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二三事 豆瓣
7.2 (24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 - 2
我们之间的事,就像一封已被投递的旧信,信里有发黄故纸渗透彼时的潋滟春阳,时间与记忆背道而驰,记忆被投递到虚无之中!
这是本属于安妮宝贝的文字疆域。温暖与酷烈交织,沉堕与清醒对峙。《二三事》,她的第五本书。一本关于遗忘或者记得。爱与恩慈。生之繁华直至荒芜的小说。不断行进,并终究走向静默。
小说的5个大部分,均是书里主要人物的名字。纯粹安妮宝贝清淡风格的名字:良生、莲安、沿见、恩和、盈年。安妮宝贝摆弄她小说里的人物,如同摆弄一枚枚沉默不语的棋子,他们随波逐流,却总是一往无前,自有一种凛冽意志。不容多加解释。阅读《二三事》,就如同观望一出沉静而分明的生命棋局。犹如“一幕一幕的画面在心里掠过,犹如不定格的镜头。带有一种隐约的肯定之感。”她总是能够淡薄自处,但轻易击中你内心小小的不安天地。一切不过日光之下的二三事。亦不过是旧的事。但人与事,时与地,看似纯简却是意味深长。
告别薇安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8
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她会随时出现 随时离开
他注定安静地等她 没有告别 没有约期
生命是一场漫无尽期的放逐 他们是两颗无知的棋子 站立在宿命的掌心
八月未央 豆瓣
6.5 (8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作家出版社 2009 - 4
《八月未央(10年纪念版)》是十年纪念版。2000年出版的《八月未央》是安妮宝贝第一本小说散文集,其中虚构和纪实部分文字比例相当,执著于低调的清冷风格,诠释宿命和无常、爱情和死亡、告别和流浪,形成她延续至今的独特文风。5年后安妮宝贝反复重新审视自己写作青春期结束阶段的代表作品,大刀阔斧删除了书中大部分散文篇目,修订版增补替换上的多篇短篇小说都是她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
边城 豆瓣 Goodreads
边城
8.2 (25 个评分) 作者: 沈从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7
《边城(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边城》1943年完成,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沈从文有一部分小说是写都市生活的,如《第二个狒狒》、《如蕤》、《八骏图》等,这类小说讽刺性强,但流于表面化;他还有一类小说,在展示湘西原始的民风和朴素的人性时,暗带对人生的些许哀怜,如《萧萧》、《丈夫》;而《月下小景》、《菜园》等,则对愚昧的习俗和黑暗的现实进行了批判。但真正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边城》这一类“牧歌”小说: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这些小说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情绪,为我们营造出一派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选的牧歌,倾诉着沈从文以地湘西的眷恋,对自然的感怀,对至善至美的人情与和谐宁静理想境界的想象。沈从文特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在这类小说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是沈从文小说最隽永的部分。
扶桑 豆瓣
6.9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严歌苓作品集:扶桑(全新修订版)》是一部大胆、性感得令人激动的情爱小说——神秘莫测的感情,错综复杂的冲突——乡间女子扶桑跟随大批到海外谋生的劳工来到美国旧金山,她所要面临的绝不仅仅只是生计的艰难。为生活所迫,她只能倚门卖笑从事皮肉生意,却也因此与美国少年克里斯产生了一段纠结的爱情。扶桑当然不是灰姑娘,所以故事的结局必然不会落入童话故事的俗套,一幅幅既柔情又惨烈的生动画面亦由此展开。
蔷薇岛屿 豆瓣
7.4 (10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8 - 6
安妮宝贝的第一本图文书,记录了作者从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一路行走,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及写下的字,其间穿插了很多有关亲情的回忆,
豆瓣
6.1 (22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5
青春艺文类创作志《Alice》主编hansey力邀安妮宝贝、闫月,全力打造《Alice》09年特别版——《月》。《月》由安妮宝贝主笔,07年快乐男声音乐总监、09年超女评委闫月创作音乐和hansey摄影并装帧设计,打破音乐、文字、影像领域的疆域,通过三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互相渗透着诠释“月”这个主题所有的延伸。CD里四首如诗般的音乐,是闫月对爱情的感悟。安妮宝贝说:“音乐虽然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致,我却能感受到这几个音乐作品表达的东西。”因此,她用了一个中短篇的篇幅,和不同以往写作风格的自然冷静,表达了对生命历程的反省。
而hansey则为音乐和小说赋予了一个完美的容器:书的尺寸为15厘米宽24厘米长,取自满月日为“十五”和月球轨道周长“240万公里”这两个数字。更特别是,当读者从外盒中抽取书的时候,外盒的镂空和封面上的图案会浮现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
春宴 豆瓣
6.4 (59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8
《春宴》是一部形式专注且立意单纯的小说,讲述的命题是:一个人与所置身的时代,可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以及由爱的试炼而得到的关于人和自我、外界的关系。
安妮宝贝以前所未有的超长篇幅,描写了两个女子——周庆长、沈信得,在各自人生中所经历的生命状态。情节文字饱含浓度和广度,章节中充盈各种意象,潜意识,幻相和暗示:古都。亭子。湖。白鸟。一座被摧毁的古老的桥。黑白照片。独自穿越隧道。夜泳。一次春日宴席。梦境。眼神和气味。独绳幻术。一场脱离世俗而合乎秩序的爱恋。一次孤立的叛逃和回归……深读下去更有灵修历练的成分丝丝渗入。
眠空 豆瓣
6.7 (31 个评分) 作者: 安妮宝贝(庆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3 - 1
万事万物,最终只有承诺和牺牲会让我们彼此怀念。
继《素年锦时》之后暌违五年 安妮宝贝最新随笔集
浮生流光 惜物恋人 一念清净 烈焰成池
私人形式的记录,是漂流的小小种子,因缘际会中与你相遇。
《眠空》是某种生发、循环、分解、消释。这些文字对我而言,如同把一枚铁钉敲入岩石,缓慢、坚定、持续、深入;也如同把一封书信投入大海,随手撒落,没有目的。它们是内心的一种知觉和清理。
——安妮宝贝
兄弟 豆瓣 Goodreads
8.0 (145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作家出版社 2012 - 9
《兄弟》是中国作家余华在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为上、下集,故事围绕两个跟随父、母再婚而成为兄弟的男性-宋钢和李光头。上部讲述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家庭和这两兄弟的遭遇,下部围绕改革开放的时代中,这两兄弟迥异的命运。
我与地坛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9 (181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
《我与地坛》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我与地坛》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著。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第七天 豆瓣 Goodreads
第七天
6.5 (226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新星出版社 2013 - 6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人间 豆瓣
7.7 (25 个评分) 作者: 李锐 / 蒋韵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5
雷峰塔倒掉的那个时刻,杭州城里只有一个女婴诞生。那就是“我”。多年后因缘际会,“我”竟然读到了雷峰塔地宫里的《法海札记》。千年的传说影影绰绰,洞照了身份认同的巨大困境和人性的惨烈。扑蛇人的笛声,引逗小小的粉孩儿快乐的扭动,白娘子和许宣的隐士身份被人窥破,在人蛇大战及瘟疫中,白娘子舍身救人,却仍旧遭致以正义之名进行的卑鄙杀戮。她和小青以死博得法海的恻隐,许宣和儿子粉孩儿亡命天涯。粉孩儿孤独地隐忍自己的天性,他和残疾的只能笑脸面对世人的女孩香柳娘,刻骨铭心地相爱却仍然不能避免女孩的香消玉殒。粉孩儿高中状元后追踪得知了一切真相,再也不愿做这人世的官,和老父流落江湖。“我”把一棵将死的梅树移植到院中,当“我”被爱情出卖遭遇苦难的时刻,梅花尽红,纷纷洒落,“我”终于认出,它才是我此生的亲人——许宣。小说以三重视角,讲述白娘子的前世今生,是对《白蛇传》的颠覆和重述。
《人间》曾在2007年《收获》春夏长篇增刊上删节刊载,是应“重述神话”之邀,由著名作家李锐、蒋韵夫妇二人对脍炙人口的中国经典传说《白蛇传》的协力重塑。将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融进世俗社会的发展历程,多条主线平行叙述,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扑朔迷离的前世今生,用通俗易懂的表达重铸有血有肉的神话传奇。与你一同探讨人间的真相,揭露人间的残忍。重临西子湖畔,隐藏在你回忆里的那段故事,将不再是传说,而是真实。
葵花走失在1890 豆瓣
5.9 (9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葵花,黑猫,小丑,泪痣,红鞋,霓虹大道。这些意象犹如滴在宣纸上的水墨,晕开一个个小说。它们是少年时代记忆的图腾,是以灼烈感情与世界交换所得的礼物。
这本书中所收入的短篇小说,以繁复的想象力勾绘出一个清澄的世界,其中隐埋着作者最初的情结和执念,也是对那些坍塌的梦想的一种修缮。
樱桃之远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在童年和少女时代,总是会有两个“我”,像对称的蝴蝶翅膀,然而一个交给天使抚养,另一个做了魔鬼的子嗣。成长是发生在两个“我”之间的一场战争。杀死一个“我”,让另一个“我”永远活在对它的念怀和幻想之中。人生的最初,我们已经活在失去最珍贵东西的遗憾里。
两个女孩在命运交叉路口的照会与对峙,宛如一双合十的手掌,共同完成一场祈祷,写下人生的复调。
水仙已乘鲤鱼去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爱太少了,我总是觉得很饿。身体是一只空碗,带着它走入世界,等待人们的布施。饥饿和饕餮一样,都是一种罪。占有和失去同样令人痛苦。与生俱来的匮乏,倘若索求,只会失去更多。
或许应当像神话故事里的美少年纳喀索斯一样爱恋自己,与湖水中的倒影结伴,和山谷中的回声交谈。
十爱 豆瓣
作者: 张悦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 10
爱是一种处决,在举行婚礼的那一天与鬼魂私奔,用父亲的血将苍白的嘴唇涂红,拆下身上的每一根骨头赠与爱人;或爱是一种幽禁,在沉船里,在跳马上,在永夜的房间里,在走不出的一条大街上。十个关于毁灭的故事,组成一座爱的墓园。
西决 豆瓣
7.6 (201 个评分) 作者: 笛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 3
仇恨,是种类似于某些中药材的东西,性寒、微苦,沉淀在人体中,散发着植物的清香。可是天长日久,却总是能催生一场又一场血肉横飞的爆炸。核武器、手榴弹、炸药包,当然还有被用作武器的暖水瓶,都是由仇恨憎送的礼品盒,打它们,轰隆一声,火花四溅,浓烟滚滚,生命以一种迅捷的方式分崩离析。别忘了,那是个仪式,仇恨祝愿你们每个带着恨意生存的人,快乐。
东霓 豆瓣 Goodreads
东霓
7.8 (128 个评分) 作者: 笛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7
《东霓》和《西决》一样,还是在讲发生在那个永远的龙城的,郑家人的故事。但是不同于西决的隐忍,东霓是个活色声香的女人。这本《西决》的姐妹篇,却完全转换了主人公以及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呈现出来一个东霓眼中完全不同的郑家,完全不同的世界。东霓是一个经历坎坷、自私势利,却又坚韧勇敢、情深似海的女人。残酷的生活教会她精明和算计,但是在真正紧要的转折点上,她却依然把自己交付给生命深处燃烧着的冲动和本能。所以她才要不择手段地和前夫争夺,所以她机关算尽却把自己绕了进去,所以她才能勇敢地用伤痕累累的心热切地去爱,所以她才能只是因为一时冲动,给真正最关心她的人留下永远难以磨灭的伤害。
故事结尾处,东霓放弃了很多,失去了很多,唯一剩下的,却还是她的勇气和热情。她带着自己的秘密重新出发了,龙城依旧是个静默的古老城市,这一次,变成了一个荒凉的戏台,东霓粉墨登场,像个张扬的花旦,在万里晴空之下,上演了一出古老的戏码:北方,有佳人。
小团圆 豆瓣 Goodreads
8.8 (57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 - 6
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但是为了国家主义的制裁,一直无法写。
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张爱玲信
《小团圆》以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 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
本书据张爱玲手稿整理出版。原稿共六二八页,一九七六年完成后,张爱玲寄给香港的好友宋淇邝文美夫妇,后因各方原因未能发表;二○○九年二月,经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授权,皇冠出版社首次出版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