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平衡 (2000) 豆瓣
9.2 (30 个评分) 导演: 彭辉 演员: 奇卡·扎巴多杰 / 杨欣
其它标题: Balance
《平衡》是近几年来国内比较优秀的纪录片,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者彭辉用了3年时间来记录,又浓缩在70分钟内播出,使大家感受到了时间空间和事件的震撼力,这是时空张力和对客观再现的综合表现。此片获得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最高奖项: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
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这在其他纪录片中是不多见的。而事实上,在这部纪录片中,解说词也是多余的。开头为我们展现了广袤的青藏高原,接着是巍巍的昆仑山脉,最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是“可可西里”无人区,也就是本片拍摄地点。奔跑着的藏羚羊,滑翔着的斑头雁,寥寥几笔为观众点出了这个世界第三大无人区,野生动物的天堂,更是藏羚羊家园的“可可西里”。以此作为之后片中表现“西部野牦牛队” 保护藏羚羊及其他种种问题设下铺垫。没有多余的画面与解释,简洁有力而大气。
片中使用了少量音乐,大多是自然音响。风声贯穿全片,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即便用了防风罩,依然抵不住肆虐的大风,真实直接地表现了西部野牦牛队的工作环境。在环保主义者杨欣过生日片段中,大家为他学唱生日歌也是自然音响之一,毫不粉饰的音响带来了体现情感的最佳效果。
主人公扎巴多杰坐在卓乃湖前对着镜头讲述。他让我们知道了“索南达杰”,西部工委第一任队长,同18名盗猎者搏斗而牺牲。因此,扎巴多杰自愿请命成为“西部野牦牛队”队长,来到可可西里进行艰苦的工作。片中引用了故事片《索南达杰》的片断,把现实中索南达杰牺牲时,冻僵的躯体仍保持着握枪姿势的情形同演员再现的情形一同展现给观众,带来更大的震撼。这也是片中的一个亮点,对观众来说,会牢牢记住这一细节。
除此之外,片中还引用了一些资料,例如,偷拍的藏羚羊绒围巾交易现场、5000美金一条、800公斤羊绒来自中国等数据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强调了“反盗猎”的必要性。也突出“平衡”这一主题。
导演彭辉也是幸运的,因为扎巴多杰本人就是个具有相当震撼力的人物,并且善于表达,他的个人魅力足以打动每个人。在镜头前,他毫不掩饰,非常直接自然地表达一切,对盗猎者强烈的愤慨,对政府某些官员的指责,对自己工作的执着。很多信息是通过扎巴多杰的表述传达给观众,这是此片很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
五一,五二 (2009) 豆瓣
6.9 (7 个评分) 导演: 魏晓波
其它标题: 5152 / March In Chinese Fashion
拍摄于2008年,内容是中国的爱国者抵抗家乐福超市。
残废科幻 (2013) 豆瓣
导演: 薛鉴羌
其它标题: 歹戋废禾斗幺ヮ / Deformity Sci-fi
为火星人即将登陆地球,年轻的11生活在中国的一个乡村小镇整日和兄弟们打打杀杀,随着从城里回来越来越多的有钱人,他决定去城里闯荡。
■2008-2013【实验剧情】残废科幻 deformity sci-fi 120 min/101min
2011 cifvf 众人拾柴 最受观众喜爱的电影项目
2011 Chongqing Independent Film and Video Festiva
l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Audience Award Award
2013 CIFF第十届中国独立电影展评委会奖
2013 Chinese Independent Film Festival“ Jury Award”
2013台湾南方影展勇于创新奖
2013 South Taiwan Film Festival “new frontier award”
2013天画画天电影基金资助
2013 “Heaven Pictures” Film fund
2014伦敦华语视像艺术节
2014 chinese visual festival
2014 DCCFF第二届华盛顿华语电影节
2014 2th DC Chinese Film Festival ( DCCFF)
2013香港嶺南大學电影研究中心收藏Lingnan University,LU
双村记 (2006) 豆瓣
雙村記
导演: 陈心中
其它标题: 雙村記 / The Tale of Two Villages
未出發先熱身,齊齊來上個中文課:「治」和「制」雖同讀作「zhi」,政治上的含意卻大相徑廷。 「治」字含「水」,有公平、仁和、平等之意;「制」字從「刀」,制治、權力往往源於暴力。再來北望神州,跟導演一同見證中國兩條小村莊「治」和「制」的角力 ─ 受盡貪污腐敗的地方政府無良「制度」所壓迫,民主「自治」看來是唯一出路。村莊初次舉行村委會選舉,工作人員、參選人和村民皆初試啼聲,滿腔民主熱血,殊不知未有前車可鑑,以致選舉制度模糊、執行混亂、參選人輸打贏要,也許要有「自治」先要有「制度」?從選舉走向合作社,合作社雖能凝聚各村各壤,卻處處受地方政府貪官阻撓,往往壯志未酬,出師未捷身先死。邁向「自治」長路漫漫,絕難一步登天,村民何以還會堅持下去?「治」與「制」,香港又可有借鑑之處?(HKAIFF 2008)
活着 (2011) 豆瓣
7.8 (8 个评分) 导演: 范俭
其它标题: The Next Life
叶红梅和祝俊生是汶川地震中幸存的一对夫妻,不幸的是,他们8岁的女儿在这场大地震中遇难。像叶红梅夫妇一样的家庭还有很多,2009年他们大多住在临时板房区等待家园重建,同时也希望能再次生育一个孩子,让死去的那个生命"轮回"到新生命中。叶红梅已经40岁,她却依然放弃领养而选择了试管婴儿受孕,这条再次孕育的路却十分不顺利。叶红梅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不菲的营养费也让这个刚经历过灾难的家庭感到吃力。丈夫祝俊生却一直坚定的想要再生一个女儿,自从女儿遇难后他的内心一直为没能救出女儿而内疚不已,他渴望救赎。新生命会如夫妻俩期待那样降临吗?
纪录片创作 豆瓣
作者: 黎小锋 2006 - 10
《纪录片创作》,本书是外教社组织策划的“广播电视艺术系列教材”之一。作者在书中对纪录片制作的具体环节,如选题、策划、拍摄、剪辑等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介绍。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在纪录片制作中,纪录片人应该如何选择立场、位置,把握道德底线,以及如何看待纪录片的空间与造型及时间与叙事的关系等等。本书适合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及广电从业人员使用。
三十二 (2014) 豆瓣 TMDB
三十二
9.0 (174 个评分) 导演: 郭柯 演员: 韦绍兰 / 罗善学
其它标题: 三十二:中国幸存“慰安妇”生存现状 / Thirty Two
《三十二》试图走进一个“慰安妇”的内心世界,是一部纪录片。“慰安妇”这三个字,曾经在多少中国人心里被披上“中国耻辱”的外衣。曾几何时,又是多么敏感的一个词。多少人想揭,却不敢活生生揭开;多少人想拍,又怕打扰到她们的生活。这是一段疼痛的历史,每个中国人心知肚明。
尘埃无足 轻重,所以无人留意,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飘落的尘埃,足足三十二秒,隐喻着我们的视角和态度,讲述这一段真实却“随风飘落”的故事……
荣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永久馆藏
2013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蔡涛)
2014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
2014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4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5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 展-特别奖
2015美国里士满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
展映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
马尼亚人权国际电影节
英国梅德韦视野电影节
美国纪录片电影节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观看地址:

预告片:
纪录与方法 豆瓣
作者: 王迟 / 布莱恩·温斯顿[英] 2014 - 1
本书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同中国广播电视纪录片协会、《中国广播影视杂志》以及业界知名学者、电视纪录片导演等大师级专业人士共同精心打造的大型纪录片丛书《纪录与方法》的第一辑。
本书收录、翻译的作品堪称纪录片黄金时代的大师级作品阐述。内容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的世界纪录片创作发生的重大变化。通过对纪录片大师MichaelMoore、Errol Morris、RossMcElwee等人的作品,如《罗杰和我》、《细蓝线》、《谢尔曼的长征》等的分析,以新的理论框架阐述了这些全新形态的纪录片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样式,开拓了纪录片表达更多的可能,进而对纪录片本体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纪录电影手册 豆瓣
作者: 林旭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
中国当下著名的纪录片研究专家林旭东先生十年以来对纪录片创作进行研究的集大
成之作。全书分两大部分:纪录片的创作与纪录片的实践,包括纪录电影的起源与历
史、导演与作品、方法与技巧。介绍了摄影师如何辛勤劳作,通过真实的在现实世界,用电影眼睛,去探索、去激发国民的强烈感情,本书重点介绍了对纪录片如何进行导演、如何进行前期制作,如何进行现场操作及后期制作。
(2005) 豆瓣
8.0 (5 个评分) 导演: 黄伟凯
杨是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流浪歌手,在城市商业中心的过街隧道里以卖唱为生。在三十岁的这年里,当初满怀的梦想早已成为泡影,他知道自己难以成为一名歌星。他每天都要跟驱赶他的隧道保安和城管周旋,同时还要排挤其他街头艺人,以保饭碗。另外他新旧情人间的情感纠葛,也使他更加痛苦麻木。无论他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一切都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当中。最后,他在唱歌时被收容遣返回家。
羞羞的铁拳 (2017)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IMDb
羞羞的铁拳
6.3 (972 个评分) 导演: 宋阳 / 张吃鱼 演员: 艾伦 / 马丽
其它标题: Never Say Die / 恥知らずの鉄拳
靠打假拳混日子的艾迪生(艾伦 饰),本来和正义感十足的体育记者马小(马丽 饰)是一对冤家,没想到因为一场意外的电击,男女身体互换。性别错乱后,两人互坑互害,引发了拳坛的大地震,也揭开了假拳界的秘密,惹来一堆麻烦,最终两人在“卷莲门”副掌门张茱萸(沈腾 饰)的指点下,向恶势力挥起了羞羞的铁拳。
缝纫机乐队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缝纫机乐队
6.0 (479 个评分) 导演: 大鹏 演员: 大鹏 / 乔杉
其它标题: City of Rock / 縫紉機樂隊
坐落于东北的集安市曾因破吉他乐队成为全国著名的摇滚都市,也激发无数年轻人和儿童们的音乐热情。只是二十年过去,摇滚逐渐没落,连集安著名的标志大吉他都面临拆除的命运。为了守护这里的摇滚灵魂,修车行小老板胡亮(乔杉 饰)从北京请来前破吉他乐队的经纪人程宫(董成鹏 饰),希望对方帮他组建乐队,策划一场守卫大吉他的演出。在胡亮的软磨硬泡下,程宫他们东拼西凑找来了美丽的女贝斯手丁建国(古力娜扎 饰)、背对观众的鼓手炸药(李鸿其 饰)、年事已高的医生吉他手老杨(韩童生 饰)和未成年的小学生键盘手希希(曲隽希 饰)。
他们克服各自的困难,携手朝着音乐梦想前进,心中永远保持着最初的激情……
2017年9月30日 看过
摇滚=向政府求情、与地产商共舞?
电影=“梦想”+标签化+方言+明星+背景音乐+“最后一分钟营救”?
中国 大鹏 音乐
川渝陷阱 (2017) 豆瓣
7.2 (28 个评分) 导演: Billy Starman 演员: Higher Brothers / GO$H
其它标题: 川渝说唱 / Trap in Southwest
2015年,Noisey 推出系列纪录片《亚特兰大》,让全世界直观地了解到trap music(陷阱音乐)及其背后的文化场景。随后trap迅速成为hip-hop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并以简易复制、野蛮生长的姿态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新的技术降低了制作的门槛,再混合上街头潮流、互联网文化,Trap在中国的墙内也逐渐形成了气候。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当下最火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在北上广中的任何一个,而是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 Wes Chen是中文说唱圈的老司机,他主持一档hip-hop电台节目已经有10年了,见识过各种本地场景的兴衰,也懂得甄别才华与伪装。Noisey摄制组诚邀Wes主持,共同奔赴川渝,拜访了两个在本地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厂牌:来自成都的CDC说唱会馆,和来自重庆的GO$H音乐。
中国制造的trap,方言说唱的新境界,新一代rapper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相对宽松的文化土壤养育出新的亚文化场景,以及两个厂牌(城市)间若隐若现的竞争意味,一起构成了这部系列纪录片——《川渝陷阱》。一路上我们反复在问同一个问题:什么是trap?相信看完本片,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冈仁波齐 (2015)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གངས་རིན་པོ་ཆེ
7.1 (377 个评分) 导演: 张杨 演员: 尼玛扎堆 / 杨培
其它标题: གངས་རིན་པོ་ཆེ / Paths of the Soul
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
昨天 (2001) 维基数据 TMDB IMDb 豆瓣
昨天
8.6 (176 个评分) 导演: 张杨 演员: 贾宏声 / 王彤
其它标题: Quitting
本片是对演员贾宏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整十年不堪回首岁月的真实再现,并由贾宏声本人及其家人回归各自相应身份参与回首。
贾宏声本是年轻有为的优秀演员,从1987年到1993年,他主演了《夏日的期待》、《银蛇谋杀案》、《北京你早》和《周末情人》等将近十部电影,渐渐小有名气。这期间,他接触并疯狂爱上了摇滚乐,视BEATLES乐队的约翰•列侬为精神之父,然而同时,他也接触了并非摇滚精神内核的大麻和软性毒品。自此,他不再接戏,性格变得极端、偏执和歇斯底里,无法再与其他人相处。其远在东北四平的父母为了不让儿子继续沉沦,提前退休把整个家搬到北京,随后的一切,都像一场似乎没有尽头的战争。
贾宏声于2010年7月5日下午坠楼身亡,时年43岁。
公共王国的旅行 (2004) 豆瓣
7.6 (5 个评分) 导演: 戴维.哈里斯 / David Harris 演员: P.K.14 / PK14
其它标题: A TOUR OF THE PUBLIC KINGDOM
在二零零四年的十月和十一月,P.K.14乐队开始了他们第一次全国巡演。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这部记录了这次巡演过程的作品最终成为一扇窗口,带领我们进入到这支来自南京的后朋克乐队的奇异世界中。
在跟随着乐队转辗于火车,汽车,卡车,货车,出租车,手推车的同时,戴维.哈里斯也引领着我们进入中国的现在,穿过城市和乡村,进入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将会看到乐队在各种场所各种情形下表演他们的音乐,我们也将会看到他们是如何在今天中国纷乱吵杂的众多声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特别收录P.K.14乐队音乐录像《他们》,乐队二零零五年欧洲巡演照片,歌曲现场版,以及更多影像花絮。)
屏幕比例16:9和4:3,彩色,片长55分钟。
简体中文和英文字幕。
摩登天空出品
后革命时代 (2005) 豆瓣
6.7 (22 个评分) 导演: 张扬 演员: 中国乐队
其它标题: Post Revolutionary Era
这部纪录片由导演张扬与其好友罗拉历时五年搜集素材并最终剪辑完成,是关于中国当代地下摇滚最为知名的纪录片作品之一。以2002年与2001年的迷笛音乐节为起止,中间穿插了乐手们在树村的生活、开心乐园内的演出以及开心乐园门外的二表、音乐之外延伸出的绘画与行为艺术创作、和“秋天的虫子”共处的时光。沿着这条线索,创作者的镜头记录下了乐观而保持理想主义的乐手们对艺术的坚持,生活状况的困窘,台上台下年青人们的状态。摇滚现场在这部纪录片中占去了不小的比重,彼时的战斧、病蛹、扭曲的机器、冷血动物……站在台上,对当时的人们是一份纪念,对后来者则是一份展示。最后,舌头在01年的迷笛现场说: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
青铜时代 豆瓣
作者: 王小波 2016 - 5
王小波(1952.5.13—1997.4.11)逝世已近廿年。他的全集、选集一版再版,同道、论敌遍及天下。此名一经提起,人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北宋揭竿子的那位”,而是他,一位作家。爱之者甘之如饴。厌之者摇头不已。始爱终弃者自感棋高一着昨非今是。王二的读者,没有中间状态。
在他的长篇小说《寻找无双》里,衙门巡捕王安老爹指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奸党”。显然,从巡捕的眼光看去,王小波依然是奸党,虽然他已不在人间。好在世界上不只有怀揣镣铐的巡捕,还有其他人。因此,这个句式还可以改写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巡捕,一种是我们。”
王小波一生创作了以“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唐人故事》为代表作的三十余部长中短篇小说,一百五十余篇、三十余万字的杂文随笔,以及舞台剧本、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社会学著作(与李银河合著)等多种文类,并有若干书信和未竟作品留存于世。
王小波用杂文表达他的“信”,以小说承载他的“疑”。
★《王小波文集八卷本》(裸书脊精装插图典藏版)包括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红拂夜奔》《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爱你就像爱生命》
★文学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知识群体必读作品。
近二十年来,他被无数文艺青年青睐,影响了70后、80后,
今天,他的文字将被90后,甚至00后所拥趸,只为那颗自由的灵魂。
这套书适合喜欢王小波的文艺青年、知识群体再读;
适合时时被影响,却从未去翻阅的伪粉丝细读;
值得**次接触王小波的小鲜肉初读。
★王小波早期作品手稿首次曝光
王小波早期作品手稿,保存下来的仅有六篇,分别是《绿毛水怪》《战福》《这是真的》《歌仙》《这辈子》《变形记》, 这些手稿是首次曝光,原汁原味展示出作家早期手稿状态。
★李银河老师亲自校勘、精选
长篇小说(全)、中篇小说(全)、短篇小说(全)、未竟稿(精选)、杂文全集、书信全集。
★李静、朱大可作序推荐
李静是王小波生前采访过他的人,对王小波的作品和思想了解至深,这次是李银河老师推荐她来作序。
★裸书脊精装插图典藏版,**设计师倾情打造
设计理念:
*为平易近人的装帧还原了文学书籍的真实意义,减掉一切不必要的工艺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信息和功能本身,来探索设计的本质。
装帧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裸线装订的书脊,不主张个性突出和具有特定的作品美学意识,它想要做的,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却能时刻感受到王小波那种率情与率性。从他写的坦荡直白又生动有趣文字里,理解体会他的黑色幽默。
一个人的影像 豆瓣
作者: 张献民 / 张亚璇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1
本书对DV的产生、形态、功能等等做了全面的叙述,可说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完整的DV本题论著述,也是对DV创作现状的全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