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电影批评 豆瓣
8.8 (49 个评分) 作者: 戴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3
《电影批评》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种。作者从具体电影的批评方法入手来进行《电影批评》写作,具有文学案例研究的方式。在进入具体的文本分析之前,《电影批评》作者先简洁而概要的介绍这一种批评理论的大致情况,比如批评对象、理论来源、主要内容等等,然后再进入到对具体电影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这样学生可以非常细致的了解怎样进行电影批评。
人·鬼·情 (1987)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TMDB
人·鬼·情
8.5 (116 个评分) 导演: 黄蜀芹 演员: 裴艳玲 / 李保田
其它标题: 人鬼情 / Woman-Demon-Human
中国北方的五十年代,童年秋云(王飞飞 饰),其父母都是行走江湖的戏班子演员,搭档唱传统剧目《钟馗嫁妹》。唱花旦的母亲(王长君 饰)跟男人私奔,这件事给父亲(李保田 饰)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他自此认为唱花旦就是女人不正经的象征。就是小秋云聪明伶俐,暗地里偷着学戏。成长为少女的秋云(贡琳 饰)在一次救场演出中被众人发现是一块“天生唱戏的好料子”。可父亲老秋却担心女儿步她母亲的后尘,执意要女儿离开戏班,但秋云直言宁愿从此唱男角也要继续唱戏。无奈,老秋只好教她唱生角,她很快成了戏班的台柱。长成大姑娘进入省剧团的秋云(徐守莉 饰)暗自爱慕着恩师张老师(姬麒麟 饰),但张老师在乡下有老婆孩子。人言可畏,张老师为了秋云的前途,被迫离开了剧团。“文革”结束后,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秋云决心重返舞台,重唱《钟馗嫁妹》,终于以精湛的技艺蜚声国内外。但艺术上的成功却掩盖不了秋云情感上的痛苦......
哪吒闹海 (197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Bangumi TMDB
哪吒闹海
9.2 (780 个评分) 导演: 严定宪 / 王树忱 演员: 梁正晖 / 邱岳峰
其它标题: Prince Nezha's Triumph Against Dragon King / Nezha Conquers the Dragon King
商末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3年6个月,最终生下一个肉球,肉球中跳出一个伶俐可爱的男孩。李靖原当他是妖孽欲杀之而后快,幸太乙真人前来收之为徒,赐名哪吒,并赐以乾坤圈和混天绫两件宝贝。某年,天下大旱,甘露未降。哪吒和家将到东海洗澡玩耍。他用混天绫搅动海水,撼动龙宫,惹出巡海夜叉李艮和龙王三太子敖丙。几番言语不和,哪吒杀此二人,由此闯下通天大祸。四海龙王齐聚陈塘关索命,为救一方百姓,哪吒决定交出生命……
千锤百炼 (2012) 豆瓣
8.1 (31 个评分) 导演: 张侨勇 演员: 齐漠祥 / 何宗礼
其它标题: China Heavyweight
本片讲述了四川会理一个拳击教练和他的两个年轻徒弟的故事。齐漠祥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拳击手,退役后一直在会理挑选适合拳击运动的孩子。拳击是他的信仰,为了拳击,他并不在意艰苦的条件和独身的生活。在他的精心调教下,门生何宗礼和缪云飞获得了一系列成绩,被选入省队,准备国家级比赛。齐漠祥虽然离开职业拳坛很久了,但他依然怀揣梦想,希望重新参加职业比赛,夺取金腰带称号。年近四十,齐漠祥开始努力恢复训练,准备参加在会理举办的WBC拳王争霸赛……
建党伟业 (2011)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建党伟业
4.7 (233 个评分) 导演: 韩三平 / 黄建新 演员: 刘烨 / 冯远征
其它标题: 建党大业 / Beginning of The Great Revival
本片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建党伟业》 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该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10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
百鸟朝凤 (2013)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百鸟朝凤
7.3 (552 个评分) 导演: 吴天明 演员: 陶泽如 / 李岷城
其它标题: Song of the Phoenix / 百鳥朝鳳
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陶泽如 饰)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看起来严肃古板,其实心怀热血。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本片改编自肖江虹同名小说。
民工 (2008) 豆瓣
导演: 丛龙飞 / 何雪澄 演员: 民工 / 常亮
其它标题: Migrant Labour / Working Man
这是一个喧嚣的繁华都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故事的主人公毫无惭愧地走在路上,这时他看见了民工老张,带着两个残疾的同伴四处和人打听,“请问哪有为人民办事的地方?”他操着外地口音,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讨不到工钱。他找到相关执法部门,谁曾想执法人员如豺狼虎豹,凶狠非常,不由分说将其赶了出来。老张又找到工地,仗势欺人的包工头更如蛇蝎般恶毒,找来一群地痞流氓将其揍了一顿。老张挨不住揍,只得告饶答应不要工钱。失望伤心的老张彷徨无助,摇摇晃晃走在回家的路上。
黑暗中他点燃主人公递来的香烟,想起了他的儿子,心中满是苦涩……
吾土 (2015) 豆瓣
7.6 (5 个评分) 导演: 范俭 演员: 陈军 / 李小凤
其它标题: My Land
剧情简介:
中国是全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已经有两亿多农民工,每年仍有更多农民涌入城市。陈军是居住在北京北五环外的一个农民工。15年前,他和他的家人从 河北农村老家来到北京,作为菜农,在北京承包了一片菜地。同時,陈军在自己家里建立了一个儿童乐园,和妻子小凤一起为周围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免费提供书籍和 玩具。
2010 年,由于北京的城市扩张,陈军承包的菜地被村委会卖掉,陈军一家失去经济来源,他们苦心经营的家园也要面临限期拆除。陈军认为补偿太低,而且他也无法回到 农村老家——家乡的土地已卖掉,陋室已荒芜,因此他拒绝在拆迁协议上签字。此后,他和家人遭遇了村委会对他的家园断水断电和不断的暴力威胁。陈军则用拍摄 DV、发微博等方式开始艰苦的抗争。
除了运用网络的力量,陈军还找律師学习法律知识,并找到国土局要求公开征地资讯——他准备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他想要的绝不仅仅是更多的赔偿款,而是要 在城市里被公正地对待,并为妻子、孩子、父母寻求一个可以安顿的家。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军年幼的孩子慢慢在这里长大,这片荒芜的土地成了她的乐园。 2013年,陈军夫妇有了第二个孩子,他们只能回老家生孩子。回到北京后,陈军面临新的选择——是继续坚守在旧家园,还是为他们的下一代找一个安全宁静的 新家园。
导演阐述:
中国农民工有2.4亿人,他们从农村來到城市打工,为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长期定居,而他們又不愿回农村,因为中国农村大多贫穷落后。
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感情非常深厚。土地是他们的衣食之源,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命根子。可是当代中国农民却常常遭遇土地的双重剥夺:在家乡农村的土地被所 谓的村集体剥夺,搞开发或租赁,仅给农民微薄补偿;到了城市,继续为城市人种地,再次对土地投入深厚情感,并在这里结婚生子安家,结果到头来土地又被剥 夺,补偿仍然极其微薄,完全不足以在城市里安身立命。所以像陈军这样的农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不真正拥有土地,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一厢情愿地想要拥有那 片土地。
《吾土》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在中国司空见惯的野蛮拆迁故事,也不是一个在法律意义上探讨主人公是否应该得到更多补偿的故事,而是进城农民在双重剥夺的背景下在城市里如何安身立命的故事,也是关于农民工家庭的勇气与温暖、农民工自身权利意识觉醒的故事。
新一届中国政府继续加快城镇化的速度,并以此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这意味着更多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能在城市安家吗?能在城市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吗?透过《吾土》我们必须思考这些问题。
火锅英雄 (201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火锅英雄
6.9 (699 个评分) 导演: 杨庆 演员: 陈坤 / 白百何
其它标题: 火锅 / Chongqing Hot Pot
中学时代起就是好哥们儿的刘波(陈坤 饰)、许东(秦昊 饰)与王平川(喻恩泰 饰),因为合伙经营的防空洞改造的火锅店经营不善而渐生矛盾。三兄弟准备把店转让,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三人开始自行扩建。没想到却误打误撞地挖到了隔壁银行的金库,面对金钱的诱惑欠下赌债的刘波左右为难,无巧不成书,初中女同学 于小惠(白百合 饰)刚好就是这所银行的职员。三人准备请于小惠帮忙,没想到于小惠心心念念的却是当年的一封情书……被打破的防空洞串起了旧日青春和四个老同学,一场预谋已久的银行抢劫案也悄然滋生。
好死不如赖活着 (2003) 豆瓣 TMDB
好死不如赖活着
8.0 (48 个评分) 导演: 陈为军 演员: 马深义 / 雷梅
其它标题: To Live Is Better Than to Die / Better to live on
本部纪录片直击“艾滋病”这个敏感而恐怖的话题,以跟踪拍摄被感染的马深义一家为整条线索,赤裸裸的向我们诉说着,这个家庭面对生死的生活原态和他们的心路。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南部的一些乡村中,很多村民在卖血脱贫的鼓惑中,因为卖血感染了艾滋病。马深义一家就住在文楼村。一家五口,除了大女儿马宁宁以外,整个家庭都是艾滋病的受害者。纪录片从2001年的春末夏初开始,历经盛夏、深秋、严冬,一直到春节,讲述艾滋病带给整个家庭的这场灾难。
本片荣获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2004年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和2004年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
归途列车 (200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归途列车
8.1 (99 个评分) 导演: 范立欣 演员: 陈素琴 / 张昌华
其它标题: 回家的最后一班列车 / Last Train Home
本片获得《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年度纪录片大奖。
本片获得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VPRO IDFA奖。
1990年,家住四川广安区回龙村的张昌华(张昌华 饰)和陈素琴(陈素琴 饰)两夫妻为了能让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为了让张琴(张琴 饰)和张阳(张阳 饰)姐弟能 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朝一日可以摆脱像他们一样在农村的艰苦生活,毅然离开一对幼年的双子女去广州打工。他们辛苦的赚钱往家里寄钱,几年才能回去和家人团聚一次过一个年。平时只能姥姥生活的姐弟对他们早已产生了生疏感和冷漠。但女儿张琴像很多这个年纪的叛逆少年一样,不听劝告毅然退学,重蹈了父母的覆辙,从村里离家去广东打工……
老头 (1999) 豆瓣
7.9 (22 个评分) 导演: 杨荔钠
其它标题: Old men
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对准了北京城里一群见天扎堆聊天的老头,他们在居民楼前的空地上每天见面,用聊天排解退休后的单调。老头们大多为工厂奉献终生,而今只有嘲弄岁月的残酷,从中得到一些宽慰。这些老头中有单身生活的老人,在出院后对医院的条件破口大骂,但又会为方便其他老人活动而拾掇出一片空地;也有相濡以沫的老两口,一个为另一个遭受的不平待遇而愤懑,但最终在沉下来的日子中平静了。冬天过后,终于有老人真的离开了人世,老头们念叨着失去的朋友,继续他们的聊天……
本片获1999年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2000年巴黎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奖。
海子诗全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1 (62 个评分) 作者: 海子 / 编者 西川 作家出版社 2009 - 3
《海子诗全集》收录迄今为止所有发现的海子文学作品。全书以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出版的《海子诗全编》为底本,依照时间与类别结合的方式,收入海子的抒情短诗、长诗诗剧、诗学提纲、日记小说等各种体裁作品。以“补遗”的方式增加了当时没有收入的海子早期油印诗集《小站》、《麦地之瓮》里面的作品,以及近年陆续发现的散佚作品。
其中最大的发现,在于颂体诗《生日颂》与散文小说《村庄》。《生日颂》是海子给友人孙理波及同时代人的献诗,长达一百二十余行,近两千字。围绕“生日”这一主题,海子阐述了其人生理念和诗歌理想。《村庄》则是四个诗体散文小说组成的主题小说,其中的《谷仓》一篇以近乎注解的方式,清晰化了海子后期诗作,尤其是长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意象的意思,堪称理解海子诗歌理想中“道家思想”的钥匙。
全集第一次披露了一些海子文字以外的作品,这就是海子自己为“太阳”系列诗作所做的插图。海子几乎没有画过画,但这些插图是个例外。目前发现的海子画作一共22幅,全部收入书中。对于这些极具海子个性与风格的画作,西川说:“这些插图的画面非常简洁,一条墨线、两条墨线、一个墨点。绝对的墨点,应该就是海子心中的大太阳;这太阳太绝对了,以致只有纯然的黑色才能表现。读者当能从这些插图更深入地认识海子和他的诗歌,甚至体验出海子与他的大太阳的那种搭上性命的关系。”
老摇滚 (2014) 豆瓣
6.7 (23 个评分) 导演: 侯祖辛 演员: 侯牧人
其它标题: My Dad's a Rocker
影片讲述了中国早期摇滚人侯牧人的女儿侯祖辛,带着导演身份诚挚纪录中国摇滚人三十年来的沉浮与坚持。是父亲也是主角的侯牧人身患脑梗,这种病会反复发作,使肢体瘫痪或眩晕,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昏迷,甚至死亡!可怀揣着摇滚音乐人的执着和热血,侯牧人奇迹般的坚持了下来。
影片结尾时,侯牧人唱起他在脑梗后写的第一首歌《像个傻逼一样的活着》时,台下观众泪流满面,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张楚也流下了泪水。当老炮们听到那些音乐,想起那些往事的时候,重燃心中的情怀,正应了片尾的那句话:“老去的只是身体,而非灵魂”。@
拾荒少年 (2012) 豆瓣
6.7 (28 个评分) 导演: 张思庆 演员: 鲍振江 / 叶昭
其它标题: The Home Gleaners
马跃进(鲍振江 饰)是一名在厦门生存的拾荒者,他长期混迹在火车站,跟踪扒手,把扒手们扔掉的钱包捡起来,联系失主以勒索小钱财。有一次他捡到了一个钱包,一张女人的照片从钱包里掉出来,被拾荒的小男孩(叶昭 饰)捡到。小男孩一直跟踪马跃进,想趁他上厕所的时候偷走钱包,却被马跃进识破了。马跃进与小男孩纠葛许久之后才弄清,原来照片中的女人和小男孩有很大渊源。马跃进想勒索钱包主人却进入了一个圈套,而小男孩把一切看在眼里。死里逃生后的马跃进与小男孩冰释前嫌,开始了相依为命的生活,被小男孩打动的马跃进决定在新年过后带小男孩去寻找亲人,一老一小踏上了异地的寻亲之旅……
本片是北京电影学院2012届毕业联合作业,获得了第四十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等奖项。
生活而已2 (2012) 豆瓣
8.4 (10 个评分) 导演: 魏晓波 演员: 魏晓波 / 谢芳
其它标题: The Days 2
故事梗概:
W和X自大学毕业后一直生活在一起。生活中虽然有很多不如意,但也这么折腾过来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将面临婚姻问题。这是个非常麻烦的事。
导演阐述:
这是我第二部自己拍自己的纪录片,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其实,活得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有些事自己不说,外人永远也不会知道。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这些生活的细节,甚至是一些让我反感的细节。当然,本片也可作为研究当下一部分年轻人婚姻状况的样本。
真实的游戏 豆瓣
作者: 孙红云 2013
《真实的游戏:西方新纪录电影》完整而系统地梳理了西方新纪录电影兴起的语境、原因、美学与文化特征、主要代表人物与作品,并进而分析了西方新纪录电影与中国新时期纪录片的关系,尤其是可能带来的启示。其学术价值在于积极建构了西方纪录片研究的历史坐标与理论框架,其应用价值在于为正在困境中奔突的中国纪录片寻找借鉴与路径。
北京的风很大 (1999) 豆瓣 TMDB
北京的风很大
7.4 (76 个评分) 导演: 雎安奇
其它标题: There's a Strong Wind in Beijing
一个手持话筒、身边跟着摄影师的、时入画时出画的胖小子在四处正在大拆的北京街头,截住形形色色的路人(拣破烂的流浪汉、推婴儿车的老人、羞涩的外地民工、一脸严肃的武警战士、匆忙的上班族、带着中国姑娘的老外、前卫的都市新新人类,等等),突兀地将话筒伸过去,问“你觉得北京的风大吗?”对这个简单的问题,路人的反应迥异:不置可否、“大”或“不大”、反问他们是干嘛的、骂他们是神经病、似话痨搬瞎扯上半天,等等。
期间,胖小子会因人改变问话的内容,如是一对男女,是“你们幸福吗?”如是正在吃饭的,是“我可以和你们一道吃吗?”如是警察,是“警察叔叔,我捡到一分钱。”等等。而后来,镜头对准了一对孩子患了白血病的外地夫妻。
落地窗 (2006) 豆瓣
导演: 刘德东
该片是与张同道导演的纪录片《小人国》同一素材的不同剪辑版本,数年后重新被发掘。
一样的孩子世界,不一样的解读与感受。看过张以庆《幼儿园》和张同道《小人国》的朋友们,来看看摄像师眼中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吧。
【导演介绍】
刘德东:1965年出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长期从事纪录片的摄影工作。
摄影作品:
2000年至2001年拍摄纪录片《祖屋》,2001年6月8日获第34届美国国际影视节 “银屏奖”。
2001年拍摄纪录片《远山的瑶歌》,2001年度荣获第八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大奖、最佳摄影奖”;2001年度瑞士第18届南北国际媒体提名奖、匈牙利国际艺术节提名奖;中国电视一等奖。
2003年拍摄纪录片《幼儿园》,2004年6月获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 2004年12月获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2008年4月获第四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多哈)“最佳儿童和家庭类长片特别奖”。
2002年至2004年拍摄纪录片《船工》
2009年拍摄纪录电影《小人国》与电视系列纪录片《成长的秘密》。
流浪北京 (1990)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流浪北京
8.0 (66 个评分) 导演: 吴文光 演员: 张慈 / 牟森
其它标题: Bumming In Beijing /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
(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纪录片的)该片围绕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时被称作“盲流”)展开,这群人中有作家有画家也有导演,尽管各有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的原因,他们来到北京却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然而,他们迎上的更多是尴尬的现实,表面上他们都很乐观,那是因为他们不愿告诉别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当现实越来越严峻时,他们中的多数人,随其时的出国潮想方设法走出了国门,想在国外追求人生价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艺术家尊严的几位,有的终获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