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论犯罪与刑罚 豆瓣
作者: [意] 切萨雷·贝卡里亚 译者: 黄风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 - 1
本书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含有对法律的解释、法律的含混性、犯罪嫌疑人和审判形式等,本书供读者学习使用。
2021年1月7日 已读
给祖师爷刷波6
法学
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 豆瓣
作者: 刘惠荣 / 董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首先从考察北极权益争端出发,总结由此衍生出的海洋法及相关国际法问题,归纳北极争端对海洋法及相关国际法提出的挑战。其次在海洋法提供的制度框架下,对适用于北极的现有国际法和国内法制度进行总结,包括海域划分、航行、科考、环境保护的制度,斯瓦尔巴群岛法律制度,以及北极域内国家及欧盟有关北极的法律与政策。之后分析解决北极争端的海洋法路径。针对三大核心问题:北极群岛海域法律问题、北极航道法律问题及北极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北极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豆瓣
作者: 刘惠荣 / 杨凡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 5
《北极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以国际法不成体系剖析和解决北极生态保护的法律冲突是具有建设性的。最终形成从北极生态保护的全球性框架公约、北极生态保护的区域性法律以及北极生态保护的国内立法三个层次构建保护北极的生态法律,井提出未来北极区域性生态法可以考虑扩展“北极环境战略”的生态保护内容,增强其执行力,赋予北极理事会执行的权力,从而促进和加强北极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民法的另一种学习方法 豆瓣
作者: 星野英一 译者: 冷罗生 / 陶芸 2008 - 9
该书是为了方便读者更好地学习民法而编撰的一本帮手型书籍。它分为12讲。本书的内容最初是为了满足《法学教室》杂志的各种名目(有的为特集的序论,有的为常设栏目)而编写的。虽然本书收集了不同性质的内容,但笔者认为它与书名相吻合。
书中很多内容登载在《法学教室》杂志时曾采用了与编辑对话的访谈录方式。当然,我本人也以对话体的形式写了一些内容。同时,将论文形式的文章改为对话体的也不少。但是,涉及日本民法学说历史的第三部分(PARl’3)中的第2款,我们认为使用对话体形式不太恰当,所以,仍然采用了书面体的形式。
该书旨在为大学生或者自学民法的读者提供帮助。它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在第二部分(PART2)中,从第3讲至第7讲,围绕教科书的教学与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民法,不仅要从纵向,而且也要从横向层面来加以学习的观点。这样,可以更深刻、更细致,也就是说可以更立体化地加深对民法的了解。第二部分(PART2)主要论述了既要从纵向又要从横向的层面来理解民法。另外,通过横向学习更有利于理解和加深纵向的学习。
这种学习,读者一般会安排在上完课或看完教材以后来加以复习。不过,以预习的形式来加以学习,我认为效果会更明显。
另一方面,不管从纵向还是从横向来学习民法,我们更多地是要钻人民法中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跳出民法,站在民法之外(的角度)来学习、考察民法。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嫌。这和各位读者平常所学的解释论有点不同。这些内容收录在第一部分(PARTl)和第三部分(PART3)中,其学习的意义以及概观在第 1讲的说明中有所阐述。当然,该书不能穷尽所有的问题,仅就其中一部分进行了说明。也就是说,在民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这方面,在第2讲中只谈及了宪法和民法的关系。另外,在第三部分(PART3)的第8讲和第9讲中也谈到了现今各位读者正在学习的“民法”的民法学历史形成以及日本民法学界的诸位大师。
第四部分(PART4)中所收的三篇文章与以上谈及的问题有些相异。它和第二部分(PART2)有些相近似,主要是对最近新出现的法律站在立法的视角来探讨它的问题点。
第1讲是对民法整体的概观。
这些对民法的学习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很多教科书中都没有提及。
但是,本书在第二部分(PART2)为这些内容添加了一些新的色彩。因此,(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轻松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当然,这些内容都是代表该学术范畴最高水准的内容,所以,希望各位读者对它能够产生兴趣,并能进一步阅读与此相关的论文、论著等。
对于本书——民法的“另一种学习方法”的提法,可能有一些读者会心存疑虑。我们之所以强调“另一种”,主要是想和民法的“普通学习方法”有所区别。那么,民法的“普通学习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它是在大学教学当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或者是众多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方法。诚然,这种说法您可能还不太明白。
那就是对于已经形成的或者是现有的民法,也可以说是“满足于现状”的“民法”尽量客观地来对待,事实上却多从自己的立场去对待之。也就是说,其中共通的一点就是,对于由众多的法律条文作为解释、适用众多的判例、包含有解释的众多学说等庞大的素材而形成的“民法”的现有状况进行系统性地整理,以便于学生和读者理解。特别是近来,各位读者都比较重视以初学者为对象的“体系理解”。可以说很少有像本书这样重视横向学习,且站在民法之外来审视民法的做法。
当然,有关民法的教科书各式各样。授课老师不同,其授课的重点也迥然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方法有所差异,不能完全说学习的效果就很差。但是,众多老师的授课基本上是按照教科书和相关联的法律条文来进行说明的。而且,授课老师也要求学生“课堂上必须要带六法全书”。在谈及民法各种制度的时候,肯定有不少的老师会说明它的来由。总之,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最近一两年内出版的是年轻老师甚至是一些骨干教授的各类颇具特色的教科书。——事实上,我们这一代所接受的教育、所阅读过的教科书基本上都是如此。
诚然,教科书中所整理的法学体系的素材,来自于法律条文以及用于解释和适用的判例。因此,在课堂上,自然就要阅读法律条文、引用判例,并对之加以说明。
但是,各位读者毕业以后所面对的法律问题并不局限于大学里所学的法律知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也许遇到的情况要远远多于课堂上所学的。那时就需要我们具有寻找相关法律条文并对之加以解释的能力。虽然理解快、知识多是一件好事,但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培养敏锐的判断力和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性。这些能力是在课堂的法律学习中,通过分析素材,也就是通过阅读法律条文、判例、合同书等的练习过程就能达到的。
法律条文即使和普通的日常用语相同,其中也仍有不少还包含有其他不同的意思。此外,法律条文当中也存在许多独特的用词。因此,为了准确地了解法律条文,(我们)有必要准确地理解法律用语。
另外,也要注意在民法当中,不仅仅有法律条文,而且还有许多“法律条文中没有的民法原则”。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从第3讲到第6讲对法律的学习方法进行了一些整理。也就是说即使是“进入民法当中学习”的这种学习方法,也要从横向的方面来加以考虑。第7讲的“法律精神”,从题目上来看,也可以将它放入第一部分(PARTl),但作为该书的一个篇章,我们还是认为放人该处比较适当。
不过,《法律教室》的特集后面都附有具体的案例,可以说如果只阅读本书所收的序论,的确有点抽象。若有可能,还是想请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法律教室》的特集刊。
将“从外部来学习”民法这一观点写入教科书的书籍并非没有,如前所述的加藤雅信的著作。但是,法学院的授课因为都是以“从内部”来学习法律为中心,所以,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从外部来学习”民法这一做法。我个人的论著——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2]以及河上正二的《历史中的民法》(日本评论社,2001年)等都是一种新的尝试。但是,将来法科大学院成立后,在强调从“民法中学习”的同时,作为一种学习的补充,这种方法以及这类教科书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该书虽然提供的是有关民法的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方法,它同时也提出了有关民法学的一种新主张,一个新命题。
在后记当中,我写了一些个人的感怀。其目的是想对“艰苦探索”民法教育这一时代的历史留下一些只言片语。
我们也曾考虑为此类书籍制作事项索引,但是,如果认真严密地去加以制作,就有必要制作几种类型的索引。这样,会比该书本身还要厚,所以,只好忍痛割爱取消了制作法律条文和判例索引的念头。
该书能够成型面世,得益于有斐阁书籍编辑第一部的酒井久雄部长和藤本依子女士。藤本女士在本杂志编辑部“法学教室”编辑室工作时,就该书进行了策划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调至书籍编辑部后,仍然和渡边真纪女士一起进行策划和商谈。当然,该书能得以出版是各个时期的编辑室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2021年3月6日 已读
初学者入门书
法学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研究 豆瓣
作者: 冯军 科学 2012 - 4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研究》在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立法演变、类型、成立条件和刑事责任等问题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具体个罪进行了系统的类型化研究;同时,对我国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在刑事立法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结合有关国际公约和联合国文件的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之刑事立法的建议。
2021年5月30日 已读 过时浅显但还算齐全的工具书
法学
环境犯罪及其立法完善研究 豆瓣
作者: 赵秉志 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环境犯罪及其立法完善研究》内容简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环境法治。而对环境犯罪的刑事惩治是环境法治的最后屏障和手段。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则是环境刑事法治的坚实基础,环境刑事法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犯罪之刑法立法。环境刑法立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深入研究。而且,随着环境保护的深入展开,我国环境刑事司法实践和刑事立法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也必须加以研究和解决。基于上述原因,立足于中国环境犯罪实际情况,放眼和借鉴域外环境犯罪刑事法治的最新成果,对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环境刑事法理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刑法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境犯罪基本理论研究 豆瓣
作者: 蒋兰香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 8
《环境犯罪基本理论研究》在对环境犯罪的基本问题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世界各国环境刑法保护法益的日益生态化、环境犯罪的属性、我国的环境刑事政策、我国环境刑法的伦理道德基础、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环境犯罪是否应实行严格责任、环境刑法的空白罪状、环境犯罪形态以及环境刑罚辅助措施等问题,力求在理论方面有所突破。
环境犯罪论 豆瓣
作者: 赵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1 - 10
《环境犯罪论》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逻辑的非万能性、正义的流变性和证据的有限性出发,从宏观上揭示了环境刑法的理念预。设和逻辑前境。提出了环境刑法的应然环境观,论证了环境刑法正当性的基础和环境犯罪对传统刑罚目的的挑战与应对,分析了环境犯罪根本属性不宜用自然犯、法定犯理论构架分析的原因,昭示了环境犯罪行政从属性的巨大危害,阐释了中国环境行政执法的缺陷及对环境司法的消极影响与应对措施,指出了中国宽严相济事政策的困境与应对。主张建构我国环污损司法鉴定机构,提倡在中国环境刑事法治中引入特殊侦查和建立环境刑事公益诉讼制度。构思了我国环境犯罪缓刑制度创新的途径,提出了环境犯罪被害人的保护与救济制度之设想。
2021年5月31日 已读 有点想法的人
法学
危险犯与危险概念 豆瓣
作者: 何鹏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中日两国刑事法学者本着交流、学习、促进的宗旨,以危险犯与危险概念为交流主题,在融洽、热烈的氛围中探讨了危险犯的基础理论问题,探讨了未遂犯不能犯中的危险判断问题,此次研讨会在秉承前几次研讨会的优良传统下,进一步扩大了加深和推动了中日两国刑事法领域的研讨,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效应与学术积淀。本书收录了本次研讨会的十余篇优秀论文,其学术价值颇高。
危险犯研究 豆瓣
作者: 王志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的法定危险状态作为构成要件的要素犯罪。对危险状态的判断,应以科学法则为基准;在判断危险状态时,没有必要作为判断资料的客观事实进行一定的抽象化。危险犯是犯罪既遂的类型之一。对于极少数最高法定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危险犯,对其未遂行为应作无罪处理。对危险犯的预备阶段的中止应当予以非犯罪化。对于危险犯的法定危险状态发生后,行为人自动排除危险状态,从而避免实害结果发生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实害犯的中止。本书立足于中国事立法规定,借鉴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是一部系统研究危险犯的专著,对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风险规制 豆瓣
译者: 刘刚 2012 - 10
《风险规制:德国的理论与实践》由八篇译文组成,分别从经济学、统计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环境法学等角度,从一般到具体,层层深入地展现了风险规制问题的各个维度。文集所选论文皆出自对各个领域有精深研究的专家之手,既包括大学教授,也包括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大法官。文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示了德国风险规制研究的现状,为国内学界的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补充。《风险规制:德国的理论与实践》既可以作为入门导引读物,也可循此进一步深入探究。
社会契约论 豆瓣
Du Contrat Social
8.9 (83 个评分) 作者: 卢梭 译者: 何兆武 商务印书馆 2003 - 2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进程提出的问题:法国命运的航船驶向何方。人类是幸运的,人民是伟大的,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总有人指引前进的道路,人民总能及时做出正确的抉择。“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存在着三种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学说:孟德斯鸠主张立宪君主制,伏尔泰主张开明的君主制,而卢梭主张民主共和制。
2021年7月3日 已读
很危险的一本书。追求最好的生活的书往往都很危险
哲学 法学
风险刑法的基本立场 豆瓣
作者: 焦旭鹏 法律出版社 2014 - 7
当下中国刑法学界的风险刑法之争形成了“肯定说”、“折中说”、“否定说”并存的格局,风险刑法的正当性并未解决。本书论证了从社会学到刑法学的学科勾连、从西方到中国的语境转变,申明了风险刑法的规范立场与理论立场以与现代刑法及其理论区别开来,探讨了风险刑法的刑法“风险”及应对之策,从正反两个方面对风险刑法及其研究的正当性进行证明。
自由与安全均是法律的目标性价值,秩序是法律的基础性价值,目标性价值均须通过基础性价值才能实现。风险刑法要在新的意义上坚持刑法谦抑原则,实现自由与安全之间的平衡。风险刑法与现代刑法各自的社会基础不同,前者是风险社会,后者是工业社会,厘清二者之间存在的原则性差异是把握风险刑法真义的重要认识起点。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揭示了风险社会的发生机理。自反性现代化这一社会变迁进程置换了刑法的社会基础,改变了刑法的基本任务,重新定位了刑法的价值取向。深入阐释自反性现代化的刑法意义是发展风险刑法理论的必由之路,从宏观社会学到理论刑法学的知识路径是发展风险刑法理论的优先选择。
风险刑法 豆瓣
作者: 张晶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2 - 6
风险刑法:以预防机能为视角的展开,ISBN:9787509336892,作者:张晶 著
2021年8月6日 已读 一般般,主要是也挺老了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