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制作《批判徐童》 (2012) 豆瓣
导演:
吴昊昊
演员:
吴昊昊
/
徐童
BACKGROUND
Xu Tong is a documentary director. His work “Wheat Harvest”, was opposed by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for violating the privacy of sexual workers and copyright, ironically, these complaints help to let more people to know and watch this film.
WuHaoHao failed to film Xu Tong and used his materials about such incident as he couldn't get the copyrigh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he criticized himself, the society, documentary format by deconstructing video, sound and text he got when he interview Xu Tong. Like using paper cutting, or his individual voice over to repeat the interview.
CONCEPT
The way the director criticizing documentary format by deconstructing the video, sound and text of his interview with Xu Tong inspired me to deconstruct all the Chinese characters for all the titles on the poster.
背景
徐童,紀錄片導演,他的作品《麥收》因涉及侵權與偷拍性工作者而引起小範圍反對,但諷刺地,這卻讓更多的人關注此片。
吳昊昊因未能得到徐童的允許,在製作該視頻作品中,所以他只能利用剪紙,或用個人旁白來重複訪問內容等方式製作。他解構視頻、聲音、文字的同時,發現原來也在批判自己、社會、和記錄片。
概念
海報的設計概念來自導演透過對紀錄片的視頻,聲音,文字,不斷解構而進行批判的這個行為,故海報中全部標題的漢字都被分拆,解構。
Xu Tong is a documentary director. His work “Wheat Harvest”, was opposed by a small group of people for violating the privacy of sexual workers and copyright, ironically, these complaints help to let more people to know and watch this film.
WuHaoHao failed to film Xu Tong and used his materials about such incident as he couldn't get the copyright.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he criticized himself, the society, documentary format by deconstructing video, sound and text he got when he interview Xu Tong. Like using paper cutting, or his individual voice over to repeat the interview.
CONCEPT
The way the director criticizing documentary format by deconstructing the video, sound and text of his interview with Xu Tong inspired me to deconstruct all the Chinese characters for all the titles on the poster.
背景
徐童,紀錄片導演,他的作品《麥收》因涉及侵權與偷拍性工作者而引起小範圍反對,但諷刺地,這卻讓更多的人關注此片。
吳昊昊因未能得到徐童的允許,在製作該視頻作品中,所以他只能利用剪紙,或用個人旁白來重複訪問內容等方式製作。他解構視頻、聲音、文字的同時,發現原來也在批判自己、社會、和記錄片。
概念
海報的設計概念來自導演透過對紀錄片的視頻,聲音,文字,不斷解構而進行批判的這個行為,故海報中全部標題的漢字都被分拆,解構。
长城 (2016) 豆瓣 Eggplant.place IMDb TMDB 维基数据
The Great Wall
3.7 (571 个评分)
导演:
张艺谋
演员:
马特·达蒙
/
景甜
…
其它标题:
The Great Wall
/
万里长城
…
电影《长城》讲述了在古代,一支中国精英部队为保卫人类,在举世闻名的长城上与怪兽饕餮进行生死决战的故事。欧洲雇佣军威廉(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与同伴佩罗·托瓦尔(佩德罗·帕斯卡 Pedro Pascal 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盗取火药配方,意外发现了长城是为抵御60年降临人间一次的饕餮所建。长城内部机关重重,宛如“陆上航母”,由无影禁军世代镇守。在这里,威廉见识了饕餮的凶残,也见证了无影禁军的精锐和勇敢,并被这群战士之间的信任和牺牲所感动,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共同守护人类的战斗当中。
罗曼蒂克消亡史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罗曼蒂克消亡史
7.6 (1110 个评分)
导演:
程耳
演员:
葛优
/
章子怡
…
其它标题:
旧社会
/
浮生如梦
…
一出上世纪30年代旧上海的群像戏——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际花,说着地道上海话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费的杀手,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外表光鲜的电影皇后,深宅大院里深不可测的管家,偶尔偷腥的电影皇帝,荷尔蒙满溢大脑的帮派小弟,一心想要破处的处男,善良的妓女,随波逐流的明星丈夫,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日理万机却抽空恋爱的戴先生。
战争之下,繁华落尽。帮派大佬逃亡香港,交际花不知所踪,日本妹夫死在上海,电影皇后被丈夫抛弃,处男遇上妓女,姨太太杀死二哥。战争惨烈,战争终于结束。
战争之下,繁华落尽。帮派大佬逃亡香港,交际花不知所踪,日本妹夫死在上海,电影皇后被丈夫抛弃,处男遇上妓女,姨太太杀死二哥。战争惨烈,战争终于结束。
暴风骤雨 (2005) 豆瓣
9.1 (20 个评分)
导演:
蒋樾
/
段锦川
演员:
于洋
其它标题:
The Storm
1946年秋天,一个名叫周立波的年轻人从热河来到东北元宝区,县委指派他为区委委员(后任区委副书记、书记)。他是元宝镇土改工作队副队长,他没想到的是,这段时期的特殊工作经历,成就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第二年夏天,周立波写出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上卷初稿。在后来的电影《暴风骤雨》,有一个角色跟周立波在元宝镇的形象职位十分相近。
赵光腚、韩老六、郭全海、白玉山等小说中的人物,都可以从元宝屯发现对应的人物原型。然而他们的命运又有着极为有趣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我们的土地》以对《暴风骤雨》和元宝屯的追寻为线索,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历史资料,反应土改时期的东北农村。
吕新雨教授评价:它探索用口述史、历史资料、访谈等不同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检讨了各种不同话语对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建构,及其种种建构背后的历史动机,使我们直面历史巨大的复杂性,从而开辟了多重读解历史的空间,表现出导演对历史意识的自觉和清醒。
赵光腚、韩老六、郭全海、白玉山等小说中的人物,都可以从元宝屯发现对应的人物原型。然而他们的命运又有着极为有趣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我们的土地》以对《暴风骤雨》和元宝屯的追寻为线索,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历史资料,反应土改时期的东北农村。
吕新雨教授评价:它探索用口述史、历史资料、访谈等不同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检讨了各种不同话语对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建构,及其种种建构背后的历史动机,使我们直面历史巨大的复杂性,从而开辟了多重读解历史的空间,表现出导演对历史意识的自觉和清醒。
一只花奶牛 (2004) 豆瓣
导演:
杨瑾
演员:
杨大哲
/
杨冬晶
…
其它标题:
The Black and White Milk Cow
杨家沟自然环境恶劣,村里小学因缺师资已经停摆,村长只好叫回在城里读高中的侄子杨晋生,晋生的父亲为供儿子读书,卖血染上艾滋病去世,他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由于没有生活来源,他只好答应做了小学教师。教育局连年拖欠教师工资,只好送给学校一头花奶牛作为补偿,希望用产下的奶来改善学校的设施。大龄学生杨晓凤因为经常得到杨晋生帮助,慢慢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某夜突降暴雨,杨晋生为抢出教室内的教具,被坍塌的屋顶压在了木椽之下,闻讯赶来的杨晓凤套上奶牛将其救出。后来奶牛因难产死去,杨晓凤也因父亲的意外负伤不得不外出务工......
铁西区第三部分:铁路 (2003) 豆瓣
8.9 (45 个评分)
导演:
王兵
其它标题:
铁西区第三部分: 铁路
/
Tie Xi Qu:West of the Tracks-Part 3:Rails
《铁路》长不足两个小时,主要片段是大段的火车穿越铁西区的空镜,穿过一个个工厂,穿过道路,大雪飞扬或烈日炎炎。铁路边的货场住着一对相濡以沫的父子。
铁路沿线 (2000) 豆瓣 TMDB
铁路沿线
8.5 (51 个评分)
导演:
杜海滨
其它标题:
Along the Railway
杜海滨是在手持一部家庭摄影机为一部剧情片踩外景地时,发现了这群在宝鸡铁路沿线靠变卖废品及偷盗为生的人们,最小的年仅九岁。无家可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打工被骗、遗失身份证、父母离异等。这些被阻隔在主流社会及主流媒体之外的人们在摄影机前开口讲述自己的故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杜海滨说:“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这样一些人,也曾经有过一种冲动,想走上去与他们交谈聊天,但因为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都被他们警惕地回绝了。这一次,算我走运,我轻易地走近了他们,并开始了一次既无准备又充满刺激的拍摄工作。”这是一部非常平实的作品,作者最大的成功在于,他用一种平视的眼光观照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使得这些平常在我们眼中具有某种标签身份的人拥有了丰富多彩的个性,并且散发出人性的光彩。
2001年,纪录片《铁路沿线》获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
2000年春节,在陕西省宝鸡市火车站附近的垃圾台上,聚集着一群流浪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年龄相仿。白天,他们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晚上就住在铁路边。平时他们拣点垃圾和旅客扔下的瓶子,然后换点吃饭。其中的周富是在从打工城市回家的路上丢了钱和身份证;另有两个李小龙和火红昌(火狐狸)都是从家里跑出来的;小云南在工作了三年后被老板甩了;凤翔因为婚事和家人闹矛盾而跑了出来。六个月后,他们大多都不见了。传闻有人见到周富当街脱光了衣服跳舞,如何变疯的谁都不知道。李小龙被一个公安收养,他也许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开始靠开烤羊肉店挣钱。小云南则成了孩子王。火狐狸被送回了家,但很快又跑了回来。凤翔偷东西被抓。铁路沿线的生活在继续,尽管它在大部分人眼里更象是出戏。
参展和获奖经历:
获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奖
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单元特别奖
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当代艺术展、亚洲当代艺术展、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台北金马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等
2001年,纪录片《铁路沿线》获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和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特别奖。
2000年春节,在陕西省宝鸡市火车站附近的垃圾台上,聚集着一群流浪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年龄相仿。白天,他们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晚上就住在铁路边。平时他们拣点垃圾和旅客扔下的瓶子,然后换点吃饭。其中的周富是在从打工城市回家的路上丢了钱和身份证;另有两个李小龙和火红昌(火狐狸)都是从家里跑出来的;小云南在工作了三年后被老板甩了;凤翔因为婚事和家人闹矛盾而跑了出来。六个月后,他们大多都不见了。传闻有人见到周富当街脱光了衣服跳舞,如何变疯的谁都不知道。李小龙被一个公安收养,他也许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开始靠开烤羊肉店挣钱。小云南则成了孩子王。火狐狸被送回了家,但很快又跑了回来。凤翔偷东西被抓。铁路沿线的生活在继续,尽管它在大部分人眼里更象是出戏。
参展和获奖经历:
获中国首届独立映像展最佳纪录片奖
获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单元特别奖
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当代艺术展、亚洲当代艺术展、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台北金马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等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豆瓣
作者:
韩小磊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
- 1
百余年世界电影发展史的前半期,编导摄录等艺术创作人才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在摄影场实践中学出来、摸出来的;只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电影的大学教育才被业界承认,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与方法。导演这门专业比之编剧、表演、摄影、录音、美术等技艺训练较实在的专业来说,似乎有些“看不见摸不着”;干好这一行又过于依赖实践经验和个人的艺术天赋;不同的教师也有着自己不同的教法与观点。所以,要写出一本公认的、实用有效的导演教科书是不容易的。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对电影导演专业做了系统而又实在的理论确立,特别是在第三、第四章,对导演艺术创作的核心——导演构思的论述上,作者从导演构思的特点与依据的论述入手,发展到人物、动作、银幕空间与时间等具体的构思手段,旁征博引,实例丰富,别具一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著述与教程并重是《电影导演艺术教程》的另一个特点。比如,第五章对电影导演的手段即电影的语言的论述,作者对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声音等的理论及实例的论述中,结合了他自己与我们电影学院导演系其他教师多年教学的方法与经验,条理清晰,例证丰富,包含不少实践与作业的教学提示,使其极具教学与操作价值。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对电影导演专业做了系统而又实在的理论确立,特别是在第三、第四章,对导演艺术创作的核心——导演构思的论述上,作者从导演构思的特点与依据的论述入手,发展到人物、动作、银幕空间与时间等具体的构思手段,旁征博引,实例丰富,别具一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著述与教程并重是《电影导演艺术教程》的另一个特点。比如,第五章对电影导演的手段即电影的语言的论述,作者对蒙太奇、长镜头、场面调度、声音等的理论及实例的论述中,结合了他自己与我们电影学院导演系其他教师多年教学的方法与经验,条理清晰,例证丰富,包含不少实践与作业的教学提示,使其极具教学与操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