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富婆 - 标记
交互设计:原理与方法 豆瓣
作者: 顾振宇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 11
传统设计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意味着设计师具备一种由内而外的设计思维方式,首先发现一种有用性,并确定内容或功能(机能),然后设计相适应的交互界面和形式。而对于信息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多地采用一种由外而内的设计方式,即先确定输入输出方式和用户使用的行为,设想未来的生活方式,然后考虑内部系统实现,甚至很多设计创意是从已有交互方式出发,寻找相匹配的功能和内容,就像将Kinect移用在其他场合,如用于测量视力、试衣间或外科手术台前。
交互和形式层面存在更多的共性,不同的产品界面之间存在可借鉴性,或者说可比性,这造成了不同产品之间用户期望的相互影响。一个新手机的使用经历可能会改变对一个车载系统的体验,反之亦然。这就要求交互设计师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产品的交互形式。交互设计总是存在一些永恒的话题:系统是否“清晰地表达了它的使用方法”,效率如何,视听觉美感,触觉的舒适性,新的用户行为的文化适应性等,在本书的后续章节我们会逐一探讨这些问题。
2019年9月4日 想读
JavaScript忍者秘籍 豆瓣
作者: John Resig / Bear Bibeault 译者: 徐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 10
JavaScript语言非常重要,相关的技术图书也很多,但没有任何一本书对JavaScript语言的重要部分(函数、闭包和原型)进行深入、全面的介绍,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讲述跨浏览器代码的编写。本书是jQuery库创始人编写的一本深入剖析JavaScript语言的书。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从准入训练、见习训练、忍者训练和火影训练四个层次讲述了逐步成为JavaScript高手的全过程。全书从高级Web应用程序开发者所面临的挑战谈起,由浅入深地覆盖了测试和测试工具、函数、闭包、对象、正则表达式、定时器、运行时代码求值、with语句、跨浏览器问题、元素的特性和属性、事件处理、DOM以及CSS选择器等众多核心话题;将严谨的理论讲解和实用的代码示例相结合,引导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JavaScript的神奇,充分展示了JavaScript语言的各种特性。
本书适合具备一定的JavaScript基础知识的读者阅读,也适合从事程序设计工作并想要深入探索JavaScript语言的读者阅读。
2019年9月4日 想读
CSS揭秘 豆瓣
CSS Secrets: Better Solutions to Everyday Web Design Problems
作者: [希] Lea Verou 译者: CSS魔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 4
本书是一本注重实践的教程,作者为我们揭示了 47 个鲜为人知的 CSS 技巧,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与边框、形状、 视觉效果、字体排印、用户体验、结构与布局、过渡与动画等。本书将带领读者循序渐进地探寻更优雅的解决方案,攻克每天都会遇到的各种网页样式难题。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前端工程师、网页开发人员。
2019年9月4日 想读
JavaScript面向对象精要 豆瓣
The Principles Of Object-Oriented JavaScript
9.3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尼古拉斯·泽卡斯 译者: 胡世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 4
本书关注面向对象的原理和ES5对象新特性,目的是帮助那些已经熟知面向对象编程的读者掌握这些概念是如何在JavaScript中工作的。
本书内容简洁而精妙。全书共6章,分别深入探讨了原始类型和引用类型、函数、对象、构造函数和原型对象、继承和对象模式等主题和特性。在本书中,你将学到JavaScript独特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方式;抛弃类的概念和基于类的继承,学习基于原型的继承和构造函数。你将学会如何创建对象、定义自己的类型、使用继承以及其他各种操作来充分使用对象。总而言之,你将学到JavaScript语言并进行专业编程所需熟知的一切。
本书适合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并希望将其应用于JavaScript的开发者阅读,也适合JavaScript新手学习参考。
2019年9月4日 想读
写作这回事 豆瓣 Goodreads
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
8.8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译者: 张坤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10
本书刚刚出版时,《娱乐周刊》欢呼:“斯蒂芬•金万岁!”《写作这回事》一部分是回忆录,一部分是这位畅销作家的小说课。这本极佳的非虚构作品,完整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观点和方法。金的写作建议基于自己真实的写作和生活经历:跌宕的童年,初为作家的岁月,成名后与酒精的斗争,1999年险些命丧车祸——正是这次车祸让他发现了写作对他本人的意义:“写作之于我好像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
2019年8月9日 想读
焚舟纪 豆瓣 谷歌图书
8.3 (47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严韵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6
精神分析学派的小说家传人,女性主义的伟大造梦师
英国大作家安吉拉·卡特短篇小说全集
以二十世纪最魅惑的诗才和最璀璨的想象力写下的魔法篇章
复活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怪诞原型,刺绣古老记忆和隐秘欲望的奇幻图谱
四十二个故事,四十二段颠倒映射的父权文化盗梦之旅
********* ****************
*************************
安吉拉•卡特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巨人,被拉什迪、麦克尤恩、石黑一雄、阿特伍德等一众大作家拥戴为一代文学教母。《焚舟纪》是她的短篇小说全集,收录四十二个短篇,包括曾经出版过的四个集子《烟火》、《染血之室》、《黑色维纳斯》、《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和六篇未曾结集作品。
这些短篇多以神话、民间故事、文学经典为蓝本,文学女巫卡特以精神分析学原理透视和拆解这些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在旧世界的意识元件中植入女性主义观点,重装新世界的神话和传奇,构筑起与整个父权文化的神话和传说体系相抗衡的“神话重塑工程”,成为幻想文学和女性主义的伟大经典,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有评论说安吉拉•卡特至少改变了好莱坞十分之一的产业形貌。此言非虚,新版《美女与野兽》不仅从情节和细节上表达着对卡特的致意,甚至片中女巫的扮演者正是纪录片《安吉拉•卡特》中卡特的扮演者。在整部《焚舟纪》里,惊才绝艳的文字和奇情耸动的故事铺展如同盛大的幻术,演绎着对于父权文化的四十二重“盗梦空间”。
*************************
*************************
我重复,安吉拉•卡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许多同行和迷恋她的读者都明白她的珍稀之处,是这个星球上真正绝无仅有的存在。她应当被安放在我们时代的文学之中央,正中央。她最精彩的作品是她的短篇小说集。
——拉什迪
她独有的文体成就了那些有着讲究的感官色调的精妙篇什,那些梦,神话,童话,变形记,杂乱无章的潜意识,史诗旅程,极热烈又极幽暗的性之颂歌。
——伊恩•麦克尤恩
如果你想以安吉拉•卡特的风格来再现她的作品之诞生,那么你需要召集一整个戏班的神人之幽灵围拢在她的打字机旁随侍。王尔德必须在场,爱伦坡也要来,还有勃兰姆•斯托克、佩罗、玛丽•雪莱、甚至麦卡勒斯,以及一群热爱蜚短流长的鸹噪老太。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我十七岁时读到安吉拉•卡特的《染血之室》,那种女性主义,性和文字幻术的混合,是我从未尝过的极致美味。她改变了我的人生。
——萨拉•沃特斯
《染血之室》是一本太重要的书。安吉拉•卡特对我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她说:“你看见那些童话,那些站在育儿室书架上的书了吗?实际上,它们当中每一本都是一把装了子弹的枪。每一本都是一枚炸弹。小心!如果你正确地打开,它们就会爆响。于是我们都赶过去看:“哦天,她是对的,你可以拿它们开火!”
——尼尔•盖曼
这是怎样一场烟花般绚烂的表演!像是书封之下别无他物。哥特,奇异,变态,美妙…语言又那么丰沛华美,就像爱伦•坡和奥康纳在联手为苏丹新娘谢赫拉莎德捉刀《天方夜谭》。
——Mirabella
遇见安吉拉•卡特奇观和魔法般的小说,你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它必然会流传,会被阅读,被膜拜。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2019年8月9日 想读
2001:太空漫游 豆瓣
2001: A Space Odyssey
9.2 (9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克拉克 译者: 郝明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5
◆《太空漫游》拓展了人类理解宇宙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从普通读者到刘慈欣到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启迪。
◆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科幻文学历史上不可超越的至高神作!
◆50年来,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 越 》《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 》 《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疯狂的外星人》……
◆入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轨迹》杂志、英国《卫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说。
◆入选美国亚马逊评选的有生之年必读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说!
◆同名改编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登顶所有科幻电影榜单!
◆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宏构想!讲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奥秘!
◆作者阿瑟•克拉克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一起并称为“20世纪科幻三巨头”,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一生创作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作品总销量1亿多册。
◆阿瑟•克拉克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针对太空技术作出的许多预测都成为现实,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2001:太空漫游》是克拉克永恒的科幻经典《太空漫游四部曲》第一部,也是阿瑟•克拉克极负盛名和被公认的至高杰作!
◆全新精装典藏版!采用烫银+UV工艺!收录15幅精美剧照!
◆随书附赠一张精美太空船票,跟随本书一起探索太空!
·
【内容简介】
·
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宏构想!讲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奥秘!
·
一块跨越300万年历史的神秘石板,从300万年前促使猿人向人类进化,到现在指引人类驶向太空的更深处。
一场跨越地球到土星十亿公里的太空之旅,人类跟随更高级文明的指引,试图找到太空和自身的答案。
人类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还是更高级文明的一场实验?宇宙文明演化的终点又在哪里?在《2001:太空漫游》里,阿瑟•克拉克给了我们一个终极而恢宏的答案。
·
【名人推荐】
·
我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在此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后再也没有人能超越,即使是克拉克本人。————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作者)
·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都开启了人们探索未来和太空的心智。——尼尔•盖曼(《美国众神》《北欧众神》作者)
·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
阿瑟•克拉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幻作家,拥有无穷的想象力、智慧、知识和好奇心。——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电影导演)
·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特德•姜(科幻作家,《你一生的故事》作者)
·
克拉克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克拉克的英文是很优美的,不是花哨,而是在选择用语的时候非常抒情、优雅。当有很多种可选择的表达时,他总是很仔细地选择。所以他对我的影响来自这三方面:他的风格、他对抽象问题的探讨和他的表达。——罗伯特•索耶(雨果奖、星云奖得主)
·
还没看过《2001:太空漫游》的地球人要抓紧恶补一下了。这非常有助于你为即将快速到来的全民太空时代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姬十三(果壳网CEO)
·
至于我自己,为什么要写作科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回到我13岁时,读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后,仰望星空,觉得宇宙如此的浩瀚,而我自己特别渺小……就是这种原初的感动和敬畏,让我开始拿起笔来写作,创作我自己的科幻世界。——陈楸帆(科幻作家,《荒潮》作者)
·
使大刘成为大刘的一套书。喜欢大刘的人能不看吗?非看不可!反复读才是!
——吴岩(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
【媒体评价】
·
充满诗意、科学想像力和克拉克典型的讽刺幽默。他站在宇宙的前端,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看到这个宇宙……一本关于人类历史的复杂寓言。──《纽约客》
·
令人眼花缭乱……痛苦扭曲……一次思想的狂欢。——《时代周刊》
·
令人难以置信!——《生活》杂志
·
《2001:太空漫游》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科幻小说,它是科幻小说的里程碑。——《纽约时报》
·
克拉克用他对外星世界一丝不苟的创造力创作了一部令人惊讶的作品,这也证明了克拉克是一个大师!——《图书馆杂志》
·
在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克拉克仍然是无可置疑的科幻小说之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的想象力的作家。——《卫报》
2019年8月9日 想读
万物:创世 豆瓣
Alpha...directions
8.8 (37 个评分) 作者: [德] 延斯·哈德 译者: 王遥路 / 陈亮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4
一部来自人类智识又挑战人类智识上限的野心之作
“漫画宇宙史”三部曲震撼开篇之作
2000多幅手绘漫画诠释140亿年宇宙进化史
···
※编辑推荐※
☉ 荣获漫画界最高荣誉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魄力奖”
☉ 画风恢弘,想象力奇诡。作为野心宏大的“漫画宇宙史”三部曲震撼开篇之作,用2000幅手绘漫画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开天辟地直到人类诞生前夕的140亿年历史。
☉ 一本不仅仅满足于科普的漫画:它也是一幅用人类文明各种经典符号演绎宇宙进化的浩瀚图卷,从开辟天地到智人崛起。
☉ 一本不想当艺术史的艺术史:它追寻绘画史上各位大师的足迹,从波提切利到拉斐尔再到《丁丁历险记》。
☉ 一本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思想史。它在讲述大自然不以人类为转移的进化过程的同时,引入了不同文明对各种自然现象的诠释:它们或天真,或素朴,或是与现代科学结论有着惊人的重合。
☉ 另外,日漫爱好者们有福了:本书按阅读日漫原版的“倒读”方式阅读,还能收获意外惊喜哦!从最后一页翻开,按照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的顺序阅读,历史将以一种前所未见的方式在您眼前展开。
···
※内容简介※
《万物:创世》是野心勃勃的“漫画宇宙史”三部曲之开篇。
它以宇宙大爆炸“奇点”为起始,描绘了长达140亿年的宇宙进化图卷,直到人类诞生前夕。本书画风大气,想象力奇诡,集人类史上各种经典文化符号之大成,给自然科学史增添了趣味和深度。
这部漫画讲述了宇宙万物创生、各种物理定律和生物进化史;同时,也大胆地运用了人类文明各种经典符号、绘画为科学作注脚:从傅科摆到中世纪手绘星图,从古老的玛雅文明符号到《丁丁历险记》漫画,从北斋笔下的浮世绘到波提切利的《维纳斯诞生》。
所以说它不仅仅是一部以科普为己任的世界进化史,更是一部集人类智识之大成,又挑战人类智识上限的艺术史。
···
※推荐※
《万物:创世》诠释了作者对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的一种迷恋,全书视角在微观和宏观之间切换。哈德从碳原子讲到砖头,将DNA的双螺旋结构扭成电话线,同时又保持了本书作为一本严肃历史读物的角色。
——Die Zeit 德国《时代周报》
《万物:创世》与《万物:文明》上卷是漫画艺术这种表现形式中最野心、最一丝不苟的代表作。毫无争议。
——著名书评网站Goodreads读者评论
2019年8月9日 想读
鬼魂的盛宴 豆瓣
作者: [阿根廷]塞萨尔·艾拉 译者: 于施祥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6
◇ 博尔赫斯的嫡系传人——阿根廷文学巨匠塞萨尔·艾拉倾力打造
◇ 公主心爆棚的南美奇遇 、最天马行空鬼魂盛宴
◇ 连续入围布克国际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短名单
◇ 《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鼎力推荐
---------------------------------------------
【内容简介】
《鬼魂的盛宴》是阿根廷作家塞萨尔·艾拉的中篇小说,也是此次“塞萨尔·艾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小说以智利为文化背景,讲述的是年轻姑娘帕特莉收到一群鬼魂的邀约,午夜十二点从高楼跃下赴宴的故事。
【编辑推荐】
“狂欢即死去”,艾拉的这种充满戏谑的死亡意识贯穿《鬼魂的盛宴》全文。奇妙的是,故事的行文并未给人以消极、灰暗、愁云密布的萧条感,反而是被生活在智利的南美居民欢度节庆的场景所充斥。纵观全文,读者们甚至连一丝忧愁也找不到。女主人公帕特莉的纵身一跃被描绘得如此优美,就仿佛是盛装出席宴会的姑娘。
小说《鬼魂的盛宴》虽然没有紧凑线性的叙事结构,但其发散性的漫谈和随想可以触及到心灵的各种角落,故而不同立场、阶层、性别、年纪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寻找到情感的契合点。故事中反复提及到“盛放的烟花” 昭示了生命怒放,而这正是每一个有意识的个体潜藏在心底的渴求。
【名人推荐】
“塞萨尔·艾拉是个古怪的人,但他确实是当代极少数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人们一旦开始阅读艾拉的作品,就必然会手不释卷”。——《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艾拉用他那立体主义眼睛审视一切。他的书写让时间的存在化为无形,也让幻想生根发芽。在他的笔下,哪怕是最古怪的情节,都能让读者不带怀疑地念下去,并帮助人们从平庸和单调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纽约时报书评》
“狂野的想象,难以置信的幽默感。”——《巴黎书评杂志》
“塞萨尔·艾拉是所有还在世的作家中,最卓越的一位。” ——《美国国家杂志》
2019年8月9日 想读
忧郁的热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ristes Tropiques
9.2 (6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 王志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6 其它标题: 忧郁的热带
作者在青壮年时期,曾亲访亚马逊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找到还原于最基本形态的人类社会。
《忧郁的热带》即记载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本书最早出版于1955年,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 的人类学、文学、人类思想杰作。
2019年8月9日 想读
文学理论 豆瓣
Theroy of literature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勒内·韦勒克 / [美] 奥斯汀·沃伦 译者: 刘象愚 [等]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8
《文学理论(修订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全国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的100本著作之一,被全国许多高校指定为中文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这是一本有关文学的本质、功能、形式及内容的经典理论著作,作者以“文学的外部研究”和“文学的内部研究”构筑其理论体系,超越了多年以来文学理论架构的传统模式。《文学理论(修订版)》是在文学研究方面最富条理、范围最广、最有针对性的尝试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理论(修订版)》出版以来,即作为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受到全球范围内专家、教授以及广大学生的欢迎。
2019年8月9日 想读
故事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9.4 (4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伯特·麦基 译者: 周铁东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 8
《故事》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专著,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麦基从基本概念入手——何谓节拍?场景?场景序列?幕高潮?影片高潮?——不仅精辟地阐释了标准的三幕戏剧结构的奥妙,而且还揭开了非典型结构——如两幕、七幕、甚至八幕影片——的神秘面纱,指出了每一种类型的局限性,强调了主题、背景和气氛的重要性,以及人物和人物塑造作为一对相对概念的重要性。
2019年8月9日 想读
文学讲稿 豆瓣
Lectures on Literature
9.1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申慧辉 上海三联书店 2005 - 4
《文学讲稿》用于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2019年8月9日 想读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 豆瓣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施咸荣 1991
收选了阿西莫夫的长、中、短篇科幻小说三种:《天上的小石子》、《响铃》、《钢城》。
2019年8月9日 想读
倾城之恋 豆瓣
8.5 (289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花城出版社 1997 - 3
一对现实庸俗的男女,在战争的兵荒马乱之中被命运掷骰子般地掷到了一起,于“一刹那”体会到了“一对平凡的夫妻”之间的“一点真心”⋯⋯张爱玲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而不是作为一个怪人、异人而存在的。也许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也说不定,而我们知道,那时候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现代作家肯定都将被忽略不计了。
2019年8月8日 想读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种) 豆瓣
作者: 佚名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 11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2种)》为清代郋园刻本,较他本图文更为清晰。另附道藏本《搜神记》与元刻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自有史以来,就有关于神仙的传说。神灵崇拜不仅是一种宗教现象,同时也是民俗文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2019年7月29日 想读
Arbatel 豆瓣
作者: Peterson, Joseph H. 编 译者: Peterson, Joseph H. Ibis 2009 - 7
2019年7月4日 想读
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 豆瓣
作者: Peterson, Joseph H. (EDT) Weiser Books 2001 - 7
Compiled from original manuscripts and fragments in the British Museum Library, Joseph Peterson's new presentation is the most complete and accurate edition of this famous magical grimoire, "The Lesser Key of Solomon the King." He goes to great length to establish the provenance of each part, and possible derivative works, including critical analyses of all major variations, utilizing fresh translations of earlier magical texts such as Johann Trithemius's Steganographia, The Archidoxes of Magic by Paracelsus, and newly discovered Hebrew manuscripts of the original Key of Solomon. Abundantly illustrated, Peterson includes reproductions of the original magical circles, tools, and seals of the spirits with variations of certain drawings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notae missing from earlier editions. Source list. Appendicies. Index.
2019年7月4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