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1980)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6.7 (29 个评分) 导演: 张一 演员: 徐枫 / 王尔利
其它标题: The Maples / Feng
故事发生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卢丹枫(徐枫 饰)和李红钢(王尔利 饰)本是感情十分要好的情侣,却分别加入了对立的“红旗派”和“井冈山派”,成为了水火不容的阶级敌人。
某日,李红钢被俘,本着昔日的情分,卢丹枫悄悄将他放走。然而,重获自由的李红钢立刻就开始着手布置起了正对“井冈山派”的袭击行动,然而,在他的内心里,依然保留着对于卢丹枫的感情。一场激烈的斗争中,卢丹枫丧失了理智向李红钢开了枪,尽管身负重伤,李红钢一派最终还是获取了胜利。之后,卢丹枫和李红钢终于决定面对面谈一谈,但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悲剧。
侠隐 豆瓣
7.6 (79 个评分) 作者: 张北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5
姜文最新电影《邪不压正》原著小说;阿城、王安忆、王德威、陈丹青、张大春、骆以军倾城推荐;民国初年的侠义故事,在文字中复活的北平繁华顶点。
小说《侠隐》被称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小说对老北京的描写细节精确,味道醇厚,所虚构的武侠故事真实可信,阿城先生赞道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果然好看”。张北海笔下的北京,是一个“有钱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传统和现代,市井和江湖,最中国的和最西洋的,最平常的和最传奇的,融为一炉,它透过今日开放社会的眼光去回望传统,发现其中的美好,并创造一个理想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已经消失,而张北海却用文字使它复活,使它栩栩如生。
---------------------------------------------
《侠隐》故事背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当时日本尚未入侵,北平鱼龙混杂。青年侠士李天然,为寻找五年前师门血案的元凶,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随着他调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马的斗智斗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务、亲日分子、豪门旧户、黑帮老大、交际花、外国记者等轮番上阵。而老百姓的日子依旧悠悠然地过着。庙会、堂会依循旧例;东城、西城一如往日。人情冷暖、旧京风华扑面而来。然而卢沟桥一声枪响,北平淹没在战争烟尘中。
-----------------------------------------------
《侠隐》开篇而且通篇即在我很熟悉的北京,细节精确,我甚至可以为有兴趣的读者作导游……国际、国家、民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惊异,其中个人武功能力展现得又合理又不可思议,是那种贴骨到肉的质感,不涉此前武侠小说一目十行的陈词。果然好看。
——阿城
张北海所依赖的,不是悼亡伤逝的情绪,而是文字的再现力量。他是在跨越时空的睽违,观看北京当年的回光返照。除了怀旧,他更要创造他的理想城市。
——王德威
张北海的《侠隐》,就是写了一个人世间的侠士。
——王安忆
皮影戏般的飞侠、戏台上的爱情对白,乃至大型战争场景的动员及历史幻景,全在不忍删除的细微末节知识掌故中,边界模糊而让人相信“在1937年的北京城里,真的曾经存在过那样一座城市”。
——骆以军
《侠隐》以久违了的扎实的笔触与沉稳的心迹、干净的文字和严谨老道的叙事方式,特别是意在笔先,认真做足了功课,稔熟于心地融入了大量的老北京地理和民俗民风,真的是地道,写得那样韵味醇厚,精描细刻,逸笔氤氲,宛若一帧墨渍淋漓的水墨画。方才让一册小说写得如此蕴藉,让一座京城舒展得如此丰厚,耐得住咀嚼和回味。
——肖复兴
操他妈的电影 (2005) 豆瓣 TMDB
操他妈的电影
8.4 (10 个评分) 导演: 吴文光 演员: 吴文光 / 张元
其它标题: Fuck Cinema
主要是跟随一个艺名为“王诛天”的群众演员(真名凌宗南)四处向人推荐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剧本;同时并列的线索,包括数次以“招考表演小姐/妓女角色”的演员面试,和跟踪冬日里贩卖盗版DVD的小吴(亦或是“小武”??)行走于城市的角落鬼鬼祟祟的运送艺术片的碟片。
主角王诛天的剧本根据他当群演的经验完成,共计6万字,手写稿(生活窘迫的他甚至不能负担打印稿件的费用)。吴文光在99年的时候已经被业内人士敏锐地认出并被尊敬地叫做“吴老师”,在他的镜头逼视下,来自山东的王诛天一次次来到影视工作室甚或是CCTV6电影频道毛遂自荐,希望有人赏识他的剧本并给与投资。与此同时,以作职业演员糊口的他因为久未开工而甚至买不起一顿饭,夜晚在北师大的楼顶露宿;白天在北京城内焦灼地和吴文光的镜头一起飘荡。
你清楚地晓得王诛天的个人经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电影不会打动那些专业人员中的绝大多数(包括你自己),他自己口中的“好本子”很有可能是一个教育不完全但是一心对电影抱有热诚的业余电影爱好者一厢情愿的文化创作。但是他对自己的充沛信心或者是其他一些什么貌似神奇的力量支持着他的寻觅和等待,尽管时间看似所剩不多,尽管这些寻找一次比一次绝望……你通过吴的执拗的镜头观察着他的失败,一开始你对这种过程充满好奇,后来你迅速失去热情,你希望不如让他的失败来得彻头彻尾,“这一切不如迅速结束”,你对自己说,因为你开始感受到煎熬,你对王诛天的同情被莫名地转化为一种恨,你痛恨他的自信和小聪明,同时你鄙视他的不自量力,所以你会希望看到他的彻底崩溃。
整个情形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变,因为你变得残忍。你说,“操你妈电影”。你不清楚王诛天是不是会这样痛快地或者痛苦地诅咒。你这个时候希望王是一个小贩或者其它什么人,但千万不要是一个对电影抱有如此热诚却又没有相匹配的才华与机遇的人。
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对方认出摄像机背后的人是传说中的吴文光的情况下,观众已经不清楚王诛天在镜头前一次次介绍那蹩脚的剧情、接受批评是否是某种意义上的自虐表演,因为接受剧本的那一方碍于“吴老师”面子的缘故大概不会直接开口拒绝。你必须忍受这全部的过程,看一个身无分文、衣着拙朴(虽不至褴褛)、热爱电影(各种意义上的)的理想主义者或者机会主义者如何被业内的所谓决定者们撕开他的自尊和梦想,然后被抛弃在北京夏日一场莫名的拍摄计划中和哪怕这部片子的存在都无法阻止的大众遗忘中。
在吴文光的安排下,王诛天去酒店见张元。在出租车上,王对吴文光说,你知道吗,如果选择,我宁愿地球上只有狼而没有人,因为“狼可以培养,但是人无可救药”。
彼时的张元很狡猾,但是镜头前的他倒也真实而可爱。他直接问王,“你是不是有一种感觉,就是被人操纵着到处乱跑”(意指吴文光在利用王诛天做自己的拍摄计划)。王诛天说,自己需要一份临时演员的工作糊口,张元说,你不已经是了吗??然后一脸坏笑看着镜头后面的吴。
据说02年的FUCK CINEMA里面没有王诛天的声音,而在这个版本中,挫败后失意的王在路边对吴说,别人对我怎么样,我也可以很敏感;(拍摄的过程中)你玩得开心,我玩得痛苦。而在接近片末的部分中,王念了自己对吴的一段评价,(原谅那段未来得及手录),记得他大概是说,你和你的摄像机都在如此残忍地观察我的挫败,恨不能看到我挖心挖肺,血溅四处。
吴文光拍摄演员面试的部分我不细说,个人很喜欢那个贩卖盗版DVD的、对艺术片很有见地的小吴。除了那些北京雪日中的奔走,记得有一个镜头,是他在房间独自看着马其顿的“BEFORE THE RAINS”(暴雨将至)。他还反复对老吴说,不要看“天浴”(陈冲那部),没有什么意思。路过卖A片的大婶时,吴文光对小吴说,哎她们是你同行呢!小吴对此不置可否,“她们怎么会是我的同行”;老吴说,我觉得有相似;小吴沉默。
影片的最后,是雪夜中老吴抬着摄像机跟在骑单车的小吴身后跟丢了,他喊着,小吴,小吴,小吴……喘气声,和失焦的镜头。
2017年5月31日 看过
卖剧本的编剧、卖表演的演员、卖碟的商人就比妓女高尚吗?清高的纪录片也只是剜人身肉的怪物。哦,“搞”电影的人啊。
中国 吴文光 纪录片
昨日之岛 豆瓣 Goodreads
8.4 (10 个评分) 作者: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
发现电影的魅力,呈现文化的症候,戴锦华文章精选结集,坦言学术和人生思考的心路历程。
本书包括十篇戴锦华本人精选的文章和一篇访谈,从中可以看到戴锦华教授多年来以电影为基点,对当下与历史议题所展开的思考,尤其可以看到作者思想发展的断面。
秦颂 (199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秦颂
7.5 (135 个评分) 导演: 周晓文 演员: 姜文 / 葛优
其它标题: The Emperor's Shadow / 제국
战国末期,战火连绵,攻伐不断,百姓疾苦无人问津。秦国王子嬴政童年时困为赵国人质,好心的燕国女子将其与自己的儿子高渐离一同哺育成人。襄王驾崩,嬴政随使臣赶回秦国登基,两个好友也从此天各一方。
成为秦王的嬴政(姜文 饰)号令三秦大军攻城略地,各国诸侯闻风丧胆。灭赵后,统一大 业指日可待。秦王念及旧日之情,希望找到高渐离(葛优 饰)谱作《秦颂》。高拒不从命,最终沦为阶下囚,却凭此机缘结识了美丽的栎阳公主(许晴 饰)。心怀妒嫉的王贲(王宁 饰)在高额头上留下耻辱的烙印。出于崇敬和爱恋,栎阳公主亲自劝慰,而高为求一死不惜强奸公主。两人由此结下剪不断、离还乱的孽缘。六国既灭,国之一统,在上万人性命的胁迫下,高渐离作出了荡气回肠的《秦颂》……
2017年5月27日 看过
可能是古琴不好听,所以嬴政的歌迷身份的说服力不够,是缺憾,也是硬伤。
中国 周晓文
大腕 (2001)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大腕
7.9 (534 个评分) 导演: 冯小刚 演员: 葛优 / 关之琳
其它标题: Big Shot's Funeral / El funeral del jefe
尤优(葛优 饰)接到个美差,拍一部宣传记录片记录好莱坞大腕导演泰勒(唐纳德.萨瑟兰 饰)在中国拍摄影片的工作过程。一开始工作顺利,但随着制片人托尼(保罗.莫索尔斯基 饰)的到来,事情起了变化。闲下来的尤优和泰勒、泰勒的助手露茜(关之琳 饰)到寺庙游览,三人相处得非常愉快。不料几天后泰勒因心脏病发作,生命垂危,他希望尤优能为自己操办个喜丧葬礼,尤优揽下活儿。
尤优找到老同学王小柱(英达 饰),泰勒将死对王来说是一个难得商机,对托尼来说也是如此,惟有尤优和露茜是怀着朴实感情面对此事。王小柱开始出谋献策,拉了好多赞助,众多商家不惜花大钱在葬礼上做广告。局面变得无法收拾,却不料,在葬礼的背后另有玄机……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诗词格律 豆瓣
王力
中华书局 2013 - 10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诗词格律》共四章:第一章介绍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韵、四声、平仄、对仗等;第二章分别讲解律诗、绝句、古体诗的诗律;第三章讲词律,分为词的种类、词谱以及词韵、词的平仄与对仗三小节;第四章讲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书后附录《诗韵举要》、《词谱举要》。此次再版又增加了一篇《诗律余论》,是《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诗词格律》出版后,作者对诗律部分内容的补充。
《中华传统诗词经典:诗词格律》第一部分,选入了《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积极发展中国的语言学》,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的思考。第二部分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学术论文,显示了作者立足于汉语的语言事实,从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问题出发,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特色。第三部分是汉语音韵研究,特别是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学术论文。第四部分是关于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论文,表达了作者既充分尊重传统训诂学,又主张把训诂学发展为汉语词汇语义学的学术思想。
2017年5月23日 已读
卑躬屈膝的玩意儿。
中国 文学
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 (2013) 豆瓣
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
9.0 (74 个评分) 导演: 邓康延 演员: 叶开 / 周国平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把青春唱完1990-1999 豆瓣
8.3 (43 个评分) 作者: 高原 中信出版集团 2015 - 8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历经短暂的爆发之后,进入了长久的沉眠。但这十年,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音乐不仅呈现了“一种社会现实性的、个人内心化的焦虑与寻求宣泄表达的企图”,也陪伴很多人走过了青春。
中国摇滚的黄金十年,因其时代的特殊性成为不可复制的时代缩影。一代人对于青春、自由、才华、独立的追求,深远影响了那个时代。在这十年中,摄影师高原近距离记录下了中国摇滚台前幕后的影像经历,凝聚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回望。与此同时,高原记录的也是自己在摇滚乐圈里的真实生活,记录她和她的朋友们。
看到青春,重返青春。与其说高原在记录摇滚乐的十年,不如讲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朋友的生活状态。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音乐人、艺术家,也是高原的朋友。她的镜头里有他们:崔健、窦唯、何勇、张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许巍、栾树、汪峰、孟京辉、张扬、黄觉、周迅、讴歌、欧洋、王勇、黄燎原、张有待、贾敏恕、张培仁……高原和他们见证了摇滚乐的黄金十年。若干年后,他们会如何看待曾经的青春时光。
这段在混乱中自在生长的记录,因其真实和诚恳而具有特殊的力量。从这本书里,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论是从摄影、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还是重新唤起自己的青春记忆。
--------------------------------------------------
【编辑推荐】
❀作者高原双重身份,既是摄影师,同时也是摇滚圈内的生活者和记录者,她与这些音乐人的近距离生活和接触,让她拥有独有的一手影像资料。
❀高原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第一次面世;
❀Lens出品,编者从从数万张底片中精挑细选,入选本书的图片都是标志性的精品;
❀老树、张震、王小帅、周迅、许巍、汪峰、张楚、孟京辉、郑钧、阿克曼、唐朝老五、高旗、黄觉、张有待、老狼、王勇、宋宁、左小祖咒、杨坤、朴树、张铁志等联合推荐;
❀国内5个城市、持续半年的高原摄影展及音乐人座谈等活动;
❀不仅是摇滚记录与生活影像,更是整个90年代的缩影和回忆,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评论】
“每个人从书里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可以从摄影的角度、社会学的角度,音乐的角度,以及青春的角度去解读,非常好。”
——阿克曼(孔子学院顾问,墨卡托基金会中国代表,原歌德学院中国分院院长)
它是在我的年轻岁月中,和一帮哥们儿,怀抱着理想,放胆地各自表述,在工作中同欢同悲,在混乱中一起成长的记录。
——贾敏恕(台湾音乐制作人)
我们在这些照片当中只看到了人,而不再是什么牛逼的摇滚和摄影。
——-刘树勇(摄影评论家、文化学者,微博名:老树画画)
高原镜头下的每一个瞬间,我都是不在场的:它定格的每一个时间,我又是在场的。我们同处一个时代、一个空间......一起撒野,一起张狂。
——王小帅(“第六代”导演)
青春终将逝去,但歌声却可以将它重塑!高原用她眼中的影像不可思议地记录了这一切珍贵的记忆⋯⋯
——汪 峰(歌手、音乐创作人)
心存善愿和远方,我们是永远的少年。
——许 巍(歌手、音乐创作人)
高原不强加于现实什么特质,只是基于事物关系的本身。她的作品对未参与关系的人,会更容易真实理解,并有一种信任感。
——张 楚(歌手、音乐创作人)
关于青春,不管曾经多么疯狂、不堪、精彩、忧伤,最后你能收获的都只是两行热泪。
让燃烧凝固!
——郑 钧(歌手、音乐创作人)
在我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常常会听到一首歌就想起一个人,或是某一部电影的一幕戏,又或是某些地方空气中特别的味道。
摇滚乐对我而言,可以代表我的学生时期。在我青春期的那些年,最爱听的就是摇滚,当时的那种衝动、叛逆、玩世不恭的调调,很酷。
当中,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合辑《中国火》,那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的摇滚乐,震惊。唐朝、张楚、何勇、窦唯等,在那时期,这些人都是我所响往的。
缘分很有意思,在距离青春期这么遥远的今天,收到一封朋友转寄的E-mail,认识了高原。透过高原的照片,我见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热情、对音乐的追求以及摇滚的精神。带我穿越时空,更贴近那些我所响往的人。当所有喜欢的事都可以自在生长,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们便以潇洒的姿态继续向前迈进。
——❀张震❀(演员)
那些激情、懵懂的少年时代⋯⋯
——周 迅(演员)
这些粗粝而饱满的影像,带我们重返那个充满摇滚的纯真年代,空气中尽是爆炸的张力,而所有的故事正在开始被书写……
——张铁志(台湾摇滚与文化评论人)
那段事情起头的日子最珍贵。
刹那永恒的摄影作品!
——倪重华(发掘伍佰、林强、张震岳的幕后推手,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
延边口技 (2008) 豆瓣
YanBianBOX
导演: 刘峰 演员: leo / SG
其它标题: YanBianBOX / YBBOX
W+K上海的LiuFeng,无意间看到一条关于中国某偏远省份一个正在玩口技的当地老屯子桂晶的录像时,他发现这是他见过的技巧最高超的口技,必须将它拍成一部影片。于是一部纪录片应运而生,它讲述了三个延边的年轻口技爱好者为支持英国口技高手Killa Kela不远千里来到北京与上海的故事。这部不以品牌为出发点的独立影片开始在电影节巡展上崭露头角,无疑成了W+K倡导做自己热衷项目的最佳典范。
When Shanghai director Liu Feng stumbled on a video of villagers in a remote province of China creating some of the most insane beatboxing he’d ever seen, he knew he had to capture them on film. The result is a film documenting three young beatboxers’ journey to Beijing and Shanghai to support British beatboxing legend Killa Kela. The non-branded film, starting to hit the festival circuit, is a great example of the kind of projects we love to make for ourselves.
孔子 (2010)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孔子
5.1 (181 个评分) 导演: 胡玫 演员: 周润发 / 周迅
其它标题: 孔子:决战春秋(台) / Confucius
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周润发 饰)受到鲁定公(姚鲁 饰)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独霸朝纲,也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陈建斌 饰)家奴免受陪葬,而与之结怨。他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马精武 饰)和大夫黎鉏(王绘春 饰)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从此,孔子率颜回(任泉 饰)、子路等弟子开始游历各国。在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的尊重,获俸粟6万石。他见到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周迅 饰),并在交谈中展现了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
本片主题曲《幽兰操》为歌后王菲息声多年后复出之作。
太石村 (2006) 豆瓣
导演: 艾晓明 演员: 艾晓明 / 郭飞雄
2005年秋,广州番禺太石村因村官卖地,引起村民强烈不满;数百人签名,依法要求罢免村长。村民查封了村委会财务室,并通过静坐等形式表达诉求。政府部门动用警力抓捕了村民中的活跃分子,但村民坚持要求启动罢免程序。政府部门终于派出工作组,到村里核实签名。
第一集 柳浪闻莺
第二集 雨水和谐
第三集 鸟投林
第四集 雨打芭蕉
我和你 豆瓣
作者: 韩东 花城出版社 2010 - 4
《我和你》内容简介:“我”与女友交往多年,由于对方的冷淡而备受压抑。在遭遇古琴专业的学生苗苗后,“我”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而后者被前任男友抛弃,正陷入深深的忧伤中。“我”的嫉妒之火愈演愈烈,终有一天苗苗家真的失火了。《我和你》是一部根据作者亲身经历编织的情感故事,瞄准了信仰缺失时代的“爱情崇拜”,堪称当下之爱情经典。
乡土中国 豆瓣
9.0 (95 个评分) 作者: 费孝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乡土中国》是从社区研究转入社会结构分析的一种尝试,对中国社会学而言,极具示范性和开创性。精选中外社会科学经典名著,尤其是具有学科元典意义的社科名著,或重译或重编,增加名师点评和插图,致力于为我国读者打造易读宜藏的经典精粹。
海报:
此时此地 豆瓣 Goodreads
Time and place
7.9 (42 个评分) 作者: Weiwei Ai / 艾未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此书所收文章全部选自艾未未曾经的博客,选取内容是博客文字与艺术、建筑、摄影相关的文章和一部分艾未未对艺术家所做的访谈及为艺术家策划的展览的序言,以及一部分艾未未的被访谈的整理。时间是在2005年底至2008年中。
互联网的虚拟存在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极大拓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使不擅长文字的艾未未产生表达欲望和传达之可能,这也成为这本书出现的自我矛盾的理由。
花好月圆 (2008) 豆瓣
Flower Good Moon Round
导演: 艾未未 演员: 刘德军 / 刘沙沙
其它标题: Flower Good Moon Round
The story about two dissidents kidnapped by secret police in Beijing, and peopl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 on this incident.
提着心吊着胆 (2016) 豆瓣
6.4 (110 个评分) 导演: 李雨禾 演员: 陈玺旭 / 高叶
其它标题: 提着心,吊着胆 / Absurd Accident
杨百万(陈玺旭 饰)和妻子马丽莲(高叶 饰)共同经营着名为仙客来的饭店。马丽莲样貌出众个性泼辣,让杨百万很没有安全感,整日疑神疑鬼,担心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就多了一顶绿帽子。某日,杨百万撞见马丽莲和一陌生男子共处一室,愤怒中,他暴打了该男子,却反而遭到了妻子的一顿修理。
认定了自己遭到背叛的杨百万找到了神医毕见效(曹瑞 饰),花费巨款委托后者找杀手做掉马丽莲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约定当晚,杨百万药倒了马丽莲后离开,却在无意之中发现了妻子的清白,而彼时杀手已经默默的来到了马丽莲的身边。心急如焚的杨百万赶回家,没想到眼前出现的竟然是毕见效的“尸体”和昏倒的马丽莲。
2017年5月12日 看过
漏洞多,巧合硬,台词水。丨中国电影里“非线性叙事”电影的佳作不多表明这类片子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