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赵敦华讲波普尔 豆瓣
作者: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1
《赵敦华讲波普尔》对波普尔思想作全面和公正的介绍,全书分两部分,前四讲的内容主要是谈作者对波普尔思想的理解,第五讲谈作者对它的评论和批评。作者在谈波普尔时力求做到公允地对待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即使在最后的批评部分,作者也尽量避免个人误解和偏见,尽量利用其他哲学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以西方哲学发展的大趋势为立论依据,说明波普尔哲学的地位、作用和缺陷、弱点。20世纪80年代的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中,波普尔这位以“科学和民主”为主题的哲学家,一时成为关注的亮点。然而,这股“波普尔热”现在已经为“海德格尔热”、“后现代热”、“尼采热”等后起的时髦话题所替代。 然而在这些热门话题里我们究竟学到了多少东西?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位哲学家呢?
康德哲学讲演录 豆瓣
9.0 (12 个评分) 作者: 邓晓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康德哲学讲演录》是一本系统介绍康德三大批判的读物,是作者根据2004年10月应邀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所作的有关康德三大批判的系列讲座的录音稿审定修改而成。作者从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事例出发,通俗地解读了《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并在中西文化心理的比较中展示了康德宗教思想的特点,在一个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中提示了康德伦理学的现代意义。《康德哲学讲演录》内容精妙,可读性强,对康德哲学研究具有现实性。
《老子》入门 豆瓣
作者: 罗义俊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8
经典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开创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之源,是整个文明社会的精神支柱。在当今读书界与出版界出版的“重读经典”的呼唤声中,上海古籍出版社顺应时代需求,约请专家学者撰写一套“经典解读丛书”。每本著作由三大块组成:背景辞典;原著助读,包括基本概念与范畴解读与文本赏析;原著选(全)编,内容有原文、注释与翻译,本丛书的特点是形式独特、新颖,阐发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丰富的现实意涵,适合各种读者阅读。本书首先以理解老子、认识老子为基点,结合作者长期以来政治、社会和人生问题上的思考,藉《老子》所内蕴的丰富智慧,进行生发、解读。
告别理性 豆瓣
作者: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 译者: 陈健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11
本书所收录的论文论述了文化多元性和文化转型问题,它们试图说明,当同一性减少我们的快乐和我们的财富时,多样性是有益的。
《告别理性》一书对强调“进步”和“发展”观念的西方科学理性主义发起了猛烈挑战,后者对社会的损害和生态的后果现在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到。本书所有的文章都坚持一个哲学目标,不论是讨论希腊艺术和思想,还是为教会对伽利略的斗争做辩护,或是探求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抑或揭露卡尔·波普尔的教条主义,费耶阿本德均捍卫了科学的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观念。他坚持认为,对理论的追求是空的,他必须被从属于公民和共同需要的科学观念所代替。
挑衅,争论,严密的证明。《告别理性》一书激怒了费耶阿本德的批评者,并令他的众多拥护者兴奋不已。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 2
这部《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终结的标志,将“西方现代哲学”不仅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而且作为一个与“传统”相对应的表示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理论性概念,描述了黑格尔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众多的思想、观点、理论、流派,通过哲学史料的排比,重新建构富于思辨性的哲学论证过程。
真实世界的脉络 豆瓣
作者: [英] 戴维·多伊奇 译者: 梁焰 / 黄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8
宇宙、时间、生命、等等,如果用量子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进化论、认识论将这些最基本而又复杂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时,那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也许,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为这些问题求得真解。我们在这里只是提出一种理论模式、一种思维模式或哲学,甚至逻辑学意义上的思考。
爱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Loving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洛姆 译者: 刘福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2
《爱的艺术》论述的主题是:对人类存在这一问题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自己在爱情生活中也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荣格 豆瓣
作者: 比尔思克尔 译者: 周艳辉 中华书局 2004 - 6
《荣格》内容简介:这套丛收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对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为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
萨特 豆瓣
On Sartre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坎伯 译者: 李智 中华书局 2002 - 5
《萨特》内容简介: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思想文化界最活跃的人物。在哲学方面,他是战后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言人;在文艺理论方面,他针对文坛上“为艺术而艺术”的普遍倾向而提出“介入文学”,主张文学家介入时代,“为改变周围的社会出一份力”。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他积极介入同时代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同时为他主张的哲学作出通俗而形象的注解。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本书是“世界思想家译丛”中的一册,“世界思想家译丛”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丛书的每位作者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对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为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丛书的每位译者均是国内研究该思想家的专家,曾翻译过多本西方学术著作。
维特根斯坦 豆瓣
作者: 贾可·辛提卡 译者: 方旭东 中华书局 2002 - 5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生平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让我们了解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然后则对维特根斯坦的著作《逻辑哲学伦》、《哲学研究》等,以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进行了细致、深入地解读,让我们既能全面了解维特根斯坦的整体思想,又能准确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胡塞尔 豆瓣
作者: 维克多·维拉德-梅欧 译者: 杨富斌 中华书局 2002 - 7
《胡塞尔》包括:哲学发展、意向分析、现象学方法、超验现象学四章。
叔本华 豆瓣
作者: S.杰克・奥德尔 译者: 王德岩 中华书局 2002 - 5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叔本华的生平经历和他的性格,以让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原因,然后则以其最重要的著作《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核心,分别对叔本华在哲学、美学、道德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地论述,帮助读者既能了解叔本华的整体思想,又能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康德 豆瓣
作者: 加勒特·汤姆森 译者: 赵成文 / 藤晓兵 孟令朋 中华书局 2002 - 9
本书将游历康德哲学的旅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于第一批判和康德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第二部分集中于第二批判和康德的道德哲学,第三部分集中于第三批判和调和哲学,富有条理地系统阐述康德的哲学,便于读者把握其思想体系。
海德格尔 豆瓣
作者: (美)约翰逊 译者: 张祥龙 中华书局 2002 - 3
这套丛书精辟地论述了西方历史上著名思想家的学术观点,以及这些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丛书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职系当前的现实,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和讲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丛书的每位作得都是研究该思想家的著名学者,以其本人及原作都有独到的见解。尤为可贵的是,丛书既介绍了每位思想家的生平又清晰地梳理了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难得的佳作,丛书的每位译者均是国内研究该思想家的专家,曾翻译过多本西方学术著作。
人,诗意地安居 豆瓣
作者: [德国] 马丁·海德格尔 译者: 郜元宝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 5
本书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精选出一百六余条语段,以“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为题分为五大章,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轮廓与话题中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原著,进入海德格尔极富魅力的精神王国。
神学政治论 豆瓣
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
作者: 斯宾诺莎 译者: 温锡增 商务印书馆 1963 - 11
斯宾诺莎(1632—1677),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三大理性主义者之一,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本书于1670年匿名出版。作者在本书中用科学的、历史的方法,在历史上第一次批判并重新解释了《圣经》,驳倒了神学家们对《圣经》的各种歪曲和捏造,摧毁了教会统治的基础。该书是斯宾诺莎的主要著作之一,当时的出版给教会势力以沉重打击;同时,斯宾诺莎的社会政治思想,对后世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