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dopop
面面 豆瓣 豆瓣 Spotify
7.8 (54 个评分)
苏慧伦 Tarcy Su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9日
出版发行:
相信音乐
阔别13年,苏慧伦第16张全新国语大碟《面面》发行。以生而为人本有各种面向为概念出发,无论快乐的、悲伤的、幻想的、脆弱的,甚至黑暗的各种层面,都是与生俱来的情绪表露,我们又何必过度隐藏真实的自我。由于苏慧伦阔别乐坛许久,因此在设定全新专辑走向时,团队也格外用心,尝试在不同路线中迷走摸索,找到现阶段最适合苏慧伦的模样。过往的苏慧伦若是遥不可及的玉女偶像形象,现在的她更想以真实落地的姿态面向歌迷,不再片面、更加全面,透过十首歌曲表达十种情绪切面,苏慧伦内心拥有的面面,其实也是你和我内心会投射出的面面。
新专辑也特别邀请欣赏彼此许久的「娃娃 魏如萱」友情献声,实力派女声加持,一首华语流行音乐女力合唱新经典即将诞生。而苏慧伦从前端收歌期到后制混音,全心投入每个环节,展现更多音乐自主性,求好心切的专辑制作人陈君豪,不仅将专辑母带特地送至美国制作,母带后期混音处理更由曾操刀Adele、Lady Gaga以及Justin Bieber等欧美流行巨星专辑的Randy Merrill负责,一张「非常苏慧伦」的精品大碟就此问世。
为让整装再度回归的苏慧伦散发耳目一新的视觉形象,主视觉拍摄邀请曾操刀VOGUE、美丽佳人、Bella等时尚杂志的摄影师周墨掌镜,捕捉苏慧伦柔美却又不失个性的风貌。专辑封面主视觉则透过投影机的投射画面,让人看见苏慧伦多重面貌的展现,集温柔美丽与搞怪俏皮于一身,风格大器,却也强烈呼应全新国语专辑《面面》欲传达的意涵;金曲装祯设计师杨士庆发挥极简美感长才,在风格强烈的主视觉上,透过简约的几何与线条设计,彰显面面传达的内心情绪的不同层次。
新专辑也特别邀请欣赏彼此许久的「娃娃 魏如萱」友情献声,实力派女声加持,一首华语流行音乐女力合唱新经典即将诞生。而苏慧伦从前端收歌期到后制混音,全心投入每个环节,展现更多音乐自主性,求好心切的专辑制作人陈君豪,不仅将专辑母带特地送至美国制作,母带后期混音处理更由曾操刀Adele、Lady Gaga以及Justin Bieber等欧美流行巨星专辑的Randy Merrill负责,一张「非常苏慧伦」的精品大碟就此问世。
为让整装再度回归的苏慧伦散发耳目一新的视觉形象,主视觉拍摄邀请曾操刀VOGUE、美丽佳人、Bella等时尚杂志的摄影师周墨掌镜,捕捉苏慧伦柔美却又不失个性的风貌。专辑封面主视觉则透过投影机的投射画面,让人看见苏慧伦多重面貌的展现,集温柔美丽与搞怪俏皮于一身,风格大器,却也强烈呼应全新国语专辑《面面》欲传达的意涵;金曲装祯设计师杨士庆发挥极简美感长才,在风格强烈的主视觉上,透过简约的几何与线条设计,彰显面面传达的内心情绪的不同层次。
轻重 苹果音乐 Spotify 豆瓣
苏慧伦
类型:
国语流行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8日
出版发行:
2025 Bin Music International Limited
/
2025 Bin Music International Limited
进与退,取与舍,生活随时面临选择,好比站在跷跷板上,孰轻孰重的微妙平衡,决定了人生景色的浓淡美丑。苏慧伦暌违五年的专辑《轻重Aftersun》,以丰盈流动的音符承托生命中大小选择的复杂心绪,携手葛大为、陈君豪、HUSH、邹序、告五人潘云安等创作者,认真体会岁月中每一种轻盈或负累。
<b>《抬头纹》</b>
“当时一听到邹序的这首 demo,心里就起了微妙好感的化学变化,在听感上是轻松的,却也听到了微微的孤独感。编曲上有着合成器潮感的 beat 往前推动,也有温暖复古弦乐的小浪漫,就像我们跟着时间岁月往前走,也一边测试寻找着自己的节奏。”
<b>《我到底是怕你什么》</b>
“这首歌在讲情绪勒索,无论出现在各种关系中,这种状态都很折磨也无奈。我喜欢这首歌里面带有的冲撞感,这是我平常比较难表达出来的,而制作人陈君豪也加强了编曲在节奏上的张力,让这首歌呈现了适合我的摇滚气氛。”
<b>《行前准备》</b>
“我们必须面临很多告别,有一天我们也将离去。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面对离别、或是远行,不论如何准备,面对未知似乎永远无法习惯。只能在每一次与它的面对面中,找出此时此刻的存在意义。”
<b>《轻重》</b>
葛大为:“觉得多少也来到这个常常‘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才获得选项’困境的年纪。想在这个阶段写下这样面临抉择、人类又自大又自卑的心情,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题目,不是一般的情歌。”
苏慧伦:“我觉得这首真的是很成人的歌曲,轻或重,也许在一念之间,如何去拿捏它的重量,也成就了是否轻盈或负累。”
<b>《就说给我听》</b>
“听到 demo 的时候很被触动,谢谢云安愿意交给我这首对他来说很重要的歌。这首歌的 key range 很宽,算是很大的挑战。编曲的行进方式,让我在高与低的音域间游走,也让这首歌的 vocal 呈现了一种很特殊的听感与气味,像是自我对话的低回与呐喊。”
<b>《就地取材》</b>
“在日常间遇到的一些微小的事,能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其实那也是当下念头的一种选择,甚至有时感受到了原来自己还有许多幽默的能力,也会翻转一整天的心情,尽量就地去发现吧,那些可以让我们感觉松软快乐的 little things。”
<b>《不管不管》</b>
“如果长大就是学会了冷静、不要失控,那对于生而为人的种种情绪会不会也逐渐失衡麻木?我希望的自由,是我能懂事,但也能珍惜所有原始的感受,偶尔开启另一面模式,让心灵回复平衡。”
<b>《拉尼娜冷》</b>
“词曲概念来自反圣婴(拉尼娜)现象。用这种气候的变异来联想在爱情中,可以解读成是描绘一种在感情中异常冷却的状态,而很多事从冷静的外表看不出来,实则伏流震荡却从未停止发生。”
<b>《落泪前 先跳支舞》</b>
“这首曲大概是两年多前写的,后来葛大鼓励我将它完成放在专辑里。在写词的过程中也一边感受到人在经过了这么多情感的沾染后,最终极的目的地其实就是自由。我自己很喜欢‘从不属于谁 却也属于所有’这一句;若能意识到了其实自己是自由的,力量就会握在手中,更甚至是学会放掉力量。整首歌完成后,觉得有一种很法式的气味。”
<b>《交换礼物》</b>
“一直很喜欢 HUSH 的创作,虽然不算太熟,但是也能从他的创作里感受到许多他看世界的角度,可以极个人,也可以很宏观。像他替这首歌取的英文歌名‘Lens of Life’(日常的镜头),就像对于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无论疼痛、愉悦、犯错和起伏,都当作是养分的输入,是生命赠与给我独一无二的礼物,也是能接受所有的一种包容。”
<b>《抬头纹》</b>
“当时一听到邹序的这首 demo,心里就起了微妙好感的化学变化,在听感上是轻松的,却也听到了微微的孤独感。编曲上有着合成器潮感的 beat 往前推动,也有温暖复古弦乐的小浪漫,就像我们跟着时间岁月往前走,也一边测试寻找着自己的节奏。”
<b>《我到底是怕你什么》</b>
“这首歌在讲情绪勒索,无论出现在各种关系中,这种状态都很折磨也无奈。我喜欢这首歌里面带有的冲撞感,这是我平常比较难表达出来的,而制作人陈君豪也加强了编曲在节奏上的张力,让这首歌呈现了适合我的摇滚气氛。”
<b>《行前准备》</b>
“我们必须面临很多告别,有一天我们也将离去。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面对离别、或是远行,不论如何准备,面对未知似乎永远无法习惯。只能在每一次与它的面对面中,找出此时此刻的存在意义。”
<b>《轻重》</b>
葛大为:“觉得多少也来到这个常常‘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才获得选项’困境的年纪。想在这个阶段写下这样面临抉择、人类又自大又自卑的心情,这是一个很特别的题目,不是一般的情歌。”
苏慧伦:“我觉得这首真的是很成人的歌曲,轻或重,也许在一念之间,如何去拿捏它的重量,也成就了是否轻盈或负累。”
<b>《就说给我听》</b>
“听到 demo 的时候很被触动,谢谢云安愿意交给我这首对他来说很重要的歌。这首歌的 key range 很宽,算是很大的挑战。编曲的行进方式,让我在高与低的音域间游走,也让这首歌的 vocal 呈现了一种很特殊的听感与气味,像是自我对话的低回与呐喊。”
<b>《就地取材》</b>
“在日常间遇到的一些微小的事,能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其实那也是当下念头的一种选择,甚至有时感受到了原来自己还有许多幽默的能力,也会翻转一整天的心情,尽量就地去发现吧,那些可以让我们感觉松软快乐的 little things。”
<b>《不管不管》</b>
“如果长大就是学会了冷静、不要失控,那对于生而为人的种种情绪会不会也逐渐失衡麻木?我希望的自由,是我能懂事,但也能珍惜所有原始的感受,偶尔开启另一面模式,让心灵回复平衡。”
<b>《拉尼娜冷》</b>
“词曲概念来自反圣婴(拉尼娜)现象。用这种气候的变异来联想在爱情中,可以解读成是描绘一种在感情中异常冷却的状态,而很多事从冷静的外表看不出来,实则伏流震荡却从未停止发生。”
<b>《落泪前 先跳支舞》</b>
“这首曲大概是两年多前写的,后来葛大鼓励我将它完成放在专辑里。在写词的过程中也一边感受到人在经过了这么多情感的沾染后,最终极的目的地其实就是自由。我自己很喜欢‘从不属于谁 却也属于所有’这一句;若能意识到了其实自己是自由的,力量就会握在手中,更甚至是学会放掉力量。整首歌完成后,觉得有一种很法式的气味。”
<b>《交换礼物》</b>
“一直很喜欢 HUSH 的创作,虽然不算太熟,但是也能从他的创作里感受到许多他看世界的角度,可以极个人,也可以很宏观。像他替这首歌取的英文歌名‘Lens of Life’(日常的镜头),就像对于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无论疼痛、愉悦、犯错和起伏,都当作是养分的输入,是生命赠与给我独一无二的礼物,也是能接受所有的一种包容。”
启示录 豆瓣 Spotify
6.6 (22 个评分)
G.E.M.邓紫棋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9日
出版发行:
G Nation
华语创作天后G.E.M.邓紫棋第八张全创作专辑《启示录》
七封致天堂的信 七封天堂的回信
为爱的启示掀开神圣序幕
史无前例首创14集音乐连续剧MV G.E.M.为流行乐坛展开历史的新一页
当多彩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她的心该如何保持灿烂?当璀璨的世界变成一片废士,她又能在哪 里重拾希望?她绝望地来到自己的尽头,才发现那是通往自由的一扇门。经过潜心闭关,G.E.M.邓紫棋终于带来2022年全新创作专辑《启示录》,带我们踏上这条关于爱的启示之路。
这几年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多少时候我们觉得这个熟悉的世界好像已变得面目全非?肆虐的疫情是全人类正在共同面对的考验,还有邻国战争、以及世界各地各种天灾人祸。生命的消逝、经济的萧条、病毒的入侵、食物的缺失行动的限制等,人人都好像走在荒漠里,在迷惘中渴望着驱散黑暗的曙光。作为唱作艺术家的G.E.M.邓紫棋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用音乐向听众传递生命力,为破碎的心带来盼望。《启示录》是一张遵从内心而又找到流行与实验性之平衡并且充满生命力的概念之作。G.E.M.邓紫棋一如既往为全碟完成高质量词曲,以七封致天堂的信,和七封天堂的回信,为爱的启示掀开神圣序幕!
音乐录影带方面,G.E.M.邓紫棋首创同名音乐连续剧 《启示录》,史无前例以连续剧形式呈现整张专辑每一首歌,为流行乐坛展开历史的新一页。首次担任主创、编剧及监制的她,联同全能影像创作人林博导演共同打造14集音乐连续剧MV。整张专辑每一首歌都有一个独立MV,串起来却是有连续剧情的大故事。G.E.M.邓紫棋坦言:“在这个碎片时代,已经很少观众有耐心完整听完一首歌,但是我却有14首我认为极其珍贵的启示想与大家分享,终于我想到了音乐连续剧这一种新的形式,希望能吸引观众用心听完专辑里的每首作品。“为此,G.E.M.邓紫棋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的剧本写作,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原创故事。
“如果完美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你会爱真实的我吗?”
在元宇宙遇上爱,这是网络3.0时代的爱的启示。故事以元宇宙Afterland(乐土)为背景,呈现当今社会的真实面貌,包括人对自我形象缺乏安全感的挣扎和焦虑、在生活种种挫折下的迷失,还有网络暴力对人心与关係的撕裂等等问题,从而引出对一场关于爱的深思。爱,就是我们在此刻压抑的大环境下,最需要学习的课题。
而在这次《启示录》音乐连续剧MV的拍摄过程中,G.E.M.邓紫棋亦好像亲身经历着一场爱的启示。拍摄过程正值疫情肆虐,面对一路波折,人力物力缺失、拍摄期间多次必须中途叫停、接连需要更换演员重拍等诸多困扰,一个个冲击让G.E.M.邓紫棋与团队几度深感寸步难行。但G.E.M.邓紫棋心里却很是坚定,她相信这一张专辑是她在这疯狂世代里的个使命,要为受伤的心带来爱与医治。无论有多少困难,爱就是不放弃,不动摇。她与团队一起怀着信心排除困难,倾尽全力,终于完成了整张专辑的拍摄与制作。
现在,就让G.E.M.邓紫棋带我们踏上这一条神圣的启示路。
七封致天堂的信 七封天堂的回信
为爱的启示掀开神圣序幕
史无前例首创14集音乐连续剧MV G.E.M.为流行乐坛展开历史的新一页
当多彩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她的心该如何保持灿烂?当璀璨的世界变成一片废士,她又能在哪 里重拾希望?她绝望地来到自己的尽头,才发现那是通往自由的一扇门。经过潜心闭关,G.E.M.邓紫棋终于带来2022年全新创作专辑《启示录》,带我们踏上这条关于爱的启示之路。
这几年世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多少时候我们觉得这个熟悉的世界好像已变得面目全非?肆虐的疫情是全人类正在共同面对的考验,还有邻国战争、以及世界各地各种天灾人祸。生命的消逝、经济的萧条、病毒的入侵、食物的缺失行动的限制等,人人都好像走在荒漠里,在迷惘中渴望着驱散黑暗的曙光。作为唱作艺术家的G.E.M.邓紫棋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用音乐向听众传递生命力,为破碎的心带来盼望。《启示录》是一张遵从内心而又找到流行与实验性之平衡并且充满生命力的概念之作。G.E.M.邓紫棋一如既往为全碟完成高质量词曲,以七封致天堂的信,和七封天堂的回信,为爱的启示掀开神圣序幕!
音乐录影带方面,G.E.M.邓紫棋首创同名音乐连续剧 《启示录》,史无前例以连续剧形式呈现整张专辑每一首歌,为流行乐坛展开历史的新一页。首次担任主创、编剧及监制的她,联同全能影像创作人林博导演共同打造14集音乐连续剧MV。整张专辑每一首歌都有一个独立MV,串起来却是有连续剧情的大故事。G.E.M.邓紫棋坦言:“在这个碎片时代,已经很少观众有耐心完整听完一首歌,但是我却有14首我认为极其珍贵的启示想与大家分享,终于我想到了音乐连续剧这一种新的形式,希望能吸引观众用心听完专辑里的每首作品。“为此,G.E.M.邓紫棋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的剧本写作,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原创故事。
“如果完美只存在于虚拟世界,你会爱真实的我吗?”
在元宇宙遇上爱,这是网络3.0时代的爱的启示。故事以元宇宙Afterland(乐土)为背景,呈现当今社会的真实面貌,包括人对自我形象缺乏安全感的挣扎和焦虑、在生活种种挫折下的迷失,还有网络暴力对人心与关係的撕裂等等问题,从而引出对一场关于爱的深思。爱,就是我们在此刻压抑的大环境下,最需要学习的课题。
而在这次《启示录》音乐连续剧MV的拍摄过程中,G.E.M.邓紫棋亦好像亲身经历着一场爱的启示。拍摄过程正值疫情肆虐,面对一路波折,人力物力缺失、拍摄期间多次必须中途叫停、接连需要更换演员重拍等诸多困扰,一个个冲击让G.E.M.邓紫棋与团队几度深感寸步难行。但G.E.M.邓紫棋心里却很是坚定,她相信这一张专辑是她在这疯狂世代里的个使命,要为受伤的心带来爱与医治。无论有多少困难,爱就是不放弃,不动摇。她与团队一起怀着信心排除困难,倾尽全力,终于完成了整张专辑的拍摄与制作。
现在,就让G.E.M.邓紫棋带我们踏上这一条神圣的启示路。
曝光 豆瓣 Spotify
7.0 (33 个评分)
鄧紫棋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2年7月5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蜂鳥音樂 × 索尼音樂
G.E.M. 鄧紫棋 Xposed 曝光
香港e世代天后 唱作偶像
歷經20個月等待、全亞洲同步問市
2011年,年僅19歲的G.E.M.鄧紫棋在香港紅館舉辦總共5場個人演唱會,成為於紅館開個唱之最年輕女歌手,所有門票更於45分鐘內被一搶而空。她 的唱功,她的現場感染力,以及整個演唱會製作讓這個原本為紅館設計的演唱會得以變成世界巡迴,被帶到澳洲、溫哥華、多倫多、美國雷諾、澳門威尼斯人、廣州、佛山、番禺等等。
可是台灣的歌迷卻頻頻在網路發問“G.E.M.何時來台?”確實,自「18」專輯在台灣發行後,G.E.M.於2010年末的第三張大碟「My Secret」雖然拿下香港當年最高銷量之冠,卻還沒有在台灣發行,一直未能有機會親自來台繼續把好音樂介紹給大家。不過就在今夏,G.E.M.的2012全新專輯「Xposed」即將於全亞洲同步面世,G.E.M.也將帶著她成長後的新形象到台灣與大家見面!
掙扎 • 蛻變 • 曝光
源自正寫 Exposed 意思解作“曝光或揭穿”
距離上一張專輯發行已有20個月,在這段時間裡G.E.M.面對了很多迫使她急速成長的經歷。去年3月,從小引領她進入音樂世界的外婆因病去世,G.E.M.首次體驗生死離別之痛,改變了她對生命的看法;緊接著5月的紅館演唱會,巨大的工作壓力一波波襲來... 這段日子裡,不管工作、家庭、感情還是生活,G.E.M.在各方面都遇到波折,而這些壓力讓在脫離青春期的G.E.M.快要窒息。不願讓父母、同事擔心,同齡的朋友亦無法理解她的壓力,20歲的G.E.M.只能藉助創作和信仰的力量,獨自調整心態。在這過程中,她將每一個傷口,每一個心結,都以音樂記錄下來。 同時G.E.M.亦決定透過音樂把這些壓力和掙札跟大家分享。這過程讓她成長為一個更自信、更成熟的女生,這一切的生命記錄也就成為了這張新專輯「Xposed」。
製作團隊
「Xposed」專輯由蜂鳥音樂誠意邀請國際班底製作,由G.E.M.多年來的音樂導師和音樂總監Lupo Groinig操刀;更加入曾幫Rihanna, Katharine McPhee, Enrique Iglesias等國際巨星演奏的琴手Doug Petty;為葛萊美最佳流行男歌手John Mayer打鼓的Aaron Sterling等等。G.E.M.的部份演唱以及全部配樂、配唱都與她之前的專輯一樣,遠赴美國洛杉磯錄製。讓G.E.M.的這張專輯一如既往地保持在國際水準。
首波主打引發網絡瘋狂點擊及討論熱潮
「Oh Boy」
這是G.E.M.將介紹給台灣觀眾的第一首歌,詞曲由她一手包辦。蛻變後的G.E.M.不再是唱著甜蜜的情歌,反過來「Oh Boy」是一首徹徹底底的“反情歌”。脫離王子拯救公主的童話故事回到現實,面對玩世不恭,整天讓女孩傷感的男孩們,女生們別再低聲哭泣了,拿出勇敢和自信,看最後誰怕誰?
「Someday I'll Fly」
作為「Xposed」專輯的首波粵語主打,由G.E.M.親自填詞,這首歌概括了G.E.M.經歷著一個又一個關於工作、家庭、情感等等的考驗,直到找到出口、最終釋懷的整個過程。歌曲MV專程遠赴台灣請來鬼才導演比爾賈執導,連續23個小時拍攝完成。G.E.M.為了與歌曲意境配合,更親自於鏡頭前一次剃去半邊頭髮,完成超大膽突破,寓意給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
「What Have U Done」
向來對R&B駕輕就熟的G.E.M.,這次破格挑戰搖滾風!電音吉他、強勁節奏,加上G.E.M.爆發力十足的聲音,把情緒宣泄得淋漓盡致。「What Have U Done」歌詞由G.E.M.填寫,為社會上各種被欺負的弱勢群體作出控訴,質問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的觀點和權利。歌曲MV遠赴美國洛杉磯拍攝,地點選擇在好萊塢大片「魔鬼終結者 2」拍攝場地之一的第六街,由超過60人的好萊塢團隊超大手筆製作,更由英國服裝設計師Emma Wallace為G.E.M.度身訂造6大造型,大尺度突破以往形象,如頹廢搖滾裝、赤裸鎖鏈裝、全身塗黑再被當頭澆牛奶等等,雖讓G.E.M.苦不堪言,最後的效果卻是非常值得,在網路被瘋狂點擊熱議。
網路天后
Youtube頻道超過5000萬點擊量,Facebook超過35萬支持者,微博超過110萬關注,20歲的G.E.M.作為網路天后當之無愧。她是2005年之後,在中港台唯一不透過電視選秀節目而得到兩岸三地觀眾廣泛愛戴的新偶像。
G.E.M. 鄧紫棋 Xposed 曝光
香港e世代天后 唱作偶像
歷經20個月等待、全亞洲同步問市
2011年,年僅19歲的G.E.M.鄧紫棋在香港紅館舉辦總共5場個人演唱會,成為於紅館開個唱之最年輕女歌手,所有門票更於45分鐘內被一搶而空。她 的唱功,她的現場感染力,以及整個演唱會製作讓這個原本為紅館設計的演唱會得以變成世界巡迴,被帶到澳洲、溫哥華、多倫多、美國雷諾、澳門威尼斯人、廣州、佛山、番禺等等。
可是台灣的歌迷卻頻頻在網路發問“G.E.M.何時來台?”確實,自「18」專輯在台灣發行後,G.E.M.於2010年末的第三張大碟「My Secret」雖然拿下香港當年最高銷量之冠,卻還沒有在台灣發行,一直未能有機會親自來台繼續把好音樂介紹給大家。不過就在今夏,G.E.M.的2012全新專輯「Xposed」即將於全亞洲同步面世,G.E.M.也將帶著她成長後的新形象到台灣與大家見面!
掙扎 • 蛻變 • 曝光
源自正寫 Exposed 意思解作“曝光或揭穿”
距離上一張專輯發行已有20個月,在這段時間裡G.E.M.面對了很多迫使她急速成長的經歷。去年3月,從小引領她進入音樂世界的外婆因病去世,G.E.M.首次體驗生死離別之痛,改變了她對生命的看法;緊接著5月的紅館演唱會,巨大的工作壓力一波波襲來... 這段日子裡,不管工作、家庭、感情還是生活,G.E.M.在各方面都遇到波折,而這些壓力讓在脫離青春期的G.E.M.快要窒息。不願讓父母、同事擔心,同齡的朋友亦無法理解她的壓力,20歲的G.E.M.只能藉助創作和信仰的力量,獨自調整心態。在這過程中,她將每一個傷口,每一個心結,都以音樂記錄下來。 同時G.E.M.亦決定透過音樂把這些壓力和掙札跟大家分享。這過程讓她成長為一個更自信、更成熟的女生,這一切的生命記錄也就成為了這張新專輯「Xposed」。
製作團隊
「Xposed」專輯由蜂鳥音樂誠意邀請國際班底製作,由G.E.M.多年來的音樂導師和音樂總監Lupo Groinig操刀;更加入曾幫Rihanna, Katharine McPhee, Enrique Iglesias等國際巨星演奏的琴手Doug Petty;為葛萊美最佳流行男歌手John Mayer打鼓的Aaron Sterling等等。G.E.M.的部份演唱以及全部配樂、配唱都與她之前的專輯一樣,遠赴美國洛杉磯錄製。讓G.E.M.的這張專輯一如既往地保持在國際水準。
首波主打引發網絡瘋狂點擊及討論熱潮
「Oh Boy」
這是G.E.M.將介紹給台灣觀眾的第一首歌,詞曲由她一手包辦。蛻變後的G.E.M.不再是唱著甜蜜的情歌,反過來「Oh Boy」是一首徹徹底底的“反情歌”。脫離王子拯救公主的童話故事回到現實,面對玩世不恭,整天讓女孩傷感的男孩們,女生們別再低聲哭泣了,拿出勇敢和自信,看最後誰怕誰?
「Someday I'll Fly」
作為「Xposed」專輯的首波粵語主打,由G.E.M.親自填詞,這首歌概括了G.E.M.經歷著一個又一個關於工作、家庭、情感等等的考驗,直到找到出口、最終釋懷的整個過程。歌曲MV專程遠赴台灣請來鬼才導演比爾賈執導,連續23個小時拍攝完成。G.E.M.為了與歌曲意境配合,更親自於鏡頭前一次剃去半邊頭髮,完成超大膽突破,寓意給自己一個重生的機會。
「What Have U Done」
向來對R&B駕輕就熟的G.E.M.,這次破格挑戰搖滾風!電音吉他、強勁節奏,加上G.E.M.爆發力十足的聲音,把情緒宣泄得淋漓盡致。「What Have U Done」歌詞由G.E.M.填寫,為社會上各種被欺負的弱勢群體作出控訴,質問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人的觀點和權利。歌曲MV遠赴美國洛杉磯拍攝,地點選擇在好萊塢大片「魔鬼終結者 2」拍攝場地之一的第六街,由超過60人的好萊塢團隊超大手筆製作,更由英國服裝設計師Emma Wallace為G.E.M.度身訂造6大造型,大尺度突破以往形象,如頹廢搖滾裝、赤裸鎖鏈裝、全身塗黑再被當頭澆牛奶等等,雖讓G.E.M.苦不堪言,最後的效果卻是非常值得,在網路被瘋狂點擊熱議。
網路天后
Youtube頻道超過5000萬點擊量,Facebook超過35萬支持者,微博超過110萬關注,20歲的G.E.M.作為網路天后當之無愧。她是2005年之後,在中港台唯一不透過電視選秀節目而得到兩岸三地觀眾廣泛愛戴的新偶像。
摩天動物園 豆瓣 Spotify
5.8 (43 个评分)
G.E.M.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6日
出版发行:
(P)2019 G Nation Limited exclusively licensed to Beijing Starbright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文明在進化
然而我們始終帶著原始的獸性
平地上 人們築起萬丈高樓
不過是一座座 摩天動物園
點擊破億全創作天后 G.E.M.鄧紫棋
華語歌壇年底震撼大作 首任總監製全新專輯【摩天動物園】
2019 . 12 . 27. 重磅發行
內附特殊裝幀圖文詞本 (內含專輯概念/歌詞/寫真)
2019年9月5日「再見」在YouTube突破1億次的觀看次數,使鄧紫棋成為首位擁有二支MV在YouTube超過一億點擊的華語女歌手。2019年9月10日,「光年之外」在YouTube 上僅用了985天突破2億次的觀看次數,使鄧紫棋成為首位MV在YouTube超過二億點擊率,是華語點擊量第一的歌手。她的世界巡迴演唱會走遍全球各地,更是各大音樂綜藝節目與時尚名牌極力爭取合作的歌手。
2019年,對G.E.M.鄧紫棋來說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有躍身為點擊次數第一華人女歌手的優越成績,在同一年卻也經歷了合約問題的逆境考驗。
越艱難的環境,往往會激發出越精彩的作品。
鄧紫棋的創作,一如她的個性直來直往,愛恨分明。她擅長旋律又同時掌握音樂潮流成為先驅,文字優美隱喻精準卻又犀利無畏,她獨創一格成為華語歌壇不可多得的女性創作音樂人。秉持著用音樂為自己說話的初心,鄧紫棋將一路上遭遇讓人絕望的網絡霸凌、負面情緒等各種艱難險阻,化作重新出發的養分,創作出全新專輯《摩天動物園》,專輯詞曲由她本人一手包辦,並且首次擔綱自己的專輯製作人,與T-Ma 馬敬恆共同合作。《摩天動物園》是鄧紫棋坦然道盡12年出道心路, 開啟音樂版圖新起點的重要專輯,也是她最真實的心聲告白。
她想說的一切,都寫在音樂裡了。
G.E.M.鄧紫棋無畏系犀利文筆
《摩天動物園》借動物隱喻文明與獸性之間的拉扯
面對慾望的誘惑 你會怎麼選擇?
G.E.M.鄧紫棋新專輯《摩天動物園》圍繞在都市叢林中展開,城市摩天大樓中萬獸齊聚,象徵著城市裡形形色色的人們。獅子座的鄧紫棋將以萬獸之后的姿態,帶領你進入她的「摩天動物園」!
個性直來直往、愛恨分明的鄧紫棋,不僅擁有高辨識度的爆發力聲線,這次在歌詞的文字創作上也相當犀利精準,鄧紫棋以她敢說敢言的筆法切入,藉動物形象隱喻人性,同時也映照自己過去一路走來的經驗。都市叢林的摩天大樓中萬獸齊聚,象徵著城市裡形形色色的人們,「摩天動物園」敘述各種動物的生存姿態,並反應社會現象,暗諷人性中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刻浮現的黑暗面。
《摩天動物園》專輯從她過去所體驗到的人性百態為起點,將她的觀察與關懷化為歌詞,每首歌都以隱喻的方式,藉由一種動物形象去寄寓人際關係狀態或社會現象。鄧紫棋以犀利筆法切入,批判人們對物慾的態度、關懷憂鬱人群,映照出人性的各種面貌,在直言剖析的同時,鄧紫棋也寫出了溫暖與柔情的感情面,有感情曖昧期充滿蝴蝶花香粉紅泡泡,心動時擋不住思念的小鹿亂撞,為了愛失去自我色彩變得透明的感情狀態,知道彼此不適合時別勉強擁抱的無奈。
兼具剛與柔、理性批判與感性關懷,鄧紫棋用音樂詞曲創作勾勒出人性的不同面貌,用她充滿能量且細膩多層次的歌聲反映出身處在都會摩天大樓間的每個人動物性與人性拉扯的心聲。
然而我們始終帶著原始的獸性
平地上 人們築起萬丈高樓
不過是一座座 摩天動物園
點擊破億全創作天后 G.E.M.鄧紫棋
華語歌壇年底震撼大作 首任總監製全新專輯【摩天動物園】
2019 . 12 . 27. 重磅發行
內附特殊裝幀圖文詞本 (內含專輯概念/歌詞/寫真)
2019年9月5日「再見」在YouTube突破1億次的觀看次數,使鄧紫棋成為首位擁有二支MV在YouTube超過一億點擊的華語女歌手。2019年9月10日,「光年之外」在YouTube 上僅用了985天突破2億次的觀看次數,使鄧紫棋成為首位MV在YouTube超過二億點擊率,是華語點擊量第一的歌手。她的世界巡迴演唱會走遍全球各地,更是各大音樂綜藝節目與時尚名牌極力爭取合作的歌手。
2019年,對G.E.M.鄧紫棋來說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有躍身為點擊次數第一華人女歌手的優越成績,在同一年卻也經歷了合約問題的逆境考驗。
越艱難的環境,往往會激發出越精彩的作品。
鄧紫棋的創作,一如她的個性直來直往,愛恨分明。她擅長旋律又同時掌握音樂潮流成為先驅,文字優美隱喻精準卻又犀利無畏,她獨創一格成為華語歌壇不可多得的女性創作音樂人。秉持著用音樂為自己說話的初心,鄧紫棋將一路上遭遇讓人絕望的網絡霸凌、負面情緒等各種艱難險阻,化作重新出發的養分,創作出全新專輯《摩天動物園》,專輯詞曲由她本人一手包辦,並且首次擔綱自己的專輯製作人,與T-Ma 馬敬恆共同合作。《摩天動物園》是鄧紫棋坦然道盡12年出道心路, 開啟音樂版圖新起點的重要專輯,也是她最真實的心聲告白。
她想說的一切,都寫在音樂裡了。
G.E.M.鄧紫棋無畏系犀利文筆
《摩天動物園》借動物隱喻文明與獸性之間的拉扯
面對慾望的誘惑 你會怎麼選擇?
G.E.M.鄧紫棋新專輯《摩天動物園》圍繞在都市叢林中展開,城市摩天大樓中萬獸齊聚,象徵著城市裡形形色色的人們。獅子座的鄧紫棋將以萬獸之后的姿態,帶領你進入她的「摩天動物園」!
個性直來直往、愛恨分明的鄧紫棋,不僅擁有高辨識度的爆發力聲線,這次在歌詞的文字創作上也相當犀利精準,鄧紫棋以她敢說敢言的筆法切入,藉動物形象隱喻人性,同時也映照自己過去一路走來的經驗。都市叢林的摩天大樓中萬獸齊聚,象徵著城市裡形形色色的人們,「摩天動物園」敘述各種動物的生存姿態,並反應社會現象,暗諷人性中每個人都可能在某些時刻浮現的黑暗面。
《摩天動物園》專輯從她過去所體驗到的人性百態為起點,將她的觀察與關懷化為歌詞,每首歌都以隱喻的方式,藉由一種動物形象去寄寓人際關係狀態或社會現象。鄧紫棋以犀利筆法切入,批判人們對物慾的態度、關懷憂鬱人群,映照出人性的各種面貌,在直言剖析的同時,鄧紫棋也寫出了溫暖與柔情的感情面,有感情曖昧期充滿蝴蝶花香粉紅泡泡,心動時擋不住思念的小鹿亂撞,為了愛失去自我色彩變得透明的感情狀態,知道彼此不適合時別勉強擁抱的無奈。
兼具剛與柔、理性批判與感性關懷,鄧紫棋用音樂詞曲創作勾勒出人性的不同面貌,用她充滿能量且細膩多層次的歌聲反映出身處在都會摩天大樓間的每個人動物性與人性拉扯的心聲。
岑寧兒“Live at Blue Note Beijing”現場錄音專輯 豆瓣 Spotify
8.8 (9 个评分)
“Live at Blue Note Beijing” 现场录音系列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2017 北京中子街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StreetVoice(Beijing)Limited
/
2017 北京中子街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StreetVoice(Beijing)Limited
因电影《中国合伙人》、《单身男女2》插曲演唱而声音为更多人熟知的来自香港的音乐创作人岑宁儿 YOYO SHAM,在 2015年发表的个人第一张创作专辑《Here》,不仅被台湾地区的KKBOX及HitFM选为“2015年度十大专辑”,还接连入围2015第六届金音奖创作音乐奖、金曲奖“最佳新人”等奖项,更获得第十六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国语女新人奖”、以及第9届城市至尊音乐榜“校园人气创作女歌手奖”。
岑宁儿 YOYO SHAM把音乐当成一种人生的旅行,透过她透彻的眼光与温润感性的声音表情,诠释人与人、人与世界相处之间的各种细微心境。着眼于生活细节的幽微观察,悠然温暖的疗愈形象使得她在文艺青年群体中广为流传,因此也毫不意外地连续三年受到上海简单生活节的邀请演出。
2017年由岑宁儿演唱的电视剧《夏至未至》插曲《追光者》获得广大观众及歌迷极热烈回响,在数字音乐平台上下载超过3000万次,被评价“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越该剧主题歌曲”。《追光者》一曲打开了岑宁儿从文艺偶像进入大众耳朵的那扇门,随后,这场在Blue Note Beijing 现场举办的Live,成为岑宁儿 YOYO SHAM正式向内地乐迷介绍自己的第一场个人专场演出,也是有曾在北京生活数年经历的她与老朋友的一场温馨聚会,于她个人音乐生涯也意义非凡。
岑宁儿 YOYO SHAM在这场Blue Note Beijing的Live中演出了包括《空隙》、《You & I》、《光之翼》等她出道以来最受欢迎的曲目,还有过去只有在现场演出从未出版过的《Baby Song》、《不完美》、《你知道你自己是谁吗》也透过这场演出留下了第一次正式发行的录音。当然,备受瞩目的《追光者》岑宁儿 YOYO SHAM个人诠释版本也不会在这场Live中缺席。
作为大中华地区第一个与Blue Note Beijing签订系列合作的音乐机构,街声StreetVoice与Blue Note Beijing联合推出的“Live at Blue Note Beijing”系列现场录音专辑计划的首发专辑,岑宁儿 YOYO SHAM这场Live进行了精心的设置,乐队与编曲配合Blue Note的爵士基调做了大幅度的调整,温暖的Groove与现场收入的环境声响,衬托出岑宁儿 YOYO SHAM歌声中那种独特的静好,仿如喧嚣中一抹沉着的宁静。整张专辑由“大事发声”录音棚现场直播节目的录音大师林哲民担纲现场收音,资深华语流行音乐制作人许经纶(怪兽)操刀混音,完美呈现岑宁儿 YOYO SHAM曾被李宗盛、陈奕迅、林忆莲多位巨星推荐的难得好声音。
岑宁儿 YOYO SHAM把音乐当成一种人生的旅行,透过她透彻的眼光与温润感性的声音表情,诠释人与人、人与世界相处之间的各种细微心境。着眼于生活细节的幽微观察,悠然温暖的疗愈形象使得她在文艺青年群体中广为流传,因此也毫不意外地连续三年受到上海简单生活节的邀请演出。
2017年由岑宁儿演唱的电视剧《夏至未至》插曲《追光者》获得广大观众及歌迷极热烈回响,在数字音乐平台上下载超过3000万次,被评价“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越该剧主题歌曲”。《追光者》一曲打开了岑宁儿从文艺偶像进入大众耳朵的那扇门,随后,这场在Blue Note Beijing 现场举办的Live,成为岑宁儿 YOYO SHAM正式向内地乐迷介绍自己的第一场个人专场演出,也是有曾在北京生活数年经历的她与老朋友的一场温馨聚会,于她个人音乐生涯也意义非凡。
岑宁儿 YOYO SHAM在这场Blue Note Beijing的Live中演出了包括《空隙》、《You & I》、《光之翼》等她出道以来最受欢迎的曲目,还有过去只有在现场演出从未出版过的《Baby Song》、《不完美》、《你知道你自己是谁吗》也透过这场演出留下了第一次正式发行的录音。当然,备受瞩目的《追光者》岑宁儿 YOYO SHAM个人诠释版本也不会在这场Live中缺席。
作为大中华地区第一个与Blue Note Beijing签订系列合作的音乐机构,街声StreetVoice与Blue Note Beijing联合推出的“Live at Blue Note Beijing”系列现场录音专辑计划的首发专辑,岑宁儿 YOYO SHAM这场Live进行了精心的设置,乐队与编曲配合Blue Note的爵士基调做了大幅度的调整,温暖的Groove与现场收入的环境声响,衬托出岑宁儿 YOYO SHAM歌声中那种独特的静好,仿如喧嚣中一抹沉着的宁静。整张专辑由“大事发声”录音棚现场直播节目的录音大师林哲民担纲现场收音,资深华语流行音乐制作人许经纶(怪兽)操刀混音,完美呈现岑宁儿 YOYO SHAM曾被李宗盛、陈奕迅、林忆莲多位巨星推荐的难得好声音。
給你們 豆瓣 Spotify
7.9 (27 个评分)
萬芳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7日
出版发行:
何樂音樂
Dear all,
讓我們好好地留一點時間,用音樂給彼此最真誠的擁抱,
聊一聊生老病死,或是聊聊那次失敗的戀情、那些沒能圓滿的回憶。
哭出來也好,哭到笑出聲來也無妨,
也許未來某一天,當你們遇見了歌曲中的畫面,
你們不會再感到徬徨,而能勇敢面對。
我將這一路上封存的歡笑與淚水哼成歌,
把這些從生命中綻放出來的歌,真真切切地,
給你們。
給你們 真誠擁抱的溫暖
給你們 由衷而唱的歌
萬芳2020全新專輯《給你們 Dear All》
9/17正式發行
萬芳身為歌手,已經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歌手生涯,橫跨演員、DJ等多重身份,這些不同的角色,給了萬芳更多機會接觸到各種豐富的生命,聽到許多動人的故事。
這張專輯集結了她多年來的所見、所聞、所感,將生命中深刻的片段化為歌曲,分享出來,充滿著她真實的人生體悟。
人生本來總是樂於分享的,而萬芳很珍惜自己這些珍貴的生命經驗,想要把這份關懷分享給更多還在人生路上徬徨無措的朋友。就像外婆的擁抱常常被想念那樣,常常是因為外婆單純在分享她的愛,而兒時的我們也覺得自己可以放心接受,不需要有任何回報或條件。
我們能在這張專輯中,感受那份無私的分享,更能在萬芳的歌聲中,安心地做回最單純的自己,接受這份純粹的愛。
這次萬芳用最真誠、最溫柔的擁抱做一張專輯,《給你們》。
黃韻玲X萬芳X陳建騏
頂級雙金陣容 聯手領軍製作
葉樹茵X黃婷X徐譽庭X王小苗X陸伊潔X許郁瑛
李英宏X陳柔錚X法蘭X知更X王榆鈞X詹森淮
跨世代創作人齊聚 打造十首全「心」作品
【推薦歌曲】
• 〈時間梯〉
萬芳淬鍊人生歷練,讀寫前世今生化為歌詞,刻劃人與人羈絆的獨到世界觀。
• 〈阿峰今天沒有來〉
將沉重的人生課題,用最溫暖的口吻,輕輕提起、溫柔放下。面對人生中必經的離別,我們一同舉杯。
• 〈什麼將把你帶走〉
詩人王小苗與創作歌手詹森淮的奇幻之作,每一段樂句都蘊藏一個小宇宙,一首用聽的奇幻文學,就此誕生。
• 〈給妳們〉
萬芳與徐譽庭好姐妹再次合作,暖暖的歌像一封手寫的信,細數珍貴的姐妹之情。
• 〈在那個冬天的下午,我愛你〉
「你愛過我,我會微笑讓你走。」萬芳詞曲創作,用輕吟凝結時光,一起走進屬於我們的,那個冬天下午。
讓我們好好地留一點時間,用音樂給彼此最真誠的擁抱,
聊一聊生老病死,或是聊聊那次失敗的戀情、那些沒能圓滿的回憶。
哭出來也好,哭到笑出聲來也無妨,
也許未來某一天,當你們遇見了歌曲中的畫面,
你們不會再感到徬徨,而能勇敢面對。
我將這一路上封存的歡笑與淚水哼成歌,
把這些從生命中綻放出來的歌,真真切切地,
給你們。
給你們 真誠擁抱的溫暖
給你們 由衷而唱的歌
萬芳2020全新專輯《給你們 Dear All》
9/17正式發行
萬芳身為歌手,已經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歌手生涯,橫跨演員、DJ等多重身份,這些不同的角色,給了萬芳更多機會接觸到各種豐富的生命,聽到許多動人的故事。
這張專輯集結了她多年來的所見、所聞、所感,將生命中深刻的片段化為歌曲,分享出來,充滿著她真實的人生體悟。
人生本來總是樂於分享的,而萬芳很珍惜自己這些珍貴的生命經驗,想要把這份關懷分享給更多還在人生路上徬徨無措的朋友。就像外婆的擁抱常常被想念那樣,常常是因為外婆單純在分享她的愛,而兒時的我們也覺得自己可以放心接受,不需要有任何回報或條件。
我們能在這張專輯中,感受那份無私的分享,更能在萬芳的歌聲中,安心地做回最單純的自己,接受這份純粹的愛。
這次萬芳用最真誠、最溫柔的擁抱做一張專輯,《給你們》。
黃韻玲X萬芳X陳建騏
頂級雙金陣容 聯手領軍製作
葉樹茵X黃婷X徐譽庭X王小苗X陸伊潔X許郁瑛
李英宏X陳柔錚X法蘭X知更X王榆鈞X詹森淮
跨世代創作人齊聚 打造十首全「心」作品
【推薦歌曲】
• 〈時間梯〉
萬芳淬鍊人生歷練,讀寫前世今生化為歌詞,刻劃人與人羈絆的獨到世界觀。
• 〈阿峰今天沒有來〉
將沉重的人生課題,用最溫暖的口吻,輕輕提起、溫柔放下。面對人生中必經的離別,我們一同舉杯。
• 〈什麼將把你帶走〉
詩人王小苗與創作歌手詹森淮的奇幻之作,每一段樂句都蘊藏一個小宇宙,一首用聽的奇幻文學,就此誕生。
• 〈給妳們〉
萬芳與徐譽庭好姐妹再次合作,暖暖的歌像一封手寫的信,細數珍貴的姐妹之情。
• 〈在那個冬天的下午,我愛你〉
「你愛過我,我會微笑讓你走。」萬芳詞曲創作,用輕吟凝結時光,一起走進屬於我們的,那個冬天下午。
.....那些美麗的相遇 豆瓣 Spotify
7.8 (10 个评分)
萬芳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8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原來,這些歌都是萬芳唱的
她的聲音,彷彿天生來說故事的
一張凝聚各式人生故事
時光歷練的精裝珍藏版專輯
俗艷有力 自由不羈
聽見萬芳不一樣的聲音
12首驚艷演繹
〈愛上你〉2018愛最大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男女對唱熱歌
〈Love Yourself〉Netflix熱門電視影集【雙城故事】靈魂主題曲
〈愛〉賺人熱淚音樂舞台劇【再會吧北投】主題曲
〈粉紅色的凸床〉與陳昇合作歌曲【負君千行淚】片尾曲
〈一代妖嬌〉〈歌妓祭鬼〉民謠大師陳明章配樂【花漾】主題曲
〈Gloomy Salad Days〉電視劇【死神少女】歌德搖滾主題曲
〈你還在我歌裡〉姚謙作品歌師的愛情【侗族大歌】主題曲
〈落音〉先鋒音樂人小河策劃【音樂肖像】系列歌曲
〈天上人間〉大大樹鍾適芳紀錄片【邊界移動兩百年】插曲
〈夏天的秘密〉好萊塢溫馨勵志電影【溫蒂的幸福劇本】中文宣傳曲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2018〉2018巨蛋演唱會【時間仍然繼續在走】概念歌曲
我很喜歡唱歌
我是指單純的唱歌
有時候甚至是指沒有觀眾的唱歌
就像我很喜歡畫畫、喜歡吃眷村的饅頭、喜歡可以發出小鳥聲響的玩具
是這麼單純沒有目的沒有理由的喜歡
我想我是喜歡唱歌的
所以這許多年來有一些不同的合作
幾乎都是因為單純喜歡唱歌就去了
尤其是隨著歌曲背後不同的故事延伸出不同的聲音線條
我覺得真是有意思極了
很高興我是一個唱歌的人
並且慶幸自己在歌手這個角色
有機會和不同戲劇與音樂人合作
唱進各種生命故事
回頭看時發現自己原來也去了這麼多地方
謝謝那些美麗的相遇
豐富了我的聲音旅程
萬芳
2018.12
萬芳還記得,進錄音室錄的第一首歌,就是「秋愛」的電影主題曲,踏入華語樂壇28年間,唱了不下40首影視主題曲,同時是歌手也是演員的她,詮釋起歌曲,有著強烈直覺與感同角色情緒、性格想像投入並行,以及身為女性特有的溫柔、強大,這或許也是導演們想與萬芳合作的原因,永遠能帶來貼近人心卻自由無侷限的聲音故事。一個人,有很多聲音的可能,這些年與不同電影、戲劇、音樂劇的合作,與各地音樂人之間的碰撞,呈現了萬芳不同聲音的樣貌,而每一種聲音,也都有許多延伸出來的狀態、表情與個性。從這張影像之歌的專輯中,你能看見一個不被框架的萬芳,而且,玩得很開心;就像一個表演多樣的演員從不自我限制戲路。每個人,都是無法被輕易定義的,讓生命自然盛開綻放,靜靜長成獨特模樣的花朵。
生命從不重複的節奏
歌曲譜上人生的故事
聲音邀請靈魂的碰撞
聽,萬芳唱著那些故事人生,交會、流動、摩擦、碰撞、細語、凝視…
故事,可以在過去,也可以在此刻得到共鳴。以戲劇影像為骨,為生命從不重複的節奏,唱和著能被銘記的愛之詩篇。在歌裡,我們再次和人生相遇,我看見了你,也彷彿看見了自己。一個人的聲音,能綻放多少表情,把聲音放進不同的故事,能走進多少人的人生。
不同的撞擊,就會有不一樣的聲音
故事與人生 你與我
敬…..那些美麗的相遇,故事還在繼續
她的聲音,彷彿天生來說故事的
一張凝聚各式人生故事
時光歷練的精裝珍藏版專輯
俗艷有力 自由不羈
聽見萬芳不一樣的聲音
12首驚艷演繹
〈愛上你〉2018愛最大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男女對唱熱歌
〈Love Yourself〉Netflix熱門電視影集【雙城故事】靈魂主題曲
〈愛〉賺人熱淚音樂舞台劇【再會吧北投】主題曲
〈粉紅色的凸床〉與陳昇合作歌曲【負君千行淚】片尾曲
〈一代妖嬌〉〈歌妓祭鬼〉民謠大師陳明章配樂【花漾】主題曲
〈Gloomy Salad Days〉電視劇【死神少女】歌德搖滾主題曲
〈你還在我歌裡〉姚謙作品歌師的愛情【侗族大歌】主題曲
〈落音〉先鋒音樂人小河策劃【音樂肖像】系列歌曲
〈天上人間〉大大樹鍾適芳紀錄片【邊界移動兩百年】插曲
〈夏天的秘密〉好萊塢溫馨勵志電影【溫蒂的幸福劇本】中文宣傳曲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2018〉2018巨蛋演唱會【時間仍然繼續在走】概念歌曲
我很喜歡唱歌
我是指單純的唱歌
有時候甚至是指沒有觀眾的唱歌
就像我很喜歡畫畫、喜歡吃眷村的饅頭、喜歡可以發出小鳥聲響的玩具
是這麼單純沒有目的沒有理由的喜歡
我想我是喜歡唱歌的
所以這許多年來有一些不同的合作
幾乎都是因為單純喜歡唱歌就去了
尤其是隨著歌曲背後不同的故事延伸出不同的聲音線條
我覺得真是有意思極了
很高興我是一個唱歌的人
並且慶幸自己在歌手這個角色
有機會和不同戲劇與音樂人合作
唱進各種生命故事
回頭看時發現自己原來也去了這麼多地方
謝謝那些美麗的相遇
豐富了我的聲音旅程
萬芳
2018.12
萬芳還記得,進錄音室錄的第一首歌,就是「秋愛」的電影主題曲,踏入華語樂壇28年間,唱了不下40首影視主題曲,同時是歌手也是演員的她,詮釋起歌曲,有著強烈直覺與感同角色情緒、性格想像投入並行,以及身為女性特有的溫柔、強大,這或許也是導演們想與萬芳合作的原因,永遠能帶來貼近人心卻自由無侷限的聲音故事。一個人,有很多聲音的可能,這些年與不同電影、戲劇、音樂劇的合作,與各地音樂人之間的碰撞,呈現了萬芳不同聲音的樣貌,而每一種聲音,也都有許多延伸出來的狀態、表情與個性。從這張影像之歌的專輯中,你能看見一個不被框架的萬芳,而且,玩得很開心;就像一個表演多樣的演員從不自我限制戲路。每個人,都是無法被輕易定義的,讓生命自然盛開綻放,靜靜長成獨特模樣的花朵。
生命從不重複的節奏
歌曲譜上人生的故事
聲音邀請靈魂的碰撞
聽,萬芳唱著那些故事人生,交會、流動、摩擦、碰撞、細語、凝視…
故事,可以在過去,也可以在此刻得到共鳴。以戲劇影像為骨,為生命從不重複的節奏,唱和著能被銘記的愛之詩篇。在歌裡,我們再次和人生相遇,我看見了你,也彷彿看見了自己。一個人的聲音,能綻放多少表情,把聲音放進不同的故事,能走進多少人的人生。
不同的撞擊,就會有不一樣的聲音
故事與人生 你與我
敬…..那些美麗的相遇,故事還在繼續
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 豆瓣 Spotify
7.8 (47 个评分)
Wanfang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2年8月24日
出版发行:
2012 Rock Records Co., Ltd.
/
2012 Rock Records Co., Ltd.
我們爭吵.崩潰.擁抱.哭泣.微笑
都是因為我們還 愛著
流經漫漫時光 心底的河 精釀成歌 萬芳 2012 最新音樂作品
萬芳.林揮斌共同製作 黃韻玲.吳青峰.陳建騏.李格弟.黎煥雄.lisa.koumis.徐千秀.十九兩樂團.大竹 研.早川 徹.許郁瑛…眾音樂人為愛而來。
這是一張充滿故事充滿愛的專輯
述說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和情感,依賴或衝突,及其所帶來的領悟。
七月開始在網路上推出「萬芳的音樂故事」系列影片,獲得熱烈迴響,萬人點閱。
1.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 詞 /萬芳 曲/林揮斌
萬芳寫給爸爸的歌。不管女兒幾歲了,都記得心中爸爸那個如山的形象。爸爸總是扮演那個希望我們進步的角色,所以也很容易讓我們覺得,似乎在他眼中,我們不夠好。而好勝的我們,則可能叛逆.遠離。不過當時光過去,我們好像終於可以看到那些拉鋸的背後,其實是愛與被愛的渴望。也看到父親自己的限制,他們自己受過的苦,有過的恐懼,自己能完成和不能完成的事,所以使他用這些方式來愛我們。
於是,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而我現在想說,我愛你。
2.讓我送你花一朵 詞/曲 林揮斌
萬芳想要有一首唱給思念的人的歌,一起製作專輯的共同製作人林揮斌寫出來了。是他在半夢半醒之間突然坐起,想念已過世的媽媽,寫出的旋律。簡單,寧靜,整首歌像在回憶與現實的虛實交界,小小空間中的內心迴音, 悲傷的感覺已淡去,但想念一直在。
3. Michelle的第一天 詞/曲 萬芳 台視十月大戲「罪美麗」片頭主題曲
萬芳詞曲,母親看著女兒長大的心情。
身為母親,知道一個女孩長大要經歷多少辛苦,多少情緒,想著都心疼了。
但身為母親,卻知道這個過程自己不能緊抓著,只能陪伴。
以吉它為主的編曲是一條時光的河,萬芳的歌聲和小提琴的樂器在其中像母女的對話,在越漸悠揚激昂的小提琴中,天地開闊,兒女展翅高飛。
4.阿茲海默 詞/黎煥雄 曲/青峰
人力飛行劇團的舞台劇導演,同時也是詩人的黎煥雄,因為家族中有阿茲海默的病史,因此寫了這個深刻感人的詞,蘇打綠的青峰則為詞譜上了動人的曲。
為了保有詞意的古典美,萬芳請她的古典鋼琴老師莊雅雯擔任鋼琴的編寫及演奏,再以中提琴.小提琴烘托出如浪潮般的層層情緒。
7.我只想安靜的獨自跳完一支舞 詞/萬芳 曲/黃韻玲
寫給無能為力的關係,伴侶.父母.或任何。
有時候關係充滿緊張和壓力,不斷想讓對方滿意而努力付出、嚐試改變,卻依然無法讓對方滿意,最後精疲力盡。然而這緊繃的關係卻始終也無力逃脫,彷彿傷口與凶器緊緊密合,互為因果。
強烈的鼓聲象徵衝突中猛烈的心跳和呼吸,,帶著電氣的編曲營造出迷幻的空間,世界偌大,我卻只能奮力獨舞,也許只有在不停的旋轉迴圈,筋疲力盡之後,才能有所謂的平靜。
8.如同愛一樣的 詞/李格弟 曲/陳建騏
舞台劇「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中萬芳現場演唱的曲目。
夏宇(李格弟)的詩,陳建騏的曲,專輯中則創造了另外一個空間更帶有不寫實感的版本。
有一點鬼魅的氣氛,萬芳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就是因吸毒早逝的女孩。
透過她,看活著的人內在無法流暢溝通,但真實而強烈的愛。
都是因為我們還 愛著
流經漫漫時光 心底的河 精釀成歌 萬芳 2012 最新音樂作品
萬芳.林揮斌共同製作 黃韻玲.吳青峰.陳建騏.李格弟.黎煥雄.lisa.koumis.徐千秀.十九兩樂團.大竹 研.早川 徹.許郁瑛…眾音樂人為愛而來。
這是一張充滿故事充滿愛的專輯
述說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和情感,依賴或衝突,及其所帶來的領悟。
七月開始在網路上推出「萬芳的音樂故事」系列影片,獲得熱烈迴響,萬人點閱。
1.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 詞 /萬芳 曲/林揮斌
萬芳寫給爸爸的歌。不管女兒幾歲了,都記得心中爸爸那個如山的形象。爸爸總是扮演那個希望我們進步的角色,所以也很容易讓我們覺得,似乎在他眼中,我們不夠好。而好勝的我們,則可能叛逆.遠離。不過當時光過去,我們好像終於可以看到那些拉鋸的背後,其實是愛與被愛的渴望。也看到父親自己的限制,他們自己受過的苦,有過的恐懼,自己能完成和不能完成的事,所以使他用這些方式來愛我們。
於是,原來我們都是愛著的,而我現在想說,我愛你。
2.讓我送你花一朵 詞/曲 林揮斌
萬芳想要有一首唱給思念的人的歌,一起製作專輯的共同製作人林揮斌寫出來了。是他在半夢半醒之間突然坐起,想念已過世的媽媽,寫出的旋律。簡單,寧靜,整首歌像在回憶與現實的虛實交界,小小空間中的內心迴音, 悲傷的感覺已淡去,但想念一直在。
3. Michelle的第一天 詞/曲 萬芳 台視十月大戲「罪美麗」片頭主題曲
萬芳詞曲,母親看著女兒長大的心情。
身為母親,知道一個女孩長大要經歷多少辛苦,多少情緒,想著都心疼了。
但身為母親,卻知道這個過程自己不能緊抓著,只能陪伴。
以吉它為主的編曲是一條時光的河,萬芳的歌聲和小提琴的樂器在其中像母女的對話,在越漸悠揚激昂的小提琴中,天地開闊,兒女展翅高飛。
4.阿茲海默 詞/黎煥雄 曲/青峰
人力飛行劇團的舞台劇導演,同時也是詩人的黎煥雄,因為家族中有阿茲海默的病史,因此寫了這個深刻感人的詞,蘇打綠的青峰則為詞譜上了動人的曲。
為了保有詞意的古典美,萬芳請她的古典鋼琴老師莊雅雯擔任鋼琴的編寫及演奏,再以中提琴.小提琴烘托出如浪潮般的層層情緒。
7.我只想安靜的獨自跳完一支舞 詞/萬芳 曲/黃韻玲
寫給無能為力的關係,伴侶.父母.或任何。
有時候關係充滿緊張和壓力,不斷想讓對方滿意而努力付出、嚐試改變,卻依然無法讓對方滿意,最後精疲力盡。然而這緊繃的關係卻始終也無力逃脫,彷彿傷口與凶器緊緊密合,互為因果。
強烈的鼓聲象徵衝突中猛烈的心跳和呼吸,,帶著電氣的編曲營造出迷幻的空間,世界偌大,我卻只能奮力獨舞,也許只有在不停的旋轉迴圈,筋疲力盡之後,才能有所謂的平靜。
8.如同愛一樣的 詞/李格弟 曲/陳建騏
舞台劇「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中萬芳現場演唱的曲目。
夏宇(李格弟)的詩,陳建騏的曲,專輯中則創造了另外一個空間更帶有不寫實感的版本。
有一點鬼魅的氣氛,萬芳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就是因吸毒早逝的女孩。
透過她,看活著的人內在無法流暢溝通,但真實而強烈的愛。
我們不要傷心了 豆瓣 Spotify
8.4 (55 个评分)
萬芳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25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关于快乐。伤心。勇敢。孤单。温暖的生命之歌
历经8年生命累积,万芳再度推出全新专辑:我们不要伤心了出道20年,首度担任全专辑製作,及创作多首的音乐作品,伍佰、黄韵玲、ciacia何欣穗、Lisa、乱弹阿翔、林挥斌、谢杰廷、姚若龙、陈信荣、王明台等好友共同参与创作。
一段岁月,化成一张专辑。一张专辑,陪你一段岁月。
而生命至此,在决定暂缓专辑发行的这几年,我将自己逐渐打散。
万芳。和。林万芳有机会重来,有机会归零,积累成今天的我。
这裡的许多歌,原本都不是歌。只是一句话,一个当下的心情,体悟,祝福,
一份友谊,一种无法言说。
后来成为一首一首歌,变成音符,歌声。
每首歌都有她自己的生命,都有她自己要成为的形状,每首歌都有她要去的地方。
谢谢一双双听歌的眼睛与一次次的轻叹声。
历经8年生命累积,万芳再度推出全新专辑:我们不要伤心了出道20年,首度担任全专辑製作,及创作多首的音乐作品,伍佰、黄韵玲、ciacia何欣穗、Lisa、乱弹阿翔、林挥斌、谢杰廷、姚若龙、陈信荣、王明台等好友共同参与创作。
一段岁月,化成一张专辑。一张专辑,陪你一段岁月。
而生命至此,在决定暂缓专辑发行的这几年,我将自己逐渐打散。
万芳。和。林万芳有机会重来,有机会归零,积累成今天的我。
这裡的许多歌,原本都不是歌。只是一句话,一个当下的心情,体悟,祝福,
一份友谊,一种无法言说。
后来成为一首一首歌,变成音符,歌声。
每首歌都有她自己的生命,都有她自己要成为的形状,每首歌都有她要去的地方。
谢谢一双双听歌的眼睛与一次次的轻叹声。
1212 豆瓣 Spotify
7.5 (22 个评分)
袁娅维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华纳唱片
袁娅维TIA RAY
1212
“当你看到1212时,说不定你和我刚好在同一个维度,你刚好就是我的soul mate.”
——TIA
1212 TIA袁娅维 音乐图腾
在符号学里,1212的数字可以代表很多信息,12月12日,12点12分,简谱音符do、re、do、re,程序员的二进制世界,飞往某个目的地的航班,时而代表幸运,时而成为禁忌,在不一样的文化和领域里,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包含着各种象征,传递着各自特有的信息。总有一些符号,对个人有特别的意义,可以以之代表。对TIA袁娅维来说,12 12,是她的音乐图腾。
「我们目前所见所认所知的,只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了23%,还有73%是暗能量。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与数倍、数十倍大于肉眼可见世界、那些不可见的存在一起。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浪漫,更能原谅自己的微渺吗?」
世间万物冥冥之中自有定律,人类与之相遇,和谐共生,也不过是进入了某种互通的频率,进行着某些信息的传递与获取。有些信息,肉眼可见,有些信息,只存在于心灵感应或感官共振。一旦进入到语言无法抵达的境界,就会发现,语言,也许只是人与世界最浅薄的沟通工具。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交换信息,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打开方式。所以人类发现了艺术,发现了音乐。音符、色彩、通感成为人与意境之间的灵媒,让我们跟自然万物、天籁神迹通灵。在语言的山穷水尽处,延展出别开生面。
音乐,被公认是人类先天互通的一套“语系”。1212是TIA音乐语系里的图腾。这张专辑就是TIA想要传递给听众的信息,是她打开自己的方式,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为了感知当中还未曾被任何语系穿透的部分。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是一条来自TIA的音乐message。
1212 Urban Soul 共振美学
世界是一个和谐的矛盾统一体,它有自己的平衡,阴与阳、盈与亏、冰与火、海洋与沙漠……对峙交织,生生赓续,形成时空的壮阔。1212,一体两面,合二为一。世界和存在其间的事物,都是这种矛盾的平衡产物,相融共生。共存共灭,此消彼长,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共振美学。在TIA赴美全程参与创作和制作,历时12个月格莱美级炸裂钻石阵容精心打磨的这张专辑里,TIA袁娅维把中西音乐的表达方式完美融合在自己的频率里,同时从编曲和视觉上突出了Nature & Future的共存,让我们听到的音乐和每一首歌都拥有各自的双面音乐共振美学,探讨了感情世界里的平衡感。
《我爱》 YOU & ME——我准备好去爱了;
《呃》Complicated & Simple——拒绝繁复,简单真诚;
《不亏不欠》Love & Forgive——爱过了,放下了;
《时间不解释》Right & Wrong——错的时间,对的你;
《遇上爱的可是我》Less & More——不多不少的爱意缱绻;
《来》East & West——东方的韵与西方的灵(soul)。
专辑同时收录6首歌曲的伴奏,也是整合体现出一首音乐作品的一体两面。
这次TIA袁娅维突破性地首次提出了Urban Soul的全新音乐风格概念。把Urban & Soul这两种音乐风格结合在一起。她说音乐不该局限在原有的套路里,应该有创新和想法在里头,要为华语市场带来更多的音乐审美可选项。对她来说,Soul是自己音乐的灵魂本质,而Urban是这张专辑的血肉之身。所有声音本身就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两种音乐风格合二为一的共振效应,让TIA袁娅维迷恋不已。为了实验自己这次的音乐设想,TIA在专辑里尝试了全新的R&B、Hip-Hop、Jazz和Fusion等等领域的融合和接入,可以说这是一张很不TIA的专辑,但也是最TIA的专辑,大胆创新,引领突破,不拘一格。
也希望你们一起,都和TIA同一频率。
1212
“当你看到1212时,说不定你和我刚好在同一个维度,你刚好就是我的soul mate.”
——TIA
1212 TIA袁娅维 音乐图腾
在符号学里,1212的数字可以代表很多信息,12月12日,12点12分,简谱音符do、re、do、re,程序员的二进制世界,飞往某个目的地的航班,时而代表幸运,时而成为禁忌,在不一样的文化和领域里,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包含着各种象征,传递着各自特有的信息。总有一些符号,对个人有特别的意义,可以以之代表。对TIA袁娅维来说,12 12,是她的音乐图腾。
「我们目前所见所认所知的,只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了23%,还有73%是暗能量。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与数倍、数十倍大于肉眼可见世界、那些不可见的存在一起。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浪漫,更能原谅自己的微渺吗?」
世间万物冥冥之中自有定律,人类与之相遇,和谐共生,也不过是进入了某种互通的频率,进行着某些信息的传递与获取。有些信息,肉眼可见,有些信息,只存在于心灵感应或感官共振。一旦进入到语言无法抵达的境界,就会发现,语言,也许只是人与世界最浅薄的沟通工具。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交换信息,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打开方式。所以人类发现了艺术,发现了音乐。音符、色彩、通感成为人与意境之间的灵媒,让我们跟自然万物、天籁神迹通灵。在语言的山穷水尽处,延展出别开生面。
音乐,被公认是人类先天互通的一套“语系”。1212是TIA音乐语系里的图腾。这张专辑就是TIA想要传递给听众的信息,是她打开自己的方式,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为了感知当中还未曾被任何语系穿透的部分。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是一条来自TIA的音乐message。
1212 Urban Soul 共振美学
世界是一个和谐的矛盾统一体,它有自己的平衡,阴与阳、盈与亏、冰与火、海洋与沙漠……对峙交织,生生赓续,形成时空的壮阔。1212,一体两面,合二为一。世界和存在其间的事物,都是这种矛盾的平衡产物,相融共生。共存共灭,此消彼长,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共振美学。在TIA赴美全程参与创作和制作,历时12个月格莱美级炸裂钻石阵容精心打磨的这张专辑里,TIA袁娅维把中西音乐的表达方式完美融合在自己的频率里,同时从编曲和视觉上突出了Nature & Future的共存,让我们听到的音乐和每一首歌都拥有各自的双面音乐共振美学,探讨了感情世界里的平衡感。
《我爱》 YOU & ME——我准备好去爱了;
《呃》Complicated & Simple——拒绝繁复,简单真诚;
《不亏不欠》Love & Forgive——爱过了,放下了;
《时间不解释》Right & Wrong——错的时间,对的你;
《遇上爱的可是我》Less & More——不多不少的爱意缱绻;
《来》East & West——东方的韵与西方的灵(soul)。
专辑同时收录6首歌曲的伴奏,也是整合体现出一首音乐作品的一体两面。
这次TIA袁娅维突破性地首次提出了Urban Soul的全新音乐风格概念。把Urban & Soul这两种音乐风格结合在一起。她说音乐不该局限在原有的套路里,应该有创新和想法在里头,要为华语市场带来更多的音乐审美可选项。对她来说,Soul是自己音乐的灵魂本质,而Urban是这张专辑的血肉之身。所有声音本身就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两种音乐风格合二为一的共振效应,让TIA袁娅维迷恋不已。为了实验自己这次的音乐设想,TIA在专辑里尝试了全新的R&B、Hip-Hop、Jazz和Fusion等等领域的融合和接入,可以说这是一张很不TIA的专辑,但也是最TIA的专辑,大胆创新,引领突破,不拘一格。
也希望你们一起,都和TIA同一频率。
我的问题该问谁 苹果音乐 豆瓣 Spotify
5.8 (16 个评分)
艾怡良
类型:
華語流行樂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
出版发行:
环球唱片
On an album whose title is rooted in self-doubt, Eve Ai explores questions of confidence and uncertainty with aplomb. Working with long-time producer George Chen, the singer-songwriter expands her sound by drawing on her touring experience, incorporating rhythmic elements that capture the intensity and passion of live gigs. Album opener “Never Good Enough” acts as a statement of purpose, lashing out at a loss of composure through a theatrical funk stomp, while three upbeat tracks on the LP’s second half are the result of a writing session in Bangkok with bassist Joy Liu and guitarist Theo Chou. These include “Quitter”, a frustration-fuelled house cut, and “Catching Butterflies”, whose skittery dance beat and sitar accents emerged during a jam session.
By no means has the singer abandoned her trademark ballads: “By Your Side”, a lush duet with Rhydian Vaughan, the album’s sole guest singer, finds poignant beauty in a breakdown in communication, while the touching closer, “For You”, offers encouraging words co-written by quotable talk-show host Kevin Tsai. Fast or slow, the tracks on the album are unified by the common theme of loss—loss of patience, loss of love, loss of faith in the world. Even the confidence of “Who Dares”, a slice of ’80s synth rock that mutates into an aggressive, brass-accented march, is imbued with fears of losing control.
Below, Eve Ai shares with Apple Music her thoughts on selected tracks.
<b>“Never Good Enough”</b>
“This lively song makes you want to dance. When I’m home alone, I’ll hum along and start dancing. Hopefully you’ll be like me and feel like dancing yourself. ‘Never Good Enough’ describes how I often don’t measure up, no matter how I act. We need to cast aside what ties us down and delight in ourselves.”
<b>“This is Heartbreak”</b>
“An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the album’s first single is that I was walking my dog when the melody came to me. The writing came naturally, but I also wanted it to have emotional heft, so after I got back home I went straight to work, using direct language and direct emotions to stir up feelings. I didn’t spend too much time revising and polishing the lyrics. I just hope that, when you hear the song, your thoughts will naturally be drawn to your own story.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song.”
<b>“By Your Side” (feat. Rhydian Vaughan)</b>
“This is the one song on the album that features another singer, Rhydian Vaughan. Our vocal lin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well—the addition of his voice really enriches the song. It was finished pretty early, but at the time I didn’t think of it as a duet. So Vaughan’s participation was a wonderful surprise and I appreciate the additional levels he brings to it.”
<b>“For You”</b>
“This song was among the earliest album tracks to be completed. My only aim was to give encouragement to myself and lots of my friends. As you get older, with each additional year, you may feel wistful about your youth. But to me, so long as you have a handle on it—and never stop thinking back and examining yourself—your youth will never slip out of your grasp. These words of encouragement are what keep me moving forward.”
By no means has the singer abandoned her trademark ballads: “By Your Side”, a lush duet with Rhydian Vaughan, the album’s sole guest singer, finds poignant beauty in a breakdown in communication, while the touching closer, “For You”, offers encouraging words co-written by quotable talk-show host Kevin Tsai. Fast or slow, the tracks on the album are unified by the common theme of loss—loss of patience, loss of love, loss of faith in the world. Even the confidence of “Who Dares”, a slice of ’80s synth rock that mutates into an aggressive, brass-accented march, is imbued with fears of losing control.
Below, Eve Ai shares with Apple Music her thoughts on selected tracks.
<b>“Never Good Enough”</b>
“This lively song makes you want to dance. When I’m home alone, I’ll hum along and start dancing. Hopefully you’ll be like me and feel like dancing yourself. ‘Never Good Enough’ describes how I often don’t measure up, no matter how I act. We need to cast aside what ties us down and delight in ourselves.”
<b>“This is Heartbreak”</b>
“An interesting thing about the album’s first single is that I was walking my dog when the melody came to me. The writing came naturally, but I also wanted it to have emotional heft, so after I got back home I went straight to work, using direct language and direct emotions to stir up feelings. I didn’t spend too much time revising and polishing the lyrics. I just hope that, when you hear the song, your thoughts will naturally be drawn to your own story. I highly recommend this song.”
<b>“By Your Side” (feat. Rhydian Vaughan)</b>
“This is the one song on the album that features another singer, Rhydian Vaughan. Our vocal lin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well—the addition of his voice really enriches the song. It was finished pretty early, but at the time I didn’t think of it as a duet. So Vaughan’s participation was a wonderful surprise and I appreciate the additional levels he brings to it.”
<b>“For You”</b>
“This song was among the earliest album tracks to be completed. My only aim was to give encouragement to myself and lots of my friends. As you get older, with each additional year, you may feel wistful about your youth. But to me, so long as you have a handle on it—and never stop thinking back and examining yourself—your youth will never slip out of your grasp. These words of encouragement are what keep me moving forward.”
偏偏我卻都記得 豆瓣 Spotify
7.2 (60 个评分)
艾怡良 EVe Ai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9日
出版发行:
環球音樂
“不放过我们的,永远都是回忆。”
艾怡良 全新创作专辑 10月29日 忏悔后的吿解
金曲金马双料入围肯定 终于回归歌坛
艾怡良 全新忏悔之作 与回忆搏斗的过程
艾怡良睽违近三年,即将发表全新专辑作品《偏偏我却都记得》。回想起从2018年的《垂直活著,水平留恋著。》深获各界肯定,〈Forever Young〉也让艾怡良首获最佳作曲人殊荣。2019和2020则是以不同形式跨足电影界,2019演唱施立导演的《野雀之诗》电影主题曲〈爱比死更寂寞〉令人惊艳,2020年更发表由自己出演女主角并自己创作的电影《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主题曲〈我这个人〉,再度入围金曲奖最佳作曲人之外,演技与歌曲也双获金马奖入围肯定,同时入围最佳新演员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接著,艾怡良即将再从电影女主角身份,回归创作歌手,2021年终于交出全新创作专辑《偏偏我却都记得》,包含〈我这个人〉在内的十一首歌曲,把生活裡的每个部分经过她细心的诠释后,成为歌曲以音乐形式发表。这次的专辑依旧与熟悉的制作人-陈建骐再度联手打造,专辑名称《偏偏我却都记得》其实并非任一歌名,亦非节录歌词,而是以专辑的名称作为这次意念的“总结”,从这个带著忏悔的角度,用歌曲一一从回忆裡告解。
有时候你以为,那些都是爱,其实只是贪。
“要提起勇气再爱之前,先好好忏悔。”
陈建骐:“还是说,多一点是贪,少一点是爱。那麽,嗔颠痴悲鬱愤狂,全都给你。敢不敢?”
专辑以〈贪〉做为概念单曲先行释出,词曲由艾怡良独自完成,她的文字总是擅长以看似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主观意志,那种其实看似不服输的示弱,正是许多人感情裡无法避免的贪念。有时候爱著一个人,并不是这麽大方到可以把这些爱,轻易地分给别的人事物。延伸到生命裡,对于那种极度希望得到的,其实往往也只得到了一小部分,微乎其微,即使你用尽全力,甚至自不量力。制作人陈建骐在歌曲中除了使用钢琴、吉他、合成器与大提琴等素材编制出贴合艾怡良意志的编曲,更在作品中加入许多急促的呼吸声与环境噪音,这些声响都让整首歌曲的贪念主题更显张扬,以〈贪〉作为这次专辑的概念叙述,是艾怡良对自我与世界表达忏悔的方式。
紧接另一主打〈我多想变成她〉则是再创艾怡良抒情作品新样貌,动人程度不减,但格局更加宽广,或许是这样的,你的爱有多少,就有多少空间置放回忆,好的、坏的、痛的,或是不论多想忘记,但偏偏却都还记得的。
艾怡良除了创作旋律的特殊辨识度让人过耳难忘,文字上其实也屡创佳句,也因为这样有趣并具辨识度的创作人格建立,许多曲风都可以在词曲的基础上围绕著艾怡良的醇厚嗓音而成立。〈以灰之名〉的直率复古摇滚,是对偏执的敬与恨同时发生。〈聪明〉与〈怀疑论〉的电子猛兽重击冷感栅栏,抱怨的同时却还是留一线期待。〈偏爱〉、〈痛感〉与〈早晚〉的都会三部曲讲的是从慾望的流动,到无法跨越的鸿沟,再到不求的淡然。〈一个礼拜至少有一天是醒著的〉则是全面性自省,让雷鬼节奏放下抒情重担再一肩扛起稚气。当然也有〈先过完今天吧〉的微正能量,可能努力过也专注过,这些事都比不上放弃过,过一天是一天。而在去年搭配电影发行的〈我这个人〉其实反而是这张专辑的创作起点,在被发表时就已经确认要收录进这张新专辑裡,以熟悉的歌曲作结,像是我们不论面对什麽,也或许都是用同样的方式,熟悉的方式,甚至擅长的方式终结,自私一点无妨。
艾怡良 全新创作专辑 10月29日 忏悔后的吿解
金曲金马双料入围肯定 终于回归歌坛
艾怡良 全新忏悔之作 与回忆搏斗的过程
艾怡良睽违近三年,即将发表全新专辑作品《偏偏我却都记得》。回想起从2018年的《垂直活著,水平留恋著。》深获各界肯定,〈Forever Young〉也让艾怡良首获最佳作曲人殊荣。2019和2020则是以不同形式跨足电影界,2019演唱施立导演的《野雀之诗》电影主题曲〈爱比死更寂寞〉令人惊艳,2020年更发表由自己出演女主角并自己创作的电影《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主题曲〈我这个人〉,再度入围金曲奖最佳作曲人之外,演技与歌曲也双获金马奖入围肯定,同时入围最佳新演员和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接著,艾怡良即将再从电影女主角身份,回归创作歌手,2021年终于交出全新创作专辑《偏偏我却都记得》,包含〈我这个人〉在内的十一首歌曲,把生活裡的每个部分经过她细心的诠释后,成为歌曲以音乐形式发表。这次的专辑依旧与熟悉的制作人-陈建骐再度联手打造,专辑名称《偏偏我却都记得》其实并非任一歌名,亦非节录歌词,而是以专辑的名称作为这次意念的“总结”,从这个带著忏悔的角度,用歌曲一一从回忆裡告解。
有时候你以为,那些都是爱,其实只是贪。
“要提起勇气再爱之前,先好好忏悔。”
陈建骐:“还是说,多一点是贪,少一点是爱。那麽,嗔颠痴悲鬱愤狂,全都给你。敢不敢?”
专辑以〈贪〉做为概念单曲先行释出,词曲由艾怡良独自完成,她的文字总是擅长以看似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主观意志,那种其实看似不服输的示弱,正是许多人感情裡无法避免的贪念。有时候爱著一个人,并不是这麽大方到可以把这些爱,轻易地分给别的人事物。延伸到生命裡,对于那种极度希望得到的,其实往往也只得到了一小部分,微乎其微,即使你用尽全力,甚至自不量力。制作人陈建骐在歌曲中除了使用钢琴、吉他、合成器与大提琴等素材编制出贴合艾怡良意志的编曲,更在作品中加入许多急促的呼吸声与环境噪音,这些声响都让整首歌曲的贪念主题更显张扬,以〈贪〉作为这次专辑的概念叙述,是艾怡良对自我与世界表达忏悔的方式。
紧接另一主打〈我多想变成她〉则是再创艾怡良抒情作品新样貌,动人程度不减,但格局更加宽广,或许是这样的,你的爱有多少,就有多少空间置放回忆,好的、坏的、痛的,或是不论多想忘记,但偏偏却都还记得的。
艾怡良除了创作旋律的特殊辨识度让人过耳难忘,文字上其实也屡创佳句,也因为这样有趣并具辨识度的创作人格建立,许多曲风都可以在词曲的基础上围绕著艾怡良的醇厚嗓音而成立。〈以灰之名〉的直率复古摇滚,是对偏执的敬与恨同时发生。〈聪明〉与〈怀疑论〉的电子猛兽重击冷感栅栏,抱怨的同时却还是留一线期待。〈偏爱〉、〈痛感〉与〈早晚〉的都会三部曲讲的是从慾望的流动,到无法跨越的鸿沟,再到不求的淡然。〈一个礼拜至少有一天是醒著的〉则是全面性自省,让雷鬼节奏放下抒情重担再一肩扛起稚气。当然也有〈先过完今天吧〉的微正能量,可能努力过也专注过,这些事都比不上放弃过,过一天是一天。而在去年搭配电影发行的〈我这个人〉其实反而是这张专辑的创作起点,在被发表时就已经确认要收录进这张新专辑裡,以熟悉的歌曲作结,像是我们不论面对什麽,也或许都是用同样的方式,熟悉的方式,甚至擅长的方式终结,自私一点无妨。
垂直活着,水平留恋着。 豆瓣 Spotify
8.4 (165 个评分)
艾怡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1日
出版发行:
环球唱片
「我的存在之所以特别,是因为生命中曾有过你。」
艾怡良2018全创作专辑《垂直活著,水平留恋著。》
若灵魂已消失殆尽,请记得,那个曾热切地爱著你的我。
出道以来首张全创作专辑 「所有的话,我自己来说。」
这是艾怡良睽违两年交出的新作品,相较过往的专辑,这次十首作品全部都是艾怡良的词曲,故事的起承转合,也都由她的作品亲自决定,更具特色。这次的专辑与熟悉的製作人-陈建骐再度联手打造,专辑名称《垂直活著,水平留恋著。》正是来自这次的主打歌曲《Forever Young》的歌词。这首歌从初期收歌时便已入列,曾经在别人收歌的曲库中游走过几回,却在因缘际会下回到了自己手上,更成为了专辑的主要概念。
人,活著,所以能站立并垂直于这个世界,当要离开了,便与地面水平,因而留恋。但这张专辑并不刻意探讨存在和离开,而是用「爱人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存在。
Forever Yung
「对吗 你深爱著那样的我 对吗」
正如歌曲内最让她激动的一句问答,「对吗?你深爱著那样的我,对吗?」身为这首歌的创作及演唱人,艾怡良期待这样热烈的自己,不会随著岁月消失。这麽深刻的感受,也让录音时的她数度硬咽。这首歌深入点聊,会发现对年轻灵魂逝去的感慨,这个逝去不见得是肉体上的离世,而是或许当我们在人生中做出某些选择的那一秒开始,某部分灵魂就已经被深埋了。
一整夜
「不该浪费如此不堪的念头,这难得的夜。」
一个夜晚有多长?若能选择褪下沉重的包袱,每一分每一秒才都是真正享受到的宁静。有时候你知道自己是为了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但是总是难免会想念那个在夜晚裡无所谓的自己。这首歌的编曲是艾怡良长期合作的乐手们,一拍即合,耐听又容易入耳。
玻璃心
「请问,做对的事到底在怕什麽呢?」
英文歌名叫做「31」的玻璃心,在明亮的和弦与电子节拍律动下,暗喻著艾怡良自己从出生至今的自我检讨,有些难受的事,其实也可以笑著说。而她想说的,正是要告诉大家,虽然不惬意,但是努力面带笑意,对人生还是有点帮助的。很洋派的一首艾怡良式快歌,微笑著开始吧!
艾怡良2018全创作专辑《垂直活著,水平留恋著。》
若灵魂已消失殆尽,请记得,那个曾热切地爱著你的我。
出道以来首张全创作专辑 「所有的话,我自己来说。」
这是艾怡良睽违两年交出的新作品,相较过往的专辑,这次十首作品全部都是艾怡良的词曲,故事的起承转合,也都由她的作品亲自决定,更具特色。这次的专辑与熟悉的製作人-陈建骐再度联手打造,专辑名称《垂直活著,水平留恋著。》正是来自这次的主打歌曲《Forever Young》的歌词。这首歌从初期收歌时便已入列,曾经在别人收歌的曲库中游走过几回,却在因缘际会下回到了自己手上,更成为了专辑的主要概念。
人,活著,所以能站立并垂直于这个世界,当要离开了,便与地面水平,因而留恋。但这张专辑并不刻意探讨存在和离开,而是用「爱人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存在。
Forever Yung
「对吗 你深爱著那样的我 对吗」
正如歌曲内最让她激动的一句问答,「对吗?你深爱著那样的我,对吗?」身为这首歌的创作及演唱人,艾怡良期待这样热烈的自己,不会随著岁月消失。这麽深刻的感受,也让录音时的她数度硬咽。这首歌深入点聊,会发现对年轻灵魂逝去的感慨,这个逝去不见得是肉体上的离世,而是或许当我们在人生中做出某些选择的那一秒开始,某部分灵魂就已经被深埋了。
一整夜
「不该浪费如此不堪的念头,这难得的夜。」
一个夜晚有多长?若能选择褪下沉重的包袱,每一分每一秒才都是真正享受到的宁静。有时候你知道自己是为了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但是总是难免会想念那个在夜晚裡无所谓的自己。这首歌的编曲是艾怡良长期合作的乐手们,一拍即合,耐听又容易入耳。
玻璃心
「请问,做对的事到底在怕什麽呢?」
英文歌名叫做「31」的玻璃心,在明亮的和弦与电子节拍律动下,暗喻著艾怡良自己从出生至今的自我检讨,有些难受的事,其实也可以笑著说。而她想说的,正是要告诉大家,虽然不惬意,但是努力面带笑意,对人生还是有点帮助的。很洋派的一首艾怡良式快歌,微笑著开始吧!
說 艾怡良 豆瓣 Spotify
7.9 (39 个评分)
艾怡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27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說 艾怡良的聲音與態度
說愛 怡良的觀察與體會
靈魂歌姬 艾怡良
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騷動靈魂 與你一起說愛 聊生活
陳建騏製作 艾怡良交出創作全程參與
蔡旻佑、Eric周興哲、張簡君偉 好歌相助
多元曲風音樂性十足
收錄 TVBS/台視《遺憾拼圖》
片頭曲[拼圖]、插曲[愛是這樣]
艾怡良 高辨識度的嗓音及跳脫框架的創作,總是帶給我們無法預料的驚艷!
艾怡良 是台灣樂壇少見的橫跨商業與文青市場的唱將型創作歌手!
她寫給阿密特的填詞作品「你想幹什麼」、寫給劉若英的詞曲創作「相看兩不厭」備受肯定,在五月天「女也」概念專輯中演唱「如煙」,也引起歌迷們強力點播;豐沛的創作力與詮釋歌曲獨特的口氣,都讓歌迷們看見艾怡良的無限潛能。
在沈澱20個月後,艾怡良終於交出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專輯名稱來自艾怡良的「聲音」與「態度」
她用極具感染力騷動靈魂的嗓音說愛、說寂寞、說逃亡;
她用獨特的語彙說出艾怡良的態度、觀察與思考。是說愛的怡良,也是說艾怡良的各種想法。
艾怡良說:「我想像這是一張跟聽眾很靠近的專輯,我們一起坐下來,聊聊關於愛的這些、那些,聽聽我的生活觀察,彼此分享。」
專輯曲目
1.說 (Eric周興哲作曲,時尚感十足的電氣情歌)
2. 寂寞無害 (張簡君偉作曲、張簡君偉與艾怡良作詞痛快K歌)
3. 我們的總和 (以女生的感性揣摩理科男生的邏輯,吉他大師董運昌編曲、演奏)
4. 空頭支票 (用音樂帶你走入西部電影氛圍)
5. 逃生計畫 (逃離無趣生活的電氣搖滾)
6. 拼圖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片頭曲)
7. 帶我去一個陽光普照的島嶼 (慵懶雷鬼曲風充滿度假心情)
8. Then You Come Along (終於遇見真愛的深刻情歌)
9. 依賴 (艾怡良與蔡旻佑三度合作,環遊世界的甜蜜情歌)
10. 愛是這樣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溫暖插曲)
說愛 怡良的觀察與體會
靈魂歌姬 艾怡良
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騷動靈魂 與你一起說愛 聊生活
陳建騏製作 艾怡良交出創作全程參與
蔡旻佑、Eric周興哲、張簡君偉 好歌相助
多元曲風音樂性十足
收錄 TVBS/台視《遺憾拼圖》
片頭曲[拼圖]、插曲[愛是這樣]
艾怡良 高辨識度的嗓音及跳脫框架的創作,總是帶給我們無法預料的驚艷!
艾怡良 是台灣樂壇少見的橫跨商業與文青市場的唱將型創作歌手!
她寫給阿密特的填詞作品「你想幹什麼」、寫給劉若英的詞曲創作「相看兩不厭」備受肯定,在五月天「女也」概念專輯中演唱「如煙」,也引起歌迷們強力點播;豐沛的創作力與詮釋歌曲獨特的口氣,都讓歌迷們看見艾怡良的無限潛能。
在沈澱20個月後,艾怡良終於交出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專輯名稱來自艾怡良的「聲音」與「態度」
她用極具感染力騷動靈魂的嗓音說愛、說寂寞、說逃亡;
她用獨特的語彙說出艾怡良的態度、觀察與思考。是說愛的怡良,也是說艾怡良的各種想法。
艾怡良說:「我想像這是一張跟聽眾很靠近的專輯,我們一起坐下來,聊聊關於愛的這些、那些,聽聽我的生活觀察,彼此分享。」
專輯曲目
1.說 (Eric周興哲作曲,時尚感十足的電氣情歌)
2. 寂寞無害 (張簡君偉作曲、張簡君偉與艾怡良作詞痛快K歌)
3. 我們的總和 (以女生的感性揣摩理科男生的邏輯,吉他大師董運昌編曲、演奏)
4. 空頭支票 (用音樂帶你走入西部電影氛圍)
5. 逃生計畫 (逃離無趣生活的電氣搖滾)
6. 拼圖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片頭曲)
7. 帶我去一個陽光普照的島嶼 (慵懶雷鬼曲風充滿度假心情)
8. Then You Come Along (終於遇見真愛的深刻情歌)
9. 依賴 (艾怡良與蔡旻佑三度合作,環遊世界的甜蜜情歌)
10. 愛是這樣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溫暖插曲)
Vol.13-1986数羊 豆瓣 Spotify
7.5 (77 个评分)
郭采洁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9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生于1986年,入行13年,重新正式拾起音乐,郭采洁的起笔是“羊”。
“羊”是孕育新生命的羊水,《Vol.13-1986数羊》是作为独立音乐人的郭采洁,向世界,也向重生的自己交出的第一部完整作品。在此之前,她按下过音乐事业的暂停键,也经历过无数个失眠的“数羊”之夜。但多年来,她始终在排演自己的“练习曲”——摄取诗歌、影像、音乐等艺术养分,细腻地触摸、体悟日常生活的点滴——这些人生练习与自由的表达方式编织出一片流光溢彩的个人宇宙,让郭采洁终于能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创作本能,小品文选集式专辑《Vol.13-1986数羊》由此诞生。
“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自内蒙古草原的电子音乐人 Yider 与郭采洁交换信任与灵感,共同创作了这张专辑,并以此作为NomadCityRecords(游牧城市)厂牌的首秀。郭采洁向《Vol.13-1986数羊》的电子氛围流行风格中,注入百分之百的真心与童心:她无拘无束地把玩着不同语言穿插交错的音韵之美(《NaKuNa》、《数羊》);和月色对谈,挥洒东方式的浪漫主义,诠释她眼中的爱情(《昨天的月亮是圆的》、《Never Let Me Go》);作为生活在都市的异乡人,带着温柔的目光回溯童年、故乡与亲情(《丢丢铜仔》、《Buuve》)。伦敦跨媒介艺术家 Claire Barrow 担任专辑视觉设计,充满童稚趣味的想象和笔触,与郭采洁古灵精怪的音乐语言不谋而合,为《Vol.13-1986数羊》流动的诗意缀上一层精灵般的薄雾。 那个“带着熟悉气味的人”,就是郭采洁自己。重新提笔书写乐章的她,不会再搁笔。
“羊”是孕育新生命的羊水,《Vol.13-1986数羊》是作为独立音乐人的郭采洁,向世界,也向重生的自己交出的第一部完整作品。在此之前,她按下过音乐事业的暂停键,也经历过无数个失眠的“数羊”之夜。但多年来,她始终在排演自己的“练习曲”——摄取诗歌、影像、音乐等艺术养分,细腻地触摸、体悟日常生活的点滴——这些人生练习与自由的表达方式编织出一片流光溢彩的个人宇宙,让郭采洁终于能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创作本能,小品文选集式专辑《Vol.13-1986数羊》由此诞生。
“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自内蒙古草原的电子音乐人 Yider 与郭采洁交换信任与灵感,共同创作了这张专辑,并以此作为NomadCityRecords(游牧城市)厂牌的首秀。郭采洁向《Vol.13-1986数羊》的电子氛围流行风格中,注入百分之百的真心与童心:她无拘无束地把玩着不同语言穿插交错的音韵之美(《NaKuNa》、《数羊》);和月色对谈,挥洒东方式的浪漫主义,诠释她眼中的爱情(《昨天的月亮是圆的》、《Never Let Me Go》);作为生活在都市的异乡人,带着温柔的目光回溯童年、故乡与亲情(《丢丢铜仔》、《Buuve》)。伦敦跨媒介艺术家 Claire Barrow 担任专辑视觉设计,充满童稚趣味的想象和笔触,与郭采洁古灵精怪的音乐语言不谋而合,为《Vol.13-1986数羊》流动的诗意缀上一层精灵般的薄雾。 那个“带着熟悉气味的人”,就是郭采洁自己。重新提笔书写乐章的她,不会再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