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奥兰多 豆瓣
8.5 (26 个评分) 作者: [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译者: 林燕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4
奥兰多的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庭。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是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她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纪德小说选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李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
《纪德小说选》收集了纪德的小说三部曲《背德者》、《窄门》和《田园交响曲》,这可以说是他追求生活快乐和幸福的历程。纪德喜爱快乐,但更喜欢变化。他在《背德者》扮演放纵的角色,《窄门》和《田园交响曲》则相继扮演收敛的角色。然而,放中又有收,收中又有放,又各自成为复杂的活生生的角色。这正是纪德作品的魅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乞力马扎罗的雪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汤永宽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 9
海明威是一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最受我国广大学者推崇和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老人与海》为广大教师推荐给学生,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但是海明威最早成名是靠他的开创一代文风的短篇小说。他以陈述句为主,以精确的描写和简短的对白给读者以直接生动的印象。可以说,自此以后,世界上许多现当代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影响。
本书精选他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短篇,译文全部经过认真校订,力求在内容及形式上更加贴近原作。
复活 豆瓣
Воскресение
8.5 (19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汝龙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 4
《复活》写于1889至1899年,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托尔斯泰转变后的世界观及其矛盾。小说的素材是检察官柯尼为他提供的一件真人真事:一个贵族青年引诱了他姑母家的婢女。婢女怀孕后被赶出家门,后来当了妓女,因被指挥偷钱而受审判。这个贵族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席法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过的女人,深受良心的谴责。他向法官申请准许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后来涅赫柳多夫决定为诬告犯杀人罪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奔走伸冤,上诉失败后即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她。但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她终于拒绝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合。这样,男女主人公都达到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通过这些情节,作者反映了沙皇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刻画了各个阶级的人物。
雨王亨德森 豆瓣
Henderson the Rain King
作者: [美国] 索尔·贝娄 译者: 蓝仁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美国20世纪大师级小说家,作品三获国家图书奖,一获普利策奖,并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荣获197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雨王亨德森》讲述百万富翁亨德森由于精神极度空虚,陷入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寻求心灵的安宁,探索人生的价值,他深入非洲内陆的原始部落,开始了自我探索的心路历程。在历尽种种艰辛和危难之后,终于领悟到人类向善的本性,认识了自我,决心洗心革面,开始新的生活。  本书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把现实主义叙述方式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完美地结合起来,既有严谨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情节、别开生面的非洲原始习俗的描绘,又有传奇的、神秘的色彩和独到的象征;既有轻松的幽默自嘲,又有深沉的自我解剖;既有坦率自然的感情流露,又有抽象艰深的哲学思辨。
美丽新世界 豆瓣 Goodreads
Brave New World
8.7 (20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王波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 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这是一个有阶级、有社会分工的社会,人类经基因控制孵化,被分为五个阶级,分别从事劳心、劳力、创造、统治等不同性质的社会活动。人们习惯于自己从事的任何工作,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极高的工作强度为幸福。因此,这是,一个快乐的社会,这种快乐还有别的措施保障,比如睡眠教学,催眠术被广泛用来校正人的思维,国家还发放叫做索麻的精神麻醉药物让人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蝇王 豆瓣 Goodreads
Lord of the Flies
8.3 (131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蝇王》描述在一场未来的核战争中,一架飞机带着一群孩子从本土飞到南方疏散。飞机被击落,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起初孩子们齐心协力,后来由于害怕所谓的“野兽”分裂成两派,以崇尚本能的专制派压倒了讲究理智的民主派而告终。
城南旧事 豆瓣
9.2 (12 个评分) 作者: 林海音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 - 8
林海音,台湾著名作家,以《城南旧事》等作品享誉文坛。林海音,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孤,不久即随家人回到日本侵占下的台湾。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又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她深切地眷恋着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称在北京度过的二十五年时间,是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北京城高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 着铃铛的骆驼……这些影像都给了她创作的灵感。
摄影师沈继光先生愿意陪伴作者再走城南,用镜头去收拾古城的残片:大柯的几根垂落枝条,瓦陇中存留的枯叶,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插闩,还有屋顶上闲置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墙上的冬雪……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 谷歌图书 豆瓣
Униженные и оскорбленные
8.8 (8 个评分) 作者: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娄自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冒险家瓦尔科夫斯基对“小人物”尤其是两个弱女子的迫害和一手造成的两个家庭悲剧。没落贵族伊赫涅夫是瓦尔科夫斯基公爵的管家,他尽心尽力地为公爵管理家务和田产,却得不到公爵的赏识和信任,两人经常发生口角,最终闹翻,打起了官司,为了置伊赫涅夫一家于死地,瓦尔科夫斯基侵吞了他仅有的一座田庄,又千方百计迫使儿子阿辽沙娶百万家产的继承者做儿媳,使钟情于阿辽沙的管家的女儿娜达莎遭到抛弃。另一个受害的是斯米特老人一家,他女儿曾经受公爵引诱而离家私奔,结果被掠夺一空,家破人亡,留下一个孤苦伶仃的私生女涅丽,最后涅丽也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人世。
伤心咖啡馆之歌 豆瓣
Ballad of sad cafe : the novels and stories of Carson McCullers
8.0 (91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 李文俊 上海三联书店 2007 - 7
《伤心咖啡馆之歌》收入了麦卡勒斯的七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包括最著名的《伤心咖啡馆之歌》,以及麦卡勒斯十七岁时发表的处女作《神童》。
诸篇小说的背景多样,有都市生活的,有大学生活的,也有家庭生活的,但其反映的主旨似仍在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那种没来由的孤独感。书中除《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家庭困境》曾被引介入国内,其余均为首次面世。
白痴 豆瓣
Идиот
9.2 (52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白痴》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的绝色女子娜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的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娜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娜斯塔霞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小说对农奴制度改革后俄国上层社会作了广泛的描绘,涉及复杂的心理和道德问题。善良、宽容的梅诗金公爵无力对周围的人施加影响,也不能为他们造福,这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的徒劳努力,表明作者企图以信仰和爱来拯救世界的幻想的破灭。
茶花女 豆瓣
8.1 (20 个评分) 作者: (法)小仲马 译者: 王振孙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茶花女》内容简介:我认为只有在深入地研究了人以后,才能创造人物,就像要讲一种语言就得先认真学生这种语言一样。既然我还没到能够创造的年龄,那就只好满足于平铺直叙了。因此,我请读者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故事中所有的人物,除女主人公以外,至今尚在人世。此外,我搜集在这里的大部分材料,在巴黎还有一些人证;如果我的证据还不够的话,他们可以为我作证。由于一种特殊的机缘,只有我才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因为惟独我洞悉这件事情的始末,否则是不可能写出一篇完整、动人的故事来的。
黑夜号轮船 豆瓣
作者: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林秀清 金龙格 漓江出版社 1999 - 7
《黑夜号轮船》收入杜拉斯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7种。《黑夜号轮船》讲述两个并不相识的年轻人在黑夜里无休无止地通过电话诉说爱情的故事,那热烈的思慕、不安的期待和痛苦难捺的情欲使两个情人疯狂,然而他们拒绝在痛苦中实现欲望,又拒绝让纯朴的爱情占据。作者把缺憾和欲望混合在一起,使“黑夜号轮船”成了一艘载着性的诱惑在夜间航行的幽灵之船。
“奥蕾丽娅・斯坦纳”系列据称是在撰写犹太人的历史,作者同情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遇的不幸命运,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使她心情沉重,她写奥蕾丽娅无疑是为了宣泄埋在心底里的从未说出过的巨大痛苦。
夏屋,以后 豆瓣
Sommerhaus, später
7.6 (5 个评分) 作者: [德] 尤迪特·海尔曼 译者: 任国强 / 戴英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5
本书是德国青年女作家尤迪特·海尔曼迄今为止唯一的作品,该书包括九个短篇,多描写柏林普通青年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艺术青年的生活更是她喜爱的主题,因为她原本也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他们疏离于扰攘的主流社会,没有确定的生活目的和生活轨迹,也无法以常规来衡量他们的喜与悲,但他们并不是令人无法理解与接受的怪物。海尔曼以女性的细腻,大量描写细碎的生活琐事,然而那不是为了铺垫或渲染,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或姿态,似乎便可以使读者产生“蓦然回首”的感动,对这些艺术青年的情绪产生共鸣。
图书目录
红珊瑚手镯
飓风
索尼娅
某种东西的了结
巴厘岛女人
洪特尔-汤普森-音乐
夏屋,以后
暗箱
在奥德河的这一边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豆瓣
9.3 (33 个评分) 作者: [奥] 卡夫卡 著 / 韩瑞祥 译者: 韩瑞祥 / 杨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名著名译插图本丛书: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记述卡夫卡生前鲜为人知,他的作品也未受到重视,可在他身后,文名鹊起,蜚声世界文坛;他的崇拜者们一次次掀起“卡夫卡热”。他的《城堡》、《美国》、《诉讼》、《变形记》等小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对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被推崇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作家中之作家”;他的许多小说已成为许多作家必定研读的作品,被人们说成是“需要用心去阅读的作品”。
永远有多远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铁凝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永远有多远》讲述十年前,曾经为自己的作品集中做过一次阶段性小结,编辑出版了五卷本《铁凝文集》。十年后的今天,当再一次为自己的作品做阶段性小结之际,恰逢人民文学出版社拟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于是,自己的这套作品系列凡九本便应运而生。其中,长篇小说三卷,分别是:《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中篇小说两卷,书名为《永远有多远》和《午后悬崖》;短篇小说两卷,书名为《有客来兮》和《巧克力手印》;散文集两卷,书名为《会走路的梦》和《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
荒野的呼唤 豆瓣
9.7 (7 个评分) 作者: 杰克·伦敦 译者: 胡春兰 / 赵苏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7
本书是关于狗的全球性经典小说之一,收入美国作家杰克·伦郭的两部描写动物的著名小说。《荒野的呼唤》写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血统的狼。书中描写了了它们各自为生存而进行的原始斗争,巴克在为主人报仇之后荒野的呼唤,遁入森林。而白牙最终在主人的感召下克服了野性,并在危急时刻奋不顾峰地救了主人的命。小说写得生动、感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杰克·伦敦似乎想让人们通过他的文字看清人类的本来面目,他毫不留情地撕去了社会披在人们身上的层层伪装,引导人们从动物的基点上来思考生命:我们是否在社会中待得太久,忘去了大自然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