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kers~⭐ - 标记
孤岛的来访者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孤島の来訪者
7.7 (24 个评分) 作者: [日] 方丈贵惠 译者: 穆迪 新星出版社 2023 - 4
◎第29届鲇川哲也奖获奖作《时空旅行者的沙漏》系列第二弹
◎难以预料的情节发展,多重诡计的综合展现
◎孤岛×本格推理×特殊设定×神秘传说
------------------------------------------------
★内容介绍
龙泉佑树决心为儿时好友复仇,他要杀死三个人。实现复仇的舞台将是孤岛——幽世岛。
幽世岛因定期举办的秘密祭典而为人所知,早在四十五年前,岛上发生了一起离奇惨案,造成十三人死亡,自此这座小岛成了无人岛。
一行九人为了拍摄电视节目来到幽世岛,心怀杀意的佑树却发现其中一个复仇目标已被害……
是谁先一步下了手?凶手还会继续行凶吗?要亲手完成复仇计划,佑树就要查出真相。
2024年9月7日 已读
推理出了一半,还蛮有成就感的。第一次看这种设定系的推理,但其实给我感觉和本格还是有点像的,只不过加了一些奇幻生物和奇幻设定。不过后面几章有点强行反转的意思,整体还算不错的。
索拉里斯星 豆瓣 Goodreads
Solaris
8.6 (301 个评分) 作者: [波]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靖振忠 译林出版社 2021 - 8
🌌这颗星球,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秘密。
🌌波兰科幻大师莱姆代表作,塔可夫斯基《飞向太空》原著小说。
🌌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编辑推荐】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人类追寻着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遇见了索拉里斯星的蓝色大洋。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忧伤与迷惘,恐惧与执念。而它本身是什么,人类却永远也无法知道。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据此改编《 飞向太空》,铸就电影史上的经典。
🌟被无数人誉为无法超越的科幻神作,设立太空想象天花板,刘慈欣、梁文道、戴锦华、吴岩、江晓原诚意推荐。
🌟莱姆是波兰科幻作家、哲学家,被译成52种语言,全球畅销4000余万册,以一己之力将波兰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早在70年前就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虚拟现实和3D打印的出现,直言人类将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战。
🌟莱姆100周年诞辰纪念版,波兰驻华大使亲自撰写序言。
【内容简介】
索拉里斯星是一颗围绕双星运转的星球,表面被胶质海洋覆盖。根据人类既有的认知,这样的星球的运转轨道应该是不稳定的。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星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这激发了人类对这颗星球无限的兴趣。
心理学家凯尔文降落到索拉里斯星,迎接他的不是同伴们的热烈欢迎,而是杂乱的太空站、疯癫的科研人员和凝重的暗黑气氛,他试图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在一片扑朔迷离中撞见自己已经过世十年的妻子……
【媒体推荐】
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莱姆的作品对人和宇宙的关系有着更深刻的描述,与美国的科幻小说相比,在文学上也更为精致,有着更为深远的意境,也给人带来更多的回味和思考。
——刘慈欣
如果我们找不到外星人,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外星生命的理解,都以为他们是人。
——梁文道
《索拉里斯星》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科幻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甚至是一部现代哲学读本。
——戴锦华
莱姆总是能从核心处嘲弄我们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论文、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都烹调在一起,并用幽默而力透纸背的荒诞语言和荒诞情节,返照我们的世界。
——吴岩
他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一位。
——安东尼•伯吉斯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库尔特•冯内古特
相比之下,我们疲惫的宇宙显得苍白无力。
——《华盛顿邮报》
与阿瑟•克拉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和菲利普•迪克比肩的科幻小说巨人。
——《纽约时报》
2024年9月5日 已读
如果没被剧透的话,我的评分或许会更高一点。虽然作者一直在渲染一种恐怖惊悚的气氛,但到后面你会发现这本性质和《昆虫记》差不多,属于一种观察研究记录。到最后虽说也没调查出什么吧,作者构建的这个生物(?)还是很有感觉的。
椭圆女士 豆瓣
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Leonora Carrington
7.4 (9 个评分) 作者: [墨西哥]莉奥诺拉·卡林顿 译者: 郁梦非 / 李思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 - 8
【编辑推荐】
🐇 天才艺术家、超现实主义最后的幸存者、2022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主推人物莉奥诺拉·卡林顿短篇小说集,简体中文首次出版!
她曾是戏梦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圈宠儿,路易斯·布努埃尔、安德烈·布勒东、马克斯·恩斯特都为之着迷;
在超现实主义成为历史以后,她被公认为这一运动最后的幸存者;
她的绘画作品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325万美元的天价;
2022年,她被选为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主推艺术家,再次让世人领略其风采;
莉奥诺拉·卡林顿短篇小说代表作——简体中文版首度引进!
🐇 一次纸上做梦,一场妖夜舞会,一本无法无天的疯狂黑童话!
可怕的兔子、逃亡的马儿、英俊的野猪、快乐的尸体;
叛逆的少女、神秘的狼男、失控的姐妹、虚伪的圣徒;
悲伤的恋情、恐怖的婚姻、离奇的复仇、恼人的怪病……
以天马行空的笔触解放被缚的想象,幽默、暗黑、讽刺,让人欲罢不能的超现实主义故事会!
🐇 多语言写作的短篇盛宴,英、法、西语译者精妙联弹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卡林顿用英、法、西三语创作了这些带有她独特艺术标记的短篇故事,
得以让读者一窥卡林顿在生命不同阶段的风格演进和主题变化;
中文版《椭圆女士》特邀三位译者从英、法、西语直接翻译,尽量还原卡林顿的写作艺术。
🐇 安吉拉·卡特、路易斯·布努埃尔 齐声赞誉
莉奥诺拉·卡林顿坚定不移地追随自己强烈的特定视野和存在方式……她的作品充满激烈的、非传统的女权主义烙印,愤怒赋予其最后一丝讽刺和力量。
——安吉拉·卡特
🐇 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精装小开本典雅便携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倾情设计,珊瑚粉包边书脊搭配素净壳面,呈现灵动与优雅交锋的装帧视觉;
110*185精装小开本,出游、通勤绝佳伴侣。
【内容简介】
“就算你并不信我所讲,我的故事也趣味横生。”
叛逆少女讨厌母亲为自己举办的社交舞会,于是请一只鬣狗替她出席;
由于悲伤消沉,“我”游荡进群山深处,看见一轮溺亡在湖中的月亮;
受邻居之邀上门做客,却发现宅子里养着一群可怕的兔子;
年轻人骑着一具快乐尸体在路上飞奔,没想到尸体也有自己爱与黑暗的秘密……
【媒体推荐】
莉奥诺拉·卡林顿坚定不移地追随自己强烈的特定视野和存在方式……她的作品充满激烈的、非传统的女权主义烙印,愤怒赋予其最后一丝讽刺和力量。
——安吉拉·卡特
这部卡灵顿此前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短篇小说集是对她那奇异、如梦似幻的世界极好的介绍。
——卡门·玛丽亚·马查多(《派对恐惧症》作者)
卡林顿的故事乐观且虚无、美丽且怪诞、温柔且残忍。她从不满足于简单或老套的事物,不满足于能被缩短和简化后放进幸运饼干里的人生哲学。
——希拉·海蒂(《房间里的母亲》作者)
这本卡灵顿短篇小说集是献给世界的宝藏和礼物。一项惊人的成就。
——杰夫·范德米尔(《遗落的南境·湮灭》作者)
阅读她的作品是什么感觉,以下是最好的描述:在毛茸茸的童话故事中间,有一些激怒人的东西,一些熟悉得令人不快的东西,一些充满人性的、可怕的东西。
——《纽约时报书评》
古怪的人类、嗜血的会说话的动物和混血生物在她这部精彩绝伦的奇幻故事集里纷纷亮相。
——《出版人周刊》
2024年9月4日 已读
7.9w字为什么能让我读了三天,因为看一眼就睡意来袭啊!比高数书更神奇的存在。看完后这些文字像水一样划过我的大脑,推荐给孩子当睡前故事用,效果是一等一的好。
月に吠えらんねえ(1) 豆瓣 Goodreads
9.2 (5 个评分) 作者: 清家雪子 講談社 2014 - 4 其它标题: 月に吠えらんねえ(1)
□(シカク:詩歌句)街。そこは近代日本ぽくも幻想の、詩人たちが住まう架空の街。そこには萩原朔太郎、北原白秋、三好達治、室生犀星、高村光太郎らの作品からイメージされたキャラクターたちが、創作者としての業と人間としての幸せに人生を引き裂かれながら詩作に邁進する。
実在した詩人の自伝ではなく、萩原朔太郎や北原白秋らの作品から受けた印象をキャラクターとして創作された、詩人たちと近代日本の業と罪と狂気の物語。
2024年9月3日 已读
非常好的一部作品,雪子老师真的很会用分镜讲故事,所以即使后三分之二是日语生肉,我也凭着n10的底力勉强看懂了!因为其实在前期有猜到一些重要剧情,所以剧情方面的冲击对我来说还好,但这不影响里面爱和战争、爱国心之间的碰撞,以及诗人和诗人间不同的关系感情。整个故事像画了一个圈,到最后朔为自己理想的爱殉道,口街依旧是原来的口街,诗是朔成为神的理由,在这方面有三好君的崇拜,同时犀作为密友也肯定着朔作为人的一部分,最后能和白一起成为理想的爱,我想这对于朔来说已经是很完美很完美的结局了。
第二十二条军规 豆瓣
Catch-22
8.9 (52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海勒 译者: 吴冰青 译林出版社 2012 - 8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必须去飞行,去送死。
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
“第二十二条军规”早已作为常用词被收入词典。而人类世界至今无法摆脱这个圈套的困扰。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鼻祖约瑟夫•海勒力作
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小说TOP10
特别推出重译本,充分再现原著神韵
我要让人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带着恐惧回顾他们笑过的一切。
——约瑟夫•海勒
在我看来,过去50年美国小说最好的有两部,《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其中之一。
——斯蒂芬•金
如果说20世纪的作家最终只保留一份崇拜的话,我希望把这个荣誉留给美国作家约瑟夫• 海勒。我认定他在小说领域达到的境界只有科学领域中的爱因斯坦能与之相提并论。
——马原
我在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中找到的共鸣超过在昆德拉作品中找到的。
——王朔
2024年9月2日 已读
时间乱序加上出场人物爆多导致我前面看得磕磕碰碰的,除此之外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黑色幽默类型的小说,很多悖论讽刺和隐喻,作者也通过构建不同的人展现战争中不同的群体。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算作者笔下留情,给约塞连和读者都留下了一个“瑞典”的希望,这个战争并不是无法逃脱的。这本书很明显的体现了作者的无政府主义,也有一部分政见相同的原因,所以很多地方深有同感。只是下次要是打算重看,我会先全局把名字替换掉。
老妇还乡 豆瓣
9.1 (16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译者: 叶廷芳 / 韩瑞祥 外国文学出版社 2002 - 6
《老妇还乡》是作者的成名作,描写亿万富婆莱尔四十五年后返回故乡居伦小城,要用十亿捐款取她当年恋人伊尔的人头,因为伊尔抛弃了她,曾使她沦为妓女。她的要求起初遭到居伦人的拒绝,但金钱的诱惑实在太大,居伦人最后不得不在金钱前屈服。他们集体扼死伊尔,以“主持正义”换得了本城的繁荣。
这本书还收有作者的其他四部代表剧作。
2024年8月29日 已读
起初是因为想补pia姨的《老妇还乡》才去看的,看完之后最喜欢的却是《罗慕路斯大帝》。迪伦马特的剧本是我特别喜欢的类型,从荒诞黑色幽默的场景慢慢上升到哲学性的思考,对剧情进行的步调也掌握的很好。迪伦马特的主题大部分都和资本主义有关,能看出他对金钱异化人类的恐慌。但我真的很喜欢《老妇还乡》里的克莱尔,“这个世界曾经把我变成一个娼妓,现在我要把它变成一个妓院。”看着这句话乐了好久,对女性来说资本主义更可怕还是父权压迫更可怕,我也不知道。
吠月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豆瓣
7.4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萩原朔太郎 译者: 小椿山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日本近代诗之父萩原朔太郎 一生杰作精编结集 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
————
【编辑推荐】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日本近代诗之父”。在大正时代,他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这位日本诗坛的标杆性人物,也是明星诗人,他的诗歌在日本重版近百次。近年来他是手游与动漫《文豪与炼金术师》的重要角色,在中国人气飙升。
※他的诗歌充溢着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能穿越时空让当下的我们产生共鸣。他歌咏的主题,孤独者的寂寞、人情的怜悯、碌碌无为的噩梦、与闭塞故乡的矛盾和对都市的向往等等,这些生命体验与当下的我们相通。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歌咏的情绪,照进我们的内心,包容抚慰我们。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其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让读者品味其不同时期的诗情与歌咏主题。一个青涩忧郁、散发天才锐气的青年诗人,到中期情调颓废,再到晚期经历人生种种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
【内容简介】
萩原朔太郎被誉为“日本近代诗之父”,以前所未有的口语自由诗,打破旧制开创了日本近代诗歌的新局面。他的第一部诗集《吠月》,受到文豪森鸥外盛赞,一跃成为诗坛宠儿。他诗歌中充溢的寂寥感、阴郁和时而怪异的情绪,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从《吠月》《青猫》《纯情小曲集》《冰岛》等萩原朔太郎的代表诗集中,精选百余首结集成册,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天才诗人的诗歌与人生。
2024年8月26日 已读
读的诗集不多,因为在看月吠的漫画,所以把朔君的诗也翻来看看。看完其实还蛮喜欢的,比起情绪的描写,更多的是构建想象事物的语句,很有自己风格的一位诗人。最喜欢的是散文诗里面的“不死的章鱼”,感觉这首放到scp合集里也一点都不违和。
马戏团之夜 豆瓣
Nights At the Circus
8.4 (20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杨雅婷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曾获得詹姆斯•泰特•布雷克纪念奖
2006年初改编成舞台剧于英国伦敦利瑞克汉默史密斯剧院(Lyric Hammersmith)上演
一向擅长魔幻写实技法的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这次以巡回马戏团为舞台,将时空安排在新旧世纪交接之处,带领读者倾听号称“整部世界史上唯一一个羽丰翼全的处女”的空中女飞人——飞飞——细数她如何飞上马戏团之顶的怪诞经历!
因为一双天使般斑斓翅膀而赢得“伦敦维纳斯”称号的飞飞掳获了所有观众的心,更撩起了许多男人的欲望,但记者华尔斯起了疑窦:“她是真的存在,还是虚构 出来的?”为了厘清真相,也为了日渐增长的爱欲,他跟随飞飞的脚步一同参与巡回马戏团的演出。他能揭发这个空中骗子的真相吗?
卡特在《马戏团之夜》里灵巧地戏弄“叙述”的本质,将故事与故事层层堆栈交错,呈现如万花筒般炫惑迷人的架构,再加上哥特式的华丽叙事让情欲膨胀的临界隐藏在马戏团帐棚的背后,真实且丑陋的世界让人不得不信以为真,偶尔出现的零星意外却又让人怀疑,眼前看到的 文字是真实抑或是谎言?整部小说看似记实,又似谎言虚构,是卡特发挥说故事女巫的本事,在读者眼前上演前所未见的文字马戏。
聪明、性感、逗趣、惊人。——《英国独立报》
一部光辉灿烂的作品,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让人大笑同时也发人省思。至高的幻想小说巨作。——《观察家日报》
情感奔放且荒诞不经的奇想故事,引人入胜,直教人陶醉狂喜。——《洛杉矶时报》书评
安吉拉•卡特影响了整整一代的同行作家们,将他们引向了种种梦幻世界,这些世界充满了巴洛克风格的壮丽、童话般的恐怖和对未来世界异化残骸的各式幻想。在《马戏团之夜》中,她为女主人公飞飞创造了一种淫秽粗糙的新型东伦敦语言表达,将我们带回了一个位于19世纪末新旧转折点上的世界,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各式各样的人类与动物。——《泰晤士报》
《马戏团之夜》具有一种光辉灿烂的魔力,但是这种魔力根植于一种粗俗、丰富而有力的语言……一部令人迷醉的作品。——《文学评论》杂志
一部光辉灿烂的作品,一出布满各种具有强烈效果的片段的戏。叙事方式成熟圆润,情节描述细腻逼真。以不可思议的效果完成可思议之事,令人着迷。——《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无论以何种标准,这都是一本非凡的书。——英国《卫报》
2024年8月24日 已读
是看完《明智的孩子》后意犹未尽补的一本。依旧是卡特的黑童话魔幻风格,对于我来说还是更喜欢《明智的孩子》,这本相较于《明智的孩子》的程度更加魔幻一点,可以说达到了低魔世界的程度。虽然说故事主线是围绕着空中女飞人飞飞展开的,但里面的配角也写的很精彩,会预言的小猪、“公主”和迷娘的剧情我也很喜欢,一个黑皮肤的女孩弹钢琴,一个白皮肤的女孩唱歌,旁边是会跳舞的老虎,卡特在她们之间构建了只属于她们两个的空间,最后也给她们一个只属于她们的好结局。喜欢卡特风格的人,这本也可以读一读,至少我个人看得还是蛮满意的。
明智的孩子 豆瓣 Goodreads
Wise Children
8.8 (27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严韵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1
★ 无冕文学女王,离经叛道的“文学女巫”。死后跻身伟大作者之列。_ 2008年,《泰晤士报》列其为“1945年以来50位伟大的英国作家”第10位。_石黑一雄 x 阿特伍德 x 伊恩·麦克尤恩 x 萨拉·沃特斯 x 珍妮特·温特森 x 毕飞宇 x 毛尖 x 张悦然 x 包慧怡 赞誉有加
·
★ 遗世之作,惊才绝艳,写于《精怪故事集》《焚舟纪》之后。__ 自由摇摆、歪门邪道的“坏”女郎, 从伦敦到纽约继续跳舞,自由,浪荡…屡次改编搬上舞台,成为英伦经典剧目
·
★ 女性版《百年孤独》,揭开家族三代疯狂放荡史。__ 两位歌舞女郎,参加父亲百岁寿宴,揭开整个家族的秘密
·
★ 一部重燃生命之火的作品,“满载激情、睿智、艺术和爱……”,以戏仿手法致敬儿时偶像莎士比亚,“史上最伟大的大众娱乐家”
·
★ 新增阿莉·史密斯长篇导读 x 装帧由屡获“最美的书”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__ 新版封面采用了Dolly Sisters 1926年表演时的复古海报,英文书名烫亚金,呈现华丽复古的歌舞剧氛围、美人双姝的摇摆感觉。
—————————
▼ 内容介绍
“让我们把所有的丑事都揪出来,就在今天,就在今天!” 从伦敦到纽约的人生狂欢,她们歌舞,轻佻,醺醉,摇摆,浪荡……
——
安吉拉·卡特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满载激情、机智、艺术和爱……卡特最后的遗产。”此时,卡特仍写女人、女性气质、自我创造与自由,写蛇蝎女人与天真女人的人生嘉年华。自从出版以来,一直是Vintage Classic销量前10。这次,她以三代女性,不,甚至是五代女性,如《小偷家族》般出于爱而非血缘“自选家人”,编织女性家族史,创造超现实的世代传承,“隐喻过去一百年的英国社会”。
故事从朵拉、诺拉两位歌舞女郎参加父亲百岁寿宴开始,回忆她们舞台表演的人生,剧情贯穿世纪,横跨大洲,却在一日之内。卡特的笔下,歪门邪道、自由浪荡的女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来庆祝人生,唱歌,跳舞,浪荡……
—————————
▼ 媒体推荐
世纪作家。——《星期日泰晤士报》
令人目眩神迷……安吉拉·卡特多产、富有创造力的写作生涯的巅峰。——《纽约时报》
卡特对民间故事、精神分析和恐怖的嗜好,将童话写作带向新的、令人震惊的方向。——《纽约客》
喜乐和悲伤的混合体。它得意洋洋、淫荡地登上舞台,展示它的力量。——《卫报》
她生动的、感官的、充满力量的世界激发我的想象力……我从她的话语中认出了一种女性的野性,它在我心中沸腾。——艾玛·赖斯(《明智的孩子》舞台剧艺术总监)
2024年8月20日 已读
太喜欢安吉拉卡特的文风了,这本也很喜欢。封面说这本是女性版的《百年孤独》,但给我的感觉还是蛮不一样的,《百年孤独》更倾向史诗宿命,这本则更多的讲人和人的关系以及欠思的经历。最喜欢的场景是第二幕里,朵拉上了金发男高音后,宴场起了火灾,朵拉在找阿诺的时候意识到她最爱最不能缺少的就是阿诺,而阿诺逃离火灾后第一个念的也是朵拉(顺便还装晕帮朵拉在男高音前圆场)。第二喜欢的是最后一幕,佩瑞带着一大群蝴蝶进场,叫梅齐尔糟老头,还说他以梅齐尔的名字命名了一种蝴蝶。这里出现好多对双胞胎,每一对性格都不同,感情也都不同,喜欢骨的不妨看看,能吃到很多。
迷宫饭 Bangumi Eggplant.place
ダンジョン飯
9.4 (59 个评分) 作者: 九井諒子 KADOKAWA/エンターブレイン 2015 - 01
  随着一次大地震坍方后所露出的墓地入口,一位枯瘦如柴的濒死老人从中步出,自称是千年前早已灭亡古老帝国黄金之国的国王;如今这座王国受到诅咒、落到强大魔法师的控制之下。“谁能击败那位魔法师,我会将一切赠与给他”说完这句话的老人随即化作尘埃、随风而逝。一场由冒险者们谱出的迷宫冒险于焉展开。
2024年8月18日 已读
完善的世界观和应收尽收的伏笔已经不用夸了,很喜欢莱欧斯的角色塑造,大概是这种不通人情欲望明确的性格比较戳我。虽然看完感觉有些网络媒体的评论有点过誉 ,但现在能有不为有一些所谓“神展开”而去扭曲人物和剧情的漫画确实很难得,九井老师剧情推进和任务描绘都是一流的。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部漫画并不能算我喜欢的类型,当然这算我口味问题,不过还是久违的在漫画里磕到了,卡布尔和米老头好萌,谁能不爱童颜老头呜呜。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豆瓣
Gifts, Favors and Banquets: 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
作者: 杨美惠 译者: 赵旭东 / 孙珉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 6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内容为:关系、人情和面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无论置身何处都会明白的。但是由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历史情况,一种被命名为“关系学”的东西便由此诞生。关系学在世界上也由此演变出了其最为复杂缜密的形式、并成为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该书力图呈现在1980年到1990年间,关系在中国大陆是如何运作并将这一系列的实践置于国家再分配经济,初现端倪的市场经济以及毛崇拜的背景当中去。笔者沿着古代关系学的谱系,追踪到清代之前对建立国家官僚权力的法家形成抵制的儒家伦理制度。二十世纪,关系学在掀起密集的关系学网络并阻止和切断国家机器垂直运作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
2024年8月17日 已读
前面的导言就铺垫了好长的背景,到后面延展开的也很多,感觉作者也不是说想研究礼物关系,只是想在当时的那个大背景的以小见大的写一些她认为改写的东西。看完能说更多的了解了我妈一点,她很擅长处理人情和礼物关系,现在看可能也是他们那一辈人“应该”擅长的一种交际能力。
浣花洗剑录(上下) 豆瓣
6.0 (26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本书为古龙作品集绘图珍藏本之一,古龙从1960年创作《苍穹神剑》始,一生共写了近70部武侠小说。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的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
2024年8月14日 已读
和大旗一样的毛病,最后结束的非常草草,相当于把什么伏笔都堆在一起匆忙解释了,也不管合理不合理。方宝玉这人虽然说是捏他贾宝玉,但我看下来完全感觉他小时候是小鱼儿长大了是楚留香,而且长大后的性格刻画明显没有小时候好,可能是因为他开始谈恋爱了。
新媒体的语言 豆瓣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8.8 (13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马诺维奇 / Lev Manovich 译者: 车琳 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 - 8
21世纪数字媒体革命的理论奠基之作
麦克卢汉后最重要的媒体思想家
刷新《理解媒介》对媒体技术与人类未来的预言
解码数字时代的文化形态和视觉美学
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认知突围名著
问世20周年,15种语言译本影响全世界
跨越人文与科技鸿沟,连接学界与业界
全球数百高校学术项目推荐阅读书目
——————————————————————
在“新媒体”还炙手可热的时候,马诺维奇就看到了变革的创造性可能,但他从未落入“新媒体没有历史”“新媒体单枪匹马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窠臼。他的眼光是独到的、冒险的、有说服力的。
——汤姆•冈宁,当代电影理论家
——————————————————————
📖编辑推荐
——————————————————————
媒体与计算机的相遇改变了二者的定义。
从此,计算机成为媒体的合成者和操控者,“新媒体”就此诞生。
媒体是人的延伸,当媒体更新换代,将如何影响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新媒体”为我们描绘出怎样的世界?
本书预言了我们正生活于其中的未来,也记录下了一些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以及那些前人展望,但后人无法想象的视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有趣的未来建设者”列夫•马诺维奇
列夫•马诺维奇是一位媒体理论学者,也是世界上蕞早运用计算机数字特效的程序员暨艺术家之一。他接受过古典绘画、建筑学、计算机编程、视觉科学与认知心理学、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训练。在他和马云、埃隆•马斯克、蒂姆•库克等人被列入“50位蕞有趣的未来建设者”时,媒体给出注解是“关于我们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蕞聪明的声音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媒体理论开山之作,系统化详尽分析新媒体视觉美学
在电影发展史上,众多的大师之作完善了电影的语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新媒体作品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些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呢?新媒体语言的历史和理论亟待建立。在这本开创性的书中,列夫•马诺维奇朝着这个目标,做了大量基础性的概念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媒体并非凭空诞生,它从何而来?
马诺维奇借鉴电影理论、艺术史、文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试图从绘画、摄影、电影和电视中追溯新媒体美学的源头,在视觉与物质文化史的空间中绘出一系列轨迹,新媒体就位于这条轨迹之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媒体多种多样,如何被归纳为一门语言?
马诺维奇考察了数字影像、人机交互界面、超媒体、计算机游戏、合成、动画、远程在场及虚拟世界等新媒体领域,归纳出独属新媒体的维度以及创作范式,也引出全新的概念:文化交互界面、空间蒙太奇、影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媒体时代,电影还是会是我们今天熟知的样子吗?
曾几何时,电影影像在黑暗的影院中主宰一切。在数字时代,电影是计算机屏幕上的小小窗口、网络中的一条数据流、硬盘中众多文件中的一个——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代码。马诺维奇做出了关于未来电影的预言,一些预言已经实现,另一些则揭开了电影发展史上的另一种可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媒体的语言,便是未来文化生态的语言,是未来人类感知世界的语言
新媒体增强了现有的文化形式和语言,也为重新定义它们打开了大门——它将文化和文化理论转化为一种“开源代码”,给予我们一个重新思考世界和人类的机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面暗藏复古与新锐元素,呼应新媒体“史前史”
护封的设计灵感源自故障艺术(Glitch Art)、DOS系统命令行、90年代初计算机交互界面风格、电影胶片,印刷上选用了手感特殊的土豆淀粉艺术纸以衬托未来感印银工艺,极具收藏价值。
——————————————————————
📖内容简介
——————————————————————
本书力图为新媒体研究这一新兴领域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发展图景。作者将新媒体置于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视觉与媒体文化史框架中,揭示了新媒体在技术与文化方面的来龙去脉。在本书中,作者运用艺术、人文、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讨论新媒体对旧媒体传统的借鉴,展示新媒体作品如何创造现实的假象、与观众交互、呈现空间,涵盖虚拟现实、计算机游戏、人机交互界面等多种新媒体类型。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新媒体的普遍法则与逻辑。此外,作者还考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影响了电影语言的演进。
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下,本书引出了一个问题——“新媒体”从何而来,又如何为我们打开了前所未见的世界?
本书被全球数百个学术项目用作教学参考书,曾被译为俄、法、意、日、韩等多种语言。中文版是其第十五个语言版本。
2024年8月12日 已读
教科书味非常浓的一本书,讲的东西很全面很有条理,就是太枯燥了。里面很多章节都看到了现在一些游戏、app的影子,比如讲选择的那章,很容易联想到现在的肉鸽式游戏。对里面讲电影的部分,接受的不太好,主要电影没怎么了解,电影也没看很多,之后补充了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再回过头看看。
华中村治研究 豆瓣
作者: 刘燕舞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3
2024年8月7日 已读
因为是论文合集,所以很多观点会有重复。可以看出质量的良莠不齐,有些放上来我只说可能是为了提供新的视角。可以看出农村老人自杀问题,是因为传统道德不能束缚子辈后,新的公共赡养措施也没落地,导致老人没有劳动力之后极其容易被子辈抛弃。
大旗英雄传(上下) 豆瓣
有1997年6月1版3印本
6.5 (32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大旗英雄传》又名《铁血大旗》,是古龙一部跨时代的作品,也是使古龙名声大震的作品。此书写于1965年。古龙创作《大旗英雄传》时当盛年,满腔热血。数十万字的文稿,洋洋洒洒,气贯长虹,令人拍案叫绝。
《大旗英雄传》与《浣花洗剑录》、《武林外史》、《绝代双骄》堪称古龙中期“四大名著”,这四部名著不仅在古龙小说系列,在整个武侠文学中,都是重量级的作品。
2024年8月3日 已读
古龙还是可以驾驭起点风的,介于这个是早期作品,后期转为《多情》那种风格应该是有自己的审美要求。不过还是一如既往的爱happy end大结局,最后还要给大旗门弟子拉个郎,古龙我真服了你。
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 豆瓣 Goodreads
7.5 (8 个评分) 作者: [法国]阿尔贝·加缪 译者: 郭宏安 译林出版社 2021 - 5 其它标题: 加缪笔记--1935-1959(精选集)
“我最喜欢的十个词:世界,痛苦,土地,母亲,人,荒原,荣誉,贫穷,夏天,大海。”
加缪研究专家郭宏安据“七星文库”版精心选译
特别附赠法语引文书签和封面同款纪念卡片
---------------------------
从1935年初入文坛到1960年猝然离世,在大约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加缪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下对创作和人生的思考。他总共写了九本学生用的练习簿,内容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关于人类命运的观点,以及写作计划、读书随想、风景、游记、交往等,将作为艺术家、作家、哲学家的加缪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行所为,通过简明扼要、澄澈如水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2024年7月30日 已读
森见之前说写日记是抱着没有人看的心态去写的,如果为了给人看,写出来的就完全是另外的东西了。加缪的日记就是这种没有出版意愿的类型,有时候是小说构思,有时候是思想碎片,对加缪熟悉的人看着会有亲切感,至少里面有很多接近他本人的东西。对我而言更像是看了一位毛象象友的全部嘟文。
白玉老虎 Eggplant.place 豆瓣
7.9 (11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5
《白玉老虎》是古龙成熟期的重要经典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他娴熟地操纵剧情,深入刻画了剧中人物的内心冲突,情感与理智、责任与仇恨……复仇者与仇敌之间,爱恨交织,打成死结,无法消解,由此造就了一个令无数人传诵的经典结局。
武林之首大风堂公子赵无忌大婚之日,却遭遇了父亲赵简惨死的悲剧。大风堂的仇敌正是专事研制奇门暗器的蜀中唐门,赵无忌寻找着杀父仇敌留下的蛛丝马迹,发现一切证据都指向二当家上官刃,而后者,已带着赵简的人头,投奔了唐门。赵无忌也由此踏上了复仇之路……
2024年7月27日 已读
好消息!唐玉一直都是一个阴湿美少年!坏消息!别的书是烂尾这本则是根本没有尾!剧情不错,环环相扣,就是出场人物太多,前期好多看起来大背景的人,还有和主角密切相关的人,在主角进唐家堡之后就没有剧情了。虽然说古龙很爱先把写三分之一章这人多少多少牛,后三分之一章就安排他去死,但这些人就只是干巴巴的没剧情了,让人搞不懂前面那些一大段剧情是为了什么。当然如果后面能把所有都衔接圆上,那必然这本算神作。(但这种才是真的小概率事件
私货 豆瓣
The Fun Stuff
8.5 (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詹姆斯·伍德 译者: 冯晓初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破格》、《不负责任的自我》和《小说机杼》几本书的出版,使詹姆斯·伍德成为同时代批评家中的翘楚,继之而来的《私货》则令他稳站高地,他不仅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评判人,更是当代小说的鉴赏家。
这23篇热烈而光彩闪耀的文评,覆盖了诸如哈代、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埃德蒙·威尔逊这样的 重要作家,在这些篇目里,詹姆斯·伍德为我们描摹出一个现代小说的全景图貌。
他也将自己对文学规则的百科全书般的深刻理解,举重若轻地和他对当代最重要作家所持有的同样深刻的分析联结在一起:科马克·麦卡锡、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以及V.S.奈保尔。
收录在《私货》一书中的,还有获得2011年“国家杂志奖”最终提名的、致敬基斯·穆恩的同名篇目,以及伍德关于乔治·奥威尔的文章,这篇文章被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收入他编选的《2010年度美国最佳文选》。
《私货》对任何关注当代文学的人来说,都可算是不容错过的阅读经历。
“伍德是当今最好的批评家,柯尔律 治、黑兹利特、普里希特……的承继者。”
—— 约翰·班维尔,《爱尔兰时报》
“这一代里最有影响的批评家。”
—— 威廉姆·斯凯德尔斯基,《新政治家周刊》
“今时今日仍然在世、且作品会于未来五十年间广为传阅的少数专家之一。”
—— 布莱恩·莫顿,《国家》
“当今最引人注目且最具良知的批评家。”
—— 《卫报》
“伍德是一位绝妙的批评家。他以无可比拟的生动来呈现作家是如何写作的。就像一位非常棒的老师亲临授课一般。”
—— 威廉姆·莱斯,《标准晚报》
“智识的迷眩、文学上的敏锐以及精神之严肃,他的文章于此所有当之无愧……伍德的写作如同梦境。”
—— 丹尼尔·门德尔松,《纽约时报书评》
(正在采用) (你提供的)
2024年7月23日 已读
种草集,太会写了,我要是能像他这样卖安利那还愁没人吃啊。詹姆斯.伍德一贯的风格,书评比书好看,很会从书里提炼内容,也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是我看书评里top中的top。如果不是现在他的这几本实体太贵,怎么说都要买来收藏。
三少爷的剑 Eggplant.place 豆瓣
7.8 (16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5
《三少爷的剑》是古龙的重要经典代表作之一,属于“江湖人”系列,也是古龙最终完成的“江湖人”系列中唯一的一部。在本书中他娴熟地操纵剧情,道尽江湖人的悲哀与苦衷,深化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一主题,结局有力而深邃,令人回味无穷。天下第一的剑客,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厌倦了江湖,决定抛弃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隐姓埋名,化身为“没用的阿吉”,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是做一个“没用的阿吉”,也会遇上无法预计的事,最终他不得不重现江湖。
2024年7月21日 已读
目前看的最古龙的一部,古龙的优点完全发挥了出来,气氛写得非常好,每个大场景之间的剧情连贯流畅。最重要的是几个出场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燕十三和三少爷之间的剧情,把古龙自己的武侠观点阐述的明白且让读者能共情。燕十三愿意杀掉自己来遏止第十五剑出世何尝不是一种李寻欢救人的刀呢?如果要读古龙,那这本可以说不能不尝。
欢乐英雄(上下) 豆瓣
8.3 (24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7
脑子似乎少根筋的郭大路!有一肚子秘密的燕七!穷得一分钱都没 有,却仍然很好客的王动!第一次闯江湖的大少爷林太平!他们穷得要命,又慷慨得要命;他们不知道明天做什么,但今天就很快乐;他们想喝酒就喝酒,想醉倒就醉倒,想打架就打架,没心没肺,没头没脑,但就是那么快乐!古龙小说中,朝气蓬勃、阳光积极的一部奇作,召唤所有人的快乐细胞!
2024年7月18日 已读
从这本书看到了好多武侠单元情景喜剧的影子,特别是同福客栈和龙门镖局,可能宁财神江湖人称小古龙。开头很有成人童话的感觉,郭大陆也是刻画的最好的一个角色。但王动则有种重重抛起又轻轻放下的失衡感,林太平又非常的边缘化。还有就是古龙哥的异性恋依旧难磕的要死,最后的配平操作看得我恨不得撕书,你这几对还不如王动和林太平呢。不过既然定位是成人童话,配平就配平了吧,浅浅的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