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MissBird :coolified: - 标记
Kushner, Inc.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Vicky Ward St. Martin's Press 2019 - 3
INSTANT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The first explosive book about Javanka and their infamous rise to power

Jared Kushner and Ivanka Trump are the self-styled Prince and Princess of America. Their swift, gilded rise to extraordinary power in Donald Trump’s White House is unprecedented and dangerous. In Kushner, Inc. ,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Vicky Ward digs beneath the myth the couple has created, depicting themselves as the voices of reason in an otherwise crazy presidency, and reveals that Jared and Ivanka are not just the President’s chief they, like him, appear disdainful of rules, of laws, and of ethics. They are entitled inheritors of the worst kind; their combination of ignorance, arrogance, and an insatiable lust for power has caused havoc all over the world, and may threaten the democracy of the United States.

Ward follows their trajectory from New Jersey and New York City to the White House, where the couple’s many forays into policy-making and national security have mocked long-standing U.S. policy and protocol. They have pursued an agenda that could increase their wealth while their actions have mostly gone unchecked. In Kushner, Inc. , Ward holds Jared Kushner and Ivanka Trump she unveils the couple’s self-serving transactional motivations and how those have propelled them into the highest levels of the US government where no one, the President included, has been able to stop them.
2023年12月9日 在读 Vicky的信息整理和搜集能力……单兵作战式调查记者的天花板了吧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作者: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 Kenneth Cukier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3 - 3
A revelatory exploration of the hottest trend in technology and the dramatic impact it will have on the economy, science, and society at large.
Which paint color is most likely to tell you that a used car is in good shape? How can officials identify the most dangerous New York City manholes before they explode? And how did Google searches predict the spread of the H1N1 flu outbreak?
The key to answering these questions, and many more, is big data. “Big data” refers to our burgeoning ability to crunch vast collections of information, analyze it instantly, and draw sometimes profoundly surprising conclusions from it. This emerging science can translate myriad phenomena—from the price of airline tickets to the text of millions of books—into searchable form, and uses our increasing computing power to unearth epiphanies that we never could have seen before. A revolution on par with the Internet or perhaps even the printing press, big data will change the way we think about business, health, politics,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years to come. It also poses fresh threats, from the inevitable end of privacy as we know it to the prospect of being penalized for things we haven’t even done yet, based on big data’s ability to predict our future behavior.
In this brilliantly clear, often surprising work, two leading experts explain what big data is, how it will change our lives, and what we can do to protect ourselves from its hazards.
is the first big book about the next big thing.
www.big-data-book.com
2023年11月27日 在读
How to Do Nothing: Resisting the Attention Economy
How to Do Nothing
作者: Jenny Odell Melville House 2019 - 4
When the technologies we use every day collapse our experiences into 24/7 availability, platforms for personal branding, and products to be monetized, nothing can be quite so radical as… doing nothing. Here, Jenny Odell sends up a flare from the heart of Silicon Valley, delivering an action plan to resist capitalist narratives of productivity and techno-determinism, and to become more meaningfully connected in the process.
2023年9月29日 在读
不分心 豆瓣
The Distraction Addiction
5.6 (5 个评分) 作者: 亚历克斯•索勇-金•庞(Alex Soojung-Kim Pang) 译者: 马雪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7
每隔几分钟就想刷一下朋友圈,否则就像错过了几个亿?
快要睡觉了,又想着看个微博和抖音,结果一看就是几小时?
准备和朋友好好吃个饭聊个天,一不小心就集体打游戏?
如何才能避免“分心成瘾”,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正确利用科技的力量,不为其所扰,被其所累?
《不分心》提出了七种有效的应对方案,分别是呼吸、冥想、简化、反编码、记录、沉思空间以及休息。通过有意识地自我训练,你就可以了解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分心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高效自控。
对于任何想要避免分心,从而获得专注和创意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2023年9月15日 在读
维特根斯坦 豆瓣
作者: [英] 爱德华·坎特里安 译者: 陈永国 2020 - 6
维特根斯坦,被认为是自康德以来伟大的哲学家。他的私生活、工作和属于他的历史时刻交织成一张迷人而又复杂的网,本书则细致探讨了这些交叉点。
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都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而本书作者则对其进行了仔细的提炼,并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新解释。然而,维特根斯坦的激情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思考,这本书探讨了他对艺术和音乐的沉浸,以及他作为维也纳上层社会一员的社会地位。作者认为,维特根斯坦的个人和职业关系也为他的思想提供了洞见,因为他是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的朋友,包括凯因斯、罗素等。维特根斯坦还深受伦理和宗教问题的困扰,而他的内部混乱让我们对他那个时代的重要冲突和紧张局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书作者认为他的一生揭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困境。
2023年9月1日 在读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Goodreads
Scarcity: Why Having Too Little Means So Much
作者: Sendhil Mullainathan / Eldar Shafir Times Books 2013 - 9
Audiobook: 8 hrs and 47 mins
Why do successful people get things done at the last minute? Why does poverty persist? Why do organizations get stuck firefighting? Why do the lonely find it hard to make friends? These questions seem unconnected, yet Sendhil Mullainathan and Eldar Shafir show that they are all are examples of a mind-set produced by scarcity.
Drawing on cutting-edge research from behavior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Mullainathan and Shafir show that scarcity creates a similar psychology for everyone struggling to manage with less than they need. Busy people fail to manage their time efficiently for the same reasons the poor and those maxed out on credit cards fail to manage their money. The dynamics of scarcity reveal why dieters find it hard to resist temptation, why students and busy executives mismanage their time, and why sugarcane farmers are smarter after harvest than before. Once we start thinking in terms of scarcity and the strategies it imposes, the problems of modern life come into sharper focus.
Mullainathan and Shafir discuss how scarcity affects our daily lives, recounting anecdotes of their own foibles and making surprising connections that bring this research alive. Their book provides a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why the poor stay poor and the busy stay busy, and it reveals not only how scarcity leads us astray but also how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can better manage scarcity for greater satisfaction and success.
http://us.macmillan.com/scarcity/Send...
2023年8月23日 在读
美丽灵魂 豆瓣
Beautiful Souls: Saying No, Breaking Ranks and Heeding the Voice of Conscience in Dark Times
8.7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亚勒·普雷斯 译者: 刘静雯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6
◆平凡的灵魂,何以超越“平庸之恶”
◆四个普通人的反抗故事,来自集体内的异见声音
◆“詹姆斯·阿伦森社会公平新闻奖”得主力作
···
【内容简介】
在世俗认可的观念与看似坚实的制度面前,“说不”是一件极需理智的头脑和道德勇气的事情。在本书中,记者埃亚勒·普雷斯以多年的观察、采访入手,以神经科学、组织行为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前沿实验成果为辅助,讲述并分析了四个普通人如何为“正义”发声的故事。
从“二战”前庇护犹太难民的瑞士移民局警官,到巴尔干种族屠杀中拯救异族难民的塞尔维亚人;从违抗军令为巴勒斯坦受难者提供援助的以色列士兵,到华尔街揭露客户存款黑幕的分析员——在一个个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他们打破偏见,捍卫良知,凸显出平凡灵魂中亦有抵抗“平庸之恶”的巨大力量。
···
【媒体推荐】
这本书是一次对“不服从”的赞歌……激发你渴望将这本书推荐给下一位读者的,正是一种细小、短暂却至关重要的发现和探讨。
——《纽约时报》
一份献给人类灵魂的赠礼,令人回味无穷。
——《华尔街日报》
在通常的说教中,道德困境往往具有一种非黑即白的二分性。普雷斯则独辟蹊径,诉诸一种聚焦个体和历史细节的观察方式。这是以往的观察家最为忽视的。
——《经济学人》
普雷斯极其严谨地处理他面对的课题。……普雷斯这本书真正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分析和研究,更在于他拒绝逃避一种令人不安的事实。”
——《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详细记述了极具感染力的道德选择。普雷斯力图告诉每个人,个体有能力对集体说“不”,如此将为我们所处的黑暗时代带来一丝光明。
——《华盛顿邮报》
我们之中很少有人面临过普雷斯在《美丽心灵》中所记述的那种良知危机,然而,当我们遭遇这种深刻的道德困境时该如何应对?通过四个例子,普雷斯令读者置身于如此颇具争议的道德处境……普雷斯指出,这些个人并非具备圣徒式的完美品行,也不是通常的社会反抗人士。他们也将“团结、勤奋、友爱”这些社会性价值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些其余者没能如此。
——《书单》
2023年8月22日 在读
物理学家用的数学方法 豆瓣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Physicists:A Comprehensive Guide 7th ed.
作者: Arfken, Weber, Harris 2014 - 3
本书是为具有研究生水平的读者编写的一部入门性工具书,语言简练,结构流畅,可读性很强,很受读者欢迎,本书是第7版。
本版全面介绍了物理学中常用数学方法,内容涉及物理学中用到的数学内容,包括矢量/张量分析,矩阵,群论,数列与复变函数,各种特殊函数,微分方程,傅里叶分析与积分变换,非线性方法,变分法和概率论等诸多领域,是从事物理学研究和教学人员的案头必备书。
读者对象:物理、数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科教工作者。
2023年8月21日 在读
The Lord of the Rings Goodreads
The Lord of the Rings
8.8 (5 个评分) 作者: J.R.R. Tolkie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5 - 10
Sumptuous slipcased edition of Tolkien’s classic epic tale of adventure, fully illustrated in colour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author himself. Limited to a worldwide first printing of just 5,000 copies, this deluxe volume is quarterbound in leather and includes many special features unique to this edition. Since it was first published in 1954,
has been a book people have treasured. Steeped in unrivalled magic and otherworldliness, its sweeping fantasy and epic adventure has touched the hearts of young and old alike. Over 100 million copies of its many editions have been sold around the world, and occasional collectors’ editions become prized and valuable items of publishing.
This one-volume deluxe slipcased edition contains the complete text, fully corrected and reset, which is printed in red and black and features,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thirty colour illustrations, maps and sketches drawn by Tolkien himself as he composed this epic work. These include the pages from the Book of Mazarbul, marvellous facsimiles created by Tolkien to accompany the famous ‘Bridge of Khazad-dum’ chapter. Also appearing are two poster-size, fold-out maps revealing all the detail of Middle-earth.
This very special deluxe edition is quarterbound in cloth and red leather, with raised ribs on the spine and stamped in two foils. The pages are edged in gold and contained within are special features unique to this edition. It is limited to a worldwide first printing of just 5,000 copies.
2023年8月18日 在读
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 豆瓣
作者: 宋杰 中华书局 2020 - 3
历史上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但因历史线索错综复杂、史料记载匮乏、考古发现有限,所以目前对三国兵争要地、攻守战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书作者对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军事重镇、军事方略进行细致考索和论述,对三国时期战争的路线、关防、部署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一部有特色的历史军事地理学研究专著。书中绘制了52幅战争地理图,具有较强的学术参考价值。
搞定 豆瓣
Getting Things Done: The Art of Stress-Free Productivity
7.8 (28 个评分) 作者: [美] 戴维·艾伦 译者: 张静 中信出版社 2010 - 5
在今天这个信息量和工作量倍增的世界,一些老的工作方法已经失去了效用。每一个职场中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验:压力重重;太多事情都理不清头绪;似乎永远被各种任务和目标追赶着……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将指导你走出规划和执行工作中的泥沼,通向高效、轻松的彼岸。要想让事情井井有条,关键便是——从容、放松。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劫持 豆瓣
i-Minds: How Cell Phones, Computers, Gaming, and Social Media are Changing our Brains, our Behavior, and the Evolution of our Species
作者: 玛丽•K. 斯温格尔(Mari K. Swingle) 译者: 邓思渊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 - 5
《劫持》是一本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的书,基于一位心理学博士20年的临床经验及其作为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者的脑—电研究成果。在这本面向大众的科普书中,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数字设备及让人“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从神经认知科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有力地证明了数字媒介与大脑和人类行为的关系,探讨了手机等如何对人的大脑进行劫持或操控,并给出了自己作为从业医师的实际建议,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围绕着“数字媒介成瘾”这一主题,作者精心构建了全书的结构,既以社会观察及自己经手的实际病例作为例证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又专门介绍了神经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及数据成果作为科学支撑,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书中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
与计算机和网络持续“联机”,究竟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何从脑—电研究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数字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手机或平板电脑究竟是解放了家长还是禁锢了儿童?游戏与社交网络是导致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吗?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面对“数字一代”,给予他们恰当的帮助与指引?
数字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我们该如何处理数字媒介、网络社群对真实社交生活的影响?网络霸凌、狂躁、抑郁、群体性孤独、强迫性搜索……这一切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使用的方法出了问题?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伏特加政治 豆瓣
Vodka Politics: Alcohol, Autocracy, and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Russian State
作者: [美]马克·劳伦斯·希拉德(Mark Lawrence Schrad ) 译者: 王进 / 余杜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10
【内容简介】

在《伏特加政治》一书中,马克·劳伦斯·施拉德(Mark Lawrence Schrad)认为,使社会衰弱的酗酒行为并非与俄罗斯人的基因序列,而是与他们的政治体制密切相关,这种体制长期以来以伏特加作为统治工具。通过一系列的历史性调查研究——从伊凡雷帝到弗拉基米尔·普京,《伏特加政治》呈现了一部俄罗斯的秘密历史——一部被酒精浸泡的历史。审视(而不是忽略)酒精在俄罗斯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使俄罗斯的历史得到了更细致入微的了解:从沙皇们的宫廷阴谋,到苏联和后苏联领导阶层的滑稽醉酒,伏特加从未缺席。

除了这些生动的故事,施拉德仔细研读了原始文件和档案证据来回答挑衅性的问题。俄罗斯的统治者们是如何利用酒精来巩固他们的统治的?沙皇政变中酒精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尼古拉二世带来不幸的禁酒令是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催化剂吗?如果没有酒精,苏联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吗?伏特加政治是如何促进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共产主义和公共卫生的崩溃的?克林姆林宫怎样才能克服伏特加的障碍带来更大的社会福祉、繁荣和民主的未来?

透过伏特加酒瓶的瓶底来看俄罗斯的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如今的现代国家已经解决几乎一个世纪之后,“酒精问题”仍对俄罗斯的高层政治极其重要。事实上,承认和面对伏特加带来的毁灭性政治遗产,可能是这一代,以及下一代俄罗斯领导层最大的政治挑战。

【媒体评价】

“一本极具独创观点、扣人心弦的书。”——泰勒•柯文,边际革命博客

“《伏特加政治》一书重新讲述了俄罗斯的历史,以一种令人震惊、充满刺激情节的戏剧口吻讲述了俄罗斯的酒精泛滥,讲述了一个接一个的独裁政权是如何使用酒精来灌醉它的国民、实现其帝国野心以及为国库带来充足的资金来源。”——大卫•考特莱特,《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作者

“《伏特加政治》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详细展示了俄罗斯历史上独裁政治与酒精之间亘古不变的关联。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克•希拉德在诠释这段历史的时候,不遗余力地展示了伏特加酒是如何与俄罗斯国家治理之间相互缠绕,并因此给俄罗斯社会带来了悲剧性的后果。”——马克•贝辛格(Mark Beissinger),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民族主义动员和苏联的解体》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制造同意 豆瓣
Manufacturing consent :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8.2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布若威 译者: 李荣荣 商务印书馆 2008 - 2
《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迈克尔·布若威的重要代表作,在工业社会学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作者布若威运用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力图通过对工作现场的呈现来阐明一个关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论框架。“为什么工人这么努力地工作?”布若威的研究揭示出恰恰是工人自发的同意与资本主义微妙的强制二者的结合塑造了生产行为。内部劳动市场与内部国家的运作是“制造同意”的两大重要机制。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华夏边缘 豆瓣 谷歌图书
9.0 (14 个评分) 作者: 王明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7 其它标题: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什么是中国人?华夏认同如何发轫演变?
·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成名作,理解中国历史与民族的关键读本
· 以边缘视角理解族群,在历史记忆中反思认同
· 人文社科研究必读书目
· 全新修订再版,增补长篇序言
王明珂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来像个图形……他的研究并非只是描述华夏的汉民族史,也不是描述一个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史。而是以“华夏边缘”的历史变迁来说明古代华夏到近代中国的深刻变化,并由此旁及“边缘”内外群体间的资源竞争、垄断、冲突,以至于在当代民族概念下的再整合、分享的过程。
——罗丰
这是一部对中文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作者从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这个特殊的角度,来探讨华夏民族生长和扩张的历史,从而以十分新鲜并充满魅力的论证,为推进中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
——罗新
基于对华夏形成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质疑,作者利用多种工具,提出并论证“边缘理论”在华夏形成、变迁中的重大意义。“族群认同”、“历史记忆”,是支撑此一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作者对此所做的历史、逻辑叙述,令人信服。我更想指出的是作者学思的根本立脚点和志向,即学问与生命的关系——在学术职业化、工具化的今天,这一学术立场尤为可贵可敬。本书为华夏一族通向自我认知的道路打开了一扇大门,远非就事论事者所能比拟。我由衷地向作者致敬!
——刘苏里
内容简介: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第一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入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万物有灵且美 豆瓣
All Things Bright and Beautiful
8.8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种衍伦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0 - 1
“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把追车当做一门艺术的狗,策划群猫暴动的精灵古怪的老猫……动物们的温馨感人喜剧在轮番上演着。大自然怀抱中的乡野风情,多姿多彩的人和动物,构成了一幅芸芸众生的绚烂画卷。
年轻的乡村兽医哈利,每天开着一辆冒黑烟的老爷车“南征北战”。和恶犬贴身肉搏,随时准备应对母马的“无影脚”……,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惨痛”遭遇层出不穷。在这里他遇上有生以来最困窘的时刻,也享受到最温暖动人的真情。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乡间行医的点点滴滴,满溢着兽医生活的笑与泪,朴实的人情和土地的智慧。
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劳伦兹说过“为了能够确切描写动物的故事,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发自内心的真感情,也许这正是这本书能够打动亿万读者的真正原因吧。哈利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并赞颂着生命的奇迹。他善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掘美好,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他的热爱以近乎完美的方式,传递给读者。让我们能够同样感受到生命、爱与欢笑。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哈德良回忆录 豆瓣 Goodreads
Mémoires d'Hadrien
8.6 (19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陈太乙 上海三联书店 2023 - 1
哈德良,原名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76.1.24—138.7.10,绰号勇帝),罗马帝国五贤帝之一,生活于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在位期间,他停止东方战争,与帕提亚国王缔结和约,改革官僚制度和法律,在不列颠岛北部建造了横贯东西的“哈德良长城”,并主持了大量艺术、建筑项目,如重建万神殿等。

《哈德良回忆录》一书采用书信体,透过老迈的哈德良留给十七岁继任者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的书信,娓娓道来一位尊贵的帝王,在生命终结之即,对人生、社会、爱情、政治、艺术等命题的观察与思考,也描述了他如何从军人一步步成为王者。书中不仅为皇帝呈现了文人、艺术家、旅行家、情人等诸多形象,还大量还原了古罗马时代的历史细节,既是一本写人生、写历史的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妈妈走后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Crying in H Mart
7.6 (11 个评分) 作者: [美]米歇尔·佐纳 译者: 蔡雯婷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 - 1
☆奥巴马年度荐书
☆美国亚马逊年度百佳TOP2,1.5万读者4.5星推荐
☆全球读者票选Goodreads年度最佳回忆录,21万读者打分4.29/5
☆感动全美的惊人处女作,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超过一年
☆《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早安美国》《娱乐周刊》《费城询问报》等媒体年度选书
☆无法理解女儿的严厉母亲,无法满足母亲期待的叛逆女儿,在最后的告别时刻,所有的母亲和女儿终将相遇
——————
以血泪书写的悼念之书
以伤痛铺就的理解之路
以食物构筑的安慰之处
-
2014年5月的一天,米歇尔接到一通电话,得知母亲患癌的消息,随即回到家乡照顾母亲。
米歇尔的母亲是韩国人,父亲是美国人,她从小成长于两种文化之中,却无法靠近任何一种,青春期时,因执着于自己的音乐梦想而与母亲势同水火。
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母女二人进行了从不曾有过的交谈。几个月后,母亲离世,为了纾解心中的哀痛,米歇尔开始去一家母亲时常光顾的亚洲超市,试着做母亲曾给她做过的韩国食物,并真诚地写下了自己的内心告白。
挣扎于两种文化旋涡中的米歇尔,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在这场关于爱与失去、自我确认与伤痛疗愈的回望之旅中,她找回了母亲赋予她的品位、语言和天赋,也在食物与音乐构筑的空间中,让母亲“重生”。
——————
《妈妈走后》有力地描绘了一段复杂的母女关系,佐纳清晰而坦率地写了她母亲的离世。佐纳探索了食物和身份之间的联系,她对食物的描述把我们带到她旁边的餐桌上。这本书揭示了在失去母亲和通过烹饪韩国食物让母亲“起死回生”的过程中,佐纳如何成为她自己。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这是一部温柔、优美、令人心痛的书,讲述食物如何将我们与已故之人紧紧相连。佐纳对海鲜葱饼、松仁粥和紫菜包饭等菜肴的描述令人垂涎,她的故事流畅、诚实、亲切。当所爱之人去世时,我们会打开所有感官去寻找他们存在的迹象。佐纳让我们通过味觉进入故事,这一点使她的作品与众不同。
——柯克斯书评
这是一部温暖、全情投入的文学作品,它真诚而细致地描述了随时间流逝而产生的悲痛,其中也夹杂着希望、幽默、美好和清晰的观察。这本书不容错过。
——《西雅图时报》
我读《妈妈走后》时,心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在这部文笔优美的回忆录中,米歇尔·佐纳扣人心弦地描绘了母女之间永不消逝的联结,触及爱、摩擦、忠诚与悲伤。所有的母亲和女儿都会在这本书中认出她们自己,也认出彼此。
——丹妮·夏彼洛,《母亲的模特》作者
《妈妈走后》是一个奇迹:一个美丽、深切动人的关于母亲与女儿、爱与悲伤、食物与自我认同的成长故事。它震撼了我,也让我心碎。
——艾德丽安·布罗德,《我的母亲、她的爱人,还有我》作者
2023年7月24日 在读
龍槍編年史 3 春曉之巨龍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瑪格麗特‧魏絲(Margaret Weis) / 崔西‧西克曼(Tracy Hickman) 译者: 朱學恒 奇幻基地出版社
背叛、變節、猶豫和軟弱,
在善惡大對決的最終一戰前,
失去摯友的冒險者們,
要面對的不只是熾烈的戰火,
還有他們心中艱難的抉擇。

為了對抗黑暗之后塔克西絲的惡龍軍團,
戰火愈燒愈烈。
帶著神祕的龍珠與銀光閃耀的屠龍槍,
一行人為世界帶來了希望。
但如今,在黎明破曉的此刻,
久藏在摯友心底的祕密終於攤了開來。
背叛、變節、猶豫與軟弱,
幾乎要徹底毀掉他們所努力的一切心血。
最艱苦的一戰,
就在他們的內心之中。
但最後,他們終將成為英雄。
2023年7月20日 在读
Elminster 豆瓣
作者: Ed Greenwood Wizards of the Coast 1995
In ancient days, sorcerers sought to learn the One True Spell that would give them power over all the world and understanding of all magic. . . . The One True Spell was a woman, and her name was Mystra -- and her kisses were wonderful. Priest Havilon Tharnstar Tales Told to a Blind Wizard It is the time before Myth Drannor, when the Heartlands are home to barbarians, and wicked dragons rule the skies. In these ancient days, Elminster is but a shepherd boy, dreaming of adventure and heroics. When a dragon-riding magelord sweeps down upon him, though, the boy is thrust into a world of harsh realities, corrupt rulers, and evil sorcerers. With patience and grit, Elminster sets about to change all that. The result of his labors is a world reborn and a mage made.
2023年7月20日 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