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Track - 标记
游戏的终结 豆瓣
Final del juego
8.6 (5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莫娅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5
拉美“文学爆炸”主将 幻想小说大师
胡利奥•科塔萨尔 经典短篇小说集
《游戏的终结》是科塔萨尔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所说:“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没有人用西班牙语写过,至少在我国是这样。我国有另一类故事,博尔赫斯的故事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我写的是另一种。”
2023年12月24日 已读
悄无声息地“进入”和“走出”。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潘国灵 主编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3
★香港电影制作天团“银河映像”官方纪念典藏
“银河映像”乃香港首屈一指的电影制作公司,由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等著名影人于1996年共同创建,其制作的影片风格鲜明而题材多变,在商业利益与艺术追求之间左右逢源,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纪元。本书乃是纪念“银河映像”创作团队成立十周年之际而做,是官方授权的唯一简体珍藏版。
★精美剧照+专访影评,还原影片创作生态
本书编者深入专访了韦家辉、杜琪峰、刘青云、任达华、刘德华等十位“银河映像”中坚人物,配以珍贵剧照,讲述他们在影片创作过程中对电影的思考与解读,为读者还原影片的创作生态。更有十位国际著名影评人对“银河十大电影”的精彩影评,带领影迷从更加丰富的角度重观香港电影的独特魅力。
1996—2006年是香港电影被普遍认为不景气的十年,但“银河映像”却在此期间建立,并一枝独秀地成长为个性鲜明且分量十足的电影制作品牌。
本书是对银河映像那十年的回顾。全书以“银河映像十大电影”为骨干,在每部作品的单元下,有电影介绍、电影人访问和专业评论三部分,书后并附银河映像十年的完整片目。本书视野开阔,撰文者包括大卫•波德威尔(David Bordwell)、彼得•里斯特(Peter Rist)、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等国际知名电影研究学者、影评人,以及香港多位资深影评人如李焯桃、李照兴、舒琪等,阵容鼎盛,文章涉及电影的形式、美学风格、导演比较及电影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专访人物韦家辉、杜琪峰、刘青云、任达华、刘德华等更是银河映像十位中坚,为影迷及香港电影发烧友们还原不同影片的创作生态。
2023年12月21日 已读
想再重看一遍电影……
给麻风病人的吻 豆瓣
Le Baiser au lépreux
6.6 (5 个评分) 作者: [法]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译者: 尹永达 2022 - 10
·畅销经典文学书《爱的荒漠》《蛇结》同系列作品。
·《给麻风病人的吻》开启了诺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写作成熟期的序幕。
·书中搭配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让读者产生了一种看电影的即视感,体验身临其境的阅读感。
·全新译本,在保留了法语原有的美的同时,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法国文学的魅力。
·本书收录了《给麻风病人的吻》以及其姊妹篇《母亲大人》,让故事更加圆满。
·本书不仅探讨了上世纪法国的婚姻、家庭状况,也探讨了人是否该活在被别人定义的框架之中这一论题。虽在故事中,主人公在当时的环境下未能得到解脱,但他们都尝试过。这在侧面反应了一种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精彩的精神。
《给麻风病人的吻》的主人公让·佩罗埃尔以及女主人公诺埃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结合,但他们的婚姻只有义务与责任,没有爱情。为了诺埃米可以离开自己,可以获得幸福,让开始尝试反抗周围人给他们施加的压力,甚至付出了生命,但最终,诺埃米却没有跳脱出世俗的框架奔向幸福。
《母亲大人》是《给麻风病人的吻》的“姊妹篇”,讲述的是让·佩罗埃尔姑姑家的故事,同样探讨了婚姻与家庭之间的纠葛与矛盾。故事中的母亲将自己的爱变成了禁锢儿子的枷锁,导致了儿子婚姻的不幸,直到故事的结束儿子都在试图挣脱枷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2023年12月20日 已读
“无论是别的白蝴蝶,还是今晨的白蝴蝶,它们的命运都是拍打翅膀而已。”
How about us?
爱情和其他魔鬼 豆瓣 谷歌图书
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
8.7 (101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1
德劳拉神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长发委地的少女,坐在一扇无始无终的窗户前吃葡萄,窗外是大雪覆盖的原野,女孩每吃掉一颗,葡萄串上就又长出一颗新的来。
他被派往克拉拉修道院为一个女孩驱魔,十二岁生日前夕,她被一条疯狗咬伤了脚踝。
踏进修道院,神父愣住了:和他梦中吃葡萄的女孩一模一样!
在那间幽暗破败的牢房里,他们疯狂地相爱了。
★万物都和爱有关 ,献给浸在泪水之中的人们
★爱情是什么?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它是一种病,在《爱情和其他魔鬼》里,它是疯狂的魔鬼。
《爱情和其他魔鬼》是马尔克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是马尔克斯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
★从写法上,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魅力可以与《百年孤独》媲美,故事围绕四五个人物展开,以十二岁女孩和中年神父的爱情为主线,魔幻依旧魔幻,现实更加现实。
★ 这些天里,女孩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情能战胜一切。
“没错,”他答道,“可你最好别信。”
2023年12月17日 已读
草木之形 豆瓣
作者: 英国费顿出版社 译者: 林若竹 / 周红玲 2022 - 7
◎编辑推荐
由植物学家、园艺家和艺术史家等组成的国际团队在纸上策展,以翻阅书页为观展动线,打破从古至今的线性时间轴,并置图像,对比呈现不同表达目的下的植物:它们或是人类认知万物伊始所复刻下的自然形式,或是包含着各类实用导向的探索指南——从这之中,原始的艺术和原始的科学都逐渐成形。
若从科学认知的角度来阅读,视觉形式便是植物的呈现媒介。读者可以从专业植物学译者和审校把关过的严谨文字中收获相关的学科知识,再以知识重塑视角,去观察体现在生命体各个细节上的分类依据与客观规律。
若从美学体验的角度来阅读,植物便成了视觉形式的传达媒介。读者可以透过各个观察者和创作者的取景,在整体和局部之间移步,线条、颜色、构图和不同质感的材料都会因人人灵感、表现手法和技艺的不同,而赋上人人不同的综合形式。
书后重新以时间线梳理了所有作品与作品背后的人物和历史,也附有书中所涉著作、生物学名和收藏机构的详尽索引,方便读者查阅;方脊精装12开大开本 + 四色印刷,视觉感官体验强烈,也使得形制本身可以装点空间。翻开书,两种阅读角度相互交织,在定格下的一幅幅植物图像中,时间暂时失效,愿阅读者的灵感源源而生。
本书和《宇宙之形:太空艺术博物馆》属同一系列。
◎媒体推荐
从古至今的300多件植物艺术作品,以各种设想得到的媒介呈现……这些图像两两并置,激发联想。——《星期日泰晤士报》
通过各种艺术媒介来颂扬世界各地植物的多样性,从古希腊的壁画到拿破仑时代的玫瑰科学画,还有科研领域的高精图像。——《卫报》
观赏植物的永恒乐趣:这本新的图册探讨了人类历来对植物图像的迷恋……书中包含的植物种类数量惊人。——《每日电讯报》
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方式展现了不同艺术家描绘植物形象时的相异与相似之处……每一页都充满惊奇。——Smithsonian.com
植物之美……最初创作出花卉图像之时,艺术和科学还紧密相伴,直至如今,在最新的影像作品中仍然如此。——《独立报》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本以内容和视觉效果让我们驻足定睛的书籍。《草木之形:植物艺术巡礼》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完美地汇编了各种历史作品,穿越历史,跨越媒介。这本大开本的精美画册,不会止步于作为茶几摆设。——《花卉》杂志(Flower Magazine)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300多件杰出的植物艺术作品,以包罗万象的媒介,展现植物的非凡之美和相关的博物学历史。英国费顿出版社在全球范围内集结专家,精心挑选所有作品,跨越中国、印度、美国、欧洲和非洲各国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古代浮雕、中世纪抄本、水彩、摄影、现代雕塑和显微扫描图片等形式,介绍人类记录植物的不同目的。可以从中读到17世纪笼罩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左右了历史进程的正鸡纳树、在太空中经历完整生命周期的拟南芥,还有借植物抒发的关联生命和死亡的思绪与情感……
书中的所有作品以互补或对比的方式并排陈列,创作者中有多位技术精湛的植物画画师,比如《玫瑰圣经》的画师皮埃尔-约瑟夫・勒杜泰、陪同库克船长首次航行到太平洋的悉尼・帕金森、为巴西植物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玛格丽特・米,还收录了诸多现当代艺术家的植物主题创作,比如荒木经惟的摄影作品、草间弥生的丙烯画作、时尚摄影师尼克・奈特的标本作品等。历史与艺术之外,也有前沿领域的科学记录。
2023年12月15日 已读
游戏机图鉴 豆瓣
作者: [美]埃文·阿莫斯 译者: 小宁子 / 王亚晖 2022 - 6
一场游戏机进化史的“视觉盛宴”
呈现属于游戏玩家的回忆与浪漫
◎编辑推荐
入选英国《卫报》“游戏玩家不可错过的20本的经典图书”
收录第一世代至第九世代(1972—2020)游戏机的全彩珍贵影像
•发现游戏设备的历史细节
•记录游戏行业的兴衰成败
•感受第九艺术的硬核震撼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游戏机的全景式梳理与回顾。书中以时间为线索,用极具艺术性的高清摄影图片呈现了120余款游戏设备的珍贵影像,全面记录了从第一世代到第九世代(1972—2020)的游戏机发展历史。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游戏机的硬件配置信息、周边设备、销售数据、游戏发售数据、相关商业史以及幕后趣闻,不仅是一场游戏机进化史的视觉盛宴,更是一部硬件视角下的游戏行业兴衰史。
◎媒体推荐
这本书将华丽的照片汇集成一部游戏机的视觉史,书页翻动之间涌现出的回忆与怀旧之情,值得每位玩家细细品味与享受。
——基思·斯图尔特,英国《卫报》“游戏玩家不可错过的20本经典图书”评语
作者对游戏的激情,以及他高超的摄影技术,造就了这本超凡之作。
——游戏媒体Kotaku
虽然PlayStation Now等云游戏服务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玩老游戏,但游戏机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们。
——科技媒体Motherboard
对于希望了解电子游戏历史的玩家来说,本书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安卓极客网站Android Central
2023年12月15日 已读
Dali. Tarot 豆瓣
作者: Fiebig, Johannes Taschen 2019 - 11
Legend has it that when preparing props for the James Bond film Live and Let Die, producer Albert Broccoli commissioned Surrealist maestro Salvador Dalí to create a custom deck of tarot cards. Inspired by his wife Gala, who nurtured his interest in mysticism, Dalí eagerly got to work, and continued the project of his own accord when the contractual deal fell through.
The work was published in a limited art edition in 1984 that has since long sold out, making Dalí the first renowned painter to create a completely new set of cards. Drawing on Western masterpieces from antiquity to modernity (including some of his own), Dalí seamlessly combined his knowledge of the arcane with his unmistakable wit. The result is a surreal kaleidoscope of European art history.
TASCHEN resurrects all 78 cards in a fresh celebration of Dalí’s inimitable custom set, complete with a booklet by renowned German tarot author Johannes Fiebig offering:
- an introduction to Dalí’s life and the project’s making-of
- a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f each card’s composition, its meaning, and practical advice
-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on how to perform readings
- a jargon-free approach simplifying tarot for the newcomer
2023年12月15日 已读
Toulouse-Lautrec and the Stars of Paris 豆瓣
作者: Helen Burnham MFA Publications,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2019 - 4
Toulouse-Lautrec and the Stars of Paris offers a guided tour of fin-de-siècle Paris at night, bringing a group of its legendary protagonists to life.
The six performers at the center of this book―Yvette Guilbert, Jane Avril, Aristide Bruant, Marcelle Lender, May Belfort and Loïe Fuller―were all depicted by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and in some ways defined by his iconic renderings. Actors and actresses, comedians, cabaret singers and dancers, these figures were the stars of the new entertainments of 19th-century Paris.
This booming nightlife scene coincided with new developments in modern printmaking. Lautrec immortalized the performances and personas of the city’s entertainers in colorful lithographs, elevating the advertising poster to the status of high art. Artist and performer collaborated to exploit a new culture of entertainment and mass media, creating a new kind of celebrity in the process.
Lavishly illustrated with high-quality, full-color reproductions of Lautrec’s iconic images alongside some of his rarely seen sketches, and illuminated by insightful essays, this volume shines a spotlight on the stars of the Paris stage, the birth of modern celebrity culture and the brilliance of the artist who gave them enduring life.
Henri de Toulouse-Lautrec (1864–1901) was the descendant of an old and distinguished aristocratic family from the south of France, but he found his true home in the bars and nightclubs of the Montmartre distinct in Paris. In a brief mature career of only 15 years (Lautrec died at age 36 from complications of alcoholism and syphilis), the artist was stunningly prolific, producing approximately 1,000 paintings and watercolors, nearly 5,000 drawings and more than 350 prints and posters.
2023年12月15日 已读
爱的荒漠 豆瓣
8.1 (8 个评分) 作者: [法]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译者: 尹永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7
本书是一本探讨婚姻、爱情、家庭以及人性的小说。故事由主人公雷蒙·古雷热的回忆展开。他与父亲生活在优渥的中产阶级家庭里,被满屋子的人与事挤压出了厌倦感。他们一眼望见寸草不生的荒漠顺着生活的涸泽渐渐地浸蚀而来,于是踏着各自的节奏转身奔逃。不巧的是,他们爱上了同一个叫做玛丽亚·克罗丝的女人。然而,玛丽亚却没有选择他们俩中的任何一个。
镇上的人都传玛丽亚是个放荡的女人,却不知道她只是想找个可以依靠的港湾。至始至终她都在纯洁与罪恶之间、善与恶之间、幻想与现实之间踯躅徘徊。她曾在遇到雷蒙·古雷热时认为自己遇到了爱情,但是雷蒙对她的轻视让她逐渐认清了现实,再也无法让任何人走进她的内心。她虽然倍感孤独,但她仍认为最温情的家庭也无法使她解脱孤独。
2023年12月15日 已读
如荒漠的爱也依然能令人……感到折磨,品味这折磨也依然是一种快感。
镜中的孤独迷宫 豆瓣
8.4 (13 个评分) 作者: 范晔(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8 - 1
本书集中编选了一批拉美文学中尚未受到国人注意的精粹作品。
拉丁美洲说西班牙语的国家有十余个,加上说葡语的巴西,从殖民地巴洛克时期到“文学爆炸”,几个世纪的辉煌,名家名作灿若星河。这本书无意展现拉美文学史的全景,只希望为汉语读者提供机缘来邂逅拉美文学中些许尚鲜为人知的吉光片羽。其中选入的作家作品对国内读者虽较为生疏,但其已在文学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记,值得我们关注。
魔幻现实主义曾经为拉美文学赢得了空前的关注,但丰富多姿的拉美文学也不是一个标签所能涵盖。本选集就某种意义而言,也是在尝试向读者展现拉美文学于“魔幻”之先、“魔幻”之外的一些风景。
2023年12月10日 已读
阅读此书需要处在发烧的谵妄中,然后睡一觉醒来,像梦一般的文学幻觉。
二手时间 豆瓣 Goodreads
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
8.9 (249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吕宁思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
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
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2023年12月6日 已读
判决 豆瓣
Das Urteil
7.9 (22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彤雅立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1 - 1
本书属于《设计师联名书系·K经典》全6册的其中一本。《判决》(Das Urteil)是卡夫卡在1912年9月22日晚间至9月23日凌晨一夜写就的小说,被视为卡夫卡写作风格形成的早期代表,讲述了父子之间一场可以把人推入深渊的判决。
本书还收录了《司炉(一则断片)》(Der Heizer:Ein Fragment),它是卡夫卡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失踪者》(后更名为《美国》)的第一章,写于1912年年初,次年由德国科尔特·沃尔夫出版社(Kurt Wolff Verlag)出版。小说讲述了16岁的卡尔独自前往美国,为轮船上的司炉的不公待遇打抱不平的故事。
编辑推荐:
★“K经典”系列涵盖卡夫卡生前出版发表的全部中短篇作品。另收录6篇卡夫卡生前未发表的遗作、卡夫卡遗嘱、卡夫卡大事年表。
★8篇作品为彤雅立译本独有,其中3篇短文遗作为简体中文版首度亮相。
★世界顶尖书籍装帧设计师彼得·门德尔桑德操刀封面设计,打造“书中的艺术品”。他的设计被《华尔街日报》形容是“当代小说封面中最具辨识度与代表性的设计”。“K经典”打破了以往卡夫卡图书的沉重朴素,前卫感十足;抽象的图形,明快的颜色,赋予卡夫卡作品新的生命力。
★德文直译,单一译者。与市面上通行的汇编译本合集相比,“K经典”系列语言风格更加一致;由德文直译,更加纯粹地还原卡夫卡作品的精髓。
2023年12月6日 已读
沉思 豆瓣
Betrachtung
6.6 (1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译者: 彤雅立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本书属于《设计师联名书系·K经典》全6册的其中一本。《沉思》(Betrachtung)是卡夫卡首部问世的作品集,1912年由德国莱比锡的恩斯特·罗沃特出版社(Ernst Rowohlt Verlag)出版,收录了作家早期创作的十八篇作品。
《柏林日报》评论《沉思》时说:“卡夫卡所说的,仿佛是那些无人疼爱、安静无声的人在悄声低语。”这18篇作品不拘一格,长短不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年的卡夫卡已在写作上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可以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异常细腻的内心世界。
编辑推荐:
★“K经典”系列涵盖卡夫卡生前出版发表的全部中短篇作品。另收录6篇卡夫卡生前未发表的遗作、卡夫卡遗嘱、卡夫卡大事年表。
★8篇作品为彤雅立译本独有,其中3篇短文遗作为简体中文版首度亮相。
★世界顶尖书籍装帧设计师彼得·门德尔桑德操刀封面设计,打造“书中的艺术品”。他的设计被《华尔街日报》形容是“当代小说封面中最具辨识度与代表性的设计”。“K经典”打破了以往卡夫卡图书的沉重朴素,前卫感十足;抽象的图形,明快的颜色,赋予卡夫卡作品新的生命力。
★德文直译,单一译者。与市面上通行的汇编译本合集相比,“K经典”系列语言风格更统一;德文直译,纯粹地还原卡夫卡作品的精髓。
2023年12月6日 已读
福柯主体理论及其女性主义应用 豆瓣
作者: 戴蓓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 8
本书重点阐释了福柯的主体理论,抓住了福柯主体问题的核心,即对启蒙主体的历史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了现当代女性主义对福柯主体理论的应用成果,提出了一种当代女性主义建构女性主体身份的进路: 正视女性主体的历史构成性,并深入分析父权制对女性主体建构的历史过程,同时针对这种建构确立一种持续的批判态度。
2023年12月2日 已读
jELLYCAT触摸书《如果我是一只狮子童书》 豆瓣
If I Were A Lion Book
作者: Anne Wilkinson Jellycat Ltd. 2021 - 1
当我咆哮起来的时候!《如果我是一只狮子童书》讲述了一头咆哮的狮子的故事。这本书色彩鲜艳,是一本很好的读物,它有华丽的纹理和良好的触感。柔软的鼻子,毛茸茸的尾巴,这头狮子看来就要成为丛林之王了!这本书会是游戏时间中很受喜爱的有趣故事。
2023年11月19日 已读
jELLYCAT触摸书《如果我是一只小龟童书》 豆瓣
If I Were A Turtle Book
作者: Anne Wilkinson Jellycat Ltd. 2020 - 6
如果您喜欢跳舞,就挥舞脚蹼吧!《如果我是一只小龟童书》是一本酷酷的童书,带领读者探索海底世界!它的色彩亮丽,质地精致,小龟在书中来回游动,不时出现漂亮的贝壳和绿油油的海草。让小龟挥舞脚蹼,溅起大大的水花吧!
2023年11月19日 已读
jELLYCAT触摸书《如果我是一只老虎童书》 豆瓣
If I Were A Tiger Book
作者: Anne Wilkinson Jellycat Ltd. 2021 - 6
听一听森林之王凶猛的咆哮吧!《如果我是一只老虎童书》是一次酷酷的丛林之旅,在这本童书中,小读者可以变身为森林大王!书中有老虎身上的条纹和有趣的故事情节,还可以用手触摸可爱的板块。在一片色彩斑斓的森林里,可以欣赏很多美景,分享很多故事。
2023年11月19日 已读
jELLYCAT触摸书《如果我是一只蝴蝶童书》 豆瓣
If I Were A Butterfly Book
作者: Anne Wilkinson Jellycat Ltd. 2022 - 1
破茧而出,向阳而生!让想象随着《如果我是一只蝴蝶童书》一起翱翔吧!这本厚厚的纸板书色彩亮丽和内容丰富,翻页顺畅。小读者们可以想象自由飞翔的感觉。如果您有闪闪发光的翅膀和可伸展的触角,您会先去拜访哪一朵鲜花呢?
2023年11月19日 已读
jELLYCAT触摸书《如果我是一只猴子童书》 豆瓣
If I Were A Monkey Book
作者: Anne Wilkinson Jellycat Ltd. 2016 - 7
我想成为一只猴子,吼吼!《如果我是一只猴子童书》是为顽皮的读者们准备的!这本书很有趣,很适合顽皮的小家伙们阅读!它是一本坚固的纸板书,色彩斑斓,适合送给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小家伙们可以通过听、看、玩等方式来阅读,将自己想象成一只猴子。翘起猴尾巴,您就赢了!
2023年11月19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