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烹饪”
粉雄救兵 第三季 (2019) [剧集] 豆瓣
Queer Eye Season 3 所属 : 粉雄救兵
9.3 (140 个评分) 演员: 安东尼·波罗夫斯基 / 鲍比·伯克
《粉雄救兵》(Queer Eye )第三季将于3月15日首播。这一次,AntoniPorowski、Bobby Berk、Jonathan Van Ness、Karamo Brown和Tan France将前往中西部地区,帮助来自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人们学会以一种更有风度和沉着的方式来爱自己。
这档帮助直男改造的真人秀于2018年初在Netflix网站上线,上线后风靡全球。前两季中,Fab Five各司其职,徒步穿越了乔治亚州的各个地方,帮助人们树立信心。
主厨的餐桌 第一季 (2015) [剧集] 豆瓣
Chef's Table Season 1 所属 : 主厨的餐桌
9.1 (57 个评分) 导演: David Gelb 演员: Dan Barber / Massimo Bottura
Netflix美食纪录片.影片分别记录了来自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瑞典的六大名厨的厨房生活.本片恢宏大气.是关于食物,信念,坚持与创造的故事,动人心魄
少年厨艺大师 第一季 (2013) [剧集] 豆瓣
MasterChef Junior Season 1 所属 : 少年厨艺大师
8.8 (23 个评分) 演员: Troy Glass / Kaylen Alfred
该节目是厨艺大师的少年版,三位评委仍由戈登.拉姆齐、乔·巴斯提许、埃利奥特·格雷厄姆担任。24位8-13岁的小选手进行一次三组对抗赛,12位进入正赛,每期淘汰两位,冠军奖金10万美元。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图书] 豆瓣
7.7 (22 个评分) 作者: 庄祖宜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3
▲人类学家的学厨记
▲ 穿越餐厅用餐区,窥探厨房异文化,带你吃出一个新世界
——————————————————
“吃饭十分钟,做饭一小时。”
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自己下厨实在费时费力。即便外出吃饭,也鲜有人在意盘子里的食物从何而来,出自何人之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细密的社会分工,使人们失去了对“吃”的好奇与探索欲。
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却在攻读博士期间领悟到做菜的乐趣,毅然从殿堂奔向厨房。她将厨艺专业看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将厨师当做“跨国的民族”,在厨房里找到了人类学的一片田野。厨艺学校里有血腥又迷人的“屠宰课”,还有后厨的“粗话训练班”;有地震也要抢救面种的“面包疯子”,也有配方秘籍从不离身的“点心师傅”……
厨房里的故事,烟火缭绕,千姿百态!
“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真切而踏实。”——庄祖宜
——————————————————
书后附作者在厨艺学校的随堂测试考卷。
(2016) [剧集] 豆瓣
Cooked
8.9 (19 个评分) 导演: 亚历克斯·吉布尼
Netflix将在2月19号一次性放出最新美食纪录片《Cooked》。该套纪录片改编自畅销作家Michael Pollan的同名书籍,并由曾获奥斯卡最佳长篇纪录片导演Alex Gibney执导。
Cooked共四集,将分别从火、水、空气和泥土四个元素阐述和食物的关系。
有滋有味:我的厨艺人生 [图书] 豆瓣
Relish: My life in the kitchen
8.8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露西·尼斯利 译者: 沈丽凝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1
美食、记忆和爱
“厨房必做之事”万用指南
《出版人周刊》2013年度“最佳童书”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3年度“最佳图书”
◎ 编辑推荐
☆ 作者珍藏的私家料理笔记、家庭照片大公开
十二个有关作者美食记忆的精彩片段,搭配十二个穿插在每个章节中间的料理笔记。尼斯利用她娴熟 的绘图技艺和全面的烹饪知识,将只有专业厨师才懂的烹饪技巧逐一画在纸上,就算是料理新人也可以轻松掌握!
☆ 让人津津乐道的手绘美食故事
城市小孩来到乡村后怎样才能不被家禽围攻?
腌渍羔羊肉的私家秘方关键在于蜂蜜?
到了罗马还想吃汉堡薯条怎么办?
距离成为“奶酪达人”还差几种常识需要了解?
墨西哥除了辣味棒棒糖居然还有……
想得到的日常美食和想不到的寻味趣闻在此一并奉上!
☆ 美国各大媒体争相推荐,只为将这封为烹饪和饮食书写的情书送给每一位热爱生活的食客。
◎ 内容简介
无论是她为了做出完美的可颂面包,翻来覆去地折磨自己,还是她倾家荡产也要食得那一口心仪的奶酪,露西•尼斯利深知自己需要什么:一顿美味佳肴。身为厨师和美食家的女儿,她忠于自己的直觉。在这封为烹饪和饮食而书写的彩色情书中,尼斯利呈现了她个人经历中所见到的斑斓美食。
吃,并非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食物也不仅仅是单调乏味的消耗品,日常饮食是应该被人们感恩且珍惜的,它与人类身体机能及感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有关烹饪、饮食、生活方式,以及尼斯利珍藏的料理笔记一并展示在她娴熟、全面且迷人的手绘记忆中。
◎ 媒体推荐
露西·尼斯利在用清新的画风讲述有趣故事的同时,这些趣事还汇集成了一部有关“厨房必做之事”的万用指南。放下一切,去享受烹饪的乐趣吧。
—— 艾莉森·贝克德尔,《欢乐之家》作者
她用自己特有的明快、可爱的绘图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温情暖暖的图画故事。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尼斯利在每个章节蕞后,都为我们奉献了一份手绘料理笔记(巧克力曲奇饼干!罗勒青酱!桑格利亚汽酒!)。她的语言就像她的图画一样,精确且清晰。
——《纽约时报》
露西·尼斯利将漫画带上了餐桌。
——《今日美国》
◎ 获奖记录
★《出版人周刊》2013年度“最佳童书”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3年度“最佳图书”
蔬菜教室(秋冬篇) [图书]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日] 内田悟 译者: 曹逸冰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0
22种秋冬蔬菜,111道特色料理
拥有30余年从业经验的蔬菜达人内田悟
教你如何用蔬菜打造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菜肴
...................
※编辑推荐※
◆ 身为筑地御厨的店长,内田悟与蔬菜打了三十余年交道,他了解蔬菜的每个时节,每个部位,谙熟每种蔬菜 的最佳食用方法。
◆ 本书中介绍了很多蔬菜的处理和保存方法,让读者能够学习到真正合适的处理食材的方式。不同于其他蔬菜食谱,内田式烹饪法对蔬菜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处理,力求获得最佳效果,让朴实的蔬菜展现惊人的美味。
◆ 简单细致的料理,蕴藏着三十余年经验积累下的不为人知的烹饪技巧。
...................
※内容简介※
秋冬蔬菜,你知道的有多少?
拥有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蔬菜达人内田悟,亲自解说什么蔬菜要在什么季节吃、要怎么洗、怎么切、怎么煮,更重要的是要怎么吃才会更好吃!
本书详细介绍了22种常见秋冬蔬菜的季节、特点、保存方式等基本常识,并根据蔬菜的口感和味道,教你该怎么利用不同部位制作出让人一吃就会上瘾的111道特色料理。
从今天开始就可以用到的秋冬蔬菜料理新技术,只要试过一次就会爱上它的内田式烹饪法。
蔬菜教室(春夏篇) [图书] 豆瓣
内田悟のやさい塾 旬野菜の調理技のすべて 保存版 春夏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日] 内田悟 译者: 曹逸冰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4
25种春夏蔬菜,92道特色料理
只用蔬菜就能打造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菜肴
...................
※编辑推荐※
◆ 从法式料理店学徒到蔬菜店店主,再到料理教室的主理人,三十余年来,内田悟一直与蔬菜为伴,他了解蔬菜的每个时节,每个部位,谙熟每种蔬菜的最佳食用方法。
◆ 同秋冬篇相同,本书介绍了春夏应季的时令蔬菜,并根据作者的自身经验,向读者传授每种蔬菜的最佳处理和保存方法,以及运用独特的内田式烹饪法制作的美味蔬菜食谱。
◆ 朴实的蔬菜,就算不借助其他力量,也能制作出令人称奇的美味,成为家中餐桌的主角。
...................
※内容推荐※
你真的了解春夏蔬菜吗?
拥有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蔬菜达人内田悟,亲自解说什么蔬菜要在什么季节吃、要怎么洗、怎么切、怎么煮,更重要的是要怎么吃才会更好吃!
本书详细介绍了25种常见春夏蔬菜的季节、特点、保存方式等基本常识,并根据蔬菜的口感和味道,教你该怎么利用不同部位制作出与众不同的92道春夏美味料理。
传递新鲜食材的真正滋味,筑地御厨的店长内田悟教你吃得健康又美味!
厨艺的常识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Ruhlman's Twenty: The Ideas and Techniques that Will Make You a Better Cook
7.2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鲁尔曼 著 / 唐娜·鲁尔曼 摄 译者: 潘昱均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7
下厨前一定要学会的现代烹调基本原理
只需掌握20个核心技法,就能变化出做菜的无尽可能!
饮食作家庄祖宜、韩良忆诚意推荐
...................
※编辑推荐※
想要在家享受美味的菜肴,花费大把金钱和时间,一步一步严格按照食谱操作,做出来的东西却总不能 令人满意?你是否只顾着照搬菜谱,却忽略了烹饪技巧背后的基本原理?人气美食作家迈克尔•鲁尔曼认为:“一切烹饪之事都基于一套基本技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技巧,就少有在厨房里做不出的菜肴。”在本书中,他将这种基本技法浓缩为20个关键点,旨在帮助厨房新手快速打好厨艺的基本功,也让料理达人和厨师回归厨艺的起点,重新理解厨房、精进厨艺。
...................
※内容简介※
做菜时,你是否只是一味照着食谱的指示做,或者就只是跟着本能走,从不思考?煮意大利面时,你总会加一撮盐,但你真的相信那撮盐起得了作用?什么食材适合炖?什么食材适合水波煮?煎炸和烧烤火候怎么控制,食物才有金黄酥脆外表?翻开这本书,你的疑问将被一一解答。
本书作者迈克尔·鲁尔曼是美国最受关注的美食作家之一,他从自己十多年的美食写作历程和与世界顶级厨师的合作中汲取经验,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将烹饪的基础整理成20个要点,并以120道经典食谱和300张精美图片将其展现出来。书中的每一点都是造就美味佳肴的关键,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久战厨房的老手,只要精熟这些,定会受益匪浅。
煮妇日记 [图书] 豆瓣
6.5 (11 个评分) 作者: 殳俏 新星出版社 2007 - 5
殳俏把做饭写得生动有趣——不是简单的步骤,而是写自己关于吃的生活。若不是因为《煮妇日记》,很少有人会知道殳俏是个烹饪高手。“会做饭的人心里都是很容易满足的,做饭不是技能,而是享受,不必老是挂在嘴上。”在她看来,做饭是一件非常老派、传统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事情,根本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做饭没有一定的技术标准,想吃就能做。
日记中记载着殳俏每周一雷打不动地为老公和他的朋友烹饪大餐的经历。为了让每顿饭都别出心裁,她经常苦思冥想,四处购买做饭材料。殳俏说:未婚的女孩儿喜欢逛女装店,已婚的煮妇喜欢逛超级市场。借用法国人的一句话:“我不在超级市场,就在去超级市场的路上。”每餐过后,吃者都大呼过瘾,读者也仿佛闻到了那滚落肉锅中的浓浓酒香……
简单·丰盛·美好 [图书]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庄祖宜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1
不远之前的博客时代,一个中断博士学业、改行入厨的台湾女生曾以“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为名号,为我们揭开厨房里的美味故事和秘辛,幽默风趣的文字和人类学的丰富学养,得到梁文道、叶怡兰、蔡珠儿等名家盛赞,也让我们记住了庄祖宜这个名字。
《简单·丰盛·美好》是庄祖宜酝酿、规划多时的第一本食谱,也是她多年来实践厨艺的精华呈现。总共84道只要掌握核心技巧就可轻松上手的的中西家常菜,每一道菜经过作者精心设计,菜品从法国菜、意大利菜、美国南方菜、印度菜、墨西哥菜到川菜、台菜、上海菜等,不一而足。同时,作者也分享多年积累下来的厨房秘籍,如下厨前的关键准备工作、在家请客的轻松法则、菜色安排及摆盘技巧,乃至“重质不重量”的舒服至上节食原则等等。
作者深信 “唯有动手做才能真正了解,而唯有了解才能欣赏和开创。饮食之均衡、人际之和谐、环境之改善,可以从大家回归厨房开始。” 做菜,其实很简单。一顿自己动手操持的丰盛佳肴,可以成为我们变动不安生活的定心之锚。
为食物辩护 [图书] 豆瓣
In Defense of Food:An Eater’s Manifesto
7.8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岱冈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5
吃的理由绝不仅仅是吃本身,食物还关系到快感,关乎人际交往,关乎家庭和精神生活,关系到我们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关系到我们自我身份的表达。
传统科学认知的转变带来一种日益流行的饮食失调,你到底在吃什么,吃多少,按照怎样的程序吃,用什么来吃,什么时间吃,以及和谁一起吃,是这个时代的命题。
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饮食界的“文化担当”止庵、韩国辉、陈晓卿、汪冰倾心推荐,喊你一起好好吃饭。
怎么吃才是一个明智的食者?“不要吃任何你祖母不认识的食物”。二十三条科学饮食规则,打重掌一日三餐的话语权。
内文用纸采用“太阳纯质”,食品级安全用纸,“用料”安全,请安心阅读,用心吃喝。
食物信息图 [图书] 豆瓣
Taste:The Infographic Book of Food
7.2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劳拉·罗 译者: 王尔笙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3
带上这本书,向枯燥的一日三餐说再见,开启幸福感爆棚的寻味之旅!
一张信息图的知识量胜过千言万语。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她搜集积累的食物知识融入200多张各不相同、逻辑清晰的信息图里,像是为读者烹调了一道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知识佳肴。我猜你已经很饿了,那就赶快开始翻 动书页吧!
【编辑推荐】
懂得食物,才能吃得讲究,吃得健康
2015年英国十大美食书之一,Amazon评分5.0!
随手翻开一页,5分钟就能把一种食物彻底“吃透”
科学选购好食材,健康美味两不误
★200余张内涵丰富的信息图,1700多种食材+饮品+菜肴,让你边看边擦口水的食物百科:每一页都介绍一种食物的来龙去脉,牛排、红酒、咖啡、茶、意大利面、冰激凌、甜甜圈、提拉米苏、马卡龙、广式早茶、蘑菇、鱼类、坚果、蜂蜜、巧克力、法式煎饼、寿司、拉面、皮塔饼、松露、番红花、橄榄油……助你实现“吃遍全球”的小目标。
★数据可视化设计,全新阅读体验: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信息图清晰明了、直观易懂,筛选真正对读者有用的信息,巧妙地将其呈现。吸收知识的过程也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成为一种视觉享受。
★趣味十足的新式百科,亲子互动欢乐不停:徜徉丰富多彩的食物王国,激发孩子对食物相关的生物科学与世界文化的兴趣。与孩子一同感受美食的魅力,培养生活品味,锻炼信息提取能力。
★随书附赠:
1.大幅全彩海报:一张图读懂啤酒分类法,脉络清晰的啤酒家谱图,36种经典啤酒任你挑选。
2.精美实用冰箱贴:方便烹饪时随时查看的液体单位换算表,欧美菜谱迅速上手。数量有限,送完即止。
厨室机密 [图书]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安东尼·伯尔顿 译者: 傅志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 1
经过28年的放浪形骸之后,身兼大厨和小说家双重身份的安东尼·伯尔顿决定把他的故事和盘托出。从他在Gironde第一次吃牡蛎,到他在普罗温斯城的一个低级嘈杂的餐馆里当地位低下的洗碗工;从洛克菲勒大厦顶层彩虹会所的厨房到纽约东区的毒品地;从东京到巴黎,再回到纽约,伯尔顿厨房里的故事既出乎意料又充满激情,既滑稽可笑又令人震惊。
[图书] 豆瓣
COOKED: A Natural History of Transformation
8.2 (8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波伦 译者: 胡小锐 / 彭月明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8
“你骗得过味蕾,却骗不了你的胃。”
烹饪,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人们发明并使用一系列方法来将生鲜食材加工成可口营养的美食的过程,是人类做的最有趣也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美国饮食界的良心和引领者迈克尔•波伦长期研究饮食,此次,他走访全球,向餐厅大厨、面包师、乳酪师、酿酒师等专业人士学习烹饪。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烹饪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身体与心灵,维系着家人的幸福与自然的环境,烹饪技术所蕴含的哲学与世界观更能告诉我们,面对自然,文明应采取怎样的姿态。
书中用四个篇章来解析依赖于火、水、气、土这四个经典元素,由自然向文化转变的重要烹饪形式,它们在这个改变自然的过程中有自己特有的方法,特有的态度,特有的分工,特有的情怀。
作者诚挚邀请读者一起,通过简单的烹饪练习,自力更生,减少对于食品工业的依赖,改变生活中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重修与自然、与社会、与家人、与自己的关系。哪怕是一锅乱炖,也是一次烹的探险。你会重新发现,烹饪,这项看似最平凡的技艺,竟对人类现代社会诸多困境进行了解答。
厨师之旅 [图书]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安东尼·伯尔顿 译者: 王建华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 1
《厨师之旅》伯尔顿受《现代启示录》的启发,在全球进行了一次美食之旅。在伯尔顿整个旅游过程中,无论在顾客可以驾驶着三轮摩托车穿越餐厅的越南小饭店里,还是与副厨一起在墨西哥小乡村享受丰盛晚宴,无论是露宿林间,还是住在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伯尔顿一再发现美食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
品尝的科学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asty: The Art and Science of What We Eat
7.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麦奎德(John McQuaid) 译者: 林东翰 / 张琼懿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5
对于“品尝”,你只懂得一半;另一半,就在这本书中。
畅销书《谷物大脑》作者戴维·珀尔玛特、《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作者庄祖宜、《Yilan美食生活玩家》创办人叶怡兰联袂推荐。作者约翰·麦奎德为普利策奖获奖记者,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大奖的得主。
从地球早期生命咬下的第一口食物,谈到今日的美食科学发展与味道革命。作者深入厨房、超市、农场、餐厅、大型食品公司,以及科学实验室,揭露了许多最新的饮食科学研究,例如人的心智怎样把感官感受到的味道与从人体代谢系统传来的信号组合起来的;甜食为什么吃起来好吃,且容易使人成瘾;为什么有些让某人厌恶的东西,另一个人却觉得很美味;隐藏的味道知觉如何避开障碍到达我们的器官和系统;还有,今日大众对于极端美食的迷恋,能说明大脑的什么事情?
全书精彩地结合了科学、古代神话、哲学和文学,讲述了关于“品尝”的各种故事,以及我们的味觉在之后几十年会如何演变,为读者提供了一场美味的知识盛宴。
食物与厨艺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6 (8 个评分) 作者: 哈洛德·马基 (Harold McGee) 译者: 林慧珍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3 - 8 其它标题: 食物与厨艺: 奶·蛋·肉·鱼
以人类初始的第一口,开启生命之旅。人类是哺乳动物,也就是“吃奶的生物”,就跟所有哺乳动物一样,第一口吃下的食物就是乳。乳是母亲从自己丰富多样、复杂有趣的饮食中所提炼出来的精华,一口便可以吞下。
你知道吗?
——要打出绵密的奶泡,该选用低脂乳还是高脂乳?
——浓稠的蛋清和稀薄的蛋清,哪种比较新鲜?
——又香又浓郁的油鱼是低脂鱼种还是高脂鱼种?
——微波加热究竟会不会有辐射残留在食物上?
奶、蛋、肉、鱼是大自然与厨房的奇妙相遇,为我们带来成长、满足,以及生命的无穷魅力。从人类生命初始的第一口食物谈起,畅谈乳与乳制品、蛋类、肉类、海鲜等荤食,以及烹调方法及相关器具的使用、四种基本的食物分子。
奶——现代人可以充分享用人类千年来的美妙乳制品文化,啜饮牛奶或是舀一匙冰淇淋,可以表现普鲁斯特式的年轻纯真与活力,而品尝一口上好的乳酪,可感受到成熟、满足,以及生命的丰富。
蛋——蛋是大自然以及厨房的惊奇之一。它简单而平静的外表下,蕴藏着日常生活里的奇迹:集合多种营养素,转变成活生生、会呼吸且精力旺盛的生物。蛋已成为一种象征,诉说着动物、人类、神祇、地球,甚至整个宇宙谜一般的起源。
肉——在所有食物中,最受人类推崇的莫过于肉类,与绝大多数的植物性食品相比,动物的肌肉与多脂的骨髓能提供更丰富的能量以及建构肌肉组织所需的蛋白质,且长久以来,人类只要狩猎成功,便会满溢骄傲和感恩之情,大肆庆祝一番。
鱼——海洋浩瀚且古老,是孕育所有生物的“原始汤”,启发人类对万物生灭、形变与重生理论的无尽想象。自古以来,人类取鱼、贝、虾、蟹滋养自身,也仰赖鱼、贝、虾、蟹壮大繁衍:地球海岸沿线堆满着大量的牡蛎与贻贝壳,是无数飨宴的见证。
随园食单 [图书]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袁枚 三秦人民出版社 2017 - 2
【内容简介】
《随园食单》,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乾隆才子袁枚平生九大爱好,第一是“吃饭”,读书排最后。“豆腐煮得好,远胜燕窝;海菜若烧得不好,不如竹笋。”饮食,是大雅学问。
《随园食单》,将饮食上升为大雅学问,写吃货严苛的要求:
一碗粥,必水米融洽,柔腻如一。曾在某观察家用餐,诸菜尚可,饭粥却粗粝,我勉强咽下,回去就生了一场大病!
一盘菜,若用肉,不要超出8两,若用鸡、鱼,最多不过6两。有人会问:不够吃怎么办?答案是:吃完再炒。
鲫鱼,要选扁身且带白色者,肉质鲜嫩松和,熟后一提,骨肉自然分离。圆身黑背的鲫鱼,肉质僵硬多刺,简直是鲫鱼中的“地痞鱼”。
猪有43种做法,而甲鱼只有6种;鸡分5个部分可吃,而鹿最佳者,只在尾上一道浆。做一餐饭有14个注意事项,而且绝对不能涮火锅……
《随园食单》,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蔬饭之间,是闲情,是雅趣。
【编辑推荐】
◇ 《随园食单》将饮食变为大雅学问。在蔬饭之间,写生活态度,文字清爽可爱。
◇ 人生不过几十年,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
◇ 如何对待食物,就如何对待生活。
◇ 本版《随园食单》,特邀青年设计师徐婧儒全新设计绘制,配以57幅全彩插图,以现代手法,完美诠释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
△袁枚,清代文人中活得最洒脱,吃得最讲究。被描述为“通天老狐,醉辄露尾”。
食物与厨艺:面食·酱料·甜点·饮料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2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哈洛德·马基 译者: 蔡承志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3 - 8 其它标题: 食物与厨艺
加微信[soweinc]每天分享好书和来自全球的书友一起学习交流.并且微信好友价格低至5折 .
《食物与厨艺:面食·酱料·甜点·饮料》([美]哈洛德·马基)
ON FOOD AND COOKING
作者:哈洛德·马基 蔡承志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装订方式:平装
版次:第1版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4
语种:中文
丛书名:食物与厨艺
类目:烹饪/美食|饮食文化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