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 - 标记
大明王朝1566(上下) 豆瓣
作者: 刘和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4
《大明王朝1566》(套装上下卷)解嘉靖皇帝二十余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揭奸臣严嵩权极而衰的真实内幕,看清官海瑞舍命相拼的反贪仕途。光明与黑暗并行。清廉与伉腐对决。盘根错节的政治较量,惊心动魄的财权搏杀。
黄昏里的男孩 豆瓣
8.3 (13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1
《黄昏里的男孩》(新版)这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我感到自己的记忆只能点点滴滴地出现,而且转瞬即逝。回首往事有时就像是翻阅陈旧的日历,昔日曾经出现过的欢乐和痛苦的时光成为了同样的颜色,在泛黄的纸上字迹都是一样的暗淡,使人难以区分。这似乎就是人生之路,经历总是比回忆鲜明有力。回忆在岁月消失后出现,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仅仅只是象征。同样的道理,回忆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偶然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而且这样的提醒时常以篡改为荣,不过人们也需要偷梁换柱的回忆来满足内心的虚荣,使过去的人生变得丰富和饱满。我的经验是写作可以不断地去唤醒记忆,我相信这样的记忆不仅仅属于我个人,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形象,或者说是一个世界在某一个人心灵深处的烙印,那是无法愈合的疤痕。我的写作唤醒了我记忆中无数的欲望,这样的欲望在我过去生活里曾经有过或者根本没有,曾经实现过或者根本无法实现。我的写作使它们聚集到了一起,在虚构的现实里成为合法。十多年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已经建立了现实经历之外的一条人生道路,它和我现实的人生之路同时出发,并肩而行,有时交叉到了一起,有时又天各一方。因此,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样的话——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贫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这些中短篇小说选集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1999年4月7日
2018年11月28日 已读
这虚构的世界中的人物们真是真实,生活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永远读不尽。
第七天 豆瓣 Goodreads
第七天
6.5 (229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新星出版社 2013 - 6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
这是余华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2018年11月28日 已读
借死人的视角看这社会的荒唐之处与人间温情。
崩溃 豆瓣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7.8 (2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江滢 / 叶臻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
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书中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
书的第二部分“过去社会”中,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失败故事。其中,有对“复活节岛”和“马雅文明”这样经典案例的创新分析,也有对维京人殖民浪潮中两种截然不同命运的精彩叙述:在冰岛的维京社会克服恶劣环境,成为当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则因为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在当地土著人的竞争和挑战面前,溃不成军。同样,这一部分也讲述了过去社会的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社会早在幕府时代就推行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和举措,就让人印象深刻。
在第三部分“现代社会”中,分析了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并跳脱了宗族仇恨和宗教歧视的框框,将其放入一个小型社会发生全面崩溃的视角下,加以全新解读。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岛屿上的两个民族:多米尼加和海地,两种不同的国家命运的揭示,给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思考提供启示。而对于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当今世界的巨人,书中各有一章专门论述,其中所含的许多信息和观点,将会刷新人们的原有认识。
在第四部分“实践教训”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跨国大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经验,对中国的政府和商业决策人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2018年11月28日 已读
喜欢呆萌的教授的书
许三观卖血记 豆瓣 Goodreads
许三观卖血记
8.9 (391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南海出版公司 1998 - 9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2018年11月24日 已读
父母的爱太深沉厚重了。
活着 豆瓣
9.2 (36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南海出版公司 1998 - 5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2018年11月24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