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Track - 标记
玫瑰的名字 豆瓣
Il nome della rosa
8.9 (117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沈萼梅 / 刘锡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3
“玫瑰的名字”是中世纪用来表明含有象征意义的词汇,故事亦以一所中世纪修道院为背景。原本就已被异端的怀疑和僧侣的个人私欲弄得乌烟瘴气的寺院,却又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死亡事件。一个博学多闻的圣方济格教士负责调查真相,却被卷入恐怖的犯罪中……
这是一部侦探、哲理、历史小说。除了扑朔迷离、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外,书中充满了各种学问,涉及神学、政治学、历史学、犯罪学,还涉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超凡的叙述才能。
2024年1月26日 已读
在高铁上看得昏昏欲睡、时时走神,文学性大于解谜性,想到初中时候一晚一本丹布朗。如果只是从宗教符号解谜角度来看,当然会觉得失望不过瘾,但看到最后,其实书中很多段落也会渐渐发觉,解谜并非重点,是我有错误的预期。解谜之外的部分很惊喜,(正统)宗教狂热与异教徒的疯狂有什么区别呢?相比于教皇、院长,缮写室里的僧侣更令人好奇啊。
一个被劫持的西方或中欧的悲剧 豆瓣
Un Occident kidnappé ou la tragé die de l’Europe centrale
7.5 (10 个评分) 作者: [法]米兰·昆德拉 译者: 董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 - 8
《一个被劫持的西方或中欧的悲剧》最初发表于1983年。在本文中,昆德拉继续探讨小国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的灭亡可能带来的灾难。他警告说,欧洲正在失去自身的文化认同感,真正的悲剧将是欧洲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2024年1月16日 已读
反对大写的历史,它们嘲讽伟大。
東京結合人間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白井 智之 KADOKAWA 2015 - 9
グロテスクな世界観と緻密な論理的推理に彩られる、異色の本格ミステリ。
“一切嘘がつけない”障害をもつ結合人間“オネストマン”だけが集う孤島で、殺人事件が起こる。容疑者たちは“嘘をつけない”はずだが、全員が犯行を否定。事件に巻き込まれた圷は殺人犯を追うが――。
2024年1月15日 已读
ミステリー・オーバードーズ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白井 智之 光文社 2021 - 5
満腹になると推理が冴え渡る探偵アレックスが、ある日突然、母親とともに姿を消した。3カ月後、アレックスの元助手で小説家のティムは、パブでギャングの親玉ホルヘを見かける。かつてアレックスとティムは、アフリカでホルヘの怒りを買い、九死に一生を得ていた。アレックスを攫ったのはホルヘなのか?(「グルメ探偵が消えた」) 嫌悪か、恐怖か、悦楽か――脳を揺さぶる白井智之ワールド! 5つの美味しい本格ミステリー。
2024年1月15日 已读
啊好恶趣味但就是停不下来啊。
最后一篇其实想到解决思路了,就像做益智推理题一样,但其实推理可以更简单。
Greetings from Hellville 豆瓣
7.6 (9 个评分) 作者: Thomas Ott Fantagraphics Books 2002 - 7
A chilling collection of wordless horror shorts from the master of scratchboard. Greetings from Hellville consists of four short stories, all told without words, crafted with Ott's trademark black-and-white scratchboard style. Ott creates modern horror comics that have been described as the postmodern successor to EC's infamous line from the 1950s. The final story, "Goodbye!" relates a man's multiple suicide attempts. After each new method the man finds himself miraculously alive, until he pulls his curtains aside and is finally killed by the looming mushroom cloud hovering over the city. "Goodbye!"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Greetings from Hellville's bleak and suspenseful mood.
Despite a large European following for years, especially in France and Germany, and acclaimed short stories published in American anthologies, this book is Ott's first American book. His meticulous scratchboard style is masterful, provoking awe and admir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repeated horrors portrayed, and is sure to establish him as one of the preeminent horror cartoonists being published today.
2024年1月14日 已读
Dead End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Thomas Ott Fantagraphics Books 2003 - 1
2024年1月14日 已读
有意思。
结构主义 豆瓣
作者: 皮亚杰 译者: 倪连生 / 王琳 商务印书馆 2006 - 1
《结构主义》这本书,是根据1979年第七版(第十一万七千本系列)译出的。原著没有前言或序文,也没有声明该书从1968年初版之后有任何修改。通常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在法语世界里能出版二三千册就是畅销的书了;而像《结构主义》这样一本比较难懂的书竟再版七版,可见这本书的影响之大。
但是,结构主义这一流派和本书作者对于我国读者来说还是比较生疏的。所以译者想在此作一些介绍。
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但他远不止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还是一位兼通数学、逻辑、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史和哲学的大学问家。他在1918年(当时他22岁)研究软体动物得自然科学博士之后,转而研究心理学成为大家,1949年又革新逻辑学,1950年发表《发生科学认识论导论》三卷。1968年发表本书——《结构主义》,这是他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皮亚杰特别着重于智慧心理学的研究。1929—1939年他任日内瓦大学的科学思想史副教授,早从三十年代起就把最先进的科学认识看做是生物界从动物到人的适应演化的结果,继承了日内瓦学派由克拉帕莱德开创的功能主义方面。他在研究儿童心理学中关于各种概念(时空、运动、因果关系、数量、言语、逻辑思维……等)的发展时,心里就随时都照顾到了与最新的科学概念(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间的关系,于是到五十年代就初步建立起了他的“发生科学认识论”[我们以后就简称“发生认识论”:因为发生认识论中所说的认识论,只能是科学认识论而不是哲学认识论,它是哲学认识论的前奏,但还不是通常所说的(哲学)认识论]。在发生认识论中,其最高阶段,就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认识(并为未来更先进的科学认识敞开着大门)。
目前最先进的科学认识,其概念、方法、原理、假设等,从具体方面来看是千差万别的,新学科还如雨后春笋在产生。但是,从心理学或认知发展的历史看,它们是否有一些共同点呢?这种直到现在为止的最高级认识,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些是皮亚杰必然要涉及到的问题。在此之前还没有人作过一个全面的综合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他自己就来回答了。我们所译的这本《结构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努力的产物。
……
本书是阐述结构主义的权威著作。共七章:第一章研究结构主义的共同特征,阐明结构的定义;第二章分述数学、物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结构主义研究;第七章评述哲学上的结构主义。作者强调,结构主义只能是一种研究方法,不应具有排它性,它只能通过各学科的协调努力才能存在和发展。
第一章 导言和问题的地位
1.定义
2.整体性
3.转换
4.自身调整性
第二章 数学结构和逻辑结构
5.群的概念
6.母结构
7.逻辑结构
8.形式化的权宜性限度
第三章 物理学结构和生物学结构
9.物理学的结构和因果关系
10.有机界的结构
第四章 心理学的结构
11.心理学中结构主义的开端与“格式塔”理论
12.结构与智力的发生过程
13.结构与功能
第五章 语言学的结构主义
14.共时性结构主义
15.转换结构主义;个体发生论和种系发生论之间的关系
16.语言结构的社会形成、天赋性质或平衡作用
17.语言学结构与逻辑学结构
第六章 结构在社会研究中的利用
18.整体性结构主义还是方法论结构主义
19.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的人类学结构主义
第七章 结构主义和哲学
20.结构主义和辩证法
21.没有结构的结构主义
结论
参考书简目
索引
1.专名索引
2.主题索引
2024年1月14日 已读
犹在镜中:伯格曼电影随笔 豆瓣
Bilder
作者: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 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 韩良忆 / 王凯梅 2022 - 5
★世界电影巨匠英格玛·伯格曼 对影坛生涯及作品的深度讲述与回忆
★继《魔灯》后又一部具自传性质作品,还原真实的伯格曼
★珍贵的大师私人电影记录,揭开影史顶级佳片的幕后细节、影坛逸事
★文中多处引录伯格曼日记、工作手记、原始剧本片段,并附电影年表及精美剧照
“艺术家和其他为了自己而活、孤独存在的人一样,有同样的处境。我们合在一起,或许可以组成一个同盟”
【内容简介】
这是继《魔灯》后伯格曼又一部具自传性质的作品,围绕自己多部电影展开。从内心隐秘体验到影坛巅峰经历,伯格曼深度回顾了个人影坛生涯,揭开《野草莓》《第七封印》《犹在镜中》等影史顶级艺术片的制作幕后。本书始于一场长达60小时的对话,之后全文由伯格曼本人重誊、润色,并隐去发问,最终沉淀为一部珍贵的大师私人电影记录。文中多处引录伯格曼的日记、工作手记、原始剧本等一手资料,文采斐然,并附电影年表及由伯格曼基金会、瑞典电影公司授权的精美剧照。
【名人推荐】
这位艺术家无比诚实的自我启示。——《纽约时报书评》
怎样盛誉他的电影带给人们的影响都不为过。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马丁 · 斯科塞斯
(伯格曼)也许是电影被创造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伍迪 · 艾伦
2024年1月12日 已读
“我在零散的时光中漫游,事实上我一直住在梦里,偶尔探访现实世界。”
脑海里一直浮现的是《野草莓》里的那个老人。
绝叫 豆瓣 Goodreads
絕叫
8.6 (394 个评分) 作者: [日] 叶真中显 译者: 林佩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罗翔老师推荐!“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日本的社会问题,日本40多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
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推理·悬疑类top1!
怀才者的自怜是天鹅的挽歌, 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
-
★同名日剧位居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日本现象级社会派推理小说
★长达四十年的恶女编年史
★绝对现实,却超乎想象!
-
【内容简介】
铃木阳子死了,死在独居的公寓里。正确说来,是铃木阳 子几个月前死了。因为发现她时,不但遗体遭到屋内的十一只猫啃食,连猫也全数饿死了。铃木阳子显然是「孤独死」的最佳范例,但这名女子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哪里?她的人生轨迹又是如何?
-
【编辑推荐】
《绝叫》是日本新锐社会派推理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推理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平庸懦弱的表象之下,隐密的跌宕、罪恶人生。该书揭露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刻而引人深思,刻画人物思想的变化细腻而一针见血,以阳子的离奇经历,连缀了日本四十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是日本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推理小说。
该书在日本一经出版就引起极大反响,入围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36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27回“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 、第12回书店大奖、第11回启文堂大奖、周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说榜。
后《绝叫》繁体版问世,使国内推理小说爱好者得以一探究竟。《绝叫》繁体版在豆瓣获得8.6的高评分,是少有的在有简体中文版之前就广受好评的外国小说。
2019年,根据《绝叫》改编的同名日剧播出,又获得了豆瓣逾万人点评、8.4分的好成绩,并入围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2020年7月,《绝叫》简体中文版正式上市,以飨读者。
2024年1月12日 已读
逃不出每一环的恶意。
对所谓社会派推理实在无感。
喜鹊谋杀案 豆瓣 Goodreads
Magpie Murders
7.3 (133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霍洛维茨 译者: 梁清新 新星出版社 2019 - 6
当编辑苏珊•赖兰拿到艾伦•康威最新作品的初稿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本小说不同于他的其他任何作品。在和这位犯罪小说畅销书作家共事多年之后,她对他笔下的侦探阿提库斯•庞德了如指掌。庞德侦破了许多英国村庄中的谜案。意在向经典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多萝西•赛耶斯致敬,康威的传统写作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而苏珊为了保住工作,必须继续忍受他恼人的行为举止。
在康威的新作中,阿提库斯•庞德来到派伊府邸——一座乡村内的庄园——调查一桩谋杀案。是的,其中有死尸和许多各怀鬼胎的嫌疑人。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苏珊越来越确信,在这本稿件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故事:一个充斥着嫉妒、贪婪、冷酷的野心和谋杀的真实故事……
2024年1月12日 已读
重推理少证据,但推理也很无趣。
饥饿艺术家 豆瓣
Ein Hungerkünstler
6.9 (13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彤雅立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1 - 1
本书属于《设计师联名书系·K经典》全6册的其中一本。《饥饿艺术家》(Ein Hungerkünstler)是卡夫卡生前最后一部结集的作品,共收录四篇小说。当时的卡夫卡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数次进出疗养院。这部作品集是他在病榻上完成校稿的,最终于1924年8月,即卡夫卡病逝两个月后出版。
收录的同名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一个痴迷于饥饿艺术的表演者从高光时刻到被世人遗忘,不被理解而郁郁寡欢,最终死去的故事。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卡夫卡生前在报刊发表,但未结集出版的十则短篇作品。
编辑推荐:
★“K经典”系列涵盖卡夫卡生前出版发表的全部中短篇作品。另收录6篇卡夫卡生前未发表的遗作、卡夫卡遗嘱、卡夫卡大事年表。
★8篇作品为彤雅立译本独有,其中3篇短文遗作为简体中文版首度亮相。
★世界顶尖书籍装帧设计师彼得·门德尔桑德操刀封面设计,打造“书中的艺术品”。他的设计被《华尔街日报》形容是“当代小说封面中最具辨识度与代表性的设计”。“K经典”打破了以往卡夫卡图书的沉重朴素,前卫感十足;抽象的图形,明快的颜色,赋予卡夫卡作品新的生命力。
★德文直译,单一译者。与市面上通行的汇编译本合集相比,“K经典”系列语言风格更统一;德文直译,纯粹地还原卡夫卡作品的精髓。
2024年1月12日 已读
沙漠中的战斗: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短篇小说集 豆瓣 Goodreads
Las batallas en el desierto
8.2 (6 个评分) 作者: José Emilio Pacheco / 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 译者: 侯健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 - 11
《沙漠中的战斗》是墨西哥著名作家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本次是首次被翻译成中文。同名短篇是墨西哥的国民级小说,讲述了在20世纪50年代的墨西哥——一个挣扎于贫穷、疾病和自然灾害的国家,少年卡洛斯爱上了自己最好朋友的母亲玛莉亚娜,后者是唯一真正理解并关心他成长的人,却最终被世俗社会“杀死”,消失在墨西哥的土地上。
小说不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懵懂少年情窦初开,却最终被世俗拖垮的过程,也深刻反映出了那个年代墨西哥社会的权力构成及其经历的种种变革。而除了《沙漠中的战斗》之外,本书也同时选入了《快乐法则》《远风》等帕切科的其他短篇小说代表作,为读者全面呈现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面貌。
2024年1月12日 已读
最好的是《沙漠中的战斗》,其次喜欢第一篇。
哎,帕切科的诗比小说好。
企鹅哲学史(上下) 豆瓣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作者: [英]A.C.格雷林 译者: 张瀚天 / 赵英男 2023 - 1
A.C.格雷林教授以洗练、精确、睿智的笔法,指引读者穿越横跨东西、纵贯2500余年的思想丛林。《企鹅哲学史》上承刘易斯、罗素等哲人著哲史的传统,系统性地梳理了从古希腊到现代哲学的脉络,又续写了自杜威以降、20世纪下半叶直到今天的哲学版图与前沿思考。
尽管自己身处西方分析哲学传统,但格雷林对欧陆思想的了解和介绍同样清晰深刻。此外,他还大胆地将印度、中国、波斯、非洲等传统上游离于西方哲学主流话语之外的思想也纳入哲学史的视野。在格雷林笔下,哲学史不再是冷僻艰涩的苦旅,他的“铁口直断”让人不再迷惑于传统哲学教材的曲折论述,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各个更为专精的哲学分支的大门。
★ 《企鹅哲学史》不仅值得购买,而且值得在书中随处勾划、折角。对于一部学术著作,没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
——迈克尔·迪尔达(Michael Dirda),《华盛顿邮报》
★ 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是针对那些试图忘记、甚至想毁灭思想遗产的自我仇恨文化的解毒剂。我们很容易将当下的狭隘关注与真正恒久重要的东西混为一谈。格雷林提醒我们:哲学是持久的,它的过去并不遥远。事实上,它将继续以它的方式与我们相伴。
——约翰·卡格(John Kaag),《攀登尼采:关于成为你自己》(Hiking with Nietzsche: On Becoming Who You Are)的作者
★ 在这份全面的哲学史调查报告中,格雷林为我们提供了一张印象深刻、包罗万象的伟大思想与思想家的清单......也许格雷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对复杂思想进行分类、对比和澄清的能力。这本佳作是如此优雅、清晰、精确,无疑是任何“研究思想的严肃学子”所不可错过的宝藏。
——《出版商周刊》星级评论
《企鹅哲学史》(上卷)以前苏格拉底时期哲学家为起点,一路穿行过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最终将脚步停留在了世纪末的尼采、布拉德雷与杜威。上卷以哲学史的时序为轴,伟大的哲人、纷繁的学派、涌动的思潮、冲破思想桎梏、颠覆旧学的创新思想者们在原本恢弘却又混沌的思想画卷中渐次浮现,在作者提要钩玄的笔下,深邃幽隐、盘根错节的哲人哲思显得明快畅达。
《企鹅哲学史》(下卷)主要书写19世纪末之后的哲学思想。由于分析哲学的兴起,下卷按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分庭抗礼的哲学史发展态势,以平行结构逐一解析两套体系的思想发展历程。无论是胡塞尔、海德格尔这样的欧陆哲学权威巨擘,还是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这样的分析哲学执牛耳者,都在作者的娓娓道来间变得面目清晰。此外,本卷视野还兼及中国、印度、阿拉伯-波斯、非洲等地区的哲学传统,勾勒出迥异于欧美传统的、异质文明的哲学视域。
2024年1月10日 已读
至少对我这种普通读者来说很友好啦,学术但不枯燥,而且感受得到作者的态度真的很好。最重要的是,我知道我想读、我要去读什么了~
西方神秘学指津 豆瓣
8.6 (41 个评分) 作者: 乌特•哈内赫拉夫 译者: 张卜天 商务印书馆 2018 - 1
《西方神秘学指津》是一部导论性的著作,本书将西方神秘学作为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着重考察了神秘学领域中的定义和划界问题,梳理了该领域主要的历史潮流、关于神秘学的重要争论、神秘学的世界观、神秘学关于知识的观点、神秘学实践,神秘学对现代化的影响以及这一领域的跨学科性。
2024年1月5日 已读
比想象中难读——太正统太学术了。
塞拉菲尼抄本 豆瓣
Codex Seraphinianus
8.4 (17 个评分) 作者: [意] 鹿易吉·塞拉菲尼 译者: 张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 11
《塞拉菲尼抄本》创作于1976年至1978年,并于1981年首次出版。2014年上市的中国版,是全球第七种语言授权,参与了全球合印计划,由意大利原厂印刷,原装限量进口3000本。
在罗马某座危楼顶层的小房间里,一位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创作了这部幻想世界的百科全书,后来这部巨作被列为“十大神秘天书”之首。而这位名为鹿易吉•塞拉菲尼的作者也被冠以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等多个称谓。
塞拉菲尼以千余幅精妙绝伦的手绘插图,以及他独创的、无法识别的语言和书写系统,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异次元世界:小至奇特的动、植物,大至文化与城市建筑,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想象力恣意纵横,令人脑洞大开。
促成这本手稿得以印刷出版的意大利出版商曾评价:这本书堪称这世界上不计其数的壮举和幻想之一。卡尔维诺生前曾为本书写下长篇推荐序,他曾写道:“塞拉菲尼的语言被赋予了一种权力,它将要唤醒的是一个其内在语法完全颠覆的世界。”
尽管书中的文字至今无人能解,但读者可以借此摆脱文字和语法的束缚,像尚未识字的孩童一样,根据双眼所见的图画,去感觉,去联想。在这些漫无边际的想象中,一个新的世界诞生了。这正是《塞拉菲尼抄本》神奇与伟大之处。
2024年1月1日 已读
incredible. 可爱又神秘的大脑。
喧嚣 豆瓣
Großer Lärm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彤雅立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1 - 1
本书属于《设计师联名书系·K经典》全6册的其中一本。《喧嚣》(Großer Lärm)收录了卡夫卡的六篇遗作,包含了《一场战斗纪实》《乡村婚礼筹备》《乡村教师》等名篇。
其中,短篇小说《一场战斗纪实》有两个版本,A稿写于1904年,为卡夫卡现存最早的作品。B稿写于1909年秋天。
《乡村婚礼筹备》也有A、B、C三稿,均收录在册。故事围绕主人公爱德华·拉班前往乡村看望未婚妻的旅途展开。然而,他不急不忙,行程一再因为各种事情而耽搁……
编辑推荐:
★“K经典”系列涵盖卡夫卡生前出版发表的全部中短篇作品。另收录6篇卡夫卡生前未发表的遗作、卡夫卡遗嘱、卡夫卡大事年表。
★8篇作品为彤雅立译本独有,其中3篇短文遗作为简体中文版首度亮相。
★世界顶尖书籍装帧设计师彼得·门德尔桑德操刀封面设计,打造“书中的艺术品”。他的设计被《华尔街日报》形容是“当代小说封面中最具辨识度与代表性的设计”。“K经典”打破了以往卡夫卡图书的沉重朴素,前卫感十足;抽象的图形,明快的颜色,赋予卡夫卡作品新的生命力。
★德文直译,单一译者。与市面上通行的汇编译本合集相比,“K经典”系列语言风格更统一;德文直译,纯粹地还原卡夫卡作品的精髓。
2023年12月29日 已读
剧场及其复象 豆瓣
Le Théâtre et son Double
9.5 (11 个评分) 作者: [法] 翁托南·阿铎 译者: 刘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8
我们不能再糟塌戏剧了!
——翁托南•阿铎
欧美近代所有严肃剧场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阿铎之前”和“阿铎之后”。
——苏珊•桑塔格
内容简介:
本书是残酷戏剧的首倡人阿铎的代表作,它不是理论著述,也不是一本剧场实践手册,而是一个生命宣言,一部投向西方传统文化的挑战书。
阿铎在此书中所揭示的戏剧观念,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启发了无数当代最杰出的剧场工作者,是当代戏剧的重要文献。
本书译者系影剧方面的专家,译文言辞贴切、行文流畅,为难能可贵的优秀译本。
2023年12月26日 已读
“瘟疫是一种至高的病,因为它是一种全面危机,其出路不是病亡就是彻底的净化。”
戏剧也如此。
布拉格之春 豆瓣
Prague spring: A report on Czechoslovakia 1968
作者: [英] 兹比涅克·安东尼·博胡斯拉夫·泽曼 (Zbyněk Zeman) / [英] 戈登·布鲁克-谢泼德 译者: 上海市“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 10
2023年12月24日 已读
管你什么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的春天,人民的春天真的到来了吗,有谁在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