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Chopin, Liszt: Piano Concertos / Martha Argerich,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豆瓣 Spotify
9.6 (22 个评分) Fryderyk Chopin / Franz Liszt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9月17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肖邦: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李斯特:第一号钢琴协奏曲
阿格丽希/钢琴 , 阿巴多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肖邦《第1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Kalkbrenner,1788-1849)。
共3个乐章:
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S.124,作于1849年,1855年2月17日在魏玛首言,独奏是李斯特自己。包括4个乐章:1.庄严的快板,由弦乐组果断的八度奏出主题,这是整部作品的动机音型,钢琴紧跟上,经过华丽的八度经过句,表现独奏技巧,有辉煌的华彩。2.柔板,夜曲性质,安宁而朦胧,如在梦中。3.活泼的小快板,谐谑曲,这个乐章中巧妙的使用三角铁,表现轻快和灵巧的节奏,因此而有人称这部协奏曲为“三角铁协奏曲”。4.有生气的快板,豪放的进行曲节奏,以辉煌的急板结束。这四个乐章不间断的演奏。李斯特的钢琴协奏曲,钢琴的表达非常优秀,都是钢琴演奏技巧的很好表演。
阿巴多:当代着名的意大利指挥家。自幼接受音乐教育并就学于威尔第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十岁起就曾研究指挥法,并指挥过室内管弦乐队。1969年被聘为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1971年又与不设常任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订立了终身契约,并以首席指挥的身份积极筹办演出活动。阿巴多的指挥富有生气、明快流利,具有意大利风格。他对交响乐队了如指掌,得心应手,善于抓住音乐中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从而得心应手地控制整个乐队的演奏。他指挥的意大利歌剧堪称一绝,在当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
阿格里奇:这是一位有着特立独行性格、超凡钢琴技巧(甚至男性钢琴家也比不上她)、绝佳视谱能力和记忆力的音乐家。首先是她的钢琴演奏技巧高超过人,其中最赢人的一张王牌就是“快”!不仅读谱快、视奏快、拿下一首作品的周期快,更绝的还是手指的速度快。弹李斯特的奏鸣曲,左手的八个八度,她用不了一秒钟即可弹完。十六岁就获得布梭尼和日内瓦钢琴大奖、二十三岁就得到华沙萧邦钢琴大赛特别奖和冠军。这是为什么她最早在DG灌录的唱片正是这首萧邦的钢琴协奏曲。在本片这两首协奏曲中,阿格丽希得到当时正值盛年的阿巴多的绝佳乐团领导,在这位指挥家清晰的指挥技巧和控制力之下,这两首曲子以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快速地录完,堪称演奏家惊人合奏技术和精准度的最佳范例。
Début Recital / Martha Argerich 豆瓣
9.8 (19 个评分) Johannes Brahms / Fryderyk Chopi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2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介质为1CD!

玛塔·阿格里奇是当今国际乐坛上的一位旷世奇才,被誉为“钢琴的女大祭司”。她曾在16岁时,在三周之内以技压群雄之势连续获得两个国际重大钢琴比赛(布索尼与日内瓦)的头奖成为传奇,8年之后她又在第七届国际肖邦大赛中出尽了风头。阿格里奇以技惊四座的震撼摘取了冠军的头牌。国际肖邦大赛不仅再次公认了阿格里奇超凡的音乐天赋与绚丽的演奏技巧,同时也为阿格里奇走向世界乐坛奠定了基础。

这张唱片是阿格里奇在获得肖榜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后录制的录音,包括肖邦的第三谐谑曲和船歌、勃拉姆斯两首狂想曲、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等。从中可以领略到年轻的阿格里奇迷人的演奏、完美的技巧、辉煌的演绎和浪漫的情调。

Frédéric Chopin
Track 1 Scherzo No.3 in C sharp minor, Op.39 [06:31]

Johannes Brahms
Track 2 Rhapsody in B minor, Op.79, No.1 [08:28]
Track 3 Rhapsody in G minor, Op.79, No.2 [06:31]

Sergei Prokofiev
Track 4 Toccata, Op.11 [04:09]

Maurice Ravel
Track 5 Jeux d'eau [05:27]

Frédéric Chopin
Track 6 Barcarolle in F sharp, Op.60 [08:06]

Franz Liszt
Track 7 Hungarian Rhapsody No.6 in D flat, S.244 [06:20]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S.178
CD-Version/Originals
Track 8 Lento assai - Allegro energico [03:02]
Track 9 Grandioso [01:59]
Track 10 Cantando espressivo [03:40]
Track 11 Pesante - Recitativo [02:05]
Track 12 Andante sostenuto [00:46]
Track 13 Quasi Adagio [04:49]
Track 14 Allegro energico [02:13]
Track 15 Più mosso [01:52]
Track 16 Cantando espressivo senza slentare [01:14]
Track 17 Stretta quasi Presto - Presto - Prestissimo [01:13]
Track 18 Andante sostenuto - Allegro moderato - Lento assai [02:54]

Martha Argerich
Total Playing Time: [1:11:19]
Martha Argerich Plays Chopin: The Legendary 1965 Recording 豆瓣
9.6 (15 个评分) Martha Argeri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5月18日 出版发行: EMI Classics
演奏家生平简介:
马尔塔·阿格里奇(1941- )
Martha Argerich
阿根廷钢琴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5岁首次登台演出,8岁多次参加公开演出
莫扎特、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1955-1957年,在维也纳师从古尔达,后又在日
内瓦拜帕蒂夫人和马加洛夫为师。1957年,16岁时在意大利波尔萨诺举行的布索
尼国际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同年又在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1960年
师从米凯朗杰里继续深造,1964年又跟阿什肯纳济短期学习。1965年在华沙第七
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波兰唱片公司在现场录制了她演奏的肖邦e小
调钢琴协奏曲的唱片,令其名扬全球。1967年首次到美国演出,录制了肖邦b小
调钢琴奏鸣曲。1968-1969年在阿巴度指挥下与柏林爱乐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协
作,录制了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bE
大调钢琴协奏曲。1977-1978年德国唱片公司邀请她录制了多部作品。
阿格里希的演奏风格浪漫豪放,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虽然她的演奏
充满吉普赛人的奔放热情,但有时也具有阴沉忧郁的格调,表现出一种内在、沉
思的诗意。她的技巧过人,音色铿锵有力,光彩夺人,不愧为当代杰出的女钢琴
家。她喜爱舒曼、肖邦的作品,同时也演奏现代作曲家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等
人的乐曲。
著名录音有: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希钢琴,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罗斯恃罗波维
奇指挥,DG 2531042,《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肖邦:《第2、3号钢琴奏鸣曲》,阿格里希钢琴,DG 2530530、DG 139 317-2,
《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肖邦:《自然的行板与辉煌的大波洛乃兹舞曲》,阿格里希钢琴, DG 2530 530
,《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肖邦:《前奏曲全集》,阿格里希钢琴,DG 415836-2,《唱片艺术》:最佳名
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3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希钢琴,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度指挥
DG 415062-2《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含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希钢琴,伦敦
交响乐团,阿巴度指挥,DG 415062-2,《唱片艺术》:最佳名曲。
J.S. Bach: Toccata, Partita, English Suite 2/ Martha Argerich 豆瓣
9.6 (14 个评分) Martha Argerich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0年6月13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01 Original Version
02 1. Sinfonia
03 2. Allemande
04 3. Courante
05 4. Sarabande
06 5. Rondeaux
07 6. Capriccio
08 1. Prelude (Original Version)
09 2. Allemande (Original Version)
10 3. Courante (Original Version)
11 4. Sarabande (Original Version)
12 5. Bourrée I & II (Original Version)
13 6. Gigue (Original Version)
阿格里奇DG录音辑 豆瓣
Martha Argerich
发布日期 2007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DG)
作曲家:Ludwig Van Beethoven , Frederic Chopin, Pyotr Tchaikovsky, Robert Schumann , Sergei Prokofiev,Johann Sebastian Bach,Johannes Brahms,Sergei Rachmaninov,Bela Bartok
演出:Martha Argerich,Nelson Freire,Peter Sadlo,Edgar Guggeis
指挥:Giuseppe Sinopoli,Claudio Abbado,Mstislav Rostropovich,Charles Dutoit
乐团:Philharmonia Orchestra,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rt of Martha Argerich 豆瓣
Martha Argerich
发布日期 2011年6月7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這套專輯收錄許多阿格麗希最受樂迷鍾愛的曲子,例如:
蕭邦《詼諧曲》與《前奏曲》、
普羅高菲夫《觸技曲》、
拉威爾與普羅高菲夫的鋼琴協奏曲選、
拉威爾《加斯巴之夜》裡的〈水妖〉等作品。
最後則是讓人驚喜兩軌珍貴錄音:
1960年一月與九月,不滿二十歲的阿格麗希在德國科隆彈奏莫札特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以及
貝多芬第七號鋼琴奏鳴曲第四樂章實況錄音。
這兩軌錄音的母帶收藏於西德廣播電台,品質相當好,過去從未發行。
Pure 豆瓣
9.0 (10 个评分) Hayley Westenra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ecca
Hayley的首张国际大碟《PURE》一直冲到英国流行排行榜的第八位及古典排行榜的第一位。这使她成为有史以来首张专辑最为热卖的古典艺术家,排在Charlotte Church,Pavarotti,Bocelli和Russell Watson之前。该专辑在一周之内成为金碟,并凭借超过七十万张的销量已经打入了双白金碟的行列。
《PURE》是新西兰流行排行榜历史上连续排名首位最久的专辑!!该专辑已经超过了1000万的销量,并在流行排行榜第一位停留了18周。现在Hayley是迄今为止获得最多销量的艺术家。
《PURE》在澳大利亚打入了白金碟的行列。该专辑进入了流行排行榜的第七位,并在古典排行榜高居榜首。
《PURE》在香港和新加坡打入了金碟的行列。该专辑在HMV古典排行榜上排名榜首,并在流行排行榜前四十位里排名第六。
即使在全世界还将发行超过80%的数量,在发行刚过六个月时,《PURE》已经突破了100万销量大关。
四季情迷 豆瓣
Vanessa-Mae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3月9日 出版发行: Angel Records
2013年6月30日 听过
古典的部分真的没啥亮点。。。改得有点奇怪,不过那个加了电的魔鬼颤音还是挺惊艳的~
Classical NewAge Vanessa-Mae
奇幻旅程 豆瓣
Hayley Westenr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 Japan
《Odyssey 长途飘泊》于2005年8月24曰在全球发行!
近两三年的世界巡回演出,新西兰的传奇Hayley获得与众多顶尖音乐家合作的机会,经历了悉尼歌剧院、皇家艾伯特会堂、卡内基音乐厅等一流的音乐会演 出。
现在,18岁的Hayley要向我们展示她在成长中取得的进步,无论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普通人。
在这张期待已久的新专辑《Odyssey》中,Hayley的声音依然保持着透明如水晶般的纯净,但是她的演唱比以前更丰满和圆滑。相比上一张专辑 ,《Odyssey》的选材更丰富多变,其中有Joni Mitchell的“Both Sidesw”、Enya经典的魔戒首部曲主题曲“May It Be”,还有Hayley与 世界重量级古典男高音Andrea Bocelli合唱的“Dell" Amore Non Si Sa”,喜欢古典流行跨界音乐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全六曲) 豆瓣 豆瓣
9.8 (71 个评分) 史塔克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10月15日 出版发行: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所有演奏版本中,最爱还是史塔克1992年在RCA的录音。”日本乐评家武田明伦如是推荐。在1999年的“名曲名盘300”中,此录音版本更名列第5,乐评界与古典发烧友一致高度评介!
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 1007-1012)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史塔克、罗斯特罗波维奇、傅尼叶、马友友等无数大师都屡次争相诠释这一纪念碑式作品。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演奏家,史塔克已经先后五次灌录巴赫的这一惊世巨作,都获得了极好的评论,并为他带来了1998年度葛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的荣耀。本专辑收录的是他在70岁高龄之际,于RCA灌录的第五次录音。史塔克认为对美的追求永无止境,他冀求每一次的演奏,都能更接近这套乐曲的真理。
对比以前的四次,此第五次演奏里,细节更多,表现也更精确,史塔克在展现着他的速度与演奏力度的同时,以其一贯充满活力的风格诠释着,琴声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坚毅。
2013年4月30日 听过
质朴沉稳的感觉。话说我好像还是更喜欢老罗的版本诶~
Classical JanosStarker
Remixed 豆瓣
Bond (string quartet) / Grant / Bond Crichton Stuart / Black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9月16日 出版发行: Decca
2013年4月28日 听过
应该先去下Classified的,这张动次大词的有点吵,以及果然是跟Maksim一家出的啊配器感觉神似。。。但是觉得分辨度不够高。Viva!的编曲是真心不错~Bond on Bond听着好难受是为啥……
Bond Classical Crossover
Vivaldi's Cello 豆瓣
9.2 (5 个评分) Yo-Yo M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2013年5月6日 听过
其实Yo-Yo Ma的风格不算对我胃口,不过还算耐听,很喜欢G小调双大协~
Classical Yo-YoMa
Hushabye 豆瓣
Hayley Westenra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17日 出版发行: Decca
Hushabye is a special selection of songs to calm and soothe listeners of all ages. Complimented by a carefully considered orchestration, with acoustic guitar, piano, flute and warm strings, t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peace and tranquility, listeners can expect bedtime favourites such as "Hushabye Mountain" and "Twinkle Twinkle", alongside timeless classics that reach beyond the realm of lullabies like "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and "All Through The Night".
2013年6月25日 听过
其实还不错,非常温柔的歌,很适合她的声线,但是不算太惊喜,除了里面居然有首中文歌XD
Classical Crossover HayleyWestenra