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无尽的探索 豆瓣
Unended Quest: 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作者: [英国] 卡尔·波普尔 译者: 邱仁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 9
卡尔・波普尔是开放社会最重要的斗士。从没有一个用英语写作的哲学家,在他工作的范围和质量方面,能与卡尔・波普尔相比……人类思想的宽广领域也很少没有受到波普尔的工作与探索照耀的。《无尽的探索--卡尔・波普尔自传》是他对自己及其思想最精彩的介绍。
别闹了,费曼先生 豆瓣
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 Adventures of a Curious Character
9.1 (95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费曼 译者: 吴程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费曼得过诺贝尔奖,是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请去画裸体画、偷偷打开放着原子弹机密文件的保险箱,在巴西桑巴乐团担任鼓手的科学家。他曾跟爱因斯坦和波尔等大师讨论物理问题,也曾在赌城跟职业赌徒研究输赢机率。
2013年5月14日 已读
拖了很久,终于读完了。完全适合在地铁上阅读,没什么压抑。费曼先生果然非常人也,能把一本自传性质的书写的如此妙趣横生。无数次让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2013B 传记 科普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豆瓣 Goodreads
8.1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奥格威 译者: 林桦 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 - 7
在这本书中,奥格威坦诚地介绍他本人和奥美广告公司的宝贵经验,包括怎样经营广告公司、怎样争取客户、怎样维系客户,怎样当一个好客户,怎样撰写有效的文案、怎样制作上乘的电视广告等等。
碧河彼时 豆瓣
Period Piece The Cambridge Childhood
作者: [英] 格温·拉弗拉 译者: 管可秾 商务印书馆 2012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的剑桥童年和对整个家族的回忆。她不采用编年史形式、而采用主题(topic)形式撰写这份回忆录,将全部内容纳入了13个主题:1、纽纳姆庄园(达尔文的剑桥宅邸),2、理论,3、教育,4、淑女,5、体统,6、艾蒂姑姑,7、唐恩府(达尔文的乡村宅邸),8、幽灵和恐怖,9、五位叔叔,10、宗教,11、娱乐,12、服装,13、社交。
作者由于家族关系,与剑桥社会水乳交融,这是其他剑桥回忆录作者难以具备的背景。她以画家为业,称本书为“我童年世界的一个画卷”,并亲手画了数十幅插图,这是其他回忆录难以具备的特色。她生活在一个“美好的老英格兰”余韵未绝的时代,她的家族又属于上中产阶级,即英国社会的脊梁或主流,因此,她的回忆录所贯穿的那种风格、情绪、品位,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令人回味无穷。
汉娜·阿伦特 (2012)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Hannah Arendt
8.0 (232 个评分) 导演: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演员: 巴巴拉·苏科瓦 / 珍妮·麦克蒂尔
其它标题: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 / Hannah Arendt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纳粹德国高官、素有“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并将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著名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巴巴拉·苏科瓦 饰)受《纽约人》邀请为此次审判撰稿。当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观看审判后,却在艾希曼的阐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之间发现了分歧。当阿伦特将艾希曼当年的行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发了社会上的恶评和抨击,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绝交反目。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陸鍵東 聯經出版公司 1997 - 11
從1949至1969年,陳寅恪在中國共產黨統治下渡過他生命中最後的二十年,他晚年的生活狀況與心境,曾經引起學界「大做文章」,眾說紛紜。

本書根據大量檔案文獻和第一手的採訪資料,詳盡描繪了陳寅恪生命最後二十年的坎坷經歷,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為讀者打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從陳寅恪的生存狀態和人際著手,探索了他的內心世界,並以此分析、詮釋了陳寅恪晚年作品的內涵,提出了不少頗有說服力的見解。(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2013年2月23日 已读
当初本来想买来着,后来不知怎么就没买,然后就绝版了,念念不忘了好长时间,终于在网上找到电子版,算是以偿夙愿吧。文章憎命达。忽然想起还有一句,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了。61年之后的生活简直不忍目睹,颇有自古美人如良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康生对金石的喜爱让我想到希特勒,同时切莫得罪小人。
传记 历史 文化
新浪漫主义:李云迪传 (2008) 豆瓣
The Young Romantic: A Portrait of Yundi
8.1 (31 个评分) 导演: 芭芭拉·威利斯·斯威特 演员: 李云迪 / Seiji Ozawa
其它标题: The Young Romantic: A Portrait of Yundi
历时三年拍摄完成的李云迪自传式纪录片《新浪漫主义》是受霍洛维茨晚年的电影《最后的浪漫》启发而拍摄的,投资200万美元,由曾担任《红色小提琴》等50多部电影制片的大牌电影人NivFich-man指导。三年来,摄制组拍下了李云迪在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以及中国各地演出,在大师班进修的实况,还记录了他与小泽征尔、柏林爱乐合作录音的过程,也包括一些他的私人生活片段,该纪录片时长90分钟。
2013年1月6日 看过
2013年1月6日 评论 有点失望,好吧,非常失望(通篇吐槽,云粉就不要看了) - 一开始和小泽征尔的互动非常有爱,想给5星,然后家人说话做事都很没逻辑,还有一些我搞不懂的很多余的镜头,决定减1星,然后到和周董合作演唱会再减一星,现在我觉得李云迪只是一个star,而不是pianist。 而且非常不明白,李云迪还不到30岁,为什么这么急着盖棺定论 看完发现要说的太多了,干脆写个评论。 家人,老师表演的都非常糟糕,讲话逻辑混乱,经常用词不当,还爱结巴。当然李云迪也有这个毛病。我非常搞不懂,又不是现场直播,可以NG的,为什么不能弄的好一点,很多地方用词非常生硬,几乎连中学生的水平都没有,就不能找个好一点的编剧,写个好点的剧本吗。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缺乏诚意。家人只知道显摆他又上了哪个杂志封面,又有哪家媒体报道,内容非常空洞,人物看起来非常片面,很虚。和小泽征尔的互动倒是很有爱,但占得比例并不太大。而且李云迪的年纪并不是太大,也导致他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以讲的东西,让整部纪录片缺乏一种厚度,具体的随便在bbc搜部人物传记就能对比出来。然后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浮躁。 全片唯一的两点就在于音乐了吧。这可能是片子唯一的亮点,但问题是,这是李云迪的专业,要是他连钢琴都弹不好还拍片子干嘛。 本来还满喜欢他的,但看了这部片子,果断粉转路人。 说得具体一点,片子里很少有能发人深省的东西,一开始的家人展示或者炫耀李云迪获得的奖杯,刊登参访他的杂志,就给我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然后周杰伦演唱会前的采访有感觉好像拿之前的采访拼起来的。整体缺乏李云迪对音乐,对人生的更深一层的解读。看过之后很难有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也很难引起我的更深的思考或者说,看完之后很难让我记住什么。导致看完之后几天,再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小泽征尔。作为一部纪录片,还是人物纪录片,这不能不说是非常失败的。 所以,看过之后,评价就只能是还行,完全不到推荐的标准。 我推荐的纪录片的水准,起码要达到亲历大师,海洋,家园,亚特兰蒂斯才行
传记 纪录片 音乐
匿名者 (2011)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Anonymous
7.6 (59 个评分) 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 演员: 瑞斯·伊凡斯 / 瓦妮莎·雷德格雷夫
其它标题: Anonymous / 无名风云(港)
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英格兰的时代里,政治风云变幻。都铎王朝的成员和一些贵族都在预谋着反叛计划。影片的主角是爱德华·德维尔,他就是著名的牛津伯爵,影片从他的视角展开了叙述。实际上,爱德华·德维尔不仅仅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乱伦情人,他更是所有莎士比亚作品的执笔人。在影片的讲述中,莎士比亚,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
2012年7月25日 看过
看完bbc新出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再看这个,感觉还真是有点微妙。然后看到女王说了那句,你个磨人的小妖精,给女王跪了
传记 英国电影
亨利五世 (2012) 豆瓣
Henry V
8.4 (94 个评分) 导演: 西娅·夏罗克 演员: 汤姆·希德勒斯顿 / 朱丽·沃特斯
其它标题: Henry V / 空王冠4
BBC2历史电视电影系列《空王冠》(The Hollow Crown)4部经典莎士比亚作品的新演绎,分别是:《理查二世》Richard II、《亨利四世:第一部》Henry IV, Part 1、《亨利四世:第二部》Henry IV, Part 2和《亨利五世》Henry V。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为了向全世界展现英国文化,这四部电视电影将作为伦敦文化奥运的重点推荐剧目向全世界推行,在2012年6月播出。
《亨利五世》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部,也是莎士比亚被翻拍的作品中绝不容小觑的一部。汤姆·希德勒斯顿 Tom Hiddleston将登上王位,饰演亨利五世。而为这部掌镜的则是非常著名舞台剧导演Thea Sharrock。在《亨利五世》中,年轻的王子成长为成熟男人,致力于征服法国。莎士比亚基于英格兰亨利五世国王生平,于1599年创作了这部著名历史剧,着重描写百年战争期间的阿金库尔战役。年轻的亨利五世长于谋略,善于用兵,深得部属爱戴。由于不甘法国王子的侮辱,他出兵法国,远征艾吉宫战场。凭着过人的勇气,他率领王公贵族及市井小民在大战中击溃法军,逼法王签下和约并娶得法国公主凯萨琳为妻,成为法国王位继承人。
加罗律师 第二季 (2010) 豆瓣
Garrow's Law Season 2 所属 电视剧集: 加罗律师
7.1 (14 个评分) 导演: 阿什利·皮尔斯 演员: 安德鲁·巴肯 / 艾伦·阿姆斯特朗
Pioneering eighteenth century barrister William Garrow returns to the Old Bailey to champion the rights of prisoners against the power of the State, making powerful enemies along the way.
2012年7月21日 看过
这一季越看越没劲,触不到萌点,全在两个人的婚外情上打转,案子一点意思都没有,完全看不到加罗在推动司法进程中的作用,第一季里面的闪光点全都不见了,看得我好想睡。还有法庭陪审团和旁听者笑点真低,动不动就哈哈大笑,搞得跟情景喜剧一样。而且让我觉得琼瑶去了英国
BBC 传记 律政 英剧
理查二世 (2012) 豆瓣
Richard II
8.8 (187 个评分) 导演: 鲁伯特·古尔德 演员: 本·卫肖 / 克蕾曼丝·波西
其它标题: Richard II / 空王冠1
BBC2历史电视电影系列《空王冠》演绎4部经典莎士比亚作品。这部电视电影作为伦敦文化奥运的重点推荐剧目在2012年6月播出向全世界推行。
本剧是《空心冠》的第一集。理查二世(本·卫肖 Ben Whishaw 饰)虽是英格兰国王,但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把持。另一个叔父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也野心勃勃,企图摄政。理查由此而记恨亲政后对他们进行报复。1397年,托马斯被捕后未及受审就暴死在狱中,公爵头衔被废除。理查驱逐了约翰的长子毛勃莱公爵、以及自己的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罗里·金奈尔 Rory Kinnear 饰),并在1399年约翰去世后没收了兰开斯特家的领地,用没收的钱财充当攻打爱尔兰的军费。亨利以此作为攻打理查的藉口。1399年,在理查远征爱尔兰时举兵拘捕了他,并让国会同意将他废黜,由亨利即位。理查在监牢中囚禁多年,最终被杀害。
连线 豆瓣
作者: 加里·沃尔夫 译者: 黄锫坚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 - 7
简言之,是一个人和一本杂志的传奇……
放在大环境中,是一个时代的跌宕起伏……
一直大力地向所有人推荐这本书,只是因为,故事真的很精彩,是一个伟大而疯狂的时代所造就的一个不屈不挠的斗士——路易斯·罗塞托,还有这本举世皆知的杂志——《连线》。
通过本书,中国读者会知道,新经济热潮的主角不仅是比尔·盖茨、杨致远等技术和商业能人,还有一大批新文化的传教士和吹鼓手,比如路易斯·罗赛托,比如凯文·凯利,他们创办媒体、开设网络社区、召集精英聚会……各种新点子从此生根发芽,对时代影响至深。
《连线》是一本什么杂志?
1993年,《连线》杂志横空出世,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预言家与鼓吹手。
技术与创新、科学与医疗、商业与全球政策、艺术与文化……颠覆传统科技杂志风格的《连线》,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洞察着改变我们生活的一切新兴事物。可以说,中国对于网络的认识,就是从阅读《连线》杂志开始的。
《连线》是一本什么书?
它是一个商业故事,记录了以《连线》杂志创办人路易斯·罗塞托为首的创业者,如何寻找赢利机会和商业模式,如何说服风险投资者、如何成功上市的过程。
但它更是一部心灵的传奇,展现了青春战胜衰老、天真战胜世故、热爱终究战胜所有诱惑的故事。
通过本书,中国读者会知道,新经济热潮的主角不仅是比尔·盖茨、杨致远等技术和商业能人,还有一大批新文化的传教士和吹鼓手,比如路易斯·罗赛托,比如凯文·凯利,他们创办媒体、开设网络社区、召集精英聚会……各种新点子从此生根发芽,对时代影响至深。
裸体公仆 (1975) 豆瓣 IMDb
The Naked Civil Servant
8.6 (7 个评分) 导演: 杰克·高德 演员: 约翰·赫特 / 利兹·霍吉
其它标题: The Naked Civil Servant / 赤裸公务员
昆顿·克里斯普是英国最早的公开同性恋者之一,他的自传《裸体公仆》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同性恋者传记。他本人描眉涂红,衣着艳丽,口才出众。约翰·赫特将这一人物塑造得形神兼备,既演出了昆顿·克里斯普极为鲜明的骄傲自恋、特立独行,又把老式同性恋者在开放时代的格格不入刻画得入木三分。
2012年6月28日 看过
这样的片子总是可以轻易打动人心
homo 传记 英剧
加罗律师 第一季 (2009) 豆瓣
Garrow's Law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加罗律师
8.8 (24 个评分) 导演: 彼得·莱登 演员: 安德鲁·巴肯 / 琳赛·马歇尔
(简介转自桃花坞)
昨天开播的 BBC 2009年新剧 Garrow’s Law: Tales from the Old Bailey,说的是18世纪英国律师 William Garrow 的故事。我们现在经常在法庭戏中看到的律师质询证人的唇枪舌剑和高度戏剧效果,都是从这位律师开始的。William Garrow 出身平凡,即使当上了法庭律师,也被贵族出身的法官和律师嘲笑缺乏风度。当时的法庭辩论非常讲究礼节,William Garrow 打破了这个规矩,不仅把当庭质询证人作为辩护的重要手段,而且具有戏剧效果,成为一种艺术。
造物弄人 (200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Creation
7.8 (26 个评分) 导演: 乔恩·阿米尔 演员: 保罗·贝坦尼 / 詹妮弗·康纳利
其它标题: Creation / 创生
在一个风景如画的英国乡村,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保罗·贝坦尼 Paul Bettany 饰)与妻女一起过着恬静的生活。他十岁的大女儿安妮对世界充满好奇,达尔文便教予她很多自然和科学知识,其中还包括他的进化论,然而在世人都相信上帝乃造物主的当时,女儿口中的进化论无疑是危险的,以至于令她被家庭教师体罚,就连达尔文深爱的妻子艾玛(詹妮弗·康纳利 Jennifer Connelly 饰)也无法认同他的观念和研究。更令达尔文受创的是,不久后,小安妮因生病早夭,唯一一个支持他完成学说的力量之源也黯淡了,整理《物种起源》手稿的工作变得犹如逆行荆棘,举步维艰……
本片改编自达尔文第三代玄孙兰德尔·凯恩斯(Randal Keynes)的传记小说《安妮的盒子》。
梵高:画语人生 (2010)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
8.3 (130 个评分) 导演: Andrew Hutton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杰米·帕克
其它标题: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 / 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这位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画家,却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他传奇不朽的一生已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此次,由导演Andrew Hutton执导的本部戏剧式纪录电影,将重现梵高绚烂而短暂的一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饰演这位天赋异禀且卓尔不群的疯狂大师,而其弟提奥则由杰米·帕克 Jamie Parker饰演。剧中的一言一语皆来自于梵高写给提奥及亲人的信件。
本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入木三分的描摹再现,赢得了2011年在班夫世界媒体节上的最佳艺术纪录片洛基大奖。
霍金传 (200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Hawking
8.4 (123 个评分) 导演: 菲利普·马丁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丽莎·迪伦
其它标题: Hawking / 霍金的故事
1963年,霍金21岁的人生发生了一悲一喜两个重大事件。这一年他被确诊患上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病会使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只剩下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最后连心肺功能也会丧失,当时大夫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这一致命的打击几乎使霍金放弃了学业,但生日舞会上一个女孩的出现神奇地改变了一切,她就是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简。
2012年5月28日 看过
2022年5月4日 评论 can you hear me - 本来是为了BC才来看这部剧的,在迷上BC之前,对霍金,对物理完全无感,我是废柴文科生。。。。。。 BBC把这部剧拍的很好,首先,理论并不算非常晦涩难懂,当然也可能是我看过就算,并不怎么思考的原因,看起来并不枯燥,也没用大段大段的专有名词来忽悠人,起码除了一个singlarity,其他的地方不看字幕也能听懂。这里实在应该赞一个。 BC的演技当然没的说。包括后来霍金病情恶化已经没办法说清楚话的那种含含糊糊的口音都很像,还有各种手指不听使唤的细节都十分真实。虽然他的妹妹头被嘲笑过很多次,但脸确实显得不那么长了,而且之前看过霍金的老照片,他确实就是这个发型。BBC的电影一向把细节做得很好。 但是想到霍金最终和简离了婚,再看到这里两个人的甜蜜,就忍不住心酸,从来美好容易逝啊。 还有个小疑问,霍金那个时候已经很难控制自己的肌肉了,他还在无人的时候联系憋气,万一有一天憋气的时候控制不好,在浴缸里起不来了怎么办。一般人洗澡的时候都有可能意外在浴缸里淹死,他这么做不是很危险吗。 当然,作为一部能把人看哭的传记,当然是五星。 timestamp:2012-05-28 21:57:46
BenedictCumberbatch 传记 英国电影
水流云在 豆瓣 谷歌图书
Voices carry,behind bars and backstage during China's revolution and reform
8.5 (28 个评分) 作者: 英若诚 / 康开丽 译者: 张放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这是英若诚晚年的一本令人感动的自传,他是一位深受喜爱的演员、戏剧导演、翻译家和政治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监禁,为求生存,使用各种方式,甚至曾装扮成士兵,私下留藏着笔记本。在这本自传中,他的回忆就从他的监狱岁月开始,他回忆了三年的监狱生活,困苦中夹杂着风趣,艰难中保持着乐观。然后开始叙说他的家族,叙述他的童年及所受教育的不平凡经历。最后讲他在戏剧、电影方面的职业生涯和文化外交上的作为。
本书回顾了英若诚一生中的种种传奇,也让我们领悟到一位风趣幽默、博学谦和、流淌着贵族血脉的艺术家的人生智慧。
星星、月亮、太阳 豆瓣
作者: 江勇振 新星出版社 2006
由于胡适爱惜自己的羽毛,时时记挂着历史会如何对他作评价,因此从不轻易在书信、日记上留下任何感情上的鸿爪。所以,想要了解胡适的情感世界,我们所必须倚赖的,不是他自己所留下来的文字,而是那些环绕着他这个“太阳”的星星与月亮,是她们给他这个“太阳”的信中所流露出来的爱、恋、嗔、痴。
江冬秀的信在在显示出她对胡适的爱、宽容,以及她的憨直和果断。韦莲司的信,数量最大,字数也最多。她早年的信件充分地展现出她触感敏锐、特立独行的个性;在她与胡适成为恋人的阶段,洋溢着她对胡适的景仰、激情、相思与哀怨;在他们成为忘年之交以后,则处处透露出她对胡适嘘寒问暖的体贴与关怀。曹诚英所留下来的信件虽然不多,但她信中挥洒着她敢爱、敢恨的刚烈之情。即使是那几颗留下信件更少的星星,她们各有其爱恋甚至揶揄胡适的精言与妙语。
因此,尽管本书的传主是胡适;尽管从男性中心的角度看来,这些星星和月亮仿佛只是围绕着胡适这个太阳的配角;尽管在某些精彩的片段里,他除了是主角以外,还想兼当编剧、导演和观众,但是,那些敢于付出、勇于示爱的星星和月亮,才真正是赋予这个故事以血肉、情韵与色彩的主角。她们的爱恨、她们的相思、她们的挣扎,甚至她们对爱欲的礼赞,是胡适情感世界里最扣人心弦的精华。
本书之有别于同类题材其他出版物者:
第一,明显的性别意识。虽然胡适是传主,但是他在本书里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只是作为故事的主轴。本书的主角是胡适的星星和月亮,是她们的爱恨,她们的相思,她们的挣扎,甚至她们对爱与欲的礼赞。
第二,全面性的处理。这是第一本全面处理胡适的情感世界的书,除了现在已为人所熟知的韦莲司、曹诚英、徐芳、杜威的第二任夫人、哈德门护士,还包括几位目前仍不为人所知的中外女性,甚至还包括了传闻中的陆小曼。
第三,崭新的诠释。由于全面性处理,本书凸显出胡适处理情感的方式和特点。例如,本书对胡适与韦莲司、与曹诚英关系的诠释,就与目前已出版的书大异其趣。同时,本书也分析了一向为人所忽略的江冬秀。
第四,严谨的学术标准。本书材料得自中外档案,绝大多数从未发表过,而且绝大多数均为英文材料,包括中国人自己——例如徐志摩、陆小曼——用英文写的信件,翻译精准、传神,而且句句都有根据。
第五,情节生动。本书虽然是从学术的角度分析,然而由于胡适的星星和月亮们敢爱、敢付出,甚至敢于形之于笔墨,所以情节引人入胜。
第六,有许多未发表过的照片。本书收取了韦莲司年轻时的照片,另有其他几颗星星的照片,是中文出版界所从未见过的。
走出列宁格勒 豆瓣
作者: 布洛茨基 译者: 许凤才 2003 - 1
作为本书基础的首先是弗拉基米尔·普京本人的回忆,另外还有与他相交多年、十分了解他的人们的回忆。除此之外,书中还使用了一些档案材料,其中有一部分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本人提供的。尽管普京总统和他的夫人柳德米拉·亚历山德罗芙娜一向公务十分繁忙,但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多次接见作者。这些足以证明这位新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兴趣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