的“太史公”,用“史诗”般的笔触,用“基地”系列宏大的篇章,向读者娓娓动听地讲述了来自“银河帝国”、来自第一基地(通常称为“基地”)和第二基地以及来自那个“骡”的跌宕曲折的故事,把“未来的历史”淋漓尽致地奉献给读者。
《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扣第一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已经逐渐走向衰亡。这时间,只有心事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人人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谢顿于是设立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期望它能成为未来世代人类的希望灯塔。
然而,随着帝国的逐渐衰微,基地被好战的强邻包围。人类也面临痛苦抉择:向野蛮的势力投降、甘心受控制?还是不顾被摧毁的危险起而奋战?
2010年3月20日 想读
光荣与梦想 豆瓣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8.4 (3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威廉·曼彻斯特 译者: 广东外国语学院美英问题研究室翻译组 海南出版社 三环出版社 2004 - 2
本书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这是一部场景宏大,又描写细腻的历史巨著。作者对这四十年间美国历届政府从诞生到终结全过程中的两党纷争和内部分歧,对这一阶段全世界所经历的每一件大事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叙述;同时,对这四十年间发生在全世界,尤其是与美国有关联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从“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总统竞选、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身亡、尼克松郑入水门事件,到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再到演艺界的奇闻趣事、妇女的流行服装、青少年的时髦追求,甚至英语词汇的最新演变和人们的性观念都做了面面俱到的讲述。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阅读此书是从本质上深刻了解美国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本书在1979年曾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过,它的面世在当时及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曾在中国读者中引起过较好的反响,甚至对一大批中国记者的写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10年3月20日 想读
古拉格群岛(上中下) 豆瓣 Goodreads
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
9.3 (18 个评分) 作者: [俄]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 译者: 田大畏 等 群众出版社 1996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史诗般巨著《古拉格群岛》就是以这样沉痛的题辞开篇。1973年,索尔仁尼琴决定将这本书秘密送往西方发表,这成了苏联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可以说,苏联当局决定剥夺索尔仁尼琴的国籍,并将其强行驱逐到欧洲,与这本书的出版关系极大。
这部长达140 万字的巨著,堪称苏联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法制历史最精炼的描摹。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驾驭材料的能力。书中有激昂的控诉,愤怒的谴责,也有尖锐的嘲讽,深切的诉说,是深刻理解苏联政治体制重要的参考著作。
2010年3月20日 想读
生命是什么 豆瓣
8.4 (25 个评分) 作者: 埃尔温•薛定谔 译者: 罗来欧 / 罗辽复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 4
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追寻科学本身的原动力,或曰追寻其第一推动。同时,科学的这种追求精神本身,又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最基本的推动。
科学总是寻求发现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总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的。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本书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2010年2月3日 想读
中国文化要义 豆瓣
8.7 (14 个评分) 作者: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中国文化要义》首先从集团(集体)生活得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此外,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中國文化要義。
2009年8月14日 想读
往事并不如烟 豆瓣 谷歌图书
8.4 (173 个评分) 作者: 章诒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1
“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次女章诒和回首往事,并以此书献给已在天国的父母。书中描述史良、储安平、张伯驹、聂绀弩、康同璧、罗隆基等的起落沉浮,由诸多片断入手,组成一个个悲壮的场景,仿佛是一幅壁画,浓彩重墨间呈现出历史的真、人生的幻……
此书亦是一群经历旧社会、新中国的知识分子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2009年8月14日 想读
路上有惊慌 豆瓣 Goodreads
8.6 (17 个评分) 作者: 饭饭 上海三联书店 2008 - 9
《路上有惊慌》是饭饭的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饭饭的多篇散文,包括《在库斯马库斯拉大街》《我的巨型石头耳坠》《一个小孩忧伤的时候》《影视剧OK带》《论居家生活不应摔盘子》《基于透视原理实现的空调功能》《家庭购物划算程度排行榜》《情趣之家购物法则》《在附近酣睡的男人》《催人泪下的国家机器》等。
2009年8月2日 想读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三册) 豆瓣 Goodreads
Franz Kafka Das Erzahlerische Werk
9.3 (3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韩瑞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8
《卡夫卡小说全集1—3》选自德国菲舍尔出版社1994年的校勘本《卡夫卡全集》,包括作者创作的(生前发表和未发表的)全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之所以选取这个负有盛名的校勘本,是因为它忠实地根据卡夫卡的手稿,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
本书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原原本本地再现了作者手搞的风貌,为翻译和认识卡夫卡的作品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力图为我国的卡夫卡读者和卡夫卡研究再现一个新的视野范围。
2009年7月17日 想读
一個人住第5年 豆瓣
8.3 (15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高木直子 译者: 洪俞君 大田 2004
一個人住了五年的過來人的日常生活。一個人的生活輕鬆也寂寞,卻又難割捨。
作者利用可愛的圖畫搭配生活化的文字描寫一個人住的生活點滴,只要你曾經一個人住過,一定會有深刻的感覺。一個人住不用跟家人搶浴室洗澡,愛洗多久就洗多久、一個人住偶爾不小心看了恐怖電視而害怕的睡不著覺、一個人住感冒的時候孤單寂寞的心情如潮水般的湧上心頭、一個人住到超商去買菜還會會貨比三家、一個人住會努力想記帳,卻因為偷懶而想出每天存「50元」的計畫、一個人住常會想變換擺設也是不錯而忙到凌晨三點,有點自由隨性卻又有點苦惱,這就是一個人住的生活。
作者希望可以透過這本書跟读者分享又寂寞又美好的單身生活。
2009年6月20日 想读
叫魂 豆瓣 豆瓣 谷歌图书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8.7 (6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上海三联书店 1999 - 1
本书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之天错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本书可作为学生必读参考书。
2009年6月13日 想读
从蒙田到加缪 豆瓣
作者: 郭宏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10
导致文学批评一次又一次完成蝉蜕的努力,无不起源于一次比一次强烈的重建阅读空间的愿望。批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阅读的问题。要拓展批评家的思维空间,首先要重建批评家的阅读空间。
——郭宏安
本书汇集了作者二十余年间法国文学研究之心得,有作家专评,也有作品阐释;有总体分析,也有局部细读,研究对象涵括了法国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大部分重要作家及其作品:如蒙田、拉幸、夏多布里昂、巴尔扎克、斯丹达尔、波德莱尔、莫泊桑、左拉、雨果、加缪、纪德、萨特、莫里亚克等。
本文提到的有:蒙田的《随感录》,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墓中回忆录》,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九三年》,拉辛的《安德活玛刻》,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斯丹达尔《意大利遗事》,加缪的《局外人》、《西绪福斯神话》、《堕落》等等的图书,有原书的内容介绍,有从不同角度的评论,有写作的背景描述,展现原书最真实的一面。
2009年6月13日 想读
推销员之死 豆瓣 Goodreads
8.5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米勒 译者: 英若诚 / 梅绍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7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威利懊丧之下,责怪两个儿子不务正业,一事无成。儿予反唇相讥,嘲笑他不过是个蹩脚的跑街罢了。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现在全都幻灭了,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他梦呓似的与他那已故的、在非洲发财致富的大哥争论个人爱好的事业,最后他为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该剧体现了米勒的悲剧现实化、生活化的特点,揭示了美国梦的真谛,告诫我们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精神的自由和充实;否则,梦成虚妄,必然导致毁灭。本书为《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合集,是阿瑟·米勒代表剧作集。
2009年6月13日 想读
國史大綱(上下) 豆瓣 Goodreads
國史大綱
9.4 (56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商務印書館 1994 - 4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納,刪其瑣節。內容於學術思想,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國際形勢,兼有顧及,惟但求其通為一體,明其治亂盛衰之所由,聞其一貫相承之為統,以指陳吾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詳,事業之備,則待教者讀者之自加參考,自為引伸。本書主旨則在發明其相互影響,及先後之演變發展,以作國人如何應付現時代之種種事變作根據之借鑒。
2009年6月13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