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 - 标记
性学三论 豆瓣 Goodreads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
7.3 (41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徐胤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 4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这本弗洛伊德著作中罕有的直白、易读的作品,于1905年首次出版,一经问世就受到保 守“禁欲主义”之抨击,被斥为“大逆不道”。但作为一部真诚、造福于人的科学著作,其伟大并不会因此黯淡!在这之后的二十余年中,《性学三论》再版四次,直接启蒙了整个现代西方社会对“性”的看法和认知,至今仍为全世界人提供参考和帮助。
本版《性学三论》是首个无删节德文汉译本,独家收录李银河长文导读。
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读后称赞:“译者中文文笔洗练优美,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如果有人想读此书,我当然会推荐这个译本。”随后,她特地为本书撰写长文导读,为读者释疑。该篇导读本版独家收录。特别收入《性学三论》实践篇《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深度解疑两性生活中常见的性困扰及现代人精神压抑的根源。
2020年11月25日 已读
她身之欲 豆瓣 谷歌图书
2016年5月第1版
8.0 (72 个评分) 作者: 丁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6 其它标题: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
本书以珠三角地区性产业女性从业者对“小姐”及“性工作者”称谓的理解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她们的自我身份认同、自我实践和生活技巧来理解她们的欲望和自主性。研究指出,这些女性在日益复杂分化的性产业中有着非常不同的生活经验,她们有着强烈的成为情色/性主体、都市主体与现代化主体的欲望,而“性工作”这一概念并不能反映这种复杂性,因此娼妓合法化、性工作化的设想并不是政府干预的最佳目标,也不是改善这些女性生活状况的最佳行动策略。
2020年10月29日 已读
1、入行当小姐的动因不仅是金钱,还有亲密关系的影响、对参与到现代化称为都市主体的渴望,性自主和情感欲望。2、“性工作者”与“小姐”,不同命名背后的意涵,前者的片面和局限性,基于西方理论框架建构,后者的反污名作用和提供好的狭小抗争空间。3、小姐们的日常微小的抗争,即时满足,表征的融入都市。4、破罐破摔的自由和抗争意涵,利用污名抗争策略。5、性资本与性货币,青春饭并不容易吃,需要智慧与策略,将身体与性通过性货币的积累,主逐步拥有性资本;性资本与社会分层。6、城乡二元分割、父权制压迫、身份歧视,小姐的结构困境。
日本近现代史 豆瓣
作者: 汤重南 / 王仲涛 现代出版社 2013
《日本近现代史:近代卷》讲述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末期到中日甲午战争这个时间段的日本历史,围绕“近代化”这个核心概念,系统梳理了日本如何从自身所处的重重危机(自身的和外来的)中突围而出,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前近代国家,发展成为足以睥睨欧美强国的近代国家的。 从江户幕府末年时起,幕府对文化相对开明的态度,已经为日本与世界对接提供了一定的准备条件。其后,由于“黑船叩关”等历史事件,日本在内外双重压力下,被迫开放国门。维新运动,为进一步向西方开放学习奠定了政治基础。新政府的“版籍奉还”“藩政改革”等政策使日本迈出了走向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近代国家关键的一步。其后便是军制、司法、地税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近代化的革新。继而自由民权运动兴起,立宪、组建国会也成为大势所趋。最终日本完成了近代国家的确立。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独具一格的视角,重现了这一历史进程,对其间涌现出的重要人物进行了精彩的评述;同时,对日本“近代化”所包含着的畸形基因,也做了透彻的解读。书中两位作者都是日本史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日本近现代史:近代卷》也历经多次打磨,可谓中国人写的日本史方面的权威力作。
2020年10月27日 已读
未附参考文献,作者主观情绪表达太多。
西方社会学理论 豆瓣
作者: 文军 2006 - 8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作者文军,主攻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城市社会学、全球化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等。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同时,兼任上海市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市青联委员、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理事等职。
2020年10月20日 已读
传统十论 豆瓣 Goodreads
9.1 (47 个评分) 作者: 秦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 10
本书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风笑天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 4
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际,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简明晓畅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学习、实践、研究、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2020年8月25日 已读
第一遍
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 豆瓣
作者: 文军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 5
《西方社会学经典命题》所指的“经典命题”,不仅仅包括严格的逻辑命题,还包括能集中体现某一学术思想的范畴、概念、观点、主张、提法、口号等,主要是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史上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或核心概念,以命题的形式进行介绍、阐述,从而解读其主要思想、方法、概念及意义。它并非仅仅是指学科创立初期为确立社会学研究所关注的基本论题和核心观念而作出奠基性贡献的早期社会学家,也包括在社会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具有重大影响和特殊地位的思想家。其目的是为大学本科层次的学生或社会学的初学者提供一个了解西方社会学经典理论的快捷通道。
永不放弃 豆瓣
Never Give Up
作者: (美)唐纳德•特朗普 / (美)梅瑞迪斯·麦基沃 译者: 蒋旭峰 / 刘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4
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特朗普遭遇过无数高潮和低谷。在《永不放弃》中,这位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生意人将向你真诚地讲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挑战、低谷和斗争,以及他是如何将所有这些挫折转化为成功的。
特朗普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早期从事房地产时就明白,每项过程都会遇到无法预计的延期、阻碍和问题。他对逆境毫无畏惧,总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这样的态度能够给你克服困难的力量,并最终帮助你取得成功。
本书每一章都包含了一个特朗普职业生涯中的励志故事及其心得,其智慧的行事哲学将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自身的缺点和失败。通过对自己各种戏剧性的故事讲述,特朗普给出了职场成功的几点经典建议:
1. 从失败与挫折中伺机反击;
2. 将巨大的挑战转化为更大的机遇;
3. 将敌人与对手变成朋友和盟友;
4. 利用暂时的失败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相信自己,尤其是在面对风险和恐惧的时候,这是帮助你战胜逆境、实现梦想的金钥匙。有创新意识的生意人都应该知道,逆境与成功总是相伴而行的。
2020年8月13日 已读
lm老师的分享,一本小书,很快读完。一本鸡汤书,内容有些乏味,字里行间充斥自trump的骄傲、自信,给我一种“劳资超级无敌棒”的感觉。有趣的是,川普做过的事还挺多,有点想看《飞黄腾达》了。
传记 励志 川普
北野武的小酒馆 豆瓣 Goodreads
7.7 (24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北野武 译者: 姜向明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7 - 1
小巷深处的小酒馆内,最好的“下酒菜”非毒舌北野武的奇谈妙论莫属!
时而是令人捧腹不已的灵机妙谈,时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率性直言,时而是令人抚掌长叹的严肃正论……
日本殿堂级导演北野武,犀利自剖前半生,“那场车祸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我对活着失去了兴趣”,“为了成就我一个,成千上万的人倒了下去”。
稀世奇才北野武从生死、教育、人际关系、规矩、电影五个方面,揭开现代社会种种病灶,唤醒大众逆位思考。
2020年7月22日 已读
坦荡、洒脱、真实的文字,真实的北野武。关于规矩部分的叙述有意思。遵守规矩,营造和谐谈话氛围。
诡秘之主 豆瓣
7.7 (81 个评分) 作者: 爱潜水的乌贼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年5月6日 已读
小说只是小说,能建立一个丰富饱满的异想世界,跟着主人公一起历险,获得快乐和兴奋,对我而言就足够。希望几年后我能想起来看第二部。
社会学基本概念 豆瓣
Essential Concepts in Sociology,second edition
8.9 (19 个评分) 作者: [英]安东尼·吉登斯 / [英]菲利普·萨顿 译者: 王修晓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1
社会生活变动不居,社会学亦不可停滞不前。今天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极为多元,研究议题广泛多样,方法也不拘一格。在这一领域中,最为核心的是基本概念及观点的运用。这些概念和观点能够帮助社会学家理解社会,尽管我们对它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本书介绍了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基本概念,其中一些概念过去帮助塑造了社会学,如今也在不断影响其发展,另一些新近出现的概念则反映了最近几十年这个世界的剧烈变化。除了简短的定义外,作者对每个概念都进行了扩展讨论,将其置于历史和理论背景中,探讨了其在使用中的主要含义,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批评,并为读者指出了其在当代研究中的演变和理论化。
本书由十个主题组成,通过一些基本概念,如全球化、现代性、可持续发展、消费主义、社会流动、生命历程、身份认同、社会自我、越轨、公民权等,提供了一幅关于社会学的图画。对于社会学的入门者以及想为快速变化的世界找到可靠地图的人来说,这将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材料。
2020年5月1日 已读
城市社会学(第三版)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郑也夫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18 - 4
【内容简介】
城市化是世界范围的大趋势。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虽然是这条道路上的后来者,但也不可阻挡地要走上城市化的道路。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如何进行城市化研究?在城市化的世界潮流中我们何去何从?由此,作者追溯了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城市研究的学派和代表学者,并在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的相互参照相互诠释中,发展和深化了罗伯特•帕克的城市生态学理论。
本书作为一部课堂讲授记录,既有生动活泼的事实案例和语言风格,又有全面而系统的理论介绍和深刻阐述,更有颇具启发性的问题和方法指导,对于想初步了解和进入社会学门径的读者而言,是一部清晰明了、难易适中的入门读物。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的产生和当代变迁,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代表观点,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热门问题,如城市化、农民工、交通、住房、公共空间、垃圾问题、水污染问题等。在每个领域,作者都结合实际的调研数据和形势与政策,进行了犀利的思考,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关心城市社会问题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颇具高度的思想起点。
---------------
郑也夫作品系列(见识城邦出品)
《科场现形记续编》,2018
《论文与治学》(再版),2018
《城市社会学》(第三版),2018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再版),2016
《文明是副产品》,2015
《代价论》(再版),2015
《信任论》(再版),2015
《吾国教育病理》,2013
《科场现形记》(编),2013
《语镜子》,2013
---------------
【编辑推荐】
(1)北大社会学系教授、知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关于城市社会学的系统而简明扼要的课堂讲授记录,是一个良好的入门指南。
(2)作为课堂讲授的产物,事例丰富,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3)其中对于传统城市社会学理论的梳理,对于当代城市社会问题的热切关注和深入思考,对于渴望了解城市社会学、热衷思考现实问题的读者而言具有很大启发意义。
(4)本书曾被列入教育部教材系列,在青年学子和纸质、网络媒体上颇受好评,影响较大。
(5)第三版中作者附录了自己为学生们的调研论文结集所写的前言,以及目录,可以带领读者更多了解城市社会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从而找到自己的关注点。
---------------
【精彩书评】
脱胎于作者12次课堂讲演的这部书,具有独特的口语风格和鲜明的个性。不止一处锋芒毕露……茶馆是我觉得写得切中要害的一处。街心花园、步行街、咖啡馆等也都讲得非常精彩。……在关于ecology的看法上,费孝通先生与郑老师的见解仍不一致。读者从前后辈两位社会学名家不同观点的比较当中肯定可以获得更多启发。
——胡鸿保(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城市是众生喧哗之地,而这本书是一幅优质导游图,引导读者观察和认识城市。我上过这门课,也读过这本书。也夫师的思想魅力在于批评和去蔽,揭示事物本来面目。其思想力度基于深刻的理论敏感和现实洞察,其智慧在于对常人不经意之细节的辨识。阅读本书就是一个惊奇之旅,能带来很多“原来如此”的智力生活的快乐。
——李伟东(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郑也夫先生的《城市社会学》,篇幅不大。但在我看来,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可以称为社会学本土化的经典。这是真正能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基础之上有所前进、有所发明的著作。
——谢志浩(河北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阅读该书犹如走进课堂亲聆教导,依山傍水循讲者思路行进。杂而博的社会学理论在讲者举重若轻的解说中深入浅出地显出脉络,说是偏重理论,现实事例却一点也没有被忽略,那么多平常却鲜为常人注意的现象,被他的理论一一洞察。
——李文博(博客作家)
2020年4月9日 已读
直白易读,学到新概念。要二读
邓小平时代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8.9 (196 个评分) 作者: [美] 傅高义 译者: 冯克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权威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书中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作者独家访谈。对中美建交、华国锋历史评估、改革开放的幕后曲折、邓小平和诸多当时关键人物之关系、香港问题、邓小平南巡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剖析。本书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2020年4月2日 已读
感谢邓小平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充满魄力、判断力的伟大领导者。邓小平时代的波澜壮阔令人感叹。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 豆瓣
作者: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 1
本书根据社学及其相关学科课程建设与实际教学的需要,对《社学概》(版)进行了精心的改写和简化,压缩了篇幅和内容,使结构排合理精练。同书相比,精编版缩减了半篇幅,但充分保留了《社学概》的基本*———以社运行为主线,以社转型为视角,贯彻社学化和际化的导向,注意吸收社学研究的*果,反映社变化的实际。根据社学研究的进展,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又增加了些的内容,如代社组织的介绍,等等。 本书更有通用、普及、更加适合非社学专业的教学及各界士使用。
2020年3月31日 已读
为考研的读,第一遍完。读起来干巴巴的,不太吸引人,全书始终站在马克思社会学的立场。
好吃 豆瓣
8.2 (5 个评分) 作者: 马文·哈里斯 译者: 叶舒宪 / 户晓辉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1 - 7
本书介绍了人类口味上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印度人不吃牛肉,以色列人不吃猪肉,欧美人不吃昆虫,亚洲人难消化牛奶、黄油和奶油?当代人类学家,诸多文化之谜的破解者向世界人首次讲述“吃”与“思”的故事。
2020年3月25日 已读
每种饮食习惯的背后是理性的选择。吃人还是不吃人取决于何者为统治者产生的价值多。
变态心理学 豆瓣
Abnormal Psychology in a Changing World
作者: Jeffrey S. / Nevid Spencer A 译者: 梁宝勇 / 吉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3
《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6版)(套装上下册)》由圣约翰大学心理学教授Jeffrey S.Nevid和Spencer A.Rathus会同纽约大学的Beverly A.Greene联合编写,三位编写者都是长期从事变态心理学研究、教学和临床实践工作的临床心理学家,不仅学术造诣深厚,而且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
《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6版)(套装上下册)》整合了多元化的理论观点,在异常心理是多种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心理、生物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各种心理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介绍。全书资料新且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学科定位准确,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强,使《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6版)(套装上下册)》内容适合心理系学生和研究者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医学生,特别是精神科医师的参考书籍,为他们提供所欠缺的关于异常心珲现象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开阔他们的眼界。
2020年3月16日 已读
为了写读书报告而读,没读完。
街角社会 豆瓣
Street Corner Society: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
8.4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富特·怀特 译者: 黄育馥 商务印书馆 1994 - 9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是,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本书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 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2020年3月8日 已读
相互作用理论;参与式观察;非正式组织结构
控方证人 豆瓣 Goodreads
The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and Other Stories
7.3 (18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王璐 新星出版社 2017 - 5
经典同名话剧六十年常演不衰; 比利•怀尔德执导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六项提名!
阿加莎对神秘事物的向往大约来自于一种女性祖先的遗传,在足不出户的生活里,生出对世界又好奇又恐惧的幻想。
——王安忆
伦纳德•沃尔被控谋杀富婆艾米丽以图染指其巨额遗产,他却一再表明自己的无辜。伦纳德的妻子是唯一能够证明他无罪的证人,却以控方证人的身份出庭指证其确实犯有谋杀罪。伦纳德几乎陷入绝境,直到一个神秘女人的出现……
墙上的犬形图案;召唤死亡的收音机;蓝色瓷罐的秘密;一只疯狂的灰猫……十一篇神秘的怪谈,最可怕的不是“幽灵”,而是你心中的魔鬼。
2020年2月3日 已读
十二篇独立故事,本以为是一部长篇小说。“控方证人”和“蓝色瓷器”两个短篇还不错。“财帛动人心”
悬崖上的谋杀 豆瓣
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7.2 (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周力 新星出版社 2019 - 5
博比•琼斯是个不着调的年轻人。一天,他在高尔夫球场发现有人跌落悬崖,赶过去时此人已经奄奄一息,挣扎着在死前留下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他们干嘛不找埃文斯呢?”
博比没有多想,却在事后遭人谋杀未遂。回过神来,他的生活俨然成了一本刺激的侦探小说:危机暗藏的田园生活,新开的精神疗养院,邪恶的医生,吸食毒品的丈夫,角落里的丑闻……
2019年12月24日 已读
猜到了罗杰,没联想到莫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